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固定资产投资问题

固定资产投资问题

固定资产投资问题

固定资产投资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投资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3月23日

一、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概念及内容

(一)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含义及特征

1、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含义。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及效益性的监督行为。它是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活动实行监控的一种重要手段,是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特点

(1)审计对象的宏观性。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必须要有宏观意识,即从宏观着眼,从微观入手,通过大量的微观审计,发现宏观经济运行中具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问题,促进宏观调控,保证投资活动的顺利进行。

(2)审计内容的复杂性。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不仅涉及建设单位的财务收支,更重要的是涉及决策、规划、设计、采购、招标、监理、概预算等与建设项目有关的管理活动。因此,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不仅要审计投资计划安排是否符合国家的投资政策,还要审计投资的资金来源是否正当合理。

(3)审计过程的阶段性。国家建设项目周期较长,从一两年到十来年不等。为了及时、完整的反应国家建设项目资金的使用、建设项目管理等情况,审计机关需要分阶段对建设项目实施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一般分为建设项目资金筹措及使用、建设项目开工前、建设项目在建、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

(4)审计技术的专业性。建设项目的全过程是一个专业技术型非常强的综合过程,涉及很多不同的专业,如经济、建筑、财会、计算机等,仅仅建筑专业又涉及工民建、公路、铁路、水利等几乎所有的二级专业。因此,对国家建设项目的审计,除了审计资金活动外,还要审计其他与建筑有关的行为。

(二)固定资产审计内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内容包括建设项目资金筹措及使用的审计、建设项目开工前审计、建设项目在建审计和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

建设项目资金筹措及使用的审计是对建设项目资金的来源及运用情况的审计。建设项目资金筹措的审计按其来源不同分为:基建拨款审计、基建投资借款审计、其他借款审计、项目资本审计和项目资本公积审计。建设项目开工前审计是对建设项目从筹备建设到正式开工前这段时间的工作内容所进行的审计,包括投资立项审计、设计(勘察)管理审计、招投标审计等。建设项目在建审计是指对建设项目从正式开工到竣工验收前的建设实施阶段的内容进行的审计,包括工程管理审计、工程监理审计、工程造价审计等。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是指对已经完工建设项目的初步验收情况、试运行情况、合同履行情况及投资完成情况实施的审计。

二、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必要性

(一)可以为政府完善投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固定资产投资对于国民经济增长有着巨大的拉动作用,可以加强对于政府投资活动的监控,通过对于项目立项、论证的事前监督,可以提供关于投资项目效益的重要信息,促使各级政府在投资活动中慎重行事,经济有效地使用公共资金。

(二)可以提高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益。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是关于投资项目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的审计,其中效益性是审计重点。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通过对于投资项目的事前监督、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保证公共资金能够投向最具经济、社会效益的投资项目,并保证投资资金运用过程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三)可以遏制投资与建设领域的腐败现象。国家审计机关通过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可以确定有关单位和个人在投资活动中的经济责任,约束对于政府投资权力的滥用,从而有利于防止经济犯罪、反腐倡廉。

三、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管辖权混乱。审计管辖是指审计机关确定各自审计对象的范围划分。确定审计管辖权的范围,一方面可以避免重复审计;另一方面可以使审计机关各自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限,增强审计的自觉性,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我国《审计法》第28条规定:“审计机关根据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隶属关系或者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关系,确定审计管辖范围。”同时规定:“上级审计机关可以将其审计管辖范围内的审计事项,授权下级审计机关进行审计”,但这个授权过程在实际工作中并未得到执行。随着中央不断加大对地方经济建设的投入,每年都有大量的中央资金和主管部门的资金投入到地方各项基本建设项目。对于这样的项目,地方审计机关、特别是县级审计机关一般无法实施审计。最终导致许多财政资金或者国有资金投资的建设项目最后“无部门”来审。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审计机关的监管权利不集中,审计机关的监管权力分散在财政、交通、城建等行业的主管部门,审计机关实行监督权力受到限制。

(二)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覆盖面窄,审计力度不够。近年来,国家对公共领域的固定资产规模投资越来越大,但从审计项目占应该审计项目的比重或审计资金占应该审计资金的比重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审计比重较低。存在这样问题的原因,一方面审计机关经费紧张,没有足够的审计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支持;另一方面审计内部缺乏资源整合的动力,一些审计审计机关有能力进行审计,也有可能因为审计管辖权的限制而终止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

