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范文精选

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范文第1篇

如何划分校本课程的开发类型

校本课程开发的分类有许多种,归纳起来,主要有开发主体、开发范围与开发程序这三个维度。

如果按开发主体来划分,则有教师个人、教师小组、教师全体以及与校外机构或个人合作等四种类型,现阶段我们主要倡导教师小组、与校外合作这两种。

如果按开发范围来划分,则有单门课程、一类课程和所有课程的开发,现在我们主要倡导一类课程的开发。

如果按开发程序来划分,则因程度不同又可分为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和课程新编等类型。在这几种方式中,课程开发主体的参与程度由低到高,开发的范围从小到大,开发的程度也由易到难。课程选择是参与程度最低的校本课程开发类型,只是行使了课程选择权,是从几种备择的课程中选择一种。课程改编、整合是在备择的课程中通过增减和重组对已有的课程进行加工。课程补充、拓展是对原有课程进行补充性、拓展性的加工。课程新编是参与程度最高的校本课程开发类型,意味着按照一定的规范或技术创生一门崭新的课程。

校本课程有哪些具体的开发形式

综上所述,开发程序是决定校本课程开发质量的重要维度,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校本课程开发的各种具体形式。

课程选择。主要是指在备择的几种课程中选出一种最符合自己需要的课程作为校本课程。在校本课程开发刚起步时或课程开发能力比较缺乏的情况下,学校和教师经常采用这种适宜的方式。如当学校确定要开一门书法课,在既没有经验又没有合适的教师的情况下,看看别的学校有没有可借鉴的或类似的课程,如有,就可以移植或选用,以后再逐步建设。当然,课程选择至少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即教师要有选择的权力,同时还要有可供选择的课程。

课程改编。主要是指学校和教师对已有的课程(或自己的、或别人的)进行修改,以形成一门适合自己实际需要的课程。它也包括某些学校引进国外的课程进行翻译和本土化改造。课程改编一般涉及五个方面的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修订,即目标、内容选择与组织、实施方式、评价方式与课程资源的修订。

课程整合。主要是指按照某个重要的主题将两门及以上学科知识体系的知识或技能组织成一门新的课程。这样的课程可以弥补以分科为主开发的国家课程的不足,同时也可以使校本课程引进最新的主题元素,如可以以灾后心理辅导、汶水新城规划、奥运志愿者、太湖水污染治理等这样的主题开发跨学科或超学科的校本课程。

课程补充。主要是指对原有课程的不足而进行有针对性地补充,以形成一门新的校本课程。课程补充可以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如英语会话、作文写作指导等,也可以是对校本课程的补充;可以是矫正性的,也可以是补救性的。

课程拓展。主要是指对原有课程的优势而进行拓展,以形成一门新的校本课程。课程拓展可以是对国家课程的拓展,如数学思想、唐诗欣赏等,也可以是对校本课程的拓展,如国际象棋Ⅰ、国际象棋Ⅱ等;可以是内容的广度拓宽,也可以是内容的深度加深。

校本课程开发范文第2篇

各国校本课程的发展模式不尽相同。但当今世界各强大国家都强调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美国一旦意识到自己的某些落后,则把这归咎于教育,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兴起一股强劲的“学校改进”运动,一些教育团体和教育名家纷纷卷入校本课程开发;英国也坚持“教师教学本位的课程开发”,“课程设计最适宜的地方就是教育者和学习者教学的地方”。但是,校本课程开发在目前的我国还只是一个起点,究竟是什么因素严重地阻碍着我国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呢?以下谈些粗浅看法,以图抛砖引玉。

首先是体制性障碍。

统治集团的意志以及教育政策是课程设置的主导性因素。具体说来,古代的教育课程中,校本始终占着主导地位,教育也是以校为本。那时,国家也干预学校的教育,但主要是为教育立法,而不是干预整个教育的细节。历史推进到了近现代,由于教育对经济发展的存在着潜在而巨大的推动能量,促进各国政府加强对教育的控制。尤其是在我国高度集中计划体制的总框架下,国家对课程设置的垄断性,行政课程几乎集中了所有的课程决策权,校本课程逐步走向衰落,即校本课程至少退居二线或者销声匿迹。

所以,我国校本课程的发展基本上反映了我国各种体制改革的变化轨迹。校本课程的发展实质就是课程决策权的下放,也是教育权力的松绑、分散。教育资源的市场调配机制必定要挑战“大一统”的教育体制,从此,我国的传统教育体制开始动摇。课程开发走向决策分享的时代。

