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本课程的评价

校本课程的评价

校本课程的评价

校本课程的评价范文第1篇

校本课程的深化发展需要校本课程评价的创造性转型。本研究立足于当代,从校本课程评价的评价功能、评价形态和支持系统三个维度出发,对校本课程评价的四个转型趋向予以探讨并深化。在评价功能维度上,由促进学校的发展转向促进学校的持续性发展,由鉴定学生学业转向促进学生发展与完善课程本身;在评价形态维度上,由标准化测验转向动态研讨式评价形态;在支持系统维度上,由权威式系统支持模式转向协同式支持模式。

关键词

校本课程 课程评价 转型 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着不同的实践模式,在价值取向与权利分配的取舍与均衡当中,校本课程开发势必步入一个元认知的领域,这就涉及到校本课程的评价问题。鉴于目前校本课程评价的发展样态,本研究分别从课程评价的功能、形态和系统支持三个层面来深化校本课程评价的转型,研究它的发展趋向,力求使校本课程评价的适切性与合理性获得提升。

一、评价功能维度

1.由促发展转向促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校本课程开发一直秉持着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的特色发展三大价值理念[1]。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上,校本课程开发强调课程因学生而存在,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合理需要为前提,以学生充分健康发展为目标,在以人为本的哲学视域上强调学生与众不同的个体性发展;强调为学生留下自由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需要而选择课程,为学生的跳跃发展提供空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主要体现在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化、课程领域科研能力的提升、课程开发参与意识与合作意识的深化等方面,抛弃教师自认是课程开发的“非在场”者的狭隘倾向。在促进学校特色发展上,学校根据国家宏观的培养目标结合学校本身的现实情况发展,根据本校教育资源、办学传统、师生特点来确立学校的发展方向。校本课程开发的这三大价值理念在其理论建构与实践运行上确实起到了强化作用,而校本课程评价也是以这三大价值理念为评价指标而开展的,针对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生、师、校三者的发展为终极目标而进行的,同时也对其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但发展在笼统含糊的表述当中也包含一种间断性的发展,也就是说多数学校对于三者的发展问题能够给予充分的重视,但对发展的持续性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

新时期的校本课程评价应该将传统的促进生、师、校三者的发展逐渐上升或者细化为促其三者的持续性发展。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由此,持续发展理论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并发展着[2]。我们可以将持续发展理念引申到校本课程的评价中来,将以往单纯以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发展为指标转化为以三者的持续性发展为评价指标。持续性,是关涉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的关键取向,它不仅关注三者在评价这一时间节点上的发展情况,而且还关注三者评价完成的后续发展能力;同时也要关注校本课程为满足此时课程需要而采取的相应行动一定不能损害后继学习的利益和需要。校本课程开发者要运用系统性思维,以谨慎设计、长远规划、持续发展等一系列原则为依据来评价整个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和水平、评价学生在校本课程实施中获得的持续性的个性发展、教师持续性的专业发展和学校持续性的特色提升,真正形成一套具有高系统性与可操作性的校本课程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关注各部分持续性发展的同时,也促进各部分的持续性发展。

2.由鉴定学生学业转向促进师生发展与完善课程本身

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其评价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高难度系数的工作,如何高效度地评价校本课程,如何为学校校本课程提供真实、及时的反馈信息,以提高本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与质量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是校本课程评价的关涉范畴。在校本课程的纵深化发展中,课程评价可以说关涉校本课程开发从研究到实施的成效问题。但目前我国校本课程的评价在宏观教育评价的影响下偏向单纯以鉴定学生学业成绩为主要功能的狭隘范畴。在对校本课程相关资料进行搜集、整理与研究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大多数中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发所关涉的重点只有两个:一是对该校校本课程实施情况的评价,即该校开足、开齐、开全校本课程与否,即学校上课与否;二是鉴定学生学习校本课程的学业成绩,即学生学得怎么样[3]。可以说,整个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问题多数都停留在对学生校本课程成绩和学校开设课程情况的鉴定层面,而忽视了教育评价真正的旨归意涵。

教育评价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一个关键性环节,其自身所具备的两大功能缺一不可:一是鉴定、检验,二是改进、完善[4]。因此,校本课程作为课程领域一门高实践性的课程体系,其评价更不能出现重鉴定轻改进这种厚此薄彼的一元模式,因为任何单轨式的校本课程评价,都会不可避免地进入到自我肯定的恶性循环中,以致无法获得辩证发展。校本课程评价的功能应该是在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同时也注重课程本身的改进与完善,突破狭隘而片面的鉴定学生学习校本课程所达等级的评价指标。在校本课程评价的整个逻辑结构中,我们要跳出狭隘的自我意识,向前看,向外展,纵览校本课程开发所设计的多层级、多方面;通过对学生学习程度的评价,促进师生当下与未来突破性发展的同时,也要通过对课程本身的评价来实现校本课程各逻辑结构方面的改进与完善。唯有这样,才能拓展校本课程存在与提升的价值空间,上升为一种道德上的理解与关注;才能真正为学生今后的持续发展提供力量支持,真正实现校本课程评价由鉴定学生学业向促进师生发展与完善课程本身的功能转化[5]。