(三)固定资产投资审计质量差。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的审计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1、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计注重查错防弊,对于效益审计重视不够。固定资产投资市场秩序较为混乱,违法乱纪现象比较多,这客观上使审计人员不得不侧重于真实性、合法性审计,从而无法抽出足够的审计力量关注效益审计;2、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事后审计比较多,事前和事中审计不够。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论证体系不健全,建设项目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健全,项目管理科学化、专业化水平不高。在这种情况下,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全程监督更有意义。

(四)审计技术手段落后,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1、审计技术手段落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对计算机的应用与计算机在财政、金融审计中的应用相比,固定资产投资领域的计算机辅助审计还处于滞后状态。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开展投资审计管理和投资审计现场技术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课题,而实用性和通用性较强的审计软件也很匮乏。

2、审计人员素质低。审计机关懂财务的人员多,懂工程、法律的人员少,既懂工程又懂财务的人员少之又少。工程技术专业人员严重不足是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发展的瓶颈。国家审计人员属国家公务员编制,其报酬相对固定,难以吸引工程造价师、软件开发等专业人才加入审计人员队伍。

四、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改进建议

(一)变事后审计为事前审计。在投资项目设计任务书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完成之后,有关部门审批之前,,邀请审计人员参加,实行跟踪审计。采用这种变事后审计为事前审计的方式,能增强审计人员的责任感与风险意识,提高审计的约束力。审计部门间接地参与了投资决策过程,这不仅不会影响审计的独立性,反而会增强审计威信,提高审计地位,更好地达到对固定资产投资的调控目的,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

(二)制定与完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法规。在固定资产投资审计领域,应尽快出台比较具体的审计规定与处理标准,使审计工作有法可依。审计法虽然对审计的方法和技术、审计程序等有相应的规定,但对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来说缺乏适用性。尽快出善的投资审计法规,是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的迫切需要。只有完善有关的法规,才能加大对投资决策部门的制约力度,减少人为干扰,审计处理更加客观、公正。

(三)审计机关内部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质量控制。在相关的准则、规范不够健全的情况下,审计机关尤其需要通过内部的精心组织和安排,强化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质量控制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在制定审计计划时突出重点并把握投资项目的风险高发环节,要把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关口”,即立项决策关、勘察设计关、招投标关、合同控制关、施工过程控制关、竣工验收关、监督检查关等,在各个“关口”设计必要而合理的审计程序,配备充足的审计力量;2、在审计中,在实施主审负责制的基础上,加强对于审计小组成员、外部专家工作的督导;3、对审计结果严格实施“三级复核制”。

(四)创新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技术和方法。将审计方法转变为以评价内部控制系统为基础的抽样审计,并借助对内部控制系统的评价结果确定审计重点、范围和方法,同时,将风险分析和防范措施纳入审计程序的各个环节。

会计信息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审计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上交易、网上支付审计、虚拟企业的审计都将成为投资审计的具体内容,基于此,应对原有软件进行优化更新并针对新的投资审计领域开发出新的审计软件,使电子计算机在审计查证、分析性复核、审计信息的收集、传递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五)调整审计人员结构,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加大审计部门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在已具有的审计规模下,配齐财务人员、经济人员、技术人员与法律人员、调查人员构成比例,因为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具有与其他专业的审计不同的技术性,搞投资审计,不懂工程技术是行不通的。在审计机构人员编制有限的条件下,审计部门可外聘一些基建工程人员,在社会上形成稳定的审计网络与系统。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波,丁国瑾.关于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若干问题及对策.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

[2]郑红霞.改进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方法研究.现代商业,2014.2.

固定资产投资问题范文第2篇

一、开展水利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重要性

随着水利固定资产投资的不断加大,投资的渠道也呈多元化。在现阶段市场秩序还不够规范的情况下,开展水利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意义愈显重大。

(-)加强对水利固定资产投资的审计,是突出审计重点和提高审计质量的需要

抓住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入的审计,就抓住了对重点项目与重点资金的审计。这符合朱镕基总理提出的“突出重点”的要求。此外,从整个水利基建资金渠道看,资金来源渠道多,财务管理难度大,涉及部门利益也多。因此,作为水利审计工作,积极开展对水利固定资产投资的审计,严格监督水利固定资产投资是否按照国家投资政策、法规、制度执行,查处那些水利工程建设中各种违规违纪行为,促进水利工程质量的提高,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是适应了新时期水利中心工作高质量服务的需要。

