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少儿口才机构教学体系

少儿口才机构教学体系

少儿口才机构教学体系

少儿口才机构教学体系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早期教育;0-3岁;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19 [文献标识码] A

Abstract: With 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gradually, and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lower fertility rates and labor population, China began to implement universal two-child policy. China's fertility rate will rise in the next few years.Meanwhile, early education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human life. Therefore, early education market will face the serious challenge. Starting with the current problem of early education, the study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perfect early educa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early education, from 0 to 3 years old, problem, suggestions

一、引言

意大利幼儿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认为,“人出生后头3年的发展,在其程度和重要性上,超过人整个一生中的任何阶段……如果从生命的变化,生活的适应和对外界的征服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来看,人的功能在0-3岁这一阶段实际上比3岁以后直到死亡的各个阶段的总和还要大,从这点上来讲,我们可以把这3年看作人的一生。儿童是人生的另一极。”足见人出生的头3年在人一生中的作用何等重要。同时为了应对我国所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和逐渐降低的生育率人口问题,以及劳动力人口未来可能出现的下降,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简称“全面二孩”政策)。2015年12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全面二孩”政策及相关政策法规得到修订,自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启动实施。预示着我国0-3岁儿童数量在未来数年将面临着一定程度的上升。但我国0-3岁儿童的早期教育研究还存在严重不足,教育体系还不完善,相关教育法规还不健全,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二、我国现有早期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早期教育教学系统不完善

我国目前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目标、教学大纲、课程设置等教学系统设置仅局限在3-6岁的儿童,0-3岁的早期教育只是在学前教育教学系统设置里少量体现,仅仅是依附关系,没有独立完善的教学系统,致使合格的早期教育从业人员严重匮乏,无法满足市场对早教人才的需求。

(二)早期教育教学理念不完善

F有早期教育服务存在“看护”和“教育”两者缺乏融合的现象。一部分早期教育机构仅承担婴幼儿父母外出工作时日常看护的工作,另一部分机构则注重对婴幼儿的智力开发和各种能力的培养。不同早期教育机构的目标家庭群体存在差异,这需要完善现有教育体系,恰当融合“看护”和“教育”两者之间的分歧。

(三)政府财政投入不足

我国目前相关文件中都没有明确提及0-3岁婴幼儿教育经费的投入,导致0-3岁儿童教育经费没有保障,教育的低投入影响教育的质量。政府的低投入导致社会上现有的早教机构多数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机构,收费昂贵,导致很多家庭难以承受。

(四)缺少早期教育机构评价监督体系

我国现有的早期教育资源匮乏,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早教机构更是零星存在,现有社会上的早教机构多数是以商业性质存在的,非科学的商业性宣传导向泛滥,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普遍存在。同时3岁前婴幼儿教育主管归属问题仍不明确。目前为止,中央政府部门无明文规定0-3岁婴幼儿教育由教育部门主管,所以中央政府部门颁布的法律法规都没有明确3岁前婴幼儿教育机构的主管部门,一旦发生问题,将会出现无人监管的局面。

(五)缺少资质认定机构及认定政策

中国有句古话叫“三岁看大”,说明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但我国学前教育机构多年来仍局限在3-6岁的研究,对早期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没有相关早教人才资质认定机构及认定政策,部分早教人员并没有对早期教育有全面的认识,仍将“看护”和“教育”分离,也存在部分早教人员缺乏职业道德的现象。

三、针对我国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早期教育教学系统的构建

针对现有早期教育教学系统的不完善,各高校应对现有教学系统进行改革,对早期教育教学系统进行不断改革和完善,补充0-3岁儿童早期教育的教育目标,完善教育大纲,课程设置,区分0-3岁与3-6儿童教育的区别,分别建立相关的教育体系,健全教学大纲及课程设置。

(二)加强专业培训和从业人员队伍建设

针对当前早期教育机构从业人员资质良莠不齐,无资质上岗等现象,应尽快制定出台0-3岁早教机构从业人员职业化、专业化建设要求。早教从业人员需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提格的资格准入制度,确立其专业身份,使早教从业人员身份职业化;高校开设婴幼儿早期教育相关专业,健全从业资格证书培训考试制度,加快早教人才培养的专业化和速度,培养高质量、专业化的早期教育发展专业服务队伍。

