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春节传统习俗起源

春节传统习俗起源

春节传统习俗起源

春节传统习俗起源范文第1篇

2、节日的习俗:祖先信仰与祭祀文化是清明节形成的重要因素,清明节是传承信仰、家庭人伦的重要载体,清明祭祀是文化表达,是感恩先人、密切人情的重要方式。清明扫墓祭祖习俗经历代沿袭已成为固定的礼俗主题。

3、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一般指初春时到郊外散步游玩。

4、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5、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6、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清明插柳习俗,其来源普遍存在三种说法。有专家认为,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

春节传统习俗起源范文第2篇

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而春节的习俗世世代代的流传下来,现在,许多国家也有了过春节的习俗。

在世界上,据统计,除了中国外还有,中国、韩国、朝鲜、日本、越南、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把春节定为法定节日。

他们也有过春节的习俗。比如:新加坡:成千上万人购年糕

春节是新加坡一年当中最盛大的节日。在年市上,各种年货琳琅满目,一应俱全。过去中国过春节的传统习俗,如祭灶、迎神和吃年饭等,在新加坡的华人中几乎都保留了下来。至今,新加坡华人们还认为,年糕象征着“年年高升”,桔子象征“大吉大利”,因而是家家户户过春节的必备品。新加坡还从中国的广东和香港等地进口年糕、潮柑和盆栽金桔应市。春节期间,每天都有成千上万人来到年市选购年糕等年货。

而在春节的起源地?中国,春节的习俗也是很多的。从农历十二月廿三起,辛勤劳作了一年的人们为过好春节就开始忙碌起来了。农历十二月十三或二十四日夜,统称为“廿四夜“。相传这一天为灶君上天之日,民间普遍有送灶君上天的习俗。百姓在这一夜用“卷银包“(用青菜和慈菇、豆腐等烧熟后作馅,再用百叶包裹成)、“廿四糖“、赤豆饭作祭食,点上香烛,祭供灶君,并备纸钱,扎彩桥,磕头礼拜,然后鸣放鞭炮,在将灶君像与前帘(俗称“喜串“)烧化前,户主对着君像自言自语地说些诸如“上天奏好事,下界保平安“等吉利话祈祷

春节传统习俗起源范文第3篇

习俗:吃团圆饭,祭祀,熬夜守岁。

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都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贴窗花、贴福字。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2、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习俗:春节一般以吃年糕、饺子、汤圆、大肉丸、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等为主;放鞭炮、给压岁钱、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祖坟、逛花市、闹社火等众多活动,极尽天伦之乐。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一家人吃团圆饭,一起看春节晚会。

3、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习俗:看灯、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4、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

习俗:起火烧饭、吃冷食。

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在这段无火的时间里,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节”。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被称为民间第一大祭日。

5、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

习俗:扫墓、踏青。

春风拂煦清明节,踏青祭祖念先人。清明扫墓祭祀,缅怀先人寄托哀思,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庭共同记忆,促进家庭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6、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习俗: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夏5、重五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这一天的活动现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带五色线,做香囊,门上插艾。

7、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

习俗: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礼拜七姐、女红。

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

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

8、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

习俗:放河灯、祭祖、祀亡魂、焚纸锭等。

意义:俗称鬼节,祭祀先人、放水灯等。

中元节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

传说中元节当天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按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成为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9、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习俗:赏月、吃月饼。

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轻松的欢娱。“民间拜月”则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10、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习俗:登高、插茱萸。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11、冬至:每年12月21、22日或23日。