(二)开展水利固定资产审计,是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需要

近年来,全国水利系统认真贯彻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会议精神,并根据有关法规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了对水利建筑市场的监督,加强了对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管理,积极维护了水利建筑市场的秩序。但是部分地区(部门)水利建筑市场仍存在着秩序混乱的问题,了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影响了投资效益的发挥以及水利行业风气,因此积极开展水利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严肃查处违反建设程序行为、把投标弄虚作假行为、转包与违法分包等行为,是促进水利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行政。严格建设管理的需要,也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需要。

(三)开展水利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是促进建立健全基建财务管理,加强核算,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

近几年国家和地方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上马了许多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在防灾减灾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大量资金的投入,使我们在财务管理方面、会计核算方面准备的不够充分,不能适应工程建设管理的需要。特别是一些部门、单位在资金的管理方面存在着疏于管理。未按照会计制度要求进行核算等问题。有些部门、单位甚至从小团体利益、个人利益出发,挤占、挪用水利建设资金,滞留、欠拨水利建设资金,套取国家水利固定资产投资,擅自改变项目投资计划等问题。这都需要审计部门加大对水利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力度,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财务管理,堵塞侵占国家利益的漏洞,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当前开展水利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年开展审计工作的实践,我们感到开展水利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全面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有一定的困难

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是从工程立项到竣工决算全过程的审计,要求审计人员既要懂审计方面、财务方面知识,又要熟悉固定资产投资政策,熟悉工程管理、工程设计、概(预)算等方面的知识。而水利审计人员大多只具备审计、会计方面的知识,在工程识图、概(预)算审计等方面还是个盲点。在当前机构不断精简,以及内审机构还不是很健全,人员配备还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的情况下,长期抽调其他部门有关工程、预算等方面的人员参加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并不是长久之计。况且抽调、借用有关工程、预算等方面人员的费用难以保证。因此,全面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有一定的困难。

(二)开展水利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工作滞后

鉴于审计人力资源不足等原因,目前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主要是对重大建设项目的竣工决算进行审计。由于审计实施的时间在竣工决算后,使得一些问题难以在建设期间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三)审计意见、审计决定执行难度大

实施审计结束后,审计部门依据有关规定,对建设过程中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工程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出具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但由于水利固定资产投资来源渠道多,管理难度大,审查出来的问题如地方匹配资金不到位、上级批复设计(计划)不及时、在土地征用方面地方政府配合不够等难于解决,使得水利审计部门出具的审计意见、审计决定执行较难。

(四)审计尺度掌握不够灵活

目前,审计人员开展水利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多以现行法律、法规为依据,而有些法律、法规已不能适应当前改革的需要,有些条款也不适应水利行业特殊情况。如 2002年 1月前、我们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一些审计人员对招投标工作执行较死板,对那些应急渡汛项目、受条件限制的项目也生搬招投标程序。2002年1月后,水利部根据水利建设实际情况,施行了《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指标招投标管理规定》,才使有些内审人员扭转了生搬硬套的思想。

(五)审计评价时缺乏对建设项目投资效益的综合考虑

,我们评价水利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往往以是否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生产试运行收入是否达到预期回收资金程度来衡量固定资产投资的效益。却忽略了水利固定资产投资对的、对环境的影响、对可持续的影响。

(六)水利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相关规章、制度还不够完善

目前,一些水利部门和水利内审机构,已充分认识到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重要性、必要性,建立了相关的审计制度,积极开展了对重点水利投资项目的审计。如《天津市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第三十八条明确规定“项目法人或建设单位应按照规定在开工前、施工期间和竣工决算后接受审计”。但有些水利部门还没有把水利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纳入建设项目管理制度中,也没有出台操作性强的水利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实施办法,使开展水利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法规、制度依据不足、开展水利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覆盖面不广、审计重点不明确、审计管辖范围不清楚。

三、提高水利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水平的对策

开展水利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除按审计程序、审计重点依法审计之外,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大对水利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业务培训,适当引进工程管理。概预算方面的专业人员充实到审计部门中水利固定资产审计涉及面广,要求专业技术性强,在现有的审计人员少、知识结构单一的情况下,要加大对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让审计人员了解工程建设程序、审计的与重点,掌握审计的技术、,以适应开展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需要。如果条件允许,内审部门要适当引进懂工程管理。概预算知识的人员,以满足全面开展水利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需要。