(三)增强政府对早期教育发展的投资力度,建立合理的费用分担机制

瑞典法律规定瑞典公民有权利了从1岁开始接受早期教育服务,服务由区级政府下辖早期教育机构提供,由国家承担费用的80%,仅向家庭收取部分费用。婴幼儿从1岁起开始接受部分免费的,每周15-50小时的婴幼儿早期教育。我国现有社会上以营利为目标的早教机构,收费昂贵,导致部分家庭难以承受,改善这种局面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可借鉴瑞典相关法规制度,实行中央、省市、地方、家庭四位一体的费用分担机制。保证大部分婴幼儿都能接受到正规的早期教育。

(四)政府完善政策监管制度,制定早期教育政策法规

我国现有早教市场存在的问题大部分归咎于监管制度的缺失及政策法规的不健全,因此完善政策监督制度,制定早期教育政策法规是当务之急。美国在早期教育方面开展较早且发展良好,这离不开政府引导建立并完善的法律法规和评价监督体系。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就提出0-6岁儿童整体教育计划,于1965年开始了“开端计划”,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保证婴幼儿从出生就接受教育;1979年美国国会通过《儿童保育法》;1988年美国教育部推出了《平等开端计划》;2002年布什总统正式签署了《不让一个儿童落后法》,根据这些法律法规,保证了美国早期教育的健康发展。这些相关政策值得我国借鉴及学习。

(五)明确早期教育归属,明确主管部门职责,协调部门关系

现在不明_的归属问题导致了谁都可以管,也可以不管的局面。一旦出现问题,部门之间相互推诿,应尽快明确婴幼儿早期教育发展工作的主管部门,出台相关政策与法规,明确机构设置、部门职能、市场监管、资金投入、收费标准等方面。以法规形式明确相关职能边界,明确主管部门的法律地位,既要纠正各种不作为,也要克服各种乱作为,构建部门间相互协调配合的管理格局,建立合理有效的审批机制、监管机制、实现权力和职能统一、财权和事权统一、审批和监管统一,切实把部门责任落实到位。

四、总结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我国约有6000万0-3岁婴幼儿,约占全国人口的4.5%。2015年第十八届五中全会决策,“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未来几年我国0-3岁婴幼儿的数量将会呈现一定程度的增长。儿童数量的上升,早教市场将面临新的扩展,对早教人才的需求将大幅上涨,对早期教育体系的完善迫在眉睫,因此我们应根据婴幼儿早期发展特征构建一个“以婴幼儿早期发展需求为出发点,坚持全面普及的基本方向,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整合社会有效资源,鼓励社会健康积极参与,多形式、重科学的婴幼儿早期发展服务体系”,明确的早期发展服务思路。

[参 考 文 献]

[1]佘宇、张冰子,等.适宜开端:构建0-3岁婴幼儿早期发展服务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6-08

[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教育团队/陈学锋,等.强壮开端III儿童早期教育与保育质量工具箱[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01

[3]李玲、杨顺光.“全面二孩”政策与义务教育战略规划[J].教育研究,2016(7)

少儿口才机构教学体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7-053-1

一、兰州市七里河区概况:

(一)兰州市七里河区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现状。1.兰州市少数民族人口共20万人,40所宗教场所;七里河区少数民族人口12-13万人,30所宗教场所、清真寺等。七里河区少数民族人口中包括少数民族流动人口6万人,约50%。2.七里河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主要是“生态难民”(曾生活在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如种植小麦的收成与付出持平,不够养家糊口)。3.七里河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主要职业为摆地摊、开摩的,文化程度较高的可以进入商场当售货员。

(二)少数民族妇女儿童流动人口现状。首先妇女基本是跟随丈夫进城务工,所以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流动,在进入城市后,这个家庭的亲人支持系统消失,可寻求帮助的人很少;其次少数民族女性流动人口中98%为文盲,而儿童入学状况更为严峻,2003年-2013年约有2000人入学,但因为生活差异等问题,其中40%-50%会中途辍学。

