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范文第1篇

1、预习课文,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够正确读写“碧绿、郑重、允许、仿、厨房、刺猬、畜生、胯下”等词语。

2、通读课文,从总体上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的思路。

3、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部分,指导课后思考·练习4。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和我们的年纪相仿,不仅健康、天真、活泼,而且勇敢、聪明、有本领、见识广。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了解他呢?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闰土”是谁,他和“我”是什么关系?

3、快速默读课文,找出依据。(“我”是少爷,闰土是给我家做工的忙月的儿子。他们是主人和仆人的关系。)

二、预习课文

1、小组学习,读准生字的字音,说说书写时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理解词语;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默读课文,想想“我”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他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把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开火车式朗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字音。

2、利用课件检查学习情况

(1)生字中的特殊部首:拜(手);允(厶或儿);畜(亠)

(2)正音

(3)与生字有关的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巩固生字的音形义。

3、质疑(可简单写副板书,便于在下面的学习中反馈)

四、学习描写闰土外貌的内容

1、过渡语:一般情况下,我们认识、了解一个人的时候,首先认识和了解这个人的什么呢?(要想认识一个人,先要看他的外貌。)

2、闰土长什么样呢?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3、读“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一句

板书: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

4、谁来说说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

(1)学生不知从哪说起时,可引导学生做一个小练习:拿铅笔将“圆脸”的“圆”、“小毡帽”的“小”和“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一句话轻轻划掉,然后看看他是谁,与他相对照,少年闰土有什么样的特点。

对比之后,我们知道闰土是一个年少而又天真活泼的孩子。

(2)再仔细读读描写闰土外貌的句子,看闰土还有什么特点。

如果学生没有新发现,再做一个练习:用铅笔将“紫色的”划掉,然后换上“苍白的”或“蜡黄的”一类词语,读后说说有什么体会。

体会出闰土“健康”的特点,因为他的脸是“紫色的”,为什么是紫色的?(在海边瓜地看瓜,在海边捡贝壳、看跳鱼儿,经风吹日晒变成紫色;闰土是一个“忙月的儿子“,是穷苦人家的孩子,生活在农村。)

5、请一位同学总结闰土具有哪些特点

板书:年少健康天真活泼

五、指导课后思考·练习4

1、课件出示要求及插图。

2、课件出示摘录的内容。

3、什么是人物的外貌,让学生结合闰土外貌的学习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

4、课件出示范例,让学生自己读、说、评、议。

5、小组同学互相启发,练习说一说自己要描写的人物外貌。

六、理清四件事的顺序

1、提问:闰土和“我“在一起,给“我”讲了哪些事?

2、四人小组学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3、学生按先后顺序说一说

4、师生评论,调整板书:雪天捕鸟夏日拾贝月夜刺猹潮汛看鱼

七、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3、用一段话描写一个人的外貌。

附: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从人物的动作、语言入手了解人物的性格、品质特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3、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教师简短谈话后,导入新课。

二、教师引导学习“看瓜刺猹”

1、课文中哪几件事重点描写了闰土的动作?

(捕鸟,捡贝壳,看瓜刺猹。看跳鱼儿没有写出闰土的动作,所以这件事不算。)

2、在这几件事里,哪件事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

3、学生畅谈

【(1)看瓜刺猹。因为这件事是文章中主要描写的一件事,课文中先后出现了两次,写得最详细。(2)学生以前根本没听说过这样的事,听后感到很新鲜,所以印象最深。(3)作者写得生动,特别是你听“月亮地下,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给人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突出了闰土勇敢、聪明、能干的特点,所以印象最深。(4)一读到这儿,眼前就浮现出一幅少年闰土在月亮地里勇敢刺猹的画面,所以印象深。(5)这一段不仅给我们的印象深,而且留给作者的印象也很深。课文一开始写作者回忆中的少年闰土的形象,也是看瓜刺猹的画面。这一段最能突出少年闰土动作上的特点。……】

适时板书:聪明、能干勇敢

4、教师小结:好极了,这一段话最能突出少年闰土聪明、能干、勇敢的特点,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谁的脑子里已经浮现了这样一幅神奇的画面?