(二)积极开展水利固定资产投资跟踪审计

由于水利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周期长、投资大,仅仅开展重大项目的竣工决算审计,不能满足形势的需要,也不能满足领导对高质量服务的需要。因此,审计工作一定要有超前意识,将审计关口前移积极开展水利固定资产投资跟踪审计是一个好的做法,它能够及时发现,能够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中,能够及时为工程建设宏观管理。领导宏观决策提供服务。

(三)促进水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健全严格的工程建设管理、财务管理等制度,依法开展水利固定资产投资审计

审计意见、审计决定执行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我们在工程建设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控制与管理制度,使我们不能很好地控制固定资产投资的整个过程,不能严格按程序办事。审计部门要通过开展水利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促进水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包括工程建设管理、财务管理方面的制度,并严格依照制度规定开展审计工作,有效地监督水利固定资产投资。

(四)灵活的把握审计尺度

水利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有很多特殊情况。审计工作切忌墨守成规,死扣条文,一定要从实际出发。特别是在衡量是非,判断对错问题上,要坚持“三个有利于”原则,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造性地开展审计工作,灵活把握审计尺度。

(五)以新时期治水思路,指导我们评价水利固定资产投资效益

当前,治水思路已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传统水利向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这种治水思路符合长远的、全局的、战略上的要求,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因此,我们在评价水利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时,一定要从战略的高度考虑问题,要从有关。技术、社会、环境指标、可持续发展目标等方面综合评价。

固定资产投资问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投资审计;绩效审计

1、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得到了迅速发展。经过二十多年的探索和发展,我国投资审计工作体系已初步形成,审计方式、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审计程序等方面已日趋成熟和完善,投资审计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2、固定资产投资中出现的问题

近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但是,投资领域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投资绩效很不理想。具体表现在:(1)低水平重复建设仍然比较普遍。比如有的单位建的招待所、培训中心主要为上级部门来人提供服务和开会用的,大多数时间空闲,利用率较低,而与之相对应,医院里却人满为患。这说明一方面存在大量重复建设,另一方面很多的建设不到位,这实际上是整个投资绩效的一个重要方面。(2)损失浪费和资产流失比较严重。从二十多年审计实践看,基建工程款虚报冒领问题时有发生,大量工程款被核减,其中核减率有的是10%,有的是20%、30%,若审计机关不去审查,就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3)建设秩序尚不规范,有些方面如项目设计、招投标、物资采购、工程建设还比较混乱。(4)投资领域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工程上出现数次贪污、受贿案,责任人已被追究刑事责任,等。产生以上问题,固然有监督不力、体制不适应、法制不健全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最根本的因素是管理不善,效益低下。而绩效在投资领域表现得最直接、最完整,投资领域也容易开展这项工作,因此必须强化审计监督,拓展投资审计新路子,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投资绩效审计。

3、固定资产投资中绩效审计的现实问题

主要表现在:(1)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对象多为公共投资项目,需要从政策执行、资金使用、资源利用、行政效能等诸多方面综合考虑其效益、效率和效果,公共投资项目又有垄断性、目标的多元性和目标弹性的特点,两者共同决定了公共投资项目绩效评价指标和依据选择的复杂性和困难性。(2)绩效的量化考核难执行。绩效审计在选取了考核指标后,就需要将指标结果与参照依据对比,从而对绩效进行评价。既然要评价,一般而言就不能只有定性的说明,还一定需要定量的比较。在经济效益方面,审计知识上已经积累了充分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但在社会效益和资源环境效益方面,如何量化考核指标,就成为摆在一线审计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

4、固定资产投资中绩效审计的举措与建议

(1)开展投资绩效审计要围绕三方面进行评估

从被审计对象看,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可以分为三类:1)在建工程或刚刚竣工还未正式投入使用的项目;2)已正式投入使用的项目;3)对某个行业的专项审计调查。从固定资产投资绩效评价的内容看,需要对社会综合效益、经济效益、环境资源效益、建设效益进行评价。针对三类审计项目各自不同的特点,在绩效评价中也应有不同的侧重、在选择评价指标和考核办法上不能笼统对待。无论那种类型的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建议应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投资绩效审计要围绕三个方面进行评估,即:1)经济性,也就是同样办一件事,要花得少,审计核减就体现了这个思路;2)效率性,即花得好;3)效果性,究竟花得值不值。其中一个共同点就是要对政府财政支出的资金节约度进行监督。绩效的“绩”就是业绩、成绩;“效”就是成效、效果、效能。

