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基本主张

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基本主张

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基本主张

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基本主张范文第1篇

关键词:建构主义 经管类 数学基础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a)-0013-01

“经管类”数学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经济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三门课程。这三门课程是高等院校开设的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同时也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及进行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然而,对于经管类学生来说,高中时大多都是文科生,数学基础普遍都较差,如果教师仍按照统一化的标准来进行教学,将较难达到课堂教学目标和要求,课堂教学难以有效地开展。本文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数学基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经济学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1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其最早提出者是瑞士的皮亚杰。建构主义的核心思想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提倡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它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2 基于构建主义的课程改革

2.1 教材的选取

构建主义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以根据经管类学生的特点,经济管理数学教材首先应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和通俗性,其难度要明显低于一般的理科专业的教材。书中应当用浅显的数学语言来表达抽象的数学概念,要善于采用经济学中的案例来降低所要阐述理论的难度。

2.2 修订教学计划

《经济数学-微积分》总共开设两个学期,每个学期的学时都是72。考虑到内容较多,要对内容进行相应的简化,例如,在讲解罗尔、拉格朗日、柯西定理的过程中,不必严格地给出定理的证明,只要通过几何图形给学生讲解清楚,学生能够利用定理解决问题即可。

《线性代数》在第二学期开设,大约40课时。主要内容为矩阵与行列式、向量与线性方程组等,相对于理科生的教学内容而言,应删减其中较难的部分,例如二次型问题。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大二的第一学期开设,大约40学时。由于这门课程本身要求学生具有非常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对于经管学院的学生而言,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弱化概率论中的多元随机变量及分布问题,根据经济管理专业特点增强对离散型分布的理解和应用。

3 用构建主义理论设计课堂教学

3.1 注重情境创设

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创设情境是“意义建构”的前提及保证,因此,特别重视教学过程中关于“情境”的创设。情境具有生动性、丰富性、直观性等特点,教师将学生置身于问题的情境之中,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帮助他们提取记忆中已有的相关知识,从而激发他们去联想,以达到对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及“再建构”的最终目的。

3.2 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之中。它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实践活动对于学习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学习过程的自我反馈、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意义的最终建构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3 强化探讨交流

是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方式。比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交流,来讨论如何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去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最终达到意义建构的目标。其实,实践活动就是交流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想法都为这个学习群体所共享。交流使每个学生都融入了实践活动中,从而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对“探讨交流”加大重视。

3.4 实现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及再建构

“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理论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建构”及“再建构”,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的内容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3.4.1 所学概念的建构

例如,《经济数学-微积分》中的概念、定理非常多,学生很难理解它们的具体含义,时间久了就会忘记,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对所学概念进行“建构”。教师要在学生“理解”和“发现”基础上进行引导,也就是说这要求引导学生主动把新知识纳入原有认知结构的恰当位置,发现新旧知识间的异同,将其认知结构进行不断的“建构”及“再建构”。如在学习函数极限时,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刚刚学过的数列极限,把数列极限理解成特殊的函数极限,在此基础上进行推广,也就达到了对新知识的构建。

3.4.2 解题思想、方法的建构

《经济数学-微积分》中包含着大量的数学思想方法:一般化思想、抽象性思想、公理化思想、初等变换的思想等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对上述思想方法进行理解及建构,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定积分的元素法-分割、近似、求和、取极限。这一方法不仅应用在定积分、二重积分上,还可以应用在曲线积分和曲面积分上。

4 结语

本文基于我校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目标,我们结合经济管理类学生的实际特点,将“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经济数学的教学中,对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增加了经济案例的讲解,将数学知识和学生的专业知识相结合,通过四个步骤:情境创设;实践活动;探讨交流;归纳、反思及建构的教学实践,使得原本枯燥、难懂的定义与定理,变得容易理解。从而适应于经济管理类学生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成绩。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邹艳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根源与逻辑起点[J].外国教育研究,2002(5):25-27.

[2] 孔宪遂.试论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学的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1):15-18.

[3] 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61-68.

[4] 杨春宏,张春生.建构主义与基础教育改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3):54-59.

