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春节中的传统文化

春节中的传统文化

春节中的传统文化

春节中的传统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节日  习俗  社会功能  文化内涵

        一、春节和圣诞节的由来以及习俗

        (一)春节的由来和习俗

        春节,在我国最早的解释词义的专著《尔雅》中就有记载:“夏曰岁,商曰记,周曰年。”因为其在农历的岁首,又称“岁”。春节的概念,最初的含意都来自农业。周人主要是根据农作物成熟的周期来认识“年”这个概念的,《说文•禾部》:“年,谷熟也”。《谷梁传》中也说:“五谷皆熟为有年,五谷皆大熟为大有年。”在农作物成熟的时候,周人要举行一年一度酬神庆丰收的活动,这就是过年的雏形。汉代太初元年创立了太初历,俗称夏历,确定正月为岁首,初一为元旦,过年的节日就基本定型了,一直延续到今天。但是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国民政府为了顺应农时、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而农历的正月初一称为春节。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

        传统意义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我国的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封的“司命菩萨”。每逢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天上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灶祭”的仪式一般在黄昏时举行,一家人到厨房向灶王敬香,并用饴糖供奉,让他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说“甜言蜜语”。祭灶过后,人们便正式开始做迎接新年的准备。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除夕的这段时间就是 “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的大扫除。“尘”与“陈”谐音,因此扫尘就有“除旧布新”的涵义,就是要把一切“晦气”扫地出门。春节最热闹的活动当然是放爆竹。其原始目的是驱鬼迎神。后来以其强烈的喜庆色彩发展为辞旧迎新的象征符号。拜年又称“拜正”。正月初一早,人们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就是自家人对拜,往往是晚辈祝愿长辈健康长寿,然后长辈再给晚辈以期望,并讲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给晚辈。春节贴“福”字也是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的地方人们还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福”已到。

        (二)圣诞节的由来和习俗

        圣诞节也称“耶稣圣诞瞻礼”、“主降生节”,在每年公历12月25日。在宗教上它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是一个全民性的节日。《圣经》的记载上帝决定让独生子耶稣基督投生人间,以便人们能更好地了解上帝和更好地相互关爱。耶稣是因圣灵感孕,由童女玛丽亚所生的。玛丽亚是巴勒斯坦北部小城拿撒勒的木匠约瑟夫的未婚妻。因为玛丽亚在婚前就怀孕,约瑟夫本打算悄悄退掉婚事。一天夜里,上帝派天使在梦中告诉约瑟夫说:“不要嘀咕了,把玛丽亚娶回家。她怀的孩子来自圣灵。她将生下一个男孩儿,你们就给孩子起名叫耶稣,因为他将从罪恶中拯救人们。”后来,玛丽亚在马槽中生下了耶稣。于是这一天也就称为了基督教徒心目中的圣诞节。

世界上有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庆祝圣诞节,假期从12月24日到来年的1月6日。今天圣诞节的许多风俗都来源于《圣经》中关于耶稣诞生的传说。与中国的春节不一样,它的节俗活动具有相当浓厚的宗教特色。圣诞节前夕也就是平安夜。根据耶稣诞生在这天夜里的说法,平安夜应该是一个狂欢夜。当天晚上,全家人共进丰盛的晚餐,围绕在圣诞树旁唱圣诞歌曲,互相交换礼物,表达内心的祝福。在这天晚上,人们会看到一群可爱的小孩挨家挨户的唱诗歌报佳音。因为耶稣的出生的那一晚,一位正在看守羊群的牧羊人,突然听见有声音自天上传来,向他们报告耶稣降生的好消息。后来人们就效仿天使,在平安夜里到处向人们传讲耶稣降生的消息。今天,报佳音已经变成圣诞节中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与中国的春节一样,“吃”也是传统圣诞节的第一要务。像中国人一样,西方人过圣诞节也很注重全家人围坐在圣诞树下,共进圣诞大餐。这顿圣诞大餐包括:鸡、鸭、火鸡、色拉、面包、蔬菜。最具特色的是各种甜点。只有吃过这几种食物,在新年中才会有好运。

        通过比较得出,中国的春节主要来自于民俗,是人们约定俗成的节日。春节节期的选择是人们对现实生产和生活的总结,是对农事活动节律的概括,是对各种天体运动规律认识的运用。而圣诞节则完全来自宗教。但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说,宗教故事又何尝不是来自民间,来自人们的创作呢?

        这两个节日的性质不同,一个是传统的民俗节日,而另一个是全民性的宗教节日,但是它们的节俗活动中也有极为相似的地方。比如:年夜饭和圣诞大餐,压岁钱和孩子们的圣诞礼物,用来装饰的春联年画和圣诞树,对家人朋友的深深祝福,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等等。无论形式多么不同,生活中人类真实的愿望总是相通的。

二、春节和圣诞节的社会功能

        (一)交流功能

        春节有助于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沟通,具有很强的亲和力。现代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距离越来越大。而春节正好可以为人们提供沟通与交流的好机会、好场合。在春节期间,人们不论多么繁忙,都要从天涯海角、四面八方回到家里,聚在一起倾吐真情、享受温馨。只有这个时候,人们才会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从现实的功利中回过头来,真诚地看看自己的亲人和朋友。