(2)提高绩效审计的认识,提高审计方法

要提高对投资绩效审计重要性的认识,明确投资审计既是一种服务,同时也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监督。实施投资绩效审计要理顺思路,借鉴加拿大的综合审计经验,要在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进行,注重审计资源的共享互通和审计方式的有机结合;要着眼于宏观,从微观入手,分析投资项目中影响绩效的相关因素,帮助被审计单位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积极运用审计调查手段,取得第一手的可靠资料,解剖麻雀,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注重审计创新,运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手段开展投资绩效审计,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投资审计干部除了掌握审计、工程专业和财务管理知识外,关注投融资体制改革动态,学习、熟悉绩效审计方法与技术,以适应投资绩效审计开展的迫切需要。

(3)对重大、受关注项目要严格进行绩效审计

投资绩效审计要抓重点,选择投资规模较大、国家投资融资比例高、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领导十分关注和社会大众比较关心的投资项目进行,从投资立项、可行性研究到项目竣工决算,以及项目投入使用后发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审计机关应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审计,以起到审计一个点、影响一大片的效果。投资绩效审计也要与决策、责任挂购,立足于为领导和有关部门投资决策服务,立足于为国家宏观调控服务,立足于扩大审计影响、发挥审计威慑力服务。审计人员在投资绩效审计时要严把审计质量关,实行执法责任过错追究制度,从而提高审计成效。

(4)绩效审计要系统运作,促进审计的全面发展

当前,投资领域的绩效审计,着重财政性投资项目绩效审计,抓住投资决策、投资管理、资金使用和投资效果四个环节。通过审计,能揭露投资领域存在的因决策失误而造成重大损失浪费、超概算、挪用资金等问题,促进投资项目的管理,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规范投资秩序,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方面要反映项目的绩效情况,特别是在改善当地经济投资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要反映项目的管理情况,审计要揭露财政投资管理中的问题、建设领域的弊端,同时要审计核减,体现审计效益,发挥审计在建设项目后续管理方面的作用,促进加强财政投资管理。

固定资产投资问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特点;阳泉市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一、投资运行的主要特点

在上半年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中,一、二、三产的投资占比分别为3.6%、50.8%和45.6%,第二产业增速大幅提高,占比比上年明显上升,具体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工业投资结构趋向合理。今年以来,全市非煤工业投资明显超过煤炭工业投资,扭转了长期以来煤炭投资为主体的格局,且新兴产业投资同步加快。

1.非煤工业投资增速加快。上半年全市工业投资中,非煤产业投资完成59.2亿元,同比增长75.7%,增幅比上年提高20.4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131.4%,拉动全市工业投资增长40.6个百分点。非煤工业投资中,化工和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最快,增幅分别达到112.5%和96.0%。煤炭工业投资完成23.0亿元,同比下降21.1%,增幅比上年回落10.4个百分点。

2.新兴产业投资增长迅猛。全市除煤炭、炼焦、冶金、电力等传统产业以外的新兴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7.9%,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33.6个百分点,比全市工业投资高76.9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投资的比重61.4%,同比提高22.7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投资增长41.7个百分点。

(二)民间投资增势强劲。全市今年的民间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不仅增幅高于上年,而且投资的行业面明显扩大。

1.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有所提高。今年上半年。全市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同比增长29.0%,在上年43.2%的基础上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增速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6.5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55.4%,民间投资的贡献率也明显提高达67.8%,拉动全市全社会投资增长15.3个百分点。

2.涉足行业范围扩大。随着政府一系列扩大和鼓励民间投资政策措施的出台和实施,全市民间投资发展快,规模大,范围广,贡献高,成效显著。上半年,民间投资在高速增长的基础上,行业已涉及到农业、非金属矿物质业、房地产业、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等17大门类、47个行业。

(三)基础设施投资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市继续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为转型跨越发展奠定基础保障。

1.基础产业投资快速增加。以城镇化建设为重点的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和用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保护、水利与环境治理业投资增势强劲,全市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同比增长28.2%,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投资同比增长273.3%, 水利业投资0.6同比增长90.7%。

