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本课程的育人价值

校本课程的育人价值

校本课程的育人价值

校本课程的育人价值范文第1篇

一、学校管理改革亟待新课程价值观的厘清

学校管理改革的脚步从来没有也不会停止,因为它是与我国的各项体制改革休戚相关的。经过了近几年的新课程改革实践,大量的实证研究不断地给教育管理理论界吹来新鲜空气,学校管理改革也由激情时期进入到理性反思时期。

我们知道,目的是指行为主体根据一定需要,借助于价值观念的中介作用,对行动目标或后果的预想。这种预想充分反映主体的价值追求,并能够引导人们按照预想控制与协调行动,来实现其价值追求。那么在教育领域,任何时候,任何团体或个人,共同的教育目的与关于教育行动的独特追求,都是至关重要的。教育目的的不同选择,亦受不同教育价值观念的影响。20世纪以后,随着哲学、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教育科学的发展以及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教育目的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不管是何种倾向,其共同的目的就是:科学素质、人文素质等相融相通、相互促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当然新课程改革势必遵循这一目的的要求的。

新课程改革力求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由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关注人的全面健康地发展,在课程体系中能够充分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的管理平台,体现新课程指导下新的价值体系。

二、新课程价值观的诠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新的课程价值观,即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整体人格与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概括地说,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其根本价值就在于把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置于教育的首要任务,以学生为本,以发展为本,以全面提升受教育者的素质为本,达到新课标的教育目的。

新课程价值观的基本特征是关注学生的主动健康发展。当我们开始进入科技高度发达的新经济时代,竞争的激烈,使学生们一踏进校门就开始面对一次又一次的选择或是被选,教育目的随之进一步具体化。每一名教育管理者都应该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个体主动、健康发展的能力是基础教育开发人的生命潜能的最本质的任务,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价值取向。

人只有积极地投入到自己的生命实践中创造人生,才会活得有意义、有智慧、有尊严、有深层次的快乐和幸福。[1]而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不断发展,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加之基础教育的本质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主动发展奠定基础,由此形成新课程价值观念体系。新基础教育课程追求的价值是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共同和谐发展,它的主要内容不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是通过教学活动拓展学科丰富的育人价值。我们的基础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其内容和要求既应该是基础性的,又应具有发展性,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适应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新课程价值观与学校管理改革的关系

新课程价值观在课程改革中,特别是学校管理改革中处于核心指导的地位。究其本身来说,它既是新课改“三位一体”中的重要的一个维度,也是教育价值本位的构筑基石,追本溯源,通过层层剥离新课程改革的各种活动行为,新课程价值观自然浮现。课程改革进程中,其价值观就是人们对新课程的变化是否有价值或价值大小的观点和评价标准。教育工作者们在理解新课程标准及其特征的基础上,从学生的个体需要的尺度出发,确立自己的价值取向,从而进行相应的教育行为和管理。我们知道,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价值观,不同阶级有不同价值观,同一事物不同人也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因此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训,还是教学体制的改革,凡此种种教育行为的实践,只有与适应时代形势的新课程价值观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的推动学校管理改革的成功进行。

因此,新课程价值观的构建,改变了以往过多强调知识技能的培养的僵化状态,纠正了以往教学实践中对价值观的教育尺度把握不准的情况,解决了以往思维单向渗透的问题,使各个学科从根本上真正有机的结合,促进和优化了课改过程中学生个体个性发展,并糅合平和民主的学校管理氛围,提高了学校管理改革层次和水平。

科学的管理必须以学校为龙头,只有学校的管理者真正动起来,教师们真正动起来,学生们真正动起来,新课程改革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我们提倡:以学校管理促进课程改革,以课程改革创新学校管理,充分挖掘和开发学校存在的潜力,释放学校生命活力。

目前我国学校管理改革出现两种价值发展方向:一是教育的价值取向从单纯的传递教科书上所呈现的现有知识向促进人的主动健康发展转变;二是教学组织形式发生了从批量生产式的集约化大班教学,向适应个性充分发展的精细化小班教学或个别化教学的转化。[2]鉴于此,笔者认为,学校管理改革必然要遵循这种态势,而新课程价值观恰好也直接表明了我国教育改革的这种趋势,这就决定了学校管理改革必然与新课程改革密切相关。没有学校管理改革的支持和推进作用,新课程改革就无法得以进行,即使其价值观再先进,再完美,也只是空中楼阁,无法企及。同样,学校管理改革也必须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倡导新课程价值观,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才能激发教师的课改热情,改进学校的教育生态,发展学校管理的良性运作。

