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帮扶情况报告

帮扶情况报告

帮扶情况报告

帮扶情况报告范文第1篇

泗交村地处中条山腹地,全村分10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全村共237户843人,长期以来山区人民贫穷落后,由于无霜期较短,单季种植玉米收入相当微薄,房舍破旧、小道崎岖,因为贫穷终生未娶大有人在,为了讨好生计自愿让孩子入赘他家的也大有人在。近年来,他与泗交村支、村委一班人励精图治,认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后修路、整地、筑坝、引水、搭棚改善生产设施,建成文化舞台、文体中心、村委办公楼、中心广场、游园亭椅等服务设施,带领村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建大棚、种丹参、兴花卉,在规模种养殖、示范观光、休闲度假、乡村旅游均取得了一定规模成效,群众的钱袋子逐渐鼓起来。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连年上升,村集体收入2016年破零后直线上升,2017年收入9万元,2018年收入23万元,实现了山村泗交华丽的蜕变。

蜕变之路

泗交村的蜕变不是一日之功,任职以来,他以“进百家门、吃百家饭、知百家情、办百家事”为工作方法,用恒心、决心和热心为工作态度,找准工作定位,全方位推动,实现了华丽的蜕变,概括起来就是“围绕一个中心、发展两个方向”。

“一个中心”就是紧紧围绕“抓党建促脱贫”这个中心。驻村开始他就坚定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让鲜红的党旗引领泗交迈步走向新时代”。为了规范组织生活,结合农村党员空闲时间不统一,党员难以召集的实际,建成泗交村党员微信群,把“三会一课”制度真正从墙面上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在红色教育基地、蔬菜大棚内、表彰会现场、党员微信群里等实际需要场所落实制度。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对党员因人设岗定责,年终考核评比,2018年组织评议表彰“党员先锋”17名,模范小组长9名,好媳妇9名。指导完成村党支部换届,历史性地实现村“两委”主干一肩挑,确定2名同志为村“两委”后备干部,加强梯队建设。研究制定村“两委”干部值班室值班制度,按行政单位值班运行;建立“两委”干部月走访制度,每月5日党日活动后,“两委”干部逐个走访十个自然村,了解民情,上门服务。建强组织阵地,完善了党建宣传标语和版面,配齐会议电子显示屏、版面、桌椅、电脑和打印复印机等设施,按一流的标准打造党建工作阵地,真正把党的旗帜竖起来,确保泗交村始终在党的领导下砥砺前行。

“两个方向”就是一方面发展集体事业,一方面为民办实事好事。

帮扶情况报告范文第2篇

一、加强领导,深入调研

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股室长为成员的软乡弱村帮扶工作领导小组,按照责任分工,组织全局干部职工深入镇社区调研社区帮扶工作,进行实地察看,详细了解帮扶工作情况。村党支部详细介绍了该村现状和工作思路,到村后开展及时召开党员干部座谈会、入户走访群众、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制定长期工作计划等一系列工作。

二、根据实际,制定计划

根据摸排情况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制作便民联系卡,确定每名职工为具体的帮扶责任人,确保帮扶工作到村到户;加强党务知识培训,使党员干部思想有了转变,工作态度变得积极主动。

三、措施有力,取得实效

帮扶情况报告范文第3篇

 

为深入贯彻扶贫开发战略思想,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防范贫困人口新增风险,按照区委主要领导要求,区扶贫办对贫困边缘户进行了摸底调查,并结合我区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帮扶举措,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村贫困边缘户情况

截至目前,我区农村贫困人口建档立卡X人,分布在驻14个村,其中大多为因病、因残致贫,自我脱贫能力差,家庭经济条件薄弱,无劳动能力,还有一些农户处于贫困临界线边缘。做好贫困边缘户帮扶工作,是坚决贯彻落实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的具体举措,不仅事关脱贫攻坚整体成效,更事关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但这些贫困边缘户的界定标准,目前上级部门并无明确规定,依据我区实际情况,建议界定为未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低保户、五保户、残疾户;家庭无劳力等特殊群体;因病、因学等大额支出造成家庭实际生活水平接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经济困难农户以及其他应纳入的农户。

二、农村贫困边缘户界定

贫困边缘户的确定严格按照“农户申请、入户核实、民主评议、公示公告”等程序规范操作。

(一)非贫低收入户。即不在建档立卡范围内、不享受扶贫政策,但家庭收入较低、贫困发生风险较高的农户,以是非建档立卡低保和特困供养对象为重点,划定预警监测线(暂按当年低保标准掌握),以“两不愁、三保障”实现情况为参考,参照贫困人口识别程序、方法,建立防贫台账。

