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财务共享课程的建议

对财务共享课程的建议

对财务共享课程的建议

对财务共享课程的建议范文第1篇

充分认识加快实施文化共享工程的重要意义,以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大力推动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以基层文化服务网络建设为重点,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扩大优秀文化资源传播,进一步提高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实施目的和意义

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是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传播先进文化的一个具体措施。共享工程的实施,将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通过互联网方便快捷地传送到广大群众身边,以先进文化占领基层思想文化阵地,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

共享工程的实施,有利于加强我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利于丰富全区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有利于提高我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促进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加强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对我区文化繁荣、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建设目标

按照相关要求完成我区支中心建设任务,完善相关功能设施建设,逐步建成以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为龙头,以镇、村和社区为网点,资源丰富、技术先进、服务便捷、覆盖全区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体系,使广大基层群众能够普遍享受到数字文化服务。

1、职能要求

区级支中心职能:区级支中心是提供全区文化信息资源服务和地方资源征集制作的管理服务中心,负责将全区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对外提供网络资源服务,存贮由国家中心、省中心和市中心提供的资源,并提供信息服务,利用共享工程网络宣传服务社会、服务基层群众。

2、场地建设

按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系统配置标准要求,所需面积为500平方米,主要用于中控室、电子阅览室、综合业务加工室。

3、技术要求

区级支中心技术要求:互联网采用光纤专线接入,带宽为10M以上,局域网通讯能力为1000M;中心域网工作总数不低于50台(包括电子阅览室);配置共享工程专用存贮空间不低于20TB,配有专业技术人员和资源加工人员;设备条件可支持镇服务点和基层服务点的资源利用服务。中心配备服务器、交换机、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资源存贮设备、音视频采集加工设备(包括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扫描仪、录音笔、全文数字化软件和非线性编辑系统等)、多媒体制作计算机、不间断电源、投影仪、防病毒软件等。根据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年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各级分支中心和基层服务点建设配置标准的通知(办社文函〔〕371号)要求和省文化厅省财政厅《关于下发年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文办发〔〕178号)文件中关于县级支中心建设的设备技术标准完成设备配备工作。

4、经费保障

(1)设施设备经费

主要设施设备购置配备经费由中央财政担负,场地建设、机房装修和相关设施经费由区财政担负。

(2)日常运行维护费

每年5万元日常运行维护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主要用于支中心日常运转、维护、流动服务补贴以及其它各项业务工作所需。

(3)设备安装

设备的安装、调试由供货单位负责,省分中心监督完成,区文化和财政部门验收认可。

四、具体标准

1、区级支中心配套设施建设:

(1)中心机房:面积不低于80平方米,机房内安装配电箱、防静电地板、防雷系统、地线系统、24小时专线电源、防火器材、机房空调、电话、机房集成设备、综合布线、机房装修等。

(2)综合业务加工室:面积不低于60平方米,配备计算机、扫描仪、打印机、桌椅等。

(3)多媒体视听室: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配备投影机、投影幕、有源音箱、摄像机、照相机、桌椅。

(4)电子阅览室:面积不低于150平方米,主服务器、交换机、电脑均应升级换代,适应共享工程的新要求。

(5)在场馆醒目位置设置巨幅共享工程标识标牌,活动预告及工作宣传图片栏。

(6)支中心区域内所有机构和设备实现光纤接入和区域互联。

2、数字资源建设及目的

(1)建立镜像,存储空间不少于10TB。用于存储文化共享工程国家中心、省级中心和市级支中心的数字资源。

(2)结合区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在现有自建数据库的基础上,每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新购和完善,确保为本地区基层服务点提供数字资源服务。

(3)电子网络信息服务。以网络中心机房及多媒体电子阅览室为实体,以网站为平台,将网站建设成为拥有单位传统信息、特色资源信息、开展网上业务和网上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的信息化平台。

(4)建立区级文化共享工程培训中心。利用区级支中心人才及资源对全区基层网点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及服务培训和开展公益性专题讲座。

(5)开展远程信息服务,即为我区读者提供全国图书馆馆藏信息资源。

(6)决策参考信息服务,即为本地区党政部门、重点科研项目、生产科研课题提供决策参考信息咨询为重点,提供课题研究与信息服务。主要内容包括:专题信息汇编、题录、调研报告、综述报告等。

(7)跟踪命题服务。主要面向企业、事业、科研、农业、生产单位所提出的各种课题项目,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主要内容包括:重点课题跟踪、专题查新、技术成果水平鉴定、科技情报调研、专项课题咨询等。