二、兰州市七里河区少数民族人口教育现状

(一)A机构。A机构是由清真寺提供场所,主要有三大服务。第一,为居民免费提供书籍借阅,主要包括民族类书籍、伊斯兰教书籍、杂志等;第二,为老人提供日间照料,在图书馆最里面,有几张专为日间照料老人而摆放的床;第三,为穆斯林妇女提供扫盲课程,这些妇女年龄在22岁至67岁之间,对于汉语的认知水平很低,她们拿着教育局专门为成人扫盲提供的教材每日进行识字,靠知识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使这些穆斯林妇女以及她们的子女有更好的发展。

(二)B机构。院长办学前教育,现在有八十名幼儿在园学习。该机构的学生普遍都是家庭情况较差的学生,公办幼儿园的学费在每月400至500元左右,而有很大一批穆斯林学生是交不起这些费用的,所以他们选择了B机构。该机构靠项目和爱心资助存活,免费教育学生,为很多交不起学费的儿童提供了学习的机会。

在该机构的墙上,挂着几块牌子,写着园长的办学理念:1.汇聚社会资源与爱心,共同为流动儿童营造爱的氛围和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流动儿童的全面发展。2.健康是造就丰盛生命的重要元素,它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美好状态。3.我们相信每一个儿童都会健康成长,关键是为他们提供平等的机会和成长的平台。

(三)C机构。C机构现状:主要招收单亲的少数民族儿童或少数民族孤儿(古兰经认为无父即孤儿)。共283名儿童,其中包括80%是单亲,20%父母残疾或乞讨;过去受到乐施会帮助,儿童每月学费80元,随着乐施会资助的退出,即将提高学费,每月300元;幼儿园共8个班;老师都是穆斯林,是社会招聘的志愿者,工资低,工作量大(1人带40个孩子);教材是教育局的教材。主要教汉语等课程,与公办学校一致,阿拉伯语是副课,主要教一些祈祷词(如吃饭时等)。该机构主要受到穆斯林企业的捐助,清真寺资助较少(主要在过节时给一些福利),政府完全不资助,甚至反对办学。

遇到的问题:首先是经济问题,目前幼儿园还没有男女分开的厕所;其次政府完全不资助,甚至不赞同办学。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困境儿童(指有父无母或父母都属于弱势群体)出现了很多问题,如他们开始觉得自己受到别人帮助是应该的,缺少感恩的心;背着老师向慈善人士要东西;撒谎;与城市儿童攀比;不珍惜现有的东西。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父母,他们忙于生计,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管教;很多父母本身文化程度低或文盲,不重视管教,常常疏于发现儿童的问题;有些父母自身榜样差,如父母本身就会去偷东西等。这些都在点点滴滴地影响儿童。其次是社会,社会本身教育资源不平等,并且社会榜样较差,如崇尚拜金等行为。

三、非正式民族幼儿园与公立民族幼儿园的比较

四、改善少数民族教育现状的建议

(一)扩大扫盲的范围,提高受教育率。成人扫盲扫的不只是汉字,扫的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穆斯林妇女受教育程度非常低,她们有些人甚至不能给孩子的作业签名,更不用说辅导作业,这在儿童的成长中会是一种缺失,并且对于他的学业没有任何帮助。穆斯林妇女在接受教育之后,才会明白教育的重要性,这是对其家庭的一种变革。

(二)重视幼儿教育、切实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看似已普及,其实在一些穆斯林儿童中还是一个“死角”,他们由于家庭的经济问题而不能去公立的幼儿园上学,在幼年时就形成落差。非正式的民族幼儿院面临随时被取缔的危险,如果这些儿童失去教育机会,将来可能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三)重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受教育衔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并没有固定的居所,大部分人并不能融入城市社会,对于他们的孩子来说也是有严重影响的,导致这些儿童的学业无法完全衔接,很多儿童都需要留级,对他们来说又是一大伤害。

参考文献:

[1]张文玉.流动儿童社会排斥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2.

[2]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王思斌.民族社会工作:发展与文化的视角[J].民族研究,2012(4):1-7.

