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道德与法治校本课程

道德与法治校本课程

道德与法治校本课程

道德与法治校本课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法治教育 道德教育 整合 基本原则

从2009年秋季入学开始实施的新一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方案,不仅涵盖了所有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的德育课程,而且包含了五年制高职大部分德育课程,并深刻影响着独立高职高专“05方案”的德育课程。这次职校德育课程改革中开设了一门新课“职业道德与法律”。新课程不是“99”方案中“职业道德”和“法律基础”课的简单相加,而是整合创新,即从社会生活的多样性、统一性与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出发,将职业道德内容与法律意识、基本规范有机融合为一体,开发了一门崭新的课程。因此,探索对新课程中法治教育与德育的整合创新是非常迫切也非常有意义的课题。

一、法治教育在学校德育课程中定位的思考

1.法治教育性质的定位——德育性。

在法治教育性质上一直存在着一种误区:认为学校法治教育属于智育的范畴[1],否认法治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持上述观点的人认为,德育就是道德教育,而法治教育是传授专门法律知识的教育,学习的是法律的系统知识、原理和制度,是一种法律职业教育。持上述观点的教师不在少数,他们割裂了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对立起来。有法谚云,“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目前学生违法犯罪案件有增无减,其原因很多,不是因为不懂法,而是忽视了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当人们失去道德的自控后,恶欲滋生膨胀,法律的外在强制力也很难阻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当人们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增强后,他们会自觉学法、用法、守法、护法。

法治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法治观念和遵纪守法行为是人的一种重要品德,是“德”中应有之义,是现代人的必备素质之一。在我国,2002年教育部、司法部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了学校法治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在许多国家,如美国、法国、日本等,他们都把法治教育纳入政治教育的范畴,而政治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所以法治教育应归属于德育。所以,我国学校法治教育从性质上讲应归入“德育”范畴,应侧重于法律观念和素质的教育,而不是侧重于专门法律知识教育的“智育”。

2.法治教育目标的定位——素质性。

教育目标是指所培养的人才应达到的标准,是教育活动的终极指向,要回答的是教育活动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关于学校法治教育目标的定位,有的人认为学校法治教育就是向学生普及法律知识的教育;有的人认为就是守法教育;还有人认为是培养学生健全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等等。可是教学实践中,法治课程设置少,课时量有限,学生既没有学透法律知识,又没有增强法律意识,法治课几乎形同虚设,实效性极差。所以在法治教育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要有非常明确的教学目标,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方能收到成效。

根据1995年国家教委、司法部等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及其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的指示精神,“培养学生的法律素质,帮助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始终是学校法治教育的目标所在。因此,法治教育的目标定位应该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和建设者。

3.法治教育内容的定位——思想性。

我国学校法治课教学中知识化倾向过重,对学生进行法治观念、法律信仰和法律素质等方面的教育比较欠缺,导致学生对法律缺乏应有的尊重与信仰,出现学法而不信法,知法而不守法,用法而不护法的现象。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教材内容设计不完善,法治课教材内容往往就是一部中国当代法律的小汇编,面面俱到,泛泛而谈;二是老师的专业限制,很多进行法治教育的老师非法学专业出身,自身对法律知识和法律精神把握不准,难以对教学内容合理组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治思想。因此,法治教育的内容定位对教育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

基于教育教学实践和对上文有关中央精神和理论的理解,笔者认为,法治教育内容定位只能是重在法律意识、思维、价值、观念、信仰等思想层面的教育,而不仅是简单的知识的传授。在教学中应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从思想上培养学生鲜明的政治倾向和正确的政治观点。

4.法治教育方法的定位——综合性。

当前,很多学校把法治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开设一门课程,认为只要按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和课时量给学生上完课就行了。学校领导和社会各界思想上对法治教育重视不够,在客观上也行动不力,没有把法治教育纳入社会、学校工作的整体规划和重要的议事日程,使法治教育缺乏整体性和一致性。

新时期社会文化多样化、人们价值观念多元化,致使法治教育方法呈现综合发展的趋势。第一,教育方法要多样化。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将理论讲授与案例分析讨论、辩论演讲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传统板书与多媒体教学课件、动画、视频等手段结合起来,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第二,强调社会教育渗透性发展。人的活动方式和活动领域多样化,法治教育就必须渗透到人们生活、活动的各个领域及其环境之中。第三,把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道德教育是法治教育的基础,法治教育又是道德教育的起点,两者之间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二、法治教育与学校德育整合的基本原则

1.坚持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特征和根本要求。作为面向职校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德育必修课,“职业道德与法律”课或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的目的是从当代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这使课程具有了鲜明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特点。同时,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总是他们生活时代中凸显的重要问题,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理论能否反映现实,能否对社会热点问题给予准确而合理的解释,是课程教学是否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关键所在。因此,理论性与实践性、时代性相结合成为了“基础”课程中法治教育与德育整合的最基本的原则。

同志在中央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搞好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因此,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是法治教育与德育整合取得实效的必由之路。