其次是物质的供给能力的脆弱。

一定时代的经济条件与经济地位决定着校本课程开发的质和量。这就是说,校本课程的繁荣程度一直受到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高低的制约,经济实力已经成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奠基石。这其中,经济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物质的、资金的和技术上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在市场经济不断发育的宏观环境下,资源优化配置的观念被全社会接纳,这就为我们在教育领域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发挥各学校资源特长与优势提供宽松的社会氛围,从根本上促进以校为本的课程资源整合与开发,促进了校际教材的诞生,在以国家为中心的顶级课程、垄断课程、单一课程的壁垒中撕开缺口。正是不断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形式多样的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源源不竭的供给能力,推进五花八门又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的产生,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推进校本教材的开发数量以及质量。

我国原本就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受到GDP增长以及人均占有率的影响,基础教育存在着天生的投入不足的缺陷,政府对基础教育的实际支持力度远比不上它的口号宣传,在义务教育目标尚未真正实现的今天,需要物质的、资金的、人力的以及技术的等方面投入可能还仅仅是“局部的和个别”的倾斜,校本课程的大规模运作还缺乏物质基础。这就必然使得经济贫穷的地区进一步陷入教育落后而教育落后进一步限制经济发展的恶性循环的怪圈。

再次是决策机制的官僚性

课程的决策机制决定课程的运行机制,校本课程在整个课程框架中地位的变化,集中体现了课程决策机制的变化。当前我国课程决策机制改革的主流方向是增加学校对课程决策的职责与权限,增加的幅度在整个课程比重以20%左右为宜。建构国家、地方、学校“三位一体”的新的课程结构格局。同时,改革课程决策机制的一个基本层面,就是对国家、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决策的职责与权限的明确定位,建立三级的课程体系。国家通过制定总学时的最低标准,确保教育质量与教育公平。

但是,我国在行政体制过度垂直的架构下,决策机制弥漫着官僚的浓重气氛,这表现为:一是对于学校基本的课程设置官僚化,在不同的官位以及不同的权力届别之中,课程与考试方式频繁变动;二是无法与时俱进,课程严重滞后于时代实际与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而且把国家统一课程取代了原本应该是千差万别地方课程,学校教与学缺乏生机与活力。而不管是以上的那种情形,都没有打破国家单一、统一课程一统天下的格局,其后果都是要求各地方、各学校削足适履地去使用教材,适应官僚教育模式,并且进一步把教育推向功利主义的泥潭,教育由此扭曲了自己的本真。

最后就是学校与教师本身的教育意识的缺漏。

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本土化以及教育的人文化等都是现代学校不可缺失的教育内涵,也是学校进行特色教育和未来教育必备里念。

但是,许多学校和诸多老师在这些意识上还是一片空白。我们知道,校本课程开发实际上就是要求教育制度范围内的教育权利和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强调的是学校和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重要地位;教育民主运动是一种重视师生共享决定,共同构建学习经验的教育哲学。

而校本课程与特色教育联姻,不失为现代学校教育的合理内核。学校要构建自己的特色,校本课程开发是必然。在诸如这些现代教育理念与现代教育意识面前,我们学校和老师究竟储存和具备了多少?教师职业的专门性、专业化的发展趋势肯定了教师职业的技术含量,提升了教师职业的价值和社会地位。校本课程运动是人们需求多样化的反映,学校与老师进行个性化的校本课程开发,不再是以知识为中心的,而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兴趣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其意义不仅仅是引导学生去生存,去适应社会,而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领导意识,引领世界潮流。

我们曾经对“特级”的“权威”的教材趋之若骛,但这种教材“雅”而不“俗”,扼杀了各地丰富的教学“土”资源,远离了各校千差万别“土”学生,一样会制造出“有形”而“无神”的虚浮课堂,它在另一个角度续写着教师职业因为现代教育意识的缺漏而产生的某些“平庸”。

总之,突出校本课程是为了不弱化对真实的教学资源的整理与重组,把课堂教育整合成为一种对话、合作与探究的课程文化,一种互动的文本,能够适时地调动课堂“情景”、“事态”因素参与课堂双边或多边“互动”,导演真实的“课堂故事”,课堂教育成为师生之间的精神契合与人格对话。我们正在倡导与实践中的幸福教育、生活教育、个性教育、自主教育、未来教育、成功教育等教育模式,这不就是最生动而最具体的注解吗?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24/2003余慧娟的《新程理念的突围与反突围》

