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如何提高思想创新意识

如何提高思想创新意识

如何提高思想创新意识

如何提高思想创新意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0-254-01

某位国家领导人曾经说过:“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培养大批合格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不断造就大批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由此可见,在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此外,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推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教师的主要任务。而作为数学学科的小学教师,也有责任和义务在掌握小学数学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想方设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下面结合实际,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加以探讨,以供参考。

一、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营造良好的环境

新课程教学模式明确指出:“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这也就是说,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转变自身角色,从单一传授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广阔空间。为此,小学数学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想方设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带着好奇心学习数学知识,为学生提供主动思考、主动探究的机会,为提高学生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提供广阔的空间,使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创造性地获取数学知识、运用数学知识,使学生可以在主动思考、主动探究中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促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好奇心是人们对新奇事物产生兴趣并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趋向。而小学生的特点就是好奇心强,当学生对于一个问题有强烈的好奇心时,他们就会有兴趣去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效地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有助于学生积极地深入到问题当中,从不同的层面去思考问题,提高学生创新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允许“插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允许学生“插嘴”,要鼓励学生对现有的数学理论加以质疑,鼓励学生一旦发现疑惑就要大胆提出问题。而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予以肯定,表扬学生勇于提出问题的表现,同时,耐心倾听学生疑惑的原因,鼓励其他同学一同就疑惑点加以讨论,师生间形成有效的互动,共同帮助这位学生答疑解惑。这样有助于将学生的知识和思维引向最近发展区,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质疑问难的习惯和能力,有助于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助于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不断提高创新能力。

四、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拓宽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践提示,思维发散点越多,思维发散量越大,人们产生创新思维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鼓励学生探索出解决一个问题的不同方法,以拓宽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出一道简单的练习题,鼓励学生一题多解,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刺激发散思维的学习环境,不断拓宽他们的思维,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探究不同解决方法的过程中大胆思考、勇于探究,在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热情的同时,逐步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时给予学生鼓励,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表扬。一旦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表扬,人就会产生继续朝向目标前进的动力。为此,数学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当学生提出新颖的想法、新的观点的时候,教师不要立刻否定学生的想法,或者忽略学生的想法,而是应当首先对于学生敢于表达给予充分的肯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学生答疑解惑,这样有助于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积极表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总之,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将是21世纪最具竞争力,最受欢迎的人才。提高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性,想方设法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出高素质的新一代创新人才,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满足当代教育背景下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 高 洁.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考试周刊,2011(01)84-85.

如何提高思想创新意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近年来,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的重要职责,研究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新途径,是高等职业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我们认为,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开展创新教育,以创新教育项目为载体,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能力、职业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有益探索。

一、创新教育何以可能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不仅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有效性,还取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式方法能否激起受教育者的心灵共鸣。因此,首先要研究高职学生的特殊性,寻找能激起受教育者心灵共鸣和积极参与的有效方式。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以创新教育和创新教育项目为载体,通过课题或项目研究,组建师生科研团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一)创新教育的意义及其内涵

创新是新经济时代的主题,新经济是创新化的经济,创新化经济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性的人才‘。首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电脑取代了一些机械性脑力劳动。例如:信息的记忆、信息的检索、复杂的计算等都可用计算机完成。也就是说,计算机的应用,不再要求我们有很强的记忆能力,而是要求具有综合的研究、判断、逻辑推理能力,高度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其次在新经济时代,产品的知识含量增加。逐步形成知识产品。知识产品的生产,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不是设备和工具,而是人的知识的能力,特别是人的创造能力。另外,商品的价值不再是劳动者体力的简单转化,而是劳动者知识的转化。所以,要求劳动者必须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唯有全面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等,才能维持经济的竞争力。所以。新经济时代需要创造性人才。

对于高职院校要不要进行创新教育,如何进行创新教育,一度颇有争议。我们认为,所谓“创新”,不仅仅指科技领域的重大创造发明,在工作中善于思考,不盲从,能针对具体情况做出独立判断,提出正确处理意见和解决方案。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就是“创新”。所以,创新不是少数精英的专利,任何一个人在任何岗位上都需要创新也可以创新。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进程中,高职院校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不仅是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更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时代要求。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制造业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

