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本课程核心

校本课程核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本课程核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校本课程核心

校本课程核心范文第1篇

【中图分类号】G423.0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0-0020-01

一、校本课程建设现状简析――以园区八中为例

苏州工业园区第八中学是一所办学近60年的初中学校,在传统科技体育方面积淀了丰厚的资源,培养了一批较为专业的教师。10年前,在杰出校友、中国极地科考队首席科学家杨惠根博士指导下,学校创办了少年科学院,下设无线电、科技模型、机器人与电子制作4个研究所,并逐渐有所建树。学校在无线电测向与通讯方面更具优势,连续9年在江苏省体育局、教育厅等联合主办的无线电测向锦标赛和业余无线电通信锦标赛中获初中组团体第一,已7次被授予“江苏省开展无线电运动先进单位”奖牌。在兴趣班、运动队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与资源的基础上,我校于2011年前后着手科技类校本课程开发,创办专用教室,培训专业师资,编写专门教程,探索以提升学生科技素养为目标的普及教育,在初一年级每周开设1节无线电基础知识与技能专业课。无线电课程不仅能培育学生对科技的热情,锻炼他们的综合反应能力,还可以激发其对英语、地理等学科的学习热情。今年10月29日,学校集体电台(BI4UBZ)亮相一年一度的世界远距离无线电竞赛(CQWWDxContest),小选手们在SSB模式下使用14、21、28MHZ波段参加竞赛。他们说,在真刀真枪的世界级赛事中使用莫尔斯码、抄对方呼号、用话筒与台友通联,这对自己的英语口语与听力也是一种考验。

综上,园区八中与不少学校在校本课程建设方面的格局是相似的:以学校特色发展为基础,以学生能力提升为目的,以校内专任教师为主力,以外聘领域专家为指导,经过多年探索研究并自主规划、设计、开发、实施、管理,丰富了课程体系,取得了丰硕成果,展示了办学个性。

二、探索校本课程再构――以课堂转型促进深度学习

探寻校本课程再构,有必要再明确三个关联对象的新内涵――知识、技能与情境。首先是知识。知识不应当成为真理去记忆,而应成为探究活动的心得,课程教授的目的是通过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提升其认知性素养。其次是技能。尽管“读写算”依然是认知的基础,但信息时代赋予技能的内涵已远远超越传统。最后是情境。杨九诠教授指出,知识与技能的产生是人在情境中与各种要素不断互动建构的过程和结果,学习者在情境中同时又参与构造情境。素养正是人应对情境的综合能力。

如何实现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校本课程的再构?答案是:颠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摒弃那种以观赏做秀为目的的机械训练,促进教学真正进入到真实的复杂情境中,以课堂转型促进深度学习。

校本课程核心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建设

[DOI]10.13939/ki.zgsc.2016.32.236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的办学定位划分标准,民办高校属于应用型大学,民办高校本科会计学专业也应当顺应教育改革的趋势,重点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是民办高校本科教育与研究型的本科教育及纯技术型的高职高专都有区别,因此在进行核心课程建设时,应当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多方面考虑,制定一系列举措完成课程建设。

1 明确民办高校本科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研究型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而言的,民办高校特别是独立院校都是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高校相对于研究型高校,更重视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侧重于实践能力及动手能力的培养,一般是为中小企业培养骨干员工的,他们对现实操作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创新性;另外应用型与技术技能型相比,应用型对理论的研究应该比技术技能型的更深入些,对专业业务的培训可塑性和对新知识的接受程度和理解性更高些。能够运用专业知识不断地分析和改进技术,经过系列培训可以担当重任成为企业管理层。

因此,民办高校本科会计学专业在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时候,既要注意适当的理论引导,也要注意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将学生培养成具备人文精神和诚信品质,具有经济、管理、法律和会计专业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又能够掌握本专业的实务操作,能够与企业需求相契合,研究和技能相结合的,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发展潜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2 建造应用型本科会计学专业本科核心课程体系