(8)整理、发掘和保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纳入数据库管理。

五、保障措施

1、经费保障。区级支中心建设费用由区财政解决,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设备采购部分由中央财政和区财政按八二比例投入,实行政府采购;日常工作和维护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专款专用,主要用于设备的维护、运转、电信网络使用、信息整合、数据库建设、技术人员培训、基层服务等工作。

2、人员保障。文化共享工程区级支中心建设工作需增加编制2人,配置专业技术人员。

3、技术保障。文化共享工程必须确保安全运行,因而系统安全、硬件安全、软件安全和技术支持均应得到保障。

4、宣传到位,提高文化共享工程服务效果。通过市、区媒体报道,印发宣传资料和开展活动等方式,加大文化共享工程的宣传力度,区级支中心负责所在区基层服务点宣传资料的收集,并上报市级支中心。

5、广泛动员,充分利用各方社会力量。与电信、网通等相关部门和有线电视数字化工作紧密配合,利用互联网、数字电视技术将文化共享工程的优秀文化资源送到千家万户。

对财务共享课程的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财务共享;财务管理;人才培养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管理思想和模式不断变革,企业财务管理也在创新转型,财务共享服务应运而生。财务共享作为一种新型的财务管理模式,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使用,这种模式是在信息技术条件下,以财务业务流程处理为基础,把分散在各业务单位的重复性高的业务进行标准化,并集中到共享中心统一处理,以降低财务日常事务的处理成本,提高财务部门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降低整个企业的成本,提高管理运营效率。伴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和“互联网+”战略计划的实施,我国财务共享服务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企业财务管理的转型也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提出新的要求,如何更好地适应时代变革、输送社会所需的新型财务管理人才,是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更新财务管理理念,提升服务意识和风险意识

经济发展模式、市场拓展方式的改变,对财务管理工作产生了非常大的挑战,财务管理工作必须进行理念和意识的转变。

(一)转变理念伴随着管理模式的变革,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要转变、更新管理思想,打破传统财务管理的认识和传统管理方式的束缚。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中,财务部门主要是价值守护,进行财务核算等基础工作,这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对财务信息的需求,而共享服务中心除需要有财务会计必要的知识外,还必须掌握成本预算管理、筹资管理、金融税务、风险管理等多方面知识,具有战略发展眼光和良好的管理能力,这比财务会计有了较高的升级,企业需要更多管理会计方面的支撑,需要财务人员提供包括预算、运营、业绩等更多方面的数据及其分析的决策支持,需要财务管理从价值守护转向价值创造,帮助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1]12-13要求财会人员在做好传统财会工作的基础上,还要思考和探索财务工作的价值空间,最大程度地创造和释放价值,从各方面帮助企业提升经营能力,不仅守财、还要造财,这是对财务人员更高层次的要求。价值守护与创造的理念是对财务管理传统理念的变革创新,提高财务在企业中的地位与价值,支持企业的战略发展、提升企业业绩。[1]14-15传统的财务通过核算提供经营成果,主要是事后反映,很难实现事前和事中控制与监督;在财务共享服务下由于将传统的核算工作转到共享中心,财务人员可以将更多的时间放在预算管理、财务管控与监督等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上,从而将财务控制前移,更加强化事前的预算控制和事中的业务控制,能够提高财务管理质量。

(二)提高服务意识共享服务中心把分散的重复的业务按既定的流程和方法集中处理,像流水线作业,对于财务人员来说,业务完成也相当于提供完相应的服务了,但如果仅仅停留于此,只是机械地处理事务,而不重视与各业务单位的沟通交流,忽视其需求,不及时解决服务中出现的问题,服务意识淡薄,那么服务质量就会大打折扣,从而使共享服务中心与各业务单位之间产生矛盾,如果矛盾不能及时解决,时间长了可能会让各业务单位对财务共享服务产生质疑,导致工作不能顺利开展。因此,必须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效果。[2]181

(三)提升风险意识财务共享服务给企业带来便利、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伴随着风险,其中风险之一就是企业的商业机密可能被泄露,商业机密是企业财务风险监控的重点。在财务共享模式下,由于所有的信息资料都是通过电脑以及网络进行连接、沟通、传送,被窃取、泄露的风险非常大,其中人为因素是原因之一。因此,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严格划分财务人员的权限、做好权限隔离工作,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非常必要和重要。[3]

二、注重能力培养

(一)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培养业务能力财务共享服务中心人员必须跳出财务固有的思维,不仅要拥有财务专业知识和能力,还应该了解企业的业务。企业业务运营的核心就是如何做好产品与市场需求的有效结合。因此,财务人员要深入到企业业务基层,向业务人员学习,按照业务流程去了解、熟悉企业业务的每个环节的内容,增强业务能力,关注市场业绩,反思出现的问题。只有在真正了解业务运作的前提下,把财务和业务联系在一起,业务熟悉程度和财务专业能力都达到一定高度,才能做出最恰当的财务分析,给决策层提出可行的专业性建议。[4]

