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完善企业制度建设

完善企业制度建设

完善企业制度建设

完善企业制度建设范文第1篇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执行的现状

到目前为止,财政部针对当前会计及相关工作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按照分批分步的方式,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和6项具体内部控制规范,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初步形成。《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对内部控制的定义、目标、原则、方法和内容等基本问题都做出了规定,是制定后续规范的基础与依据,该规范的出台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随后,我国又颁布了六个具体规范,体现了从会计控制入手,突出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等环节,并向其他管理环节延伸的控制思路。

以上规范自开始实施以来,从制度源头上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设提供了保障,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综观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却不乐观,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环节、实施环节和监督反馈环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企业内控制度制定环节存在不足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管理者对内部会计控制认识不足,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设持冷漠态度,以传统经验代替规范化管理措施和手段,根本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有些企业虽有建立,但在内控制度的制定环节,还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对企业经营的某个或某几个关键点进行控制。比如企业将付款环节对原始单据的审核作为关键控制点,但供应部门因弄虚作假或失职,购进了质次价高的材料,会计部门依然会在审查原始单据无误后照价付款,这就只能实现会计的事后核算、监督功能,未能对整个生产经营进行控制。在当前常见的企业分口管理制度下,企业内部的管理形成条块分割,这样的内控制度设计没有渗透到公司的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没有覆盖到所有的部门和岗位,未能实现立体交叉、多角度、全方位的风险预防监控,内部控制建设不成体系,步入了内控建设的另一个误区。

(二)企业管理者越权现象比较严重

由于体制等原因,我国较为严重的“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导致了“内部人控制”现象,很多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滥用职权或对经济活动进行越权干预的现象比较严重,岗位设置及权限、审批程序等重要控制环节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相背离,这是造成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失效,进而导致舞弊行为发生、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因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导致经营失败的案例在我国可谓屡见不鲜。

(三)会计人员素质有限

一方面,有些会计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不高,缺乏应有的辨别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无法适应内部会计控制所需的知识层次,影响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另一方面,部分会计人员虽具有足够的专业技术水平,但出于个人利益驱动无视会计职业道德,对单位领导及其他业务经办人员的违规行为视而不见,对发现的内部会计控制的漏洞,不仅没有主动提出建议对制度加以完善,反而直接参与贪污、挪用公款、盗窃资金等违法违纪活动。会计人员的这种专业素养和道德素质无法满足投资者及企业发展的要求,制约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使内部控制流于形式。

(四)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发挥有限

在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过程中,内部审计既是控制活动的一部分,又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未能履行其应有职能。首先,内部审计独立性不够。我国企业大多实行的是单一的厂长经理模式,这就导致内部审计不能监督上级,高层管理者是实质上的“自由人”。同时,对受厂长、经理直接领导的其他职能部门也不易进行监督,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严重受限。其次,对内部审计的职能理解存在偏差。有关人员,包括内部审计人员自身在内,经常将内部审计的职能简单理解为会计监督,而且过分强调“查错纠弊”,忽视了“防错防弊”这一职能,未能发挥其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的作用。再次,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相当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得不到必要的重视和支持,内部审计部门力量薄弱,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这些都是阻碍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

完善企业制度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钢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完善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1

一、目前我国钢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

(一)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企业会计资料,信息的完整,完全,真实和可靠

钢铁企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当中,钢铁行业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就要求我们对于钢铁行业的内部以及资金管理方面不断的进行加强,对于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不断的完善和建立。钢铁企业最为核心的部分就落在了财会部门。虽然,一般情况下,企业的会计信息大多都是由财会部门掌握并且提供的,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实际上内部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彼此相通的,很多时候如果不加强对于企业内部的控制,很容易导致会计信息不完整不真实不可靠。另外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还可以很好的解决企业内部成员水平不一的局面。

(二)有利于保障企业内部机制的建立以及职责的明确

许多的企业,由于平时的业务比较频繁,导致工作比较繁忙,于是在制度上就出现了很多的漏洞和机制建立的弊端。另外由于很多的财会人员层次不同,文化程度和层次略有差距,所以就导致在职责分工上出现了模糊不清的现象,每个人不能够很好的做好自己的工作,一些工作能力比较强的人,很有可能会身兼数职,这就使得职位的混乱,也就是在这时候,最容易发生公款的私吞和挪用。在很多时候,这些人就会利用职务之便乱开收据,从而导致挪用公款,然后随意的擅改收据票据,以填补账上的漏洞,这都是监管不力导致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上出现了问题。并且由于许多工作人员自身素质的差异,会出现许多的由于个人问题导致的企业损失。对于会计工作者,要不断的对其进行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的从业综合素质。