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基本主张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本文介绍了建构主义的由来与发展、以及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与课程观,在此基础上得出建构主义理论对高等学校教学的启示:教学基点需要从教转向学,创设学习环境和学习共同体。

20世纪后叶,由于高新技术的发展,人类正面临着知识经济、信息时代与知识社会的挑战。一种强调进行意义建构与知识创新的建构主义理论盛行于西方世界,对曾经流行并仍存在于现行教育中的传统知识传递观以及相应的传统教学模式发起了强劲的攻势。了解这一动向,对日常高校教学中实施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由来与发展

建构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在教育心理学领域发生的一场重要革命。教学活动的认识论基础从早期的行为主义理论、信息加工理论发展到建构主义,在国内外教育领域中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的“经验自然主义理论”、瑞士教育家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前苏联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以及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等是建构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建构主义思潮的支持者们在回顾20世纪建构主义思潮的渊源时,都十分重视杜威的影响。杜威强调学生学习体验的组织,主张将学习与蕴涵“问题”的未知情境联系在一起,进而发展学生的体验。杜威指出,教育就是学生经验的生成和组织,学生在经验中产生问题,问题又促使他们去探索,产生一系列新概念。

前苏联基础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有关人的心理发展的研究对于理解建构主义是十分重要的。维果茨基及其研究人员十分强调社会对个体的学习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即个体的学习不能脱离一定的历史和社会文化背景,即要从历史的观点而不是抽象的观点来理解人的意识的形成,在社会环境之中、在与社会环境的相互联系之中而不是在社会环境之外,去研究意识与心理的发展。

皮亚杰则从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角度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从而奠定了其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过程中,经过不同的认识阶段,逐步建构起他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从而使个体的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皮亚杰的著作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同化”和“顺应”。儿童正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个基本的过程来实现与外界环境的平衡。当儿童能借助已有的图式来同化新信息的时候,认知结构就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当原有的图式不能同化新的信息,就只能去形成新的图式,即寻求新的平衡。在“同化”与“顺应”过程中,儿童建构起个体的认知结构,并在一系列的“平衡一不平衡一平衡”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建构主义出现了六种不同倾向,它们分别为:激进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社会文化认知观点、信息加工建构主义、社会建构论和控制论系统观。

建构主义尽管流派纷呈,但大都认可三条基本的原则或其中的某一、两条原则,前两条原则是激进建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冯·格拉塞斯费尔德提出的:一是知识既不是通过感觉也不是通过交际被动获得的,知识是由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互动实现的;二是认知的功能是适应,它应有助于主体对经验世界的组织,而不只是对某一客观存在的现实的发现,即不是去发现本体论意义上的现实。第三条原则是:“知识是个人与别人经由磋商与和解的社会建构。”非常难得的是,建构主义及其相关理论与20世纪90年代所兴起的众多学习理论共享着如此多的关于知识、学习与教学的认识,这在学习理论相对短暂的历史上是非常少见的。

二、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

建构主义流派尽管在认识论上、在研究的侧重点上存在差别,但它们对知识与学习的看法还是有着很多共同之处。为此,我们主张在统整各派建构主义的基础上,汲取其合理内核,并从学习观、课程观等方面建构相应的理论与实践。

(一)建构主义学习观。建构主义理论主张,每个学习者都不应等待知识的传递,而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以意义,为此,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积极性、建构性、诊断性与反思性、探究性、社会性以及问题定向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等。

对建构主义思想作出重要贡献并将其应用于学习与发展领域的杜威就认为,真正的理解是与事物怎样动作以及事情怎样做有关的,理解在本质上是联系动作的,因此,教育基于行动。与杜威同时代的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关于“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学说”的一个重要理论假设就是“人的心理过程的变化与他的实践活动过程的变化是同样的”,由此提出受文化中介的个体活动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是教育过程的基础,而一切教育的艺术则应该归结为引导和调节这一活动。显然,无论是杜威的“做中学”,还是维果茨基的“活动与心理发展统一”的观点,或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都强调了学习者在建构性学习中的积极作用。

