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本课程实施的成效

校本课程实施的成效

校本课程实施的成效

校本课程实施的成效范文第1篇

关键词:校本课程支撑平台自主选课样本学校

一、目前校本课程开展的问题和困难分析

普通高中校本课程教学实施现状与问题分析

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核心思想是促进每位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发展,构建合理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三级课程结构,是教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素质教育呼唤着校本课程的出现,开发并实施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目前各校校本课程实施的深度、广度、力度参差不齐,而且在实施的常态、有序、有效等方面也普遍多有欠缺,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1、对校本课程开展的目的及必要性缺乏足够地认识

校本课程不是选修课或活动课,校本课程和语文、数学等一样每个学校必须要开设,国家课程强调了共性,而校本课程强调了个性,这是比较完善的课程结构,可以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目前部分学校对校本课程开展的目的及必要性缺乏足够地认识,缺乏调动教师积极性和协调各种力量的能力.没有在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方面,鼓励、倡导和支持校本课程的开展。

2、教师课程意识薄弱和缺少课程开发热情

由于缺少课程专家的引领,缺少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也缺乏相关理论知识和专门的培训,还有高中学校的相对特殊性(高考),许多教师不熟悉或者不关心新课程的有关知识,不了解自己角色的变化,缺少课程开发意识,缺乏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积极性。甚至采取消极、敷衍或抵制的态度。

3、学生自主选课问题突出

校本课程强调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具体到实际操作最关键的就是如何让学生选上自己喜欢的课程。高中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基本都上千人,要在教师、教室等客观条件限制下,学校要保证学生都能选到喜欢的课程,这是十分繁琐复杂的工作,而如果手工进行统计分析,这工作量大的惊人且做不好。目前绝大多数学校因为没有经验,也缺少相对应的软硬件支持等,基本上都是帮学生选课程,学生做不到自主选课。

4、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保证校本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目前大部分学校对校本课程的教学实行内部评价,这样就会出现评价标准不一、过程不严等问题,造成评价基础薄弱,反馈性能差。虽然大多数校本课程开发计划中都有评价部分,但操作起来往往流于形式。一方面是学校也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课程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上,并不注重评价工作。新课程对高中学生的评价采用学分制形式,注重过程性评价是新课程的新理念,建立起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是关系到新课程兴衰成败的关键,校本课程的教学评价应有别于以往传统课程的评价方式,应实现多元化操作。

以上列举的是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些随着我们相对应制度的完善自然就会解决;有些如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学生的自主选课、课程效果的评价等问题,具体操作起来十分繁琐,尤其是学生的自主选课,校本课程评价等,以往是人工进行调查统计,以纸作为载体进行记录,不利学生的自主选课,不利管理中的数据统计和分析,也不利校本课程资源的保存和交流。互联网的兴起和普及为校本课程的开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海量的资源、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便捷性和程序的“智能性”,搭建一个校本课程选课管理平台,则能很好的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二、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校本课程实施的优势

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能更快适应社会变化,可以对校本课程进行动态的、持续的管理,避免校本课程教学实施出现随意性,信息技术应用于校本课程实施其优势在于:

1、提高校本课程组织实施和管理的效率

学生自主选修校本课程,就意味着要实施走班制(跑班制),之前从来没有任何经验的学校如何保障走班的有序开展,如何高效地统计学生选课的数据,如何高效地对学生走班后的考勤评价进行管理等,都是一个个摆在眼前的难题。这些问题也许可以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得到有效的解决。我们利用网络技术优势,创建校本课程网上选课平台,该系统可以记录学生的选课情况,教师开设的校本课程情况,同时学校教务工作者可以根据学生选择进行宏观调控,进行课程编排,并为师生和家长提供查询和互动,可以对校本课程进行动态的、持续的管理,避免了出现校本课程教学的随意性,提高了校本课程实施效益。

2、促进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

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其目的是尽可能为教师、学生提供改革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先进工具和手段,实现减轻教师教学的负担,学生学习的负担,或在相同的负担下提高教师教学的效果,学生学习的效果。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校本课程实施,借助E-mail、BBs、Blog、QQ等工具,进行校本课程的对话、讨论,实现相互间的交流,可最大程度地让学校先进的设备使用起来。

3、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

在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基于信息技术,教学形式更灵活多样,教学方式更新颖独特,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创新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同时,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校本课程实施,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一边培训、一边应用、一边研究,不断提升信息技术素养,提高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形成新型的教学方式,极大促进了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校本课程网上选课支撑平台的构建

作为浙江省新课程实施样本学校,我们尝试模仿大学的网上选课模式,自主开发校本课程选课平台,强化和规范了校本课程实施的开设与管理,在我校校本课程的选课走班中进行了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校园网中搭建“校本课程网上选课平台”,为学校开展校本课程提供一个网络支撑平台。“校本课程选课平台”可建立在Windows2000+IIS+ASP+Access的构架上,此架构具有搭建快捷、维护方便、程序设计简单、便于移植等特点,在当前校园网中很有代表性,也足以满足我们开展校本课程的需求。通过对校本课程相关资料和开设涉及到的一系列流程的研究分析后,我们认为校本课程网络平台应包含如下一些栏目:课程网上申报、学生选课、政策文件的公告、通知的、互动栏目(论坛或者留言板等)、课程评价、学习资源、平台帮助等栏目。

四、基于校本课程选课支撑平台的实施与管理

利用校本课程网上选课平台,使校本课程学生选课、组织管理方式等操作起来简单方

便而且实用。学生根据选课人数的限定,自己进行调整,不会出现“一窝蜂”效应,能够保证开课的有序进行。还可以从整体上关注自己的发展。其实施一般需要经过以下环节:成立组织管理机构——教师网上自主申报课程——网上审批——学生网上自主选课——学校统计调整——学生网上二次选课——校本课程活动实施——学分认定。