圣诞节也有家人团聚共进晚餐的传统。这一天全家人团聚在一起亲切交谈,叙述离别之情,吃大餐,唱圣诞颂歌,互赠礼品,迎接新年的到来,是一年中全家人最激动的时刻。在圣诞节期间,人们也能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加深亲人、朋友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圣诞日上午全家人会在圣诞树下拆礼物。不论春节与圣诞节的形式有多么的不同,但就节日中所传达和交流的真实美好的情感来说,它们是相似的。

       (二)社会整合功能

        春节可以增强现代人的归宿感和认同感,具有较强的社会整合功能。现代社会的发展逻辑告诉我们,社会的日益分化已经成为了不可避免的事实,于是一定要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将彼此不同的个人维系成一个整体。春节就正好可以发挥这样的作用。在春节民俗活动的交流和熏陶中,人们体会到了个人属于家庭,家庭属于地方,而地方属于国家,并由此产生了差异中的认同感和归宿感。更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海外的华人华侨来说,只要一想到春节、过年,他们就会很快产生一种认祖归宗的民族情感和民族认同感。

圣诞节作为一个全民性的宗教节日也有其强大的社会整合功能。西方文化较之中国文化,更加注重个体存在的价值,把个体看作是人类社会结合的基础。在近代西方,法律对个人权利的规定甚至深入到家庭生活中,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都各自享有隐私权以及个人财产权等等。但以个人为本位的西方社会却并没有因此而分崩离析,因为宗教发挥了其强大的维系和整合功能。在西方的节日中,很多都与宗教有关,如:圣诞节、复活节、万圣节、感恩节等等,都用来强化宗教的观念与意识,而圣诞节只是其中一个最突出的代表。

        (三)经济功能

        现代的春节是“假日经济”的黄金时间,具有较大的经济功能。春节一到,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各个商业领域都呈现出“火爆”的情景。每当春节来临,人们的消费额都呈大幅度上涨的趋势。近几年来,人们的消费档次也越来越高,春节在酒店预定团年饭已经成为一种消费时尚。春节前后,各大商场的服装、食品、礼品的销售额是节节攀升。在某些大城市,假日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此外,选择在春节期间结婚的年轻人也很多,婚嫁消费也是拉动春节经济的一项重要的原因。所有这一切都表明:春节是一年中经济最活跃的时期之一。

与春节一样,圣诞节的经济功能也是勿庸置疑的。西方人也会在圣诞节前疯狂的购买圣诞礼物。实际上,圣诞节的商业行为早在11月份就开始了。随着圣诞节的临近,商店会变得越来越拥挤,人们的购物会达到疯狂的程度,该买的买,可买可不买的在心情好的时候也会买,全然没有平时的理性与冷静。也许这正是春节和圣诞节经过漫长的历史选择,至今仍然拥有活力的内在原因。在社会功能方面,中国的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最为相似。

        三、春节和圣诞节的文化内涵

        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是我国人民的劳动创造和智能结晶,传承着民族的情感与记忆。而春节正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最高代表。古人把春节定在正月初一象征着日月、天地的新开端,体现了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追求阴阳调和的哲学观念。新年第一件事是放鞭炮,放鞭炮象征着新时间的开始。春节也是人类文化生活开端的象征,祭神、祭祖、拜年是对人神关系、人伦关系的重新确证。春节是人生新希望的象征,象征着未来的生活就像节日一样幸福美满!尽管在漫长的岁月中,过年的文化内涵会有所变迁,但其原始的含意却定格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中。过年期间的祭祀活动、禁忌等,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这并不是一般的迷信活动,它表达的是人们的一种真实的情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春联”也是春节文化内涵的重要表征。随着时代的发展,春联的内容会不断地得到翻新,能充分表达人民群众对社会、对生活的新的理解,同时也表达人们对自身、对社会的深切的关怀……这些都是生活的艺术。能够体验春节、品味春节,是一种人生境界。

        总之,中国的节日文化具有鲜明的传统色彩,是人本主义的张扬;而西方的节日则充满了宗教的神圣与庄严。

        四、结语

        节日承载的是文化,传递的是感情。节日绝对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全方位的表现出孕育这一节日的民族的历史文化意识。但是同样作为重要的节日,它们又具有极为类似的社会功能。这两种节日在对外交流和传播过程中的被接受程度是不同的,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对于像圣诞节这样的外来节日我们不能排斥,而对于像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我们更应该保护,而且应该在合理改造的基础上加以继承。

参考文献:

[1]李小玲.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探寻与考辩.民族艺.2004(5).

[2]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杨琳著.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

春节中的传统文化范文第2篇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新石器时期尧舜中国人就有过“春节”的风俗。国家以法定假日的形式把这古老的传统节日固定下来了,这举措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而且对于现在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有着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

1 春节的来历及风俗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老百姓俗称做“过年”。 这是中国最悠久、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也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共同节日。春节一般从正月初一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为止。春节在中华文明的历史可谓是悠久,据记载,古代的春节 叫“元日”“、“新年”、“正旦”、“岁首”、“三元”等。西周初年已有了一年一度在新旧岁交替之际庆祝丰收和祭祀祖先的风俗活动,可以认为“春节”的雏形。汉武帝(公元前140年-前87年)继位,重修历法,司马迁建议创立了太初历,把春节定在孟春正月,一月初一为岁首,为新年,由此,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在这时就已以固定的日子沿袭下来。