少儿口才机构教学体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学前英语教育 ;现状 ;需求

学前英语是指根据学前儿童的语言学习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采用创设合适的环境,对学前儿童进行英语启蒙的教育。学前英语在英语教学中属于上位概念,也就是让英语学习渗透在幼儿一整天的生活中,不仅包括集体活动中的英语教学,还包括把英语学习融入游戏活动、生活活动中等。因此,学前英语教育人才必须是同时掌握英语教育和学前教育能力的综合型人才。而这类人才就是学前英语教育师资,其需求主体就是学前教育机构,包括幼儿园和学前培训机构两类。

一、江西学前英语教育的发展情况

关于江西学前英语教育的发展状况,周凯对南昌市幼儿园英语教育现状调查与实践探索进行了分析,发现了南昌市幼儿园师资极其缺乏,且教学质量不理想等问题。笔者把调研的范围扩大到全省,安排学生在寒假期间,调查当地学前英语教育人才状况。经统计分析,情况如下:

1.全省幼儿园数量虽多,但仍不能满足社会需要

目前,江西省公办幼儿园数量较少,所以相关部门格外注重城乡幼儿园的建设,要求在新开发的城区、新建设的住宅区以及进行旧城改造时,必须规划建设好配套的幼儿园。如60%的乡镇至少建有一所符合省定标准的中心幼儿园,以满足社会需要。据江西统计局数据,截至2014年底,江西省共有幼儿园11485所,其中公办幼儿园1218所;在园幼儿156.3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比2010年提高了14.7个百分点。在未来几年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对幼儿教师数量和质量的需求都将日渐增长。

2.大部分幼儿园开设了英语课程

庞大的幼儿园数量催生了大量的学前英语教育需求。在江西省内,八成以上的幼儿园开设了英语课程,并且这一课程覆盖园内所有幼儿。其中,把英语作为特色课程开设的幼儿园占了近两成,真正没有开设英语课的幼儿园所占比例很小。在南昌,还有的学前教育机构专门从事学前英语教育,如英孚、美吉姆等。平均每班配备一名英语教师的幼儿园有10%,每天都开展一次英语活动;配有一名到两名专职英语教师的幼儿园占半数左右,每周开展两次英语活动;没有专职英语教师的幼儿园占四成左右,他们主要靠外聘英语教师来组织英语活动。

3.幼儿英语教育效果不理想

走访调查一些学前机构后,笔者发现,由于国家对幼儿英语教学并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安排与设计教学内容时,各个幼儿园因教材的不同,显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如有的幼儿园注重教学英语单词和简单用语;有的幼儿园以英语儿歌和歌曲为主;有的幼儿园甚至讲授英语语法,训练幼儿英语书写。这些做法都偏离或违背了幼儿英语教育的宗旨,既不能有效激发幼儿的英语学习兴趣,又不能为幼儿未来的英语学习打好基础。在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的情况下,学前英语师资是影响幼儿英语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

二、江西学前英语教育的师资状况

1.幼儿园教师的总体学历达标率高,教龄短的教师居多

学前英语教育的成败关键在教师。根据江西省教育厅2013年提供的数据,全省现有学前教育教师57338人,其中,研究生占0.07%,本科生占6.49%,专科生占39.42%,高中生占44.95%,高中生以下占9.06%;各类职称所占比例分别为:中学高级占0.20%,小学高级占4.73%,小学一级占6.54%,小学二级占3.60%,小学三级占1.08%,未获得任何职称的人员占总人数的83.86%。这说明教龄较短的教师占绝大多数,且年轻化的教师队伍可塑性强,个人业务能力的提升空间很大,为今后开展学前英语师资在职培训提供了便利。

2.学前教育机构的英语师资专业背景复杂,专业对口率低

虽然学前英语教师的学历达标率高,但是专业背景复杂,专业对口率低。根据笔者对南昌市10家学前教育机构(包括幼儿园和学前英语教育机构)英语师资专业背景的调查,毕业于英语专业的教师占12%,毕业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资占71%,而来自其他专业的教师占17%。这种专业学历结构致使“懂幼教的不懂英教,懂英教的不懂幼教”成为常态。究其原因,是因为学前教育的毕业生大多数英语底子薄,难以胜任学前英语教育;而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没有受过系统的幼教知识与技能训练,难以掌握幼儿语音习惯和心理规律。

