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格化安全管理方案

网格化安全管理方案

网格化安全管理方案

网格化安全管理方案范文第1篇

一、总体要求

按照安全生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通过“定格、定人、定责”,进一步细化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责任到人、职责到位、全面覆盖的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体系,逐步形成安全生产制度化、规范化长效机制,推动全县教育系统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全力保障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努力实现全县教育系统平安和谐。

二、工作目标

通过将全县学校、幼儿园安全生产监管责任按照属地与行业划分,纵横交织,形成二级网格化管理模式,通过对每一个网格实行“定范围”“定人员”定职责”,细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实现安全生产监管全覆盖、无缝隙。

三、工作内容

1、一级网格。县教育局主要领导对安全生产网格化负总责,县教育局班子成员落实分片联系点制度,承担联系点网格化管理工作的督查和指导责任。县教育局安全办公室代表县教育局制定本级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划分和建立安全监管下级网格,明确每个网格的责任主体和直接责任人及重点部位等情况;监督指导各学校、幼儿园实施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督促各学校、幼儿园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信息台账,全面掌握其安全生产状况;定期分析安全生产形势,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落实组织执法检查、专项治理、隐患排查、宣传教育等措施,督促各学校、幼儿园及时消除安全生产隐患。

2、二级网格。在当地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各学校、幼儿园主要负责人为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负总责。各学校、幼儿园安全办公室具体负责网格化管理工作。各学校、幼儿园在所属乡(镇)政府和县教育局指导下开展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划分责任区,明确每个责任区的名称、位置、面积、负责人、主要建筑、重点场所等;建立安全生产信息台账,加强日常检查,及时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对超出处置能力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按规定及时上报当地党委政府和县教育局。各学校、幼儿园在相关部门指导下开展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工作,根据年级、班级、岗位等情况建立全覆盖的安全生产管理微网格,编制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责任图,明确各层级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实现安全生产分层级管理;建立涵盖组织领导、资金投入、培训教育、隐患排查治理、检查考核等内容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操作规程,对重大危险源实施监控,保证设施设备处于安全状态;积极排查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认真落实整改措施;强化应急管理,时刻处于备战状态,随时处置发生的事故。

四、实施步骤

1、精心制定工作方案,建立二级网格(3月1日-5月1日)。各学校、幼儿园要建立二级网格,明确每个网格的责任主体和直接责任人及重点部位等情况,绘制安全生产网格管理责任图,并报在当地乡(镇)党委、政府和县教育局安全办公室备案,若责任人或重点部位发生变动时,随时报县教育局安全办公室进行修改。

2、全面实施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2015年5月起)。各学校、幼儿园要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掌握本单位安全状况,建立安全信息台账,加强日常检查,及时消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县教育局组建专门的安全生产网格化工作检查组随机抽查各学校、幼儿园的巡查记录、安全隐患的发现和整治情况、学生安全知识知晓率等,定期通报网格化监管工作进展和开展情况。

五、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各校(园)要在当地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实施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是进一步落实学校、幼儿园主体责任,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管理网络的重要举措,对切实抓好基层安全管理工作,推动学校、幼儿园主体责任落实有着重要意义。各学校、幼儿园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各学校、幼儿园要通过落实安全生产网格化,使广大师生安全意识得到明显增强,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安全事故隐患明显减少,安全状况明显好转。

网格化安全管理方案范文第2篇

为加强学校安全稳定管理体系,提升学校安全稳定管理能力,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稳定监管网络,遏制和防范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全力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根据上级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安全稳定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国家安全观理念,以构建和谐校园、维护师生利益为出发点,积极建立安全稳定长效机制,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联动的工作格局,使我校安全稳定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长效化,为师生创建和营造平安、健康、文明、和谐的工作学习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安全稳定网格化管理,进一步明确安全管理监督责任和工作内容,全面落实责任区域长、网格长的安全主体责任,建立“权责明确、任务清晰、流程规范、分级管理、网格到底”的安全监管网络,按照“纵向抓延伸、横向抓覆盖”的工作思路,将各类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全校安全稳定网格化管理工作的领导,成立学校安全稳定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下设办公室,主任:

成 员:.…………………各科室主任

办公室设在安全科。联系人:

四、工作内容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本着“一岗双责”“谁主管、谁负责”的总原则,构建“学校领导、区域监管、网格负责、全员参与”的安全工作格局。