五、基于校本课程选课支撑平台的评价

校本课程实施的教学效果如何,即校本课程的实施评价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通过网络平台,也能很好的实现校本课程的评价。学生可以使用帐号登陆网络平台,对所选修的校本课程进行评价,如可以设置一些评价选项供学生选择,可以让学生留言谈感想,学生也可以总体打个分数等。每学期末,学校把开设的所有校本课程的网上评价结果在校园网内公布,这对开课老师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在校本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产生许多新的想法。因此要积极吸收来自各方面的信息,使校本课程不断改进、完善,以校本课程实施评价为着力点,基于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更有利于形成专家、教师、家长、学生的课改合力,使课程专家、教师、家长、学校和社会都能有机的融合到课程中来,校本课程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聚合体。

六、问题与反思

积极构建适合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把基于网络的校本课程选课平台运用在校本课程实施管理中是我校新课程改革中的特色。基于网上校本课程选课平台的投入实际应用,为我校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展和实施提供了保障,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效的保证了我校校本课程的正常有序开展,成为我校新课程实施中的一个亮点。在具体实践中,有几点体会颇深。

其一,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管理上的引导与支持,需要学校各部门的积极配合,才能正常有序地进行。如学校管理上对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的充分重视,场地和时间的调配、网络的支持、信息技术老师的支持、班主任的配合等。

其二,校本课程是新生事物,运用校园网,基于网络平台的校本课程的开展还处于试验探索阶段。许多老师教育理念需要进一步更新,对使用网络进行相关教育还是十分排斥。

其三,教师使用电脑和网络的应用水平差异较大,部分教师尚不能熟练地输入汉字和进行网络的基本操作。学生也要提高计算机和网络应用的水平,提高计算机操作的能力。

其四,由于技术的限制,校本课程选课平台开发的不够完善。考虑到网络的安全问题,将校园网与因特网隔离,使平台里交流的范围只能局限于校园内。

参考文献:

[1]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魏国栋,吕达等.普通高中新课程解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刘宝剑.学生选课:高中新课程的关键[N].教育信息报教师周刊,2007-12-15.

校本课程实施的成效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课程改革;校长;课程实施

自2007年秋季北京市开始高中新课程改革以来,在高中新课程实验如何推进的语境中,“校长的课程领导”“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就成为常见的关键词。“加强校长的课程角色意识和课程领导力”被列为“推进北京市高中课程改革的几项重要工作之一”。“课程领导”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哥伦比亚大学A.HarryPassow教授于1952年完成的“GroupCenteredCurriculumLeadership”博士论文中。关于“课程领导”。国内外学者分别从内涵、功能、角色等不同角度进行了界定。在这里,我们不作概念上的讨论,而仅从课程领导的功能这一角度进行思考。“课程领导所发挥的功能在使学校的体系及其学校能达成增进学生学习品质的目标。”也就是说,课程领导的功能是目标导向的,其最终目的是要提供高品质的学习内容给学生,增进学生的学习成效。课程领导是一个过程,它包含着对他人的影响,它能够促成群体成员之间的合作,能够落实课程发展的行为。

校长的课程领导体现在课程的设计、实施与评鉴等诸多方面。课程实施是课程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本文中,我们仅基于北京市高中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课程实施的探索,对校长的课程实施能力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建议。

一、课程实施的内涵与校长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一个新的课程方案往往始于学者、专家的教育理想或官方的正式书面计划,但只有当教师在教室情境中,通过真实的教育行动,实践了该课程的教育理想之后,该课程才能转化为学校的课程;否则,学生无法“经验”此“课程”,一切都是纸上谈兵。由书面课程转化为学校课程即为课程实施。

正如富兰所言,课程实施是“把变革成为实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核心目的是缩小现实与理想的差异,即现存的实践与创新所建议的实践之间的差异。课程实施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它是一个过程,涉及课程变革或创新;第二,它是新的实践(或课程/课程纲要)的实际使用情况;第三,它是“课程设计和教学”周期的重要阶段。第一个特征明显具有价值取向,即课程实施是以理想创新的意念和设计为目标,为的是让实然的实践情况迈向理想境界。只有经过课程实施,教育理想才有可能变为现实。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但是,仅靠教师的投入感和凝聚力不足以保证新课程的成功实施。在一项“校长与教师的互动研究”中人们发现,校长的远见、推动力、一致的决策、优先性的安排,都是使教师成功地实施创新的重要因素。在影响课程实施的三大类别九个因素中,校长是其中的一个因素。具体而言,三大类别是:创新或变革计划的特征、学校特征/角色、外在因素。第一类包括需要、清晰度、复杂性、质素/实用性;第二类包括地区、社区、校长和教师;第三类包括政府及其他媒介。因此,要取得课程改革的成功,就要充分发挥校长的课程实施能力。

二、北京市高中新课程实验推进过程中校长课程实施能力的体现

2007-2008年度是北京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平稳过渡之年。在项目工作推进过程中,各普通高中是新课程实验工作的基地,校长是学校实施新课程的第一责任人。为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各学校成立了课程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领导学校的教职员工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初步探索了课程实施的有效路径。在高中新课程实验过程中,校长的课程领导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建符合学生需求的课程体系

在北京市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推进过程中,各个学校立足校本,充分而合理地使用课程自,在国家课程方案的总体框架下,力求构建符合学生成长需求的课程体系。