3.专门的学前英语教师来源狭窄,教学质量好评度不高

目前,江西省学前英语教师的来源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类来自于幼儿园原有的教师,通过参加英语培训,掌握了英语知识,再从事学前英语教学;第二类来自于高职高专乃至大学本科英语专业的毕业生;第三类是来自英语教育学前方向的毕业生,但是这类毕业生太少,全省仅有2~3所高校开办了这一专业,难以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在对30名幼儿园负责人的电话访谈中,笔者了解到,完全能胜任本园英语教学的教师仅占13.4%,勉强能胜任的学前英语教师占63.3%,还有近1/4的教师不能胜任。此外,对于学前英语教师的口语水平,不满意的占56%。可见,狭窄的师资来源渠道,会导致学前英语师资远远满足不了教育的现实需要。

三、江西学前英语教育师资的需求预测

1.江西学前教育发展潜力大,学前英语师资缺口大

2014年,江西省财政投入3.2亿元用于发展学前教育,江西幼儿园的数量越来越多,对学前英语师资的需求必然上升。然而,从前面的分析可知,当前江西在职的合格英语师资比例太低。以2014年全省11400余所幼儿园为基础,仅按80%的幼儿园每所配备2名合格学前双语教师的标准,就需要双语师资2.2名。按调查结果,替换23.3%完全不能胜任的学前英语师资,仍然需要5000名左右的学前英语教师,如果再继续替换勉强胜任的师资,那么人才缺口更大。

2.学前英语师资全国性紧缺,流向外省的数量大

学前英语师资短缺的状况不仅江有,全国其他省份也广泛存在。然而,随着全社会对学前英语教育的重视,沿海发达省份凭借其优厚的待遇以及发达的经济社会环境,吸引了一大批内地高素质学前英语师资。以南昌师专学前教育和外语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为例,至少有超过20%的学生在沿海发达地区就业。可以预见的是,这一比例将会越来越大。对于江西省而言,一方面,本省人才供应渠道狭窄;另一方面,发达省份对人才的吸引力度强大,更加重了江西省学前英语教育人才的供需矛盾。

3.学前英语培训机构对高素质师资的需求强烈

根据教育产业研究机构宇博智业的研究报告,我国学前英语教育市场广阔,庞大的人口基数、稳定的增长与更新,造就了巨大的学前英语培训市场。但是,由于国内学前英语培训还是一个新兴行业,国内的学前英语培训行业仍在探索、摸索阶段,尚不成熟,未来10年是学前英语培训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市场规模将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正如南昌某学前英语培训机构负责人说的那样:“我们现在最忧心的不是生源,而是缺少高素质的学前英语教师。”

4.向华人文化国家输出学前英语师资具有双赢效果

世界上有不少华人文化国家及地区,尤其以东南亚为最。以新加坡为例,华人约占77%,政府规定第一语言是英语,第二语言为本民族语言,并促使双语教育课程在学校逐步实施。新加坡的幼儿最早在第18个月进入教育机构学习,从小就接受双语的熏陶。据从东南亚等地访问归来的友人与十余家当地学前教育机构的接触中得知,他们对学前双语师资要求偏高,非常欢迎来自中国的具有高英语素质的学前双语师资。把双语师资输出国外,既有利于传播中华文化,展示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又能满足当地教学的需要,可谓中外双赢。幼儿学习英语在我国日益受到家长、幼儿园和社会的重视,无论是省内还是省外、从幼儿园到学前培训机构、从国内还是国外来看,学前英语教育都是一个人才紧缺、需求旺盛的专业。所以,争论“幼儿学习英语是否有必要”已经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学前英语教育合格师资,满足用人单位需要才是当前的现实问题。

作者:吴琳 单位: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教育系

少儿口才机构教学体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儿童 社会工作 问题 对策

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儿童自身的发展、家庭的和谐、社会的稳定乃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但在儿童期人生发展的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各种各样的潮流、文化,通过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上广泛传播,严重影响儿童的成长的环境。处在变革环境中的儿童社会化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大致分为普遍儿童问题和特殊儿童问题(残疾儿童、留守儿童和遗弃儿童等)。根据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0~14岁儿童人口超过2.2亿,约占人口总数的16.6%,其中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