(二)非持续稳定脱贫户。即已脱贫但脱贫成果不稳定、持续稳定增收能力不强的脱贫户。对所有建档立卡脱贫户,在脱贫攻坚期内继续享受各项扶贫政策措施(不含最低生活保障等行业部门明确要求动态调整的政策)。同时,划定防贫保障线,以退出验收时核定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当年国家脱贫线的1.5倍为基本标准,纳入防贫台账重点监测。

(三)其他农户。对遭受自然灾害造成收入骤减、家庭突遭重大变故造成支出骤增等情况的农户,参照以上情况纳入防贫台账监测范围。

三、农村贫困边缘户帮扶举措

通过实施贫困边缘户扶持政策,使全区贫困边缘户收入保持稳定增长,生活水平保持稳步提高,不增加新的贫困人口,促进我区脱贫攻坚工作再上新台阶,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少、一户都不落”。

(一)实施精准防贫保险项目。积极探索精准防贫机制,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财政拿出资金作为防贫保险金,按照每人每年50元保费标准,为全区农村贫困边缘人口购买了防贫保险。保险金“多退少补、余额结转”,主要保障因病、因学、因灾致贫或返贫。

(二)突出产业就业扶持。对有劳动能力、有发展产业意愿的贫困边缘户给予政策、技术等必要的帮扶措施。对具备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贫困边缘户,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帮助提供就业岗位,或通过开发辅助性岗位实现就业。

(三)激发内生动力。注重防贫帮扶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同精准扶贫脱贫有效衔接,激励群众自立自强、勤劳致富,有效降低致贫风险,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脱贫人口稳定增收能力。

帮扶情况报告范文第4篇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

本人跨村包保的甘家岭村甘瑞(未脱贫户)的《扶贫手册》无2020年帮扶规划和帮扶过程记录。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是客观方面的原因。受新冠疫情出行管控的影响,今年2至3月未能开展入户走访,但本人每月都主动电话联系包保户,了解其生活状况及身体健康状况。4月2日至3日单位组织集体入户时,甘家岭村甘瑞及其家人未在家。4月9日,因本人父亲突发意外事故,病情危重需要做手术,本人请假在医院照料一个月,无法抽空再去入户开展扶贫工作。5月中旬本人又去了水坪片区开展“走、访、评”工作,未能入户开展扶贫工作。由于以上种种客观原因,导致截止到5月底,本人仍未能完善甘瑞的《扶贫手册》。二是主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是在2020年对扶贫工作积极性有所下滑,工作主动性不够,从而对扶贫工作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把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到精准扶贫工作中来。心里认为自己的包保户已经脱贫的要么收入稳定,要么有政策救济和亲友照顾,不会返贫,新纳入的贫困户年轻力壮有劳力,只要电话联系了解到了他们的收入稳定,身体健康就不急着完善扶贫档案。

二、整改内容

对本人跨村包保的甘家岭村甘瑞(未脱贫户)及时完善《扶贫手册》,并同时对其余4户脱贫户进行再次入户走访,进一步了解其生产生活状况,在政策范围内力所能及的为其解决一些面临的实际困难,确保未脱贫户早日脱贫,已脱贫