笔者所在的学院中,会计学专业分为四个方向专业,分别是:会计学方向、注册会计师方向、金融会计方向、ACCA方向。这四个方向在就业上各有特点和鲜明方向,同时也存在交叉替换关系。在过去的几年里,学院在这些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方面不断地变化、修正,力争反映出该专业的特色。在专业核心课程的了解上也不断地变化。就目前而言,本科会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我们是理解为将学生培养为具备各种会计业务处理、涉税业务处理、能够熟练掌握企业会计部门主要日常事务处理的人,而需要设置的相关主要课程。就我们目前而言,经过不断地论证和组合,会计学专业方向以管理学、宏观与微观经济学、初中高级财务会计学、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税法、审计学、会计信息系统等作为专业的主干必修课程。其中将初级财务会计、财经法规及财务管理作为学科基础课程,上述其余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程,另外设计相关的专业选修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多个高校进行论证研究,认为初中高级财务会计学、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税法、审计学、会计信息系统这些课程为核心专业课。注册会计师方向的主要以注册会计师考试的6门课程作为核心课程开设,金融会计方向的在会计学方向的基础上再开设与金融行业相关的会计课程。

在笔者看来,就目前而言,上述课程体系及核心课程体系不能鲜明地反映出应用型大学的特质,缺乏相关实践技术的训练课程。在设计核心课程体系时,个人觉得除了上述理论课程外,应该加多几门实训课程,将财务分岗实训、财务案例分析等纳入核心课程,实现应用型教育的有效性。

3 立足于应用型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完善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

3.1 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在课程教学内容方面,目前大部分民办高校在大一第一学期安排上公共必修课,从大一下学期开始才开设初级财务会计学课程;大二各种专业课开始汹涌而至,应接不暇。这是按照研究型大学课程开设的,对于应用型民办高校,应该根据专业特性和学生的特点、教学培养目标进行设计。建议要循序渐进地安排课程。个人认为可以在大一第一学期课程设置财经法规课程,让学生对会计职业有个初步的了解,同时明白作为一个会计人员应该具备什么素质。大一下学期可以安排初级财务会计学和初级财务会计实训,让学生及时地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训练,加深印象。如果学生接受能力尚可的话,还可以安排财务管理课程在本学期。大二上学期可以安排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学习,同时安排经济法或者税法在该学期,可以安排会计信息系统或者ERP软件等软件操作课程,确保每个学期都有实训课。大二下学期,可以继续安排中级财务会计及成本会计的学习,同时开设财务分岗实训课程,作为对会计课程的一个总结操作。大三上学期,学生已经对专业核心课程较为熟悉了,可以加深难度,安排管理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学的学习,在实训方面,安排ERP沙盘模拟,中级财务会计实务等让学生对企业的整体运作进行熟悉。大三下学期,学生已经具备较为全面的专业知识了,可以安排审计和财务分析课程,课堂中采用大量的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大四上学期,可以安排案例导读、跨专业模拟实训等课程,设计较为逼真的企业环境,让学生真正地运用所学知识用于实践,在毕业工作前进行一次模拟的工作。其余专业课程,可以让学生在平时选修课程进行,设定一定的选修学分制度完善专业知识结构。

3.2 界定好核心课程授课内容

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初级―中级―高级财务会计学是属于主干课程中的核心。这三门核心课程的授课内容和难易程度应该呈现逐步递增加深的趋势,目前很多高校对这三门课程的授课内容存在重复现象,这样既浪费了课时,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循序渐进接受度。例如,初级财务会计学中的存货计价方法、计划成本法、应收账款资产减值的确认、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方法、增值税进项转出等知识点可以安排在中级财务会计中学习。学生只需要对会计的基本原理和简单运用掌握透彻就好,由于目前社会上较少企业采用手工做账模式,因此里面关于凭证和账簿的知识可以采用手工实训的方式进行引导讲解,不需要花费太多课时;而对于中级财务会计学,可以针对六要素进行详细业务的学习,另外再对财务报表进行学习即可,对于高级财务会计,如果课时不够,考虑安排两个学期:一个学期对特殊业务进行学习;另一学期以合并报表为主进行学习,对于应用型高校,合并报表大可不需进行很详细的讲解。

4 提供良好的教学组织保障

4.1 采用以实践应用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所有的高校都明白应该采用行动、案例导向的教学模式,但是真正教学起来能做到的却极少。民办高校作为应用型大学的主力军,应该注重教学效果,将教学方法灵活性运用于教学中,形成具有独立特色的教学模式。高校在课程建设时,可以对相关的核心课程进行教学方法的探析,力争理论结合实践,让学生觉得所学的理论以后工作都能用得上,工作时遇到相似问题就会自然地想到相关处理方法。教学方法花样各不一样,比如情景模拟法、情景想象法、案例教学法、问题中心法等,只要能达到目的的就可以运用于课堂上。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的教学效果可以事半功倍,又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和自信的能力。