二、评价形态维度:由标准化测验转向动态研讨式评价形态

长期以来,我国校本课程评价多以标准化测验为主,可以说不仅仅是校本课程方面的评价,整个课程领域绝大部分也都是以标准化的测验形式为主导进行的。传统的校本课程评价也可以称为外部控制性评价,一般是通过纸笔测验等高控制性、高预设性的评价方式来进行的,而学校一般会专设一个评价机构作为这种评价模式的主体,其评价标准过于标准化、规范化,以预设的目标为准绳,在这一准绳的牵制与规约下,学校各层级对于评价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充分发挥;对于评价的发展性和相对性把握不足,过于倾向绝对性[5],单一且过于僵硬、死板,缺乏灵活性和时效性。而这种来自学校专属评价机构的评价,对学校校本课程的实施与运作成效的把握有时是带有宏观色彩的,而对具体、详实的课程细节把握力度仍有不足,它无法细微到校本课程实施的每一个节点。学生在校本课程实施中认知情况的动态发展,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与运作中行为与成效等等这一系列校本课程节点对非一线教学岗位上的领导层来说有时是无法切实体会到的,或者说是体会深度不够的,这就导致这种具有高控制性、规范性的评价方式与学校、教师、学生的细节性发展需要相脱节,这一脱节的直接后果就是实施校本课程的原初实效被抹灭,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专业意识的提升受到影响,学生个体学习与发展的个性需要得不到切实的保障。

响应新课改的课程理念,在校本课程评价层面,我们应秉承科学性与契合性相结合的原则,将传统以预设目标为导向的标准化测验逐渐转型为具有高开放性的研讨式评价形式,这种评价形式的主要特征是充分给予被评价者解释、说明和表达的话语机会,深刻了解被评价者每时每刻的认知动态与意见想法。校本课程研讨式评价模式可以是访谈式的,也可以是苏格拉底问答助推式的[5],其中访谈形式可以是个别访谈,也可以是集体性的访谈,它主要是指提前安排问题点或临场向被评价者提问或探讨一些关于校本课程具体内容方面的、具有开放性的问题,这个问题应该是与校本课程内容相关,但在课上没有学过的内容,学生可以自由地根据自己的真实想法来谈,掌握学生对逻辑思维能力的提炼情况;而苏格拉底问答助推式来源于苏格拉底教育方法中著名的“产婆术”,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评价者与被评价者间的一问一答来实现与校本课程内容相关的、全新的一个真理性推导,在问答的思维冲突中,让被评价者认识到自身逻辑推理或原有认知方面的不足,对自我在校本课程内容迁移方面的欠缺点有所感知和了解,从而明确今后学习发展的侧重点。该方式给予了被评价者思考和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让学校和教师了解学生个性特征、需求和内心真实想法,有利于学校校本课程在评价反馈中进一步完善与发展的同时,使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得到持续的提升,使被评价者有一个清晰的自我认识,明确下一阶段学习的目标与侧重。

三、支持系统维度:由权威式转向协同式

目前,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多采取权威式评价模式,它所呈现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模式,其主要表现为:第一,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研究机构负责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整体方案的评估,同时该部门和机构还负责对开发方案的实施过程和运作成效予以督导、评估和评定。第二,由校领导、骨干教师、外聘专家组成的学校课程委员会主要负责校本课程开发的规划方案的制订工作,教师根据校规划方案中各项细则明确所要开设的课程,编制课程纲要,并经由学校课程委员会“审议”。此外,学校课程委员会还负责对课程实施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考察和评估。在该管理组织结构中,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研究机构、校课程委员会分享课程的决策权、监控权和评价权,并评定课程优劣。普通教师尽管名义上被赋予了开发、评价主体的地位,但实质上充当的还是被动的开发体和评价体。至于学生,他们在其中只是被评估的对象,并没有获得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的权利。对于这种权威式控制型评估体系,一方面,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和机构所开展的“课程审议”、督导、评估、评定等工作,是一种行政推动力量――推动学校更新观念,克服经验、能力、资源短缺等困难,积极落实校本课程开发的规约。而学校层面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检验与评估,以及附随的奖惩,也利于督促教师很好地完成校本课程开发与运作的相关任务。另一方面,地方性教育行政部门和研究机构的“课程审议”、督导、评估、评定等工作,亦是一种对学校课程开发领域的专业化指导,通过专业化的评估,指导并促动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契合新课程理念,合乎校本课程开发的细则规范,并在校内形成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的校本体系。但这种权威式的评估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校本课程开发偏离甚至背离了“生本”理念的实质,学生自己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基本被取代,其真正的学习和发展需要被忽视;同时权威式评估体系对教师课程意识和专业能力的提升与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阻滞作用。

新时期的校本课程评价应该真正由传统的权威式评价体系跨越到协同式评价体系。协同式评价体系意指让课程开发的相关人员,特别是学校普通师生,共同参与到校本评价体系中来[6],以多层级协同运作的方式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运作和成效予以评价与评定。协作式的评价体系需要学校调整和转换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领导、专家在评价体系中权威者的角色,将多层级的教学工作者和学生也真正纳入到评价体系中来,尊重各部门、个层级相关成员的话语权,更新课程开发评价的整体模式,重建校本课程评价的“生态系统”。这种协同式的评价体系能够真正促进课程领导者们的权利下放,最大限度地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促进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协调整合,促使教师的课程实践与学生对于校本课程的需求保持协调同步,对于教师的自我评估、监控和改进校本课程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学生参与到课程评价中来,真正做到了以生为本的发展理念,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投入到课程评价与自我评价当中来,而不仅仅是作为局外人孤立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体系之外。学生参与到协同式校本课程评价体系中,有助于学生理性地判断、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校本课程,同时也是自我认知、自我评估的一个实现。

新时期我国课程领域提出了相对具体而可行性强的教育评价目标,在改革目标的着眼点、评价方法、评价过程、评价理念等方面都作了相应的调整与改革,校本课程评价作为体现新课改新理念和新方法的先进评价模式,更应该大力调整和创新。

参考文献

[1] 傅建明.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J].课程・教材・教法,2002 (7).