户实现增收,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帮扶情况报告范文第5篇

一、落实帮扶责任方面

(一)党组及主要负责同志重视程度情况

省农委党组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部署要求,把推进靖宇县景山镇崇礼村、光明村两个贫困村精准脱贫作为重点任务和开展“两学一做”教育活动的重要抓手,委党组书记、主任李国强同志亲自挂帅、加强领导,班子成员分工负责、形成合力,分管领导深入基层、解决问题。一是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脱贫攻坚工作。分别于 2015年12月30日、2016年1月5日、2016年3月3日召开党组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委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关文件精神,听取《关于省农委在脱贫攻坚战中开展包保贫困村贫困户的工作汇报》,研究脱贫攻坚工作方案,决定下派驻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推进脱贫产业建设。2016年1月7日,省农委党组印发了《关于在全省脱贫攻坚战中包保贫困村贫困户脱贫工作方案》。二是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成立省农委脱贫攻坚包保贫困村贫困户领导小组,党组书记、主任李国强任组长,各分管领导和其他领导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和副主任由委2位副厅级领导兼任,成员由委各处室和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组成,负责脱贫攻坚工作组织领导、重大事项研究决策、督促检查、工作调度、综合协调和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等。成立脱贫攻坚6个专业工作推进组,即企业招商推进组、市场开发推进组、产业发展推进组、新农村建设推进组、综合协调推进组、农业专家扶贫团,专项推进各项工作。成立扶贫工作办公室,负责脱贫攻坚工作的调查研究、联系沟通、政策落实、指导推动等。三是召开打赢脱贫攻坚战部署动员工作会议。1月8日,省农委召开规模300多人参加的打赢脱贫攻坚战动员部署工作会议,党组书记、主任李国强作重要讲话,对省农委开展包保贫困村贫困户工作做出全面部署。四是建立工作汇报研究机制。在每周一上午省农委领导工作碰头会上,都适时听取脱贫攻坚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保证了省农委开展扶贫工作及时、高效推进。五是领导全力抓落实,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省农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均以不同方式与交通厅、水利厅、林业厅、财政厅等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对两村现有的农村道路、安全饮水、堤坝护坡、文化广场、绿化美化、环境整治等改善基础设施和发展脱贫产业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解决了修路难、环境差等诸多难题。省农委分管领导5次到贫困村研究工作,并带领相关同志前往白山市与大山合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进行洽谈,经过协商,企业为两贫困村提供木耳菌棒、提供技术指导并包产品回收。累计解决各类实际问题12个。

(二)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工作情况

省农委选派2名优秀干部任两村第一书记,谭铁军任崇礼村第一书记,王大川任光明村第一书记。还根据特产业发展的需要,选派省园艺特产站张雪超为驻村指导员。第一书记和驻村指导员在景山镇党委领导下,紧紧依靠村党组织,带领村“两委”成员积极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两村第一书记和指导员平均驻村工作220天。参加村党组织活动20次;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协调帮助项目12个;帮助村级组织解决实际问题7个;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问题5个。一是建强基层党组织。积极参与贫困村党组织建设,强化制度建设,组织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使村党组织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目前两个贫困村形成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村监督委员会、贫困人口合作社多层级、共同治理和建设贫困村的架构。二是推动精准扶贫。年初以来,他们走屯串户、了解情况、排查困难、亲力亲为,会同当地党委政府、贫困村、省农委各帮扶单位、包保干部一道扶贫到户,着力解决贫困户住房、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等问题。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帮助争取扶贫资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积极组织镇村干部和村民外出考察学习,培训各项技术,协调销售渠道,引导发展吊袋木耳等各项产业。三是为民办事服务。他们积极争取靖宇县住建部门和景山镇政府对两个贫困村贫困户的住房进行现场鉴定,经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引导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积极争取社会爱心人士靖宇县民营企业家李森宇为崇礼村白内障手术患者田少海捐助资金3000元,解决了手术医疗的燃眉之急。通过网络QQ群,为崇礼村特困户管延奇筹资看病资金3800元,并帮助解决户口缺失、无法享受低保问题。四是提升治理水平。对于贫困户、低保户确定和退出,村产业开发,公益事业项目建设,各项福利指标分配,重大事项决策等,都严格按照“六步工作法”等民主程序议事和决策,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三)结对帮扶工作情况

1.层层签订责任书。1月8日,在省农委召开的打赢脱贫攻坚战动员部署工作会议上,省农委主任与分管主任,分管主任与主管处室、直属单位,机关处室和直属单位与包户干部,层层签订包保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责任书,以正式文件落实包保贫困村贫困户工作责任,明确全委107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正高级农艺师、研究员进行包保落实,每名干部至少包保1户,签订包保贫困户脱贫承诺书。2016年9月之后,靖宇县扶贫办公室对贫困村贫困户情况进行了重新核定,两村退出9户贫困户,新进12户贫困户,增加3户贫困户,贫困户由109户增加到112户,对此,省农委又进一步明确109名领导和干部进行包保。做到了任务明确、责任明确、落实到人、限期完成。

2.集中慰贫困户。1月4日,省农委主任李国强带领有关同志深入崇礼村、光明村进行调查研究和走访慰问贫困户,了解贫困户现状,剖析致贫原因,研究脱贫计划,确定产业脱贫主攻方向。1月14日,委各位领导、机关处室和直属单位有包保任务的相关负责同志,统一前往崇礼村和光明村2个贫困村开展走访对接和慰问活动,了解贫困户情况,并为贫困户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每户送慰问金500元,大米50斤,面粉50斤,豆油20斤,体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

