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本课程课程纲要

校本课程课程纲要

校本课程课程纲要

校本课程课程纲要范文第1篇

【关键词】湖北省高校;指导纲要;现状及对策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nd Countermeasures in Implementing Guidelines on the Teaching of Martial Arts Curricula in PE Major in Hubei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UANG Qiang1, PAN Xiao-bo2, YANG Lei3

(1.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Hubei University, Wuhan 430062, Hubei;

2. Department of P.E., The Second Hubei Institute of Education, Wuhan, 430205, Hubei;

3. Jing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Jingzhou 434000, Hubei)

【Abstract】 Based on a survey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Guidelines on the Teaching of Martial Arts Curricula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Hubei Province, the paper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notion embodied in the Guideline, overall status quo and major problems in its implementation. The study suggests that Wushu teachers should re-examine the spirit of the Guideline, change their perceptions of Wushu and boldly and actively reform the teaching of Wushu curricula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Hubei colleges,Guideline,the status quo and countermeasure

2009年5月,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体育基本功大赛在武汉举行。在武术赛场上,各代表队分别展示了自2005年以来贯彻实施《武术类课程教学指导刚要》〔1〕(以下简称《纲要》)的教学改革成果。纵观整个比赛,赛场气氛热烈,高潮迭起,竞争也异常激烈。然而,作为一项比赛或成果汇报表演,各队也不乏有作秀的成分掺杂其中,其比赛的结果很难真实地反映《纲要》的具体落实情况。4年来,《纲要》在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实施情况怎样?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都是目前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从湖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实施《纲要》的现状调查入手,以点带面,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1《武术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主体思想及内涵的阐释

2004年,为了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体育人才,教育部组织有关高等学校起草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指导刚要》(教育部办公厅2004年9号文件)。针对现行学校武术教学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新《纲要》进行了大胆的变革。“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应当说是新《纲要》所推崇的主体创新思想,这一思想是武术发展方向和教学思想的渐进螺旋式变革,是武术新时期顺应时展方向改革的成果。其创新点在于:在教学内容上,打破了传统的教学内容体系框架,并进行了适度的拓展与延伸,提高了教师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教学目标上,更注重武术文化的传承、突出学生武术能力的培养和发挥武术的育人功能;在课程学习的评价上,不以成绩考核为目的,更强调学习效果和学习过程的评价;在总体指导思想上,创新性地提出了“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运用”的学校武术发展新思路〔2〕。

2湖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贯彻实施新《纲要》的现状

湖北省地处中原腹地,是全国的教育大省,现有16所普通高校开办有体育教育专业,《纲要》在湖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实施现状如何,从一个侧面能折射出《纲要》在全国普通高校中的实施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湖北省的16所高校中,共有13所高校组织教师对《纲要》进行了专门的讨论与学习,并将相关的文件精神传达到位,占调查总数的81.25%;有5所高校根据大纲精神进行了完全的贯彻落实与改革,占调查总数的31.25%;有8所高校部分地实施了新大纲,占调查总数的50%;另外,还有3所高校既没有组织教师进行专门的讨论学习,也没有实施新大纲,占调查总数的18.75%。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各高校针对新大纲都有一个探讨与研究、并结合各校实际情况制定新计划而逐步实施这样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的漫长过程;二是在具体的实施和教学活动中遇到了一些实际问题和困难,一时半会儿难以解决;三是少数高校对新纲要的实施在思想上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工作没有落实到位。

结合以上的调查结果,我们发现,《纲要》在湖北省的总体贯彻落实情况是良好的,但要使《纲要》的精神真正落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纲要》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教材及参考书的选用

在我们调查的16所学校中,有9所以上学校的教师都表示对现行教材不太满意。究其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可选用的教材偏少、针对性差。如:虽然2005年7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出版的“十五”部级规划教材《武术》、2005年4月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武术教程》、2006年8月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专科主干课程系列教材《武术》等,但总体来说还是偏少,且内容上很难全面地体现地域性特点。二是教材缺少先进的武术教学理论及教学理念,与现行的《纲要》精神相差甚远。由于现今武术教学的相关理论、教学理念更新很快,而教材的更新一般落后于教学实际,所以教材本身与现代武术教学目标难以吻合。三是教学内容与实际教学不符。虽然现行的各种参考教材、资料很多,且内容也很丰富,但教师水平的差异及教学过程中的实际使得教师不得不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从某种层面上看,这似乎又反映出教材内容上的不足。

3.2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制定

教学大纲是根据学科内容及其体系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技能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教学进度和教学的基本要求。由于本次《纲要》与以往有很大不同,没有规定非常具体的教学内容,加之很多教师没能深刻理解《纲要》精神,这就给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制定带来了不小的难度。虽然很多学校组织教师进行了讨论,但由于很多教师不知该从何下手,最后,在具体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制定上,只在教学手段、方法以及教学要求、教学评价上略作了修改,而在教学内容上却沿用了过去的教学内容,最后形成了换汤不换药的局面。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仅有5所学校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进行了全面完整的修改,其它学校只作了部分修改或沿用过去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

3.3教学内容的统一及地域性特点体现

此次《纲要》与以往相比,有一个显著性的变化,那就是赋予了教师更大的自主性及灵活性,这固然是好事。然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却也难以避免出现教学内容难以统一的问题。如:在传授一个简单的扎刀动作时,可能这个老师以弓步扎刀或其它动作组合出现,而另外一个老师以歇步扎刀或另外的动作组合的形式来出现。应该说这两种方法都没错,但问题是没有接触过武术的学生对此是很难理解的。同时,由于这种不统一,给考核的标准化评定也带来了不小的麻烦。这种问题很普遍,很多学校、很多教师、包括学生都反映了这样一个问题。