(二)高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决定创新教育可以而且应该作为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相比,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有他的特殊性。一足他们入学时文化基础相对薄弱,中学阶段学习成绩相对处于劣势,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不浓,对高新技术缺乏探索精神,部分学生甚至因为没能考上本科院校而对自己的智力和能力缺乏信心;二是就业市场的高学历要求使他们意识到知识、能力、学历文凭的重要性,但又普遍不知如何培养自己的“比较优势”;三是相当多的来自贫困地区的农村或城市低收入家庭的学生,经济压力使他们变得性格内向、自卑、封闭,更多的关注个人前景、专业发展、就业出路,对国家大事、社会责任和他人利益相对冷漠,相对缺乏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和为他人、社会、国家作贡献的抱负。基于这些特点,继续沿用传统的教育方法或普通高校的做法进行思想教育。显然容易遭遇阻碍和困难。因此。针对高职学生的特殊心理特点和要求,因势利导,扬长避短。通过创新教育和创新项目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富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校园科技创新活动,引导高职学生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珍惜年华、刻苦学习,培养他们的“一技之长”,培育高职学生的“比较优势”,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满足他们追求成功的心理需求,是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明智选择。

(三)创新教育是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和谐统一的重要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仅通过上政治课来实施,实践也是教育的最好课堂。高职院校的基本任务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一直是高职教育的办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因此,各院校、各专业都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和职业技能训练,具有良好的实训基地和实践氛围。而创新能力恰恰必须通过切身的实践才能取得,所以,依托学校的实验实训条件开展创新教育,正是发挥技术技能训练的特殊思想教育功能,在科技制作、项目研究和技能训练中,培养职业道德、法律意识、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培育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团结协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教育是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和谐统一的重要载体。

二、以创新教育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施途径

(一)以科技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和职业素质

开展创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行为。应该承认,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缺乏创新意识,与本科学生比起来专业基础和理论水平存在差距,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尚显不足。因此,职业院校的创新教育落脚点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而良好的专业学习是提高职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基础,把创新教育的突破口选择在与专业相关的课程学习和科技活动上,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创新思维培养,在文化科技活动中锻炼创新能力。比如,管理专业的“XX社团的组织与管理、”旅游专业的“一次公共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机械专业的“XX零件的加工工艺或流程设计”,一个小实验、小制作、一项竞赛活动的办法和过程,都是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创新教育的开展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高职学生的技术创新精神、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发展潜能方面的作用已日益显现,涌现出了一批创新教育的成果和学生科技创新典型。从2002年开始,我院学生机器人研究小组连续6年参加CCTV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

(二)以创新项目为载体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团队意识

所谓创新教育项目,就是以课题或项目研究的方式开展创新教育。无锡职业技术学院从2004开始设立创新教育科研项目,近三年立项创新教育项目二批,共计102项,总投资达43万元,参与学生达800余名。创新教育项目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自主创意;二是教师将自身所承担校内外科研项目分解后的部分子课题。不管是何种项目,都由一个教学和科研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和若干个学生组成“课题(项目)研究小组”,通过教师带领学生一道研究,教师的言传身教影响和带动着学生的创新动机。在课题研究中教师采用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如介绍某一工程技术中尚未解决的技术难点,技术发展与进步过程中前人的成功改革与创新,不仅给学生以强烈的创新欲望,也使他们敢于质疑和否定旧的学说,发表新的见解,并从前人的成功中获得创新思维的启示。特别是师生间形成亲密的“师徒”、“朋友”及“伙伴”关系,使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无缝隙”对接。当教育者自然流露对受教育者的尊重、信任、关怀的时候,受教育者就能自然生成自尊感、责任感、正义感、集体感、同情心、幸福感等积极情感。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情感效应,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再是强制性灌输,被迫地接受,而是学生自觉的价值取向。

与此同时,创新项目或课题研究需要团队的通力合作,必须在共同的价值目标和行为的约束下,通过全体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才能实现和完成。所以,创新项目的实施营造了小组的团体氛围,不仅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也使学生在团队中实现自我教育。

(三)以学分制评价为手段,形成创新教育的长效机制

要顺利开展创新教育项目,必须激发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科学评价方式形成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我们认为,把科技创新活动纳入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并用学分制来激发学生参与各类社团活动和参加创新项目研究、科技制作竞赛的积极性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凡参与创新教育活动的学生可获得研究性学分,参与各级各类科技、人文竞赛都有明确的奖励标准和学分授予。另外,还可以通过科技展、创新月、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创业计划大赛、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等载体展示创新教育成果,使学生在成果展示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满足感、成就感和荣誉感。