2.坚持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原则。

“基础”课程中法治教育与德育的整合还必须坚持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原则。理想代表着“应然”状态,而现实代表着“实然”状态,这种“应然”与“实然”内在地存在于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之中,是辩证统一的。人的思想道德修养的完善、法律素养养成的状态是一种理想,而人的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提高法律素养的实践则又是一个现实。法治教育与德育无法回避理想与现实的问题,只有坚持理想与现实相统一,不以现实的矛盾与丑恶否定理想的美好,也不以理想的光鲜和圆满否定脚下苦苦坚守的现实,立足现实,坚持理想,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在达到基本目标的基础上追求更高层次的自我完善。

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原则,集中体现在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整合中。教学别要注意做到:一要克服传统道德教育的理想化倾向,二要避免以道德价值及道德理想模糊法律的独立性与现实性,以道德教育取代法治教育的做法。在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中存在着片面强调道德的理想层面,而忽视道德现实性的现象,这种脱离现实生活根基,回避现实生活矛盾的做法使得道德教育呈现出理想泛滥、规则贫乏的结果,被称作是“假、大、空”的德育。面对“道德高山”,学生迷惑、抵触、敬而远之。有识之士呼吁:道德教育什么时候才能从天上回到人间?[2]与道德的理想性不同,法律对公民的要求是现实的、具体的。如果立法脱离现实生活,超越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道德水平,过多地追求较高层次的道德价值与道德理想,这样想当然制定出来的法律无论从基本制度还是从实践操作的角度来讲都将只是一座海市蜃楼。这种过高的要求民众根本不可能达到,法律只会孤悬在半空中,难以落地,从而出现有法难依,甚至有法不依的现象,法律的尊严和功能受到损害。因此,不切实际地推行道德理想的法律化,对法律提出不切实际的超值期望,就会混淆道德与法律的界限,最终将给道德与法律带来致命的伤害。法律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是道德的底线。法律与道德之间,既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又有着密切的联系。法律具有普遍性、确定性、稳定性和强制性等特点,作为行为规范,法律只要求人们从外部行为上无条件服从;道德则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社会关系,它作为社会规范的一种重要形式,将规范的对象确定为内在思想并诉诸于人的良知,引导和帮助人们从善的需要出发寻求崇高的目标[3]。因此,“法治”离不开“德治”,同样“德治”也离不开“法治”,两者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

坚持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原则,决定了我国开展的公民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体现的是公民现实的道德水平与理想的道德追求的结合,是现实法律规则与未来法治理想的结合。使较低道德水平的公民达到法律这一底线道德的现实要求,而较高道德水平的公民达到较高的道德理想的要求;使全体公民都认同现实法律规则的权威,又在追求公平与正义的核心价值中去全面推动法律的进步和法治社会的发展。对道德教育的理想性与法治教育的现实性进行有效的整合,做到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才能使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更好地为公民所理解和认同,才能更好地贯彻和落实“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共同带动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

3.以信仰教育为核心价值目标,坚持信仰教育和知识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从本质上讲,德育教育就是一种信仰教育,就是一种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教育。学校的法治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法律信仰的教育。因此,必须把信仰教育作为目标导向来指导法治教育和德育的整合,改变过去停留于知识教育层面的做法,使学校的法治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回到应有的高度。在传统的做法中,尤其是法治教育中,教师更注重法律知识的讲授,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我国的基本法律制度,了解主要的部门法的有关规定,希望学生能够知法、用法、守法、护法。这无疑模糊了法治教育与法学专业教育的界限。伯尔曼在《法律与宗教》中有句至理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作为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学校的法治教育乃至整个德育教育是在引导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理念,对制度规则的认同和对道德、法律的信仰,使学生成长为有良好道德素质和坚定法律信仰的良好公民。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形成时期,璞玉浑金,可塑性极强,我认为在此过程中,坚持以信仰教育为核心价值目标来指导法治教育和德育的整合,必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坚持以信仰教育为目标导向的同时,还要注重信仰教育和知识教育相结合。科学有效的知识教育是信仰教育成功有效的必然要求。信仰不是盲目崇拜,是建立在准确的认知和理解基础上的知、情、意的统一。大学的法治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的信仰,是科学的信仰,不是等非科学信仰,是建立在对科学的理论和主张的认知和理解之上的坚信和践行。而大学的法治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直接面对的是人的真实生活,涉及思想、道德、法律等多个领域,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相关知识,体现出深刻的思想性、较强的理论性和丰富的知识性。只有用丰富的知识、深刻的思想和彻底的理论帮助学生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性分析在当今思想观念多元化的时代中泛滥的影响人生的种种主张、主义、思潮,在对比中明辨是非、区分优劣,才能真正说服学生自觉选择和接受、认同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41]可以说,知识教育做得不够深入,也是影响当前信仰教育实效的一个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我们应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南、坚持法治教育与学校德育整合的基本原则,认清法治教育在学校德育课程中的定位,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法治教育与学校德育的有效整合。

参考文献:

[1]赵光军.20年来高校法制教育理论研究综述.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1).

[2]温玉平.职业学校德育的困惑与启示.华章,2011(36).