(二)重视沟通和交流能力财务共享模式下,财务人员更多地是和电脑接触,而与人打交道的机会大大减少,从而可能会忽视沟通交流的重要性。在共享中心工作的财务人员不直接接触各业务单位所在地的税务人员,可能不会特别在意税务风险以及税收政策调整对业务的影响,而总部的财务人员由于不直接参与具体的业务操作,虽与税务人员接触,但对税务风险的敏感性却大大降低。如果公司财务人员与税务人员缺乏顺畅的沟通、交流,可能在税务查询、税务审计等方面无法满足需求,或者可能使企业无法及时申请税收优惠政策或申请难度加大。

三、优化课程设置

(一)提高学生职业素养财务管理工作的成效与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关系很大。专业胜任能力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大学的麦克利兰提出,专业胜任能力一般认为主要是由专业素养、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三个要素构成,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三者之中,很多学校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一般都很重视,也相对容易培养,而专业素养要长时间才能养成却容易被忽视。如果一个人的专业素养与职业发展方向相符时,会更有兴趣从事该职业,良好的职业素养可以提高工作效果,同时避免发生违法违规行为;而当二者背离时,则易出现职业行为失当情况。在财务共享模式下,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包括客观、严谨、诚实、守信等以及对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遵守和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等。对于财务共享服务下的管理人员的要求更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管理能力和专业能力,还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目前,在很多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专业素养的培养教育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课程设置上,涉及财务管理专业素养的课程非常少。少数高校虽开设了“财经法规”等课程,但教学内容多以《会计法》中的相关法规为主,缺少对财务管理专业职业准则理解的内容,对培养学生财务管理职业专业素养作用不大,因此,应该增设培养财务管理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职业素质和修养方面的课程。

(二)渗透互联网新经济形态思维财务共享服务是在互联网发展的新经济形态背景下产生的,互联网不仅仅是信息传播的工具,更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平台,财务管理手段因此也相应随之发生变革。但很多高校的教学中,很多时候还是沿用传统的观念和方式,没有真正结合、渗透互联网背景和思维,落后的教学理念直接制约了人才培养,财务管理工作离不开和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的结合,否则就可能落伍甚至被社会淘汰。所以,财务管理专业人才不能仅掌握传统的财务管理手段,更要善于使用现代化手段进行管理,因此要培养财务人员的互联网意识、提高他们的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管理水平。在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要融进增强互联网新经济形态的相关课程,根据需要开设“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应用拓展”“会计电算化”“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财务软件应用技术”“信息系统管理”等课程,增强学生信息知识与技能。

(三)加强管理会计方面的支撑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趋势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分离,财务会计是反映企业过去的经济状况,对已发生的各项经济事务进行核算和监督,形成必要的报告和记录,来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而管理会计则放眼未来,运用企业的相关资料为决策者提供关于筹资、投资等方面的建议,同时编制预算报表,不需要严格遵守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出现,使得对企业发展变革影响较小的、重复、过程繁杂的工作能够集中处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分离创造了条件。[5]266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成立后,财务人员分流成两部分。一部分人员到共享中心工作,他们根据分配的不同的模块处理不同的业务,基本属于财务会计的范畴;另一部分人员留在总部或子公司,他们从繁琐的会计业务处理中解放出来,转向进行研究政策、运作资金、分析数据等工作,为公司的经营决策提供财务支持,为公司高层的战略决策提供高质量的财务决策依据,助力公司更好的发展,从而从财务会计人员转型为管理会计人员。[2]181因此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必须提高管理会计课程的地位。

四、转变教学模式和方法

(一)提倡翻转课堂翻转课堂也叫“颠倒课堂”,就是把传统的教学过程翻转过来,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是把教学流程进行变革,变成了“学-教”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之外先自主学习针对性的概念和知识点,课堂则是作为师生互动的场所,主要用来答疑解惑、争议讨论、归纳总结,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了颠覆,“以教师为中心”变成了“以学生为中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二)鼓励案例教学案例教学将枯燥的理论、学生陌生的事情通过活生生的案例展现出来,可以增强感性认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内容复杂多样,通过案例能把财务管理理论与财务管理实践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丰富生动,同时具有启发性及实践性,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为了回答出案例相关问题,倒逼学生要先自主学习、了解相关知识,把理论知识与实践融会贯通,既能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使教学从“知识传授”变为“知识建构”,而且还能锻炼学生的沟通交流及表达能力,这些能力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是非常需要的。