当然,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关的教学研究也经常论及,但建构主义理论为我们理解这一观点提供了新的视角。建构主义者认为,学生的主体性是天然具有的。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及新意义的过程。建构主义学派的一个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威特罗克解释了这种建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人脑并不是被动地学习和记录输人的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对信息的解释和理解。学习者以长时记忆的内容和信息加工策略为依据,与当前接受到的新信息相互作用,积极地选择、注意、知觉、组织、储存和激活信息,并主动建构起新的意义。这就说明学习并不是信息的简单积累,还包含新旧经验冲突所引发的观念和结构重组。这里所说的心理表征的建构是双向的,一是对新信息的学习和理解过程中的建构,二是已有知识经验从记忆系统中被提取出来时的重新建构。

学习者在学习中还必须从事自我监控、自我测试、自我检查等活动,以诊断和判断他们在学习中所追求的是否是自己设置的目标。诊断与反思是建构主义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评价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根据学习者的需要和不断变化的情况修改和提炼自己的策略,以便使学习者通过建构主义的学习,朝着专家的方向获得持续的进步。

在学习过程激发的起始阶段和以应用为目标的结束阶段,探究定向学习的地位是很重要的。在从事发现学习的研究时,布鲁纳就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有助于学生独立探究的情境,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而不是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建造一个活的小形藏书室。归根结底,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的探究者。

建构主义还主张一种问题定向的学习,认为这种学习能加强记忆的多元表征,从而有利于学习的情境化与学习动机的形成。问题定向的学习要求学习者面对一个结构不良的问题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扮演积极的角色,在开发问题解决策略的同时,获得学科基础知识与技能。建构主义学习的问题定向特征与皮亚杰提出的“认识的螺旋性发展”是一致的。皮亚杰在解释这种开口越来越大的认识的开放性螺旋时,曾经这样说:“任何认识,在解决了前面的问题时,又会提出新的问题”(Piaget,1977)。这意味着,在认知的建构过程中,每一种已达到的相对平衡状态都为新的不平衡创造了前提,提供了可能。显然,认知的螺旋表述了认识阶段的开放性与以问题促进认知的动力机制。

在维果茨基历史文化学派的影响下,学习的社会性问题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同时也引发了围绕该问题的讨论与研究。概括而言,当今的建构主义者非常重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社会性相互作用。他们认为,每个人都在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对于个人来说,只能理解到事物的不同方面。由于人们对世界的理解是多元的,每一个人对世界的建构各不相同,因此,就显示出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交往的意义和价值。他们认为,通过合作与交流,可使每个人共享他人的见解,以超越自己的认识,从而形成更加丰富的理解,便于学习的广泛迁移。因而,建构主义者提倡能够以计算机技术支持的学习者共同体、合作学习和交互式学习等突出学习社会性的学习模式;把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视为教学的基本任务;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而不单纯是客观知识的传递过程。

(二)建构主义的课程观。建构主义的课程观主张在解决真实问题的情境中进行概念和技能的教学。建构主义的课程设计观不同于以培养一般思维技能为目的的内容抽象的课程设计,同时,它也跟传统的重事实与原理知识的传授并以文本教材为中心的课程设计观点分道扬镳。它是在深刻揭示上述两种课程设计观的不足并在对这两者进行扬弃与改造的基础上形成的基于情境的真实和复杂问题的解决的课程设计观。一方面,该课程观批判一般思维技能训练与丰富的内容背景的分离,主张在知识内容与对一般策略的需要都很丰富的情境中启动思维的教学。另一方面,它对传统的基于内容的课程设计中的两个弊病:重事实与原理知识的传授(即重knowwhat类型的知识)和置于每章后面的应用问题进行了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将“产生式”概念引进课程的设计,以帮助学生通过条件一动作的形式获取知识,从而在利用知识作为解决重要问题的工具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理解knowwhy,knowwhen,knowwhere,knowhow,knowwho等新的知识类型的能力,而这些难以编码的知识类型正是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社会为进行知识创新所必需的。

三、建构主义理论对高校教学的启示

上述建构主义关于学习和课程一系列观点,为教学过程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对高校教学改革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教学基点需要从“教”转向“学”。确立教学的基点对于有效地实施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基点从重视“教”转向强调“学”正是体现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传统学习理论的差异,突出了学习“主动性”、“建构性”的意义所在。至于如何体现教学基点的转移,建构主义认为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探究与创新精神;二是要提供机会使学生能在不同的情境中去解决问题,去体会知识的灵活性和应用性;三是要提供机会使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只有教学基点实现转移,我们才不会仅仅专注于为学生灌输知识,才会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更加注意学生原有经验的作用,毕竟学生进入大学之前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也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这些都是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基础,而在传统的教学中却一直难以得到重视。