道德与法治校本课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国外;学校德育;特点

1 当代国外学校德育的特点及发展比较

(1)政府高度重视学校德育,将培养国家意识和民族观念作为首要目标。

俄罗斯联邦政府非常重视学校道德教育,尤其是普京执政以来,俄联邦政府非常重视教育场所建设,各市、州、区建立起了大批青少年教育基地和活动场所,如博物馆、展览馆、列宁图书馆、纪念馆、及普希金、托尔斯泰等世界名人的故居等,所有馆所均对青少念学生实行免费开放。仅2003年,俄联邦政府共投资32亿卢布用于建设468个新的教育设施。大大强化了联邦政府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导向和保障作用。这不仅为俄罗斯中小学德育改革进行思想的指导和社会舆论的宣传,也为俄罗斯中小学德育改革的实践提出了较详尽的计划。同时也指明了俄罗斯道德教育发展的趋势和学校德育改革的动力,即恢复国家责任,再现俄罗斯“强国思想”。

美国的德育非常注重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力图使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人具有优越感和自豪感,具备“我是美国公民,我热爱这个国家”的思想意识,而这种国家优越感和民族自豪感的激发主要是通过美国的成就教育以及西方文明史等历史教育实现的。

美国还注重通过独立纪念日、阵亡将士纪念日等纪念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在这类活动中,学生还需背诵“忠于这个国家,保卫这个国家”,“愿上帝保佑这个国家”等誓词和祝词,以唤起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使之树立为国家奋斗的信念。

英国于1969年成立了由大学、中学政治课教师组成的政治协会;20世纪70年代约克郡大学成立了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其他的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机构也随之产生,这都得到了政府的支持。英国开展德育的目的是:培育青年对本国制度的认同,即对议会制度的认可。

日本在20世纪50-70年代的学校教育提倡“智、德、体”全面发展,把智育放在首位,全社会出现了重智轻德的现象。由于不重视德育,导致青少年的道德水平明显下降,各种社会问题日益严重。为扭转这一局面,日本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加强德育,逐渐把“智、德、体”的顺序改为“德、智、体”,视德育为日本兴亡的关键。

韩国学校道德教育最为突出的特征是鲜明的民族性。韩国在实施学校道德教育过程中,始终把国民精神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核心任务,把传统道德教育作为德育之根本。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颁布的《国民教育宪章》中,进一步明确了韩国道德教育的方向和目标:即对青少年学生及全体国民进行“国民精神教育”。

(2)显性方式与隐性方式相结合,注重德育的渗透与多样化。

苏联解体后,为了恢复国家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的责任,俄罗斯颁布了国家统一的教学标准,确定了学校德育纲要。在该纲要的指导之下,俄罗斯中小学在实施德育过程中,一方面坚持通过开设道德课,向学生讲解系统的道德伦理知识;另一方面强调将德育目标贯彻到学校其他课程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中。使德育课程形成立体性和渗透性的格局。除专门的德育课外,俄罗斯学校德育课程在设置上还体现了学科兼容,相互融合渗特性。具体来讲,学校德育内容和目标还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中,包括历史、文学、外语、艺术、体育、生物、解剖学、天文学等。

美国不仅注重在专业教学中渗透德育,这将有助于学生专业水平和道德水平的同步提高,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同时,美国的学校还注重通过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和校园环境建设、咨询、指导以及管理工作等形式进行德育渗透,促进学生品德的完善。美国不仅重视利用大众传媒等加强德育工作,而目重视通过社会公共环境的情境熏陶、渲染、渗透作用进行德育教育。美国不惜大量投资进行社会政治环境场所的建设,如美国首都华盛顿就以拥有众多的博物馆而著称于世,此外还有美国国会大厦、白宫、林肯纪念馆、国会图书馆等十多所规模宏大的场所和一百多处参观点。这些社会政治环境和场所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侧面体现“美国精神”,是美国向其国民开展德育的重要基地和生动教材。

英国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既开设了与德育内容直接相关的宗教教育、健康教育以及公民教育,通过教师的传授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又将德育内容渗透在各科之中,并通过学生的校外活动等对学生进行德育引导。两者之相互补充,相互结合。

与西方国家单纯的“渗透式”德育不同,日本、韩国、新加坡三国都开设有专门的德育课程。在进行德育课显性教育的同时,三个国家都特别注重德育课程与其它学科教学相结合的隐性教育,在学科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德育内容。日本学校注重通过国语、历史和地理等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内容。国语课采取循循善诱和情绪感染的方法,培养学生尊重国语的态度和团结、诚实、谦虚、自律和合作精神。历史课站在历史的角度,审视日本在国际大环境中的历史作用,并展望日本的发展前景。地理课要求青少年加深对国土的认识,了解日本除了国民的上进心、责任心外“一无所有”,增强他们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教育他们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

韩国的国文、数学、自然、科学、体育、实验和劳动技能等课程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德育内容。国文课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语言;数学、自然、科学等课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思维方法;体育课培养学生坚强的毅力和战胜困难的勇气;实验和劳动技能课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新加坡学校注重发挥各科教学的渗透作用。新加坡语文教材反映了华族的文化与传统价值观,其中有华族的礼仪、风俗、节日、家庭观念、奋斗历史以及中国古代的神话、音乐、戏曲等,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华族文化,吸收蕴含在其中的孝亲、礼让、睦邻、公德心等价值观。新加坡学校的历史、地理等科目也都规定了详细的德育目标。