(三)实施情景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合理、积极运用情景教学方法,创设教学相关情景,让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真正成为“当局者”而不是“旁观者”,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同时也能锻炼、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

对财务共享课程的建议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学资源;资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4-0144-02

1 高职专业教学资源的内涵、意义

1.1 高职专业教学资源的涵义

高职专业教学资源是指一切为专业目标、课程目标服务,为保证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的有效性而开发或积累的教学素材、教学条件、教学环境。教学资源的主要表现形式包括教材、教案、课件、媒介、教学设备、教学工具、教学场地等。

1.2 建设高职优质专业教学资源的意义

(1)教师层面――通过场景再现与虚拟仿真,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自我构建。

高职教育的实质是一种以岗位技能为中心的学历教育,其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选择都必须围绕职业岗位来开展,其根本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具备符合行业岗位要求的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而要通过学校教育有效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存在最大的障碍便是岗位技能的实践性。实践技能的培养,在知识讲解、题型训练等应试型教学模式下是无法实现的,其最理想的构建模式是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让学生围绕真实的工作任务展开实践活动。近年来,高职院校在基于校企合作的专业建设中进行了各种尝试和探索,但实际上,学校永远无法变成工厂、教室也永远不可能成为车间,学校很难具备条件让学生开展完全雷同于真正岗位的技能训练。比较理性与现实的做法是,结合行业岗位实际开发相关教辅资源,比如理实一体化的教室、虚拟教学软件、图片与视频资源等,将实际工作场景、生产过程在教室中有效再现,让学生在高度仿真的环境下的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完成知识与技能的自我构建。

(2)学生层面――利用开放性的网络平台,促进学生开展自主与探究性学习。

在互联网快速普及、数字化、信息化已经到来的背景下,各高职院校加大了投入进行数字化网络校园的建设和专业资源服务平台的搭建,高职开展数字化教育,学生进行网络自主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和基础。高职开展数字化教育的核心条件是开发各种经数字化处理的教学资源,具体包括数字化视频、数字化音频、虚拟软件等。开发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利用数字化的教学资源开展教学,一方面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使教师不需要再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课前的资源收集和整理当中去,能使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去进行创造性的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可以提供条件让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实践任务,提高学习的效率。

(3)社会层面――进行资源共享与交流,实现各高职院校均衡发展。

在教学信息化时代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可以借助网络平台的开放性特征,打破地域与部门限制,使特色教学资源在各高职院校之间实现共享与交流。通过这种共享交流,各高职院校可以将自己的强势专业及特色资源得以充分呈现,将自己的专业教学成果在业界范围内迅速传播,扩大学校的办学影响力,吸引优质生源。另一方面,部分学校的弱势或边缘专业,在难以获取学校更多的政策支持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这种交流互动充分吸取别人先进的教学成果和教学改革经验,快速地提升自身的办学水平和专业建设内涵,利用捷径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而打破高职院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局面。

2 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高职专业教学资源的建设现状

我国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在教育部的三轮项目驱动下,取得较大的进展与成效。首先,教育部在2003年正式启动部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全国一千余所高职院校至今共建成1043门部级精品课程。在部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带动下,各省及各高职院校也先后启动了省级与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初步形成了国家、省、校等三级课程建设体系。到目前截止,已经在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上开发的三级精品课程总共达到5843门。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项目,部分高职专业课程进行了教学内容的重组与序化、课程标准开发、优质特色教材的编写、教辅资源的建设。2006年,教育部决定通过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一批需求大、覆盖广的共享性专业教学资源库。自2011年第一批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立项以来,共有50个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库获得了中央财政支持,其中部分已经通过了教育部的项目验收。通过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部分专业已经建成涵盖专业级、课程级、素材级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库,其资源呈现形式包括文本、图片、视频、音频、动画、虚拟软件,并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了推广应用。2012年,教育部正式启动了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计划,决定对以前的部级精品课程进行更新与改造。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使得部分原部级精品课程实现了转型升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资源得到了持续更新与完善,资源较以前更加丰富、系统;其次是充分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更适合进行网络传播与教学;最后,从以服务老师为主,转变到了以服务老师、学生、社会学习者三者兼顾。