在如何体现地域性特点方面,湖北省各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的武术教学应当说有其独到的优势。然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除有极个别与武当山相邻的学校及专业性院校在武术教学内容中涉猎到了武当拳的教学内容外,其它学校则完全没有开设这方面的教学内容,这种教学状况就很难体现湖北省的地域性特点,且与《纲要》的精神是相违背的。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武当拳在湖北省各高校内的普及情况不太好,没有真正进入大学课堂;二是随着新《纲要》的实施,武术课程内容、结构、模式的变化,部分教师的知识体系还未及时进行更新,满足不了教学改革的需要。这说明传统武术内容要真正进入武术课堂还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3.4 教学手段运用与更新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如影像教学、网络教学等。这些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武术教学中的运用程度高低不仅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师教学观念的变化,同时也反映了各高校对武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视程度。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湖北省本科体教专业仅有2所学校的武术课程(为湖北省武术精品课程)在教学手段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更新,并建立了完善的武术课程网页,以供学生查阅、自学之用。而其它的一些院校则基本上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手段与方法,或有课程网页,但并不完善。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各学校对武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视程度不够或经费投入不足。

3.5学习评价

根据新《纲要》精神,武术类课程的学习评价包括学习效果和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理论知识、运动技术、基本能力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内容。一般考核成绩理论知识占40%,能力部分占20%,技术部分占40%。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各个部分的比重,在考核中,应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学生学习进步的情况。在调查中,有70%以上的学校都反映如何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考评是目前在执行新《纲要》中遇到的最为棘手的问题,其问题主要集中在学生能力部分和技术部分的考核上。虽然目前各高校都制定了相关的考评方法,但却很难保证评价结果的公平、公正。究其原因在于:一是新《纲要》没有给出具体的范例或实践性的指导,导致实际操作中有一定难度,需要一定时间的实践过程;二是教学内容的不统一或多样化,致使考核标准的难以统一,给评价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目前,针对这一问题,各高校也正抓紧对考评措施的研究,以期拿出更为合理、标准、规范,且易于实际操作的评价方法来。

3.6武术场馆设施与经费投入

武术场馆设施与经费投入是武术课程教学改革能否顺利进行的基础保障,新《纲要》中也明确地对武术教学场地条件提出了要求。据统计,湖北省16所含有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的普通高校中,武术教学常用器材虽都能基本满足教学需要,但在场地条件方面能达到新《纲要》要求的学校只有4所(即拥有专用武术馆、有地毯和露天场地),基本达到《纲要》要求的学校有9所(即拥有公用馆和室外场地),而还有3所学校仅有室外场地。鉴于这种情况,很多学校的武术课程教学只能“靠天收”,遇有雷雨大风天气,只能停课作罢。因此,湖北省各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亟待解决和完善武术教学场地及环境的建设。

湖北省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隶属于各高校的体育学院。(个别学校及专业性院校除外),各学校每年划拨给各自体育学院的经费大概在20-50万元不等,有的学校划拨的经费可能更少。这些经费不仅要维持公共体育课程的开支,还要维持其它专业的正常运转,最后,能真正落实到体育教育专业武术课程的经费就少之又少了。没有经费的投入与支持,武术的课程建设就很难上台阶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4对策

4.1转变武术教学观念,完善武术教材

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的主干课程中,武术是唯一带有鲜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色彩的运动项目,其课程地位和开设目的可谓不言而喻。广大武术教师只有在思想认识和教学观念上发生实质性的转变,才可能从各校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带有各自特色的武术教学改革方案。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组织相关学者、专家积极攻关,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出版一批高质量的配套教材和参考用书。

4.2建立辅助自学模式,改善教学硬件设施

各高校体教专业的武术教师可发挥集体力量,制作武术课程网页,将理论课内容、教学计划、教学视屏、教学手段等课程相关内容挂于网上,以供学生自学之用和查阅,使学生的学习更具灵活性、针对性和自主性。同时,通过各种渠道筹措经费,加大投入,改善武术课程教学条件,为武术课程教学改革能得以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5结语

我们只有全面认真地重新审视、学习、领会《纲要》精神,解放思想、积极进取、踏踏实实地去做、去实践、去改革,“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的武术教学思想才能在学校武术教学中生根、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教体艺〔2004〕9号文件.

〔2〕黄强.对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新武术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剖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5(8):36-37.

〔3〕蔡仲林.学校武术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1):62-64.

校本课程课程纲要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 科学历史观

1 “纲要”课程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必要性

尽管课程开设已有几年时间,但当前高校许多学生仍认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一门历史课程,即以时间为顺序,讲述从鸦片战争以来至今这160多年的时间里的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和问题的课程。其实这种认识是非常不正确的。我们判断一门课程的性质并不是单纯的以它所讲述的内容或者这门课程的名称为依据,而是要看开设这门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什么。“中国近代史纲要”是根据中央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有关文件开设的一门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其主要教学目的就是“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为了强化“纲要”课程功能和教师队伍建设,200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决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新增设“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明确了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学科基本任务,并将“纲要”课程的教学重点、难点、热点理论问题和教学实践研究,科学的历史观教育研究等列为该学科的的研究范围。从这门学科的增设及其研究范围以及“纲要”课程教学目的来看,“纲要”课是从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思政课。