[2] 赵景柱,吴伟.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研究[J].中国科学基金,1995(4).

[3] 李秀伟.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异变问题与改进[J].教育研究,2014(5).

[4] 胡金木.校本课程评价问题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 (12).

[5] 黄葳,贾汇亮.校本评价:理念与方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4).

校本课程的评价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课程评价 学校本位课程 课程评价的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2.423 文献标识码:A

学校本位课程发展发源于学校,以学校为中心,以教育人员为行动的主体,强调学校的责任和力量,为确保课程的发展的品质,评价成为课程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本文将阐述学校本位课程评价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提出学校本位课程评价的基本途径。

1学校本位课程评价的基本概念

课程依循不同的理解角度而存在许多层次,包括理想课程、官方公布的正式课程、教师理解的知觉课程、教学实际执行的运作课程、学生实际学到的经验课程。课程评价可由国家、地方教育部门的层次来执行,也可以由学校或学校内部课程组织、甚至以班级为单位的层次来实施。张嘉育、黄政杰认为,学校本位课程评价为发生在学校层级的课程评价活动,亦即由学校成员统筹规划,对学校的课程发展过程或课程成品进行系统而有计划的资料收集与分析,以诊断学校课程的问题,引导课程发展过程,产出优质的课程成品。

2学校本位课程评价的基本特征

学校本位课程评价的基本特征,可以从评价范围、评价动力、评价者角色及评价历程等四个向度依次加以诠释。

2.1评价范围:以学校为中心,不以学校为限

学校本位课程评价代表的是以学校为中心、以学校为基础的或以学校为主的,但绝不是学校内部的或以学校为限的。依内外部课程评价的相对性观点,学校内部所有可能担任课程评价者的层级,从教师本身、课程方案设计小组、各学习领域课程小组、学校层级的课程发展委员会等,都存在课程评价的内外部相对性。相对与学校内部,校外尚有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校外课程专家等各外部课程评价层级。其次,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学校是培养人的机构,无法独立于社会而存在,其自身应化为一个自我创生的系统,不断的适应外在环境,为了生存进行再生,为适应需要或有结构变化,而形成学校系统的变革。学校系统应是社会系统中的一部分,属于开放的次系统,须与其他系统彼此渗透、对话。

2.2评价动力:以主动学习为原始动力

教师及学校行政人员对评价的意义及其在学校的重要性有不同的解读,甚至误解,在许多评价情境中,学校成员对评价所表现出的抗拒即可能是由误解造成。因此,必须透过学习,使学校成员厘清评价的意涵,并取得评价在学校中角色的共同理解。如缺乏学习的动力,课程评价的意义无法获得学校成员的理解与认同,即使将学校本位课程评价概念的种子带到学校中,亦很难生根发芽。

在学校本位课程评价中,主动学习是须要一些持续动力的,这个动力可能来自专业成长的自我成就感。就学校课程评价的结果而言,一方面能让教师了解课程问题缺失所在,进而谋求改进;另一方面透过对课程的肯定,也能建立教师的信心,且在学校课程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自我检讨课程方案与谋求改进,并时时和其他的课程发展者、课程专家等互动,因此,在无形中获得专业能力的提升。

2.3评价者角色:教师在学校本位课程评价中的行动研究角色

评价不只是一种教育管理措施,同时也是一种教育研究,即研究者藉由评价了解方案的问题或成效,在学校本位课程发展中,教师同时扮演研究者与发展者的角色,成为行动研究的典型,经由评价发现课程发展问题、研拟策略并加以修正,因此,在学校本位课程发展过程中,评价与研究是交织在一起的。Grundy更认为课程评价除透过教师自我反省历程以改善课程实践外,更期望提升教师的反思能力,刺激他们注意一些课程议题。在学校本位课程评价中,教师透过“接地气”,经由对课程发展的认知、反省与实践的循环历程,改进学校课程,并促进教师的专业自省与发展,验证课程评价在学校中的行动研究本质,也可以确立教师在课程评价中的行动研究角色。

2.4评价历程:评价历程中不止歇的沟通与对话

从过去的课程发展经验来看,多数的课程决策由教育行政部门或学者专家决定,即使在学校中亦多由学校行政者决定,教师及学生只是被告知与执行,真正教育的主体无法参与课程决策,其他的利害关系人如家长、社区等更没有发声的机会,因而课程的规划经常与实际的需求与脉动脱节,致使许多课程改革成为例行的仪式。课程发展若期待有更多的凝聚与共识,并透过评价的历程了解与解决问题,沟通对话是不可或缺的程序。沟通对话能使课程评价更具洞见,并增加评价的有用性。在学校本位课程评价中,必须以沟通对话为基础,而非基于描述的主张与权力的判断,评价者则应期待自己成为课程评价对话中建构的参与者,而非资讯查询或权力参考的提供者。学校本位课程评价须听取学校本位课程发展相关利害关系人的各种看法,基于评价发现,经由沟通对话,开展更多可能性及更多元角度之不同观点的交融,以期更了解学校本位课程发展问题加以解决,并使课程评价更具建设性、更具利用价值。