2.2 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所建教学资源存在功能缺陷。

在前期的精品课程、专业教学资源库等项目中,所建教学资源的功能不是十分完善,并存在一定的功能缺陷。首先是资源建设重辅教而轻辅学。由于教学资源的建设者一般都是课程教学的负责人即专任教师,资源建设者在进行资源建设的设计工作时,过于强调教学资源为提高教学效率服务,为教师搭建课堂服务,而忽视学生利用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的这一功能设计,比如有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开发了过量的讲解视频,教学指导文件等就是明证。其次,前期资源建设与岗位关联性不高。高职教育的本质是一种职业岗位的能力教育,这决定了其教学资源一方面要与岗位有高度的关联性,另一方面要能辅助学习开展虚拟或真实的岗位实践性的学习活动。但在前期的资源建设过程中,部分资源脱离了岗位活动,有的甚至与岗位完全无关,其辅助学习开展实践活动的功效也不十分明显,比如有的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开发了大量的应试型题库、理论性案例库等。

(2)资源重复建设现象十分严重。

在前期的资源建设过程中,资源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各省、各校各自为政、各行其道,相互之间缺少协调与统筹,导致同一专业、同一课程出现多校、多次、多级次建设的资源浪费现象,比如国际贸易专业的外贸单证缮制课程,立项的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就有14门。教学资源的重复建设,会导致无法建立统一的资源应用平台、资源存放杂乱无序,给使用者和学习者进行资源查阅、检索带来困扰。另外,资源重复建设必然会引起建设主体多元,在同一专业、同一课程有众多的学校进行投入建设的情况下,建设主体会优先考虑使用自建资源,真正优质、高水平的教学资源却难以得到推广应用。

(3)资源共享与推广应用不充分。

教学资源的价值在于推广与使用,只有得到大力推广与充分应用,才能起到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的作用,否则资源建设就是一种浪费。目前,在前几轮专业与课程建设项目中建成的教学资源,其推广与应用水平较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由于专业方案、课程标准不同,源代码没有开放、软件不能兼容,造成资源适用性不强,有些学校想用却不能用。二是学校之间竞争关系的存在,使得学术保护主义盛行,很多学校不愿意将自己的优质资源进行呈现与传播,对于一些获取财政支持项目下的专业或课程资源,虽然被迫在某些平台上进行了展示,却设置了种种保护壁垒,比如文件格式、禁止下载等,导致有些学校想用但用不到。

3 建设高职专业优质教学资源的对策与建议

3.1 转变建设理念,确立基于岗位技能培养的资源建设模式

是否能够有效推动学生岗位技能、职业素养的培养应是高职专业教学资源优劣评判的最核心的标准。因此,要建立优质高职专业教学资源,必须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岗位技能培养为出发点的资源建设理念。就具体行动而言,首先应在资源建设初期要基于岗位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专业调研,构建能紧密对接岗位的专业课程体系,要以课程为单元进行资源的开发与设计,避免建设与岗位无关的课程资源,保证资源建设的岗位关联性。构建课程体系后,要对课程进行解构,分析归纳出课程包含的所有岗位技能点,并将技能点作为资源建设的逻辑起点。只有技能点成为资源建设的逻辑起点的情况下,才能保证所建资源能有效服务于学生岗位技能的训练。

3.2 加强宏观引导,进行资源整合,引导资源建设有序开展

为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宏观引导。首先,应将各高职院校相同专业、相同课程上的已建资源进行整合、重组,舍弃一些不合格、不达标的劣质资源,将各校资源组合成一个优质资源集合体,在高职院校进行推广应用,对于资源建设相对较完善的专业或课程,要引导各院校将人力财力投入到资源的后续更新与补充当中去。其次,在国家、省、校三级专业、课程资源建设体系中,实行错位建设的资源建设机制,即国际级项目层面已经立项在建、或验收的专业资源、课程资源,在省级、校级项目中不再立项支持,以避免出现同专业、同课程在三级体系中同时立项开建的资源浪费现象。最后,要鼓励各高职院校集中力量建设自己的强势专业的教学资源,对于本校的弱势专业、边缘专业则从采取资源外部引入的模式,而不是资源自建。

3.3 搭建共享交流平台,提高教学资源的推广应用水平

为保证已建教学资源的充分共享与应用,应该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具体包括建议的专业标准,建议的课程标准,文件格式标准等。所谓建议是指参考而并非强制执行,即允许各高职院校根据本地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本校的特殊校情进行调整。只有在统一标准下开发的资源,资源才具备较强的适用性,各高职院校从资源建设方引入教学资源才具备可行性。另外,

要使教学资源得到有效推广与应用,还应打破学术保护壁垒。对于获取国家财政支持的专业、课程资源建设项目,应在禁止利用其进行商业运作的前提下,允许其他高职院校免费使用,而要避免使教学资源成为建设方的私有财产。同样,对于获得省级财政支持的建设项目,至少能保证其在支持省份内进行免费推广。最后,还要搭建一定的交流平台,举办由资源建设方主持的各类交流培训,一是可以就所建资源进行宣传,另一方面可以就如何使用资源进行探讨,解决其他院校面临的资源不会使用的困境。

参考文献

[1]熊兰.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7).