科学划分网格,构建“三横一纵”立体交叉,时段空间无缝覆盖的网格管理责任体系(附件1)。

1.构建以楼宇建筑为单位的横向一级网格,责任人为“区域楼长”:负责本栋或几栋楼宇范围内的安全稳定教育、管理工作。

2. 构建以楼层楼道为单位的横向二级网格,责任人为“网格长”:负责本楼层、楼道、楼梯范围内的安全稳定教育、管理工作。

3. 构建以科室班级为单位的横向三级网格,责任人为“网点长”:负责科室、教室、教研组范围内的安全稳定教育、管理工作。

4. 构建以学生在校作息为线索的纵向“时间轴”网格,责任人为各责任主任:负责教学楼教学活动时段、院落活动时段、就餐时段、宿舍就寝时段的安全稳定管理,实现“7*24”学生在校时段无缝覆盖,保证校园空间上各区域、时间上各时段都有固定人员值班监督负责。

(二)签署责任状

为保证安全责任的落实,校领导班子成员与所分管的相关区域负责人签订校园《安全责任状》(附件2),将安全工作层层分解细化到每个区域、每个班级、每个科室、每个人员,确保校园中没有无责任人的事,没有无安全责任的人,每月查找安全稳定风险点,并制定管控措施,实现校园安全工作全面覆盖、全员参与和无缝衔接。

(三)开展隐患排查整改

认真落实隐患定期排查制度,按照“日巡查、周检查、月排查”要求,做好排查记录,对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不能解决的要及时报告为学生服务中心。

学校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或抽查,对没有整改到位的区域负责科室或级部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建立档案,督促落实;对上报后未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的,根据具体情况可通报相关职能科室。

五、措施要求

(一)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在实施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中,既要突出管理的全覆盖,不留死角,更要突出工作重点,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相关科室要本着“隐患不过夜”的原则,及时维修,消除隐患。

网格化安全管理方案范文第3篇

深入贯彻国家和省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努力构造“党委政府统一领导,职能部门齐抓共管,村履行职责,社会单位全面负责,广大群众共同防范”的安全生产网格化工作机制。通过强化监管责任和监管措施的落实,形成全镇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确保全镇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

二、目标任务

把全镇安全监管网格化划分到位。既要科学合理,更要符合本镇实际,便于安全监管;把网格监管人员配备到位。既要保证人员数量满足需要,更要使其人员适应监管岗位要求,能够履职到位;把人员职责考核建立到位。既要使监管人员明白自己的工作职责,更要通过严格的工作考核,促进其自觉履职;把监管保障措施落实到位。建立网格监管经费保障机制,将其纳入镇政府每年财政预算,确保落实到位;把网格监管的制度制订到位。以制度管理网格监管人员,以制度规范网格监管工作运行,以制度促进网格监管工作的落实。

三、实施步骤

1、调查摸底阶段(7月1日-7月20日)。摸清生产经营单位底数、组织工作调研、谋划实施方案,明确安全监管、网格员,落实片区网格办公室。

2、组织实施阶段(7月21日-8月21日)。编制《镇网格化监管网络图》。培训网格监管员、网格员、安全员,编制流程,制订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和考核细则。

3、总结提升阶段(8月22日-8月31日)。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回顾总结,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保障网格监管工作规范运行。

四、组织领导

成立镇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执行组长:

副组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安监办内,兼任办公室主任。

领导小组负责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工作组织领导,确保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工作,按照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全部推进到位。

五、工作要求

1、落实责任。

全镇上下要充分认识开展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各村、单位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负起责任、亲自谋划方案、亲自动员部署。网格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抓好工作调研、方案谋划等工作。镇安监办等行业监管部门要对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工作进行业务指导,确保网格化有序开展。

2、务实推进。

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工作要求高、专业性强,镇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组织召开相关人员参加座谈会,多方征求意见;要组织专门班子深入基层、深入企业调查研究,摸清生产经营单位数量和分布情况及监管情况,为科学合理划分网格提供决策依据;要精心制订网格人员配备方案,配强网格负责人和网格监管人员;要认真研究制定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制度,确保建成后的网格监管工作规范运行。

网格化安全管理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档案;管理;信息化

档案信息化,就是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统一规划与组织下,在档案管理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理、管理和提供利用服务。换言之,档案信息化是指档案管理模式从过去的以档案实体保管为重点向以档案实体这种主要形式向社会提供服务为重点的转变过程。

一、档案信息化的建设

(一)建立档案网络系统

档案网站是档案机构在互联网上建立的站点,是各类档案信息并提供档案利用服务,构成信息网络的一个节点,在档案系统内建设数字化综合应用平台。建立健全内部服务网和公众服务网,发挥网站的作用,使档案网站成为宣传档案工作、探讨档案业务交流、开展档案信息服务的窗口,这项工作,极大地促进了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在此基础上,根据系统建设需求,采购必要的硬件设备,为系统提供硬件基础。提高档案管理软件的技术和应用水平,为保证档案信息交换、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创造条件。制定相应的策略、保障档案资源的原始性、安全性、可靠性。