5、引导同学们想象第一自然段描述的画面

同学们,你们想一想:看瓜刺猹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晚上);当时是什么样的天空,(深蓝的天空);什么样的圆月,(金黄的圆月);什么样的西瓜地,(碧绿的西瓜地);什么样的银项圈,(明晃晃的银项圈)。作者就是抓住了这几种不同色彩的景物特征,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神奇般的美妙世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6、自由轻声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轻声齐读……让大家一次又一次地体会感情。

7、在这样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中,“其中有一个少年”“其”怎样讲?(那中间,课文中指西瓜地。)

8、同学们,作者对三十年前的朋友如此记忆犹新,可见看瓜刺猹这件事给他的印象是很深的。现在请同学们把描写少年闰土勇敢刺猹主要动作的词语找出来。

(1)学生找后回答。

(2)教师板书:听、捏、走、看、刺

9、“看瓜刺猹”动画演示

(1)再次体会感情

(2)引导背诵(可以演示动画进行提示)

三、学生自学“捕鸟、捡贝壳”两件事

1、说说“看瓜刺猹”这件事我们是如何学习的?

2、谁能给大家说说其它两件事,又表现了少年闰土的什么特点?

3、学生畅谈(先读原文,再谈体会)

4、适时演示“捕鸟”动画,加深理解和体会。

【(1)从捕鸟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少年闰土聪明能干的特点。(2)从这件事,还可以看出闰土知识丰富,他能认识好多鸟,我们却不然。(3)从闰土捡贝壳这件事我们也可以看出闰土知识很丰富,他知道好多种贝壳的名字。】

适时板书:见识广扫、支、撒、拉

3、师小结:同学们都谈得很好。大家通过对少年闰土看瓜刺猹、捡贝壳、捕鸟等事情的学习讨论,对少年闰土动作上的特点领会得不错,一个海边农村的少年形象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四、学习“父亲允许闰土来管祭器”部分

1、现在同学们想一想,作者和闰土是怎样认识的?

【因为那一年作者家是大祭祀的值年,一个忙月忙不过来,所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从此他俩就认识了。】

2、作者为什么又盼望闰土早点来呢?

【因为他早听说闰土这个名字,而且知道闰土和他仿佛年纪,又会装弶捉小鸟雀,想和他玩,所以盼望他早点来。】

3、“仿佛”在这里当什么讲?(类似、差不多、相仿、接近)

4、谁能结合句子再给大家说说作者为什么又盼望闰土早点来呢?(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作者的父亲答应让闰土来管祭器,作者非常高兴,因为他早听说闰土这个名字,而且知道闰土年龄和他差不多,还会装弶捉小鸟雀,所以盼望他早点来。)

板书:“我”盼望

五、引导学生学习体会人物的语言

1、现在同学们想一想,课文中讲了少年闰土的几件事?是采用什么形式讲的?(四件事,对话形式。)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闰土的语言,“我”的语言及作者的插说部分用不同的符号在书中划出来。

3、学生默读勾划。

4、谁把闰土的话给大家读读。

5、在闰土讲的这几段话中,你对哪一段话最感兴趣。请在小组内给同学们讲讲。

6、小组讲。

7、小组讨论结束,请把你最感兴趣的话给大家说说。

【(1)我觉得闰土讲“看瓜刺猹”这段话最有趣,特别是讲闰土刺猹时的动作,连用了几个动词,讲得那么逼真,把一个海边少年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2)我觉得闰土捡贝壳那一段讲得好,他不但把海边美丽贝壳的颜色、样子都介绍给我们这些没有见过贝壳的孩子们,而且还使我们爱上了海边的那有趣的生活。(3)我觉得这句话最好:“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因为他俩身份不同,但他很直爽地邀请人家去,说明他天真、淳朴的性格。(4)我觉得看跳鱼儿这段话最好,原来我只知道海洋里有鱼,但不知道还有像青蛙似的长着两只脚的跳鱼儿,从中可以看出闰土知识很丰富。(5)我觉得闰土说的这句话给我的印象最深:“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从中可以看出闰土通情达理、朴素可爱的性格。……】

8、刚才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确实感到闰土所讲的这几件事,都是生长在海滨的农村孩子最熟悉的事,也是少年儿童生活中的乐趣。这几件事,生动地显示出少年闰土确实是一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从小就热爱农村生活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1、现在集体朗读插叙部分,体会这几段话的意思。