对财务共享课程的建议范文第4篇

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群”的建设任务。作为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专业群”建设成为高职院校实现特色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我院会计专业是省级品牌专业,并以会计专业为核心,以会计信息管理、审计专业为支撑建立会计专业群。从会计核心岗位的工作领域出发,探析高职财经类专业群建设的途径,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高职院校专业群概念

高职院校的专业群主要表现为具有共同的专业技术基础课程以及基本技能要求,涵盖某一技术或服务领域,由若干个紧密相关或专业技术基础相同的专业组成的一个集群。专业群中的各专业可以是不同专业大类中的专业,也可以是同一专业大类中的专业。归为一个专业群主要需满足两个基本的条件:其一,,是否能在同一个实训体系中完成专业群中的各专业或专业方向所必需的实践教学;其二,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和基本技能是否共同拥有。总的来说,高职院校的专业群既要反映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又要体现产业变迁的最新要求,进而适应经济运行机制的最新变革。从这个角度讲,高职院校财务会计专业群的概念可以表述为:以会计专业技术为依托,按照社会岗位的需求来开办的一些类似或者相近专业的集合。其具体专业有,会计信息化管理、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审计实务和财务管理等。

三、财务会计岗位群

高职会计专业群的建设应该以会计职业岗位为基础进行课程的开发和设计,会计职业包括的岗位主要有:出纳、核算、监督和管理等岗位,则相应的高职会议专业群也应该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设计。其中出纳和会计核算这两个岗位的业务能力是所有专业的基础和核心,而管理岗位则是综合能力培养的必须能力,财务管理和会计监督岗位则是拓展能力的主要依托。所以,各岗位的要求不同,相对应的专业也各有不同,如下表所示:

制定审计策略、对审计计划进行拟定、对审计程序实施、通过审计方法运用、对审计证据进行收集、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对审计工作总结、撰写审计报告。

对实施审计所需资料能熟练收集;对审计程序、审计时间能熟练确定;掌握审计约定书的要素以及签订的方法;掌握审计整体计划及项目计划的编制;通过审计证据的收集,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掌握审计意见的阐述方法;能撰写审计报告初稿,协助相关人员完成审计工作;整理审计资料并对审计档案进行保管。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也是大前提,立足于中小型企业组织自身的业务和特点,和高职会计专业基于会计岗位的设计出发,高职人才的培养应具有实践和职业的综合特性,高职会议专业培养的学生的方向应该以中小型企业或者非营利组织等机构。其就业定位要求高职学生可能要具备一人多岗的能力,以适应中小型企业和单位的要求。所以,在专业设置上,尽可能的有交叉和替代性,这也就意味着,财会专业群的每个专业的学生可以交叉到其它岗位群中的岗位去工作。

四、结合岗位群的财务会计类专业群建设的途径

(一)构建“岗位、课程、证书”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会计职业岗位对人才的知识、技能、职业价值观与态度的要求,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入手,与行业企业合作,引入会计职业资格证书和会计职业规范标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围绕职业资格证书和职业规范标准组织教学,重组课程体系,规划课程内容,明确课程要求,探索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职业资格标准的一致、课程内容与企业最新技术发展的一致,使学历文凭与会计职业证书制度对接,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融通。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行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按照会计职业岗位对人才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要求,引导课程设置,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及实训教材,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共同制定教学考核与评价标准。在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训的同时,重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要体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融“教、学、做”为一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说教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观念,使教与学双方实现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二)培养“双师型”教师,建设由行、企、校共同参与的师资队伍

以会计专业为核心,提高专业群内各专业教师教学水平与综合素质。把完善“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作为为重点,从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带头人建设、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等几方面入手,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与业务能力。

首先,选好核心专业带头人,鼓励其参加各种学术交流、研讨活动和海外培训,使专业带头人的行业影响力增强;其次,加大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推荐中青年教师参加国培和省培计划,推动中青年教师积极参加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和资产评估师等专业资格考试,提升骨干教师的专业水平;三是,强化中青年教师到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记账公司、大中型企业财务部等进行顶岗实践,增强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四是,在专业群建设中依照师资共建和共享的原则,聘请具有丰富财务经验的行业和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到制订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 开发校本教材等工作中,建立兼职教师的长效机制,作为专业教学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建设以会计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按照市场调研分析,借鉴国际会计认证标准,参照财政部会计从业资格、会计专业技术标准,引入行业企业岗位职业标准。构建以会计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培养出具有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修养,掌握出纳、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会计监督等岗位知识和具备娴熟的操作技能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内容融入到《会计核算基本技术》、《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操作》等课程中,将会计专业技术考试内容融入到《初级会计实务》、《中级会计实务》、《成本会计实务》、《财务管理实务》、《企业纳税实务》、《初级经济法应用》和《中级经济法应用》等课程之中,将ERP资格证书内容融入到《会计电算化操作》等课程之中,实现课程与职业证书的对接。从职业素质、 职业能力、职业证书三个方面构建课程体系。

