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范文第1篇

一、对历史课程资源校本化开发的思考

历史课程资源的校本化开发是历史课程活动得以高效开展的依托和保证。所谓校本是指基于学校(school-base),这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新教育理念,大意为“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

笔者认为,历史课程资源的校本化开发要强调学校本位,这样不但扩大了地方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范围,更贴近每个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要求,使历史课程资源在历史课程学习中更加高效,资源的利用也更加灵活多样。

历史课程资源的校本化开发有多重意义。首先,提高历史课程教学的效率,帮助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其次,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校本研究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明确问题,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促进专业成长。再次,有利于学生发展和达成课程目标。从学生最容易接受的学校、家庭、邻居、社区的角度入手来安排课程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校、爱乡、爱国责任感的培养。历史课程资源的校本化开发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社会习俗、风土人情等,继承发扬家乡优良传统,成为热爱和建设家乡的中坚力量。多样而丰富的历史课程资源要求学生改变以往单一的学习方式,而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学习与探究活动等途径,可以突出学生的探究学习,有利于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多种能力的培养。最后,有利于保护地方文化、传承地方和学校的优秀传统。地方文化及地方历史知识一直被排斥在学校的课程之外,处于被压抑的状态,学生对自己的家乡和所处的地方及地方文化传统越来越陌生、越来越疏远。因此,通过校本化开发历史课程资源,加强学生的地方文化认同以及对地方文化传统的认知和关怀,能够加深他们对地方文化和学校的了解和热爱。

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实践探索

(一)范畴:广泛性、地方性和校本化的紧密结合

对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应该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关注广泛性和地方性。历史课程资源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物质资源

(1)历史遗址和文物保护单位。历史遗址和文物保护单位是重要的地方历史课程资源,能满足地方课程的学习,有些还能成为国家课程的重要资源。绍兴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74处,文物保护点78处,绍兴的许多历史遗址如柯桥石塘、八字桥、鉴湖和三江闸等,现在还保存完好,并在发挥着作用。这些是研究绍兴水利建设和绍兴农耕经济非常重要的资源。这些资源既可以用于充实中国古代兴修水利的课程内容,也可以让学生体会那种人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和做法。学生通过走访这些历史遗址和文物保护单位,近距离感受,更能体会历史遗址所承载的历史内容和内蕴精神。

(2)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绍兴城区和各县市都有大量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城区为例,拥有祖居、蔡元培故居、鲁迅故居、秋瑾故居和大通学堂等。这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可以直接作为历史课程资源。

(3)历史街区。绍兴历史街区的一大特点是历史街区就在城区之内,夹杂在日常街区之间,它是鲜活的。书圣故里、仓桥直街、八字桥街区这三大历史街区是开发地方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地点。参观游览这些地方,能让学生通过鲜活的生活场景感受绍兴的人文气息。

(4)历史书籍。前人遗留下来的历史书籍,尤其是地方志,是研究绍兴历史的重要资源。因为地方志所辑录的资料非常丰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生活习俗、自然环境、文物古籍等方面的内容,包含了许多地方历史课程资源,是地方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来源。此外,涉及绍兴地方的文学作品就更多了,较典型的有鲁迅先生的小说和散文,如在鲁迅小说中就介绍了“祝福”这个绍兴的民间习俗;还有美丽的“唐诗之路”。这些都是了解地方风土人情的重要课程资源,都可以进入历史课程。

2.“非物质”资源

绍兴同样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民间文学;戏剧、舞蹈、曲艺;地方方言;传统手工技艺、栽培技艺;民风民俗;地方思想、传统;等等。这些非物质资源深藏于绍兴人的思想精神之中,贯穿于绍兴人的日常生活之中,是非常重要又容易为学生所接受的历史课程资源。

3.校内资源

校内资源因其近距离往往成为最易被发现,也最容易利用的地方课程资源。如绍兴市稽山中学因其历史悠久,所处的地理位置又有其独特性,所以,除了教师与学生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外,学校中还拥有丰富的校内资源,包括众多有形和无形的历史课程资源:如有纪念意义的建筑、历史遗址、文物等,历史名人、著名校友等人力资源,还有校训、学校的文化氛围等精神资源,以及校史陈列室和学校图书馆这种支持性的课程资源(如表1所示)。