3学校本位课程评价的基本途径

3.1学校本位课程评价人员应由学校内部成员担任,必要时再由“外部评价”以补其不足

校本课程的评价范文第3篇

论文摘 要: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的结构。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课程编制主体,自主开发与实施的一种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一种课程。本文阐述了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需要明确的主体以及形成性评价的必要性,并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评价作了初步的探索。

校本课程属外来词,最先出现于英美等国,已有近30年的历史了。如今,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种潮流。许多地方已将是否开设校本课程纳入学校统筹考核内容中。然而学校面临的问题一个是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守,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另一个是校本课程大多是与学生的学业考试无直接关系的课程,所以不足以引起校方的重视,以防顾此失彼。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就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谈几点想法。

一、规范、统一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

(一)明确主体

1.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

由于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具体执行者和广泛参与者,他们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校本课程有可能更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要,考虑到特定学校的具体教育环境。突出本校的课程特色,尤其是充分尊重学校师生以及学校环境的独特性与差异性,因而对学校的教育教学产生重要影响。教师主体性还体现在教师的团结与协作上。只要教师有团结协作精神,就会发挥教育合力。开发出最适合本校实际的校本课程。而如今的校本课程开发大多成为了“师本课程”,学校根据某位老师的特长或爱好,甚至是某位老师的精力充足,就安排其担任校本课教师,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偏颇和缺失。

2.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学生

(1)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就是要增强课程对所有学生的适应性。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兴趣出发,必须尊重学生的意愿,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起点。然而当前的校本课程开发在重视教师和学校的同时,却忽视了学生的需求和发展。变相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课堂组织形式成了辅导课或专题讲座,提不起学生新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这样的课程完全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主动性被严重抑制,主体性严重缺失。

(2)实现学生参与是体现校本课程学生主体性的关键。学生只有主动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才能发展主体能力。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只有学生亲自参与,在不断合作与探究中自然而然地培养出来,才能形成终身受用的主体能力。

3.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学校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而展开的课程设计、课程试验、课程评价与课程管理等重大活动组成的一种系统工程。由于各校情况有很大差别,因而各校校本课程的具体开发项目及其具体内容与活动方式均因生、因师、因才、因时、因地而灵活确定。校本课是极具学校特色的课程之一。它能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说明学校的发展导向。其校本性决定其必须服务学校、依靠学校、植根于学校,否则校本课程就会失去生命力。

(二)明确步骤

1.建立组织机构

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由校长、主管课程开发的副校长以及教研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的负责人组成。主要任务是做出决策,全面部署,组织人力物力,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必要时聘请相关专家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成员进行指导。领导小组组织成立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小组,并按一个项目分别组建不同的开发小组。督促、指导各组制定本科目的开发方案,认真编写《课程纲要》和《教学指导书》。

2.分析学校现状

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深入调查各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别需要,可采用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分别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调查研究。大致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和方向。另外,调查和分析本校的特色优势、资源优势,包括教师的综合素质和特殊才能、校园文化生活、图书资料、信息技术设备、活动场地、办学经费以及社区能够提供的课程资源。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科目。

3.制定开发方案

(1)开发方案应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和依据。明确体现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期望得到的重要结果和对学生发展的预期目标。也就是说一定学段的校本课程要力图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充分而各有特色的发展。它是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学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校本课程的特点。对校本课程所要达到的育人效果做出的预见性反映。校本课程目标有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之分。总体目标是指导一所学校开发的整个校本课程在促进全体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发展方面要达到的几项要求。不同学校的校本课程总目标可有不同的侧重点,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

(2)严格要求教师课程申报内容。一般情况下,教师的课程申报应具备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拟开发的科目,是基于学生怎样的需要而开发本课程。第二,课程设计体现了哪些校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第三,开发小组占有的所开发课程的课程资源是否充足。

以上三个环节是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最值得重视的几个步骤。然而,从全国校本课程开发调查反馈的结果来看,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目标的确立、需求的评估等环节严重缺失,加上一些校领导急功近利的表现和教师认识不到位,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着因师设课、因校设课和课程开发不够丰富,而导致学生缺少选择的机会的问题,使校本课程的开发并未做到很好地满足所有学生的发展需求。更因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所以缺少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致使校本课程开发有流于形式、急于求成、缺少个性的现象。

二、建立健全校本课程开发的形成性评价机制

在这里必须要明确一个观点:校本课程不属学科类课程。因为校本课程强调学科的实践性,并不以系统知识为基本内容,也不以读书、听讲为主要学习方式,而是围绕学生需要研讨和解决的问题来组织具有多样性、动态性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调查研究、讨论、探究等活动中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所以,对校本课程的形成性评价应该首先考查学生是否“在活动中学习”,是否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得到了独特的自主体验。

其次,要考察开发的校本课程是否具有灵活性和选择性。是否满足全体学生的成长需要和学习需要。是否充分体现了该课程的校本特点。

再次,因为大多数校本课程的评价是在实施一轮甚至几轮之后才逐渐展开,所以评价的目的是要找出课程开发方案和课程纲要中存在的不科学、不合理、不切实际和不规范之处,并及时予以修正。

最后,评价课程内容是否由综合信息和直接经验有机组成。

总之,随着校本课程开发的大面积实施,对校本课程的形成评价的研究也会逐日深入,但不论怎样发展演变,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在遵循校本课程本身的性质和特点的基础上,逐步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辟一条全新的途径。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校本课程的评价范文第4篇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持续发展;人本自然主义;评价标尺;评价方法