(二)加强电子文件的管理

一是随着计算机信息管理网的建立与发展,越来越多的重要文件被传输上网。上网前,又按照信息管理部门的统一要求进行了文件格式的转换,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和通用性。对那些未输送到计算机信息管理网上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档,应由电子文件形成部门编目整理,也利用网络技术向档案部门传输,也可以借助信息管理网络在各业务管理机构与档案部门之间开通电子文件归档专递网线,建立依附在信息管理网上的归档专用子系统。将上网与未上网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通过此系统传输给档案部门。档案部门经与办公自动化和信息管理部门协商后,要对归档的电子文件提出格式要求。无论利用何种途径归档,必须由电子文件形成单位按统一格式编目整理后,传输给档案部门,不能由档案部门自行从网上下载,以保证电子文件形成部门对其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档案部门接收的电子文件一律存入光盘,最好不用磁盘存贮。

(三)强化档案队伍建设,提高业务素质

档案人员必须从杂业型转向专业型。保证档案系统现代化管理工作有序、正常、持续的发展,人的因素是主要的。档案管理领域缺乏懂软件开发又精通档案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提高整个档案队伍素质,创造条件有针对性适合不同的工作岗位。进行知识更新,适应对外指导工作和内部基础管理工作;建立竞争机制,克服人的惰性,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他们的用武之地和舒展才能的场所;建立激励机制,合理设置岗位。工作科学量化,体现一个单位内工作量大与小不一样、专与不专不一样,有利于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

二、网络环境下档案安全问题

(一)网络技术本身的安全隐患

网络本身就不是一种很安全的信息传输方式,网络上的任何信息都是经过重重网站分段传送至目的地。任何中介站点均可以拦截、读取甚至破坏信息。同时,网络与应用技术的发展很快,新的技术不断推动新的应用,而安全技术是一种在对抗中发展的技术,它总是滞后的,这样就导致了网络的脆弱性。目前,我国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与应用起步很晚,技术防范能力不强,许多系统处于不设防状态中。

(二)电子文件的信息共享,带来了一些不安全因素

以计算机为载体的电子文件档案,不同于以纸质为载体的纸质档案,它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和人员的限制随意阅读,这种电子文件的共享性是其运作环境网络化决定的,是一种进步和发展。同时,也对电子文件带来不安全和泄密因素。如不采取措施,则可使网络的任何终端设备读取在网络上的文件,致使一些保密文件泄密。

(三)组织管理的隐患

据有关资料显示,90%以上的档案管理人员没有受过正规的计算机安全培训,他们缺乏计算机与网络的相关知识,缺乏对档案信息网络的安全意识,致使网站遭到攻击。而从事信息产业的公司没有精力对网络安全进行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很多站点的管理人员都是新手,在操作中出现漏洞,使入侵者获得控制权。

三、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安全的对策

(一)管理方面的对策

1.加强电子档案信息基础设施配置的管理

在配置各种基础设施的过程(下转第33页)(上接第31页)中,要充分考虑硬件、软件性能参数,特别应当关注它们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与数据恢复等功能。同时,对库房的选址,馆舍的建筑,温湿度的控制,防光防尘的要求都应按照有关规定,严格遵守。

2.设计可信的电子档案安全管理系统

由于电子档案对信息技术的依赖,安全、稳定的系统是防范风险发生的最有效的措施。因此就要求在设计系统之初,电子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参与到开发设计的工作中去,根据前端控制思想和全程控制思想,设计出满足电子档案保存功能需求的系统,尤其要注重系统在权限限制、身份证、安全警告、全程监控、保存迁移档案、区分版本和自动保存日志等安全方面的功能。

3.选择可靠的信息保存载体,制定适合的管理制度和方案

载体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子档案信息是否安全,这一点是无庸质疑的。在电子档案安全管理制度和方案的制定上,我们应该根据分级管理思想、风险管理思想以及危机管理思想进行综合考虑,其中尤其重要的是制定合适的电子档案备份方案和应急管理机制。

(二)技术方面的对策

实体安全防护和防电磁辐射技术。光盘作为目前网络环境下最基本的存储介质,它本身的质量也决定着档案的真实性、可靠性,购买时一定要符合国家档案管理标准的光盘。用来作为电子档案的光盘必须是只读,只能供使用者读出信息而不能追加或擦除信息,这种特性可以有效地防止用户更改电子档案内容,保持电子档案的原始性和真实性。