源远流长的春节历史铸就了丰富多彩庆典风俗,概括起来大致包括洁净卫生、装饰门户、团年守岁、燃放爆竹、做享美食,祭拜祖先、穿戴新衣以及拜访亲朋好友等活动,每一种活动均包含着讲究和相应的礼仪,为国民享受传统文化,特别是为大学生认识我国的文化,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资源。

2 春节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2.1 春节友好祥和的气氛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

春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如中国春节在节日的选择上取——正月正,这是中国文化中自然与人和谐、人与人和谐的和谐思想反映。这对当今大学生们为人处世无疑是有着积极的价值导向。在中国传统的春节习俗上,如迎春、对联、水饺、花糕这些习俗活动都是古代的中国人希望上天能保佑世间人们的平安与幸福,所以都蕴含着对人文的终极关怀精神特征。乌吉安本文由收集整理先生曾说的“这种节日……以吉庆丰收,祝贺人畜两旺、平安幸福为主题,往往构成吉庆活动的连续性和系列化,时间上也形成一组节日……年节即属于这一类。”这说明了中国春节蕴含着辞旧迎新,对新一年生活积极展望的乐观自信心,并且春节中的甜食表达了人们希望生活甜甜蜜蜜的乐观自信心。这对大学生自信乐观心态的培养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中国传统的春节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意识。在大年三十或初一的祭祖活动,是寄托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以及先人的追思之情,这与中华民族尊重历史,敬仰先人的传统是密切相连的。春节的这些精神内涵,对于大学生学习优秀的民族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着重要的价值。

2.2 春节礼尚往来的活动,有助于培育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现代工业社会的竞争压力让人们处于如商品一样互相竞争,相互敌对的状态。人与人之间往往感到沟通理解困难。而传统的春节是人们沟通的理想场所。在春节,外地的亲人回乡探亲。人们平日繁忙的工作暂时休歇,在与亲人团聚中寻找到亲情。同时朋友之间互相拜年新年祝福,可以寻找到平日繁忙所忽略的温情。拜年的一句“新年好”“恭喜发财”的祝福话,让很多人感到重回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宁静与和谐状态,许许多多的矛盾与隔膜就在这新年的祝福话中消磨了,中国的古人创造了春节,也是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富含着人性的温情场所。从传统春节这些回家探亲和拜年的习俗中,大学生可以学会如何与他人沟通和理解,如何去关爱他人与人温馨相处等等这些人文理念。所以,春节是教育大学生为人处事的最好教材。

2.3 春节传统风俗活动,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社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在春节,流动的人群回到了故乡。人们在春节里把行为更多用在“馈赠”和友好的祝福问候上,“共同体”的意识也就形成了。并且在春节里人们通过各种传统的风俗活动,比如“舞狮子”、“踩高跷”增进了人们彼此间的交流,彼此的祝福促进了原来差异性的人们得以融合和认同,这也促进了“共同体”的发展。在春节融合的“共同体”中,人们体会到家、村、地方以及国家的存在,在现代社会漂流他乡的人们精神上得到了归属和亲情、友情的关爱。尤其是在海外的华侨们,在春节的时候他们就会升起了认祖归宗和民族的认同感。所以,春节具有着强大的亲和力,是滋养中华文明人性的资源,让中华民族在春节时找到了精神的升华和民族自豪感。这对大学生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有着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

3 春节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缺陷

我国春节节庆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充满着祥和、美好与欢乐的气氛,在整个过程中贯穿着尊老爱幼、团结向上、勤劳持家的理念,还包含着对未来寄予美好愿望的憧憬。然而现实生活中,不少大学生称“年味越来越淡,没有意义”。那么,春节文化的哪些变化导致了我们的大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与节日本身的价值相去甚远呢?

(1)庸俗化:在一些大学生的心目中,春节假期的主要活动就是吃喝玩乐,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人们物质生活水平飞速提高,春节消遣时有许多浪费奢侈现象。如过节时的狂喝暴食,不仅对人们身体不利而且也是一种对资源的浪费。人们在物质生活过好的同时攀比心理也流行。这对世界观人生观尚在雏形的大学生们影响是很不利的,容易误导大学生们形成奢侈浪费的不良生活习惯。

(2)淡漠化:受改革开放大潮的冲击,传统根基少的青年人更易于接受西方节日的快节奏和异域情调的新鲜感,他们对春节的感觉是形式单一、内容单调、少了新颖性。现在我们的很多大学生熟悉情人节、圣诞节的活动环节,而不记得本国春季的来历,春节期间很多大学生以网络游戏、看电影为主,不愿意从事访亲拜友,他们以为大多节日庆典可以借助现代工具完成任务,例如群发短信息代表拜年,叫上外卖应对年夜饭,通过百度猜出字谜……在这种心理下,“过年没有意思,过年看了什么片”成了春节后大学校园的流行话题。

(3)腐败化:春节是古代劳作的中国人总结过去一年的收获,庆祝新一年到来的节日。为了放松一下平日勤俭的生活,所以才在春节里享受丰富的物品已求得快乐。随着传统农业社会的瓦解,今天人们在春节上奢侈浪费的行为与传统的春节精神是相违背的,而且这些奢侈行为也违背于中华民族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极其不利。春节期间另一个与春节文化背驰的现象就是行贿受贿。现在有些人“假拜年”,以过节送礼祝福为名,打着“礼尚往来”的称号,通过给孩子压岁钱、送祝福等干着行贿受贿的腐化行为,以此达到“巴结权贵”讨好领导的勾当。这腐败现象现象的盛行,很容易把大学生们引向腐朽的一面,必须加以杜绝。