(二)创设“学习环境”。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情境或环境。学习环境中应该蕴涵一项重大任务或问题以支撑学习者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学习环境的创设还强调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提供机会并支持学习者同时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与调控。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如文字材料、书籍、音像资料、CAI与多媒体课件以及Internet上的信息等)来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按照这种观念,学习应当被促进和支持而不应受到严格的控制与支配;学习环境则是一个支持和促进学习的场所。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应是针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这是因为,教学意味着更多的控制与支配,而学习则重视探究、创新。

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基本主张范文第3篇

双主模式情境创设协作学习

一、引言

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的制高点。教育技术新定义指出:“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以现代学习理论为指导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是教育技术学的核心内容。建构主义是现代学习理论历经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对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教学,将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二、建构主义的概述

自本世纪50年代起,学习理论历经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等不同发展阶段。60年代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主。基于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强化理论,行为主义代表人物B.F.斯金纳提出联结学习理论,又称刺激-反应理论。该理论强调学习起因于外部刺激,只要控制刺激并给以适当强化,就能控制和预测行为。但它完全忽视了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

到了80年代,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成为主流。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内部的心理过程包括态度、需要、兴趣和爱好以及原有的认知结构,即过去的知识与经验)。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罗伯特·M·加涅提出“联结-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教学就是要通过安排适当的外部条件来影响和促进学习者的内部心理过程。

自90年代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悄然兴起。行为主义注重外部刺激的设计,认知主义着重知识结构的建立,建构主义则关心学习环境的设计。行为主义和部分认知主义基本上属于客观主义范畴,偏重于教师的教;而建构主义则是向客观主义相对立的方向发展,特别侧重于学生的学。

建构主义的基本学习观:

(一)学习的自主性

“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D.J.Cunn-ingham)"。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已有的经验、知识结构对新知识进行主动建构,而不是被动接受;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一方面要利用原有的知识结构同化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另一方面要顺应新知识,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与重组。通过自主学习,学习者进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二)学习的情境性

建构主义批评传统教学使学习去情境化的做法,提倡情境学习。情境学习是在所学知识的真实的与应用的环境中,通过目标定向活动而进行的学习。斯皮罗(Spiroetal)等人倡导的认知灵活性理论(建构主义中的一支)主张,为发展学习者的认知灵活性,形成对知识的多角度理解,应把知识学习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通过多次进入重新安排的情境,使学习者形成背景性经验,从而掌握知识的复杂性及相关性,在情境中形成知识意义的多方面建构。

(三)学习的社会性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对于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事物的意义并非独立于我们而存在,而是源于我们自己的建构。每个人都以自己的经验基础、以自己的方式理解到事物的某些方面。通过协作交流,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将更加丰富和全面,认知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更高水平。“协作学习”是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社会性建构,体现了学习的社会性。

三、用建构主义指导多媒体网络教学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网络教学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是以客观主义为指导,还是以建构主义为指导?这是一个首先要回答的问题。以不同的学习理论指导教学,就会产生不同的教学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效果。

建构主义是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是现代学习理论的发展与突破。它在教学领域带来了学习观和教学观的根本性变革:学习具有自主性、情境性和社会性;学习者不再是外界刺激的接受者,而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不仅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且是学习者意义建构的对象;教学媒体不仅是教师的教学手段,而且是学习者的认知工具。用建构主义指导多媒体网络教学,将克服传统教学中的种种弊端,提高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者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和协作精神,使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落到实处。

从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来看,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具有以下三种技术特性,为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供了广阔空间,使真正创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成为可能。

(一)超媒体技术有利于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

超媒体技术是一种非线性的多媒体信息结构和信息管理技术,能够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它将文、图、声、像等不同媒体信息整合,将讲解、演示、测验等不同教学内容整合,将预备知识、当前知识与扩展知识整合,构成了一个丰富而生动的超媒体学习环境,从而有利于学习者自主学习。在超媒体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基础选择适合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策略,从一个主题跳转到另一个主题,从一个概念跳到相关的演示,灵活地在各知识节点上自由浏览,学习的自控性得到提高。