2、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转变》

校本课程开发范文第3篇

一、任何国家的课程政策改革都是在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之间寻找适合自己本国国情的立足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改革的方向与英、美等国正好相反,是从原先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体制的课程模式。

国家课程往往由专家(更多的是学科专家)来决策,采用研制--开发--推广的课程开发模式,实施“中央--”即“自上而下”的政策,以确保一个国家所实施的课程能够达到统一、共同的质量,因而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正统性,通常以“必修课”的形式出现。而学校课程(严格地说,应该是“校本课程”)通常是由校长、教师来决策,采用实践--评估--开发的课程开发模式,实施“问题解决”即“自下而上”的政策,以满足各社区、学校、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因而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参与性,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这两类课程各有利弊。在目前的形势下,恐怕没有一个国家采用绝对的国家课程,也没有一个国家采用绝对的学校(校本)课程。每一个国家的课程政策改革,总是不断地尝试根据时展的需要,依据本国的教育传统和国情,在这两极端之间寻找或调整更合适的立足点。

我国自从建国以来,由于当时的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教育普及难度很大,学校教育质量尚存问题。为了确保我国基础教育的共同质量,同时也便于管理与评价,借用原苏联三、四十年代中央集权的课程政策模式。采用这种“自上而下”的课程政策,有一定的必然性与合理性。然而,目前我国的教师数量基本满足,教师质量正在不断提高,许多发达地区教师的学历基本达标,许多示范性学校的教育质量已有一定的保证,尤其是90年代以来,第一轮课程改革把课程的决策权力部分下放给地方(省一级)教育主管部门与示范性学校的尝试,以及在课程计划中明确地提出“三大板块”(即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使得部分地方教育部门和示范性学校在课程开发的实践中积累了相当的经验。有了这样的实践基础,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宜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政策,把课程权力从中央一级逐步地、部分地下放到地方和学校,让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课堂与学校拥有课程的部分权力,让一部分优秀校长和优秀教师参与部分课程的开发任务。在确保国家教育共同质量的基本前提下,给予不同地方和学校不同的专业自主权,积极调动各个社区和学校的办学积极性,更好地实现我们党的教育方针。

二、学校中实施的课程既应体现一个国家的意志,又应尽可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差异性,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地方和学校的差异性。因此,学校中实施的课程应该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新体系。

国家课程集中体现一个国家的意志。它是专门为培养未来的国家公民而设计,并依据这些公民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即根据不同阶段教育的性质与基本任务,制订各个学科或领域的课程标准或教科书。它是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的主体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

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是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并在国家规定的课时范围内实施教学。

校本课程是在具体实施上述两类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主要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国家或地方的课程计划、学校教育哲学、学生需要评估以及学校的课程资源。它强调以学校为基地(本位),并与外部力量合作,充分地利用学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因此,它是国家课程计划中一项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有利于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学校办出特色,有利于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也有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有必要说明一下,就理论理,校本课程与学校课程是有区别的,学校课程指代不明,容易引起误解。学校课程单是字面上就难以体现“以学校为本(school-based)”的理念,很容易被人误解为学校凭自己的经验自编教材,因此难以区别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权力的差异;而校本课程集中体现“以学校为本”的理念,主要强调课程的开放性、民主性、参与性,强调交流与合作。另外,按汉语习惯,“学校课程”很容易与“学校中的课程”相混淆,“学校中的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再者,台湾、香港都已接受了“学校本位(校本)课程”一词,因此采用“校本课程”也有利于汉语文献的交流。

三、国家、地方、学校三级各自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中所承担的角色与职责。

基于上述的思考,下面拟就国家、地方、学校三级在课程管理中的职责提出几点设想。

国家教育部在课程管理中的职责主要表现在:

组织制订或修订、审定我国基础教育各个阶段的课程计划。包括统一规定国家课程在各个教育阶段中的中观课程结构,如学习领域或科目数、总课时、周课时以及课时分配结构,严格控制学生的活动时间量与基本学业负担。

颁布国家课程中各学科或学习领域(尤其是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确保学生统一的、最低的学业要求,以培养学生共同的、全面的素质。

组织编写上述这些学科或学习领域的教科书或教材编写指南。

制订国家课程实施过程的指导性意见,尽可能减少理想课程与现实课程的误差。

制订国家课程评价的指导性意见,确保国家课程目标的实现。

制订三级课程开发与管理的政策。如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编制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指南,在《课程计划》规定的范围内,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制订教科书或教材开发与管理的政策。定期向学校和社会公布经审定的中小学教材目录,并逐步建立中小学教材巡展制度。