根据会计行业职业资格标准,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建设内容均包括:课程定位、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学习情景安排及学时分配、学习情境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方案设计、课程考核评价、教学实施条件和教学建议等项目。建设特色教材。并将课程标准、教学课件、教案、教学录像、习题集、实训指导书、实训项目等课程资源补充完善,增加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自检参考指南,网上自测题库、技能训练库、考试题库、虚拟企业实践教学案例、案例精选(或选读)、其他教辅资源等课程资源,实现课程资源共享,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四)建设共享的实训基地

高职教育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训基础是必要的教育手段,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素质的关键。建设财会专业群的实训基地要求以会计专业技能做为基本基础,对校园内外的各方面资源进行融合,建设一个综合性强的会计综合中心。其项目可以有,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ERP手工实训室、审计、税收实训室、银行业务实训室等。通过共享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对设备进行整合,提高利用率,也节约办学成本。也可以在相邻各校之间协商共建实训中心,进行办学模式的创新和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2006-11-16

[2]马必学等.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基本问题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对财务共享课程的建议范文第5篇

摘要:2013年,科技部对国家科技计划引入了后补助的资助模式,文章对国家科技计划后补助的内涵、优势及管理模式进行了介绍,在分析国家科技计划后补助实施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国家科技计划后补助资助模式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后补助 国家科技计划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0(c)-0000-00

近年来,我国财政科技经费投入大幅增加,有力保障了国家科技发展各项任务的顺利实施,而如何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并发挥引导、带动作用,促进社会资源支持科技创新,已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财政部、科技部在国家科技计划现有财政支持模式基础上,引入了后补助管理机制,并于2013年11月印发了《国家科技计划及专项资金后补助管理规定》(财教[2013]433号,以下简称“《规定》”)。

1国家科技计划后补助的内涵与资助模式

1.1国家科技计划后补助的内涵

国家科技计划后补助是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承担单位围绕国家科技战略目标,利用自身的研究基础,自筹经费、先行投入、开展项目(课题)研究,项目(课题)完成并取得成果后,根据事先约定的验收评估内容、指标、程序和方式,定向或择优对项目(课题)单位按照一定比例或金额,给予补助的财政资助方式。

实施后补助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确定的产业化导向,成果具有明确的用户需求和应用、转移、转化对象;同时,项目目标应明确具体,预期成果应为可物化的技术及明确的目标产品,具有量化的考核指标以及相应的考核方法;最后,考虑到企业在开展项目研究时,具备更强的支撑条件和资金实力,后补助项目实施主体应以企业为主。

1.2国家科技计划后补助的三种资助模式

根据国家科技计划及专项的管理办法、经费管理办法,结合我国财政科技经费管理的相关要求,并根据后补助的支持对象、管理程序和研发成果与国家目标的结合程度,国家科技计划后补助分为事前立项事后补助、奖励性后补助和共享服务后补助三种类型。

事前立项事后补助是国家科技计划或专项根据国家科技战略和产业发展规划提出需求,单位结合自身研发需要自愿提出申请,经过立项程序签订任务书后,先行投入资金开展研发活动,通过验收后给予补助。这一资助模式是国家科技计划后补助的主要资助模式。与国家科技计划目前的管理流程相比,主要区别在于:一是事前不拨款,在签订任务书时,明确补助额度、验收形式及要求;二是无中期检查和财务审计,结题时也不做财务验收,仅作技术验收;三是结题时按照任务书约定的验收形式及方法开展技术验收,通过后给予补助。具体管理流程对比。

奖励性后补助是对单位先行研发取得科技成果,满足特定国家需要,经单位申请,按照规定程序审查通过后,给予奖励。此资助模式主要面向解决重大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技术成果,并要求该技术成果必须实际应用,未实际应用的,将收回奖励经费,将切实提高国家科技计划或专项解决突发性、应急性重大问题的能力。主要管理环节有,公告、提交申请、审查验收、实施奖励等。

共享服务后补助主要为支持科技部、财政部认定的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发展、提高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服务水平而实施的补助。通过共享服务后补助,进一步促进科技条件资源整合和高效利用,推动科技资源的市场化、社会化共享,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达到促进创新主体实现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发展的目的。主要管理环节有,通知、绩效考核、实施补助等。