当代高校学生成长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市场经济的兴起,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出现了“四个多样化”的局面,即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格局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四个多样化”,是我国深化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它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内涵,同时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应充分认识到,“纲要”课程是向学生传播唯物史观的重要渠道和阵地,有助于高校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以唯物史观的态度和方法来面对社会,面对生活;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在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历史观,才可以使青年学生们在纷乱繁杂的信息时代分辨出是与非、对与错,从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心;同时也为那些立志从事史学研究的青年初步奠定以唯物史观为核心的史学理论研究方法。

总之,当前“纲要”课程开展唯物史观教育的现实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是“纲要”课程的性质和定位所必需的,应当以唯物史观作为其根本教学任务;第二,是实现“纲要”课程具体教学任务所必需的,“纲要”课程若要进行“国史国情教育”和“三个选择必然性教育”,必须同时进行科学历史观教育;第三,是实现高校其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所必需的,因为唯物史观教育能为高校学生正确的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教育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 当前“纲要”课程教学中在科学历史观方面的问题

2.1 教材信息简略、抽象,重复性高,基本线索单一化,为学生的科学历史观培养设置了数道无形障碍。

“纲要”课程囊括了中国近现代160多年的重要事件、人物和历史发展规律,涉及的内容信息量如其说过大,还不如说过于简略;其内容与中学的历史课本的教学内容相对照,应该说重复的内容较多,致使很多学生认为中学已经学过的知识,现在没必要再学一次,在思想意识上不经意间筑起了唯物史观培养的无形路障;从“纲要”课本内容剪辑和编排上,基本线索高度中心化或单一化,也很难寻觅出明确的科学历史观的叙事分析思路。因此,当前“纲要”课教材的编写在一定程度上难以适应高校学生科学历史观的培养方面的需要。

2.2 教学课时少,教学内容信息量大,难以承载培养学生科学历史观之重任

高校是当前中国社会唯物史观教育的主要场所,“纲要”课程是当前高校开展唯物史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与“纲要”课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地位相反,目前“纲要”课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中,四门必修课数“纲要”学分和课时配置最少。因为大多数高校的“纲要”课的学时安排为36课时,在书本内容多,教学信息量大,教学时间短的情况下,授课老师很难进行合理的安排,更难以组织有效的唯物史观实践教学活动。现实中“纲要”课程的教学,要么任课教师为了赶时间而教学,要么在已经高度被压缩的“纲要”教材内容基础上再次压缩、剪裁课程的实际教学内容以面对课时紧张的现实;而唯物史观的实践教学安排,如果不是在课内组织学生看一场有关近现代史的教学影片,就是泛泛地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自主地参观革命遗址或纪念场馆以充当实践教学活动。

2.3 教学形式单一,无法提高学生学习和培养自身科学历史观的兴趣

如上所述,在有限的课程时间里,很多老师在“纲要”课的教学中,在较少实践教学安排的情况下,侧重于对历史事实的描述和对历史观点的评价,削弱了课程的趣味性,难以调动学生对“纲要”课学习的积极性;再加上大班授课,和概念、实事、观点记忆性的结课考试,很多高校学生都是考前突击,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而在平时几乎忽略了这门课的存在。可以说当前现存的教学方式,降低了这门课的实效性,无法实现“纲要”课的教学目的。

2.4 授课老师知识结构不完善,有关科学历史观教育的目的不明确

当前,部分授课老师缺少唯物史观明确的教学目的,甚至忽略了以唯物史观作为“纲要”课教学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也有一些老师往往墨守教材中的一些过时观点,对近些年史学界有关唯物史观的探讨和新论点置若罔闻;也有一些老师出于对唯物史观理论不感兴趣甚至有抵触心理,而偏好主观主义、唯心主义的研究方法,对当前近现代史领域一些偏离唯物史观的观点没有应有的态度。

3 加强“纲要”课程科学历史观教学的若干思考

3.1 适当调整、取舍授课内容,增强科学历史观培养方面的针对性

有专家指出,授课老师必须坚持“突出主线,把握核心,认识规律”的原则,正确地把握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两项根本性的任务而斗争的历史”,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授课老师应该在深刻领会教材的基础上,对重大的历史事件、人物和理论进行深入地研究。授课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特长或者方向,联系高校学生平时关注的一些问题,针对经济全球化和人文多样化的特点与趋势有选择地把握教学内容的侧重点,特别是针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和错误思潮,更好地发挥授课老师个性化教学的优势,以调动高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增强科学历史观培养方面的针对性。

3.2 明确教学目的,注重培养高校学生运用科学历史观分析问题的能力

“纲要”课要以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主题,以中华民族从衰落到复兴的历程为基本路线,重点讨论中国近现代160多年所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高校老师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和国情,帮助他们领会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要想解决这些问题,“纲要”课就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宽阔的视野为依托。

第一,“纲要”课程应注重对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一部中国近代史其实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长卷。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许多优秀儿女们前赴后继投身反侵略的斗争,探索着民族的出路。通过“纲要”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到革命先辈们是如何为民族独立奋发图强、英勇拼搏的。在讲授“纲要”课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些有血有肉的鲜活形象充分地融合在教学内容中,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事件,又能加强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情感性,更好地让学生在解读历史的过程中,感悟民族精神的形成,进而激发对民族精神的认同。第二,“纲要”课程应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任课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思考人生目的,人生价值和意义。通过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将人类历史积累下来的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高校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高校老师在教授“纲要”课的过程中,要在学生现有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从而扩大同学们的视野,提升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三,“纲要”课程应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动力,也是人们适应时展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当前中国高校教育的重点,也是当代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自身属性和教学特点。“纲要”课教师要利用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不只要用教材上的观点去填充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们课程学习中学会质疑,然后再释疑。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教学内容,可以在教学中引入事例,让学生大胆发言,大胆讨论。例如,袁世凯夺去了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为了而出卖国家利益。假如没有袁世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能不能在中国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能够强盛吗?学生们都可以在对这些话题进行讨论,但最终的讨论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即使没有袁世凯,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道路也不会成功,资产阶级自身的缺陷和中华民国成立后的种种现象都可以表明这点。讨论目的是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唯物史观的方法为向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理解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必然性。