我国的地域广阔,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在不同的地区,包括许多偏远地区,学校管理改革是否能够进一步顺利进行,新课程改革能否完全普及实施,很多人都心存疑虑。但不可否认的是,新课程以其价值观为纽带,携领学校管理改革,可以较好的改善在我国非知识经济地区的教育状况。只有以新课程的价值观为目标导向,新课程才能在解决问题中前行,学校管理改革才不会在质疑中成为纸上谈兵。

如上所述,新课程价值观核心地位的确立表明:新课改提供给学校管理改革的不仅是方法,更是态度;不仅是树立责任意识,更是树立机遇意识。

四、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学校管理价值观

基于新课程价值观的基本理念,建立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学校管理价值观。其突出特点就是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为特色的学校管理。

1.人本管理观

教育的本性是人文的,教育工作的目标是生命的成长,而不是机器的生产、生物的克隆,因此教育管理也必须是人本管理,新课程要求教学要有的放矢,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同样,管理是也应具有靶向性,学校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和行为将直接影响新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因此必须强调以人为本,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挖掘教师的潜能。管理的真谛在于发挥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3]学校管理正是围绕教职员工和学生,所不同的是需要更多的责任心和有效的管理行为。它着眼于人的素质的整体提升,从关注人生命的整体发展出发去尊重师生的个性,尊重、发展师生的个性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在时代的潮流中生机蓬勃,奋发有为,实现生命的价值,推动社会的发展,真正体现学校管理的功能。

人本管理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为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服务。承认人的发展能动性,从关注人生命的整体发展出发去尊重师生的个性,从生命的视角去确立我们的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方法,使学校成为师生实现人生价值的摇篮。因此,学校管理坚持人本管理观,必须坚持以下五个基本观点:一是无限相信学生与教师的潜力;二是交给学生受用终身的知识;三是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四是强调个性发展;五是与人类的崇高精神对话。[4]

新课程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教育真正回归到关注人类自身,把基础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序曲旋律,从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都突出了对学生主体或教师主体的关注和尊重。学校管理者充分认识这一点,把管理的重心真正转移过来,把人本管理落到实处,积极推行人本管理,有利于学校管理的良性发展。

2.校本管理观

我们研究教育改革理论也好,课程改革理论也罢,其核心都是围绕具体的学校实践,学校在教育中所处的位置使得“校本”逐渐也必然纳入教育研究者的视野,任何课程改革,若忽视具体的学校实践,也就成了一纸空文;反过来,只有经由学校这一环节才能践其言,成其行。[5]

素质教育在全面推进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问题就在于没有在学校尤其是具体的学校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忽视了课堂,忽视了教学,忽视了师生关系的调整等,再好的教育主张都只能是外在于学校的。此外,相对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而言,学校是教育中的正规的、独特的机构,突出学校在各类教育中的作用,把具体的、特殊的学校实践作为具体的操作核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学校是建立以校为本的主体,体现在学校的所有制形式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包括课程管理的其他各个方面,提出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类,其中学校课程在中学阶段可以占到课程总量的16%,这实际上给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一个契机,也是给校本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新课程将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实现了集权与放权的结合,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体现学校办学的独特性,为校本课程开发,校本管理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并且对于加速我国课程建设民主化、科学化进程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校本管理观强调以人为本,突出学校管理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服务的思想,尊重广大师生,激励他们不断自我发展,从而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主要包括管理权力下放,自主决策、特色课程开发等,给学校以管理的自,针对学校实际进行管理工作是校本管理的基本主张,让教师参与到校本管理中来,使教育研究成果和新课程改革的真正得以实施是校本管理观的基本命题。校本管理统领校本研究、校本培训、校本课程,是一切校本研究的灵魂和统帅。综合而言,校本管理观是学校管理价值观的首要问题。

3.文化管理观

文化是最能体现核心价值观的载体,通过文化管理,创造一种自然、民主、和谐、共同发展的学校组织氛围,使学校的每一分子都能以学校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产生归属感、使命感、责任感。最终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体,即培养自我认识、自我塑造、自我负责并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和谐发展的人。[6]教育文化管理不仅仅指知识的传播方式和培养学生修养的目标,还包括指人们对知识的态度,对课程改革环境的关注。教育文化管理理念的提出,意在释放文化育人功能的原动力,以其先进的思想浸润于校园、作用于师生的情感,培养出适应主流社会文化取向的优秀人才。教育文化的提出文化育人的核心理念,取代过去知识育人观念,以文化的影响力促进新课程改革。因此,学校应依据本组织的个性特征,因地制宜,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校园文化管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4.开放管理观

教育本身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一个开放有序的管理系统。在学校管理改革过程中,建立比较稳定的社区联系网络和校外教育基地,完善的校内信息反馈系统,形成开放管理的格局,是现代学校必须的外部条件。学校与社会、家庭的联系日趋紧密,与外部环境的能量交换日趋充分,管理活力更加充沛。

以人为本身就是一种民主开放的管理理念,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学校管理强调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管理工作的时代性、实用性、创新性、人文性,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自创性,加强学校的开放管理,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建军,叶澜.“新基础教育”的内涵与追求――叶澜教授访谈录[J].教育发展研究,2003(3).