开展创新教育的关键是教师。因此,必须选择优秀的教师担任创新教育项目的指导教师,同时通过制定指导教师工作职责,落实指导工作量,开展评奖评优等途径,提高教师参与科技宣传、科技讲座、科研指导等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层次和质量,增强其在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进行项目评审中的责任意识,从而发挥指导教师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示范作用和人格魅力。

如何提高思想创新意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44-02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生事物不断出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生将不再是某一年龄层次的特殊产物,也不再是通过独木桥的天之骄子;大学培养出来的将是普通的劳动者,也是高素质、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面对这些新情况,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开展切实有效的工作?这对在学生工作系统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但要加强自我教育、培养和提高,还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因为只有这样,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引路人,才能承担起这些责任。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现实合法性来源,并为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和新的考核标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及其系列配套文件的出台,更是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指导思想,明确了目标,在新形势下如何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并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各地和高校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提出了落实中央的要求的具体措施,认识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及其总体目标,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的同时,积极拓展新途径,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和以学生为对象,以学生为本,也就是要以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为本,德育为先,也就是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因而必须结合具体的情况进行开展,并通过校园这一特定环境或某一项活动(事件)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教育,简单的说教达不到效果,必须要做到注意方法,适时、适宜、适地地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德感人。2012年1月,教育部、、团中央等七个部门联合发文,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认识到实践育人的重要性,要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技术知识的教育。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开展?

1.观念新、思维新。观念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各种认识的集合体。因为不管要做任何事情,观念起到先决作用。如对一件事情的看法,不同的观念会导致不同的结果,甚至是得出截然相反的看法,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否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能否胆子大一点?步子快一点?对待新生事物的态度如何?对待学生的一些与众不同的表现能否善于引导并能理解?是保守还是敢于创新?所以观念很重要,必须要有创新的观念。要善于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到各种与之相适应的新的环境中去,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活力,在新时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同时人类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的更新,要求在高校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需与时俱进。有了新的观念,还要善于思考,勤于思考,敢于创新,有新思维。一切要为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必须思想过硬,政治要合格。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就得认真思考,结合学生的实际多想一些好点子、好办法,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在实践总结中创新,并用于指导实践。

2.要从管理上创新。管理是指对组织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达到组织既定目标与责任的动态创造性活动。管理具有动态性、科学性、艺术性、创造性和经济性。创新能力是基于一个人的创新意识,是优秀管理主体最重要的能力,创新能力表现为管理主体在单位或自己所从事的管理领域中善于敏锐地观察旧事物的缺陷,准确地捕捉新事物的萌芽,提出大胆的新颖的推测和设想(即创意),继而进行周密的论证,拿出可行的方案来付诸实施。管理应该有老师参加,但更应该有同学参加,如果学生是被动参加的,那么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就大打折扣,就不会有创新性地去开展工作。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变老师让同学们去做为同学们自己要做,这就要一个老师和同学们都愿意接受的共同愿景。什么是共同愿景?它的本义是组织所有成员共同的愿望和共享的景象,也就是说,在学校里学生和老师有着共同的愿望和共享的景象。这样,师生上下一致,同心协力,共同努力,不断创新,实现大家的共同愿景。

3.要从服务上创新。学校为学生提供一个优良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让他们能安心学习,并且能够学习拥有一技之长。很多人都提倡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应如何服务?为人师表,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可能极大的影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通过教师的服务来影响、教育学生,只有学生觉得好、认为值得学习才会去效仿,才会接受,只有这样,教育才会有效果。服务不但是要关心他们学习,更要关心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思想、感受以及健康,做同学们的贴心人。从服务好每一个学生、做好每一件事中让学生受到教育,学会感恩。以教师的服务引导学生在服务社会、服务他人中成长和成就自己。