3.3 坚持以唯物史观作为“纲要”课教学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恩格斯从深入研究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的历史角度出发,由具体到抽象,由实践到理论,创立了唯物史观,并且强调唯物史观不是主观上的教义,而是客观上的方法。“纲要”课的教育教学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唯物史观方法论的价值,并以理论指导实践。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历史是客观的辩证发展的过程,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动力,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力量。在看待历史的问题上,唯物史观强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人们要正确地看待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大学生若要具备科学的历史观,单从哲学理论书上的学习是不够的,必须加强学生对“纲要”课的学习,通过学习,深刻理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从而逐步具备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历史观。

首先,“纲要”课老师必须加强对唯物史观的深入研究。“纲要”课程的内容,单单从一个时间跨度来说,就有160多年的,涉及到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很多知识体系。如此繁琐的内容,如果授课老师没有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就很难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和掌握。要坚持唯物史观在高校“纲要”课中的主导地位和指导作用,不仅要用唯物史观的方法去合理地解释历史,而且要用唯物史观对当今时代的发展作出合理的解释。同时,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纲要”课老师要从时代的新高度来理解和诠释唯物史观,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唯物史观,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特点所决定,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其次,“纲要”课老师要注重识别和批判。“纲要”课老师要划清马克思主义与的界限;要认识到,真正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第一步,也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进行批判其他不正确历史观的前提。在“纲要”课的教学过程中,授课老师应主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揭示的非科学性,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使同学们学会按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则分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运用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来分析历史的发展趋势,只有这样才可以使高校学生树立其科学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最后,要利用网络加强“纲要”课的唯物史观教育。网络教育在观念、方式、途径和范围上推动了传统教育的变革。它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模式,可以使学生主动上网学习,搜集资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空间和时间上,给学生提供了很多便利。“纲要”课老师可以在闲暇的时间里随时随地跟学生沟通交流,开展一些关于唯物史观教育的主题活动;可以把关于唯物史观的一些教育活动纳入校园网,或者开设网络论坛,在网上多传播一些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史学作品或影视,使高校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唯物史观及其史学知识,并学会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

高校教师要充分发挥“纲要”课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从唯物史观教育的特点出发,在教学方式和内容上做出改进和创新。只有不断尝试才能探索出一个行之有效的唯物史观教育途径,帮助高校学生树立科学历史观,并以之为指导,正确认识历史的教训和经验,最终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参考文献:

[1]杨东.“中国近代史纲要”开设以来理论界的评议及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2010(7).

[2]顾晓静,黄方红.“中国近代史纲要”教育教学与唯物史观培养[J].沈阳大学学报,2011(12).

[3]曹雪飞.《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创新的实践与思考[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校本课程课程纲要范文第3篇

关键词: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实施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9)02-050-02

作者:朱凯,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北京,102206/李百炼,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北京,102249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自2003年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实施至今已有六个年头。作为大学体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纲要》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评价等七个方面对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成为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制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本《纲要》的制定紧密结合现代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非常适合新时期大学体育教学的需要,全国各普通高等学校确应全面、认真地贯彻、执行本《纲要》,根据本《纲要》的精神制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本《纲要》的精神并没有得到全面的贯彻和落实,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重视不够,学时不足

《纲要》第五条规定:“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四个学期共计144学时)。”然而,在全国高等学校中,能达到此标准的学校寥寥无几。据了解,大部分院校每学期体育课教学时数在30~34学时之间,即四个学期共计120~136学时,更有甚者,有的院校体育课设置不超过60学时,体育课课时被以各种理由削减或被其他学科挤占。究其原因,与领导重视不够有直接的关系。

虽然现在各院校的领导对学校体育的认知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侧重点仍有偏颇之处。许多院校把体育教育的重点放在提高运动队的水平上面,从而忽略了正常的体育教学,因为运动员、运动队出成绩可以迅速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而正常的体育教学很难达到这一效果。

曾经说过:“正确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要真正使体育教学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首先要提高领导干部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纲要》规定的学时要求,为全面贯彻和落实纲要精神提供基础保障。

二、“三自主”实施困难

《纲要》第九条规定:“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虽然大部分高等学校都能尽力实施“三自主”教学,达到《纲要》的要求,满足学生日益上升的体育需求,但受学校场地、器材、师资等条件的限制以及管理系统、学生自身时间、与其他课程的协调等因素的制约,“三自主”的实际落实有很大困难。