表1

4.学生、教师、专业人士等人力资源

校本人力资源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历史教师和其他各课教师、学生本身、社区和家庭中的老人、学生家长、历史事件亲历者、专业人士等,如绍兴社科院和绍兴文物研究所的专业人士也是重要的地方历史课程资源。

5.社区、家庭资源

社区资源是地方资源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社区中生活的历史学科专家、专业人士和教育专家,以及社区负责人、老红军、老革命等,社区内历史悠久的名人故居、企业工厂、纪念馆、社区图书馆等都是重要的地方历史课程资源。如学校为缅怀抗战时期在日寇枪林弹雨中突围遇难的校友,组织了部分学生到烈士的遇难地(现渡东桥一带)举行了悼念仪式,邀请曾亲身经历过突围的离休教师董海春讲述那段难忘的经历,以此告诫学生要牢记历史和自己的责任。

家庭资源也是现在相关研究非常重视的地方历史课程资源。家庭中可以支持历史课程的一些资源,如家中的老照片、家谱,家中的账簿,还有家庭中的藏书、父母的知识储备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可供开发利用的地方历史课程资源。这也为开发利用家庭资源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

社区的重要资源还包括当地的历史博物馆、专业博物馆、图书馆等。绍兴有收藏了许多从原始社会、春秋到民国的文物的综合性绍兴博物馆,经常有各种地方文物资料方面的展览,都是很好的、获悉研究资料的地方。 同时,绍兴也有许多专业博物馆,如绍兴民俗博物馆。这些对了解绍兴的风土人情都是很重要的场所。还有如绍兴安昌的绍兴师爷馆,是掌握师爷文化资料的第一去处。

6.其他资源

随着电脑及技术的基本普及,网络资源的开发有利于突破历史课程的狭隘性,在相当程度上突破了时空局限。网上充足的信息也可以使思路更开阔,多媒体强大的模拟功能能提供实践或实验的模拟情境和操作平台,网络便捷的交互性可以使交流更及时、开放,所以,我们可以重复利用网络这一巨大的信息载体,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内容重组。如《绍兴台门研究》中,涉及到的专业网络资源有:

介绍绍兴地名与台门 http://.cn/lswh/sxzhanggu/dmtm.htm

台门图片http:///netshow/sxoldhouse/tmfdyl/1.htm

绍兴台门的前世今生http:///life

/html/1073114286.shtml

音像资料是历史资源的组成部分。目前我们可以搜集的范围,包括文献纪录片、科教片、专题片,如《历史文化名城掠影——绍兴》《教科文行动(历史篇):世界文化遗产—— 仓桥直街》《绍兴历史上的名人》等。搜集的渠道有出版渠道,如录像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的资料;社会渠道,如对绍兴市博物馆、市电教馆、鲁迅纪念馆和高等院校(绍兴文理学院)等单位编制、保存的资料片的复制等,同时,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是搜集时不可忽视的重要来源。这些内容都可以用于历史教学之中。

(二)措施:主导性和多样性的合理匹配

课程资源因地域、文化传统、学校以及师生各自的差异而不同,所以地方历史课程资源呈现出多样化、具体性的特点。面对这些情况,在对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时候,应采取不同的策略,但在多样化中还是要体现以校本为主导的特点,如具体措施和方法可以根据资源类型的不同多样化。

1.在常规教学中渗透历史课程资源

在历史课教学中,教师在讲授历史课本上的活动课教学内容时,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关注学生的具体知识储备,使历史课文内容与其他历史课程资源相结合。

有教师开发了绍兴地区有关历史课程的资源,如治水英雄、鉴湖、卧薪尝胆等。这些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熟悉又感兴趣,并能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历史课程资源的利用率,以及历史课程资源对课程学习的贡献率,使课程资源充分发挥作用。