儿童服务是指保证儿童健康成长发展,家庭、学校、政府、社会机构和大众传播媒介等各个方面,对儿童的服务。对特殊儿童的服务除了以上几方面还包括对单亲家庭子女、孤残儿童的生活保障、身心辅导等。

一、当前我国儿童成长存在中的问题与分析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更是国家的未来。但在现实中,儿童仍然在身心健康、教育、安全等方面存在着“成长的烦恼”,亟待解决。

(一)普遍性问题

1.生活照料方面。由于受计划生育等相关政策影响,现在小型家庭核心化在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但是家庭的儿童生活照料功能却在逐渐外移,儿童的生活照料多依赖于祖辈或者幼儿园、托儿所等社会机构来完成。在农村,多数留守儿童与祖辈共同生活。据调查,照顾留守儿童的祖父母平均年龄为59.2岁,受教育程度绝大部分为小学文化程度。造成一些留守儿童处于无人监管、自行其事的状态,容易侵害他人或受到侵害,比如被拐卖儿童中,流动儿童居第一位,留守儿童居第二位。

2.教育方面。第一,教育功利化。功利性教育是指抛开对人的心灵、理性的培养,过分看重实用性的唯意志主义倾向明显的狭隘教育。关注成名成家,忽视如何做人,不顾孩子的成长规律,忽视孩子的内心诉求。第二,教育应试化。应试教育是指以应付考试和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为目的的违反教育科学规律的一种教育模式,此种教育模式严重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使孩子丧失兴趣,严重阻碍了孩子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

3.心理健康方面。儿童本身处在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其安全、社交、自我实现等层次需要具有极不稳定性,多种因素的综合很容易出现同一性危机以及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情绪表现为恐惧、焦虑,不愿上学等。二是行为表现为离群独处,精神不集中,过分活跃,有暴力倾向、逃学等行为。三是生理表现为头腹部疼痛、恶心、呕吐、厌食或贪食甚至全身不适,而躯体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又没有躯体疾病。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唐洪丽则指出:对于儿童的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干预会引起严重的心理和精神障碍,影响儿童适应社会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学业成绩,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

(二)特殊性问题

儿童的特殊性问题,一般针对特殊儿童群体,如留守儿童群体、残疾儿童群体(弃婴)以及青少年犯罪群体等。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新旧两种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相互碰撞,带来社会上部分群体经济、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失衡,严重影响相关特殊儿童群体,导致其原有的支持性系统的功能丧失,出现一系列问题。比如我国目前有6102.55万农村留守儿童,它们面临亲情缺失、学习失教、生活失育、安全失保等相关问题,这严重影响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总之,当代儿童在教育、生活、心理、社交等方面存在一系列普遍性问题,同时也存在众多的特殊性问题。因此,通过儿童社会工作和社会服务的开展,使家庭、学校、社区、NGO和政府对儿童社会化进行积极的引导,帮助孩子们快乐、开心地成长。

二、社工工作视野下介入儿童问题的相关对策

乐悠悠大世界坚持将“培养儿童良好个性品质、促进儿童健康人格发展”作为工作的目标,围绕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社会能力培养、早期教育、素质教育、身体和心理健康教育等领域,开展多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项目。密切结合少年儿童成长成才的要求,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多项立意深远、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实践活动,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社会工作服务道路。具体对策如下:

1.新机制――构建社会工作服务儿童的长效机制。首先,加强与大学的合作,大力培养社会工作专业性人才,推进机构人才队伍建设。其次,我们可以考虑在学校、儿童医院以及社区建立儿童服务中心及心理咨询室等服务机构,为儿童、老师提供直接的帮助。同时对儿童及其监护人、以及学校老师进行观察,做跟进的计划与安排,以促成孩子的健康成长。

2.新平台――构建为儿童服务的资源共享与合作平台。政府是家庭、学校、社区与NGO连接的中心点。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政府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帮助服务儿童机构健康发展,做好一个守夜人的角色。另外,乐悠悠大世界等非政府组织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学校相互链接,综合运用各种社会资源,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构建一个各方资源共享与合作共赢的新平台。