二、目前我国钢铁企业仍然存在的问题

(一)对于内控的重视程度不够

许多的财务人员都已经很好的普及了内控知识,但是使用的范围却很有限,很多都只是应用于财务方面,没有很好的应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真正的做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建设。

(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并且没有深入到深层

钢铁企业虽然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但是我们在这些企业的发展来看,很多企业都没有很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保障,目前来看,我国还很缺乏一套完整的,官方的对于钢铁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制度保障。除了首钢,鞍钢等极其大型的钢铁企业之外,大部分的钢铁企业都没有官方的书面文字作为保障,所以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很大程度上钢铁企业内部控制的失调和缺乏。一般的钢铁企业都是以一些规章制度作为保障,并没有形成自己的,有自身特色的制度,也没有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路线,而是凭借着相关的经验进行着大致的制度管理和完善。这就使得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没有统一的正确的制度作为保障来支撑。

另外,还有一些企业建立了一些相应的制度,但是却没有被深入的投入到实际生产当中去。一些不良的现象还是会频频发生,例如贪污,挪用公款等等,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进行剔除,这都是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留下的隐患。

(三)对于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还存在理解的片面性和误区

我们钢铁企业目前在对于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和理解的片面性,我们不难看出,很多的企业认为内部控制主要就是说对于企业的耗时、耗力、成本以及质量等进行控制,实际上将内部控制落到实处却被很多人所忽视,这就使得内部控制难以真正落实,从而起到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

三、钢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与完善

(一)对钢铁企业进行适当的授权

一个企业要想良性发展,有一定的属于自己的权力是非常必要的。对于一个钢铁企业而言,不仅要具备决策的权威性以及相应的决策权,对于各部分的分权也是非常必要的。适当的分权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对于每个环节以及每个部门进行监督和控制,另外有助于他们自身的良性发展,为每个部门都提供了相应的发展空间,授权的合理性将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转和经济利益的获得。

(二)在控制环境的建立上要加大力度

这一部分主要就是说要有良好的法制制度进行保障。钢铁行业也是市场经济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和来源,这就说明钢铁企业来源于市场,良好的市场制度保障将为钢铁企业的良性发展和良性竞争提供很好的条件,因此我们如果想要建立起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就需要为制度的建立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有效的法律保障以及必要的市场机制对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内部监督机制的不断完善,会计制度的不断严格

过去我国的许多钢铁企业之所以会出现许多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也因为内部监督机制的不完善。没有一个良好的监督机制以及良好的监督水平,很难保障企业自身的良性发展。并且过去的会计制度并不完善,对于会计的要求也不高,对此我们在进行会计的选择上要更加注重能力以及素质的培养。实行各种考核以及奖惩制度,这样将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壮大企业内部人员的队伍,提升整体水平,加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王刚凝,孙胜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与完善浅析[J].经营管理者,2011(20):242-243.

完善企业制度建设范文第3篇

摘 要 资金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点,搞好资金控制最重要的是严格遵循“钱账分管”和“两权分离”原则,加强预算、定额和限额控制,做好票据和印章保管工作等。本文阐述了企业财务资金控制制度建设问题,对于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益,妥善处理各种财务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加强 资金控制制度

资金控制对于保护资金的安全、完整,防止贪污、舞弊的发生,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妥善处理各种财务关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着眼于企业财务资金控制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努力控制好资金的安全完整和有效使用,应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切实加强企业资金的管理与控制,不断完善资金管理与控制制度。

一、遵循“钱账分管”原则,加强预算、定额与限额控制

“钱账分管”原则要求出纳员与会计员应当严格分工,相互制约。根据“钱账分管”的原则要求,出纳员在资金内部控制中应当负责:资金的收支和保管,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等工作,必要时还可负责资金收支原始凭证的购置、保管、使用或发放以及登记工作等,但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总分类账及收入、费用、债权、债务等明细分类账的登记工作。

为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有效实现企业治理层对管理层的控制,企业应当于每年初制订资金支出全面预算,并报经股东会批准;经批准的预算应得到严格的执行;年末应认真考核预算执行情况,据以进行奖惩。