2.通过校本课程拓展历史课程资源的利用

许多历史拓展性课程往往与历史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相连。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注重开发历史地方课程资源,可以共同促进历史课程的学习。稽山中学历史组以绍兴的地理、历史文化和优秀人物为素材,积极挖掘蕴藏在其中的丰富内涵,编写了一本体现绍兴乡土特色的教材,并作为拓展性课程开设。有的拓展性课程同时讲两个以上的主题,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广泛收集地方历史课程资源,如研究绍兴稽山中学的历史沿革,开展府学宫研究等。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学校发展的历史、校园文化环境、师生来源结构均可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资源。

3.以研究性学习为途径,关注课程资源的校本化开发利用

我校历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已关注到从本校出发进行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实践来说,每位教师都有指导历史研究性学习的任务,而许多历史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基本上都是从稽山中学具体出发来确定的。

表2

可见,历史课程资源环绕在学生的周围,学生比较熟悉,所以,大量研究性学习都在开发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

4.以学术讲座为指导,提升资源价值

学校邀请了绍兴市的专家和学者为学生做专题报告,内容往往都与绍兴的地方历史有关,如2005年的报告主题是抗战时期绍兴市稽山中学师生突围、抗战路上坚持教学的内容;2009年邀请了绍兴市社科院的周幼涛院长作有关绍兴市历史街区的报告。这些内容既结合热点问题,又涉及绍兴历史文化遗产的问题。报告会后往往还有一个学生与专家自由提问、交流的环节,学生的兴趣很高。会后学生继续探究,开展了绍兴市历史街区的调查活动。

5.依托校园网,开展网络探究

稽山中学一直比较重视电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配有先进的校园网络和电子阅览室,同时大多数学生家庭配有电脑,完全具有进行网络探究学习的环境条件。在利用网络探究进行历史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同时,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如通过留言版、资源库、论坛等鼓励学生自由讨论、上传、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如《绍兴台门研究》 的网络探究(WebQuest)。这种方法主要针对网络资源,以网络为媒介进行探究学习,能广泛利用网络上存在的各种历史课程资源。

6.以节庆活动为载体,关注本校历史

校庆活动可以利用校内历史资源和本地区的历史资源,尤其是重点利用本校的历史资源。绍兴市稽山中学每五年举办一次较大规模的校庆周年活动。校庆活动以回顾学校历史为主,怀念学校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为学校发展作出贡献的前辈,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稽山中学在校园活动中突出地方特色,开展人文周活动,具体活动内容主要有:精读名著,学术讨论;品评经典影片,探索人文主题;邀请专家学者,作专题讲座;开展文史知识竞赛。

人文周和校庆还可以邀请学生家长和附近居民参加,也可以推广到街道、小区里去,一方面有丰富的活动内容,另一方面也能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的目的。

7.以社会实践为契机,开发利用社区资源

学生充分利用假期,开展假期社区服务,通过参加社区服务工作,在广阔的社会舞台上,去认识家乡。社区服务方面,在鲁迅故里为游客提供导游服务、售卖绍兴文化纪念品、向市民和游客发放绍兴文化旅游的传单等。这既锻炼了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心。通过这样的社区服务活动,他们对鲁迅的文章、生平等都能如数家珍。社会实践非常重要的是通过角色转换,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体会,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是很有效的。

8.借助家庭活动,利用社区、家庭资源

家庭课程资源属于校外的课程资源,为历史教学提供了形式多样的素材性资源和强大有效的条件性资源。如家长可以带学生外出游览,在游览过程中给予介绍,平时给学生讲述家中长辈的事迹,讲述绍兴历史上的名人事迹;通过实际活动对孩子进行绍兴民俗教育——过年过节的习俗和禁忌等。又如学校中开展的《我看对联的兴衰》活动,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研究春联,许多学生的调查和研究活动就是从学校和家庭附近开始的。再如绍兴的治水广场,广场中的许多雕塑和建筑就是纪念绍兴历史上为治水和兴修水利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而建的。这个广场又靠近住宅区,许多学生常与家长去散步,通过参观和家长的讲述,他们也能进一步熟悉绍兴历史上的治水英雄。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范文第2篇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既有统一性又有特殊性。从我国现实情况看,教材基本统一,相应的文本资源也大同小异;物质资源虽然受到地域限制,但随着网络技术发展,教师基本上能通过电子图书馆查阅各类资料,在网上阅览博物馆、历史遗迹遗址;目前学校教学的评价方式和体系也基本统一,因此课程资源开发具有统一性,就是要适应历史课程的基本要求和目标。课程资源开发又具有个别性,要根据本校教师和学生特点、学校特点、地方特点,合理选择,有效开发,逐渐形成适合本校学生需要的校本教材和校本课程。在积累过程中,促进学生发展,推动教师成长,利于学校发展。