[2]中国教育报,2004-12-20:3.

[3]成达如.管理的真谛在于发挥人的价值[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2).

[4]朱永新.教育小品[J].黑龙江教育,2003(27).

校本课程的育人价值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全球化条件下的高职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是培养高职学生正确的职业定位、进取的职业态度、勇于创新的职业精神的需要,也是坚持就业导向、服务宗旨的办学方针,构建富有时代特征的、高职特色基础课程体系的客观要求。高职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应该借鉴国际职业教育中价值观教育的经验,发掘我国价值观教育的精华,明确新要求,建立新架构,创建新机制。

教育部2006年《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职业价值观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对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定位、进取的职业态度和创新的职业精神,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职基础课程承担着传授基础知识,提高基础能力,培养基础素质的任务。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职业价值观的多元化,对高职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高职公共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应该吸收国际职业教育中价值观教育的新经验,建立新架构,实施新机制。

1 高职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新要求

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新要求源于新问题。对比国际职业教育中价值观教育的经验,我国高职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目标单一.难以回应社会多元职业价值观取向的挑战;方法陈旧,缺少教育的感染力;内容偏重知识性,重理论轻实践,价值观教育止于课堂,止于理论,落实不到行动中去;教育的力量单薄,无法形成教育的合力,总体处于一种低投入低效率的状况。高职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要正视问题,缩小差距。

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计划经济体制的社会背景下,高校学生就业是国家统分统配。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强调社会主导性的单一价值观体系,对个人价值观的多样性重视不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就业采取双向市场选择,单一社会本位职业价值观教育正面临多元职业价值观挑战,高职院校的学生中出现了把金钱作为评价职业优劣标准的拜金主义价值观。把当官作为奋斗目标的权力主义价值观等。高职院校必须应对多元职业价值观的挑战,帮助学生解决职业价值观的困扰.建立起以集体主体为主导的职业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也是教育力。现代科技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也改变着教育方式。信息的多源性、可选性和易得性,为高职课程职业价值观教育提供了开放、自主的环境,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高职教育应该变课堂中心、教师中心和教材中心为实践中心、学生中心和能力中心的观念,教师应成为教育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高职教育要培养学生职业价值观.只靠技术性训练课程不够,必须加强基础课程中价值观教育。当前,高职职业价值观教育的任务主要由政治思想课一门课程担纲,还应该发挥外语、高等数学、体育、公共计算机、大学语文等基础课程的作用,充分挖掘所有公共基础课的职业价值观教育资源,做好分工与合作,形成教育的合力,共同完成高职教育的使命。

2 高职基础课程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新架构

高职公共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涉及到课程的标准、内容、方法、环境和管理评价等各个方面.建立职业价值观教育的课程架构,必须从我国高职基础课程设置的现状出发,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的课程教育资源,构建出以思想政治课和就业指导课为主体,渗透数学课、外语课、体育课、信息技术等课程,重视知情意行结合的有特色、可行、高效的职业价值观教育课程体系。

高职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架构必须从我国高职教育现实出发。八十年代初,我国高职教育开始起步,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培养了大批技术应用人才。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建设时间短,基础薄弱,教育资源比较紧张。高职院校的基础课程除少数课程外,几乎都是大班上课.职业价值观教育与训练难以做到采取完全讨论的方法进行。加之.我国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正处于改革之中,课程对市场需求的敏感度不高,新职业价值观教育必须超越小班形式,超越课堂和校园的空间,积极探索课外和校外教育空间的利用方式,重视大班课与小班课结合,必修课与选修课结合,讲授法与活动法的结合,校内训练与校外训练的结合.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结合,个体教育与集体教育的结合,成功教育与挫折教育的结合,单项训练与综合训练结合,既突出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的一元化要求,又要考虑职业价值多元化的现实,将校园精神、校园物质环境、文化教育科技和体育活动等纳入课程价值观教育的范畴,将价值观教育落到各种教育活动中去,真正使高职基础课程职业价值观实施架构具有可行性和实践的意义。