制订新课程推进的政策并组织推进。

地方教育部门在课程管理中的职责主要表现在: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按照国家课程计划的要求,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并报教育

基础教育司备案。

有条件的地方,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地方课程开发与管理指南》,组织专家或与专家合作开发地方课程(包括课程标准与教材),并制订学校实施地方课程的指导性意见。

各级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监督与评估当地学校执行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状况,以确保我国基础教育基本质量的落实。

各级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有责任与义务指导学校制定实施《课程计划》的具体方案,并具体指导学校开发校本课程。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其授权的教育部门有权审查学校在校本课程中使用的自编教材,并有责任和义务定期向全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小学公布经过审查的这类教材。

学校在课程管理中的职责主要表现在:

学校根据教育部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课程计划的有关规定,从当地社区、学校的实际出发,参与本社区学校课程具体实施方案的编制,并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有条件的学校,依据教育部颁发的《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指南》,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与校外有关专家合作,开发适合自己本校实际情况的校本课程,提供给不同需求的学生选择。《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必须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校本课程中自编的教材,必须经省一级的教育部门组织专家审查后才能使用。

校本课程开发范文第4篇

一、基于本土文化的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的构建

(一)课程目标的构建

基于本土文化的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开发,在课程目标体系构建上,可作如下设置:一是知晓与接受,即通过观察、收集、认识本土方言俚语、地理物产、历史遗迹、人物掌故、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精神风貌等显性和隐性的本土文化,激发学生对本土文化的兴趣,知晓并接受本土文化;二是反应与学习,即通过多种形式与途径,让学生在感受本土优秀文化传统、产生民族情感认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本土文化产生探索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传承本土文化的主动性与内在动机;三是热爱与内化,即通过学习和实践,促使学生形成热爱本土文化的道德情感,自觉践行本土优秀文化传统及精神,以促进学生个性的自主、和谐发展;四是评价与创造,即通过课内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合理评价本土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辩证继承和发扬本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并萌生创新意识,在继承中发扬,在发扬中创新,以促进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课程形式的构建

1.基于本土文化的显性德育课程。

一是依托课堂教学而开展的校本德育知识类课程,如通过将本土地理物产、历史遗迹、人物掌故、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知识性文化编成校本教材,并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和讨论的课程。二是依托校园文化活动而开展的校本德育活动类课程,这类课程具体包括:语言类活动,如本地域方言俚语、民间歌谣、童谣、民间传说、民间故事、谚语、歇后语等;工艺美术类活动,如本地域民间剪纸、年画、石刻、雕塑、建筑等;表演艺术类活动,如本地域民间音乐、歌谣、器乐、舞蹈、地方戏等;游戏艺术类活动,如本地域民间玩具、民间游戏等;民俗类活动,如本地域民间传统节庆、习俗、饮食、服饰等。

2.基于本土文化的隐性德育课程。

一是体现本土文化传统的校园物质环境的创设,如校园内的本土文化名人雕塑、景观设计、文化长廊设计等物质文化环境,二是体现本土文化传统的校园精神环境的创设,如校园内的本土名人名言警句牌,体现学校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精神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精神环境的营造;三是体现本土文化传统与精神的社区环境、城市环境等的创设。

3.课程实施途径的构建。

首先,结合校园环境创设,将本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积极营造本土文化的隐性育人环境。将本土文化的精神内核融于学校精神建设之中,渗透于学校物质环境建设之中。通过着力打造以本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让本土文化时时刻刻充满校园,让学生随时随地就能了解家乡的精神风貌、历史文化、自然景观、民情风俗、经济建设等,做到“识家乡、知家乡”,进而激发“热爱家乡、服务家乡、回报家乡”的高尚情感。其次,结合学科课程教学,将本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一是编写本土文化教育的校本德育教材。二是开设本土文化校本课程。三是将本土文化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让本土文化走进课堂,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本土文化的习染,在潜移默化之中使学生精神上得到洗礼,思想上得到净化,人格上得以丰盈。再次,结合校园多彩活动,将本土文化融入实践活动之中。一是开展与本土文化相关的主题班队会活动。二是开展与本土文化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知、理解及反思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担当、学会感恩,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促进学生德性发展。三是开展与本土文化相关的校园艺术特色活动,对本土文化中的艺术成分进行挖掘、筛选、传承与发扬光大。