课程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高中阶段学习任务繁重,课程改革又处于探索过程,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必须适合学校、学生、教师实际,从学校实际出发,有效利用。因此笔者认为,课程资源的校本化开发十分必要。

一 学生差异是课程资源校本化开发的基本依据

学生个体存在差异,表现为性别、社会经济地位、文化背景等不同形式。与教育教学联系比较密切的认知方面的差异有:思维特征、认知风格和智力水平;非认知方面的差异包括兴趣、情感、意志、态度等。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多元化的智能倾向,不同类型学校学生也存在差异,重点中学和非重点中学以中考分数为主要依据招生,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在知识基础、学习习惯、认知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的差异作为一种教学的生态资源来看待充分发掘这种生态资源的教育教学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将学生差异作为课程资源开发依据,突出了学生是教学主体。在校本化开发过程中,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成果――校本教材或校本课程的生成就是为了适应不同学生需要,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的。我们学校既是省艺术特色高中,又是省一级重点中学,在现行招生体制下,学生类型十分复杂,招生有重点批、普通批之分;学生有普高类、艺术类之别。考虑不同类型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教育才有真正价值,课程资源校本化开发更离不开这样的观念。例如,针对普高文科班学生,教师开发出以文本史料阅读为主的课程资源;艺术类中的美术生与普高生相比,他们的文化课水平相对偏低,在美术作品欣赏、美术发展史等课程中却占据优势,教师就适时引导学生从他们的角度和眼光鉴赏历史长卷中的艺术作品,形成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这样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美术创作水平,也能在历史课程学习中,提高对文化史内容的学习兴趣。

二 教师专长是课程资源校本化开发的基本保证

历史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导者,教师的素质决定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和程度。国内外大学有按教师专长安排教学的惯例,我们学校也有依据教师专长安排体育和美术专业教学的例子。教师专长本身就是一种资源,教师能够把自己的兴趣爱好转化成学生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特色学习、个性化发展。教师的专长决定课程资源校本开发的基本方向和内容。就我们的历史组来说,文言文功底好的教师,将历史文献选读确定为课程资源开发的目标内容;具有一定书画基础的教师负责开发中外书画欣赏和艺术史方面的资源;年长的教师在开发地方史和校史方面具有年轻教师缺乏的优势,而年轻教师在则在工作的激情和闯劲方面超过年长教师。

教师专长还有利于提高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性。因为专长,教师将更多地关注感兴趣的话题和内容,注意深入钻研,时常更新。教研组内,历史教师通过分工合作,交流互补,达到资源共享,既保证了校本化资源的稳定性,又节约资源开发所需时间。

总之,在课程资源校本化开发中,历史教师各尽所能,各取所需,日积月累,发挥专长,逐渐形成以教师专长和学生兴趣相互对应为核心内容的校本资源和课程。

三 学校特色是课程资源校本化开发的内在基石

学校是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学校发展历史、校园环境设施、校园文化精神、除历史教师以外的其他教职工都是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学校优势是课程资源校本化开发的内在基石。每个学校都有一段发展史,我们学校虽然建校只有50年,但学校从它山堰上搬迁到竹节岭下,又从一幢教学大楼到整体校园建设完成,历时十年,学校建设和发展的艰苦历程本身也是十分珍贵而独特的历史课程资源,是开发校史的重要内容。学校以艺术特色见长,高中美术教育已经有20年历史,校园里布置了艺术家雕像、雕塑名作石膏像,有画廊和展厅,这些资源构成了校园艺术文化史的重要内容。学校里有一批从事美术教学的年轻教师,他们是历史教师进行艺术史教学的最好帮手。校训、校风、校歌创立及其历史渊源,校园文化的精神核心与历史发展的关系等,都是校本化的历史课程资源。