在“三自主”方面,第一个自主“自主选择课程内容”是最容易实现的。大部分学校都为学生设置了多种体育课程供学生选择。第二个自主“自主选择任课教师”在具体实施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大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师队伍存在专项结构不尽合理的情况,且这种情况多存在于50岁以上的教师中,让他们根据《纲要》的新要求实现转型,从教学大纲的单纯执行者转变为教学内容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进而实现“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的目标是有一定难度的。第三个自主“自主选择上课时间”是执行中最困难的。在相当一部分学校中,自主选择上课时间只是一种口头承诺,因为体育课是大学一、二年级的必修课,这个阶段也是其他基础学科课程安排最紧密的时期,若想全面落实“三自主”原则,必然涉及各学校教务工作的方方面面,其难度可想而知。只有将学生四年的课程进行综合合理安排才有可能解决“三自主”原则落实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根据目前各学校体育教师、课程安排的具体情况,如果将第二个自主和第三个自主调整为“学生自主选择为主,学校适当调配为辅”会更具有现实意义。

三、课程内容衔接困难

《纲要》第十一条规定:“要注意课程内容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实效性,并注意与中学体育课程的衔接。”然而,现实中大学与中学体育课程内容的衔接只是一种空谈。要想实现大学与中学体育课程内容的真正衔接,首先要解决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对大学生进行关于中学时代体育课程的调查中发现,除了来自大城市的学生外,其他大部分学生没有完整地上过体育课,特别是在高三的一年中,基本没有体育课,更有甚者,极个别的学生连足球、篮球、排球都分不清楚。其次,在解决中学阶段体育教学问题的基础上,学校对文化课成绩好而体能弱的学生应不偏袒、不放纵,不要为了学校的高考及格率而损害了学生们的身体健康。身体是“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也”,中学时代是学生们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如果这一时期打不好基础,养成不爱锻炼的习惯,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总理在国家科技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关于教育改革问题。对于教学改革,教师、学生包括家长都反映强烈,希望课程设置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社会的实际,要求减轻学生负担。”而现实情况是:知识多、身体差,课业负担多、身体锻炼少。在现在的大学生中,极个别的学生连400米慢跑都无法完成,女生完不成800米、男生完不成1000米跑的比比皆是,大学生的速度、耐力、力量等素质指标明显下降,更有甚者,在体育课上发生大学生猝死事件。因此,做好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有机衔接的研究,尽早构建一种科学的、可行的体育教学模式迫在眉睫。

四、教师面临的挑战

《纲要》第十三条至第二十条围绕体育课程建设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做出了详细规定。总理在国家科技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制定教育规划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社会系统工程,难度大、任务重,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完成。”确实,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中要实现这八条规定还任重道远。

教师是课程建设和课程资源开发的核心执行者,是教学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要全面落实《纲要》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教师必须全面深刻理解《纲要》的内涵、优化教学内容、尝试有个性化的教学方法,而这些无疑对习惯于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组织实施教学的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体育教师数量的增长远不及学生数量的增长速度,体育教师的工作量随之成倍增长,大部分教师达到每周10~20节课。繁重紧张的教学任务压得教师穷于应付,疲惫不堪,很难有时间进修、培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学历水平,更不要说静下心来考虑教学改革与创新,开展经常性的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研究,从而造成教师的业务素质停滞不前,教研能力下降。同时,有一部分教师不愿接受教改思想,知识相对落后,教学观念、教学手段仍然是以竞技为主,与信息时代新的教育观有较大的差距,不能适应《纲要》的要求。总之,在体育课程建设和资源开发方面,成绩不显著,不能全面落实《纲要》的规定。各高等学校、各级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体育教师的管理,重视体育教师的在职进修和培训,加强体育教师的自身建设,以切实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满足《纲要》对体育教师的要求。

《纲要》自颁布实施已有六个年头了,大部分高等学校能够积极实施《纲要》的各项具体内容,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由于各种原因,在全面实施《纲要》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现实问题,如学校领导重视不够,体育场地、器材、师资力量等不能满足《纲要》的要求等等。只有切实加强领导,建立监管机制,真正将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才能使本《纲要》得到全面落实。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 2002

[2] 苏玲,张楠. 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7,(10)

[3] 吴燕丹,王建军.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实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现状调查与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0)

校本课程课程纲要范文第4篇

关键词: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4-0078-03

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新纲要》)在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中全面实施,在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课程建设与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评价七个方面,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做出了明确规定。本文客观地分析了《新纲要》在黑龙江省的实施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对策思路,以使其能够在黑龙江省更加顺畅地得以实施。

1《新纲要》在黑龙江省的实施现状

1.1黑龙江省高校现行体育课程模式

1.1.1“三基型”课程模式

注重的是让学生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教学的目的是要增强学生体质,让学生学会利用体育健身知识,增强体质,以原班级教学为主。多以原教学班为教学单位,能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体育教学规范,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并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视因材施教,以基本技能练习和竞技运动技术为主要内容,一、二年级同开设基础技能课和专项选修课。

1.1.2“三段型”课程模式

强调的是学生的体育基础,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锻炼习惯。这种体育教学模式把高校体育课程划分为三个层次,一年级开设基础体育课,二年级开设体育选项课,三、四年级开设体育选修课。

1.1.3“一体化型”课程模式

强调的是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练习的持续性和整体陸,要合理利用学校的体育场所和体育器材。

1.1.4“分层次型”课程模式

强调的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运动能力,分析学生的体质差异,然后因材施教。通常是在一、二级都开设专项选修课,其中有基础班和提高班。

1.1.5“俱乐部”课程模式

主要是模仿国外高校那种松散的,非学科性质的俱乐部,但仍以课程形式出现。

目前,黑龙江省高等学校体育课程设置模式较均匀,除“俱乐部”和“三基型”课程模式偏低外,其他几种课程模式分布相近,这说明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模式的多样化。