(三)课程评价模式的构建

1.突出发展性评价。

小学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在目标上应始终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尤其是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鉴于本土文化的地域性、习得性、影响的深刻性等特点,基于本土文化的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在评价方式上,应侧重于过程性评价,重在评价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参与、体验与感悟情况,重点考察学生在各项活动过程中个人的情感取向、思维品质、德性品质等如何变化与发展,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在自我激励与自我改进中领悟并继承优秀的地方文化传统与核心精神。

2.侧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评价。

基于本土文化的小学德育校本课程,在课程形态上多以活动课程、实践课程、隐性课程为主,鉴于本土文化的教育价值在于其对个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往往会产生初始的、持续的影响,因此,课程评价的重点不在于“知识与技能”目标层面,而应侧重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重点评价学生在亲近、探索本土文化的各项实践活动过程中,其行为与习惯、情感与态度、思想与精神等方面是否发生变化,发生了哪些变化,以及如何发生变化。

3.注重评价机制多元化。

一是在评价主体上,提倡以教师、学生、家长、社区、地方管理者、专家等组成评价主体,建立多元互动的评价机制,共同参与评价,从不同的角度评价学生的发展。其中,学生间的评价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是最重要的,前者让学生看到彼此的优点与不足,以便相互督促与取长补短;后者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自我反思,进而学会自我改进、自我提高。二是在评价方式上,提倡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要注重对学生在各项活动中的情感取向、思维品质、德性品质等如何变化与发展进行评价,也要结合各种调查访谈、书面作业、心得体会、媒体报道等多种渠道所反馈的信息对学生的活动成果进行评价。

二、对基于本土文化的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的思考

校本课程开发范文第5篇

关键词: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益补充,它实质上是以学校为基地,由学校校长、任课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会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的民主决策的过程。

“校本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它更能体现“以校为本”的理念,有利于激发地方和学校在课程决策方面的主体性,促使学校办出特色,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从而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中学开设美术欣赏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如何在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利用江西省特有的艺术文化资源,对学生进行贴近生活的审美教育,提高现实生活中学生发现美、感知美的能力,是中学美术欣赏课课程改革的重点。本文试图依据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论,对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主要价值及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影响校本课程实施因素进行研究,使美术欣赏课程能够体现出江西省地区的特点,进而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

1.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设置与学生喜好的矛盾冲突,促使美术教师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

目前,学校美术欣赏课课程实施的课程内容单调,缺乏时代感和多样性。教学方法死板,教材安排不够合理,存在重复现象,缺少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知识内容。因此,学生对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喜欢程度与教师的课程内容安排出现了比较大的反差,教师的主观意向取代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以上种种问题都反映出开发校本课程的必要性,因为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弥补、拓展现有课程设置存在的诸多弊端。

2.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中,美术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提高了美术教师对课程的兴趣和满意程度,增强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赋予美术教师参与开发的权利和责任。由于校本课程开发有教师的参与,故能激励他们从教育实践、学生现状、社会需求等方面来拟订美术欣赏课课程目标和选择课程内容。这样更能激发美术教师的创造欲和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性,并有助于美术教师教学专业发展水平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3.美术欣赏课课程的自身特点,为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美术欣赏课属于非考试课程,是教养性课程,不是升学考试科目,因此,课程内容不受应试需要的限制,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另外,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具有可代替性。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目标,有选择地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受特定教材的限制,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以上特点为进行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二、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

中国的陶瓷艺术驰名中外,在世界文化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景德镇陶瓷源远流长,是中国陶瓷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内容有着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传统文化内涵。中国的建筑同其他国家相比也有着鲜明的特点,其精髓不仅体现在大型的宫殿建筑和园林建筑上,徽派的民居建筑也毫不逊色。

景德镇陶瓷和徽派的民居建筑,两者似乎并无直接联系,但仔细探究,它们却有不少相同的地方。以装饰图案的内容而言,两者都有秩序井然的图案、花鸟虫鱼、神仙瑞兽,历史典故,虽借助的媒介不同,但生动的形象却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民间艺人高超的技艺和智慧的结晶。弘扬我国传统文化,发挥江西省地方资源的优势,把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引入课堂,并把两者的知识同科学、文化、艺术、环保等知识结合起来,作为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载体,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探究和尝试。