北京二中校长组小桦在“2007-2008年度北京市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交流会”上的发言就表达出了校长们的价值追求——使学校的课程架构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让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成为学校办学的特色和亮点。他认为,符合学生成长需求的课程体系应该具有选择性。学校课程结构的选择性应该针对规定的必选课程与学生的差异而定,要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在其领导下,北京二中逐步建设起“阶梯式模块”结构与“生成性”课程体系。所谓“阶梯式模块”结构是依据学生的基础和课程难度,按“阶梯式”设置:一是全员参与的普及型校本选修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二是需要进行选拔、具有一定专业特色的社团活动课程。所谓“生成性”课程体系是指学生“自制餐”实验。学校将物理、化学、生物自主实验作为选修系列,学生完成六个自主实验后,即可获得相应的校本选修的1学分。

顺义区牛栏山一中根据本校是寄宿制学校的特点,整合学校的各种资源,形成了四类课程体系:以学科课程为核心,以学科教材为载体;选修课、活动课;校园生活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四类课程侧重点各异,但互相渗透、互为补充,是一个有机整体。对第一、二类课程,结合必修及选修1课程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化,进一步丰富学校自主开发的选修2课程;对第三、四类课程,结合国家要求的综合实践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和规范。

(二)开发多元的校本课程

近年来,我国在课程管理体制上明确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模式,学校被赋予课程自,各校要因地制宜地开发校本课程。校长作为第一负责人,要结合本校师生的特点和学校所在区域的特点,举全校之力开发校本课程。

北京市第十四中学地处宣武区,校长就领导本校教师围绕“宣南文化”开设选修课,课程涉及以下十个方面:以大栅栏地区老字号店铺为代表的传统商业文化;以天桥为代表的老北京民俗文化;以琉璃厂为代表的京城士子文化;以各地会馆和名人故居为代表的会馆宅邸文化;以牛街为代表的回族文化;以民间诸神为内容的坛庙文化;以鲁菜和回民小吃为代表的饮食文化;以京剧为代表的戏曲文化;以大观园为代表的红楼文化;老区新颜——宣武区当代城市文化。

陈经纶中学努力建设开放、多元的校本课程体系。具体包括:菜单式学科拓展课程体系;学科竞赛课程体系;小语种课程体系;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科技活动课程体系;艺术类课程体系;生活技能类课程体系;人生远足课程体系;“初高中一体”课程体系;校园文化课程体系。

(三)规范校本研修体系,改进校本教研管理模式

北京二中通州分校为了给校本研修提供组织保障,由校长主管,在行政组织、专业组织、学术专家与信息保障四个方面加强建设,逐渐规范校本研修体系。第一,在行政组织管理方面,由校长主管,主任负责,对教科研处、教务处与年级组的整个校本研修活动实施管理,给予人力、财力和时间保证。第二,在专业组织建设方面,校长会同教科研处对校本研修活动进行整体规划,教研组、备课组具体实施规划内容。第三,建立校内学术专家组织和信息保障组织。

房山区房山中学以课题为依托,改进校本教研管理模式。学校以市级规范课题“提高校本教研管理实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为依托,组织了教研组长和协作组长研讨会,作了“教研组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教研:教研活动组织与策划”两个专题培训,并进一步完善了教科研管理制度。教研组和协作组实行目标管理,开展主题课例研究,引入课堂观察法作为听评课的主要技术手段,使评课不再流于表面化的评价。学校还专门建设了课堂教学研究室,实现了四路画面自录课功能。(四)组织学校层面的教师培训和学生培训

新课程的实施最终是发生在课堂上,发生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因此,新课程实施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能力,取决于学生对新课程的理解。虽然北京市组织了全市规模的教师新课程培训,但针对各校教师具体情况的培训还需学校自己安排。北京二中通州分校以校本培训为依托,开展了多层次的学习培训,以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在全体高一教师参加通识培训的基础上,又聘请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到校进行人教版实验教材解读,使教师对教材理念和体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此外,还请他们对高一新教师进行新课程基本功培训、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培训以及新课程下如何提高教学设计时效性的专题培训。

在高中新课程推进过程中,在学生这一层面,“北京高中新课程传播与理解项目组”编辑出版了《高中新课程学生特刊》,内容涉及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内容、变化、适应等话题,以帮助学生理解高中新课程。有学校针对本校学生的特点,又开展了以校为本的学生专题培训。昌平区南口学校就是其中之一。开学伊始,学校专门对学生进行了高中课程改革培训,使学生明确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任务,明确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学分认定、选课指导等办法,还向学生介绍了高中各学科的特点和学习方法,并安排班会让学生交流对新课程的认识,使学生以主动的态度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人。

三、校长课程实施能力提高之建议

要迈向成功的课程实施,校长要做到:规划课程体系,做好国家课程体系的校本开发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加强师生对课程实施的认同感,提高教师的课程教学能力。但仅有这些还不够,作为一校之长,还需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提供课程开发的哲学方向

课程实施的前提之一是课程开发。从普适的课程开发过程而言,校长要提供教育哲学思想的引领,保持课程开发的持续性,关注课程开发的成效。

一所学校要实现本校的教育目标,前提之一是要有全员认同的教育哲学思想。如果没有指向同一价值追求的课程目的与方向,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与所要达到的目标很可能就会南辕北辙。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导核心,必须为学校的课程开发提供正确的哲学方向,而且这样的哲学方向必须深入到每个班级、每节课,并且能够影响学校课程决策的过程。

为此,在教育价值的理解方面,校长要帮助学校成员澄清其教育目的和目标。也就是说,校长要帮助学校教师以及其他相关成员进一步理解教育的价值,使他们清楚自己将会走向何处以及如何评价自己所完成的一切。只有澄清了教育目的和目标,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获得发展的方向。