2、“那时候……只是无端地……”这一段话插在了“我”与闰土的对话中间有什么作用?“无端”如何讲?两个破折号有什么用?(说明“我‘知识贫乏,什么也不知道。黑暗的封建教育制度脱离实际,脱离生活,并非”我“念书不用功。两个破折号的用法一样,表示注释作用。)

3、读第14、16自然段

(1)闰土的心中有着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闰土知道这么多,那么做为少爷的“我”呢?(什么都不知道)不知道什么呢?师生对答:

闰土知道雪天在沙地上如何捕鸟而“我”却不知道

闰土知道夏天去海边拾贝壳而“我”不知道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

闰土有看瓜刺猹的经历而“我”不知道西瓜还有这样危险的经历

闰土会在潮汛来时去看长着两个脚的跳鱼儿而“我”听也没听说过还有这样的鱼儿

这许许多多的新鲜事,我从来都不知道。

(2)小组讨论、交流:①“我往常的朋友”是些什么样的人?(富家子弟)②“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是什么意思?(“我”和其他富家子弟一样都生活在深宅大院,不能广泛地接触社会,接触自然,像井底之蛙,见识很少)③这一自然段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对闰土的佩服,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所处的生活环境的不满。)

板书:羡慕佩服向往

七、学习“分别“部分

过渡:正因为闰土知道得这么多,所以和他在一起的日子“我”很高兴、快乐。可惜,正月很快过去了,闰土要回家了,分别的时刻到了,这时,“我”和闰土的心情怎么样?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出来?

1、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以体会(急、躲、托、送)

2、课件演示第二幅插图,想象“我”和闰土是得怎样告别的,再说一说。

板书:难舍难分

八、小结学习情况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范文第2篇

小说以我回乡的见闻为主要情节,在故乡,作者塑造了两个主要人物――杨二嫂和闰土。教学中,我试着从这两个人物与“我”关系的“远”与“近”的角度,去勾勒他们的性格特征,启发学生去思考,鲁迅笔下那个年代的人物的命运走向;进而,引导学生理解鲁迅对当时社会环境的看法和态度,接近鲁迅的精神世界。

一、杨二嫂与“我”

杨二嫂的出场,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连续的三个感叹号,加重了语气,泼辣的气势扑面而来,也显出杨二嫂对“我”的“亲近”。在我“愕然”之时,杨二嫂再接再厉:“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经过母亲的解释,“我”才记起,她是小时候斜对门开豆腐店的女人。年龄的差距使“我”不太关注这个漂亮的女人,“所以竟完全忘却了”。杨二嫂之于“我”,是早已忘却了的疏远,但“我”之于杨二嫂,却是“我还抱过你咧”的亲密。杨二嫂的“亲近”,其实是在为即将到来的有利可图和人道谴责作铺垫:“那么,我对你说。迅哥儿,你阔了,搬动又笨重,你还要什么这些破烂木器,让我拿去罢。我们小户人家,用得着。”这样的“亲近”,不从相处得来,更非血缘关系,只是为了索取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泼辣、势利、斤斤计较,杨二嫂这个人物,不讨人喜。但如果我们的评价仅停留于杨二嫂的可鄙可厌,便容易陷入肤浅的道德批判,也会抹杀这个人物的复杂性。杨二嫂两次到“我”家,都是冲着一些零碎物件去的,“母亲的一副手套”“狗气杀”等日常用品,成了她虎视眈眈的宝物。第一次到来,试图拉近关系不太成功,面对我无言的抵抗,杨二嫂“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相比之下,第二次取东西要光明正大得多,因为抓住了闰土的把柄,觉得自己有功,便肆无忌惮起来,“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亏伊装着这么高底的小脚,竟跑得这样快。”两次拿东西,动作、神情都不一样,这是鲁迅小说人物描写中非常有意思的地方。抓住这些细节,让学生细细品味杨二嫂在索取物品时的策略,还需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杨二嫂这个人物的可悲可怜,如此处心积虑地想要接近“我”和母亲,甚至不惜怀疑、冤枉闰土的品行,其实只是为了一些非常廉价的日用品。曾经貌美的“豆腐西施”,落到这步田地,有着深广的社会原因。小说写于1921年,军阀混战正酣,生灵涂炭,生活无着。生活于社会底层的人们,更是如海上孤舟,必须抓住一切机会扩充自己,寻求依傍,才不至于有船翻人亡之险。杨二嫂的命运,折射着的是那个时代的恶毒和不幸。