开展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欣赏课。通过图片和声像资料的欣赏,理论知识的系统讲解、实地考察、课堂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生动直观地了解本省的文化艺术资源和特点,提高其审美素养,增强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自豪感。美术欣赏校本课程能够充分发挥其优势,对推动素质教育发挥良好的作用。

三、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1.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开发目标的构建

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都是集艺术、科学、技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是美的表现形式。它们都是创作者运用高超的专业技术,将物质材料同自己的审美追求进行统一整合的结果。鉴于此,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对陶瓷和民居两种艺术形式蕴含美的元素的赏析,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审美情感,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

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具体目标是:第一,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源远流长,使学生通过翻阅资料和教师的系统讲解,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景德镇陶瓷和徽派民居建筑的特点,以及同其他种类的陶瓷和民居建筑的区别。第二,了解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所用的材料和技艺,对两者所表现的纹饰内容进行比较,寻找共同点和不同点。第三,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都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学生通过对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的观赏和考察,拓展视野,丰富审美经验,激起学生对传统文化艺术的热爱和探究的热情,增强其主人翁的自豪感。

2.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内容的设置

基于每所学校的地理位置、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都有差异,可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特点,制定以下教学内容:

(1)两门古老的艺术——陶瓷和民居的发展历史与类别。

(2)江西省的陶艺和民居文化——景德镇陶瓷与徽派民居的特点。

(3)金、木、水、火、土——景德镇陶瓷和徽派民居中所用的材料和技艺。

(4)美丽的纹饰(一)——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植物形象。

(5)美丽的纹饰(二)——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动物形象。

(6)美丽的纹饰(三)——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人物形象。

(7)美丽的纹饰(四)——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纹饰内容表现的异同。

(8)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文学艺术。

(9)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书法艺术。

(10)景德镇陶瓷和徽派建筑中的绘画艺术。

(11)感受陶艺和雕刻艺术——陶艺浮雕的实践(可同美术实践课相结合)。

3.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评价指标的确定

课程评价是指依据课程的实施可能性、有效性及其教育价值,可以作出价值判断的“论据的收集与提供”(钟启泉:《现代课程论》)。课程评价主要包括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评价、学生受益情况进行评价和课程内容的评价。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评价指标,对美术欣赏课课程的特色建设有着很强的导向作用。

在角色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进行教学活动。结合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特点,教师的评价指标确定为:(1)教师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地对美术欣赏课的内容进行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教师能够通过教学方法的运用,促进学生之间互动和师生间的互动。(3)教师对美术欣赏课内容相关的信息与支撑材料的搜集与掌握。(4)教师在传递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对教学活动有良好的组织和调控能力。

对学生的评价:(1)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2)学生与同学、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对美术欣赏课相关信息的搜集与整理能力。(3)对美术欣赏课内容了解的深度和广度。(4)美术欣赏课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素质和谐发展的影响。

对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评价:(1)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合理性、科学性和特色的体现。(2)美术欣赏课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3)符合学生接受和理解能力的发展的实际水平。(4)美术欣赏课课程适宜推广和普及。

四、影响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实施的因素

将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引入课堂,作为美术欣赏课的主题内容,这是一个新的尝试,在具体的实施中,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学校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欣赏课成为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手段,但学校在面临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对美术教育的投入相对较少。因此,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的顺利实施,首先要得到地方和学校的肯定与支持。2.教师素质的影响。对于陶瓷艺术和民居艺术的相关知识内容,各校美术教师掌握的信息有限,需要个人搜集大量的实物、图片、影像、文字等资料。对材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对比、引导学生探究性地学习,对于教师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和学习。3.学校地理位置与实施能力的局限性的影响。为了加强学生对景德镇陶瓷艺术和徽派民居艺术的直观感受,欣赏课中要有参观考察的环节,让学生通过对陶瓷制作流程以及作品的观赏和对民居建筑的考察欣赏,身临其境地感受这些艺术不同的美。由于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所以在参观考察的环节上其便利性存在差异,部分乡镇学校、周边地区就可见到陶瓷工场或民居建筑,为美术欣赏课程的考察环节提供了便利条件。相反,对于地处市区的学校,考察环节使学校在实施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结语

综上所述,江西省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能够充分体现出本地区的特点,并对学校推动素质教育起到良好的作用。课程开发是一项持续发展与不断完善的工作,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面对江西省丰富的艺术文化资源,美术教师应结合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角,去挖掘探索新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资源,来丰富和完善美术欣赏课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张磊.关于美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认识.中国美术教育,2004(3).

[2]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