4 改革春节方式,发挥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举措

我们要发挥传统春节对大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必须要改革目前不良的过春节方式。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4.1 提倡低碳的春节方式,发扬简朴的传统美德

我国现在提倡发展低碳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不仅平日要节约,春节更要倡导勤劳节俭。过度的浪费和燃放大量鞭炮后满地的纸屑与提倡的低碳经济是迥然不同的。这些无谓的浪费对于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的,春节的奢侈行为造成了资源大量的挥耗,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钱财不用在刀刃上显然不利于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还导致了人们铺张浪费这些恶习性的滋生,更阻碍于节约型社会的建立和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形成,就是将来富裕了,仍然需要以节约为主,创设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此,我国应该发扬中华民族的勤劳节约美德,大力建立低碳型经济模式和节约型社会。欢度春节时,采用节约且健康祥和的方式,如举办秧歌互动、腰鼓等文化活动。这样,不仅教育了大学生树立艰苦朴素的价值观,更无形中向大学生们了解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有利于他们的思想建设和道德素质建设。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俗话说“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春节作为节日味最浓,亲情、友情等最集中的传统佳节,人们互相往来拜年是应该的。但党员干部必须时刻牢记:权力效用要有限,交往应当有个度,一切都要有原则。国家要采取具体有效严厉的措施,加强监督,个别干部如果身心不正,一旦发现贪行,则让其付出沉重的代价。

4.2 借助现代科技,实现春节节庆多样化

春节节庆的历史源远流长,在现代化的步伐的推动下,我们的衣食住行均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受时间和地理等因素的所限,我们的春节节庆形式似乎落后于时代。为了让传统节日的价值能维持和发展下去,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把传统节日精神与时代需要相结合,让传统节日价值在新时代下重放光芒。

信息化的时代,我们也要在保持我国春节文化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做到与时俱进,与世俱进。因此,推出一些新的,能体现传统春节精神,又符合时展的节庆形式,让大学生们领会到新时代春节的丰富内涵。如现代互联网上的电子贺卡、电子邮件拜年,开展“走亲串友”网站,以区域为标志,展示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包括基础设施、街道变化,并做到不断更新资料,让大学生在春节期间通过网络关注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感受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的现实,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

4.3 学校家庭共联手,促进优良传统的行为化

所有物质的东西可以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但精神却是永恒存在的。我们要发挥春节对大学生人文观和价值观上的教育,高校应该开设包括春节在内的我国传统节假日的课程,使广大青年大学生知晓春节风俗习惯形成与变迁,了解该文化所具有的特色和优势,了解它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让青年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春节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来,加强大学生的文化活动的主体性。

春节中的传统文化范文第3篇

春节;新旧民俗结合;文化能量

[中图分类号]K8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10-0013-02

一、春节的定义和传统节俗风貌

春节指农历的元旦。在古代,最早是指春天的节序,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的一年播种和收获的季节又要开始,于是人们便载歌载舞来迎接这个节日。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习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延续至今已有三四千年,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春节期间的种种民俗活动多如繁星,喜庆表达又各具特色,体现了人们消灾祈福、追求平安幸福的共同心理。传统的民俗,如:转糖饼、皮影、斗鸡、踩高跷、舞龙灯等民间绝活表演,历来都在中国的春节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普遍流传于大众中的贴春联、贴门神、贴福字、守岁、祭财神等春节必有的活动,是每家必参与的春节活动。“爆仗”、“炮仗”、“鞭炮”,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营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正因有了这些,才算是有了“年味”。在我国的南方,尤其是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在过年前,都会提前熏好大量腌腊制品,作为过年必用的食品,也是过年的一个信号。吃年夜饭,应该是春节的高潮环节,年夜饭的意义原本不止是一家团圆的晚餐,还有个更重要的意义是对祖先的祭祀和家园的守望。年夜饭是一顿早有准备的团圆饭,鱼,是除夕之夜不可缺少的年菜,“无鱼不成席”,因为“鱼”、“余”同音,寓要年年有余,预示在新的一年里家庭衣食用度丰盛有余。同时,各家各户要供奉祖先牌位,将家里煮好的年夜饭分食祖先一份,象征着先人与后人共享团圆,同时也祈求先祖的庇佑。还有舞龙灯,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寓意请求龙王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般会在农历正月初三出灯,十五结束。舞龙灯时非常热闹,前有二至四对排灯开道,排灯后还有鱼、虾、蚌壳、灯笼等,在锣鼓、号角声中晃头摆尾,畅游在各街头巷尾。