二、闰土与“我”

关于少年闰土的选段,已经收在人教版六年级的课文里,学生对闰土这个人物并不陌生。课上,不少学生能够复述出童年时的“我”和闰土的有趣经历。接下来,我让学生对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进行比较。

少年闰土:

这不能。须大学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18自然段)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走过去……(23自然段)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28自然段)

中年闰土:

“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不懂事……”(66自然段)

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67自然段)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规定……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71自然段)

要求学生观察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语言描写,从句子成分上分析两者的不同。问题一出,就有学生发现,在少年闰土的语言里,基本上每句话都以“我”“我们”或“你”作主语;而在中年闰土的语言中,则缺少了这类代词主语,代之以“自家”“老太太”“老爷”,或者干脆没有。联系日常语境,让学生讨论,这样的说话方式,反映出怎样的人物关系。不难得出结论:少年闰土的世界充满了欢乐和想象,也乐于与“我”分享自己的一切,这里不光有光怪陆离的虫鱼鸟兽,也有相互体谅的朴素人情,并且这种分享,是带着极强的个人认同和自豪感,此时的闰土,单纯质朴,把“我”当做他的一个亲密伙伴,对我无话不谈;相比之下,中年闰土的世界则处处流露出苦涩的悲哀,“多子,饥荒,苛税”是他头顶的几座大山,压着他往前挣扎,贫苦的生活又使他在面对“我”时保持一种下等人的谦卑,觉得从城市中到来的“我”是“老爷”,“我”与他是主仆关系。通过对人物语言的细读,对鲁迅写作句法的挖掘,我们可以带学生领略鲁迅语言的精巧,进而理解,儿童时代的伙伴式亲密已经荡然无存,成人世界里,只有生活的压迫、世俗的观念以及由此带来的地位的尊卑。

我们发现,杨二嫂和闰土在处理与“我”的关系时,方式截然相反。与“我”并不熟悉的杨二嫂,觊觎着几个物件,拼命拉近与“我”的关系;小时候的亲密玩伴闰土,则在阔别多年后,极力否认童年玩乐的价值,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异。这两者,一是“辛苦麻木”,一是“辛苦恣睢”。即,要么封闭自我,蜷缩在自我保护的壳中,与外界疏离,只为犬儒的生活;要么侵犯他人,占他人之物为己有,在残酷竞争下踩着他人向前。变态的人际,变态的人性,共同指向变态的社会和观念。

王富仁先生在《精神“故乡”的失落――鲁迅〈故乡〉赏析》一文中提到,小说涉及三个故乡:“一个是回忆中的,一个是现实的,一个是理想中的”。“突出描绘的是现实的故乡”。如果我们爬梳三个故乡之间的关系,便会发现,它们相互作用又有机结合。作为记忆中的故乡,充满着奇幻的、理想化的色彩。它是“我”对故土最本真最原始的依恋,但也是“我”作为一个成年人不切实际的“想象”。这种“想象”在“现实的故乡”的无情解构下分崩离析,其实这“现实的故乡”早就存在,残酷的社会环境下人与人的阶级感与疏离感一直没变,只是童年的经验恰好提供了一个躲避世俗的场所。当成年的“我”回乡后品尝到旧日不再的苦果时,对未来的愿景则延续着鲁迅作品中一贯的深刻之犹疑:在新的生活与旧的经验、希望与绝望、切近与茫远、有与无的二元对立间徘徊。“路”的比喻,正如《自序》中“铁屋子的呐喊”的比喻,夹杂着无奈、绝望与决绝的复杂情感。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范文第3篇

关键词:描写;推敲;细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2-0222-01

鲁迅的小说《故乡》通过烘托、对比、描写等手法,画出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贫苦农民形象。作者采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技巧,深刻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所带来的一些社会弊端。闰土形象的塑造可谓是精雕细刻和独具匠心,人物形象达到了艺术性与思想性的完美统一。

一、绘画式描写:此时无声胜有声

作者写“我”回故乡这一情节时,对故乡的人物,全然是只字未提,而是先展示一幅萧索、荒寂的农村画面:深冬时节,阴晦天气,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单一“横”字足以现出当时农村的杂乱、荒凉、了无生气,可谓“惜墨如金,意境全出”。这与《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有着异曲同工之效:同是久别故乡的游子,都有着“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感,人是物非,沧桑巨变,着实让人倍添凄凉,以自然环境描写来反衬社会背景在此处更显珍贵。