(3)强调德育过程中的政治性教育。

西方国家在开展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一般不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个名称,但并不是没有“政治性”色彩。恰恰相反,这些国家的思想教育都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只不过是隐蔽程度不同而已。美国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政治性尤为浓厚。如最能体现其教育政治性的反共教育,也确实使很多美国人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完美无缺,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洪水猛兽,有意无意地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见缝插针宣传、渗透资产阶级的政治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样在日本学校的政治教育中,要求教师尽力避免党派偏见,必须站在中立或公正的立场上指导教育学生。然而,这里所讲的中立或公正,实质是指维护“议会制民主主义”,要求学生热爱“议会制民主主义”。这种表面上的中立或公正,都是为其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只不过“政治性”更加隐蔽罢了。从发展趋势看,西力国家这种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政治性教育还有不断加强的趋势。这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政治性”不但不能淡化,而且应该加强。

(4)加强与德育相关的课程建设,提高道德认知力。

当前,国外许多学校都根据自身的培养目标设立了名目各异的与德育有关的课程。过去那种纯粹单一的以道德哲学、道德科学、思想品德为内容的德育课,在当代国外学校很少或几乎没有,取而代之的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得到较大发展的较有影响的应用伦理学课程。这种课程的产生旨在解决西方现代社会个人生活与专业活动领域的复杂多样的道德问题。据粗略统计,20世纪70年代后期,仅在美国的学校中就有这类课程近千种,在英国、法国、德国的学校里,也程度不同地开设了类似的课程。

2 国外学校德育特点对加强和改进我国当代学校德育的启示

(1)各级政府、学校应该始终坚持德育为首的指导思想,特别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提出将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但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却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倾向和重思想政治教育、轻道德品质的倾向。同时我们又过分强调德育的政治功能和政治目标,忽视了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政治教育挤占、替代德育的现象在各级学校中屡见不鲜。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各级学校中逐渐推行,越来越多的学校将德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的同时,还要厘清德育的内涵,充实德育的内容,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德育教材建设和课程建设。另外我们要将爱国主义教育和民主精神教育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要一如既往地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还要致力于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民族精神,这对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凝聚中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注重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方法。

学校德育的任务是向学生灌输社会的主流思想意识和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以往,我国的学校德育特别注重观念上的灌输,在方法手段上缺乏灵活性,学生的道德思维得不到培养和发展。我们应该进一步借鉴国外学校德育显性方式与隐性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将教育对象置于一定的认识情境,帮助他们掌握认识问题的方法,提高处理问题和矛盾的能力,要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达到使他们独立自主地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3)坚持“意识形态化”,把握学校德育的正确导向。

由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国外学校都通过旗帜鲜明地宣扬本国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进行德育教育。我们绝不能忽视政治性在德育中的重要地位,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在学校开展四项基本原则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宣传,抵御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青少年的“西化”。

(4)加强队伍建设,重视理论研究,重视德育观念和德育内容的更新。

德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新时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理论素质和丰富的经验还必须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将学术研究和实际工作相结合有利于他们的学术与工作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使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王丽荣.中日德育途径方法的异同比较[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7).

[2]隋月英.日本学校德育的发展及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4,(12).

道德与法治校本课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美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德育实效;启示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8―139―04

自从美国拥有大学之日起,大学就被视为青年大学生学习最有价值知识的殿堂。在这里,学校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整套的管理机制、方式、方法,将青年大学生带入具有极强道德感的文化交流之中。美国立国之初就明确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并形成为传统,从高等学校、教育机构、政府首脑到国家法律,都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要任务。在美国大学,所有人员、所有场所、所有时机都被用来宣传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以各种形式来传递美国“核心信念”。学校所有这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是互相配合,协调一致,从而汇成全校上下共同推进的强大合力。当前,通过学习借鉴美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功的经验与做法来提高我国高校德育实效,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美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方式

美国不仅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就,在思想政治教育上也历来高度重视,美国虽然是一个多元化、自由化的国家,在表面上并没有思想政治教育这个概念,但在实际生活中,美国在道德教育、情感教育、宗教教育、价值观教育、公民教育等名目下,却从事了大量实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美国无论是公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都设置浓厚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色彩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每个大学设置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体现出每个大学完全自主和多样性的色彩。一般说来,每个大学都设置3―5门实际上反映国家意识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主要内容包括:一是社会类课程;二是道德和公民教育类课程;三是政治法律类课程。与此同时,每个大学还设置3门左右的思想品德课,主要内容包括大学生生活导论课、职业道德课、社会研究课等。美国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拘泥于单一的形式,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办法措施,并通过各种渠道、方式进行资产阶级政治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教育,主要有如下方式:

1.通识教育。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是在承袭欧洲国家“七艺”和文雅教育的基础上不断革新和发展的,其教学课程内容涵盖文学与艺术、科学、历史研究、社会分析、道德思考和外国文化等六大类,形成了培养“完整的人”的目标。20世纪70年代,哈佛大学罗索斯基负责通识教育改革,他对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制定明确的标准,其中包括:“勤于思考道德与伦理问题;做出智慧的判断力;从事道德的抉择。”哈佛大学红皮书中规定学生要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学习若干课程,明确提出哲学课程应该起到公民教育的作用。这些课程的主要目的是给学生提供共同的知识结构、共同的文化背景和共同的公民意识。从这个通识教育的目标中,美国大学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伦理观念和素养方面的培养和教育,显现出非常明显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2.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是指让学生走向社会参与社会事务,进行多种形式无偿的义务服务,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美国的教育体系中,通过把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与课程相联系,已经形成一套独特的教育实践体系。1993年下半年,克林顿签署了“全国社区服务法案”,该法案明确规定,对于做满1400小时的青年义工,美国政府将每年奖励其4725美元的奖学金。这笔钱可用来抵学费,也可以用作职业培训或偿还大学贷款。美国有的州还专门通过法案,甚至拨出专款支持学生必须参加这类活动才能毕业。目前,美国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主要有专项性、专业性、公益性和社区性志愿服务等四种形式。美国大学生中有一半以上实际参与了各种各样帮助别人的社会服务活动,这些志愿服务活动不断地将道德原则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道德信念,有效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灵距离,这对改善社会风气,确立敬业精神起到积极作用,弥补了课堂教育的不足。

3.心理咨询。美国大学直接与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的一个专门机构,就是心理咨询类机构。现在,心理辅导(又称心理咨询)的道德教育功能较为显著,已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咨询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学校园,其主要职能是对大学生进行学习、生活、就业指导和心理辅导。美国几乎所有的大学都设有心理卫生、心理咨询类机构,一批全面受过专门训练、具有严格职业道德要求的心理咨询专家“坐诊”为学生提供各种咨询。这类咨询机构有固定的编制、经费和正规的工作制度与规划。美国高校的心理咨询实践证明,它对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助能力、疏导化解学生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在思想和心理上的成熟、健全人格等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社团活动。美国大学社团活动多种多样,范围非常广泛,已经达到令人眩目的地步。学校经常开展演讲会、报告会、展览会、科研成果竞赛评比、热点问题专题讲座、表演等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社团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仅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校园内就有600个俱乐部、学会或协会供学生选择。美国各大学搞这样多的社团活动是不是有点不务正业?其实,美国大学这样多的社团活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锻炼自己和表达、贡献、展示才艺的机会,这种校园社团活动很快把不同肤色的学生凝聚在一起,也给各种社团组织和俱乐部搭建招贤纳才的平台,反过来对于学校培养人才,也是美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一种非常重要的渠道。

5.参观活动。美国大学认为学生道德水准的提高,真正的教育途径是各类实践与参观活动,正是在这种自然的参观过程中,学生接受了无形的道德教育,也不断地将道德原则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美国首都华盛顿是全美一个巨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博物馆,其中华盛顿、林肯、罗斯福的纪念场馆以及国会图书馆、独立纪念碑、航天航空博物馆等场馆建设非常完善,全部免费开放,常年接受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地人士的参观。这些场馆采用模拟、影视、图片、文字、实物、音响等现代化手段进行烘托和渲染,感染力极强。美国旧金山的主要街道几乎成了一部美国名人志,大都以华盛顿、杰弗逊等本国重要历史人物命名。美国各州都非常重视博物馆、图书馆、纪念馆、历史遗迹、名人故居等社会文化设施建设,而且内容丰富,服务周到。这些社会政治环境与场所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侧面体现“美国精神”,集中表现了美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美国向其国民尤其是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为此,美国大学通过组织学生参观历史文化胜地,结合有形的文化设施对学生进行生动有效的道德教育来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大学生的政治价值观念和道德价值观念。

6.宗教活动。宗教是美国社会最基本的社会道德源泉和个人精神信仰,它对人们思想道德和政治观念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在美国,宗教劝告和戒律是最重要的德育方法,宗教与教育始终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宗教势力以上帝的名义每时每刻向大多数美国人灌输符合现代资本主义需要的宗教信条。美国早期的德育教育是以《圣经》为参考的,虽然1947年美国禁止在公立学校进行宗教教育,但并没有完全隔绝宗教与高等教育的联系。美国许多著名的大学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最初都是由教会创办的,许多美国青年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规范都出自宗教,宗教仍然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起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现在,不同宗教派别的教堂散见于大学校园,宗教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当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二、美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成功经验

综观美国二百多年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大学一直十分重视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长期保持稳定和连续,做到一以贯之,毫不动摇,从不含糊,而且导向非常明确,旗帜非常鲜明,措施非常得力,达到宣传其资产阶级统治思想的目的,取得不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功经验。