四 社区优势是课程资源校本化开发的补给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范文第3篇

我校生物教研组结合生物学科教学实际,利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参与开发生物校本课程资源,使我们的生物校本课程具有鲜明的特色,对贯彻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课程资源利用和校本课程开发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1.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园生物资源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是教育最微妙的领域之一。挖掘校园生物资源,可以营造生机盎然的课程生态环境,实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具有初步的环境意识的培养目标。

我校校园面积大,植物种类繁多,仅木本植物就有一百多种,这些植物来源广泛,有来自寒带的针叶树植物,有来自热带、亚热带的香樟、棕榈、杜仲等,还有大量的本地的特色树种,如槐树、柿树、君迁子树、榆树、杜梨树、皂荚树、椿树等。校园内四季常绿,环境优美,是江苏省绿色学校和江苏省园林式单位。校园内的草本植物也很多,环境怡人,是开发生物校本课程和进行爱校教育的优势资源。因此,我校组织部分生物教师开发了《 校园木本植物分布及用途调查 》这一校本课程,并且编写了相应的教材,帮助学生认识校园内的木本植物,知道它们的名称、科属、开花、结果、生长习性等方面的知识及它们在校园内的分布及主要用途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既补充了教材内容、充实了学生的生物学知识,又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学校,增强了对学校的热爱之情,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开发和利用地方生物资源

校本课程开发也需要从地区实际出发,通过校本课程的开设,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资源和优势,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能够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和地方文化传播服务。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我们在开发校本课程时也特别重视利用地方的资源优势,有计划地开发、开展有地方特点的校本课程,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我县地处淮河流域,是我国的南北过渡地带,我县的贤官亭植物园、梦溪植物园、花木大世界等都聚集了大量南来北往的过渡苗木及本地树种。因此,我县形成了一些特色经济产业。我县素有“花木之乡”的美称,其中新河、颜集两个镇更是以花木为支柱产业,不但有大型的花木繁育种植基地,而且还建立了现代化的大型组织培养室,用来扩大培养一些名贵花木。此外我县杨树经济也比较发达,田间地头到处栽培杨树速生林。我县还有成片树龄达百年以上的古栗林,草莓、西红柿、西瓜、花生、红薯的种植业也比较发达,与这些特色种植业相关的产业也比较多,如我县木材加工业比较发达,全县有上百个大大小小的木材加工厂,粉丝、板栗、豆制品都是特色农产品。利用这些特色资源我们可以在特色介绍、技术应用等方面开发校本课程。

除了上述课程资源,我们还积极开发和利用社区课程资源、挖掘利用无形的课程资源、开发生物课程的信息技术资源等,并且对各种课程资源进行选择和整合。在开发校本课程时,我们充分考虑到这些地域特色,一是这些本身就是我们身边的事情,学生不陌生;二是开设这些校本课程时,学生易于实践,学生会更加感兴趣,有利于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展。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

1.可用资源调查

要开发出有地区和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首先对学校及本地区的特色资源要有基本的了解。我们组织学科组教师对资源开展调查,利用学生优势,把目标任务分解,每个学生承担一些小的调查任务。无论是哪一种调查方式,最终都要由专人负责收集调查材料,并组织人员进行分类整理。

2.可开发性研究

地区相关资源调查完成之后,我们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并非所有有地区特色的资源都可以拿来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有的是不适合学校、教师和学生实际的,有的方向是不切合实际的,这就要求我们对收集的材料进行整理、分析,寻找确实可行的开发方向。在探讨可行性方向时一定要考虑容易操作、有利于实践的原则,这样在开设课程时才容易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例如就花卉培养方面,我们可以介绍花卉的种类、花卉的种植方式、花卉盆景的制作方法及原理等,这些是符合学生现实情况的,但是如果要开发如何进行花卉营销则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

3.与教材的联系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与课本知识相联系,为课本知识服务,因为校本课程是要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服务的,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效补充。为此,在我们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可行性研究时,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在后面课程开发时也需要始终关注这一点,注意把课本知识与校本课程相结合,以课本的知识为理论基础,进行拓展、补充和延伸。如结合高中生物课本选修一“植物组织培养”知识,结合我县花木繁殖基地的植物组织培养室,把花卉的组织培养作为校本课程来开发和开展。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结合课本学习的知识,以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综合素养为目标。