二十年前的闰土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那猹却将身子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同时配以上述“海边瓜地”美好的境地,构成了色彩明快,艳丽的物景。鲁迅先生在此美景之中又赋以一位活泼刚键,勇敢机敏的少年――闰土,更添画面的美感价值,以乐景来反衬悲凉。二十年后的闰土则“灰黄的脸色,很深的皱纹,头戴着破毡帽,身上穿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又粗又笨且开裂,好似松树皮。”作者运用肖像描写,采用定格的艺术镜头,逼真、准确地将一位饱受饥寒交迫之苦,忍受生活重负之压的贫苦农民形象跃然纸上,前后的强烈反差可见当时社会对其的压迫之深,好似《天净沙・秋思》中的那匹疲惫不堪的瘦马。人物变化之大,造成悬念,更能激起我们深思其如此反差之大的原因。

神情描画也是作者所苦心经营的:“闰土仿佛石刻一般”、“像一个木偶人了”,两个比喻句,精练传神,以神情的描摩来推动展现人物内心感情的跌宕起伏:闰土的呆滞、迟钝、衰老刻画得淋漓尽致,让我们的“衰其不幸,怒其不争”之情油然而生,这种神情刻画更为下文的水生与宏儿纯真友谊作了对比。鲁迅先生说过:“写人就如画家的画人物,也是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想,一挥而就。”在本篇小说中的闰土的神情描绘确实显示鲁迅的艺术水准之高,画技之精湛。

二、言简意丰,潜心推敲:弦弦掩抑声声响

闰土简单而又断断续续的话语,已非昔日的“滔滔不绝”。这是作者特意精心安排之处,以短语和省略号的形式来表现闰土言语的内涵。闰土的内心世界已有微妙的变化:“欢喜--凄凉--恭敬”。因少年好友久别而重逢,不能不说是一件大事,不过想到自己的贫困现状而生凄凉、自卑自贱,进而产生恭敬,可谓“言由心出”。这些变化证实:闰土的精神生活彻底变样,且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深深埋藏于心底,并下意识的指引规范着自己的举止行为,使自己“循规蹈矩”。这种语言与杨二嫂的直言快语的语气、语调截然相反,更显闰土的善良、朴实。

“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民,勤劳、朴质、坚韧,但又近乎麻木”。这也是鲁迅先生的性格小说的一大特色。

三、细节刻画,旁敲侧击:淡妆浓抹总相宜

作者将浓烈的感情寄寓客观的叙事之中。“我”回忆与少年闰土交往时用了三个细节:教“我”雪地捕鸟、邀“我”看瓜刺猹、讲述海边新鲜事儿。采用这些细节描写,更丰富了闰土形象。少年闰土活泼多知、朴素热情。这可谓文中的喜剧因素。精雕细琢之功。有力的控诉了封建主义对“我”这一类少年的束缚,而闰土则是千千万万受苦的劳动人民只一,能很好的突出了“反封建反压迫”主题思想,也正体现了“呐喊”之初衷。

闰土在谈及自己的苦衷时,“沉默了片刻,便拿起烟管来默默吸咽。”着笔不多,采用“特写”这一艺术镜头,让我们由此窥探出这位善良淳朴的农民朋友有着说不清的重压,只能麻木忍受着,也暗示了当时封建势力的强大,面对如此强大的黑暗势力,只是“默默无闻”。鲁迅凭借这寥寥数语,看似平淡,实是充满激情。这正是“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沉默”只能是灭亡,启示人们去冲破“绝无窗户的铁屋子,唤醒昏睡中的人们奋起捣毁这‘铁屋子’”。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这“似乎”也值得玩味:其实并没有真的打寒噤,此处强调突出,并非一般,更能突出“我”的主观感受--精神上受得了震动。“厚障壁”则是比喻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而这一切都是旧的等级观念的束缚之下的产物。它凶猛而又强大,无形也有形,这看不到的老虎能将人世间的纯真友情吞噬得一干二净。