习俗:吃饺子,吃汤圆,喝羊肉汤。

意义:冬季的开始,祭天祭祖。

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都要祭天祭祖。

12、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

习俗:吃腊八粥、腊八蒜、腊八面。

意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

腊八节的到来,就意味着离中国传统的春节越来越近了,浓浓的年味,在空气里蔓延开来。在这个芳香弥漫的腊月时分,品一碗热乎乎的腊八粥,不仅养生,更寓意丰收美好。

13、祭灶: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

习俗:除尘、吃灶糖。

意义:灶王爷上天的日子。

春节传统习俗起源范文第4篇

拜年的习俗起源甚早,至少在宋朝就有了。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写北宋卞京元旦习俗时说:“正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明朝陆容在《菽园杂记》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载:“男女依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亲友,或止遣子道代替,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过年在各地都有自己的习俗,少数民族因自成一体的历史沉淀和发展,形成了他们更加鲜明与独特的传统习俗。虽然各民族、各地区过新年的形式各不相同,但所有的习俗都充满着庆祝、感恩、祈福和浓浓的亲情。朝鲜族的春节,是以祭祀祖先和孝思想为基础的。在朝鲜族春节的传统习俗中,拜年是最重要的一项,是传承孝道的大事,而且也象征着家族的兴旺,起到维系家族纽带的作用。大年初一早上,全家人都会穿上传统的民族服装,老人鹤发童颜,小辈们精神气爽。在吃早饭之前,首先要进行拜年仪式,按辈分从大到小的顺序,一一给长辈磕头、行大礼,说一声“祝您健康长寿”之类的吉利话。长辈还要给孩子们压岁钱,祝孩子们身体好、学习好,大家喜笑颜开。拜年过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新年的第一顿丰盛的早餐,沉浸在喜悦祥和的气氛之中。

每一项传统都有其特定的文化意义。朝鲜族从古代延续至今的拜年传统是一种隆重的孝敬仪式,辛苦忙碌了大半辈子的长辈们,在这个时刻得到了最多的天伦之乐,而孩子们也在一年又一年的磕头拜年里学习到孝敬之道。

笔者生活在一个非常传统的朝鲜族家庭,每年春节,拜年都是很重要和隆重的仪式。大年初一早上,妇女们都要早早起来准备丰盛的新年早餐,然后把孩子们叫醒,因为给父母长辈拜年不能太晚。父母穿上华丽的民族服装坐下,前面摆着一个小方桌,桌子上摆放一些瓜果。男人们都要穿上西装,妇女和孩子们则穿上色彩艳丽的民族服装,一派节日的喜庆气氛。首先由长子夫妇给父母敬酒、磕头、行大礼,祝父母身体健康。然后依次按照辈分拜年。父母则祝子女事业顺利,祝孙儿们健康成长,好好学习。当然,给压岁钱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仪式结束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开始吃新年早饭,真是其乐融融,喜气洋洋。朝鲜族的拜年习俗,在重视家族传统礼仪文化的思想下,就这样世世代代传承并延续着。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商品经济的强劲推进,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冲击下,人们思想意识与价值观念在发生巨大变化,朝鲜族的生活方式与习俗都在悄声改变着,朝鲜族传统拜年习俗也不可避免地不断流变。现在,朝鲜族的春节拜年习俗正在渐渐失去它的重要性,在许多朝鲜族家庭中即将销声匿迹,有很多家庭已经完全没有流传下去,过年的很多环节也都在淡化并且趋无,过年几乎已经浓缩成吃一顿饭而已,磕头拜年早已简化成简单的问候。另外,随着独生子女时代的发展,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日益升高,有的家庭里孩子充当着小皇帝的地位,不懂得如何发自内心地以恭敬的心态去给长辈磕头拜年。加之,当今社会高度开放,不少青少年对民族传统节日淡漠,对西方节日却倾注很大热情。而且,随着旅游等商业主题活动的日益渗透现代人的生活,小辈们利用黄金周追逐小浪漫,置“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伦理不顾,导致都市当中就出现了节日型空巢老人的现象。在一年一度团圆的日子里,为父为母的老人们,又积累了一年当中的多少期盼啊!