(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针对不同的课程领域,关注不同的问题

从学校层级的课程实施而言,在不同的课程领域,校长关注的焦点应有所不同。学校层级不同的课程领域包括如下两类:学校层级中的所有课程领域与学校层级中的具体课程领域。

对于学校层级的所有课程领域,校长作为课程领导,需要完成如下任务:制订课程计划并进行监控;评价学校层级的课程并利用评价资料来确认学校层级的课程问题;确认跨学科的重要技能,适当地教导并增强这些学科;监控需要密切协调的内容领域间的课程协调;针对课程的需要制订校本课程预算,反映学校的优先次序。

对于学校层级的具体课程领域,校长要关注如下焦点:监督教师在课程实施方面的所作所为;帮助教师根据课程指引制订适切的教学计划;针对课程改革的需要,实施校本的教师专业发展;选择恰当的教材;帮助教师适当运用学生评价的结果,作出必要的课程修正。

总之,在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校长要进行课程统筹,以使学校课程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达成教育理想。

(三)引导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展开行动研究

在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教师是主要的课程实施人员。要保证课程实施的效果,需要提高教师课程实施能力,这种提高主要通过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起源于美国,它是一种特定的问题解决方法。有学者认为,行动研究是课程规划与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之一。教师作为行动研究者,对学校层次的课程实施行动研究,研究内容可以包括课程内容的创新、教学方法的选择、师生互动等,其指向都是探索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成效。作为校长,要鼓励教师系统分析教育问题,进一步规划课程,将课程付诸行动,然后评鉴课程实施的过程、内容与结果,并在必要时重复这一教育行动循环。

一般而言,教师进行行动研究需要获得校外课程专家的协助与专业指导。这种专业支持要在校长的统筹安排下才有可能实现。而且,为使教师有信心与能力进行行动研究,校长要创造条件让教师学习,以使教师具备行动研究所需要的能力。此外,还需要校长鼓励教师不断尝试,进行长期的课程行动研究,以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

在课程实施行动研究的螺旋式循环中,校长首先要指导教师明晰其关注的问题,并考虑可能的解决途径。例如,是否要实施某项新的课程方案,具体行动步骤是什么,如何将该方案通过行动付诸实施。就行动研究的程序而言,要确定所要研究的问题领域与焦点,要规划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寻求合作,采取行动实施监控与搜集资料证据,并进行评鉴与反馈。在这一行动过程中,校长要创造条件,督促教师持续地监控自己的思考过程与实际行动,使教师不断进行自我观察、反省、讨论、学习与再规划,最后,使教师以正式方式评鉴自己的行动研究,并把行动研究结果作为进一步重复行动研究循环时修改课程计划与课程行动的依据。

(四)创设校内合作团体,形成制度化的持续发展

在学校课程改革过程中,需要持续进行团体的自我分析与反省批判,以改进学校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种种努力。有研究指出,如果教师从学校组织发展过程中获得越多的支持协助,其课程实施就越容易成功。㈣可见,团体组织的发展是协助课程实施的一种方式。在一所学校能否形成合作的团体,团体是否注重对课程实施进行反省批判与自我分析,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的领导与管理。

校本课程实施的成效范文第3篇

一、综合实践课程实施管理策略研究的意义

学校管理策略的研究价值在于实现校本综合实践课程的有序、有效、有为。

1.有序

科学的管理策略可以使原来的无序状态变化为有序状态。教育质量要提升,思想认识需先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无课程标准又无教材,如果要有效实施,完全要靠学校和教师自觉地做。所以,如果学校、教师思想认识上不到位,就会导致教学措施不到位,教学管理不到位,整个校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然呈现一派混乱的现象。

2.有效

有了科学的、严格的管理策略,活动必然落到实处。科学谋划、准确定位管理过程的走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管理是学校发展的基石,寻找学校科学管理策略的最终目标是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促进课程的可持续发展。生活于学校教育中的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他们生活状态如何?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否符合课程改革的精神?只有关注到师生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3.有为

科学的课程管理策略可以促进课程成长性。

(1)促进学生的发展。科学规划、科学管理可以促使学校课程最大限度为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发展提供机会,为学生自主发展创造条件,在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体现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方面很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为彰显和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创造空间。

(2)促进教师的发展。学校课程管理要重视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因为学校课程管理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推行学校一级的课程管理要倡导教师成为学校课程的管理者、决策者,作为主体参与到课程开发与管理的过程中,使教师有更多机会进行不同程度的课程实验,参与完整的课程开发过程,从而改变教师只是规定课程的执行者的角色,一改教师只把课程当做教科书和科目的观念,形成一种开放、民主、科学的课程意识,促进自身专业与课程、与学生一起发展。

(3)促进学校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是一个基于校本的课程发展过程,它要求学校摆脱“忠实执行”的课程实施取向,具有课程发展意识和能力。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有利于学校课程意识的觉醒和课程发展能力的增强,而且对学校课程制度的建立、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学校自主进行开发的课程,较之于以往的其他学科课程,必须承担课程开发与教学的管理、指导、评价的任务。这就要求,学校要改变以往的日常管理制度、课程制度、教学制度和评价制度,建立全新的学校管理文化。

二、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管理的策略

课程管理策略的原则基于儿童立场。不管选择哪些策略,都是为了指向儿童自主、自由地发展。站在儿童立场,实现国家意志、学校意志、教师意志、学生意志的统一,凡违背学生立场,都是阻碍学生发展的,不利于学生成长。

1.实施管理制度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国家规定、地方管理、校本开发的三级管理课程,其组织实施主要靠学校结合校情,创造性地进行。组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也是学校开发建设校本课程的过程。作为课程,必须建立整套科学、规范的校本制度,以实现管理的常态化。

2.校本教研项目化

确实,课程的推进离不开制度化的保障,而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更给这门课程的校本教研搭建了平台,呈现了以教研组为抓手的校本教研项目化活动。