四、补述点染,虚实结合:柳暗花明又一村

少年闰土“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不难发觉:闰土向神灵祈祷,许愿祝福,旨在寄托自己美好心愿,能过上幸福的生活,真实的再现了闰土的忠厚朴淳。中年闰土的希望,早已初残酷的现实所击碎。向“我”要了一副香炉和烛台。他善良而又朴实的心灵受伤害后变得麻木愚昧、无所适从,以致与“我”分离,将自己的命运寄托于毫无意义的香炉和烛台上,终生“忙忙碌碌”,却是“无为一场”,可见封建社会不仅压迫人们的肉体而且控制人们的灵魂,这是证明当时农民真正要解救的不是其肉体,而是被封建思想“扭曲变型”了的灵魂。这也是作者的真正花“明”之处,也是鲁迅创作该小说的主旨之一。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范文第4篇

[内容]

教学要求:

1.训练学生通过一两件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来;学习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突出人物特点的方法。

2.作文指导过程中,渗透人的高尚品格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习作怎样写出人物特点。

教学准备:小黑板上写好有关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审文题明确要求

1.今天这节作文指导课,我们上《基础训练6》的第6题。出示小黑板:通过一两件事写一个你熟悉的人,要注意写出人物的特点。要求学生默读文题,想想这次作文的要求是什么?

2.这次作文要我们写什么?(写人)写什么人?(写熟悉的人)写几个熟悉的人?(写一个熟悉的人)(师板书习作题)要我们特别注意写出这个人的什么?(写出人物的特点)

二、明特点拓宽思路

1.写出人物的特点是这节课训练重点。什么是人物的特点呢?一个人与众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点。请说说你熟悉的人有什么特点。生自由说,师注意生说的是哪方面的特点。

2.出示小黑板:

品质:助人为乐、大公无私、热爱劳动、工作负责……

性格:倔强、爱发脾气、好强、爱说爱笑……

兴趣爱好:爱唱歌、爱集邮、爱踢球、爱种花……生齐读。

师:现在你能说说你还知道三个方面的哪些特点吗?

(生说)一个人的特点有不少,大家要选最突出的特点来写。

三、扣例文借鉴写法

1.师:找准了一个人的特点,怎样写出他(她)的特点呢?《少年闰土》是个很好的范例。(板书:少年闰土)用小黑板出三个问题,逐一讨论,师随机板书。

(1)他有什么特点?(板书:特点聪明能干活泼可爱机智勇敢知识丰富)

(2)通过哪几件事反映他的特点?(板:事件)(板书:捕鸟捡贝壳瓜田刺猹看跳鱼儿)

(3)通过什么描写写出他的特点?(板书:外貌行动语言神态)生在文中找出描写的句子,评析后得出方法:作者写闰土的外貌并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抓住了紫色圆脸,项带银圈的特征,把一个绍兴农村少年的特点写出来了。(板书:抓特征)

2.让学生找出“雪地捕鸟”段表示闰土动作的词。请学生简洁地把一系列动作说出来。

师:作者写了闰土的一系列动作,刻画得多细致啊!我们眼前似乎浮现了闰土正在雪地里捕鸟的情景。大家注意,写人物的行动,一定要细致。(板书:要细致)

师:你从语言中能看出闰土是个怎样的孩子?师:从语言描写中,我们知道闰土心中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作者知道吗?(不知道)而闰土作为生长在海滨的农村孩子,这正是他所熟悉的事,因此,他说起来滔滔不绝。这些语言的描写是多么地恰如其分,符合闰土的身份啊!我们作文时要注意,写人物的语言要恰当。(板书:要恰当)

3.师:我们通过研究《少年闰土》这篇课文,知道《少年闰土》是通过外貌、行动、语言来进行描写的,描写时,注意了这些方面。除了这些,还可以进行什么描写?(神态、心理描写。板书:神态、心理)注意神态心理描写必须真实。(板书:要真实)

四、列提纲即兴练说

1.你准备写谁?他有什么特点?(指一行同学说)