4.2 丰富教学资源

核心课程建设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条件便是需要建立相对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学习,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专业知识。在这方面,应用型大学可以采用建立学习网站的方式进行,在学习网站上将相关核心课程的基础知识、具体业务流程、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以及具体的实务操作进行分类展示,建立会计专业案例库等。在教材选用方面,尽量选择适合民办高校学生学习特点的教材。教材既要有详尽准确的理论,也需要有一定的案例和实操练习。自编教材也具有一定的可选性,但是要确保适用性。

4.3 建立应用型教学教师团队

高校的学习中,虽然说主要是靠学生的主动学习,但是教师的引导作用也是意义重大的。民办高校由于其特殊性,在教师的聘用上比较多样化,呈现“两头重、中间轻”的状态,即中年骨干教师少,公办高校退休返聘教师和应届毕业生居多。这样就导致平时在教学中,出现老教授极度注重理论讲解,缺乏实际应用引导;而应届毕业生缺乏社会工作经验,在课堂中也缺乏联系理论的案例。这对于培养应用型学生是极其不利的。民办高校应当采取措施稳住教师队伍,利用老教授引导理论学习,重用中间骨干教师,培养年轻教师,为年轻教师提供一定的社会实践机会,做好校企合作工作。建立课程负责人制度,每门课程安排相对稳定的教师进行授课,相互交流,形成特色教学。

总之,课程建设是一个艰巨而持久的任务和目标。民办高校本科会计学专业在课程建设上还存在许多不足,每个学校都在积极地改进中,笔者所在学院也在积极响应中,在深化特色教育、深化应用型人才教育的背景下,民办高校会进一步地优化课程体系、专业设置和教师队伍,不断地补充和完善教学资料和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贴近实际应用,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宇,张园.大学文化视阈下的高校师德建设重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3).

校本课程核心范文第3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核心竞争力;课程体系;计算机专业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5.02.176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02-0246-01

1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和现状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到2010年4月,我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 983所,其中,普通本科院校792所。除38所“985工程”高校、112所“211”工程高校外,有642所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占普通本科院校的81.06%。地方本科院校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近几年,国内的诸多高校也纷纷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注重实践教学的探索。观念方面:部分教师缺乏深层次的认识,普遍存在观望、等待、敷衍等现象;教学体制方面:适应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仍显短缺和落后,校内和校外的实训实习基地远远不能满足教学实践的需要,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价机制仍需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师资力量方面:教师中,能够满足实践教学要求的总体比重不高,多数青年教师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缺乏实践教学的专门训练,难以胜任相关的实践指导工作。

2 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

本课题研究的是以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为例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与建设,就如何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核心对“从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开发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具体实践措施有以下几点。

2.1 以就业为导向,把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划分为基于企业项目的分级分阶段课程群

进行市场调研,了解专业与企业之间的差异点;了解行业需求、职业需求和岗位需求;确定人才培养方案,重视实践教学和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以企业项目从研发到应用的生命周期为载体,通过项目将整个课程体系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课程群。

2.2 课程群中的每门课进行教学模式改革

课程群中即包含了基础类课程也包含了方向性课程。基础类课程是将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密切结合,逐步实现将抽象理论知识转变为程序语言。采用训练简单项目的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用自动计算的思想完成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方向性课程以综合性实践训练项目为主,在源程序框架的基础上,完成算法要求的功能,提高学生把握软件技术本质的能力。

2.3 完善与课程改革相对应的考试体系

将课程划分成课程群后,每个课程群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能力实体,修完每个课程群中的课程后,都可以进行考核,及时检验学习效果。课程群中,不同性质的课程可以采用不同的考试方法,理论性强的课程可以采用笔试,专业性强的课程可以完全采用实践考核,有些课程甚至可以采取口试、答辩等形式,或者以上几种形式的综合形式。学生最后成绩的判定可以是每个级别课程群成绩的累加,也可以是最后的作品成绩和答辩成绩的累加。

2.4 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平台

此类课程体系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在实践教学平台上,可以进行网络教学、虚拟实验教学和模拟训练,继而建立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训练手段和方法,并可以根据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以系统知识诱导学生主动学习,拓展创新思维,提高学习效率。