3.建立帮扶台账。省农委通过建立结对帮扶台账,确保包户干部落实责任,全面落实“四个联系,五个帮送”制度,要求结对包保干部定期深入贫困户家中或经常以电话沟通等方式,走访慰问、了解情况、解决难题、帮助脱贫,截至2016年11月30日,全委包保干部共到贫困户家中164次,电话联系贫困户436次,帮助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和技术难题130个。

4. 解决实际困难。为解决有机马铃薯种植难题,省蔬菜院积极协调黑龙江省经销商,帮助引进优质脱毒马铃薯种薯10万株;省农村经济信息中心为两村开通 “开犁网”,方便村民在网上购买农资,并组织两村村民进行电商培训;省区划所为包保贫困户申喜慧子女上大学解决助学资金5000元;委农机处为包保困难户李学良将户口从山东迁到光明村,解决长期居住没有户口问题,并送价值3000元液晶电视;农垦处探望贫困户宋发荣送慰问金1000元;省农机管理中心包户干部集中为贫困户送扶贫金5000元;委科教处先后两次组织专家对村民进行黑木耳种植和黄牛养殖的技术培训;省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为驻村干部解决了生活设备。

二、采取帮扶措施方面

(一)制定帮扶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情况

省农委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崇礼村、光明村地处偏远、封闭落后和居民年龄偏大、体弱多病等实际,帮助两个贫困村制定了2016~2018年精准脱贫规划和年度脱贫计划,认真分析贫困村现状,找准致贫原因,制定脱贫目标,落实产业扶贫计划,明确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提高住房、医疗、就学、低保等社会保障水平,强化脱贫政策支持措施,规划一年产业全覆盖、两年基础设施完善、三年全面脱贫,确保2018年实现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和贫困村脱贫,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两个平均”总体目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创一流,争排头。

(二)帮助贫困户发展脱贫项目情况

1.开展学习考察培训。一是先后5次组织镇村干部和部分贫困户外出考察学习。年初以来,省农委带领他们分别到白山市大山合食用菌集团公司实地考察学习高钙富硒黑木耳种植技术,到东丰县考察学习有机马铃薯、有机谷子、有机黑猪、大雁和梅花鹿等种养加技术,到蛟河市黄松甸镇考察黑木耳市场和大棚吊袋木耳种植技术,到敦化市黄泥河镇考察黑木耳菌种生产技术,到辽宁省抚顺市考察黑木耳菌袋生产和晾晒加工包装技术等。二是围绕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品加工和网络销售等,省农委先后帮助两个贫困村举办黑木耳栽培、肉牛饲养和疫情防治、水稻种植、电子商务、绿化美化村屯等5期培训班,培训村干部和贫困户200多人次。

2.引导种植结构调整。在加强玉米、水稻品种选用、肥料选择、栽培管理技术指导的同时,通过订单农业的方式,引导种植业结构调整。崇礼村发展有机马铃薯100亩;两村还试验种植有机谷子180亩,大榛子10.5亩;崇礼村还种植灰苏子、白瓜子等试验田40亩。崇礼村有5户贫困户种马铃薯40亩获奖补14000元,1户养蜂获奖补2000元,3户种参获奖补6000元,1户种蒲公英15亩获奖补3000元,2户种天麻获奖补6000元;光明村3户种大榛子10.5亩获奖补4500元,1户养蜂10箱获奖补2800元,1户种天麻800平方米获奖补3000元,1户种蒲公英3亩获奖补600元。调整结构后,亩均效益比种植玉米增加1000元左右。此外,崇礼村争取扶贫资金支持,建设一座粉条加工厂,将有机马铃薯加工成手工制作的有机粉条,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多层次增值增效。年终两村获财政奖补6.945万元,贫困人口人均增收392元。

3.积极开发黑木耳产业。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矿泉水资源和冷凉气候资源,依托大型龙头企业,采取村统一建大棚基地、合作社经营、能人承包、贫困户参与打工和分红等,即“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基地+承包经营+贫困户”的经营方式,开发大棚吊袋黑木耳产业。争取黑木耳扶贫资金100万元,筹集社会帮扶资金146万元,两村建设吊袋木耳生产大棚34栋,其中崇礼村20栋,光明村14栋,生产面积总计为10800平方米。崇礼村种植吊袋春耳18万袋、吊袋秋耳6万袋,光明村种植吊袋秋耳14.7万袋,每袋木耳提留0.2元,打工收入1.0元,提留和打工收入46.4万元,加上农民获得建棚工资28万元,租地费用33万元,一年时间两个贫困村农民获得产业开发收入107.5万元。其中,贫困户通过直接打工、或通过子女互助打工,获得收入30万元,贫困人口人均增收1700元左右。由于采用吊袋喷灌先进技术,所生产的木耳色黑、肉厚、筋多、耳型好、口感好、不含泥沙,加之高钙、富硒,市场销价每市斤30~40元。