“校本教研项目化”是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规划校本教研的项目,通过教研深入研究,以解决实现、突破难题,真正推进深入课程实施,并取得实质性的效果。避免研究随意性、肤浅化、盲目性。学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教研纳入全校的教研计划,督促学校教研组定期学习、交流、研讨,督促全校师生动起来。

3.实践形态多样化

带着一种为自己而进行研讨活动的心态去进行项目化的校本活动,可以让教师在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收获与成功。

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综合实践课程的形态其实也是多样化的。

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课程不是跑道,而是跑的过程。课程是与师生的生命结合在一起的,是一种“跑”的过程,在跑的经历中必然有“生成”性的内容,这种生成需要老师的引导,更需要学生的自我调整。课程需要和师生的发展一路同行。

三、学校课程实施管理要实现三个转变

这里的管理不是把一门原本开放、多元、生动、自由的课程限定在一个僵化的框子里,而是根据学校教学组织的一般规律,通过建立课程教学常规来控制引导教师、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行为,克服纠正形式主义和各行其是的随意性,创造一种更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环境。学校要发展,只有靠管理;课程要实施,关键靠管理。只有科学的管理策略,才能真正让这门课程在学校生根、发芽。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校管理策略,要实现三个转变。

1.从管理走向领导

如今,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校长管理的模式已经彻底改变了。学校课程变革与教师、学生、家长和社区的利益息息相关。学校领导机构必须转变各自为政的状况,组成由校长、中层领导、教师领导、学生、家长和社区代表参与的课程领导共同体,共同参与学校课程的领导工作。课程领导,人人有责,已经成为课程领导发展的一种趋势。他们对学校课程开发、设计和决策等提供建议,共同促进学校课程的变革。

2.从执行走向研究

原先的学校管理模式都是自上而下,学校机械地执行上级教育部门的各项要求,教师机械地执行学校各项教学任务。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打破了这常规,学校有了校本课程开发、管理权,教师有了课程话语权、选择权。只有学校立足校本资源、特色,研究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策略,只有广大教师不断加深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参与、研究,才能扎实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3.从考评走向建设

校本课程实施的成效范文第4篇

一、聚焦课堂教学,提升校长的课程指挥力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教学的中心环节在课堂,课堂是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枢纽。校长应关注课堂教学,聚焦课堂教学,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1.坚守课堂

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教学工作的过程,课程最终要通过课堂教学得以实现。课程改革的攻坚战在课堂,文本课程转化为实施课程的落脚点在课堂,教育理念转换成教学现场的关注点也在课堂。首先,校长要坚持兼课。根据学校实际和自身特点,扎根讲台,引领教师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不仅有利于校长了解“教”的取向,也关注了学生“学”的实际,并掌握了学科课程实施的过程。其次,校长要坚持听课。通过听课,敏锐发现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能力,不断将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对教师的期望更加有效地传递给教师。再次,校长要坚持评课。以课堂为轴心进行调研和诊断,以终结性评价为基础,以发展性评价为归依,寻求不同评价模式的最佳融合点,形成合力优势,推进有效教学,既保持教师和学生对教学绩效的压力,又保证教师和学生的内在动力,促进师生和谐发展。

2.规范课堂

落实教学常规是学校教学管理实现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保证,是维持正常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随着全市课程改革的深化,校长应强化教学常规管理的系统性,积极倡导优质课堂,关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实现教学基本环节的连贯和畅通,以优质课堂要素为抓手,以教学常规管理系统为平台,以倡导教师教学的个性化为特征,加强教学过程的全面、全程、全员管理,贯彻落实教学常规,不断总结课堂教学经验,研究和分析主要问题与矛盾,进一步统筹备课、上课、作业、辅导与检测等环节的教学要求,统筹课内与课外的有效结合,统筹各学科的质量链接,切实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3.服务课堂

课堂是师生成长的生命线,是学校课程建设的根本。校长必须立足课堂教学实际,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积极提供有益保障。首先,要拓展服务广度。校长在课程的设计、开发、整合、实施、评价、反思、修正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教学指导,促进教师重视把握构成课程的基本要素的能力。其次,要提升服务频度。校长要为教师参与课程的编制、开发提供民主、开放、协力、合作的氛围,共同探究课程问题。第三要强化服务力度。校长要积极推进高效课堂,激励每一位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建构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创设发展的机会、条件和空间。第四要挖掘服务深度。校长要充分关注课堂中的疑难问题,关注教师教学中的困惑,指导教师改进和完善教学改革的策略技能,加强对教学工作的指导,逐步提炼学校课堂教学的特色。

4.研究课堂

校长应加强课程研究,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提高研究的辐射作用,提高教学效益。要凸显课程与教学的切合性,坚持课程与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变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流程,改进教学手段,使其适应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构建活跃、快乐、和谐的人文课堂;要凸显课程与教学的发展性,努力创设条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构建多元互动的新型课堂,着眼学生的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丰富课堂的呈现方式,构建起动态生成的高效课堂;要凸显课程与教学的民主性,正确建构课堂中的师生关系,营造师生民主、平等、开放的课堂氛围,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握好教师的教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度,控制好学习要求的难度与思维的坡度;要凸显课程与教学的均衡性,在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参与意识与注意力的保持、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下,合理、有效地组合多种教学方法。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反应,有效利用课堂中学生的各种生成性资源,以弥补教学预设中的不足。

二、聚焦校本教科研,提升校长的课程指导力

领导和实施教科研的能力是校长课程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造就一个科研型、学者型校长的核心要素,也是教育家办教育的根本表征。校长应立足校本教科研实际,扎根课堂教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1.参与教科研活动