评价问题不解决,校本课程开发实在难以进行。这是时下校本课程开发实践者发出的最强烈的声音。在校本课程开发价值不断地从主观上被人们所认可、课程开发实践因为评价问题没有妥善解决而步履艰难的今天,校本课程开发评价问题已经引起不少理论工作者的高度关注。本文尝试探讨校本课程开发评价取向及实做策略,希望能引发议论,共同服务于学校课程开发实践。

一、取向

评价取向是对课程评价本质的集中概括,它引领着和支配着评价活动发生、行动的方向和旨趣,标示着评价活动持续进行的有效性与真实性。欲进行科学合理的校本课程开发评价活动,首先需要回答评价取向问题。评价取向大致需要讨论价值取向和学术取向两方面。价值取向侧重从价值观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活动,学术取向则以课程评价学术发展基本走向展开讨论。

(一)价值取向:持续发展

任何评价都体现特定的价值取向。价值取向错位或定位不准,将深层次影响到校本课程开发评价的信度和效度,课程宗旨/目的/目标确立的合理性、内容/经验/方式选择的恰当性,甚至包括评价工具的制定与选择等等,将无从合理把握、准确识别和科学判断。

“持续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评价最根本的价值取向。

“持续发展”是人类学、社会学、环境学等使用的关键术语,并非教育领域的专用名词,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战略,一种思想,泛指人类一切活动必须从“联系”“整体”“和谐”等观点出发,追求长远的整体利益。①如今,有关持续发展的研究成果从坚持“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的发展观,进一步发展到强调“协调当代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尤其揭示人与自我的关系的首要地位”。这就是说,人类活动在纵向上要处理好“前”“后”关系,在横向上要协调好“你”“我”关系,先前需要的满足或先前行动不能对后继需要满足或后继行动产生损害,或者先前需要与行动的实现不能以损害后继需要和行动的利益为前提。同时,“我”的需要满足或行动不能建立在损害“你”的需要满足和行动的基础之上。从此意义理解校本课程开发评价持续发展观,大致包括三层意义。

1.学生发展为本的发展。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处理好学生发展与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关系。“生本”是“校本”“师本”的前提、条件和根本目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学校本身,也不是为了教师本身,而是为了学生本身,为了学生的未来。学校课程开发的根本在于学生发展,“学校”虽然是课程开发的理想平台和重要基石,但为学校而开发课程却不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根本。新课程开发本身而论,无论教师开发还是学校开发的课程,均不能停留在“半开发”或1/3开发状态,只满足于“校本课程”设置或“校本教材”编写,必须进入学生学习层面,让学生与课程、教材产生互动和对话。实际上,没有进入学生学习层面的课程开发都只能是零开发,不可能对学生发展产生效益。

2.共同发展。首先是全体学生的发展。并非是教师为少数学生开发课程倾注精力,相应地减少为大多数学生提供有效课程教学的精力;其次是全体教师的发展,并非是学校为少数骨干教师提供资源开发体现少数教师特长/利益的特长课程,而是所有教师都有参与课程开发的机会;再次是整体课程的发展,不是学校为了特色而特色,开发少数“精品”课程,这种课程只是为学校短期需要而存在,甚至为了满足学校功利目的而存在。无论是学生的发展,或者教师的发展,还是学校课程的发展,都是整体的、共同的发展。学生/教师团体发展为学生/教师个体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和提供强大的动力,课程整体发展有助于“特色”课程的形成和发展。只注重少数学生、教师、课程发展的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最终使他们/它陷于孤立境地,失去广阔的发展土壤,即使是鲜花绽放,必定枯萎!

3.持续发展。今天的发展不能以牺牲明天的发展为代价。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开发者建立“系统思维”,长远规划、谨慎设计、长效利用一切可用的资源。如果学校只图眼前利益,将大量人力、物力资源用于短期开发,或者受他校校本课程开发热情的影响,为跟上步伐而盲目开发,没有使课程开发上升到“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校本课程开发最终只能失效,更难长效。尤其在机械搬用市场机制淡忘教育规律的学区,“校长轮换制”盛行,校长行政时间短暂,长效规划机制难以建立,校长只能考虑在位期间的课程开发,至于所开发的课程对学校下一阶段发展有多大价值,或如何起到连续作用,则很难思考。即使有校长费尽心力,长远规划校本课程开发事宜,其行政权利一旦移交,下任校长也不一定能够有效地延续课程开发的连续性。就教师而论,个别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目的甚是模糊,花大量时间开发课程,却对教师自己专业成长没有多少帮助,甚至因为开发对学生价值不大的课程花费较多时间,减少教师认真备课、研究和反思教学的时间。就学生而论,如果接受学校所开发的脱离学生实际需要的过多的“校本课程”,相应地减少了学生学习国家/地方课程的时间,学生持续发展必然受到影响。最后,校本课程开发活动自身就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评价的重要功能就是要促进“反思”,不断“改进”课程,维持课程持续生成。

(二)学术取向:人本自然主义

从评价的工作过程看,校本课程开发评价可以理解为,依据一系列重要的目标或规则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以做出价值判断的过程。价值取向和学术取向都对这价值判断过程产生影响,只是在影响的对象上有所侧重。如果说评价“价值取向”主要决定着“价值判断”的依据和方向,那么评价“学术取向”主要制约着资料收集整理的技术、方法和途径。