二、传统春节民俗的日渐式微及其表现方面

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的是人们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以及多元文化的影响,及生活方式选择的个性化,导致传统的春节习俗已经日渐式微,现代年青人对春节的民俗文化已经不那么熟悉了,很多习俗已经从都市中在慢慢消失,春节活动日趋简单,就身边的人来举例,只有不到两成的人会“烧纸摆供品祭祖宗”,在都市里的比例就更少了。在以前,家家会在年除夕的时候写“福”字和对联,然后悬挂于门上和两旁。拿古代来说,在宋代,人们写对联是写在桃木板上。其一,桃木有镇邪的意义;其二,则是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其三,是装饰门面,以求美观。今天,人们在红纸上写对联,因为红纸象征着吉祥喜庆。在除夕的时候,人们就将自己亲手制作的春联贴于门两边,用于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现今的年夜饭,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条件的改善已经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一些家庭的年夜饭选择了去饭店里团圆,而不是在家里,当然也就不会有饭前对祖先的祭祀了,这样的年夜饭少了些许神圣和隆重,但也许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状态,和现代人经济的发展以及快节奏的生活分不开。鞭炮,原本有很多功能,在辞旧迎新的“交子”时刻,鞭炮有划分新旧的作用。鞭炮还有驱鬼逐邪的作用,南朝《荆楚岁时记》记述:“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这“山臊”,传说是西方山中的一种怪物,高一尺多,生一只脚,从不惧怕人。人若触犯了它就叫你发冷发热,生起病来。如果用竹筒子放在火种燃烧,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山臊”就吃惊害怕,很快的逃遁。因此人们放爆竹来驱邪消灾,祈望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三、春节民俗文化的变迁―“新民俗”的兴起

文化有其变迁性,当客观环境改变时,文化也会随之而改变。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宗族群体的淡化,人们春节的过年方式也在与时俱进,增添了许多过年的“新民俗”。人们会在除夕的时候用手机短信提前拜年,而不是节日期间再去挨家挨户的拜年。可以自创祝福的短信,更真实的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不是一味的使用已经编写好的短信去四处群发。

春节的放鞭炮是我国延续了数千年的民俗,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国家从消防安全角度考虑出发,许多大中城市出台了“禁放令”,没有鞭炮噼叭声,自然减少了些许年味。但是在禁放年代里,并没有掩盖住人们放鞭炮的热情。从前些年开始,国家对鞭炮实行了限放,对燃放地点和时间做出了限制,但是不管怎么说,爆竹现在已经又“回归”民间了。在对待爆竹燃放方面,国家采取了一些措施,既满足了人们的娱乐行为,又要尽可能的保证安全。

过年讲究团圆,但是在现今社会,人们因为春运不堪负重或者是经济上的种种原因,选择了留守,选择了不回家过年,一些人便兴起了网上追寻年味。可以在网上燃放“鞭炮”,不同的鞭炮会产生不同的“燃放效果”,还会网上聆听着清脆的爆竹声。网上还有电子“美食城”,可以“品尝”到“电子水饺”等美味佳肴。在虚拟社区里,人们可以参与网上逛庙会,网上猜灯谜等活动,网友还可以把自己家乡的春节年俗拍摄后放在网上社区空间里供大家欣赏。虽然这些活动都是虚拟的,但是依然感受到过年的氛围,这样的活动颇受很多时尚的年轻网民的欢迎。过年出门旅游,是春节人口流动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人们兴起的一种新的过节方式。春节期间,全国各个旅游景点都推出了和过年相关的民俗文化旅游。如成都的武侯祠每年都会在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期间举办大庙会,包括走喜神方、赏花灯、猜灯谜、皮影戏表演、川剧表演、各项民间杂耍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这些传统的民俗文化代表了一个民族的外在和内在精神,民俗文化与旅游业的结合为这些民俗文化回归民间又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四、春节民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面对旧民俗的日渐消失和新民俗的兴起,春节“年味”的保护和传承是非常重要的,文化有其传承性,应该让这些更有年味的民俗代代相传下去。国家采取了各项措施来保护:鞭炮从过去的“禁放”到现在的“限放”;国家已经将春节列为我国向世界“申遗”的首位。春节,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具有族群认同、社会整合、社会交际、文化教育、民风民俗、道德教化、孝道礼仪、、寻根祭祖、自然崇拜、文体娱乐,经济贸易及文化承载等多种社会功能,丰富多彩、盛传不衰。春节民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色和民族记忆,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凝聚力,在某种意义上讲,文化包括民俗在内,不仅是一个民族的传统,而且是一种尊严。

在春节期间,将一些古老的民俗搬进庙会,虽然很多已经脱离了当时的特定环境,但是对其中有价值的文化也起到了传承和保护的作用。比如扫尘,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在北方叫作“扫房”,南方称为“掸尘”。每年一到腊月二十三大扫除的时候就知道春节快要来临了。扫尘不仅仅只是起到清洁的作用,更有着辞旧迎新的祈求。在春节前每家每户打扫卫生,是我们中国人民素有的优良传统习惯。室外屋内,房前屋后,彻底进行打扫,干干净净迎新春。此传统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中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中的意思就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像这样优良的传统民俗就应该传承下去。传承春节传统,不仅仅是口号上的喊喊而已,更是行动上的勇于创新。春节习俗是一种文化,它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而改变。这种习俗会因时而动,因需而动,富有更多的时代气息和丰富的内容。