1.2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

《新纲要》要求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4个学期总计144学时),修满规定学时,达到基本要求,是学生毕业、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普通高等学校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

目前,黑龙江省所有普通高等学校都能按照《新纲要》的要求,在一、二年级开设体育课程(4个学期共计144学时),但是部分高校对三年级以上学生所开设的体育选修课一般都安排理论教学内容,极少数高校把课外体育锻炼,校外活动或运动训练等纳到体育课程中,此外,对于《新纲要》提出的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等特殊群体而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等方面还没有完全实施。

1.3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内容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是以技术教学为主,大部分高等学校选用实践课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篮球、足球、排球、武术及健美操等项目上,只有少部分学校开设了网球、街舞、台球等项目,还有部分高校开设了具有北方地区季节性的传统项目,如:滑雪、花样滑冰、毽球等,但对于类项目则几乎没有开设。从总体上看,黑龙江省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内容还没有充分体现健身性与文化性、选择性与实效陸、科学性和可接受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只重视掌握运动技术为目的的“教”和“练”,而忽略了以健身益智为目的的“学”和“用”。

2《新纲要》在黑龙江省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1课程内容衔接困难

《新纲要》第十一条规定:“要注意课程内容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实效性,并注意与中学体育课程的衔接。”然而,现实中大学与中学体育课程内容衔接得非常不理想。在对大学生进行关于中学时代体育课程的调查中发现,除了来自大城市的学生外,其他大部分学生没有完整地上过体育课,特别是在高三的一年中,基本没有体育课,这就导致在现在的大学生中,极个别的学生连400m慢跑都无法完成,女生完不成800m、男生完不成1000m跑的比比皆是,大学生的速度、耐力、力量等素质指标明显下降,更有甚者,有的学生连足球、篮球、排球都分不清楚。因此,做好中学与大学体育课程有机衔接的研究,尽早构建一种科学的、可行的体育教学模式已经迫在眉睫。

2.2体育场馆、器材的不足

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形式,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主要目标的教育过程。而这个过程的前提便是学校应具有一定的体育活动场所和运动器材。可以说,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械设备是开展高校体育教学,增强学生体质,丰富高校文化活动的物质基础。目前,黑龙江省部分高校投资在体育器材上的经费不够,体育设施比较落后,设备不健全,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很难满足体育教学、学生课余训练以及群体活动的需求。此外,虽然有部分高校近些年加强了体育场馆的建设,也加大了体育器材的资金投入,但是由于高校扩招,在校学生数量逐年增加,这些有限的投入远远满足不了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很多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在学校里得不到锻炼,从而使部分学生放弃了运动锻炼。

2.3教师面临的挑战

《新纲要》第十三条至第二十条围绕体育课程建设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做出了详细规定。教师是课程建设和课程资源开发的核心执行者,是教学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要全面落实《新纲要》在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教师必须全面深刻理解《新纲要》的内涵、优化教学内容、尝试有个性化的教学方法,这些无疑对习惯于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组织实施教学的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此外,随着黑龙江省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体育教师数量的增长远不及学生数量的增长速度,体育教师的工作量随之成倍增长,大部分教师达到每周10~20节课。繁重紧张的教学任务压得教师穷于应付、疲惫不堪,很难有时间进修、培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学历水平,更不要说静下心来考虑教学改革与创新,开展经常性的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研究,从而造成教师的业务素质停滯不前,教研能力下降。

3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实施的对策研究

3.1建立与高中相衔接的选项教学体系

体育新课程要求在高中阶段实行选项教学,高校作为教育体系的更高层次,如果只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班级授课模式,要求所有学生研修同一教学内容,步调一致地学习,则可能会出现种种不适应现象。如在高中阶段选择该教学内容者,其掌握的运动技术水平早已超过大学教学内容要求,因而满足不了学习的欲望,同时也限制了他们的发展;对于完全未接触教学内容者,所学内容则可能超出其能力范围,而出现“学不来”的现象,严重锉伤学生自信心与学习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对高中选项教学的调研,全面了解高中选项教学的项目情况,并根据调研结果创造条件,尽可能开设与高中阶段一致的选项,为学生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此外,大学新生入学时,应对其高中体育选项记录在案,进行分析研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他们所选项目全部开设,供其自由选择。部分条件不允许的项目,可开设技术能力要求相近的项目,供其选择。

3.2建立场馆设施,器材设备的管理系统

高校的体育场地与器材是实施《新纲要》的前提,所以黑龙江省高校体育相关人士应重视学校体育硬件设施的建设。要根据学校课程建设的实际情况,积极向国家申请体育经费,或者自筹经费引进相应器械、设备,加大体育硬件设施的建设。此外,应加强体育场馆设施和设备器械的科学管理,建立建全各项规章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做好现有场馆资源的合理利用,采取措施延长体育场馆、设施的开放时间,合理安排统筹规划,提高对各项体育设施的利用率,逐步实现体育课程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和计算机网络化。

3.3加强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的培养

在《新纲要》背景下,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将由过去单纯的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能力和个性发展的开拓者、培养者和评价者。这就需要体育教师要与时俱进,注重吸收和借鉴国内外高校先进的教学方法、经验和手段,不断自我完善,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养。与此同时,各高校及各级主管部门也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体育教师定期接受教育培训和在职进修,不断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切实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使他们成为具备“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进而满足《新纲要》对体育教师的要求。

4结语

《新纲要》在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已近十年,大部分高等学校能够积极实施各项具体内容,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由于各种原因,在全面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现实问题,只有正视这些问题,加强领导,建立监管机制,才能使之得到全面落实。

参考文献:

[1]教体艺[2002]13号文件[Z].