2.5 探究校企合作机制,使企业在实践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方面,通过聘请行业专家、一线技术人员或教师对课程体系进行评估和论证;综合考虑评估意见,对课程体系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参加校企联合项目开发或课程群团队科研项目,积极开展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2.6 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过硬和实践能力强的优秀教师队伍。教学内容的质量,是否生动、丰富,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科研实践水平和学术水平。课程体系下师资队伍要吸收国内外计算机领域先进技术,把将科研工作中获取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方法体现到教学内容中。

3 结 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核心竞争力的课程体系开发,对于保证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十分必要。 本文对计算机专业课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综合,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提供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为目标设立课程体系,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因此课程体系的开发也要与时俱进,要根据企业的日益改进的工作过程不断的修订和完善,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管理模式、合作教育办学等方面继续探索、前进。

主要参考文献

校本课程核心范文第4篇

关键词:核雕课程;课程文化;学校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1A-0061-04

江苏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中心小学的“核雕课程文化”建设项目是江苏省教育厅批准的义务教育课程建设项目之一。学校按照“重点保障、分类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有序、有力、有效地开展核雕课程文化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得到了省、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实践表明,核雕课程文化建设项目对于学校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分析学校现实:寻找突破瓶颈的发展坐标

度假区中心小学是随着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设立与开发而异地重建的,由原来的两所乡村小学合并而成。新建学校校园环境优美、硬件设施进一步改善,但这并不代表原先乡村小学办学底子薄弱的现状就能马上得以改变。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度假区中心小学亟待通过提高办学水平满足社会和家长的需求,跟上时代步伐。因此,我们认真分析了学校办学的实际情况,分析了阻碍度假区中心小学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一是教师教学观念亟待转变。多数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理念仍然停留在文本或话语层面,传统教学观念仍占据课堂主导地位,课堂教学实践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学生更多是以被动接受的方式进行学习,主体性、能动性受到抑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土壤缺失。

二是教师专业素养亟待提高。学校教师主要是原来乡村小学的教师,年龄老化;一些新入职的教师,尚处于成长和成熟过程中。由于教学观念的陈旧和教学视野的逼仄,教师的教学更多凭借的是传统课堂教学的经验,未能及时吐故纳新,专业素养难以适应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

三是教育教学质量亟待提升。一方面,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等常规管理制度不健全,实践时常止于制度层面,缺少具体的行动举措,尚未建立起稳定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另一方面,教师受专业发展水平的掣肘,课堂教学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四是课程文化意识亟待唤醒。由于长期没有适合学校特点的项目抓手,学校文化建设实际上没有纳入学校工作的整体规划,学校发展的目标、愿景并不清晰明朗。广大教师也缺少课程文化的意识。

困境意味着挑战,但从困境中也可以获得前进的动力。基于学校办学品位提升的自我诉求以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前瞻性要求,我们以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与项目要求为依据,立足学校实际,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并合理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有益资源,为学校内涵发展寻找并确立新的坐标。

二、聚焦核雕资源:确立内涵发展的坐标原点

充分利用核雕资源开展学校文化建设,度假区中心小学找准了符合学校自身特点的文化项目。核雕资源的文化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香山匠人精神是独特的文化资源

苏州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学校所在地太湖香山,历史上曾涌现出无数能工巧匠和工艺大师。“香山匠人”誉满天下,他们的核雕技艺更是精妙绝伦。“中国核雕第一村”――舟山村,与学校仅一步之遥,学校有近300名学生来自核雕世家。核雕工艺的精巧,核雕作品的意趣,核雕术的品性,让孩子们浸润其中,耳濡目染,深受影响。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核雕工艺已有500多年的发展历史。早在明代,苏州就出现过像王叔远这样的核雕艺术大家。近年来,舟山核雕更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涌现出了宋水官、周建明等一批国家级工艺大师和非遗传承人。毫无疑问,核雕连同香山匠人文化,共同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学校文化资源。

2.核雕文化蕴含了中华文化的精神

小小核雕刀上所表现出来的机敏智慧是苏州文化的典型代表。苏州文化最大的特点是由水的灵动孕育出来的机敏智慧。那小桥流水般的纤纤韵律赋予了苏州刺绣、苏州园林、苏州评弹、昆曲等苏州文化符号以特有的韵味。而核雕在苏州工艺文化中,除了有难以复制的“一绝技巧”,还有那缜密细致、深邃严谨的特质与风格。这一特质与风格与苏州市教育局提出的“苏式教育”要求有着自然的契合点与融合点。