1.美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鲜明的政治性、阶级性十分明确。美国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从一开始就具有强烈的阶级性和政治,而且意识形态色彩越来越浓厚。它之所以会给人以无政治色彩的错觉,其主要原因是其道德教育已经达到“无意识”的境界,即让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之中接受道德教育。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开始把学生良好品德的建设提升为国家教育改革目标,美国大学随之不断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以培养“国民精神”以及“责任公民”作为教育目标,努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形成包括爱国、法制、文明市民、价值观和心理教育在内的目标体系。乔治・布什自诩为“教育总统”,他在其总统任期内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来加强教育,他提出的美国教育的4项“战略目标”和6项“国家教育目标”中就有3项与德育有关。继乔治・布什之后,克林顿又颁布了全美教育改革计划,他认为:“要恢复国际竞争力,必须从培养人开始。”尽管现在美国学校里还有各种严重的道德问题甚至犯罪现象,但是,对于“德育必须加强”这一点,美国社会与美国大学的认识和呼声基本上是一致的。美国大学正是通过“公民教育”、“人格教育”、“价值观教育”等一系列思想政治教育来对学生进行资产阶级的政治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为维护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

2.美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蕴含的专业性、理论性十分浓厚。二战结束后,科技迅猛发展,为了在冷战中取得霸权,美国颁布教育大《国防教育法》以加强技术教育课程,极力压缩历史、地理、公民教育等思想教育课程。由于片面追求实用知识与技术的学习与应用,很快导致美国大学学风、教风、校风的恶化以及公民整体道德素质的下降,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环境的改善与发展也受到极大制约。惨痛的教训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美国得到越来越多人士的认同。于是,美国政府与大学加快了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步伐,包括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专家、学者参与了这一改革,力图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美国政府开始通过立法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教育的主干课程,以法律形式明文规定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开设美国历史课程。如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两校开设的课程有2500门左右,其中人文学科占40%,社会学科占31%,比例远远高于自然科学等学科,开设的人文类课程及专题的政治性、理论性都很强。两所大学通过美国历史教育课程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民族自尊心与爱国信念。另外,美国大学的专家、学者还创立了许多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解决了一些现实问题,其中较著名的有价值澄清理论、道德发展阶段理论、政治社会化理论等,其影响持续至今。

3.美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广泛性、渗透性十分突出。在美国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来就不是某一部门的事,而是由全社会来共同承担的工作,已真正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美国大学的“渗透式”教育,即“隐性”教育十分突出,它选择了大学生的“无意识”心理作为教育过程的开端,使之转化为“有意识”。美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广泛性、渗透性的突出表现主要是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两大途径和三个领域实现的:一是向学科领域渗透。美国大学认为各门课程教学都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便捷、最基本的途径,所有课程都可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通过各门课程广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法律教育、道德教育和人格教育等。二是向社会服务领域渗透。美国大学不但要把政治、道德内容渗入文学、历史、地理、社会等课程之中,而且要把这些内容渗入课外、校外活动、教师职责、校政工作之中。为此,美国大学注重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服务,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的范围非常广泛。三是向社会环境领域渗透。近年来,美国大学广泛利用一切手段,营造思想政治工作的氛围,还不断扩大《校刊》以及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保持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强烈的持久性和渗透性。

4.美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多样性、操作性十分实用。美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到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也得到政治家、教育家的密切关注与高度重视,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美国大学学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可操作性,注重提高学生的道德应用能力,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价值澄清法。美国大学教师不是先人为主地把价值观直接教给学生,教学方法多采用问题讨论法和启发诱导式,让学生对各种冲突的价值观进行评价、分析和思考,进行选择、反省和行动澄清,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形成一定的价值体系。二是道德认识发展法。在日常教学中,美国大学教师非常重视通过社会生活中一些典型的道德“两难”问题,激发学生从问题冲突中进行选择,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认识层次。三是社会学习法。美国大学教师普遍认为,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渗透于学生的日常社会生活中,可使他们主动地学习,从而不易使学生产生受灌输感和被强制感,引发逆反心理和意义障碍。美国大学这些多样的可操作性强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收到了潜移默化的效果。

三、美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对提高我国高校德育实效的启示

各个国家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下的德育的目的、任务是根本不同的,但就德育这一领域而言,又有许多共同的东西,必须在深入研究、分析、比较的基础上进行融合提炼,通过比较、鉴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达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效果。因此,我国高校德育教育既要坚持把我国那些世代相传、长期积淀下来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继承弘扬下去,同时,又要善于从各个国家不同文化类型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寻找借鉴资源,努力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成果,使这些国外成功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的实际能够有机结合。美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丰富多彩的内容、方法、途径,对于从理论和实践操作上提高我国高校德育实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我国高校要根据社会需求发挥德育教育多种功能以提高实效。应当承认,在实行改革开放之前,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的功能较为单一,只是强调其上层建筑属性,这种单一性不是高校德育教育本身所决定的,而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教育渐趋功利化的今天,我国高校的德育目标存在两大缺陷:一是模式化。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于理想人格的构建和心灵世界的观照。二是理想化。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道德认知水平,造成不同教育功能的错位,影响德育的效果。因此,我国高校要从学生的入学学习到毕业走入社会,都应该坚持道德教育,注重德育教育功能及其发挥,使学校教育、校园文化、社会环境、家庭影响形成广泛的德育一致性。一是要强化德育的首位意识,把高校德育融人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之中,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综合教育应成为所有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自觉行为,努力形成高校的“大德育”氛围。二是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当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德育教育,在时问上向课外延伸,在空间上向社会发展,体现出德育的主导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2.我国高校要根据形势发展优化德育内容结构以提高实效。我国高校德育教育长期低迷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对道德教育过程缺少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德育理论过于抽象,内容显得陈旧、单薄,缺少实验依据,操作性与科学性不强。因此,高校德育不足以解释当前复杂的社会现象,也不能解决学生的思想实际,于是德育就成了与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不相干的东西。高校德育内容是一个涵盖面非常广泛的庞大体系,为了发挥德育应有的功效,就必须在继承传统德育内容精华的同时,及时选择贴近生活实际的人本化德育内容,进行充实和调整。为此,我国高校德育内容优化要把握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以人为本。德育内容的建构必须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想状况,注重自我意识教育,使他们能够认识到自我需要、自我存在的价值,提高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能力。二是回归生活。要想使德育内容摆脱枯燥呆板的局面,就必须把与大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典型事例作为素材,进行专题讨论、案例分析等,帮助大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