校本课程开发评价学术取向是“人本自然主义”。

“人本自然主义”与“科学实证主义”分别代表课程评价的两大阵营。基本原理分野见表1。②校本课程开发评价取向于人本自然主义,其原因主要有下述四个方面。

第一,校本课程开发评价是围绕“人”的发展展开的活动,人的发展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难以分离、难以以量求知。整体性的系统的方法,较之科学实证主义方法更能体现评价使“人”成为人的教育特性。

第二,校本课程开发评价不是追求一个论证的“可知”的结论,而是注重“改进”,追求“发展”。通过课程开发活动连续性的动态改进,谋求学生、教师、学校的整体发展。进入课程开发活动中的事件、背景复杂多样,很难量化,因而需要采用多元的个性化措施。

第三,校本课程开发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之间是互动的、建构的、一元的、对话的关系,很难用分离的、二元论的观点去审视、去判断。因此,体验性、欣赏性、展示性、系统性方法等多元的方法可能成为校本课程开发评价适宜的重要方法。

第四,课程是关联的、丰富的、整体的和连续的。用单一的测量统计分析方法,很难体现课程开发与评价的丰富内在特性。

表1  科学实证主义与人本自然主义范式比较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列举上述四方面理由的根本目的并不在于寻找校本课程开发评价与国家课程开发评价之差异,而是力图说明人本自然主义取向是校本课程开发评价的内在的本质追求,或者说是为了强调全部课程评价活动遵循教育规律的客观必要性。因此,也可以说,这四方面的理解只是世界课程评价的总体趋势在校本课程开发评价中的具体体现。迄今为止,课程评价理论已经经历“测量时期”“描述时期”“判断时期”,发展到现在正走向“价值多元体验建构”时期。这一时期的课程评价强调从不同角度阐释评价现象,强调价值多元或价值差异,注重课程评价者之间、评价者与评价对象之间的互动和共同建构,注重“多元伙伴参与”以及评价对象的体验和经历。很显然,这些观点更能够靠近“人的教育”的本性,更能够体现课程评价的“人文精神”。

当然,坚持人本自然主义取向并不等于与科学实证主义取向断绝一切往来。这两种取向分别代表了两种观察世界的方法,实际对同一世界的观察两者兼而有之,并在不同程度上侧重或取向其中一种。正如美国著名课程专家艾伦·c·奥恩斯坦在引述豪斯在评价定性与定量两种方法时所解释的那样,承认豪斯“大多数评估者并不单纯地坚持某一种方法,而是承认两种方法互为补充的事实”的观点,同时指出:“大多数评价者还是会倾向于两种方法中的一种。”[1]坚持人文自然主义学术取向,意味着注重多元、质性和发展性课程评价,希望从整体上对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的价值做出综合性显现与解释。

二、实做

确立校本课程开发评价取向,还只能是观念层面的一种努力。评价活动的真实发生只有基于观念形态的“取向”,回答“评价什么”,“采用哪些标准或尺度予以评价”,以及“使用哪些具体的方法”等问题,才能使评价活动进入实做状态。

(一)评价范围界定

就目前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成果所积累的知识来看,将校本课程开发理解为一种课程开发策略、一个“连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过程”、“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等等,是比较普遍的观点。③但是,我国不少学校在实际操作中将“校本课程开发”与“校本课程”等同起来,直接导致学校将校本课程开发范围窄化,评价范围也相应窄化为对“校本课程”的评价。加之少数理论工作者认为,如果将“校本课程”以外的范围也纳入校本课程开发范围,学校教师就会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取代“校本课程”开发。这样,国家原本为学校提供的课程开发权利就会付诸东流,三级课程管理政策也会落空。有的理论工作者还担心进一步会出现“学科活动”挤占校本课程开发的时间。诸如此类的担心和见解进一步为校本课程开发与评价范围窄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也许有必要对“校本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做进一步的理解和讨论。从逻辑上看,如果承认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分类,“校本课程”与此三级课程的关系如何处理?如果将时下流行的“校本课程”理解为学校依据国家、地方课程改革精神,立足学校课程背景和学生需要设定的“校定课程”,那么与之相呼应的有地方确定的课程(“地定课程”)和国家确定的课程(“国定课程”)。从课程改革的运行过程来看,校本课程开发需要对国定课程和地定课程进行学校层面的“生本化”重建,时下关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讨论和做法大多属于此种重建在观念和实践层面的有益尝试。

再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置及定位进一步分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国家、地方和学校共同确定的“三定课程”,而且学校是应该成为课程开发的相对主体,肩负着目标、内容、方式的重构和创新,如果说国家/地方主要规定“法定”课程地位、理念和时间,那么学校则在落实理念、调适目标的基础上,赋予其内容、方式和资源。

遵循上述理解,校本课程开发范围从逻辑上有所拓展,它既包括校定课程,也包括国家/地方课程“校本化”实施,还在较大程度上包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依此类推,校本课程开发评价范围也相应拓展为:校定课程评价、国定/地定课程“校本化”实施评价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评价。

进一步从校定课程评价、国定/地定课程“校本化”实施评价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评价在“九年一贯”和普通高中的重要程度分析,国定/地定课程“校本化”实施评价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评价在九年一贯阶段应该是主要任务,进入普通高中阶段,校定课程评价任务较之九年一贯有所增加。这一方面是由世界各国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所规定的,另一方面也是学生身心发展年龄阶段特性所使然,同时也是世界各国校本课程开发评价的共同规律。