2.请一学生上来按照小黑板上规定的题目、特点、事件、着重描写的方面等项写提纲,其它同学在下面列提纲。

3.请演板学生说提纲,评议是否能写出人物特点;请写各方面人物特点的同学说提纲,评议是否能写出了人物特点。

五、总结

1.复习一下写作方法,看黑板,跟老师说:外貌抓特征,行动要细致,语言要恰当,神态、心理要真实,具体事例一两件,人物如同站眼前。

2.学生自己读一遍。

少年闰土教学反思范文第5篇

一、前后对比,加深认识

通过纵向和横向的对比和衬托,使简单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使人物形象立体丰满是《故乡》艺术结构的一个特点。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因而在认识人物形象时要前后联系对比,才能加深认识。比如在认识杨二嫂这一人物时,先通过相关语句了解她的性格特点,再前后对比,她的形象就更加突出。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这一句和“便拿了那狗气杀,飞也似的跑了……”这个句子作对比,比较杨二嫂前后不同的动作:一“跑”一“走”,一快一慢,何故?学生通过前后比较朗读、想象,达成共识:没拿到东西之前,她是慢慢走,贼溜溜的眼睛四处搜索,看看是否有物可拿、有利可图;一旦拿到东西,她便飞也似的逃走了。一个“飞”字把她急于把东西占为己有的心理展露无遗,杨二嫂的贪婪形象鲜活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再拿杨二嫂现在的言行和记忆中的杨二嫂进行对比:原先“终日坐着”的美丽勤劳的“豆腐西施”变成了如今尖酸刻薄、贪婪势利的中年妇女。经过这番对比,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疑问:杨二嫂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这样通过前后联系比较,学生的视野不再停留在一个点上,而是能够“瞻前顾后”,从整体着眼,做出全面而深刻的理解,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杨二嫂的认识,而且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为后文了解闰土形象、理解小说主题做了铺垫。

二、情境再现,把握形象

教学中,在朗读到杨二嫂的外貌时,学生竟然都很平静,无人发笑,这让我心中一惊,说明学生仅仅停留于文字表面,而没有充分体会到杨二嫂的这一形象。于是,我让一个学生慢慢地读,然后再请一个同学到台上来表演,学生都忍俊不禁了。通过情境再现他们从杨二嫂的“凸颧骨,薄嘴唇”的外貌中推测出她的尖酸刻薄,再从后文杨二嫂的语言描写中印证了这番推测的正确性。又从“圆规”这一称呼中感受到了“我”对杨二嫂的嘲讽。通过细品慢读引导学生进入到作者所描绘的具体情境中去,在情境表演中加深了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要“潜心会本文,入境始与亲。”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情景表演,再借助读者的想象、联想,使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画面、情境仿佛浮现在“眼前”,产生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阅读“心理图像”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强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

三、添加叹词,体会情感

闰土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人物,他们在小学时就已经接触过少年闰土,本文对闰土少年和中年时期的外貌、语言进行了对比描写,通过闰土的外貌、语言的变化,学生能较快地概括出中年闰土的饱经沧桑,迟钝木讷,但学生的表情却是漠然的,朗读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语言时,语气语调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显然,学生未能走进闰土的内心世界,体会到他的心情。于是指导学生在闰土语言中众多的省略号中添加感叹词,学生马上发现:少年闰土的语言流畅欢快,一气呵成,无法添进任何的感叹词;而中年闰土的语言断断续续、欲言又止,随处可添加感叹词。在沉沉的叹息声中学生读到了积压在闰土心中的深深的无奈和痛苦,沉重的生活压力几乎把闰土压榨干了,他甚至连抱怨都不会了,只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地日日劳作,一味把希望寄托在神灵身上。感叹词的添加使学生更真切地体会到闰土说话时的语气、语音,学生的心灵被触动了,就容易与文中人物共鸣、对话,深切体会到闰土心中的百般滋味,从而走进闰土,理解闰土。

四、联系生活,再现情境

《故乡》的结尾是整篇文章理解的难点,在引领学生理解了这个句子的含义之后,我追问学生:作者尽管看到了希望,但他对于实现希望的信心有没有,足不足?学生众说纷纭,意见不一。这时我让学生反复读这句话,品味其中的关键词。有一个学生谈到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感觉有点味道,但说不出来。于是我把这句话改成了 “也可以变成路” ,让学生通过朗读比较体会这两句话的不同,学生似有所悟,但多数学生的眼神还是茫然的。时代和阅历的差异使学生无法从词语中领悟到作者的心声。再次替换,找了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境来造句子:“只要你努力学习,也可以考上高中。”“只要你努力学习,便考上高中了。”这两个句子一比较,学生马上发现了这两个词语的不同:“也可以”虽有希望但把握不大,含有不确定性;而“便”说明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有十足的把握。文中用了“便”这个字就流露出作者对实现新生活的坚定信心。立足文本,联系学生的生活经历,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解读,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