校长是校本教科研的第一责任人,不仅要推进校本教科研的组织、内容、时间、条件的落实,而且要成为校本教科研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校长要引导全体教师树立“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意识,聚焦研究主题,树立“问题就是课题”的意识,从常态中的教学行为、教学现象、教学细节出发,善于把教育教学中有意义的实践问题,转化为富有个性特色的研究课题,寻求有效教学的改革措施。在参与教科研实践中,关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关注师生的困惑,关注学科差异,关注教学资源的有效转化。通过自身实践,激励活跃的学术研讨思想,营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围;激发出精彩灵动的教师个性,坚持求同存异、多元推进;激活教师的教学思想,促进其专业成长;激扬教师群体文化,夯实有效教科研的思想基础,为有效教科研提供有力保障。

2.建设教科研团队

学校的教研室(组)是学校教科研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教研室(组)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优劣,因此,必须从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实际出发,积极完善教科研团队建设。首先,要追求卓越的教科研愿景。促进学校发展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实现工作与生活的相得益彰,相互平衡,积极努力提升教科研效益。其次,要实施专业的强势引领。要精心挑选教研室主任(组长)。教研室主任(组长)必须是校内本学科权威,具备组织策划教科研活动的能力,能集中精力聚焦课堂教学,针对实际问题开展教科研活动,增强教研室(组)的活力,使学科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质量得以持续提高。第三,要建立有效的合作平台。要努力建构教科研合作机制,搭建教科研学术交流平台,建设有利于共同成长的教科研共同体、教科研联盟等。通过同伴之间的互动互助,确保教师从其中获得丰富的信息和资源,引发教育教学反思,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改进课堂教学,从而获得更宽泛、更完整意义上的成长。

3.建构教科研机制

健全并完善教科研机制,制定符合校情的校本教科研制度和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是提高教科研质量和效益的必由之路。要健全有效的规约机制,建立系列的教科研制度,实现研训一体化,形成以“研”促教的氛围,形成教科研成果交流推广机制。对校本教研工作的过程与质量进行监控和评价,定期检查制度运行情况,不断提高校本教研的工作质量;要健全有效的保障机制,指导教研室(组)创设互助合作的平台,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建立展示创新才干的机制,建立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行为跟进的研究实践机制,建立信息、经验成果的推广机制,建立课程教学信息数字化资源库共享机制,建立完善教科研互助合作机制;要健全有效的促进机制,积极开展教学设计、案例评析、说课交流、教学比武、课件与网页制作、教师基本功比赛等活动,建立和完善学习、反思、合作、引领的教科研制度,提高教师的教育行动研究、叙事研究和案例研究的能力,为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4.打造教科研文化

学校课程的有效实施,还必须以文化建设为终极目标,构建以人为本、团结合作、主动发展、务实创新的教科研文化,通过共同的价值观、凝聚力和奉献精神来推动团队前进。首先,强化文化引领,坚持研究与教学相结合,坚持研究与学习相结合,坚持研究与调查相结合。其次,强化文化促进,要通过共同的价值观、凝聚力和奉献精神来引领课程建设,促进课程发展,促进教师发展,最终促进学生发展。第三,强化文化滋养,要透析课程本质,把准教育目的,更要积极研究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用教科研文化的滋养,进一步提高教科研质量,拓宽教科研思路,创新教科研形式,使学校的教科研工作上层次,有特色,更富有持久的生命力和扩张力。

三、聚焦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校长的课程指引力

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最终要依靠教师去提高课程质量,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保障课程领导力得到有效落实的关键性因素。因此,校长应立足校本,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关注教师的专业生态

美国著名的组织行为学家保罗・赫塞认为,领导力不是操纵,而是通过对他人的引导,使整个组织取得利益,它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双赢的过程。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需要校长与教师思想的沟通、认识的统一,甚至需要教师对校长思想的信服。校长要明晰教师在课程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深入了解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能力,按照“搭建平台锻炼队伍,研究实践培养队伍,典型示范引领队伍,健全机制发展队伍,人文关怀凝聚队伍”的要求,为不同层级的教师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帮助教师把握课程实施中的关键因素,针对不同教师的情况,寻找理念转化为行为的桥梁,寻求职业幸福感。

2.发展教师的专业素养

课程实施不是简单照搬,必须从校本资源的实际出发,拓展课程目标,规范教学行为,提升学校课程特色。首先,重视课程计划的校本化设计。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是校长课程领导的基本任务,其核心是通过研制学校课程计划,找准国家课程与学校实际情况的结合点。其次,重视课程标准的校本化实施。校本化实施不是简单地忠实执行国家课程方案的过程,而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一个统一理念、理解标准、互动调适、主动创新的过程。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是共性化的基础性要求,难以解决学校个性化理念和学生个别化需求的满足问题,难以预期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因此,课程标准的校本化实施特别要加强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育环境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学校课程实施的针对性、创造性的方案,真正做到有效落实国家课程标准。第三,重视课程内容的校本化开发。课程开发要以满足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为根本指向,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为指南,以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为目标,进一步健全课程开发组织,建立课程审议、教学管理、课程评价制度,体现课程的多样化、本土化、个性化和综合化。

3.培训教师的专业能力

教师专业发展追求的不仅是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研究能力,更是促进教师自身全面、健康发展的人性化目标。首先,要关注培训需求。强调教师从培训中获得的经验不仅促进其教学能力的提高,更应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所以要强化教师在校本培训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立足于学校发展和教师个体发展以及两者之间的和谐发展,立足教育实际,按需培训。其次,要优选培训内容。要聚焦研究主题,帮助全体教师树立起“问题就是课题”的意识,从常态中的教学行为、教学现象、教学细节出发,善于把教育教学中有意义的实践问题,转化为富有个性特色的校本教研课题,通过攻克研究课题,寻求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三,要优化培训方式。要深入实施师能建设工程,进一步开展案例教学式、参与式、菜单式等培训,不断丰富培训内容,不断优化培训方式,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培训需求,切实提高培训质量。第四,要转化培训成果。坚持为课堂教学服务的宗旨,鼓励教师将自己所学所得积极应用于教材建设、课程开发、课堂教学,使教师真正成为一个主动的探索者和创造者。