(二)研究评价标尺

基于上述三大评价范围,坚持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连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过程”观,任一评价范围均需要从课程开发发生发展过程所涉及的“背景”“课程(方案)”“过程”“结果”四方面提出相应的具体问题,透过具体问题的“程度”或“水平”科学合理把握,可以判断出课程开发的价值和水平。

1.课程背景。重在课程开发的情景(条件、现实资源等)评估、学生学习需求评估、教师及学校发展基础与需要评估。

师生发展现实水平的把握程度

学生兴趣把握程度

学生课程需求把握程度

课程资源分析的合理性

政策限度的领会度

社区课程期望值的把握度

现有课程优势与劣势特征的把握程度

现有教学材料质量把握程度

2.课程(方案)。注重分析课程(方案)选择、目标调适、材料重构与学生学习基础和需要的适宜程度。

课程(选择)与学校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课程目标(调适)合理性

材料(增删)与课程目标的一致性

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课程内容(拓展)的广度

课程内容(延伸)深度

课程材料组织进程的合理性

课程材料对学生感知的适应性

对于新编教材,除上述八条标尺外,还需要关注下述标尺。

教材内容:新颖、准确、综合;适应学生需要兴趣和能力;反映本土(学校)资源;有助于增强学校所追求的办学理念。

教材组织:逻辑与心理顺序统一;知识与经验的联系;主题、单元与教学过程的关联。

物质结构:篇幅恰当;装订正确;纸质良好;有适合学生水平的足够的图画图表;价格合理。

3.过程诊断。对课程实施中的优点和缺陷进行诊断。

课程实施方式与学校教育理念的适切性

课程实施程序的明晰性

学生采用课程的兴致

参与实施课程的教师人数变化情况

教师讨论实施课程的频度

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坚持性

地方教育当局对课程的成功感

家长对课程实施的兴趣

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学校外部人士参与课程实施的频率

对有特殊需求学生的关照度

4.发展绩效。把握课程对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的实际效果。

学生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程度

教师课程理解能力改善程度

教师协同课程教学能力改善程度

教师驾驭教学材料能力提高程度

学校凝聚力改善程度

学校反思力提高程度

学校特色显现程度

学生个性发展程度

比较单纯(直接)使用国编/地编课程,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程度

比较单纯(直接)使用国编/地编课程,学生个别差异获得照顾的程度

比较单纯(直接)使用国编/地编课程,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水平的高低

比较单纯(直接)使用国编/地编课程,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变化状况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标尺只是从三大评价范围延伸出来的四方面的若干问题,这些问题不是每一方面的全面罗列,是例举,例举问题在实际评价过程中仍然需要立足实际进一步完善和具体化。

(三)方法选择

在明确评价取向、界定评价范围及提出相关问题以后,还需要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方法,才能最终将校本课程开发评价落到实处。广义的方法包括校本课程评价的步骤和一般方法。评价步骤包括:界定校本评价对象及现象、收集评价信息、确证信息、分析解释信息、完成评价报告、实施评价的评价。同时,学校配合步骤的顺利实现,需要为校本课程开发评价完成相关事务。如:研究学校发展远景、确定评价的目标、建设以评价促反思的制度、营造民主表达氛围、确立多元评价主体等等。校本课程开发评价的一般方法应该指向多元决策。由于本文篇幅及研究基础所限,不能就相关步骤和方法进行全面讨论,只能从实践层面对部分方法作一简要分析。

1.档案袋评定(portfolio assessment)。档案袋评定与真实评定(authentic assessment)和表现性评定(performance assessment)基本同义,注重学生的自我接受、体验、展现和反思,强调学生参与(制作档案袋),使学生在体验中认真反思他们的作品、知识和理解。同时,档案袋也成为教师、家长及相关社会人士沟通的平台,评价参与者之间互动交流,在体验中进步,获得成就感。档案袋内容由师生商议决定,没有固定模式,按照舒尔界定,“档案”就是有关学生学习情况的,有目的汇集起来的东西,它表现了学生在较长的时间里,在课程的一个或多个领域中所作出的全部努力、进步、学业成就。[2]可以说,档案袋应该包括学生认为能够展示其成就的任何作品。我们在与学校合作行动研究中,建议学校在进行“主题探究活动”课程评价时,采用如下档案袋设计(见文本框1)。④设计过程中参考了相关资料,如李雁冰著的《课程评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文本框1

2.公示。“公示”即公开展示。公示既可以作为一种课程要素或活动过程的重要环节,又可视为一种重要的评价方法。现在不少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均采用“公示”方法。学生活动过程结束时,让学生提交一份类似档案袋的“材料”用于公示,以此可靠证据证明他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就可以获得相应的活动成绩。如我们在行动研究中建议学校进行“社区服务”活动展示时体现如下展示内容(见文本框2)。

文本框2

为了学校有效开展“公示”活动,我们在行动研究过程中还进一步建议学校设计“展板”或制作“书册”,将活动过程从活动主题提出的理由,活动目标设计,到活动诸环节中发生的事件、相关人物、相关环境、相关情景,到活动成果、活动反思,再到社会(家长)反馈,系统地公开、展示和交流,以便课程评价参与者(包括学生)深入观察、了解和理解,互相赏析、议论并提出建议。实践证明,这些做法效果明显,受到师生及社会人士的好评。

3.综合评定

“综合评定”立足评价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系统评定课程开发绩效。我国学者杨立龙教授建议的课程评价表被大致看作是一种综合评定方法此观点参见杨立龙著的《学校为本课程──设计与探讨》一书(五南图书公司2001年版)。,依据上面所讨论的评价范围和尺度对此加以改编,可以运用校本课程开发评价。

表2  校本课程开发评价表

 

①参见拙文:《可持续发展教育论纲》,载《教育科学论坛》1997年第3期。

②艾伦·c·奥恩斯坦著,柯森主译,钟启泉审校:《课程:基础、原理和问题》,第358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又见guba,e.g& lincoln,y.s.(1988).do inquiry paradigms imply inquiry methodologies?in fetterman,d.m.(ed.).qualitative approaches to evaluation in education:the silent scientific revolution.new york:praeger.