为保证预算得到有效贯彻执行,各项日常支出必须事先制订开支定额,经常性开支可实行定额备用金制度。此外,企业应当严格遵守库存现金限额规定,以保证资金安全和有效利用。

二、严格按规定程序开支款项

企业应当按照下列控制程序发生支出:

(一)支付申请

有关部门或个人用款时,应当提前向审批人提交资金支付申请,注明款项的用途、金额、预算、限额、支付方式等内容,并附上有效的经济合同协议、原始单据或相关证明文件。

(二)支付审批

审批人根据其职责、权限和相应程序对支付申请进行审批。对不合规的资金支付申请,审批人应当拒绝批准;性质或金额重大的要集体审批。

(三)支付复核

批准后的支付申请应交会计人员进行复核。复核内容包括:批准范围、权限、程序是否正确,手续及相关单证是否齐备,金额计算是否准确,支付方式、支付企业是否妥当等。复核无误后,应据以填制付款凭证,交由出纳人员办理支付手续。对复核发现审批有问题的支付申请,应要求申请人补办审批手续或提请审批人纠正审批意见。如遭审批人拒绝,应向企业最高领导人报告,请求作出如何处理的书面指示。

(四)办理支付

出纳员应根据经过批准并复核无误的支付申请和会计人员编制的付款凭证,按批准的金额、支付方式、受款单位等办理支付手续,并在付款凭证上加盖“付讫”章,同时登记现金或银行存款日记账,最后再将有关凭证转交会计人员登记分类账。

三、加强资金收支票据控制

资金收支票据是证明资金收支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明确有关人员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也是控制贪污、挪用、侵占资金等舞弊行为的有效手段。其控制从以下几点着手:

1.企业应当加强与资金相关的票据的管理,明确各种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背书转让、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处理程序,并专设登记簿进行记录,防止空白票据的遗失和被盗用。

2.企业因填写、开具失误或者其他原因导致作废的法定票据,应当按规定予以保存,不得随意处置或销毁。对超过法定保管期限、可以销毁的票据,在履行审核批准手续后进行销毁,但应当建立销毁清册并由授权人员监销。

3.企业应当设立专门的账簿对各类票据的增减变动进行登记;对收取的重要票据,应留有复印件并妥善保管;不得跳号开具票据,不得随意开具印章齐全的空白支票;企业应尽可能使用电子票据,手工填写票据应确保一次复写。

4.各类票据的购买、保管、使用、销毁等应当有完整记录,银行预留印鉴和有关印章的管理应当严格有效;领用票据应有经批准的领用申请,并要求领用人在票据保管员登记的票据登记簿中签字;有关分散收付款的业务结束时,应及时收缴剩余票据,妥善办理收回票据的核销手续。

5.支票的保管使用与财务印章的保管使用须实行分工负责,空白支票不得事先签名盖章。

6.对于自制收据的控制,应由票据保管员和企业财务印章保管员分工负责。

票据保管员负责印制或编号、保管、发放或使用,以及登记自制量、发放或使用量;印章保管员负责盖章和登记盖章数量。双方要经常核对自制数量,确保数量相符,严格控制自制收据数量。

7.定期对各类票据的保管、使用和入账情况需要坐支的,应事先报经企业权力机构和开户银行批准,要在批准的额度和范围内坐支,每日对编情况表进行审查,其审查的一般步骤如下:

(1)到票据销售机关调查收据购买数量及起止号码;向企业财务印章保管人员查询自制收据自制数量及起止号码;

(2)与票据保管员在票据登记簿中的记录进行核对,确定登记簿的记录是否真实;

(3)对保管和使用的票据进行抽查检验,查明是否有与购买或自制票据的编号不相符或相重复的票据,确定企业保管和使用的票据是否真实;

(4)全面监盘各类票据,确定其实存与登记簿结存数量是否相符;

(5)鉴定填错并留存票据的数量和收回已领用票据的数量;

(6)根据期初结存票据的数量加本期购置的数量减期末监盘数量和认定的填错数量,确定本期应入账数量,核对入账数额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8.