4.扩大养牛产业规模。聘请吉林农业大学2名教授到贫困村作技术指导,发挥山区养牛优势和习惯,通过饲养母牛产犊和一般户为贫困户代饲代养等,2016年,崇礼村养牛219头,其中贫困户养牛55头,新增牛9头;光明村养牛160头,其中贫困户养牛49头,新增牛14头。两村贫困户养牛104头,新增23头,每头获财政奖补5000元,贫困户新增养牛收入11.5万元,贫困户人均增收650元。养牛产业已经成为贫困户脱贫的优势产业。

5.集约发展养鹅产业。靖宇县景山镇组织全镇18个村1469贫困户2873名贫困人口,共同组建了大鹅养殖合作社,饲养高效霍尔多巴吉鹅。项目总投资750万元,由万泷牧业负责运营,并自行出资建设温室大棚鹅舍、饲料间、禽蛋产品包装间等,运营时限为5年。合作社以500万元扶贫资金入股大鹅养殖,进行利润分红。每个养殖周期14个半月,通过活体拔毛、a蛋等,可获得分红130万元,平均每名贫困人口可分红452元。

通过上述产业发展,2016年两村贫困户人均增收3194元。

(三)协调争取资金等要素投入情况

2016年省农委共争取和投入扶贫资金853万元。其中:

1.争取靖宇县扶贫办支持黑木耳产业资金100万元,其中崇礼村70万元,光明村30万元;争取靖宇县扶贫办支持马铃薯粉条加工资金49.9万元。两项合计149.9万元。

2.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获得黑木耳产业发展资金146万元。

3.省农委集中慰问和帮助解决就医就学困难等问题,共筹集资金19.1万元。

4.协调争取修进村12公里路、一座大桥、8.3公里机耕路、1000平方米文化广场和光明村小流域治理、自来水修复等,已投入538万元。

三、取得帮扶实效方面

(一)精准脱贫数量及比例情况

两个贫困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2户、贫困人口177人,2016年通过帮扶脱贫的贫困户79户、贫困人口129人,分别占70.5%和72.9%。

其中,崇礼村贫困户83户,贫困人口135人,当年脱贫61户104人,分别占73.5%和77.0%;光明村贫困户29户,贫困人口42人,当年脱贫18户25人,分别占62.0%和59.5%。

(二)新增集体经济收入情况

通过扶贫资金为两村建设吊袋木耳生产大棚34栋,其中崇礼村20栋,光明村14栋,承包收入作为两村集体经济收入,其中崇礼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万元,光明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2万元。

(三)安全住房建设情况

两个村有建档立卡危房贫困户14户,当年完成改造9户,占64.3%。

其中,崇礼村有危房户9户,D级5户,改造2户,C级4户,全部改造,改造率66.7%;光明村有D级危房5户,改造3户,改造率60%。

(四)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

省农委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扶贫办公室和驻村工作人员经常到省有关部门、靖宇县有关单位协调资金项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公益事业,整治农村环境。一年来,主要是谋划和推进两个贫困村“九大工程”建设。一是道路建设。争取省交通厅投资655.6万元,对进村12公里破损水泥路进行整体沥青罩面,同步修缮8个涵洞,已完工。二是桥涵建设。争取靖宇县交通局投资46.5万元,在大光明屯修建长28米、宽7米、高5米的光明大桥,已完工。三是机耕路建设。争取靖宇县发改局投资50万元,为崇礼村新修8.3公里砂石机耕路,修建40个涵洞,已完工,受益耕地面积3000亩。四是文化广场建设。争取靖宇县文体部门投资30万元,光明村建设文化广场1000平方米,已完工。2017年崇礼村完成文化广场建设任务。五是路边沟建设。争取靖宇县扶贫办投资500万元,为两个贫困村建设路边沟,已完成项目设计,2017年完成建设任务。六是围墙大门改造。争取2017年省财政厅“一事一议”项目投资289万元,其中崇礼村190万元,光明村99万元,修建农户围墙大门。七是河道护坡。争取省水利厅支持投资500万元,用于崇礼村3公里河道护坡,2017年完成。八是整村绿美化。争取2017年、2018年林业部门整村绿美化资金80万元,每村支持40万元。九是信息工程建设。省农村经济信息中心投资6万元,为两村购置LED显示屏、电视、电脑,并开通了“开犁网”,已开通使用。