4.要从实践上创新,也可以说是活动创新。通过开展活动和实践,以校园文化建设和校外社会实践为基础,认真落实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的精神,发挥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育人的的作用。实践上创新,这对每一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老师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因为要创新,必须具备创新能力,要投入,还要承受失败的风险,每一次的创新可能都会存在效果的问题,但不能因此而放弃。在实践上,也就是通过各种载体(活动)来锻炼学生,提高他们的能力,并以此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活动的创新,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想象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的能力。如广东海洋大学文学院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主题为“卓尔不群,贤德汇聚”的“卓贤汇”活动,邀请了学校所在地一些知名人士到学校介绍他们的成功经验,并与同学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让同学感悟成功,提供一个在校学生与社会成功人士交流的一个平台,弥补了学院学生缺少与社会接触较少的不足。当然,还通过各种渠道去让同学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增长他们的见识,达到学以致用,满足社会的需要。在平时开展的各种的活动中,要敢于创新,如开展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与学校所在地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联合举办支持湛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大型系列活动、辩论赛、演讲比赛、挑战杯竞赛、创业竞赛、一年一度的校园十大歌手比赛建设校内外实践、实习基地、与驻地部队开展军学共建等,都具有创新意义,对学生的教育和锻炼都有极好的效果,深受同学欢迎。将思想政治工作与个人发展结合起来,以人为本,开展各种以校内为主、校外为辅的活动,特别是实施素质拓展计划,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学习共享、文化共建,特别是发挥文学院文科优势,共同营造人文气氛,为同学提供动力,结合形势教育、重大历史纪念日和发生的重大事件开展教育和举办文明高雅、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结合学生的日常管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认识,体会到良好的环境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和维护。以做好贫困学生和特殊学生的工作为重点,维护学校稳定和谐的环境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5.工作环境创新。“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这是大家所熟知的,它说明了环境的重要,如何营造一个使学生受到教育的良好环境?大学校园大环境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学校的校风、学风如何建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怎样开展?形式、方法和内容如何创新?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使学生能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进而以身作则,现身说法,使同学们能相互教育,进行良性的竞争,争先创优,在不断的相互学习和竞争中提高,形成一个优良的环境。要做好集体创新工作,营造集体创新的工作环境。就是指学校或学院全体学生工作的老师的创新工作和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的创新工作。这具有模范带头的作用,具有说服力,做好这一项工作,对于在学生中全面贯彻和落实起到示范和推广作用。良好的创新环境,就是要有良好的校风和学风。教师爱岗敬业,学生认真学习,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学生努力参与。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到具体的实践工作中去,尤其是投身到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和科研创新工作中去,有知有德。人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营造环境又以环境促进,相辅相承,相得益彰。

6.要在方法上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不断进步,人们的资讯也十分发达,信息来源越来越广泛,尤其是电脑和手机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促使人们的学习、交流和信息的传播更快更易。而大学生是网络用户的主要群体,充分用好网络这一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网络中,如建设红色网站、个人网站、博客、微博、手机微博、微信、QQ等。

在当前的形势和条件下,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探索出适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子,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树立创新的意识,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的受学生欢迎,让学生乐于接受,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取得成效。

参考文献:

[1]漆小萍,等.高等学校学生事务管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10.

[2]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309.

如何提高思想创新意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意识;培养

数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提高创新能力的主要学科之一。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值得每一位数学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这不仅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学好数学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也是为我国储备人才的重要举措。对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可谓任重而道远。

一、着力打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沃土

一方面,教师应着力构建轻松而又和谐的课堂,在课堂上创造宽松而又民主的学习氛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努力放松紧张的情绪,在轻松而又舒畅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以便于将自身的创新灵感更好地发挥出来。

另一方面,教师应加大学生的关爱力度,坚持以身作则,以自身的行为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给学生传达一种和蔼可亲、友好善良、信任尊重的信息,使其时刻感受到来自教师的亲切关怀,并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力所能及的困难,使其对自己有一个美好的印象。尤其不能伤害和打击学生的自尊心。笔者就曾和多位学生交流过,得到的一个观点值得提出:“对于哪一科的教师更加喜欢的话就更喜欢上他的课”。由此可见,如果教师都不招学生喜欢,试问何来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怎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二、着力改善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生的思维活跃性较强。因而教师如果采用僵化和单一化的思维模式,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来说极其不利。因而作为教师首先应活跃自身的思维,并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面对同一问题采取不同的方式去思考问题。尤其教师在例题讲解时应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行讲解,以达到举一反三和示范的效果,将学生从传统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并鼓励学生用于创新、大胆猜测,以形成一套个性化的思维模式。此外,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也应讲究精炼,并要求学生经常运用最为简便和快捷的方法进行解答以及一题多解,这对于学生灵活应用所学数学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三、着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促进创新意识的提升