(二)虚拟现实技术有利于学习者进行情境学习

虚拟现实技术是指通过特殊的输入设备和一些能实现三维图形和三维音效的特殊输出设备来模拟人和环境间的交互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图形、声音和图像再造逼真的情境,使学习者身临其境。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虚拟地建立起与真实环境相近的学习场景,如虚拟物理、化学实验室。当飞行员在模拟驾驶仓进行“夜航”飞行训练时,置身于具体的逼真的“夜航”情境中,就能够进一步加深对“夜航”飞行的理解,准确掌握“夜航”飞行技术。

(三)网络通信技术有利于学习者进行“协作学习”

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基本主张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心理学是课程的理论基础之一。心理学以个体的心理现象和心理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而课程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为了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因此,心理学的理论及其研究成果对课程研制产生着重大影响。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结构的调整、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方案的制定都要以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作为依据。

2001年,我国在基础教育领域开展了规模空前的课程改革。此次课程改革借鉴了心理学的许多理论。作为当代具有影响力的思潮之一,建构主义心理学对新课改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试图对此做一个初步的探讨。

一、建构主义心理学及其课程观

(一)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内涵

20世纪80年代,西方兴起了建构主义心理学。建构主义是心理学发展史中从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进一步发展,被视为“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为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后来在维果茨基(vygotsky)、奥苏贝尔(ausube1)、布鲁纳(bruner)等人的推动下,这一理论得到充分的发展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流派纷呈,主要有:激进建构主义、社会性建构主义、社会文化认知的观点、信息加工的建构主义、社会性建构论、控制论的观点等。然而,这些理论有着共同的内涵。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由人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与一般人们所认为的“外部输入—— 内部生成”模式相反,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从外部输入到人的心灵的,而是在人与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从人的心灵内部建立起来的。其次,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的、客观的反映,它只是一种解释或假设,会随着人类认识的加深而不断变迁或更新,而非问题的最终答案。在具体的问题中,人们还需要针对具体的情境对知识进行重加工和再创造。而且每个人都从自己特定的经验背景出发来建构知识,给世界赋予意义,由于各人的经验背景不同,建构出来的知识也必然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只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独立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另外,知识的建构并不是任意的建构.人们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要受当时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并需要与他人进行合作协商,不断调整和修正自己的知识,这样才能更全面地了解世界。

(二)建构主义心理学的课程观

建构主义心理学的课程观是以其知识观为指导思想的。

1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合作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建构主义者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性和情境性。所谓主动建构性是指学习的目的是要实现知识和意义的建构,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去探究和创造新知识;所谓社会性是指学生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与他人以及周围环境的交流互动来丰富自己的认识,从而构建起自己独有的知识体系;而情境性是指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去建构意义,获得知识。因此,学校课程不仅要关注知识体系,更要突出知识获得的过程,使学生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学会创新,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够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2.课程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在建构主义者看来,学生的学习是累积陛的,因为一切新知识的建构都是建立在原有经验背景的基础上的。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建构,课程内容就不能与学生原有的经验脱节,不能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情境,而应该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选择真实性的任务,反映现实世界中的真实情景,体现课程内容的实用 陛、多样性、趣味性和探究性。

3弱化学科界限。建构主义者重视问题情境的意义,认为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多次进行,并且保证每一次学习的问题情境都不同,而且教师要呈现给学生整体性任务,让学生尝试着去解决完整的问题。由于这样的问题往往要涉及多方面的概念和理论,所以建构主义者要求弱化学科界限,主张学科间的交叉。

4.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观。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能动的知识建构活动。在他们看来,学生并非直接地、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递的知识,学生在进入课堂之前,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各种现象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看法。教师在传授知识之前应该考虑到学生原有的经验,以此为起点引导学生建构新知识。因而,在这里,教师不是知识的提供者,而是指导者和协助者,引导学生去组合、批判和澄清新旧知识之间的差异,帮助他们建立起自己的认知体系。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调整现有的教学资料,适当布置问题情境,制造学生在认知上的冲突,从而引起学生的反省和思考,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周围环境之间要进行互动、协调,以不断丰富和更正各自的认识,这也即我国传统的“教学相长”思想。