高职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架构必须整合课程资源,深化课程改革,使课程职业价值观教育能够面向生活、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发展。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职院校要“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建立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基础课程改革就必须调整基础课程结构.加强职业价值观教育,压缩部分基础课程的理论课时,适当增加基础课程的实践环节.重视基础能力训练。职业价值观教育要从学校定位出发,从实现学校培养目标出发,突出以集体主义为导向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在高职思想政治课和职业指导课中,安排进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训练模块.以丰富原有课程的内涵,提高课程的思想性和教育的有效性。同时.还可以将有关训练模块渗透到相关的基础课程中去.列为相关课程的目标和考核要求,或者将多种价值观训练模块渗透到一门课程中。例如,健康与自然和谐的价值渗透进体育课程,全球精神的价值渗透进外语课程,真理与智慧价值渗透进高等数学课程等。在教育教学模式上,可以借鉴“四步教学法”的思想.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超越.提高高职基础课程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

高职基础课价值观教育架构必须吸取国际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经验。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亚太地区网络组织编写的《学会做事》一书,虽然是一本关于在全球化下共同学习和工作中的价值观教育教师参考书.但其所提出的尊重人和尊重劳动的基础价值和健康与自然和谐、真理与智慧、爱心与同情、创造、和平与公正、可持续发展、国家团结和全球稳定、全球精神等八个核心价值,覆盖人发展的不同维度。书中将做人与做事教育结合起来,“反映了21世纪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改革的新动向,而这种变革又是深深植根于21世纪的社会变革及其对人的素质要求变化基础之上的。”我国高职基础课程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框架必须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破除满足教学需要就是只满足教师需要而忽视学生学习需要的观念,破除提高教学效果就一定要增加教学时间的观念,破除重视基础课程教学就是重视理论教学的观念。从课程设置、课程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等方面推动基础课程职业价值观教育,最终满足学生成长需要。

3 高职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新机制

推进高职基础课程职业价值观教育,必须强化目标责任机制、教学资源配置机制和评价激励机制。

高职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必须强化目标责任机制。职业价值观教育是高职教育的核心.决定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了提高职业价值观教育的质量,高职院校校长应该做价值观教育的第一责任人,学校教学委员会应该定期分析研究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情况。解决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高职基础课程职业价值观教育必须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写进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教育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教学大纲制定的依据。高职院校的教学计划必须对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教学标准和时间、教学人员和设备条件等,提出明确要求。各门课程既要统一要求,又应有所侧重。对职业指导课和思想政治课两门职业价值观教育主要课程,应该强调发挥主渠道作用,在教学内容、课程模式和教学方法上积极创新,做好示范;对外语、数学、计算机和体育等基础课程,要充分挖掘课程职业价值观教育资源,开展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模块训练,力求高职基础课职业价值观教育有目标要求.有责任主体和责任人,使工作能够落到实处。

校本课程的育人价值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普通高校 体育课程 课程理念 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2.020

Study on College Sports Course Study

Concept and Value Orientation

LI Sen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uiyang, Guizhou 550025)

Abstract Our modern higher education in order to cultivate "complete man" with cognition, work, survive, live together as the main objectiv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al needs complete, innovative curriculum ideas as a support, and college sports curriculum value orientation in the building must be adapted to the requirements of modern education. College sports course concepts , students should focus on the quality of life as a core curriculum objectives to personalized, human culture, daily life course content to students values,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process should focus on specific student chan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learning, curriculum evaluation system building, we should fully reflect the overall educational thought.

Key words college; sports course; course concept; value orientation

0 前言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理念在发展中一般会受到宏观层面国家高等教育理念、中观层面大学理念以及微观层面的高等教育办学理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其内涵主要体现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理想、信念以及实践等方面,实践性是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不可或缺的重要属性。现阶段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思想一直在统领高校体育课程理念,但是学校体育思想与体育课程理念在本质上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因此,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在发展中提出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便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健康与文化并重”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理念及价值取向,确保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可以走上健康、稳定的发展道路。

1 传统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及价值取向分析

我国教育部2002年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体育课程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且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文化科学教育以及体育技能教育的一个教育过程,是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及培养当代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纲要》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理念的特殊性进行了揭示与阐述,同时也体现出了高校体育课程理念对大学生生命、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关注,确保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可以充分体现出教育理念的人文化、社会化,但是很多高等学校在体育课程建设过程中都没有对其进行深入挖掘。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主要体现在课程实践中,依据现代普通高校教育方针、体育课程内在属性及自身发展规律所展现出的特殊性,通过内部需求进行价值选择时最终体现出的价值选择倾向。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价值取向会对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以及课程实践等领域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实现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实践的定向与调控。再者,课程价值取向在实践中会对普通高校课程主体建设产生决定性作用,其主要体现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实践活动的多样化及课程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发展,因此,新一轮教改大背景下若想确保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实现健康、稳定发展,在协调好体育课程理念与价值取向关系的同时,要结合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需求对其进行创新,深入挖掘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理念及价值取向深层次内涵,从而使其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及改革发挥良性指导作用。

2 现阶段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理念及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