3.核雕文化浸润的风格课堂体现了苏州特色

学校对核雕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首先从中得到的启示还是课堂教学改革。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根本途径在课堂,课堂是课程实施的主体途径与最佳平台。如何向课堂要效益?怎样才能让课堂40分钟产生最好的效益?核雕工艺,如同吴门画派中的散点透视、高远法则、分层、留空、相间等技法原理,都能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苏州教育名家薄俊生的课堂被语文教学研究者总结为一种“疏密有致的布局艺术、欲擒故纵的导引艺术、不漏痕迹的渗透艺术”。这些课堂艺术与苏州绘画、苏州刺绣,当然还有苏州核雕,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4.核雕文化的浸润有利于学生习惯养成

核雕工艺文化与香山工匠精神所表现出来的专注力对学生的习惯养成将起到显著的熏陶作用。在小小的橄榄核外壳上要雕出千姿百态的形象,需要超凡的专注力、耐力与毅力。无数经验与事实都表明,一个人能否成才,一个人能否把自身的潜能发挥出来,专注力、耐力和毅力是非常关键的。我们让学生学习核雕是为了让他们体验到其中的苦与乐,从小养成专注地做好一件事的习惯。而习惯的养成正是基础教育中最值得研究与探讨的教育问题。习惯养成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之一。正如教育大家叶圣陶所说,教育无非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需要耐心与长期的积累,从而成为“直觉行为”(杨九俊)。

三、构建核雕课程:勾勒文化育人的纵横坐标

核雕资源如何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坐标原点,进而为学校文化育人勾勒出科学的纵横坐标?我们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逐步构建了度假区中心小学的核雕课程体系。

阶段一:从核雕活动走向核雕课程

处于核雕之乡的度假区中心小学,让学生们学习核雕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最初,学校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增加核雕内容,并专门请核雕工艺大师为学生授课。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核雕社团。学校核雕社团作为吴文化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的典型,曾多次代表吴中区和苏州市对外展示交流。2014年6月,参加世界语言大会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2国大使以及多国教育官员莅临度假区中心小学,对学生现场展示的核雕艺术和核雕作品啧啧称奇,赞不绝口。

无论是综合实践课程中的核雕教学,还是核雕社团活动,都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以核雕为内容的教学活动与核雕社团活动的开展,不仅积累了大量的核雕教学素材,而且形成了丰富的核雕活动教学经验。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学校已经具备了开发一套完整的核雕校本教材、形成独特的核雕校本活动课程的条件。经过校外专家和校内教师的共同努力,这套核雕活动课校本教材已经成形并处于逐步完善之中。与之相配套,学校两周一节的核雕课也已作为校本课程正式编入课表,实施教学。

阶段二:以核雕课程为抓手形成“双线自主弹性课程”

我们在实施核雕课程的过程中,十分重视课程设计和组织的科学性,着眼于核雕课程体系的建构,努力发挥核雕课程对于其他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逐步形成了学校的“双线自主弹性课程”,即以核雕课程为核心和引领,书法、音乐、舞蹈、科技等课程分为课内、课外两条线组织。“弹性”是指学校、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对课程作必要的调整,学生在选修上述课程时具有较大的自主空间。即使是核雕课程本身,我们在课程的设置上也充分考虑弹性与个性的原则。有的侧重于动手能力的培养,有的侧重于艺术欣赏能力的培养,有的侧重于对核雕文化史的学习,从而加深对核雕文化的认识与理解。设置“双线自主弹性课程”的目的就是让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内、课外学习内容。我们认为,课程的实施归根到底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在课程实施上,既要重视构建国家课程校本化的课堂路径与课堂平台,也要重视通过活动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加开放、自由、多元的学习空间和路径。事实上,由于学生的学习机会多了,表现舞台大了,他们的学习信心也得到了增强。而这一点对于度假区中心小学尤为重要,因为这儿大多数是农村学生。

经过几年的努力,度假区中心小学以核雕课程为原点,在努力提升国家课程教学质量的同时,逐步形成了多元化、全系统的课程架构。在这个全面立体的架构中,国家课程是体现共同要求的、具有基础价值的一维,以核雕课程领衔的校本课程是具有学校特色的、更具延展价值的另一维,二者共同支撑起度假区中心小学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和个性发展。一路走来,我们还意外地发现了学校课程建设的一条有效路径: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活动化―活动课程创意化―创意课程常态化―常态课程体系化、科学化、全员化。