4.研究开发阶段

经过可行性调查后,对于可开发的内容先撰写确实可行的开发方案,然后根据方案逐步实施,注意协作,责任到人。由于校本课程开发是为学生服务的,应该符合学生的实际,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此,在开发过程中要吸收一部分学生代表参加,参加的学生和教师不宜一次性加入,而是先成立一个核心小组来完成初步工作,另一部分教师和学生每隔一段时间加入1~2人,分批加入,由他们进行重新阅读,提出具体意见,由于后加入者以前没有接触过相关内容,不易形成思维定势,容易发现问题所在。

5.落实实施阶段

课程开发完成后,经过严格的审读、修订后,就可以初步组织实施了,在正式组织实施之前,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实施之前要拟订严格的课程实施计划,并按照计划有序地执行。②课程最初具体实施者要是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因为只有他们才最清楚该课程每一部分内容的具体内涵,才能真正地做到有效组织实施。③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有参与课程开发的师生参与听课,以便及时发现问题。④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征求学生及参与开发的听课者的意见,并及时收集整理。同时,课程实施者在课程实施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立即详细记录。

6.总结完善阶段

课程实施一段时间后,要根据收集到实施者的教学记录、心得体会,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对该课程进行修订、补充和完善。在以后的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也应该及时收集整理,定期进行修订。此外,为了便于其他人对课程的组织实施,开发小组还应该编写一份详细的课程实施说明,其中包括:课时计划,课时安排,课程实施总体目标,课程每一个内容的具体内涵和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课程每一内容涉及的相关知识介绍及背景介绍,达到某一个课程目标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和手段,实施者在具体实施过程的一些心得体会,等等。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范文第4篇

关键词: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物理教师;新型学习方式

校本课程是由某一类学校或某一级学校的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相关依据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

进行物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意义重大:有利于打破物理老师对校本课程的神秘感,转变广大农村物理教师的教学理念;消除开发校本课程影响升学率的担心;有利于个人专业成长;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善于动手实践实验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当前,物理教学中还存在的问题:领导不重视,被动接受;农村初中物理教师教育理念陈旧,接受新事物能力不强,对校本课程有恐惧感;缺乏一定的经费,相关培训较少等等。下面,笔者简要谈一谈农村物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策略:

一、提高物理教师的校本开发理念、能力与积极性

物理教师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物理校本资源开发课题组应注意自身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初中物理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要求广大物理教师:

1.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转变以知识的传授为重点为以学生终身的发展为中心。教学方法上要改变旧的应试教学模式,通过应用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在知识的积累上,教师除了要准备教材上和个人储备之外,更多的是准备课堂上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开发课外资源,学会用互联网查阅资料获取新知识。进行物理校本课程开发要求广大物理教师主动学习相关理论,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研究中考,按照学校物理教研组的整体要求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来。

2.研读物理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教材的编写依据,使用教材的行动指南。只有把握好课程标准才能不拘泥于教材,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通过对课标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新观点,改变教育行为并付诸实际教育教学中。

二、调动学生开发物理校本课程资源的积极性

1.校本课程的开设极大地满足了不同的同学对物理教学的需求,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校本课程的开设使得一大批有物理学习潜能的学生脱颖而出。摆脱了枯燥的理论学习和繁琐的计算,很多学生也乐意参与到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中来,成为物理教师有力的小助手,为学校的物理校本教学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如:我校的李永远同学,是初二(4)班的物理课代表,他主动帮助他的物理老师进行实验的观察和数据记录。

2.给学生积极营造探究学习的氛围,培养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与生活的关系、物理与科技的关系

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现象与物理息息相关,大家都习以为常。教师要善于引导、提醒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必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弹弓,很多学生小时候都玩过,都很熟悉,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研究起来自然简单易懂、水到渠成,新课展开起来就方便多了。物理教师要给学生搭建平台,如:开放学校的物理实验室、微机房和图书馆等。