完善企业制度建设范文第4篇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

1、数量严重不足:根据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估要求,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应占专任教师的50%以上,占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的70%以上。目前,高职院校的师资引进渠道包括吸收高校毕业生直接任教、其他高校调入、科研机构调入、企业调入等。湖南省调查显示(下表),从学校到学校的教师占65%以上,从企业或科研机构调入的教师比例很小,要达到人才培养工作的目标相差甚远。

目前湖北省还没发现这方面的全面调查数据,就本校而论,专任教师180人中,具有双师素质者仅29人。近几年新进教师77人,只有5人是从企业调入,占新进教师的6.49%,其他全部是应届高校毕业生,要达到双师素质,还需要一个长期的培训过程。

2、质量不高:即使是从企业调入的教师,还有一部份在企业从事的是产品设计、结构设计等与生产不直接相关的工作,要他们指导学生实践也不行,因为他们有的只是设计经验,自己本身也从没动过手做生产工作。而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要求是从事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要能动手做产品,显然这部份教师虽然具有“双师型”教师资格,却不具备“双师型”教师的实际能力。如我校新从企业调入的5名教师,有3名是搞机械设计的,对机械加工、模具生产、数控编程与操作都不熟悉,不能直接指导学生实践;2名是电子技术教师,还可以动手指导一下,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只占企业调入教师的40%。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

职业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可由二个方面着手:一是对具有理论知识的教师进行实践能力培养;二是对具有实践能力的技师进行理论知识培养,使他们达到“双师型”或“双师素质”的要求。

教师企业实践。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才是真正的实践能力。从近几年我们组织学生参加数控大赛的培训可以看出,经过长期实践操作训练的学生,最后的动手能力和加工经验比老师们都强。因此,教师获得实践经验的唯一途径是到企业去做产品加工。近几年国家组织了不少骨干教师培训,我校每年都派出了老师参加,但收效甚微,因为承担培训任务的是一些本科高校,只能讲理论知识,没有实践条件,与企业的实际生产要求相差甚远。

实践教师理论进修。企业的能工巧匠、技术能手实践经验丰富,但一般学历都不高,要达到教学要求必须经过理论学习,要调入学校也必须达到规定的学历要求。这就要求其本人有学习要求,并且单位能提供理论进修的机会和政策,这条途径需要政策的调整与引导。

三、教师企业实践的问题

目前各学校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重点放在提高理论教师的实践能力上,让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活动,这是提高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的重要途径,但在实行中遇到以下问题:

企业不热心。教师到企业实践,要占用企业的人力、设备资源进行学习,参与产品加工还可能会产生废品,给企业造成损失。所以很少有企业愿意接收教师到企业实践,即使去了,也不愿意让老师们动手操作机床做产品。因此,必须有让企业在教师实践中有利可图的政策或机制,才能达到让教师在企业真正实践的目标。

教师没动力。在没有形成对“双师型”教师有明确优厚待遇的情况下,教师们不愿意离开讲台去企业做脏、累的活计。因为:1)、缺乏激励机制,教师们锻炼了实践技能也不会增加收入,反而回校后要从事实践教学,相比在讲台上肯定要脏、要累;2)、一般在本市范围内不一定能找到合适的企业,可能要到其他城市,长时间离家也是很多人不愿意的;3)、到企业去了要向工人师傅学习,有些人觉得拉不下架子,放不开面子。

四、教师企业实践的管理与建议

要真正使教师的企业实践落到实处,必须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达到以下效果:1)、让真正的“双师型”教师相对非双师型教师职称晋升优先、课时收入高、奖金分配多,在经济收入上给予鼓励;2)、考核制度要严,让一些想混个“双师型”资格的人混不到。教师在企业实践回校时要通过操作技能考试,达到中、高级工的要求才算合格,否则实践期间的工资收入要扣发,同时不认定实践经历,不认可“双师型”教师资格;3)、建立学校与企业双考核制度,学校认可企业对教师实践期间的考核,对在企业实践期间不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工作时、被企业退回学校的予以待岗半年的处罚,重新到企业实践合格后才能返校上岗;4)、专业教师45岁以下的必须取得“双师型”教师资格,否则职称降一级聘用;5)、教育管理部门出台政策,对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的取得不仅仅考核普通话、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内容,还要考核其实践水平,先取得相关职业技术资格,才能取得教师资格;6)、改革人事制度,对具有优秀实践能力的技术能手降低聘用门槛,不一定要非要本科以上学历,可以先予以录用,享受正式职工的一切待遇,在工作中提高学历,待学历达标后再转正式编制。