2.公路网络初具规模,投资有所减缓。经过多年的建设,全市的城乡道路建设大大加快,初步规划和形成了密度较高的公路网络,总体框架基本建成并初具规模,公路大规模建设时期已经过去,今后恢复高速增长难度加大,上半年,公路建设投资下降35.1%。

(四)建设资金到位充足。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24.5%,高于投资增速2个百分点。资金来源中,自筹资金增长21.5%,占到位资金的比重高达82.2%,自筹资金仍是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国家预算资金增长36.2%,占比3.2%;国内贷款增长31.1%,占比5.6%;其他资金增长48.1%,占比9.0%。

二、当前投资需关注的问题

虽然投资保持了较高速的增长,结构进一步趋于优化,但仍存在几个问题需要重点关注并予以解决。

(一)项目平均规模偏小。上半年,全市项目平均建设规模只有3500万元,同比下降4.2%。新开工项目平均建设规模2700万元,同比下降8.8%。整体项目规模下降和新开工项目规模偏小,对投资增长后劲有一定影响。

(二)内涵效益型投资增速不强。根据投资性质的不同,一般将新建、扩建投资界定为规模扩张型投资,将改建投资界定为内涵效益型投资。从近年来全市投资情况看,新建、扩建投资比重越来越高,占到73.2%,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比重越来越低,表明投资尚未完全从“高速度、规模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三)投资仍然依赖于资源性产业。全市一半以上的建设项目以煤电为主或依赖煤电资源,这样的投资结构一是决定了我市今后的经济发展仍受制于煤电行业的市场;二是当前煤炭、电力市场的疲乏,部分建设项目出现等、停、看的观望态度,投资进度放慢,延缓了投产时间,这样给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带来较多压力。

(四)投资增长基础不稳,拆迁、审批进度缓慢。一是征地拆迁实施难度加大,征地拆迁进度整体缓慢;部分急需用地项目采取“协议搬迁”等方式实施,程序规范、成本控制和统筹推进有所弱化,成本持续上涨,项目落地难度大,影响工程实施进度和项目落地。二是审批环节制约突出;部分项目规划、环评等手续办理缓慢,制约因素较多,项目落地进度亟待加快。

三、几点建议

针对存在问题,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不断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

(一)确保建设资金的有效供给。在资金上给建设项目最大支持,建立健全合理规范的投融资体系,积极推进政府性投资项目融资方式多样化,扩展投融资渠道。

固定资产投资问题范文第5篇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

基层;固定投资统计;问题;办法

1 固定资产投资概述

固定资产投资为我国现阶段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推动力,所以,将其统计工作落实到位便显得尤为重要了。对于固定资产投资而言,其统计工作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如投资进度、投资规模以及投资效果等,因而在实施该项工作的过程中,往往会面对一系列不利问题的影响,所以,应针对这些问题予以深入研究,并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如此一来,才能更加高效地发挥出固定资产统计本身所具有的监督功能及评价功能,最终为固定资产投资提供一个有力的保障。

2 基层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之中的问题

2.1 基础工作较为薄弱

对于投资统计工作而言,其正常实施的前提是,统计人员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且得到充足配备。然而在实践环节,相当比例的基层单位未能建立一个独立且完善的统计机构,另外,专职统计人员也是极为缺乏。部分统计机构虽然拥有充足的统计人员,然而却存在专业素质无法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统计工作对连续性有着较高要求,因而统计人员一旦发生频繁变动问题,将会导致统计工作出现不同程度的断层问题,一方面会大幅降低原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另一方面也会导致统计工作难以为继。

2.2 缺乏完善的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管理机制

对于基层固定资产投资而言,其具体实施可能会受到多重不利因素的影响,同时还具有随机发生的特点。相关调查资料显示,一旦遭遇难度较大的问题,统计人员的第一反应通常是比对报表予以解释,希望由此发现问题的答案。需要指出的是,报表机制及其指标解释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无法对实际工作中的相关问题予以一一精准解答。除此之外,还存在部分统计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的问题。上述问题给基层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高效开展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