从对春节的保护发扬可以看出,其意义不仅仅在文化本身的传承方面,更重要的是对构建当代和谐社会有重大的意义。优秀的民族文化是和谐文化的坚实根基与深厚资源。春节是最凝聚中华文明的传统节日,在民族文化遗产中具有特殊地位。首先,其是以年度为周期循环往复进行的全民性文化生存方式,与民众生活有直接而重要的关连。再次,传统节日是一种隆重举行的标志性民族文化,能够显著地体现民族文化特色,强烈影响其他民族对中华民族特色文化的关注和认识。传统节日也是异文化群体认知我们民族特色文化的一个窗口,身在异国的的游子、华侨、在融入当地社会的同时,也都很重视保持自身传统习俗欢度祖国的节日,这点在每年的春节上表现的尤为突出。海外华人以此方式慰藉自己根系祖国的人文情怀,也向周围异文化族群表明自己的文化身份,展现自己所属群体的文化特色。传统节日的基本主题是保持与促进人际和谐,作为最大的传统节日,春节在加强人际交流方面最为突出,体现出贵人论、重亲情的特点;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传统节日的重要主题,我国的传统节日大都是岁时节日,是先人将自然时间进程与社会活动节律有机结合的产物;保护传统节日,有助于达成民众情感的和谐,产生社会和谐的强大精神动力,传统节日作为文化生存的节点,是民众精神的重要寄托方式,春节习俗中以红火醒目的方式表达出来,营造出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是人们对欢庆吉祥的传达,对传统节日的保护是对民众情感需求的尊重和对民众精神利益的维护。

五、结语

春节这一古老的民俗节日在数千年的发展完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和谐稳定、自信乐观、具有历史和文化内涵、具有民族认同感的文化精神。在新旧民俗的融和中,春节可以扩大其外延,挖掘其内涵,富有更多的时代意义,让这一古老的节日铭刻在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中,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增强国人的民族自豪感,让古老的春节焕发出代代流传的生命力。

[1]中国民俗文化―择吉[M].中国社会出版社.

春节中的传统文化范文第4篇

一、传统文化危机中春晚的认同功能

在全球化的时代大潮中,西方媒体和文化产业借助影视剧、图书、广告、商品、流行音乐等大众文化产品,向非西方国家的人民大肆渲染和制造了一个完美、理想、富足、文明的西方社会,由此使得这些国家传统社会中相对自主和单纯的原生文化受到威胁。我国的传统文化不仅遭遇西方文化的冲击,在亚洲儒家文化圈内,日本、韩国与中国在传统文化方面的主权之争近年来也风云四起。1964年,韩国已经把源自中国的五大传统节日作为韩国的国家节日。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即“世界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传统节日在本国的失落与在他国的受崇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而他国与我国争夺文化遗产的文化主权之战,更是给在世界舞台上综合国力蒸蒸日上的中国敲响了警钟: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忽视,将会带来民族记忆的丧失和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危机。

1983年开始举办的央视春晚,借助电视媒介的传播,成为春节若干富有仪式性的庆祝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在全球范围内调度起中华文化认同。春晚同传统的剪窗花、贴对联、贴福字、守岁、拜年等春节民俗文化活动一样,具有广泛的公众参与性和仪式感,人们在观看春晚活动的集体参与中,在节日氛围的耳濡目染中,共同感知隐藏在节日背后的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从1984年开始,春晚每年都会邀请两岸三地的艺人同台表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春晚已不是单纯的审美文化活动,而是负载了民族认同、个人认同、文化认同的一项重要的具有仪式感的活动。

二、多维话语交织中的春晚

在“软实力”大受推崇的今天,春晚却在即将进入而立之年时遭遇了官方、民间冰火两重天的不同待遇,春晚处在了多维话语交织形成的评价系统中。

(一)国家意识形态话语

由于中国特殊的新闻传播制度,电视的首要功能依然是喉舌宣传功能。电视话语首先体现的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春晚本是中国人聚众娱乐的方式,娱乐性是其首要目的。但随着其影响力的日益扩大并引起了政府及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春晚从最初意义上的娱乐活动开始越来越多地负载起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功能。“1993年引入竞标制之后,春晚就逐步变成针对过去一年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庆典式的歌颂。以往是茶座式的联欢,而现在‘联欢’的主张越来越少,‘演出’的成分越来越多。”[2]晚会一成不变地选用央视一号演播大厅,宋祖英、阎维文、殷秀梅等一批主旋律演员的难得缺席,再到主持人的串词和话语风格,都体现出春晚明显的国家意识形态话语特征。这可以从历届春晚的主题上看出,如2008年春晚的主题是“盛世和谐,团结奋进”,2011年的春晚融合了建党90周年、亚运会、“十二五”、感动中国等等重要内容。

正因为春晚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文艺联欢活动,每年对春晚节目实行的审查机制也就越来越严格。决定春晚节目生存的不是观众,也不是艺术规律,而是各路“把关人”。央视作为中国最重要最权威的官方媒体,宣传以及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其重要的功能,即使是在春晚这样的综艺晚会中也不例外。

(二)知识分子精英话语

在中国古代,“雅”、“俗”区别首先表现为精英审美意识和大众平民审美意识之间的疏离和对抗。一般来说,精英趣味对应于雅文化,是统治阶级、贵族、士大夫阶层的审美追求;而通俗、娱乐趣味则对应于俗文化,是下层平民百姓的审美取向。后世儒家进一步将“雅正”的趣味发展成为一种占据社会中心、主导地位的文化传统,由此形成中国传统美学中尚雅鄙俗的趣味之辨。很多文艺理论批评家认为“俗”的东西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这种观点延伸了两千多年,至今仍然广泛地影响着我们的思想。