5.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观。建构主义者重视知识获得的过程。他们认为,学习的过程比学习的结果更为重要。因而,评价应该立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长变化,注重对学习态度、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的综合考查而非学习成绩;评价类型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以及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评价方式要多元化,而不仅限于传统的纸笔考试。

二、建构主义心理学对新课程改革的影响

建构主义心理学的课程观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符合时代的要求,因而备受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受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影响,这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有充分体现。建构主义心理学对新课改中课程目标的变化、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结构的调整、课程实施的变革和评价体系的改革等发挥了重大作用。

(一)课程目标的变化。我国以往的教育极端地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知识目标至高无上,课本知识被奉为“宝典”,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实践能力等的培养。针对以往基础教育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学会学习,并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建构主义者认为课本知识只是一种关于某种现象的解释或假设,并非问题的最终答案,因而学生没有必要对课本知识顶礼膜拜,而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在具体的情境中灵活运用知识。可见,新课改在课程目标的制定上受到了建构主义的一些影响。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长期以来,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中,教材的编写力求体现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逻辑性,课程内容繁、难、偏、旧,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缺乏实用性和趣味性。新课程改革改变了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删除了原有课程内容中偏深、偏难的部分,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生活化,这与建构主义课程观强调的“课程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相一致。

(三)课程结构的调整。我国以往的中小学课程,门类过多,而且强调学科本位,学科课程占主导地位,课程内容缺乏整合。但是,学生所生活的现实世界,是一个由各种现象组成的错综复杂的综合体,而非以专门的学科形式出现,这就要求学生将来能够综合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相应地,学校课程就应该突破单一的学科知识体系,将各类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这也反映了建构主义主张的“让学生尝试解决整体性任务,弱化学科界限”的观点。

(四)课程实施的变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在我国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权威占绝对主导地位,师生之间缺乏真诚的、平等的合作和交流,教学以教师灌输和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这难免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当下,由于对创新教育的提倡和对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关注,使教育工作者从建构主义心理学中去寻求启示。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主张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倡导合作学习。鉴于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五)课程评价的改革。我国以往的课程评价存在好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评价指标单一,重知识点的掌握而忽视对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的综合考查;评价方法单一,多采用纸笔考试。此次课改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提倡发展性评价;倡导评价指标的多元化,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改变单纯通过纸笔考试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如小组讨论、研究论文等综合考查学生在情感、态度、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与变化。这改变了以往“纸上论英雄”的局面,将评价贯穿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与建构主义所提倡的“重过程、轻结果”的评价观符合。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教学观、学习观等理论中虽然不失过激的看法,但它给传统的教育以有力的冲击,也给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改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在提倡“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当代,建构主义理论无疑会对新一代人才的培养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2]李建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新课程新创意[j].教育发展研究.2002.(3).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陈琦,张建伟.建构主义学习观要义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

[5]李方.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6]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7]吴维宁.新课程学生学业评价的理论与实践[j].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基本主张范文第5篇

语育理论和学习理论是构成外语教学的两大理论基础。语言理论研究的是语言形成机制的相关问题.而学习理论所关注的是学习在过程中特有的规律。由于人们对这两大问题的认识不同.因此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现代学习理论大致可分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文主义学习理论。本文主要讨论学习理论对外语教学法产生的影响。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包括桑代克(E.Thorndike)的试误一联结说.巴甫洛夫(I.P.Pavlov)与华生(J.B.Watson)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学说和斯金纳(B.F.Skinner)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学说。他们都认为。人类的思维是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刺激——反应”,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叫做强化。认为通过对环境的“操作”和对行为的“积极强化”.任何行为都能被创造、设计、塑造和改变。在教学中.对学生理想的行为要给予表彰和鼓励.还要尽量少采取惩罚的消极强化手段,只有强化正确的“反应”.消退错误的“反应”.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典型代表。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小的步子.积极反应.及时反馈.低错误率,自定步调。

