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春节习俗手抄报

春节习俗手抄报

春节习俗手抄报

春节习俗手抄报范文第1篇

四年级关于清明节的手抄报的图片欣赏四年级关于清明节的手抄报的图片1

四年级关于清明节的手抄报的图片2

四年级关于清明节的手抄报的图片3

四年级关于清明节的手抄报的资料:清明节介绍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四年级关于清明节的手抄报的资料:清明节传统习俗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春节习俗手抄报范文第2篇

简单迎新年手抄报资料内容: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简单迎新年手抄报资料内容:万年创建历法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简单迎新年手抄报资料内容:春节习俗详解

腊月二十三—糖瓜粘

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祭灶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腊月二十四—扫房子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扫尘日,即腊月二十四,所谓“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清扫蛛网扬尘、清洗。此外,打扫卫生,要注意戴口罩、帽子和眼镜。扫尘后及时更衣。

腊月二十五—接玉皇(磨豆腐)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腊月二十三)后,天帝玉皇于腊月二十五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

这一天的汉族民俗活动主要有接玉皇、照田蚕、千灯节、赶乱岁等。且这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

腊月二十六指中国农历年十二月(又称腊月)二十六的俗称;汉族春节习俗之一。这一天要割年肉,开始置办年货。

腊月二十七—杀年鸡

腊月二十七过年的前夕的俗称。是汉族春节传统习俗,汉族民谚称“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

腊月二十八的汉族民谣有“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汉族民间风俗传统到了农历的腊月二十八无论是发面还是做馍,各家各户要开始准备主食过年。

腊月二十九—蒸馒头

除夕前一日的腊月二十九,叫小除夕,汉族民俗文化。这一天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腊月三十—熬一宿

腊月三十又称除夕,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

这一天主要的传统民俗活动有祭祖,贴门神,放爆竹,给压岁钱,吃年夜饭,送财神等。

在年三十晚上,中国人一般都会整晚通宵守岁。俗语叫做“三十儿晚上熬一宿”。

简单迎新年手抄报资料内容: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简单迎新年手抄报资料内容: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春节习俗手抄报范文第3篇

一、加强领导,广泛发动

1、根据上级要求,学校迅速制定了活动方案,并利用多种形式宣传开展本次寒假主题活动的重要意义。

2、在休学典礼上组织全校学生认真学习本次主题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的意义和具体活动内容。

3、利用家校通告知学生家长利用传统节日,对孩子进行文明礼仪、传统美德和感恩励志的教育,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家长的支持力度,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寒假德育作业表”的填写。

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1、学生发展中心积极组织全校师生开展创编“节日手抄报”活动,学习节日文化,搜集节日资料,深入了解春节、元宵节的文化内涵,通过自编的“节日手抄报”,展示节日收获和感悟。

2、要求学生观看春节、元宵节文艺节目,增强对民族传统节日的喜爱,同时又结合学校特色,要求学生以书画形式表现节日的喜庆,加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3、鼓励学生积极收集春联且诵读,并在开学展示自己收集或是编写的春联,引导学生学习欣赏春联、创作春联、书写春联。

4、开展“学会感恩奉献温暖”美德实践活动,号召全校学生利用寒假休息时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多与父母沟通交流。如为辛劳的父母敲一次背,道一声“新年快乐”;合理使用压岁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使学生懂得了要力所能及地帮助家长做些些家务,主动帮助老人做些事,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春节习俗手抄报范文第4篇

一、开展美术课主题活动――“在丰富的传统节日里”

每个传统节日都少不了充满特色的民俗活动和热闹的群众参与活动,使人们在快乐中感受着节日的气氛。教师可以根据每个节日的特点,围绕节日主题,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精心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体验,增长知识,丰富情感,养成品德。

1.结合节日,开展动手实践活动

在美术活动中,我们结合各种不同的传统节日,立足于当地的节日风俗,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清明节潍坊有放风筝、踏青、碰蛋等习俗,所以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高年级设计了难度较高的“放飞风筝,放飞理想”大赛,中低年级“漂亮的蛋壳”画彩蛋大赛。端午节有赛龙、吃粽子、做香包等节日活动,我们设计了“巧手做龙舟”泥塑比赛,“香气萦绕”香包制作比赛。学生积极参与,既了解欣赏了民间艺术,又了解了香包、龙舟的寓意。中秋节前夕,我们开展了“中秋诗配画”比赛、“庆中秋手抄报展”等活动,让学生了解“中秋”的由来、风俗、名诗、文章等知识。春节前,我们开展了“我来写春联”“美丽的面具”“贺新春手抄报”“美丽的花灯”等一系列的美术活动。