③请进一步参阅徐玉珍、吴刚平教授的观点。

④设计过程中参考了相关资料,如李雁冰著的《课程评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参考文献:

校本课程的评价范文第5篇

关键词:校本课程 实施 评价 保障

课程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它不仅是贯彻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三级管理政策的现实需要,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各学校挖掘自身潜力,形成办学特色;有利于教师发挥特长,以研究提升专业素养;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在主动合作、实践中发展个性。为有效发挥督导评估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笔者现对校本课程管理的督导评估阐述一些自己的想法。

一、评价要素

(一)校本课程规划

它是校本课程管理工作的基础,包括开发校本课程的现实需要、总体目标、课程结构等要素。

(二)校本课程实施

它是校本课程管理工作的重点,要从校本课程实施的全过程进行评估,加强校本课程管理的形成性评价。它主要包括校本课程开发纪要、教师培训与课程研究、课程内容与活动安排。

(三)校本课程评价

良好的评价机制是校本课程管理的强大推动力,它主要包括课程评价、教师实施评价与学生学习评价。

(四)校本课程保障

它主要包括组织保障、制度保障、资源保障。

(五)校本课程成果

它包括学校成果和师生成果。

二、督导评估方法

(一)学校自评

学校自评的主动意识、务实态度和科学精神,是督导评估是否有效的关键。学校要坚持实事求是,认真履行组织程序,建立校本课程管理的自我评价制度;要组织教师、学生、家长或社会各界,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获取对校本课程管理的评价信息,并及时根据评价信息调整发展规划。

(二)督导评估

在自评的基础上,以过程性评价为重点,采取随访和成果申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督导,关注发展变化,关注因地制宜。对形成特色的学校,实行成果申报制度,采取逐级上报,随机抽查的方式开展;对一般性学校,采取随访制度。在督导时,除查阅资料外,重点应关注校本课程开发给教师、学生发展带来的变化和家长、社会对活动开展的满意度,如校本课堂、学生活动展示、家长随机调查等。

评估结束后,要形成一定的文字表述,指出优点、不足及发展方向。对形成特色的,有推广价值的,要及时宣传其成功的做法。

三、督导评估重点

(一)校本课程规划

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基础,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与兴趣为前提,符合当地社会文化特点与发展需要,立足于所能依托的教育资源,不求大,重特色,重可行性。对以上需要的评估,必须坚持调查,要有相应的调查数据,并存档。此外,还要明确校本课程开发在三级课程管理中的关系,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多样化的课程,并且课程结构要合理。

(二)校本课程实施

依据课程规划有步骤地实施校本课程。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各项流程,形成大事纪要,备有文字和图片资料,便于查证。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建立或健全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提供必要的有效培训,努力创造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机会,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并引领教师申报开发课题。教师在课程实施之前或过程中,要开展不同层次的教研活动,完善课程纲要,撰写课程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评价建议。

形成较为完善的校本课程(查阅资料),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合适,所需的课程资源能够有效获取,内容的设计具体有弹性。校本课程还应进入班级课程表,形成学生选修目录。校本课程实施方式要遵循教育规律,体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除课堂授课外,要采取兴趣小组、主题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为学生发展特长提供机会。此外,还要有相应的文字、图片资料备查。

(三)校本课程评价

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及其社会各界参与学校课程管理的机制,形成不同层次的评价量表。创造必要的机会,让他们参与课程评价,形成反馈意见。

教师实施评价分自评和他评两个方面。自评主要通过教师用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的实施过程,梳理实施过程中的有益探索和宝贵经验,教师还要撰写总结或进行行为反思。他评主要是学生、家长对教师的满意度测评,要有测评数据记录。

学生学习评价分两部分:一是将学生个人成长记录袋与校本课程学习评价结合起来,内容包括我的课程故事、作品集、学期发展评价(从小组、教师、家长三个方面对知识、技能、情感等多方面进行评价,形成量表)等。二是活动展示,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评价,如举办作品展览,撰写活动记录等。

评价要采取适当方式进行公示,并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个性发展有相应的奖励办法。对校本课程评价的评估,重点通过座谈、操作、展示等方式了解教师、学生的发展情况。

(四)校本课程保障

学校应成立校本课程委员会。校本课程委员会除校长、相关教师群体、学生外,还要吸收课程代表、家长代表和社会代表参加。校本委员会主要负责制订《校本课程规划》以及相配套的各项计划、方案、制度,审议教师申报的校本课程,协调各项工作,指导与评估课程实施。教导处负责编制课程表,组织实施各门课程,反馈纠正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1.制度保障。要发挥制度的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完善各项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如课程审议制度、评价制度、校本培训制度等。

2.资源保障。要有效调动学校及当地所能依托的教育资源,加强相关活动场所建设,合理配置教学设备,确保经费投入,为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

(五)校本课程成果

1.学校成果。已经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在一定范围内形成影响或予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