受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影响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提倡分析语法并进行翻译教学的“语法翻译法”(TheGrammar—TranslationMethod);主张以儿童学习母语的过程作为参照。强调完全用目的语进行教学.通过学生和教师之间的问题一回答的操练来习得口头交际技巧的“直接法”(TheDirectMethod);主张听说领先的“听说法”(Theaudio—lingualMethod)和学习者在设定的情景里操练所呈现的语言结构的“情景法”(TheSituationalLanguageTeaching)。这些教学法的实施都与行为塑造学习理论的原则一致,可归属于刺激一反应类学习,其练习形式主要是在教师引导下的重复和替换练习。外语学习的实质就是~个机械的行为形成的过程.因而.在外语教学中应有错必纠。通过记忆对话和进行句型操练使犯错的几率降到最低。语言就是言语行为——对话语的自动产生和理解.这种行为可通过引导学生模仿而习得。在此观点指导下的教学法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占据了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是教学的组织者、实施者和评价者。由于这些教学法所依据的行为心理学原理没有考虑动物和人类学习的本质区别,因此,教学刻板、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学生提高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的小步子原则容易使学生厌倦。在对行为主义理论的批评中.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应运而生。

二、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分传统的认知主义和以此发展而成的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传统认知主义主要流派有格式塔的完形理论、托尔曼的符号理论、布鲁纳(J.B.Bruner)的发现学习理论、奥苏贝尔(D.Ausube1)的同化学习理论它们都认为.学习过程不是简单地在强化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是由有机体积极主动地形成新的完形或认知结构。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是有机体通过组织作用形成新情境的完形的过程;托尔曼认为.学习是有机体通过对行为的目标与取得目标的手段、达到目标的途径的认知,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布鲁纳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进行认知操作活动(主要是概念化或类型化的思维活动).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过程}奥苏贝尔则主张.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习者通过同化活动将学习材料纳入原来的认知结构中去.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传统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虽然对知识加工过程与结果的看法不同,但是.它们都认为学习者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掌握该知识必须进行的信息加工活动.获得统一的认识,并形成大致相同的知识结构。然而,2O世纪八九十年展起来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和学习条件等提出了不同于传统认知主义的观点。在学习结果方面,传统认知派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结果是形成认知结构,它是高度结构化的知识,是按照概括水平高低层次排列的。建构主义则认为学习结果虽然也包括形成层级的知识,但这只是初级学习的结果.高级学习的结果是形成围绕着关键概念建构起来的网络知识结构。在学习过程方面,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来信息,而是主动地进行选择加工;学习者不是从同一背景出发,而是从不同背景、不同视角出发;学习者不是统一在教师引导下,完成同样的加工活动,而是在教师和他人的协助下通过独特的信息加工活动,建构自己的意义的过程。

受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在美国出现的认知法(TheCognitiveApproach)反对在教学中进行反复的机械操作练习。它主张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创造性活动,语言的学习是掌握规则,而不是形成习惯.提倡用演绎法讲授语法在学习声音时,同时学习文字,听说读写四种语言技能从学习外语一开始就同时进行训练,允许使用本族语和翻译的手段,它认为语言错误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副产物,主张系统地学习口述和适当地矫正错误。它强调理解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主张在理解新学语言材料的基础上创造性的交际练习。在教学中广泛利用视听教具使外语教学情景化和交际化。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还体现在从20世纪60年代末逐渐开始形成的交际语言教学法中(TheCommunicativeLanguagTeaching,CLT)。CLT认为语言的功能和结构同样重要,真实的交际活动能促进学习。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应包容错误.根据学生具体需要选择应学的意念一功能项目,再据此选学相应的语言形式。它反对传统的机械操练和模仿.提倡有意义的、模拟式的和真实的交际活动,以此扩大学生可理解的输入。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了三种当今最为流行的教学方法一是“任务教学法”(Task—basedapproach)。在一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从而训练学生学会某个语言项目。第二种教学法是“活动数学法”(ActivitiesApproach)。此教学法以有意义的话题为中心.由学生参与针对真实情景或模拟似交际操练活动。教师咨询、察看、提供个别指导。对学生第三种教学法是“平衡教学法”(BalancedApproach)。这种教学法要求多个方面的平衡。如输入与输出,练习和交际.刺激与认知.学习与习得,粗调输入与微调输入等等之间的平衡。此教学法的操作仍是以活动为基础.主张从非交际活动逐步过渡到交际活动。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