阶段三:在核雕课程中逐步形成核雕课程文化

建设核雕课程特色本身不是目的,由特色形成文化才是最终追求。基于核雕课程文化的建设目标,我校的核雕课程文化体现出了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主体性。核雕是香山地区的地域文化资源,将核雕课程引入学校文化建设,其着力点就是关注学生兴趣的生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创设自由的学习、实践、交流环境,使学生能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凸现自我优势,表达自我理解,尽显自我的生动与灵动。二是综合性。核雕课程涉及品德、文学、历史、艺术、劳技等多门学科,充分体现出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同时,核雕课程既有工艺技术的学习,也蕴含着艺术创造与审美情趣培养的目标,体现出目标指向的综合性。三是实践性。核雕课程从根本上说是让学生参与的课程。它需要学生动手又动脑。这让人想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创办人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话:告诉我,我会忘记;演示给我,我会记住;让我参与其中,我会学会。核雕课程的主要实施策略就是让孩子参与、体验、选择、修正、感悟、提高,从而在学生自然放松的状态下激发出他们内在的学习热情与智力潜能。

四、形成文化效应:延展师生发展的多维空间

核雕课程既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性,激活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潜能,也极大地解放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核雕课程彰显出蓬勃的文化生机。以“自主双线弹性课程”的实践为契机,我们始终秉承一个理念:“与古为新,道器相融”的核雕文化必将成为度假区中心小学由乡村薄弱学校走向现代化特色学校的文化源泉。实践证明,以核雕课程为引领的弹性课程体系化设计与建O成为学校重大项目部署实施以来,学校在各个方面的发展令人欣喜。从教学质量来看,学生国家课程学习及相应的学业水平不但没有降低,而且逐步得到了提高,在区域学业水平测试、学习能力测评、教学质量检测等方面,学校多项指标名列前茅。从发展潜力来看,学校在项目带动、课题研究、课程引领、教师培养等方面都得到了区域的认可和主管部门的肯定,作为区“校外专家助推改革”项目副组长单位,牵头区域校本课程选择化、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从教师发展来看,教师的课程能力不断提升,学校的课程规划、校本课程纲要、国家课程学期纲要成为区域样本,1名教师获得全国校本课程纲要设计特等奖,市、区学科带头人的数量也在2年间翻了一番。从学生成长来看,学生在各个领域的获奖数据不断攀升,不仅获得核雕创作方面的各种奖项,作为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代表参加各级展示,舞蹈、合唱、书法等艺术类比赛也屡获省市区金奖,在无线电、建筑模型、科学创意等科技创新比赛中获得全国、省、市级别的第一名。学生、教师乃至校长在核雕课程文化的熏陶下,逐步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认同与目标追求,优质的办学形象正在区域内形成。

校本课程核心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核心素养;课程设计;素质教育;学校文化;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7-0077-03

1 前言

为了把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落到实处,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综合育人水平,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教育部于2014年3月30日出台《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在该文件的“着力推进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改革”部分,教育部提出要研究制定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2016年9月13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作为初中阶段的教育工作者,笔者所在课题组期望在核心素养体系出台之后,能通过校本研修和探索实践,从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教育评价等方面寻找核心素养落地的方式和途径,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的要求落实到学校教育和学科教学之中。

2 核心素养的提出对学校办学之意义

教育部此次正式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明确回答了“21世纪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品格与能力”的问题。这既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又是连接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对于改变当前存在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等现象有着极其重要的引导作用。

课题研究认为,学生核心素养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基础,更是学校办学行为的目标参照。通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引领,不仅可以帮助师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更可以激励学生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顺应社会发展、改进办学实践的重要指针。作为一线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如何将核心素养落地,成为亟待思考和解决的命题。

3 核心素养落地的学校基础

核心素养落地需要学校在已有育人实践基础上进行重构,这是本课题组对推进核心素养落地所达成的一致共识。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作为河南省教育厅直属的全日制初级中学,早在核心素养之前就已经从学校层面开始了对于“培养什么人”进行思考。学校创建于1998年,地处省会郑州的省直核心区域。2003年初,学校把“让每一个孩子阳光灿烂”定为办学理念,把“培养有民族灵魂、世界眼光的现代人”作为办学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力求使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成为最好的自己。