以上“九大工程”均已进入项目立项、现场勘测、规划设计和项目批复阶段,有的项目已经完成,其他的2017年完工。

(五)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经验做法

1.党组高度重视,强力组织推动。凝心聚力、精心组织、高度重视、全力以赴推进工作,是取得脱贫攻坚战胜利的根本前提。省农委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机关处室和直属单位形成合力,坚持把脱贫攻坚放在工作的首位,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各项工作。全委形成全年检查验收、半年工作总结、季度党组研究、每月情况调度、每周工作碰头等常态化、抓经常的工作机制,适时提升脱贫攻坚工作效能。成立6个推进组,分兵把口,分线作业,各负其责,整体推进。层层签订包保责任书,把工作责任和工作压力传递到处室、直属单位和全委干部,结对帮扶,建立帮扶台账,执行“四联系五帮扶”制度,选派优秀干部驻村,保障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推进。

2.深入调研考察,强化技能培训。思路决定出路,视野决定想法。武装了贫困户技术就等于武装了扶贫产业。通过组织5次考察、5次培训,与大山合集团、抚顺三友集团、白山市林海雪原公司、黄松甸木耳市觥⒓林农业大学等结成了紧密的发展联合体,封闭、沉寂、落后的贫困村发生了巨大变化,村干部和一些贫困户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增长了致富技能,开发了多种扶贫产业项目。由过去单一种植玉米为主,目前形成了开发吊袋木耳、种植有机马铃薯、扩大养牛规模、推进集约化养鹅、开展粉条精深加工等产业发展格局,开发式扶贫,造血式脱贫,因地制宜推进产业扶贫,成为主旋律,增强了两个贫困村脱贫致富的愿望和信心。

3.尊重群众意愿,创新经营方式。扶贫工作要坚持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充分发挥群众智慧,尊重群众意愿,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努力构建与现代生产力发展和新型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经营模式和推进机制,成为创新经营方式的“亮点”。坚持村一切重大事项都由村内民主决策,把议事权、决策权、管理权、收益分配权交给贫困群众,包保部门和干部积极引导、竭诚服务,不代决策和包办代替。成立贫困人口合作社和集约化经营养鹅合作社,吸纳所有贫困人口,实行统一经营管理,统一组织务工,统一收益分配,确保所有贫困户、贫困人口全部有产业、有项目、有收益、能脱贫。依托龙头企业,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形成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即采取“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基地+承包经营+贫困户”的经营方式,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了贫困户实现稳定、持续、有效的增收。

4.注重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扶贫工作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加强舆论引导,凝聚社会力量,形成方方面面合力,才能更加有效地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通过倡议书引导、网络电视宣传、微信平台推介、信息简报发放等形式,提高了社会各界、知名热心人士和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扶贫、积极贡献的热忱,增强参与精准扶贫的认同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最广泛地动员各方面的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一年来,两个贫困村接纳不少社会捐款和爱心人士奉献,解决了开发产业、就医就学等资金不足的难题。省扶贫办为省农委脱贫攻坚工作发简报2期,省电视台从扶贫走访慰问、吊袋黑木耳产业开发、革命老区扶贫行、省长热线回声、乡村四季栏目等5次报道省农委扶贫工作成果,省农委创办《扶贫快报》9期,以纪录片的形式,对两个村的第一书记扶贫事迹进行深入挖掘,计划在中央新闻媒体以《扶贫第一书记》节目播出。

5.突出精准要求,解决实际困难。精准扶贫重在精准,关键在精准。在产业选择上,突出本地特色,实际实用,精准发力,不搞短期行为,力保当年见效、长期受益,确保所有贫困户和贫困人口产业全覆盖。在设施建设上,解决最直接、最急需、最根本的问题,把改善民生作为精准脱贫的主攻方向,既要量力而行,又要积极作为。在问题解决上,既要照顾面,把实现整体脱贫作为前提条件,又要突出重点,把解决一些特困户住房、医疗、教育、卫生等重大困难,作为精准施策的重点,集中攻坚,务求实效。在全局摆布上,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一起抓,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与民主政治建设一起抓,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和稳定化解矛盾一起抓,保证扶贫大局稳定,推进精准扶贫扎实有效开展。

四、贫困群众满意度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