2.3 投资单位变化频繁,项目单位难以确定

在固定资产投资工作中,基层投资单位并非恒定不变的,可以是法人单位,可以是产业活动单位,还可以是自然人,另外,在不同阶段,投资单位也可能出现变化,由此可见,投资项目具有难以确定的特点。目前,市场经济正处于迅猛发展时期,投资主体表现出多元化特征,一方面项目审批工作前后需要接受多个部门的审批,另一方面达到精简审批程序这一目的,部分投资项目无需接受严格审批,只需备案便可执行,如此一来,造成相当部分民营项目急于求成,没有严格履行必要的项目报批程序。上述问题导致管理部门很难详实且准确地收集到项目资料,自然无法对项目单位所面临的实施难度予以合理定性。除此之外,部分项目虽然报批,但相关资料相对散乱,给审批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2.4 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统计分析不到位

在固定投资统计之中,应针对某些关键效果指标(如投资回收年限等)予以科学而准确的分析,然而实际情况是,该项工作的落实情况并不理想,如此一来,既不利于针对建设项目展开相应的评价,又不利于经验总结工作的开展。

3 解决办法

3.1 提高统计人员专业水平

对于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而言,统计人员是具体实施者,是基础中的基础,所以,有必要重视并做好统计人员的培训工作,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

首先,组织统计人员对《统计法》相关知识进行深入学习,通过这种方式提高统计人员的自觉性,让他们清楚认识到,应该将依法报送统计资料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履行法律赋予的责任。其次,应不断强化执法检查力度。在实际检查环节,一旦发现不按时上报问题、多次迟报问题、拒绝上报问题以及弄虚作假问题,则应该基于《统计法》对涉及的单位或者个人给予相应处罚,从而有效防止统计违法行为的再次发生。最后,应明确统计的任务目标及要求,为统计人员指明努力的方向。相信随着统计人员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将会为基层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管理机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应重视并做好相关管理机制的建立健全工作,包括:1)统计人员岗位责任制;2)统计数字及台账管理制;3)原始资料管理制;4)统计报表管理制等。完善上述管理机制或制度,不仅能够指导统计人员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还能对统计人员的行为进行有效约束,避免违规行为的出现。在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应基于现实需要以及公平公正的原则,对管理、设计、财务这三大部门的各自职责予以明确划分,从而防止互相推诿的发生。另外,还应制定完善的考核机制,并将其落到实处。通过相关管理机制的不断建立健全,能够为各部门及统计人员划分明确的职责范围,从而保证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得以高效开展。

3.3 设置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机构

设置专门的统计机构,其根本目的在于保证统计工作的正常进行、高效完成。通过专门投资机构的设置,可以及时而真实地获悉固定资产投资这项工作实际开展情况,继而保证统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其中的偏漏予以及时而有效的调整。对统计人员进行设置时,应严格执行《统计法》等法律法规中的有关规定,除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这一基本原则之外,还应该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不仅要保证统计数据的完整性,而且要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同时还应保证统计数据的及时性。

3.4 重视并做好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统计分析工作

在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中,应重视并做好资料的整理工作,并对其进行科学而深入的分析,如此一来,不仅有助于该项工作的宏观控制,而且有助于该项工作的微观管理,不仅如此,还可以社会提供相应的服务。对投资效果进行统计分析时,应注意重点的把握,如投资的规模、投资的结构、投资的效益等,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基层固定投资所涉及的一些规律性问题进行系统总结和深入分析。在宏观方面,能够针对其投资规模展开科学控制,还能够针对其投资结构展开优化调整,从而为投资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必要的理论和现实依据。对以投资回收期为代表的诸多投资效果指标进行分析,可完成对项目经济性的准确评价,进而实现对建设成果及其不足的高效总结。做好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统计分析工作,能够让建设管理者及时发现自身及项目中的不足,这对于建设、管理的进一步优化改革而言非常有帮助。

4 结束语

由以上分析可知,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这项工作是极为重要的,是社会经济统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它还是对社会经济活动予以高效管理的一个强力手段。若想将基层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落实到位,需要提高统计人员专业水平,建立健全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管理机制,设置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机构,重视并做好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统计分析工作。

【参考文献】

[1]杜淑萍.对基层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思考[J].青海统计,2013,07:24-27.

[2]金绮.一套表模式下的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改革设想[J].中国统计,2012,12:11-12.

[3]王志敏.议加强基层单位固定资产投资的核算和统计[J].东方企业文化,2013,12:158.

[4]王艳华.乡镇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J].辽宁经济,2013,04:90-91.

[5]郑策.改革和完善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制度方法[N].中国信息报,2013-05-31001.

[6]秦岚.浅谈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基础工作[J].中国证券期货,2011,07:130.

[7]余瑛婷.新形势下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难点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2,0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