(三)硬件防护技术

1.数据备份系统

对电子档案载体进行有效的检测与维护,电子档案载体,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应当定期检测和拷贝,检测每年进行一次,采用等距抽样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样品数量应不少于10%为宜;拷贝应每四年一次,要求多重备份,以防数据丢失,并且原载体继续保留的时间不少于四年。对于电子档案的检测和拷贝,必须建立相应的跟踪记录,避免发生人为的误操作。

网格化安全管理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网格化管理 城市安全

1 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速度加快,城市的安全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焦点。城市中发生每一起事故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城市居民甚至人群的恐慌。由于网络的高速发展,城市中发生的较大以上事故都会在社会上造成恶劣的影响,其影响的危害程度甚至大大超出了事故本身带来的危害[1]。所以预防城市中的安全事故是城市安全管理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基于“预防为主”的原则,借助于网格化管理在处理城市问题上的技术优势,城市管理者可以将城市安全风险降低。

2 我国网格化管理发展现状

网格化管理是针对信息社会复杂管理问题,以服务用户为目标,通过融合信息技术和流程优化而在动态复杂背景下实现的社会经济资源共享和多组织业务协同,以降低用户使用和组织管理复杂性并提高管理服务效率的一种新型管理模式[2]。

2004年北京市东城区最先提出了构建“万米网格管理”模式[3],其内涵是将每个街道按结构功能划分为几个10000平米左右的网格[4],每个网格内设置管理人员,管理人员负责自己辖区内的工作,并将问题部件或事件上报上级主管单位,并由上级单位负责处置问题部件或事件。目前我国网格化城市管理主要作用是服务民生,致力于解决城市居民的常见生活问题。对于将网格化管理应用到城市安全管理的研究并不深入。但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网格化管理中应用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措施,可以为城市安全管理提供支持。

3 基于网格化管理的控制城市安全管理体系模式

运用网格化管理手段控制城市安全主要是要厘清网格化管理中各个管理层级在不同城市安全问题中的工作内容和权责范围。并明确各个层级中有关政府部门的职责。即明确三个问题:城市网格化管理层级,每个层级的权责范围,每个层级的政府部门职责与处理流程。

3.1 明确管理体系中的管理层级

目前在我国尚未制定网格化城市管理的分级标准,由于城市规模不同,城市管理工作重心不同,城市管理层级划分也不尽相同,一般城市规模越大分级越细。所以每个城市在建立控制城市安全管理体系时,应当明确城市管理层级。

针对特大城市在网格化城市管理中,我们可将管理层级分为五个层级,这五个层级分别为市级、区级、街道级、社区级、社区网格级。

为明确各个层级的监管职责,我们可将危险源根据转换为事故后造成的影响大小可分为五个等级。这样越高的管理层级应当重点监管危险等级越高的危险源。

3.2 每个层级不同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责

应对与不同的城市安全问题,在问题的处置上应有相应的政府部门出面处理。在确定了城市管理层级后,每个层级的管理人员应当明确不同的事件或部件问题应由哪些有关部门出面解决。

3.3 事件处理流程

在基于网格化管理的控制城市安全管理体系模式下,城市安全管理有三种处理流程,这三种处理流程应当相互辅助。

第一种处理流程是自下而上的处理流程,即由最小单元网格的管理人员发现城市安全隐患后,根据隐患类型上报上级相关部门。上级相关部门接到报案后,经分析认定,如果案件在自己职权范围内,则应当派遣相应人员或案件权属单位处置案件,处理完毕后经审核合格后结案。如案件不在自己职权范围内,应迅速上报自己层级之上的上级部门。以此类推直到案件由相应层级的管理部门接收。第二种处理流程是自上而下的处理流程,即市-区两级的管理平台会在每个最小单元网格的重点区域布设监视监控系统,当市级平台通过监视监控系统发现城市安全隐患后,经分析不在自己处理范围内的案件应下发到下级管理层面。知道案件由相应层级管理部门接收。第三种处理流程为紧急处理流程。对于一些突发性事件,如恐怖袭击,如果还按照以上两种流程处理,将会大大降低案件处理效率。当此类案件发生时应当启用紧急案件处理流程。一旦最小单元网格的管理人员或市、区级的管理人员发现紧急案件,应当遵循属地原则,即马上联系案件发生地的相关部门迅速处理案件。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

4 结语

本文借助于网格化管理的先进管理手段和先进技术支持构建的控制城市安全管理体系模式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城市安全系数,也可以通过利用城市网格化管理的管理人员降低维护城市安全的人力成本。本文中没有涉及到关于网格化城市管理部门和城市安全管理部门在资源信息共享上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丁茂战主编.《我国政府社会事业治理改革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12月.

[2]池忠仁,王洗尘,陈云.上海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探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1):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