3.新主体――NGO参与儿童服务。首先,NGO应加强自身建设。如应加强组织内部建设,使组织行为规范化、透明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吸纳更多的社会工作、心理学和管理学等专业人才;接着在教学、开展活动过程中,不断提升组织的公信力。其次,NGO应接受政府的监督,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坚持公正经营,公开竞争,自负盈亏。总而言之,NGO与政府应步调一致,携手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4.新理念――教育理念的融合。首先,政府应该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同时将五常与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贯穿与教学活动中,让我们的孩子开心的学习。其次,我们也应该寓教于乐,运用儿童社会工作的方法和理念,从儿童的实际需要出发,认清儿童有特定的思考方式,以达到帮助儿童健康发展的目的。

三、研究总结

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儿童后天的发展、家庭的和谐、社会的进步以及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应该在正确的理念和原则指导下,开展儿童社会工作,从而推动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总而言之,政府、家庭、学校、社区(农村)与NGO(非政府组织)应五位一体,携手并进,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儿童发展实际、以儿童为本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

参考文献:

[1] 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辅导教材编写组.社会工作实务.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0,2.

少儿口才机构教学体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小城市;幼儿教师;职业准入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8-0166-03

一、问题提出

幼儿教师职业准入是对从事幼儿教师职业的人员在资格上的规定,是对从事幼儿教育教学工作人员提出的最基本的标准和要求[1]。如果幼儿教师职业准入标准不明确,就会使得一些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进入这个职业,从而使幼儿教师队伍鱼龙混杂,间接造成学前教育质量的低下。然而,在我国,有关幼儿教师职业准入的规定并不十分明确。根据2000年颁布的《实施办法》及1990年国务院颁布的《幼儿园管理条例》,我国对幼儿教师的入职条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①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遵守教师职业道德[2];②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包括职业学校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程度,或者经教育行政部门考核合格[3];③具备承担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具体测试办法和标准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2];④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二级乙等以上标准[2];⑤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在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体检合格[2]。从这些规定中可以看出,除对幼儿教师的学历水平和普通话水平有较为明确的规定外,其余规定都较为笼统,也缺乏指向性。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完善并严格实施教师准入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一些大城市(如上海)已经开展了幼儿教师职业准入方面的探讨,并且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来严格把握将要进入幼儿园工作的人员素质[4]。然而,与大城市不同,中小城市的学前教育发展相对薄弱,其财政投资和人才力量都与大城市无法比拟。但是,在我国,56%的地级以上城市为中小城市[5],每年有很多幼儿都在中小城市里成长,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够忽视这些中小城市的学前教育发展状况。那么,目前在中小城市中,幼儿教师的职业准入情况如何?本研究从一个中小城市出发,调查了该城市8所幼儿教育机构的职业准入标准,以期望对我国中小城市的职业准入情况管窥蠡测。

二、研究方法

X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市区人口49.81万人,属于典型的中小城市(中小城市是指市区常住人口在100万以下的城市[5])。经过前期的预调查与研究设计,我们自己编制了园长访谈提纲,于2011年10月中旬~2011年11月中旬,共对X市8所幼儿教育机构的负责人进行了访谈,以了解X市幼儿教育机构的职业准入情况。这8所幼儿教育机构的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三、研究结果

1.教师资格条件。所有8所幼儿教育机构中,只有公立的幼儿园需要考核应聘人员的教师资格证(执有教师资格证的人员普通话水平应该在二级乙等以上)。如果应聘者需要进入正式编制,那么教师资格证必不可少。但是,由于私立幼儿教育机构没有正式编制的名额,公立幼儿教育机构的正式编制名额也十分有限,所以,大多数幼儿教师都是以合同聘任的方式在幼儿教育机构中工作的,甚至在一些私立幼儿园,连合同聘任也省了,只是应聘者和机构负责人口头达成工作的协议。这就使得各幼儿教育机构中,有许多教师都是没有教师资格证书的,而且这些教师多是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非专业人员。