3.我国高校要针对教育对象创新德育教育方法以提高实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德育方法过于注重强调理性知识,习惯于对学生进行外在的强化灌输,没有把理论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相结合,这就会造成学生课上课下两个样、课内课外“两层皮”的后果。为此,我国高校德育教育方法设计要贴近学生实际:一是要打破传统的在课堂上“我讲你听”的单向灌输的德育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互动,积极地运用角色扮演、两难讨论、价值澄清等一些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无拘无碍的情景中得到情智的熏陶与培养。二是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道德实践的机会,增强可操作性,以“学生为中心”、“情境为中心”、“活动为中心”,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结合起来,帮助他们澄清道德误区,纠正“假知”,进而正确地理解“真知”。

4.我国高校要依据时代特点树立德育开放意识以提高实效。随着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多元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拓宽高校德育工作的视野与空间,我国高校德育必须直面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的现实,更需要用现代化的德育理念和德育方式来进行教化,逐步培养学生具有国际化视野与创新意识、国际化知识与跨文化的沟通能力等。开放性的发展趋势必然带来高校德育内容的充实和拓展:一是要培养学生具备站在世界高度、用全球眼光把握问题的思想意识。国家之间的博弈归根结底是人才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国际人才素质在经历了资历取向、能力取向的阶段后,已向品行取向阶段发展。教育为本、德育先行,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应着眼于培养具备国际视野、了解国际规范、遵守道德准则的合格大学生。二是要培养青年学生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当前,我国高校需要从世界眼光、中国情怀、时代特征等三个维度的统一上来推动德育教育创新发展。教育和引导大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今后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谢 雪.中关大学德育的比较[J].教育探索,2002(8).

[3]谭伟.中关两国学校德育之比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3(12).

[4]张水银.如何提高高校德育方法、途径的实效性――以美国高校德育为例[J].法制与社会,2008(5).

[5]皇甫风从中美德育的差异性中探寻我国高校德育的完善之路[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7―8).

[6]武佳琳.美国高校德育研究――兼谈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启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7]王树林.高校德育要树立几个新理念[J].中国高教研究,2003(1).

道德与法治校本课程范文第4篇

摘要:思想政治课是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院校课程体系建设中的基础核心课程,对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具有不可代替的特殊意义。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课的主渠道作用,进一步推进职业院校学生的素质教育。

关键词 :职业院校 思想政治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我国深化教育改革的重点与突破口。许多人认为,职业院校学生的主要目标是学习技术,早日就业,因此素质教育可有可无。这种思想是极其错误的,一方面职业院校的教育确实要突出职业特色,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以适应将来职业岗位的需要;但另一方面,素质教育同样必不可少,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或缺的特殊意义。在实践教学中,笔者发现思想政治素质高的学生在毕业后更能主动、自觉地要求自己,也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往往能取得更大的成绩。因此,职业院校应真正认识到思想政治课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发挥其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加强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职业院校思想政治课的主要内容。教育以育人为根本,而思想道德是为人的根本。以往由于职业院校重技能、轻德育的思想,家庭教育不当,社会不良的影响,使职业院校学生在道德认知及行为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知行脱节,责任意识差,公德意识差,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缺乏正确的是非善恶标准,导致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丢弃,甚至人格丧失。思想政治教师通过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自我修养,形成正确的法治与道德关系等帮助学生增强道德情感,提高道德水平和道德素质。教师应坚持将传授知识和育人结合的原则,运用启发、引导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基本规范,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弘扬时代主旋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师切忌将自己的不良情绪带到课堂,也切忌在教学过程中照本宣科、敷衍了事,这些都会直接影响道德教育的效果。

二、加强政治素质教育

政治素质教育是职业院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核心。职业院校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未定型,容易受到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甚至走上邪路。因此,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师可以利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深入浅出地剖析人类社会由低到高的发展历程,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唯一选择,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的历史结论。同时,通过国情国策教育,使学生了解国情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自觉投身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实践中去,为社会做出贡献。政治素质教育将为职业院校学生的终身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法制教育