2.1 没有充分体现出普通高校体育的特色

现阶段大部分高等学校对体育课程理念的认识依旧停留在一个浅层次上,导致体育课程实践中没有体现出各种课程观念的实施,这也是当前体育课程理念与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区别性较小的主要原因,没有将高等学校体育课程特色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表现出来。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在改革中过于重视内容、课程模式等方面的改革,这些只限于在体育课程表象层面上,严重缺乏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与研究,导致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及形式主义,虽然在课程观念与思想上发生了较大变化,但是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实践中基本没有任何变化。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中没有体现对健康认识、对生命的关注、对体育文化的理解等方面,同时在价值取向上也没有体现出如何为大学生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进行指导的经验和技巧。因此,可以说多年来的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并没有取得太多的成效,从体育课程设置上便可以发现这一点,基础课、选修课以及选项课等体育教学形式,在在本质上依旧是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体育课程考核体系建设也在一直沿用传统的考核体系。

2.2 高校体育课程文化及价值取向的迷失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文化是体育课程内容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同时也对推动体育课程系统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源泉,体育课程文化及价值取向的迷失会对体育课程改革产生极大影响,同时也会限制新的体育课程理念的形成与创新。现阶段高校体育课程在改革中呈现出文化及价值取向迷失的态势,缺少文化视野会使课程改革中将要面临价值取向偏移的困境,其主要体现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建设中传统文化价值的缺失,当代大学生所表现出的信仰迷茫、理念模糊以及价值取向扭曲等,在本质上都是普通高校课程文化价值取向迷失的一种外在体现。每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代传承过程中都建立了自己的文化,不同文化的个性化的体现,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立足于世界的一种标识,但是在不同文化体系中使文化认同也存在较大差异,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来说不仅是一场新的机遇,同时也是一场新的挑战,同时也给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带来一个重要警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创新中必须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

3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理念及价值取向建设的途径

3.1 以关注学生生命质量为课程目标

生命质量是一个人所感受到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等多方面良好状态的综合测量指标,一般体现在人们自身对外界事物的幸福感、满意感以及满足感等,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目标是各个阶段教育的思想、价值、观念,以及个人对体育教育功能认识的反映等,而课程目标也会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产生很大作用。因此,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创设中必须体现出“健康第一”的思想,将“生命质量”作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指导思想,要将“以人为本”这一理念贯穿到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当代学生生命质量的整体水平。

3.2 以个性化、人文化、生活化为课程内容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过程中必须充分体现出人性化、人文化以及生活化等特征,以大学生参与体育实践活动作为主要出发点,不仅要进一步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也要帮助大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帮助其将体育意识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生活化强调向大学生传递运动技术与技能,实现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平衡发展,新的课程内容设置强调培养大学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在情感体验上培养大学生要学会体育文化享受及学习渴求,从而使大学生可以对各类体育活动产生一种十分良好的情感体验。

3.3 加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

普通高校教师在教学观念上要进行转变,彻底打破传统的体育技能为主的教学理念,将“新理念的实践者和研究者”作为体育课程改革后的教学观念,使体育教师可以变为大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总而言之,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方式改革中,必须要遵循“课程健康观”及“文化观”等诸多创新发展观念的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要将一些先进的教学模式应用其中,确保体育课程内容与实施过程的生成性与开放性,使其成为普通高校师生共同参与知识创生的过程,这是促进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健康、稳定发展的有效途径。

4 结语

综上所述,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理念及价值取向是一个动态过程,其在本质上担负着指导体育课程建设的重任,所以要求普通高校必须要对体育课程理念有一个深入认识,在新的体育课程理念及价值取向的指导下来深化体育课程改革,从而通过体育课程实践来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郑伟.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症结与对策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8).

校本课程的育人价值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文学课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策略研究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文学课程的重要性

随着全球化的全面推进,不同价值观的多文化元素相互碰撞、相互渗透。这对于处在改革开放关键时期的中国而言,既是汲取优秀文化资源的大好机遇,更是面临文化侵蚀的严峻挑战。近年来党和政府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与当今我国特殊的社会发展背景密切相关的。《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了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1]《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在这种背景下,充分发挥发挥高校文学课程教学的优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文学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文学课程教学中贯穿始终的红线,引导和教育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文学课程其特有的审美认知作用决定了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的独特优势。相对于强制灌输性的政治性宣讲,高校文学课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灵活、更实际、更有时效性。发挥高校文学课程特有的文学审美功能,将高校文学课程的日常教学建设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型课堂,这既激发了文学课堂的创新性,又在文学课程的教育实践中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不是被动地接收知识,而是具有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我们通过高校文学课程的教学,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复现,并且逐步深入,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层层推进,最终形成自己的理解,并外化为行动。从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课程教学的研究来看,大多从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上进行探讨,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文学课程教学的研究较少,从少量的研究来看,仍然缺乏宏观的理论把握与实践的操控性。高校作为重要的思想文化阵地,其文学课程教学在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高校文学课程其特有的审美认知作用与表现情感的直接性决定了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的独特优势。应该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成绩考核等方面整合高校文学课程,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二.挖掘高校文学课程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