朝鲜族世代相传的拜年习俗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保护和传承这一习俗成为亟待研究的课题。我们必须认真考察这一习俗的流变,从而加强对传统习俗的认识与思考,对朝鲜族传统节庆文化做深入研究,加深对其社会文化意义和时代价值的认识,以发挥它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人是离不开传统的。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中,在既定的、从先辈继承下来的条件里开始自己的文化创造和文化借鉴活动。没有文化传承就不可能有民族文化的发展;没有民族文化的传承,也就没有人类文化的多样统一和高度发达。

社会变迁,我们需要的是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进一步弘扬朝鲜族春节拜年习俗的优良文化传统,促进朝鲜族拜年习俗在流变中的实现传统守成与现代变革。

首先,媒体当先,宣传朝鲜族春节拜年文化。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的朝鲜族聚集地区都设有朝鲜语电视台、电台或杂志报刊等媒体。应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宣传平台,介绍朝鲜族传统拜年习俗,去渲染一种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让每一个朝鲜族人处于这样的文化氛围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它的熏陶,不知不觉地运用它所赋予的价值观念。

其次,举办春节民俗活动,弘扬朝鲜族春节拜年文化。各地的朝鲜族文化艺术馆承担的弘扬优良传统文化的重任,因此要通过举办各类春节民俗礼仪活动,让这一习俗深入到朝鲜族群众的生活当中,推动民俗文化的发展,为传承和发扬朝鲜族拜年习俗做出积极努力。

最后,教育渗透,传承朝鲜族春节拜年文化。各地的朝鲜族学校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还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传统节日文化的教育。学校要在品德课里讲授朝鲜族拜年习俗的内涵和形式,让他们学会尊敬孝敬,并引领学生认识、接受、热爱和继承传统文化。

春节传统习俗起源范文第5篇

自从有了人类活动,就有了民俗。中原是夏商两代和西周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地区。早在这个时期就初步形成一套比较系统的礼仪制度,后来它们逐步演变为中国传统的礼仪制度。

中原婚嫁礼俗最早出现在古代对偶婚末期和个体婚初期,至西周时期趋于完善,逐步形成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在此基础上,又演化为提亲、定礼、迎娶等婚俗,延续至今,成为中国主要的婚俗。据考古发掘,中原地区早在两万年前就有了葬仪,至周代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丧葬礼仪,并成为中国重要的礼俗。

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岁时风俗,如小年祭灶、岁末守岁、过年吃饺子、拜年,元宵点灯盏,清明祭祖扫墓,端午插艾叶,七夕观星乞巧,八月中秋赏月,九月重阳登高等,大多起源于中原,并通行全国。

中原俗称春节为“过年”或“大年”。过了腊月初八,就开始准备年货。早在商周时代,祭灶王爷就是“五祀”之一。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夜”,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祭灶王爷。农历十二月最后一天,从东汉开始,中原人称之为“除夕”,这天,家家都要包饺子,而且包得越多越好;户户都要贴春联,这源于黄帝所创的桃符。初一都要吃饺子,主要取其“更岁交子”之义。拜年是春节期间的一项重要活动。大年初一、初二是家族内的拜贺,初三之后是邻里和亲戚朋友之间互相拜年,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中原民间元宵节活动内容丰富,规模盛大,素有“小过年,大十五”之说。正月十五点灯盏是元宵节重要的祭神祈福活动。

春节期间,中原地区还有丰富多彩的踩高跷、划旱船、玩狮子、挂灯笼等“耍社火”。它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自秦汉以后,演变成为民间传统的综合性文化活动,并成为全国春节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

中原地区长期为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历来崇拜能呼风唤雨的龙神。传说龙在农历二月初二抬头升天,古代中原人便把这一天定为“龙抬头节”。这一天要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一来祈求龙王降雨,二来祈福消灾祛毒。

祭祖扫墓是中原清明节俗的中心内容。一到清明,人们就拿着祭品到墓地烧纸点烛,祭奠先祖。清明这天,各家门头要插柳枝,男女都戴柳环。

先秦时期,中原便有了端午节。中原端午节不仅有吃粽子、贴艾虎、悬菖蒲、饮雄黄酒等习俗,而且还流行一些消灾祛病、预防瘟疫的风俗。每到这一天,人们把采来的艾叶插在门上以避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