4.优化教师的专业作风

教师不是课程的被动卷入者,而是课程的创生者和研究者。校长要致力于鼓励教师主动参与课程决策和课程的改革实验,积极反思,主动进取,以积极主动的生命状态与新课程一起成长。要增强教师个人的专业自觉,强化教师的内在需要、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增强实现个人发展目标的内驱力、自信心和坚持力,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按照既定计划积极主动地培养自己、锻炼自己,提高发展的效率和能力。要培养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促进教师自主学习,把学习引入工作,实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使学习逐渐成为教师群体的一种生活方式,进而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提高教师的学习素质和在团队中的沟通、合作及经验分享的能力,不断更新专业和文化知识。

校本课程实施的成效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小学课程管理;意义;问题;对策

学校的课程管理应该是课程管理系统中最具活力的环节。我国由于长期秉承全国统一的课程管理传统,学校管理课程的权力非常有限。随着研究视野的开阔以及认识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意识到学校管理课程的重要意义。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教育改革逐步赋予地方和学校以适当自主权。2001年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课程管理体制改革使我国中小学学校课程管理面临新的姚战,能否成功应对这些挑战事关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败。本文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背景,分析了学校课程管理的意义以及我国中小学学校课程管理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一、学校课程管理的意义

学校的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根据国家有关课程政策,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学校实施的所有课程进行的管理。实践证明,赋予学校一定的课程管理权限,是创造性地实现国家的课程意图、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从世界课程管理政策改革的趋势来看,各国都力图建立新的课程管理模式,以保证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学校管理课程的自主权和主动性。英、美等国曾经实行典型的分权课程管理体制,从20世纪70-80年代开始,他们通过推行国家课程、制定国家课程标准逐渐加强了中央对课程的宏观调控。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正好与英美相反。但是,英美等国的中小学在课程管理方面经验丰富且卓有成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同时,在新课程的国家实验区,基层学校调整了学校课程管理行为,一年多来,广大教师无论是课程意识还是科研能力都有明显提高。认真思考学校课程管理的必要性,重新认识学校课程管理的意义,对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中小学学校课程管理面临的各种姚战大有益处。

(一)学校的课程管理水平是决定课程实施成败的关键

泰勒等人强调要区分两个层次的课程,即有意图的课程(intended curriculum)和实际运作的课程(operational curriculum),其重要意义之一在于提醒人们重视课程实施过程。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是整个课程过程中一个实质性的阶段。正因为如此、课程实施问题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

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较多。只有把这些因素组织、协调起来,才有可能提高课程实施的质量。换言之,课程管理是课程实施成功的保证。学校是课程实施的最主要场所,领导和教师对课程实施负有组织、安排、决策以及监督等职责。研究表明,校长在课程实施今的领导风格与课程实施的效果具有明显的相关。霍德和霍尔(S.M.Hord&G.E.Hall)归纳了三种领导风格,即反应者(responders)、管理者(managers)和发动者(initiators),并认为校长领导风格如果能由“反应者”发展至“发动者”,将大大提高课程实施的效果。学校教师之间交互作用模式也影响着课程实施的效果,教师之间的合作、交往与信任程度越高,课程实施的效果就越理想、反之、缺乏合作与支持的教师交互作用模式会阻碍课程实施。学校的课程管理水平不但直接表现为校长的领导风格,而且决定了教师之间的交互作用模式,最终决定课程实施的成败。目前,我国中小学在课程实施中存在许多问题,学校没有从课程管理上寻找解决途径,是导致这些问题悬而未决的重要原因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必须在认真考察课程实施的各种条件的基础上,有领导、有组织地协调人、物与课程的关系,提高课程管理的水平,科学指挥课程实施,使之达到预定目标。因此,学校课程管理是课程实施成败的关键。有完美的课程管理才能有理想的课程实施。

(二)加强学校的课程管理有助于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当今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都特别强调通过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谋求更加满意的改革效果。研究认为,专业自主是教师专业化的必要条件,教师内在的实践经验、研究能力、创造能力,不但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有必要在各种专业活动中得以展现。让教师参与课程发展和决策被一致认为是教师专业自主的一个直要方面,也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途径之一。

学校的课程管理状况决定了教师参与课程发展与决策的程度,呆板、机械的学校课程管理模式必定束缚教师的手脚,限制他们教学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从一定程度上剥夺了教师的专业自主权。我国中小学教师没有参与课程发展与决策的传统,缺乏必要的专业自主权,这是造成他们专业化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加强学校的课程管理,提高学校的课程管理水平,能够最大限度地为教师专业自主提供条件和保障、从而激发教师参与课程发展与决策的热情,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和创造性。在此过程中教师加深了对课程的理解、丰富了专业知识、提高了研究能力、增强了专业自信心,有利于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学校课程管理可以增强课程的适应性

当代建构主义以及智力理论结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即必须重视学习的具体情景以及课程本身对学生个体经验的适应性,否则将难以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客观地讲,单纯的“自上而下”的课程未必适合学生的学习。我国推行地方课程以及校本课程,赋予地方和学校一定的课程自主权,其重要目的就是力图增强课程的适应性。其实,教师在增强课程适应性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都要依靠教师付诸实施。如果把教师的课程实施过程理解为教师对课程的再开发过程,那么课程最终是否具有适应性将取决于教师能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开发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情景。