在近20年的办学实践中,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坚持顺应天性、涵养德行、张扬个性的办学指导思想,2004年起在全省率先取消早晚自习和双休日、节假日补课,开始进行有效教学的探索。学校坚持发展高效教学,让学生高效学习、健康成长,让教师高效工作、健康生活。在学校的带领和指导下,教师细化课程标准,整合课程资源,开发特色课程,取消学科自习;制定学科学习“毕业标准”,给学生成长“开药方”;深入探究小初、初高的衔接教学;行班级组改革,开设课程超市;举办教师讲坛,组建教师社团;制定道德细节和教师教学细节,制作教学切片,探索组合课堂教学范式;建设六个“1+1”素质教育培养体

系,为学生打上实验学校教育的烙印。通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学校的办学影响力和核心发展力得到迅速提升。

最近五年,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连续参加由郑州市教育局组织实施的“区域教育质量健康体检”项目,多项报告指标已连续五年遥遥领先于市内其他学校。2015年的学校“体检”报告显示,13项学生发展指数和12项影响学生发展指数继续保持郑州市领先水平,其中学生学业达标指数高达96.22,接近满分;家长满意度、师生关系、学校归属感、学习自信心、主观幸福感、高层次认知能力水平、品德行为等多项指数也远远高于区域健康的平均指数。这些数据充分显示了学校作为省级实验学校“低负担高质量”的办学成效,使学校“让每一个孩子阳光灿烂”的办学理念得以充分彰显。

4 核心素养落地的学校思考

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石,教育承担着让受教育者更有文化、更有理性、更有教养的任务。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学习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位学生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获得成功生活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因此,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既关系到学校教学的改革发展,又影响到学校育人模式的建构实践。通过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学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了核心素养落地的举措。

核心素养落地的前提是教育工作者要坚守育人信仰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传统意义的教学方式、学习形式以及学校管理模式都在悄悄发生深入改变。面对当下的教育现实和时展的需求,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改变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育分”现状,真正把“育人”作为教育追求,牢固树立“全人教育”和“整体育人”的理念。2014年9月9日,在与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时明确指出:“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这充分说明,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是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和远大目标,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为此,学校应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升质量为中心,努力用教育去唤起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和对知识的渴求,让教师成为学生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道德的示范者和人格的影响者。通过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本课题组认为,始终坚守育人信仰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地的前提,因为“教育的根本不在于‘育分’,关键是‘育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核心素养落地的保障是良好的育人氛围 核心素养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终生的过程,也是一个“习得”和“固化”的过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和锤炼,随后在其一生中完善。为了在学校教育中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学校努力构建了符合教师职业发展需求、顺应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学校文化氛围。2017年初,在课题研究中,作为课题组主持人(组长),笔者提出“三品三气三养”的学校文化建设目标,旨在通过升华或改进学校价值理念、教风学风,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地。

首先,“三品”是学校层面的目标要求,即以打造“品牌学校、品质教师、品位学生”的“三品”教育为学校整体工作目标。

其次,“三气”是教师层面的素养要求,即大气、正气、和气。

最后,“三养”是学生层面的素养要求,即教养、修养、素养。教养是由外而内的教育养成,是学生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习惯养成;修养是由内而外的自我修炼,是学生应具备的文化底蕴和反思自省;素养是内外合一的综合提升,是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

在持续构建校园文化的行动过程中,学校以理想去引领,用精神去感染,倾情怀去滋润,持信念去筑就,用匠心唤醒学校文化的求真、求实、求善、求美,为核心素养落地提供重要保障。

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是具备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核心素养不仅需要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更需要回答“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课题组认为,回答和落实好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有一支素质全面、教艺精湛的教师队伍。2014年9月9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师生时,对于好教师提出“四有标准”,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这就为教师成为真正的育人楷模指明了方向和标准。为此,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的师德建设从“仁爱”出发,强调“善待”和“悦纳”,即善待不同层次和不同背景的学生,同时要在充分尊重学生人格、自尊心和个性差异的基础上,悦纳尚存在不同不足的学生,全心全意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提供最大的可能。

为了促使学校教师成长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学校在加强师德建设的同时,又狠抓了教师的学科能力发展。课题组认为,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所在。为了全面提升教师的学科能力,全面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学技能,学校开展了全体教师参与的校级课堂教学达标评优活动,从师德考核、理论水平考核、教学基本功考核、课堂教学考核、常规检查、师生评议等六个方面进行岗位练兵。