完善企业制度建设范文第5篇

(一)内部控制制度环境不健全

当前,我国部分企业还存在着重效益、轻管理的现象,特别是中小企业,竞争压力大,实现经济效益任务重,部分企业并不重视内部控制建设。部分中小企业本来就是逐步成长发展而来,因此在管理中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部分企业管理者将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混为一谈,认为内部控制就是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可以替代内部控制的职能。部分中小企业管理者素质不高,特别是财会知识和内部控制相关知识不够,对内部控制不够重视和关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更无所谈起。

(二)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部分中小企业管理人员还存在内部控制认识不足,知识不全面等现象,特别是管理人员内部控制意识不强,部分管理人员内部控制缺乏财会相关知识,内部控制知识不足,没有相关的内部控制实践经验还普遍存在。部分中小企业管理人员虽然具备相关的内部控制专业知识,但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工作和管理过程中,即使发现内部控制漏洞也不会主动改进,更有甚者利用相关漏洞进行牟利,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造成较大的影响。

(三)内部控制制度体系不完善

部分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还不完善,企业除基本的管理制度如人事管理、财务核算办法等制度已建立完善外,还缺乏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和科学的业务流程。部分中小企业仅在企业成立之初制订了相关的零散制度,或者仅有业务操作流程,没有书面的管理制度。部分企业虽然制订了相关管理制度,但内部控制分布在相关的管理制度中,没有建成体系。部分企业虽然制订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内部控制制度与企业实际业务和管理实际不适应,在实际生产经营中难以实施,部分中小企业没有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内部控制执行效果难以保证。

(四)评价监督机制缺失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监督机制对于保证内部控制效果尤为重要,但是由于中小企业受成本、效益制约,在评价监督机制方面还不完善。部分中小企业没有对内部控制进行持续的监督,没有对内部控制制度和执行效果进行科学的预测、分析和考核,监督评价不力。部分中小企业在设置监督评价机构时,受成本限制,未设置专门的内部审计等专门机构,部分企业机构人员设置不科学合理,监督评价工作独立性不强。

二、加强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与完善

(一)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环境

中小企业管理不完善的现状,使得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环境迫在眉睫。企业管理者应主动完善自身财会相关知识和内部控制相关理念,重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在企业内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促进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高财务会计部门人员的专业素质。应通过企业文化建设等方式,促进企业全体人员树立内部控制理念,使其认识到内部控制与每位员工息息相关,只有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各个岗位、各个环节均遵循内部控制制度,实现内部控制目标,才能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在设置组织机构和层级方面,中小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按照内部控制要求,根据不同的管理范围划分各个管理层次,设立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层级决策机制。

(二)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应强化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的内部控制知识和职业道德水平,提高综合素质。应帮助管理人员树立内部控制意识,加强内部控制专业知识和财务会计知识的培训,强化理论知识学习。应强化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提高内部控制知识水平。应帮助中小企业管理人员不断总结和学习内部控制实践经验,强化分析判断能力,提高中小企业管理者在建设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方面的能力。加强职业道德培训,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增加其工主动性,在工作中一旦发现内部控制漏洞,及时向上级报告,并结合工作和管理实际,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加强内部控制制度执行。

(三)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应不断健全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完善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内部控制制度相关内容,应建立与企业业务和经济活动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强化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措施,确保内部控制执行效果。应建立各项岗位制度,明确岗位责任。中小企业由于人手较少,因此在岗位设置方面可以适当设置兼职。但是应遵循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确保不相容职务的相互制约。应完善企业各项业务流程,对于各项业务关键点应加以重点控制,特别是容易发生风险或者一旦出现问题影响较大的内部控制关键点,应重点关注。应制订申请审批权限制度,明确规定与财务会计相关的授权范围限定,明确审批流程和责任,确保企业各层级管理人员和员工,均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应强化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制度,建立预测和防范风险的机制体系,防范各类风险,采取有效措施将风险对中小企业的影响降到最低。

(四)建立评价监督机制

应加强中小企业对于内部审计的重要性认识,强化中小企业内部评价监督机制,特别是强化内部审计等监督机制。建立内部审计制度,科学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人员,设置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或者专门的内部审计人员,保证内部审计机构或人员的工作独立性,以确保中小企业内部监督工作的客观性和独立性,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工作的事前和事中监督作用,使得内部审计工作成为企业日常性的工作,并贯穿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始终。应强化各个部门的评价和考核机制,对于内部控制制度和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和处理措施,确保内部控制制度随着企业发展不断更新完善,确保内部控制执行效果。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