三、倡导新型学习方式,开展综合实践探究活动

为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标理念,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建构社会模式,活动内容主要以进行社会调查和实验为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情,因学定教,仔细地去研究学生,确定适当的教学目标后再去考虑方式、方法,对问题要及时诊断,敢于调整、讲解,把学生思维和情感推到创新境界。教学中要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教学模式,解放学生的嘴,让学生敢说;解放学生的手,让学生敢于动手;解放学生的大脑,让学生敢于质疑与反思。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走出定势思维的窠臼,给学生新的思考和解题方式;通过合作,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团队的力量,形成和生成自己的知识;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同学还可以给他们一个问题让他们去探究。教师还要关注课堂提问、观察、决策策略,给学生提供学习的预习、练习、解题策略等。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要寓科学知识于娱乐,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到东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懂得做人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

四、利用网络资源

网络具有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的特点,是我们学习物理、进行物理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主要资源和载体。为此,我们通过和校电教室的老师联系,争取每周对学生开放一次,供同学们查阅资料,释疑解惑。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备课,搜集素材,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网络可以搜集、了解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知识,答疑解惑。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范文第5篇

[关键词]校本 课程 资源 开发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开设《时事地理聚焦》校本课程,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培养学生全球地理视野。该校本课程开设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否得当。《时事地理聚焦》毕竟不是教室课堂,是学生的第二课堂,集专业性与趣味性于一身,需要在课程资源的整合上注意以下几点。

一、课程资源开发的时效性

《时事地理聚焦》要求课堂的内容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刚刚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能够较好地引起学生的共鸣,时间一长就很可能无法勾起学生的兴趣。比如震惊全国的“东方之星沉船事件”要比“泰坦尼克号沉没”更具时效性,学生对于那种震撼心灵的惨烈画面、子弟兵奋不顾身的救援场景都记忆犹新,会情不自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学生激烈的交流后,全班再共同探究:与东方之星沉船有关的地理原因是什么?龙卷风一般发生在哪里?长江水温何时最高?发生沉船事件时我们该怎么做?从“东方之星沉船事件”中,学生能够很好地将时事与地理知识结合在一起,真正使得校本课程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相辅相成。

二、课程资源开发的选择性

每天全球新闻事件千千万万,到底哪些内容与地理学科有关?哪些事件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哪些内容学生能够自主准备?哪些材料学生又能够自我讲述?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精心挑选合适的讨论话题。如在开学之初,学生往往对假期游历的景点记忆犹新,教师可以请学生从地理角度畅谈。教师在选择话题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人生阅历,使学生在课堂上有话可说。

有些话题的选择则应注意男女生兴趣偏向。曾经有一周的全球热点是“印度的军事力量”。刚介绍印度时,女生表现出极其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印度女性的服饰妆容、印度电影、印度宗教等,但是真正切入主题,解说印度的地理位置、军事力量时,她们却陷入了沉寂。而此时男生因对军事普遍较感兴趣,变得滔滔不绝,甚至能够将印度、中国、美国、俄罗斯的地缘关系和军事力量作对比。因此教师在选择话题时,要兼顾男女生的兴趣,还要考虑话题的深度和学生的理解能力。

视频影像资源能较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从中提取的信息数量也是最多的。如今互联网上的新闻资源良莠不齐,新闻评论的主观性较强,甚至易激起学生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过分关注,激化某些社会矛盾。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价值观,教师要选取积极向上同时又能激起学生兴趣的视频材料。

三、课程资源开发的多样性

经过多次反复的实践,《走遍中国》《舌尖上的中国》《环球地理》《探索・发现》等都是较为理想的课堂资源。《走遍中国》以人文地理视角反映当代中国人的生活状态、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解析当代中国的新变化。其特点是事件新、立意新,见解深、解读深,眼界广、思路广。《舌尖上的中国》从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将各地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融合得相得益彰,其中的食材和美食背后的故事都吸引着学生的眼球。《环球地理》展示着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透视全球瞩目盛事,记录着自然世界的千姿百态。《探索・发现》是“中国的地理探索,中国的历史发现”,讲述以中国为主的地理文化的故事,探寻自然界的神奇奥秘。

多样性的课堂资源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不同学生个体的兴趣和需要。因此,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全面、科学地进行资源的整合,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角度帮助学生全面看待某一地理事件。

四、课程资源开发的调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