每年春晚结束后,都会有来自社会各界的批评声,精英群体的的话语总会引发格外的关注。2011年春晚之前,先是中央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马梅炮轰西单女孩上春晚引起广泛争议。春晚结束后,清华大学美学教授肖鹰撰文《春晚导演莫学“苏紫紫”》,在网络上引发了一场与春晚导演马东之间的口水战。作为知识精英群体的代表,马梅认为草根歌手西单女孩上春晚是走捷径,对很多学院派艺术家不公,而肖鹰对春晚的不满集中于其节目的低俗和艺术表演上的拙劣。尼尔?波兹曼曾经说过,电视本身是无足轻重的,如果它强加于自己很高的使命,或者把自己表现成重要文化对话的载体,那么危险就出现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样危险的事正是知识分子和批评家一直不断鼓励电视去做的。这是很多知识分子站在精英主义立场对“春晚低俗化”进行批判的立足点。

(三)大众通俗话语

当代社会,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大众传媒的巨大影响,人们娱乐的形式和内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电视节目的生产制作和传播发生了变化,电视节目从圣坛上的贡品走向市场,变成了商品。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中,平民大众(电视节目的绝大多数消费者)的通俗娱乐趣味势必决定电视节目趣味的走向。我国是电视大国,春晚的受众主要是普通百姓他们的通俗娱乐趣味期望在春晚中得到满足。而对于春晚而言,其负载的越来越多的意识形态功能和严格的节目审查制使得观众的通俗娱乐需求不能得到满足,而春晚生产传播机制的僵化也使得节目难以创新,这是春晚观众不断流失的重要原因。

三、从网络春晚的变革看春晚的文化诉求

央视在2011年做出了变革——在除夕央视演播大厅的春晚之外又举办了首届网络春晚,这可以看作是春晚在国家意识形态、知识分子精英话语和大众通俗话语交织中的一次新的文化诉求。

文化诉求一:去政治性

“五四”以来的现实主义文艺传统提倡干预社会和现实,带有强烈的精英色彩和严肃性的特点。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驱使文学艺术家以一种严肃的现实主义态度看待文学以及文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邓丽君、刘文正的歌曲,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琼瑶、亦舒的言情小说,完全商业化制作的港台电视剧,这一类迥异于大陆现实主义传统的通俗文化,是具有纯粹的消遣娱乐功能的新的文化类型,这应该是文化去政治性在当代的最早体现。

进入市场经济之后,文化行为日渐成为一种市场行为,文化产品走下了圣坛,与其他商品一样进入市场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中。

近十年来,春晚最受人诟病之处在于其偏离了满足大众娱乐的轨道,变成了政治宣传和审美、娱乐、商业结合而成的复杂体,其结果就是春晚在官方意志、商业需求、观众审美之间难以维持平衡。网络春晚最首要的文化诉求便是去政治性,举办地点从戒备森严的央视一号演播大厅改到群众体育运动场馆“水立方”,主持人的主持词避开了国家政治等宏大主题,更具亲和力,主持语调一改庄重、沉稳的播音腔,带有更多互动交流和调侃的特点。网络春晚去政治性最主要的表现是在节目选择和传播方式上,政治宣传和教化功能大大减弱,娱乐性节目大量增加,这使得网络春晚表现出与除夕春晚迥然不同的轻松、娱乐的风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网络春晚更接近春晚诞生初期“聚众娱乐”的晚会宗旨。

文化诉求二:后现代的多元文化狂欢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远未完成,但在全球化背景下,在大量的外来思潮的影响下,经济发达的大都市已经带上了明显的后现代特点。大胆的标新立异、彻底的反传统、反权威,是后现代主义思维方式的灵魂。

与传统文化强调庄严、神圣不同,后现代文化主张还俗。与传统春晚的一元视角、权威话语相比,带有明显后现代色彩的网络春晚呈现出多样性特点。如龚琳娜的睡梦疯癫版的《忐忑》、网络草根唱响的网络红歌《我要买车、我要买房》,超可爱仔仔翻唱的《我的中国心》、全场齐唱网络春晚主题曲《给力》、打工达人现场征婚、小品《西游后传》等等,都是多元文化的表现,强调个性特征,容纳差异性、模糊性、复杂性。

从某种意义上说,多元化的风格意味着对一元中心权威的矫正,网络春晚从网民中挑选具有独特才艺的人上台表演,现场微博的即时互动使得全世界观众以更加紧密的方式聚合在晚会现场。从同一走向差异,从严肃/娱乐的二元对立和泾渭分明到严肃/娱乐界限的模糊,从文化的一元走向多元,这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带来的改变,网络春晚充分体现了当代大众文化的这一特点。

文化诉求三:文化领导权之争的赢者

中国实行的是国营广播电视有限商业化运作体制,各家传媒之间竞争激烈。因对优势资源的垄断性占有,30年来,央视春晚一直处在除夕春晚生产传播的垄断地位,这使得绝大多数卫视和地方台放弃了在除夕之夜与央视春晚正面竞争的想法。

随着广播电视有限商业化体制改革的推进,电视收视市场越来越重视对观众的细分。频道只有办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站稳脚跟。2011年,已有东方卫视、安徽卫视、湖南卫视、云南卫视、旅游卫视以及广东卫视放弃转播央视春晚,改播自制节目,表现出了对央视多年垄断的文化领导权的挑战,各地方台在大年初一的春晚也已经表现出与央视春晚不同的风格样式。东方卫视兔年大年初一的晚会《华人群星新春大联欢》以影视明星的表演为主,并邀请了时下最为火爆的郭德纲、周立波同场演出,但同时晚会导演也提出了“不能俗到底,不能碰政治性问题”的文化诉求。北京卫视的春晚则摒弃了央视春晚歌舞类和语言类节目分工明显的做法,将多种艺术表演形式杂糅在一起,避开政治性,主打“温情牌”,也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好评。