让教师充分理解课程意图和目标、增进师生之间交流以及提倡个性化、创造性的教学是提高课程适应性所必需的,学校的课程管理可以在这几方面提供必要的组织和制度保障,为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创造有利条件。另外,校本课程开发的水平是衡量课程适应性程度的重要指标,加强学校的课程管理可以充分、合理地利用和协调人力、财力、物力,以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二、我国中小学学校课程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学校课程管理的意识有待增强

由于受全国统一的管理课程政策的影响,中小学学校课程管理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上级行政部门的指示,他们被动地等待,直到有了详尽的指令之后才照章行事。习惯于这种课程管理模式的中小学,很少考虑课程管理问题,长期以来造成学校和教师课程管理意识非常淡薄。课程管理意识淡薄,就很难自主地、创造性地将课程作为学校自身的东西加以实施,遇到问题也很少从课程管理方面寻求解决办法。

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推行后,国家对课程的管理主要表现为宏观指导,这留给广大中小学更大的空间和余地。淡薄的课程管理意识必将使学校许多工作放任自流,最终影响学校和学生的发展。可以说,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实行,不但为学校管理课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且更加迫切地要求中小学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课程管理,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转贴于 (二)学校课程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亟待提高

我国中小学学校课程管理是典型的“外控管理”,这种管理对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要求较低。他们的任务仅限于依照行政条例和命令完成任务,看重效率轻视效果。为确保教学效率,就必须建立统一、有序、稳定的教学秩序,形成一整套规章制度。可以说.这种学校课程管理强调的是行政手段,并把课程管理视为一般性的常规管理。管理学研究认为,系统本身的结构越是简单、构成要素越是单一。工作任务越是固定,就越适合常规管理和依赖行政手段;反之,就越需要建立灵活机制及时作出科学决策。学校的课程系统结构复杂,构成要素众多,课程人员的工作变动不居,如果仅仅依靠行政手段‘遵循常规管理的原则,必然降低学校的课程管理水平。

在学校课程管理中,如果完全依赖行政手段,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就成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学校领导单靠“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解决一切问题,课程管理信息多为单向输出,得不到及时交流与反馈,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导致课程决策失误。对行政手段的过分依赖,会限制课程管理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事实上,学校课程管理的专业性非常强,不但要熟悉懂得课程理论,而且要深入地研究课程管理理论和实践中的新问题,这样才有可能提高学校课程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如果学校仍然单纯依靠行政手段管理课程,不去研究课程管理中的问题,必然使学校课程管理停留在较低水平,最终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

(三)学校课程管理的领域需要拓展

在现行课程管理体制下,我国中小学学校课程管理的领域非常有限,主要集中于对教学过程的常规管理,这仅仅涉及了学校课程管理的一个环节。研究认为,学校课程管理应该包括对从课程的计划、编制到实施、展开以及最后评价的全程管理;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实行后,学校课程管理既要保证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以及校本课程的合理开发,又要协调、优化和整合三类课程。要有效实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除了进行常规教学管理外,必须组织力量研究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目标和标准,创造课程有效实施的条件,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并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对课程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校本课程则要求学校从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到课程评价都进行管理。由此可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展开,中小学校必须适应新的要求,积极拓展学校课程管理的领域,进一步明确学校课程管理的任务,主动地解决遇到的新问题。下图可以说明学校课程管理的主要领域。

说明:唐德海在《大学课程管理引论》一文中绘制此图说明课程管理研究的基本范围。笔者认为,借用此图可以说明学校课程管理的基本领域。

(四)领导和教师的角色急需转变

现行课程管理体制体现了课程与教学二元分离,把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简单地理解为“图纸”与“施工”、“设计”与“操作”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中小学领导就是上级行政部门指令的执行者,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按照上级的要求,组织学校秩序以提高工作效率。在学校领导看来,管理就是“控制”、“督促”、“检查”等的同义语,他们习惯于发号施令,制定奖罚分明的规章制度、从某种程度上助长了他们的“长官意志”,强化了学校的“官僚体制”特征。教师是既定课程的忠实执行者,他们乐于接受管理,宁可按部就班也不愿承担责任,教学活动显得非常消极。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现的是一种大课程观,重视课程与教学的密切关系,要求重建学校课程管理体系。中小学领导应该从上级行政部门指令的执行者转变为学校课程发展的领导者,这要求他们既要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又要发扬民主,充分依靠教师的专业能力,提高深程实施的效果,努力使学校发展成为“学习型组织”。教师应该从既定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这需要他们具有反思与批判意识,进行富有个性化和创造性的教学。

三、我国中小学学校课程管理改革的对策

(一)重视课程管理的研究

课程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学校整体管理水平,但课程管理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它涉及学校教育中最核心、最复杂的课程问题,是与学校教育目标直接相关的,因此决不能简单套用学校其他管理工作的做法。这就需要我们把课程管理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加以探讨。我国的课程管理研究是课程理论研究的一个空白。这不但影响了课程理论学科群的建设,制约着课程研究整体水平的提高,而且使中小学学校课程管理缺乏一定的理论指导。加强课程管理的研究,是我国课程改革实践与课程理论发展的共同要求。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必须正确对待国外有关的研究成果。英、美等国在课程管理方面的研究可供我们研究借鉴。但国外的研究针对的是他们课程实践中的问题,其研究成果只能在有限的方面为我们所参考,而不能直接指导我国的课程实践,更不能代替我们的研究。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中小学在学校课程管理方面面临着许多困境.而且随着改革的深入,新问题将会层出不穷。因此,应该从我国实际以及具体的问题出发,对学校课程管理的问题进行认真、深入的研究。只有这样、课程管理研究才会真正发挥指导学校课程管理实践的功能。

(二)改革学校的课程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