[2]童丽平,《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程教学指导纲》实施现状与对策田,体育与科学,2006(2):93-96.

[3]姜志明,北京普通高校贯彻实施新《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4]柴如鹤,大众高等教育阶段理工科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1(1):57-58.

[5]李菁昱,张运亮,魏祝颖,等,新体育课程纲要下普通高等学校网球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9(6):69-72.

[6]王萍,新纲要环境下大学体育课程特点分析0),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4):67-68.

校本课程课程纲要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建国初期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教材建设 历程

建国初期,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教材建设,具体分为两个阶段:1949―1952年是拟订讲授提纲、推荐参考书,开始编写讲义、教科书及参考资料;1953―1956年是着重修订、编写教学大纲,大量翻译和出版前苏联的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籍。基本形成了以教科书为基本教材,教学参考书等教学资料为辅助教材的覆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材体系。

新中国成立初期,“思政课”教学尚处于起步阶段,还不具备统一编写教材的条件。所以,一方面是教育部组织自编或委托学校、研究机构、个人编写讲授提纲、课程纲要及参考书,另一方面是翻译苏联的“思政课”教学大纲,以供教学急需,各地教师、学者自编讲义、教科书进行教学。[1]1950年2月初,在教育部的主持下,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前身)革命问题教研室牵头组织召开了首次“新民主主义论”教学讨论会。这次会议拟定的“新民主主义论讲授提纲”,经教育部审定之后,成为当时京津各高校讲授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重要依据。京津各高校春季开学后,均按照“新民主主义论讲授提纲”开始授课。[2]1950年5月,北京三联书店出版了苏联学者奥斯特洛维强诺夫编写的《政治经济学讲授提纲》。后来,中国人民大学也出版此提纲用于教学。这一年夏天,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暑期政治课教学讨论会,对近一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况进行了认真的总结,进一步讨论了“讲授提纲和基本参考书”。[3](P91)到1950年8月,《新民主主义论讲授提纲》、《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教学纲目》和《政治经济学讲授提纲》皆在《光明日报丛刊》(第二辑)上全文刊登。1950年10月4日,教育部在下发的《关于全国高等学校暑期政治课教学讨论会情况及下学期政治课应注意事项的通报》中有两个附件,附件二是《华北区1950年第一学期政治课“社会发展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及《华北区“社会发展史”教学进度表》。规定“社会发展史”的基本参考书为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和艾思奇的《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讲授提纲(修订本)》;关于“政治经济学”一课,教育部曾介绍三联书店出版的苏联奥斯特罗维强洛夫著的《政治经济学讲授提纲》,三联书店出版的《政治经济学课程各分册》为参考书;“新民主主义论”是以的《新民主主义论》和胡华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为基本参考书。1951年,东北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委员会出版发行了傅尚民译、苏联高等教育部社会科学教育司公布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教学大纲》和苏联尤菲列夫著《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东北师范大学到1951年也已编写出《新民主主义讲授提纲》。当时,在没有科书的情况下,有的学校就把参考书当作基本教材。如,中国矿业学院成立后,“以《新民主主义论》……为统一的政治教材,……组织学生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副院长朱献民亲自为学生上政治课”。[4]

这一时期,艾思奇编写的《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讲授提纲》和《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讲义》两书,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时候密切结合了新中国的政权、阶级状况等现实内容,成了教师宣讲“社会发展史”的主要教材。艾思奇编写的《社会发展史讲授提纲》于1949年9月由群众书店印刷,10月由北京新华书店以《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讲授提纲》书名出版发行。第三次订正本于1951年1月,由人民出版社发行。1950年6月,由解放社出版的《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讲授提纲》新订本,也成为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普及唯物史观、推动思想改造的一本重要读物。艾思奇根据讲授提纲整理的《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讲义》,于1950年4月由工人出版社出版。工人出版社出版的这本《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讲义》,累计发行了46万多册。[5]此后,艾思奇还将这本书做了进一步修改,《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讲义》由三联出版社出版,书名改为《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到1955年,此书共出版了10版,到1958年先后印刷13次,前后发行上百万册,成为当时重要的学习参考材料,极大地推动了高校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开展。[6]中国人民大学胡华编著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初稿)于1950年3月由人民出版社初版后到1953年1月,人民出版社已修订11版,仅东北人民出版社重印发行的就达28万多册。[7]“这本书系统而简明地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是新中国第一本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的中国现代革命史。它很快成为全国干部、青年和高等院校学生学习中共党史的基本教材。该书在‘’以前印了13版,发行230多万册”。[8]后来,该书被中央教育部定为全国高中历史读本,也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教材。1951年,由胡华主编,戴逸、彦奇编辑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参考资料》,作为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一书配套的辅读物,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此书从4月初版到11月已是第9版了,这是建国后最早出版的中国革命史参考资料。当时北京大学、河南大学等高校也相继编辑了一批《新民主主义论》的教学参考资料书。东北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前身)教材出版料发行了一套《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参考资料》。

1952年9月5日,教育部在《1952年工作计划要点》中强调:“拟订各级学校政治课的教学大纲”,同时“大力编译各级学校的教科书。”[9](P167)为组织全国各高校及有关人力,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这一工作,教育部于同年11月27日又发出《关于翻译苏联高等学校教材的暂行规定》,要求各高等学校制定翻译苏联教材的计划,并对翻译苏联教材的原则、组织、规划等作了规定。1952年12月25日高教部成立后即在教学指导司内正式设置了专职的教材编审机构――教材编审处(高等教育出版社前身)。根据教育部的指示,从1952年秋开始,包括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修订、编写、出版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大纲,教科书及翻译、出版苏联的“思政课”教学大纲、讲义、教科书、政治书籍等成为建国初期教材建设的中心工作。