央视举办首届网络春晚是应对除夕春晚在民间遭遇批评以及大量年轻观众流失而作出的变革,其目的仍然是希望在激烈的电视市场竞争中,既能完成其宣传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功能,又能保持其“文化领导者”的地位,通过与网民的互动来获得市场、精英群体以及民间更多的支持。

注释:

春节中的传统文化范文第5篇

首先我们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了解传统文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想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首先就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发现。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宝贵财富,更是传统文化的驿站。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学生最感兴趣的是春节,于是我们以“春节的习俗”为主题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主题确立后,学生就着手围绕主题搜集信息资料,并进一步思考有哪些学科的内容融入在这些传统文化中。学生查阅的资料非常广泛,并已初步对这些资料进行了归纳和整理。例如,有的学生介绍自己查阅到的有关春节习俗的童谣、春节由来的故事、描写春节的诗句等都与语文学科有关系,有些学生介绍自己查阅到的门神、年画等习俗属于美术学科的教学内容等。学生进一步根据自己查阅资料的方向,结合自己的兴趣点、特长等自主选择合作学习伙伴,结成合作探究小组。

有了自主探究的基础,小组围绕本组研究主题进一步就如何整合资源、合理利用资源、怎样结合学科特点进行主题学习成果展示等进行商讨。这样的学习合作形式提供了各抒己见的舞台,使学生思维的火花有了更多碰撞的机会,促进了学生认识的提升,也有效激发了同伴思考的深度。在探讨和实践过程中,各组找到了学科知识的最佳交叉点,并通过综合性的活动表达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1.整编歌谣

尽管人人年年都过春节,但大家对春节的理解却不尽相同。这组学生在发现这一问题后,对春节名字的由来进行了研究。他们在研究中发现,春节和“年”的概念不同,现在所说的春节和传统意义上的春节也不同。于是,他们以自己最初查到的童谣资料为基础,结合歌曲《过大家》进行了整编,将传统意义上的春节习俗进行了归纳整理,形成了一首内容更丰富的新童谣。

2.诗意剪纸

“语文学科是基础中的基础,将语文学科知识迁移进来,会大大提升美术作品的观赏性,能使更多的人对剪纸这一民俗文化充满浓厚的兴趣”。达成这个共识后,剪纸组的同学在精心准备后,现场进行折、画、剪,三两分钟就将一张方方正正的纸“变身”成一件件独具创意、精美别致的剪纸作品,他们还结合古诗介绍窗花。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就是我剪的‘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是给我们报春的桃花。”

3.趣说门神

在春节的各种习俗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民间艺术,其中,门神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间美术形式。这组同学考虑到门神作品完成起来耗时长,采取现场绘画的方式不现实,就采用美术欣赏的方法,提前准备了展示作品。为了激发大家的欣赏兴趣,他们先用故事创设情境:传说很久以前,有神荼、郁垒两兄弟,专门监督百鬼,发现有害的鬼就捆绑起来去喂老虎,于是,黄帝就在门户上画神荼、郁垒的像用以防鬼。这个神话就是后来“门神画”产生的缘由。故事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了他们审美经验,而且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传承了传统文化。

4.传承对联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对联的一组同学在探究中被这种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深深震撼,于是便引领大家在体验中进行传承。

《元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首诗,这组学生刚刚吟诵出诗题,大家便不自觉地跟着背诵了整首诗。

“诗中提到了‘桃符’,‘桃符’是什么?后来演变成了什么?它如何得到流传和推广的?”这一系列问题的抛出让大家恍然发现,这首古诗原来还是个“路标”,它助大家推开了了解对联的大门,引领大家一步步进入对联知识的殿堂。

在故事中了解了对联的起源后,两个学生合说了创编的相声《对春联》,用相声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展现了对联文字讲求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特点,几幅有关猴年的对联更是表达出了对大家新年的祝福。

课上,组内几位学生挥毫泼墨,现场完成春联作品并为大家诵读。这组同学准确抓住了特色课程和传统文化的融合点,将中国春节传统习俗中极富特色的春联的这种文学形式和书法这门独特的艺术进行了推广和传承。

5.思辩春晚

提到春节,大家必然想到春晚。为激发大家对春晚话题讨论的兴趣,春晚话题组中有人发挥自己的舞蹈特长,先为大家跳了一支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喜庆的舞蹈仿佛把大家真的带到了春晚的现场。这时,有学生顺势就近几年社会上出现的热点话题组织大家展开讨论:你认为春晚需不需要办下去?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我觉得需要办,因为春晚是过年的一部分,有春晚才有过年的感觉。”有的学生说:“春晚能传播正能量,所以我觉得应该办。”还有的学生说:“春晚是凝聚了十几亿中国人亲情与乡愁的符号,已经成为几代中国人的文化记忆,因此可以创新但不能停办。”“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要求,这组学生运用这样一个贴近生活的话题,不但锻炼了大家的表达能力,而且体现出了课堂的开放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