除此之外,学校还组织教师整合教学资源,使其既能反映该学科领域最基本、最核心的知识,又能反映最新的进展和动态。经过教材整合,使学科知识更具有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逻辑结构,不仅让零散的知识变得更加系统,还为教师节省了宝贵的教学时间,降低了教师实施教学的难度。例如:在处理物理教材八年级第一章“声”的内容时,增加了“长度、时间的单位以及速度的计算公式”这一内容;将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和第十三章“力和机械”的授课顺序进行调整,讲了力之后,就讲第十三章的弹力、重力和摩擦力,然后再回到第十二章学习牛顿第一定律和二力平衡等。

基于校本的课程体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本课题组认为,核心素养落地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构建校本课程体系。为此,学校给学生创设了顺应天性、涵养德行、张扬个性的课程体系和教育环境,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为前提,以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为目的,通过构建较为完善的成系列、多维度校本课程体系,为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开辟一条重要途径。

多年来,学校以“国家课程校本化、学生活动课程化”为课程建设思路,精心构建和研发“两个层级、六大领域”的“1+1”校本课程建设体系,即在人文、科学、实践等六个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关键领域,通过对全体学生制定一项基础达标要求加一项根据其自身条件发展的特长要求,力求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和谐同步。学校采取自主研发与社会引进相结合的办法,遵循基础课程全员参与、特长课程自主选择、三年递进逐级实施的原则,通过100多门校本课程的实施,既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课程基础,又为满足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了发展契机。一系列校本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又成就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为进一步构建基于核心素养体系的三个方面、六大素养的校本课程体系提供了基础和动力,坚定了不断发展更加完善的校本课程体系的信心。

核心素养落地的基础是抓好课堂主阵地 为了实现省级实验学校“低担、高质量”的实验目标,作为本课题组主持人(组长),笔者于2017年初在原来“有效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理念、细化标准,开始构建生机有趣、优质高效的课堂主阵地。

为此,学校开始打造以“优质高效、悦纳学生”为特征的“优悦”课堂,其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学习者成长在生动愉悦的学习空间中。“优悦”课堂以提高学习兴趣、提高思维品质、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和提高学习质量等“四个提高”为目的,辅以对话为途径、合作为形式、问题为导向、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路,帮助学生激发潜能、蕴育素养,培养学生的高品质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科学打造“优悦”课堂,学校专门设计以“教学评”一体化为理念的“五性目标”:

1)有“前置性”学习任务,教师能依托集体备课实现教学问题前置;或者学生能借助学案导学,实现学习任务前置;

2)有“适用性”课堂目标,教师不仅要避免教学目标泛化,更要有“怎样交流或呈现学生预习成果”的办法;

3)有“多样性”课堂任务,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抄写性、熟记性、思考性、训练性、反馈性的多样随堂任务;

4)有“生成性”学习指导,教师生成性指导主要包括主动引导、伺机追问、点评欣赏和及时纠正等;

5)有“发展性”反馈评价,教师要对课堂学习成效进行评价检测,在巩固学生所学的同时升华课堂所得,并为下阶段的学习留下发展空间。

从有效教学到“优悦”课堂,学校从关注教学的有效性,理念提升到追求优质高效、关注悦纳生命;教学管理的过程也从关注教学流程下沉到关注课堂效率,不仅促使学校教学改革的立意更高、做法更实,更加强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阵地的建设。

核心素养落地的外部支持是家校协同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得出一个结论:不关心家长的教育修养,任何教育和教学任务都不可能完成。家长教育学,即父母关于怎样培养子女成人的初步知识,是整个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为了建立健全各方参与的育人机制,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整体育人理念,学校从2016年开始筹备家长学校,并聘请有关校外专家学者共同参与指导。

为此,学校健全家长委员会制度,加强家长学校建设,制定家长学校课程安排。随着学校一系列家庭教育的行动,有效推动了家长转变观念,提高了家庭教育水平,形成了家校育人合力。家校协同,不仅营造了学校与社会合力育人的良好氛围,更使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得到了具体的外部支持。

5 结语

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可以使教育工作者更加深入地思考和理性认识教育的功能和目的,使教育为学生创造更为丰富广阔的成长空间。课题组相信通过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实践,学生发展素养的目标终将达成。■

*本论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重点课题“初中生核心素养教育方式的行动研究”阶段成果(课题编号〔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