在现有的高校文学课程中,开设有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大学语文等课程,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济济一堂,体现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是人类精神财富的结晶,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形象演绎,因此,中外文学经典作品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好素材。高校文学课程教师针对不同风格的作品,细致甄别与积极引导,确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符合的主题红线。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承载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吸取有益的民族文化元素,强化民族文化基因,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精神驰援。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中蕴含着强烈的人类意识、国家意识、民族意识、爱国主义、悲悯情怀,孔子提出的尽善尽美、屈原对祖国的忠贞至诚、杜甫的忧国忧民、李白笔下的自由与豪情等,无不潜藏着巨大的民族精神。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挖掘,能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潜移默化地丰富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精神世界,在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是中国现当代历史的形象演绎,见证了中国由落后到崛起的经过。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闻一多等文学大师及其文本,批判黑暗、期盼光明,统摄在文学作品之中,其精神脉络推动了富强、独立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红色经典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元素尤为突出,革命英雄人物的崇高品格,揭示了中国革命历史的必然规律,是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样本。《白毛女》《小二黑结婚》《青春之歌》《红岩》等文本,或歌颂新社会的美好,或赞扬英雄为新中国建立而做出的伟大牺牲精神,都蕴含着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要素。因此,中国现当代文学与高校大学生的精神联系最为紧密,在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更具优势。总而言之,高校文学课程应根据自身特点,尽力挖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联的元素,发挥文学独有的以情动人的作用,以曲折的情节、动人的故事、鲜活的形象,激发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校本课程的育人价值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职业教育;价值;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04-0012-04

一、职业教育价值的理论追问

(一)职业教育价值是一种哲学存在

价值是一个哲学范畴。价值观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认知观密切相关。世界观即观世界而形成的对世界的普遍看法和根本观点。观世界并非价值无涉的,而总是在已有价值理念的参与下,对事物或现象作出自身的判断和取舍,并构成自身世界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人生观更是与价值观须臾难离。人生的价值就是指一个人对人对己,更重要的是对社会所具有的意义和作用。它渗透着对人生的价值判断、选择和追求,是人的一生价值赋予和实现的过程。价值观还关系到人们对事物认知的考量。人总是站在自身的立场,以特定的价值观审视、认知和把握这个外在世界、面对和处置各种社会关系。考察职业教育的价值内涵决不能忽略哲学层面的把握。即不能忽略职业教育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认知观生成的价值影响和观念塑造,在教书育人、人格培养的教育活动中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二)职业教育价值是一种目的旨归

一种应然的期待。目的是人欲追求和确立的东西。但人不会追求空洞的、毫无内涵的目的,目的背后蕴涵的价值才是人们追求的根本。在这个意义上说,对目的的追求就是对价值的追求,人总是在追寻价值中实现自己的目的,价值与目的是同一、同在的。如通常所说的,科技求真,文化求善,艺术求美,实践求益,日常生活求宜。这里人们所求的“真”、“善”、“美”、“益”、“宜”,就是因为其背后蕴含着有益于人的价值,才成为人们所追求目的的价值所在。职业教育追求“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同样是这种目的价值的体现。

(三)职业教育价值是一种观念凝练

观念凝练的价值在于它是一种意义的开掘和澄明,是一种形而上的思想创新和确立,对形而下的实践具有指导功能和价值。比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职业教育的一种价值观念,它们是整合态的。前者是讲职业教育的职能,后者是讲职业教育的目标;前者是基于服务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工具价值,后者强调“谋生之准备、谋个性之发展”的本体性价值;前者是社会本位价值观,后者是个人本位价值观。价值观念制约着人们在教育实践中的选择,指导和支配着人们的职业教育愿望和行为。正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指导着人们的教育行为和实践一样。

(四)职业教育价值是一种关系彰显

“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关系。价值取决于主体,来源于客体,产生于实践活动。”[1] 它是教育活动主体在实践中价值关系的彰显。人是世界上唯一追寻自己存在意义与价值的动物。价值是依赖于主体的由人的和为人的一种存在。离开了人,价值就会因无所寄附而形消影灭。人是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明了价值的,客体是价值之源或者说是价值实现的援手。客体是物,是教学时空、工作场域(教学用的)、校园环境、风气氛围等。仅有主体人和客体物这两个要素还不行,还需要将二者联结起来、并贯彻到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才能在对三者相互作用关系的把握中,实现或彰显职业教育的价值。就校企合作而言,职业教育的价值就产生于校企合作的关系把握及其相互作用的成功实践之中。