实践出真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高低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的要求和鼓励学生亲自参与到动手实践操作之中,从而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加深对所学数学知识的认知,进而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而往往创新源于实践,可以说实践是创新之母,通过动手实践,激发学生灵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借助教育着力提高数学教学工作的趣味性,以勾起学生的动手欲和求知欲,体验参与动手实践带来的快乐。尤其是教师应经常鼓励和鞭策学生勇于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于生活之中,以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力的发挥,使其敢于创新、勇于创新,并在创新过程中不断树立良好的自信心。

四、引导学生敢于提问多提问,以助推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成效的提升

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为数学教师应鼓励和提倡学生敢于提问和多提问,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表现其在努力地思考,那么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积极性才能全面提高。如果说动手实践是创新之母,那么提问则是创新之父。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的设计一些提问环节,将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鼓励其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为其提问留下足够机会和时间,从而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潜能。例如新课改倡导的互动课堂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载体,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问题的思考,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教师的讲解吸纳和消化新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互动教学环节中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大胆的质疑所学的知识,使其在质疑的过程中养好良好的提问习惯,形成良好的创新精神,尤其应对提问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赞扬与肯定,使其在学习中逐渐成为模范带头人,创设出一种你追我赶的良好学习氛围,从而引导全班学生参与到良好的学习竞争氛围之中,以助推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成效的提升。

五、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丰富的想象力是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强大动力。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极其活跃,作为教师应结合小学生想象力丰富的特点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想象空间,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遨游在数学王国之中,提高学生想象力的创新性,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教师应着力打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沃土,着力改善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着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促进创新意识的提升,引导学生敢于提问多提问,以助推学生创新意识培养成效的提升,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好数学知识奠定坚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伍平.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新课程(小学).2010(12)

[2]刘朋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04)

如何提高思想创新意识范文第5篇

1 题目及解法

如图1,在正方形OABC中,O为坐标原点,点A的坐标为(10 0),,点C的坐标为(0 10),.分别将线段OA和AB十等分,分点分别记为

2 赏析

2.1 试题功能及教育价值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性质、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考查化归与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设计新颖有创意,体现了“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的高考试题的命题思想,是一道源于课本习题,经加工、改造后颇值得玩味的一道好题.解析几何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分支,蕴涵了丰富的数学思想与研究问题的方法.因此,高考非常注重解析几何尤其是它的核心内容——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的考查,以实现其选拔甄别功能.因为“学科思想和研究方法”正是学科教育价值的体现,而解析几何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坐标法不仅蕴涵了化归与转化、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等重要的思想,而且在应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只是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感受到几何与代数的和谐统一,树立普遍联系的辩证观念,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提升数学素养.基于以上分析,本题不仅具有较好的考查功能,实现对不同程度学生的考查,区分度较高,而且体现了解析几何的核心内容,很好地反映了解析几何的教育价值.

2.2 试题探源及解法赏析

本题源于人教版数学《选修2-1》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习题2.2 B组第4题,题目如下:

2.3 本题拓展研究及类比探究

高考试题不仅具有选拔功能,还具有很好的教育功能.高考试题凝结了命题专家的智慧与匠心,具有较强的原创性与指导意义,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创新精神.因此,对高考试题进行研究,不仅可以理清脉络,把握高中数学主干知识,避免高三复习的随意性、盲目性,而且可以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探究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本题可以进行如下的拓展:

高三数学复习容量大、难度高,但时间有限,如何提高复习教学的有效性,使“好钢用在刀刃上”,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及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这是老师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本文,笔者感悟到,高三教学,一定要回归教材,“求真务实”、“依纲靠本”,努力挖掘教材中有价值的素材,重视教材例、习题的变式教学,进行适当的拓展与延伸、探索与归纳,发展学生的思维探究能力;研究高考,尤其是对体现高中数学核心内容及有很好教育价值的高考试题进行深度解析,领悟命题思想,把握重点,化解难点,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避免步入盲目无效的题海战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中峰.体现解析几何核心内容及教育价值的高考试题赏析.中学数学(高中版),2013(6):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