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一个人法律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他如何在社会上立足和维权。法律素质已成为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缺乏法律知识、法制观念淡薄等原因,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并呈现出犯罪低龄化、犯罪手段成人化的趋势。职业院校由于生源素质不高,违法犯罪事件时有发生。因此,通过思想政治课,教师可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从法是什么、国家与法、公民与法三个角度教育职业院校学生依法律己、依法维权,使职业院校学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品质是人的重要素质,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社会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现在的职业院校学生中,来自单亲家庭与留守家庭的居多,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及作用,职业院校的学生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如嫉妒、自卑、任性、孤僻、逆反心理等。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师可以在考量学生的认知水平、行为能力的基础上,从德育的高度,以非智力因素的品质修养为主,集学业、品德、心理知识、行为能力的培养于一体,重在心理训练和行为指导,分别从健康、情绪、意志等方面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培养健康心理,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

道德与法治校本课程范文第5篇

一、基本情况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设,凸显了新形势下国家对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和法治教育的高度重视,是教育思想的进步,对于更好地培养中小学生的道德品质、法律意识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热爱祖国、品德高尚、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校是一所义务教育九年一贯制学校,承担着全乡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背景下,我校坚持“激发学生兴趣、面向全体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契约精神、塑造优良品格”的教育理念,认真、扎实并常态性地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各项工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学校非常重视《道德与法治》教学,借助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理念的东风,使《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发展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在实践中,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但也因条件的限制,还存在一些问题,现就我校的现状作一分析。

二、经验做法

1、规范开设国家课程。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从不随意增减每周的课时数,教师个人课程表与学校总课程表、班级课程表完全一致;加大课堂巡查力度,坚决杜绝挤占《道德与法治》课行为的发生,严格贯彻落实国家课程设置。

2、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高度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着力抓好以课堂为中心的阵地建设,指导教师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每学期制定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引导教师科学设计课程教学方案,不定期地对教师课程实施情况进行督查和指导,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课程保障。

3、利用活动塑造学生品格。

发挥学校人力、物力、信息等各类课程资源,开展各项活动。一是充分利用每周四的队日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把舞台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在活动中形成优良品质;二是增设实践活动课,减少课外作业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实践活动,把时间还给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融入;三是每学期定期开展“美德少年”评选活动,用榜样的力量去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

1、学科专业教师严重不足。中心校对口分配的专业教师只有1人,其余全是由转岗教师担任《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工作,6所村小均无《道德与法治》专职教师。该学科的教学在村小处于一片空白。

2、教师的思想、视野固守陈规。旧的、不科学教学思想、教学方式还存在,对课程标准研究得不够透彻,对新教材中一些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知识挖掘得还不够,部分内容不知如何去教。由于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已纳入考试科目,大多数教师存在应试心理,临近期末考试时,为了提高学生考试成绩,老师往往要求学生机械重复地对知识进行强化记忆。过分追求学生的考试分数而忽视学科育人。

3、教学资源分配不均:

虽然和以前相比,我校的硬件设施有了很大地提升,但受学校资金的限制,现有的教学设施还是不能满足《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需要。我校中心校各个班级都配备了投影机和交互式电子白板并接通了宽带网络,但是各个村小仅配备了电视机,在教学硬件设施方面村小还是存在明显的短板。

4、教师、学生的对课程重视不够。部分教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老师存在认识的偏差,认为该学科是副科。不认真备课,上课随意性较大。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也不够重视,有些是想利用《道德与法治》课松弛一下被众多作业搞得很紧张的神经,有些是想利用《道德与法治》课消化一下其他学科的作业。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常为课堂纪律发愁;课堂气氛太“活”,有的学生趁机“捣乱”而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若教师过份严肃又使气氛变得死气沉沉,学生不参与配合,教师演独角戏,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

5. 社会和家庭的认识还有待提高。在农村,人们的整体素质普遍较低,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也不高。许多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里来是为了考上高中、考上大学,他们关心的是语文、数学科目的分数,正是这些认识上的偏差,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四、工作建议:

1、强化监督,科学评估。

课程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未来学校竞争的重点体现在学校培养的学生是否具有普适性和个性化。普适性重在质量,质量越高,越适应社会的需求;个性化重在鲜明,越鲜明越受社会青睐。要达到这一目的,具体途径就是课堂。因此通过课程设置来发掘学生潜力,才能实现学校的育人的目标。科学评估,开足开齐课时。《道德与法治》学科无论在家长、学生、甚至是教师眼中都把它做为副科对待,在这种不重视的思想指导下,《道德与法治》被挤占就很正常了。但历经课改多年,学校领导、教师、家长越来越认识到德育对孩子的重要性。为了保证《道德与法治》课能开齐上好,建议上级部门和各校教学评估中对《道德与法治》课的开课、上课、学生的成绩考查作出科学的规定,并在平时的检查中认真落实。

2、构建体系,明确标准。

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许多因素和条件。其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体系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新课程标准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发挥学生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具体的评价策略(是应以学生的考试成绩还是以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为为主要评价标准)和手段还有待完善。

3、开发资源、拓展空间。

充分利用社区和街道及家长资源,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营造良好氛围,搭建展示的舞台。                  

4、加大投入,改进设施。

教学设备是完成教学内容的保证。我校中心校已全部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个别村小没有电视、网络、电子白板等,这些现代化的设教学备,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各学校增添教学设备,大力改进教学设施是加强《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