(五)职业教育价值是一种需求满足

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通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关系中产生的。”[2] 价值“是人们所利用的并表现了对人的需要的关系的物的属性”。当人的某种需要获得满足,满足需要的结果及其过程就蕴含着特定的价值。职业教育是为适应社会分工、分层需要,满足人们及其社会的职业需要而进行的职业知识、能力、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和培训活动。其是满足作为价值主体的人的求职和就业需要以及社会的人力资本开发和积累需要的表现形式。当职业教育经由培养赋予了教育对象就业的满足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时,其就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六)职业教育价值是一种效用实现

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用。效用是价值的直接体现,或者说效用是一种实现了的价值功能。职业教育的价值效用可以分为工具价值和本体价值。工具价值是对外的社会性价值。这种价值主要体现在职业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或者说人力资本的创生过程中。有学者将其概括为:人力资源的分流价值、人力资本的形成价值、人力资本的调节价值、人力资本的储存价值、人力资本的提升价值[3] 五个方面。本体价值是对人的内在价值,其效用及其实现主要体现在实现人的择业、就业的职业化、社会化过程,体现在人的发展上的个性之发展、精神之成长、人格之历练、德行之养成等。

正如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整合教育一样,职业教育的价值也是一种多元整合的价值。张社字认为:“职业教育的经济价值是外在的、表层的价值,社会价值是其中间层的、核心的价值,而人的价值才是职业教育本原性的、最根本的价值。”[4]这些不同特性和地位的价值不是分裂而互不相关的,而是有机统一、共生互洽、圆融无间的。这是职业教育价值的根本特性。

二、职业教育价值创造的实现路径

职业教育的价值创造是在对职业教育价值认知的基础上,践行和实现人才培养的过程。这一过程要求对职业教育的存在关系进行价值权衡,各种矛盾进行价值辨识,实现路径进行价值抉择,一句话,必须遵循职业教育的价值规律行事,才能实现职业教育价值创造应然预期。这一价值创造过程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实现前提:确立“以人为本”的整合价值观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价值创造过程,应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指导。但当下职业教育的“以人为本”却存在着观念误区。一是真为本还是假为本并没有真正解决,口号化倾向严重。往往讲的是“以人为本”、“以生为本”,行的却是“以校为本”(学校的发展、利益、名誉等始终放在第一位),“以师为本”。以学生管理为例,说起来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但“以人为本”更多的还是一种口号化存在,或是一种应景化、虚饰化、空洞化的宣言,并没有真正落实践行。二是“以人的什么为本”,始终冲突不断、摇摆不定,并没有真正厘定。“以能力为本位”是职业教育颠扑不破的铁律,但总有一些不和谐的杂音,能力本位会导致学生有能无知、有技能没素养、有存在没发展等。要求回到人本身,用知识守护人性、孕育德行,促进个体存在的完满与发展。似乎主张能力本位的人,都是与知识、人文教育过不去的人,都是不愿看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人,需要他们来掌控纠偏、把持方向。以上两大观念误区都是与“以人为本”整合价值观相背离的。前者是说与做、理论与实践的分裂;后者是能力与知识、存在与发展的对立。

所以,必须弘扬“以人为本”的整合价值观。一方面,真正把立足点转移到“以学生为本位”上来,并切实付诸实践;另一方面,要重视能力与知识、职业与发展、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整合。有研究者指出:“只要有一种价值理性的存在,就必须有相应的工具理性来实现这种价值的预设。没有价值理性,工具理性的通达就会迷失方向;没有工具理性,价值理性的实现也只是水中捞月。”[5] 但这种整合绝非半斤八两、平分秋色的整合,职业教育永远是“以人的能力(手段)、职业(目的)为本”的教育,“职业为本、能力为用”永远是职业教育必须坚守的办学定位和根本,因而职业教育“以人为本”的整合价值观,也一定是且永远是以职业和能力为主,以知识和人文为辅的整合。

(二)实现途径:践行校企合作的整合实践模式

培养合格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最重要职能,也是其价值创造的根本。校企合作就是实现这一价值创造的根本方式。正如教育部鲁昕副部长强调:职业教育是产教深度融合教育,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最基本的办学模式,校企合作缺失就不是合格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本质是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整合,其是通过学校和企业两个不同的异质主体共同培养人的整合实践,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必由之路。