自教育部在1953年2月7日规定“马列主义基础”于1953年度为各类高等学校及专修科(二年级以上)二年级的必修课程后,6月17日又发出通知把“新民主主义论”改为“中国革命史”,于是这两门课程的教学组织和安排就被提上了日事议程。关于“中国革命史”的教学提纲,高教部表示:“拟试用人民大学1953年起草的‘中国革命史纲目’,该纲目现正在修改中,暑假中即可印发。”[10](P16)刘辉在《中国人民大学与建国初高校“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史”课程的开设》一文中说:“从通知到正式开课,只有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高教部规定,先以中国人民大学起草的‘中国革命史纲目’作为教学提纲。同时,在此提纲的基础上由何干之负责组织编写教材。”“为适应教学需要,何干之受高教部委托,负责主编示范性教材,这就是1954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革命史讲义(初稿)》的由来。”“起初,在没有教材的情况下,只能将‘中国革命史纲目’印发给学员使用。后来,讲义初稿写好后,便分章印成小册子,发给学员边讨论边学习。”[4]这时,教育部为了便利组织教学大纲、教材的翻译、审校和出版工作,于1954年5月正式成立了高等教育出版社。同年12月,何干之主编的《中国现代革命史讲义》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被高教部定为全国高等学校最早的革命史教材。此后该书一版再版,截止到1956年,累计印行160余万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1955年4月25日,高教部副部长刘子载明确要求各学校领导“切实执行教学计划中关于政治理论课的规定”,“大力改进马克思主义教研组的工作……真正发挥集体作用,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审查和讨论讲稿,精简分量过重和内容重复的教材书”。[10](P21)

在短短的几年里,各高校马列主义研究室及相关专业的教师相继编写、翻译和出版了一系列讲义、教材、学习资料等,对“思政课”的教材建设发挥了积极的、重要的作用。如,东北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基础教研室编《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关于中国革命问题的参考资料(第一辑)》(1953);苏联列杜诺夫斯基等著、北京大学马克思列宁主义教研室译《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1955);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研究室编《〈马列主义基础〉参考资料》(1952)、《〈马列主义基础〉学习资料》(1954)、《〈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课堂讨论提纲》(1954)、《“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经典著作摘录》(1955);中国人民大学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研究室编《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课堂讨论问题与参考书目》(1953)、《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科学》(1953)、《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论自然界与社会中诸现象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1953)、《发展是对立面底斗争》(1953),等等。还包括一些注明“校内用书,请勿外传”、“校内教学用书,定期收回”等字样的讲义和参考资料等,如《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讲稿》、《中国革命史参考资料》。

1956年9月,高教部对“思政课”的课程作了一些调整。关于教学大纲,高教部指示:“马列主义基础的新教学大纲已发,中国革命史教学大纲仍用原来的,但各章节的原定学时,学校可做适当变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大纲,正在编写……”[10](P28)在1957年停开四门“思政课”,改开“社会主义教育”课程之前,《中国现代革命史教学大纲(初稿)》、《“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初稿)》、《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教学大纲(初稿)》、《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初稿)》都已经于1956年全部出版发行。上述四门课程的教学大纲除《中国现代革命史教学大纲(初稿)》、《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初稿)》由国内几所大学联合编写外,其余都是译自苏联高等教育部社会科学教学司编的教学大纲。其中,北京大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教研室、中国人民大学哲学教研室翻译《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教学大纲(初稿)》(1956),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列宁主义教研室翻译《“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初稿)》(1956),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还有,1954年由北京群众书店发行的《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教学大纲》(卡尔达赫强编著),是经苏联文化部高等教育局社会科学教育处审定、供高等学校非哲学系使用的教学大纲;人民出版社在1955年也出版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教学大纲》;苏联共产党中央直属高级党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研室审定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教学大纲》于1956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一时期,“马列主义基础”的教本是“苏共党史简明教程”;“中国革命史”课的主要教材是何干之主编的“中国现代革命史讲义”;“政治经济学”课的教材是苏联编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课由教师自编讲稿,其内容实际上是1953年中国人民大学苏联专家克列的讲稿。有的学校用苏联康斯坦丁诺夫著的“历史唯物主义。[10](P33)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至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时期,虽然只有短短的七年时间,但在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历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与基础课、专业课一样,成为高校各系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而且被提升到了居于整个高校课程改革中心环节的高度,确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教材建设也开始提上了议事日程,基本上形成了以教科书为基本教材,教学参考书等教学资料为辅助教材的覆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材体系。

参考文献:

[1]石云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改革60年回顾与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9,(19):4-12.

[2]刘辉.中国人民大学与建国初高校“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史”课程的开设[J].教学与研究,2008,(11):86-93.

[3]石云霞.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教育历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刘勇.京华风采:建设新型大学的努力和探索[N].中国矿业大学校报,2008,09:22.

[5]卢国英.一代哲人艾思奇[J].高校理论战线,2009,(6):19-26.

[6]曹光章.建国初期的历史唯物主义教育[C].当代中国成功发展的历史经验――第五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

[7]谢振声.胡华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1,(5):80.

[8]戴逸.胡华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J].百年潮,2009,(6):77-80.

[9]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Z].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