2.学历条件。目前,各幼儿教育机构招聘教师的学历起点是高中学历。所有8所幼儿教育机构中,只有一名本科学历的幼儿教师,几乎有30%~40%左右的教师来自该市职业技术学院的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其他教师均是非专业人员。也就是说,只要应聘者高中毕业,无论他有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专业的训练,都有可能成为该机构的教师。从这点看来,目前我国中小城市幼儿教师的学历水平连国家的基本标准都达不到。

3.身体条件。许多幼儿教育机构的负责人都表示,他们会关注应聘者的身体健康情况,尤其是是否携带传染病。然而,究竟怎样考查应聘者的身体健康情况,多数负责人都支吾不言或顾左右而言他,据笔者私下了解,如果是需要进入正式编制,应聘者就需要出具医院开的身体检查健康证明。而合同聘任的人员和应聘私立的幼儿教育机构的人员,一旦面试通过,很少有专门的身体健康检查。

从以上任职条件可以看出,目前中小城市幼儿教育机构的职业准入并没有太过严格的标准。然而,各幼儿教育机构的负责人也期望能够招聘到更专业的人才。那他们期望招聘到怎样的人才呢?

四、讨论和建议

1.提高幼儿教师的工资和待遇。目前中小城市幼儿教师的工资较低,只有1000~1500元。这样的待遇很难吸引到优秀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到幼教机构中工作。我国相关的法律文件对幼儿园教师的待遇没有实质性的规定,有研究表明,我国有一半左右的幼儿园教师无法享受公办单位的福利政策[6]。这些不在编的教师不但工资低,养老、医疗、生育也没有相应的福利保障。这种待遇自然很难吸引优秀的人才前来从事学前教育,从而导致幼儿教师的数量严重匮乏。

改革这一现象的最根本途径是提高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只要工资待遇提高,就能招聘到更多合格的人才加入幼儿教师的队伍,这是人才市场的不变规律。中央电视台曾播报:在广州,有一份卖猪肉的工作年薪十万,这份工作吸引了数千名本科生、硕士生前来应聘,其中很多居然是211、985名校的毕业生。但这足以说明,工资待遇对人才流向的影响是多么的重要。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问题,想要提高我国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质量,就是一句空谈。没有优秀的人才,我们拿什么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

2.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准入标准。目前中小城市幼儿教育机构的职业准入标准还有待提高。职业准入作为一种社会屏蔽策略,通过对职业设立门槛限制进入者的资格和人数来保障该职业的市场价值。职业准入制度越严格,说明该职业的专业性越强其重要程度也就越被认可[6]。而目前中小城市的幼儿教育机构中,正在执教的教师绝大多数都是没有受过专门的学前教育训练的非专业人员。这就使得幼儿教师这个职业“不专业”。“不专业”的职业自然门槛低,工资也不会高。工资不高,就更难吸引专业的人才加入幼儿园教师的队伍,导致幼儿教师数量严重短缺。当幼儿园教师数量尚不能满足需求时,幼儿教育机构又会招聘一些没有经受过专业训练和获得专业资格证书的人员[6],这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美国的经验或许能够给我们一些启示。21世纪以来,美国不断推进教师职业准入制度的改革。美国国家未来教育发展委员会提出应该“通过职业准入制度与程序的改革,突出教师新的专业素养的形成”[7](Schlechty,1988)。国家希望培养怎样的教师,希望教师具有哪些专业素养,希望教师成为怎样的教育者,都可借助教师职业准入制度与程序来实现。建立起明晰的教师职业准入标准,就可以向众多的教师申请者表明,为获得教师资格,他们必须形成哪些基本的专业素养。这就使得未来教师更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与重点,更能把握自己所需具备的专业素质与能力,从而提高师资质量。因此,我们应该提高中小城市幼儿教育机构的职业准入标准,以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质量和师资待遇,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小城市学前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亮.幼儿教师职业准入制度改革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

[2]教育部.《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Z].2000-6-22.

[3]国务院.幼儿园管理条例[Z].1990-02-01.

[4]董少校.上海严把教师职业入口关[EB/OL].人民网,http://.cn,2012-05-018.

[5]中国经济发展委员会和中国社科院.中小城市绿皮书[Z].2010.

[6]刘黔敏.论幼儿园教师职业地位提升的制约因素——基于社会分层的理论视角[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9,(7、8):4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