1.校企合作是特色办学的保证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其是与企业、行业、政府、经济联系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尤其是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实体和市场的“晴雨表”,职业教育要想办出特色,必须摒弃封闭的校本办学模式,走校企合作之路。这既是国外先进职教经验的启迪;也是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联系紧密的要求和规律使然。一方面,职业教育是服务于企业并为企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应当了解、顺应、熟悉企业,和企业结成紧密的人才培养共同体,联手打造企业应需切用的人才;另一方面,企业有学校所短缺或紧缺的异质资源,职业学校只有与企业合作,才能利用这些资源办出特色,而非去合作化模式下的“自拉自唱”,沦为学科教育的“跟班”和“随从”。

2.校企合作是能力培养的机制

机制原指机器的构造和运行原理,借指一个系统中各要素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功能和方式。校企合作就是职业教育实践运行的一种重要机制。目的在于通过合作保证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培养的实现既可以通过两个不同学习地点和环境的工学交替来完成,也可以通过集中的实习实训来实现。总之都是为了通过变换学习场域和形式,来培养和赋予学生的职业能力。当然这种合作也有与企业文化融合、渗透的考量,即让学生提前感悟企业的文化内涵、精髓、氛围和制约,接受企业文化,融入企业文化,与企业的价值观、企业意识、企业精神相适应,与企业的管理要求相适应。这样可以使学生超前接受企业制度文化的规束和熏陶,毕业后真正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适应和融合。

3.校企合作是适应社会的“预热”

无论是中职教育还是高职教育,都是实现人才培养的社会化过程。所谓社会化就是完成自身角色和身份转化,实现对社会和职场的尽快适应。职业教育应该为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做好铺垫和准备。而校企合作整合办学就是对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提前“预热”。因为无论在企业学习,还是在企业实训,学生所面对的都是完全不同于校园的一种全新的社会环境和今后要面对的真实的职场环境。学生浸润其中、感同身受,自能为今后走上社会和职场打好人生的“伏笔”。

(三)实现载体:实施优化教学的课程整合创新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价值创造和实现,仅靠上位的、宏观的校企合作培养途径还不行,还须有下位的、具体的课程载体“给力”,才能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在这方面,要改革传统的学科化课程,实施优化教学的整合课程。

1.整合课程是重在培养学生能力的课程

职业教育不是“致知”性教育,而是“致能”性教育,是“能力本位”的教育,目的在于把学生培养成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使其完全有别于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学科教育模式。职业教育是重在培养学生能力的教育,而能力单靠讲、靠说是培养不出来的。所以,职业教育必须把培养能力的“做”的一维整合进来,形成以“能育”为主、兼顾“德育、智育”的教育结构或课程结构,才符合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要求。

2.整合课程是工学结合、学做合一的课程

以培养能力为主的职业教育应然的课程形态必然是工学结合、学做合一的课程。这样的课程就是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做学教一体化课程、项目化课程等。以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为例,其是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与课程的整合,是将职业化因素――工作与教育化因素――课程融为一体的过程,是课程工作化与工作课程化的双向转化与整合。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由于将系统化工作任务整合进了课程体系,使学生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单一到综合循序渐进的系统化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实际工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系统训练和培养,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任务自然能够实现。

3.整合课程是情境载体与目标能力对应统一的课程

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中,源于企业的真实工作任务还是纯职场的、远离课程的非教育化的东西,并不具有教育意义或课程意义,如果不加以课程化改造,是不能直接用于课程教学的。其源自工作过程但还需要超越工作过程。这就是姜大源所说的,还需要“对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实施‘教学论校正’”,将其转换成基于教学的学习情境,才能真正成为实现培养能力的载体和手段。整合课程的学习情境设计中,一定要注意建立工作情境、任务情境与能力之间的对应关系,明确每一情境在能力培养过程中的价值效用。学习情境与培养能力的对应关系为学习情境――对应能力,入门情境――基础能力,主导情境――核心能力,复杂情境――综合能力,扩展情境――创新能力。

起始情境是由浅入深的入门情境,培养的是学生基础的单项的能力;后继的主导情境培养的是能够应对和完成相应职业领域一般任务的核心能力;复杂情境是主导情境的深化,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由单一到综合、由简单到复杂的综合能力,而且应由学生自主完成;拓展情境是复杂情境的延伸,培养的是学生的迁移创新能力。四种学习情境设计,作为课程系统整合和实施的方法和手段,明确对应于不同的职业能力培养,使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有了贯彻落实的抓手和实现的逻辑依据[6]。

参考文献

[1][3][4]王清连,张社字.职业教育社会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89.190.19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406.

[5]朱文辉.精神洁癖与幻想乌托邦:课程知识选择的双重病症[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5):63-66,83.

[6]张健.能力本位:怎样落到实处[J].职教通讯,2013(3):1.

Theoretical Probing on the Valu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Way for Its Realization

ZHANG Jian

(Ch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huzhou Anhui 23900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