2.结合节日,开展集体教育活动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活动中提高美术素养。如在三年级下册《可爱的班集体》一课中,我们结合元旦这个节日开展“我们的教室我们做主”活动,让学生在布置教室时运用美术课上学到的知识来布置教室。在清明节学校组织了扫墓活动中,我们也融入了美术活动,学生们用自己动手制作的纸花,为英烈们献花。

3.结合节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我们充分利用节假日,为学生设计可行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学习锻炼提升的机会,“我是小记者”学生组成小分队,以图为并茂的形式调查春节习俗,“春联大搜集”“贺卡表心意”“我喜欢的传统节日”等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

二、与教材相结合,融入节日元素,丰富美术教学

我们根据教材内容和节日安排调整了教学内容,合理融入课堂中。如在教学三年级《六面怪脸》时,我们融入清明节与春节用面具祭祀的风俗,了解面具在节日祭祀中的应用与意义;四年级《真情对印》中,融入春节贴窗花这一风俗,引导学生了解民间美术创作与节日的关系;六年级《丰盛的大餐》正好在春节时,我以图片展示了我们的年夜大餐,引入大家的回忆与想象制作;《民间玩具》这一课有很多节日元素,我分成了几大块,有端午节的玩具、有清明节的玩具、有正月十五的玩具、有中秋节的玩具等,引导学生把玩具与节日结合在一起;五年级的《信息联通》可以引导学生在春节时电话问候联系情感;《周末日记》是学生在清明节踏青的真实记录等。

三、巧用美术元素,丰富学习,美化生活

美术来源于生活,反馈于生活。在各大传统节日中,我们开展了“美丽的家”“装点我的房间”“放好我的压岁钱”等美术改造生活空间的活动,让学生利用课堂中学到的扎花、自制盆景、剪纸、风铃、储蓄罐、星星制作等方法来装饰自己的生活空间。

四、构建传统节日融入美术课堂教学模式

通过传统节日融入美术教学课堂教学研究,形成了“六环节美术教学”模式,具体流程为:(1)观察欣赏激趣。结合教材内容,运用图片欣赏、谜语竞猜、资料交流、师生互动等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的乐趣。(2)发现探索研究。通过欣赏,进一步引导学生研究学习内容。(3)自学示范点拔。学生先自主学习,探索方法,提出问题,教师重点示范解疑。(4)实践完成任务。在这一环节,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动手中掌握学习内容。(5)展示评价提高。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参与学习的热情,要让学生的作品有一个展示的舞台。(6)拓展延伸发展。根据课堂的学习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后继续研究在传统节日中存在的美术元素。

五、结合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需做到“六结合”

春节习俗手抄报范文第5篇

一、加强领导,广泛发动

我校结合学校实际,德育领导小组、少先队大队部迅速制定了活动方案,利用多种宣传形式,宣传开展本次寒假主题活动的重要意义。在放假当天组织各班认真学习本次主题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的意义和具体活动内容。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明确活动的意义,增强对此项活动的重视。告知家长们利用传统节日,对孩子进行文明礼仪、传统美德和感恩励志的教育,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家长的支持力度,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1、举行了一次校会。在校会上学校以“我们的节日 春节”为主题对全体师生进行了教育讲话,号召同学们“小手拉大手”扎扎实实搞好活动。

2、体验民俗,热爱传统。我校围绕“春节”,要求学生参与有趣生动的年庆和民俗活动,引导广学生进一步认同传统、尊重传统、弘扬传统。学生们在假期中学习节日文化,搜集节日资料,参加民俗活动,深入了解春节的文化内涵。我校还结合实际组织学生在春节期间开展“写春联”活动,并在开学第一节班会上展示自己收集或是编写的春联,引导未成年人学习欣赏春联、创作春联、书写春联。

3、以“春节.元宵节”为主题,学校在四年级以上班级进行手抄报作品创作,制作花灯,开学初以班级为单位上交到学校,由少先大队部进行统一的评选。

4、开展“学会感恩 奉献温暖”美德实践活动,全校同学利用寒假休息时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多与父母沟通交流。如记录父母的生日和年龄,为辛劳的父母洗一次脚,敲一次背,擦一次皮鞋,道一声“新年快乐”……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张纸、每一度电、每一粒米,合理使用我们的压岁钱,不乱花零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学生懂得了要力所能及地帮助家长做些些家务,主动帮助老人做些事,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