2国家科技计划后补助机制的实践情况

近年来,为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和放大效应,两部委积极研究和探索后补助管理,就后补助的管理方式、补助标准、适用范围等,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并在国家科技计划中开展了试点。

2.1国家科技主体计划的后补助实践情况。

“九五”期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选择了部分重大农作物新品种培育的攻关项目进行后补助试点。采取一次性拨款的补助方式,且款项仅限用于科研开发工作中。共进行四次后补助,补助农作物新品种276个。2009-2010年,国家科技计划选择了8个项目采取事前立项事后补助方式进行了后补助试点。

《规定》后,支撑计划对7个2013年立项项目共21个课题开展了后补助试点。863计划对5个2013年立项项目共10个课题开展了后补助试点。

2.2其它科技计划的后补助实践情况。

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一直采取财政专项后补助形式对新产品再开发及本项新产品产业化。“十五”期间,对获各级政府或有关部门立项的星火计划重点项目,已完成通过验收且取得有效的技术成果或形成一定产业化能力或规模的,开展了财政经费后补助。

此外,2010年,民口科技重大专项有部分项目采用后补助的支持方式;2011-2012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进行了运行服务奖励补助试点,即为《规定》中的共享服务后补助。

3存在问题及有关建议

后补助作为国家财政科技经费资助方式的有益补充,目前的实施总体尚处于探索阶段,从专门针对企业研发活动开展后补助试点的情况看,主要是围绕科技计划及专项的实施,强调先立项,研发后再补助,大多只是将经费拨付时间由“先实施,后拨款”变为“先拨款,后实施”。

3.1严格按照规定的后补助适用范围选择项目

后补助的形式能够提高财政资金的安全性,但中央财政资金的第一属性不是安全,而是要及时准确的支持和保障国家必要的科研活动的正常运行,这一性质决定了后补助只能作为一种辅助的资助方式,在选择后补助项目时,因严格按照其适用范围选择。为提高成果产出率,避免单位因研发活动存在较大风险而中途放弃,高风险或失败几率较高的科技研发活动不适宜采用后补助进行资助。另外,对于基础研究或共性技术研究项目,由于其技术存在外部性、公共性和成果的滞后性,也不适宜采用后补助进行资助。

3.2签订任务书时应进一步明确考核指标

单位能否获得后补助资金取决于能否通过验收考核,因此,后补助项目的验收环节更为关键。《规定》要求后补助项目应对验收评估的内容、指标、程序和方式进行事先约定。但从实践来看,目前后补助项目签订的任务书格式并未在之前基础上进行修订,故部分项目对考核的指标、验收方式等的约定欠细致。建议在任务书申报系统中,针对后补助项目任务书格式进行修订,提出明确的填写要求,如项目将取得的技术或产品及其相应的性能指标、验收考核的内容、程序和验收方式等。

3.3加强单位研发能力和支撑条件的事前考核。

因后补助项目无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和完成后的财务验收,在立项环节对企业经费投入的评估成为确定后补助额度的关键因素,同时,为避免单位为规避过程监管和财务检查而申请将项目列为后补助的情况,建议在立项环节加强对后补助项目申报单位的支撑条件、研发实力、单位财务资产状况、现金流情况、是否得到过财政专项资金资助等情况进行实地考察,从而使后补助额度的确定更加科学,更加公平。

3.4.明确实施期限,及时安排验收,并开展验收结果的公示。后补助项目要求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完成约定事项,且未进行过程监督,故在任务书截止时限届满,应及时安排考核验收,特别是多家单位竞争,需择优对完成项目的单位进行支持的后补助项目,应按程序进行验收结果的公示。

3.5对奖励性后补助经费的后续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因奖励性后补助的设计原则为一事一议,《规定》对满足奖励性后补助项目 “解决国家急需、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利益或重大产业技术问题” 的要求决定了这一补助形式仅在出现以上情况下进行资助,如发生H7N9禽流感疫情时,为控制病毒传播,开展的病毒检测试剂和药品征集工作等,此为非常态情况下的资助形式。故要求单位获得奖励性后补助后,应将其技术成果实际应用于解决相关问题。建议加强对获得奖励性后补助经费的单位后续资助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考核其技术成果的实际应用情况和经费开支的合规性。

参考文献

[1]欧阳进良,陈华雄,李志勇. 关于政府采用后补助支持科技项目的探讨[J].科技管理研究,2012(21):204-209

[2]张明喜.财政科技支出中后补助支持方式问题探讨[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4(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