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特点

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特点

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特点

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特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信贷工厂 流程化 标准化

一、“信贷工厂”在商业银行中的实践

最早引进“信贷工厂”模式的是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通过战略投资者――新加坡淡马锡金融控股集团引进并实践该模式。继这之后,民生银行、杭州银行等商业银行也引进该模式为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服务,“信贷工厂”模式正陆续在国内实践并推广。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建设银行“信贷工厂”的实践。建设银行总行在2007年10月率先引进淡马锡信贷工厂模式,将江苏镇江支行作为试点机构创建了“小企业业务镇江模式”品牌,于2008年6月开始试行,取得卓越成效,建行便在全国推广试行。其特色:信贷产品不断丰富,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依托政府平台,加强客户沟通;引进联贷联保方式,实现三方合作共赢;组织架构与服务流程再造,服务效率提升。

中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民生银行开展“信贷工厂”。民生银行2009年在全国范围展开“信贷工厂”模式复制,通过集约化、标准化、批量化的流水线作业,充分利用先进信息技术,针对性设计IT集成系统,辅助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其亮点:产品系类创新;特色营销机制;信贷管理创新。

城市商业银行――杭州银行开展“信贷工厂”模式的实践。结合杭州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中小企业实际情况,杭州银行实现“信贷工厂”本土化。主要特色:单线审批,直接授权;风险管理创新。

二、不同类型银行“信贷工厂”模式的比较分析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中型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在实践“信贷工厂”模式中,实现中小企业信贷业务集约化、标准化、批量化的流水线作业,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各家银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实际情况,模式中又有独特之处。

信贷产品标准化方面,各家银行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特点,通过对信贷客户类型细分,开发了一系列标准化产品。城市商业性银行对信贷产品的深度研究能力有限,在制定标准化信贷产品的时候不需要开发一系列完备的信贷产品系列,而是结合当地经济政策环境及中小企业发展情况,选择基础大、需求相似的细分市场进行研发,形成具有特色的标准化产品系列,发挥“少而精”的优势。例如,杭州银行针对当地基数大的特殊行业推出了适合大型百货商场供应商的小企业的“百货贷”、休闲服务行业小企业的“连锁贷”、适合专业市场个体工商户的“租金贷”、超市供应商小企业的“超前贷”等标准化信贷产品。

组织管理结构方面,虽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总行和分行能够下放一定审批权限给“信贷工厂”,但实际实行双线管理,即钻石团队同时受中小企业中心和地方支行共同管理,团队及成员的具体业务指标、日常培训等工作由中小企业中心负责,但业绩考核仍按照原来的行政层级进行操作。而规模相对较小的城市商业银行,小企业信贷业务实行单线审批、直接授权。例如,中国银行小企业业务实行三级结构分成管理,一级分行负责管理、二级分行负责经营、支行负责销售,而杭州银行小企业信贷实行总行、分行两级管理机制,总行信贷经理和支行信贷经理具有同样审批权限,这样就使得小企业信贷业务审批速度更快。

信贷风险控制方面,由于中小企业存在信息不透明、财务制度不健全等特点,导致我国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信息不对称现象尤为明显。为了最大化规避风险,商业银行就更加注重对软信息的考察,“信贷工厂”中的产业链交叉印证就是考察中小企业软信息的一种。动用关系型贷款,能够很大程度解决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信息不对称的难题。中型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的合作上要远多于大型国有控股银行,其激励机制能够更容易催生高质量的软信息,是中小企业软信息商业性生产的主体,所以在关系型贷款上,中型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相对国有控股银行更有优势。

信息技术支持方面,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中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相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更具有实力。要充分发挥“信贷工厂”的优势,则需要强大的IT系统作为支撑,强大的IT系统能够使生产、加工、服务变得更加严谨与高效,利用IT系统代替人工系统进行预测、记录和分析,能够节约成本、降低风险。例如,中国银行、民生银行都开发了信贷工厂的配套IT系统,高效地处理流水线作业。但信息技术更新换代非常快,研究开发成本非常高,因而对于规模较小的城市商业银行而言,这方面的相对门槛较高而投入有限。

三、“信贷工厂”评价

从不同商业银行践行“信贷工厂”模式的特点对比分析中可以得出:信贷产品研发及信息技术支持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和中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比城市商业银行更有实力;而组织结构和信贷风险控制方面,城市商业银行审批基层少,并与地方中小企业有更为频繁密切合作关系,使得更易于快捷、高效处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

笔者认为,针对“信贷工厂”模式不同的商业银行要根据自身特点,综合考虑中小企业的外部竞争环境、短期生存能力、中期成长能力以及长期发展能力,来选择最大化附加价值设计信贷产品,从客户选择标准化、流程设计差异化中扬长避短,继而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其次,深化贷前尽职调查、开发客户信用系统;交叉销售体系化、提高客户忠诚度;贷后管理精细化、建立“过程控制”考核体系等方面来优化“信贷工厂”的流程。

总之,国内商业银行需结合银行自身属性,构建以战略事业部制或准事业部制为基础的信贷工厂模式。结合各行政区中小企业的行业特点,按照市场营销、业务受理和尽职调查、审查审批、贷款发放、贷后管理、信用恢复和集中清收的流程,积极生产使用中小企业的信贷产品,为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雪中送炭,也为银行信贷业务开拓新的盈利增长点,实现银行与中小企业的双赢。

参考文献:

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特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信用卡产业链;合作博弈;价值链

0引言

《2009-2012年中国市场深度调研与战略投资咨询报告》称,当前我国的个人信用卡持卡人数量已接近7000万,超过40%的信用卡持卡人持有一张以上信用卡。然而,在我国信用卡产业蓬勃发展、信用卡普及率大幅攀升的背后,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的盈利状况并不乐观。目前,仅有招商银行、广发银行和中信银行3家股份制银行在年报中披露信用卡业务盈利,但盈利的总体规模偏少,而发卡总量占整个市场逾50%的四大国有银行,鲜有披露信用卡业务盈利;整个信用卡产业链条价值创造能力远远低于国外同行的水平。究其根源,在于商业银行仅着眼于在自身运营中挖掘利润,忽略了在信用卡产业链上进行有效的价值挖掘和利润增长点的开拓,使得信用卡业务的发展缺少应有助力、推力及活力。

1信用卡产业链、价值链及其价值运动模型

信用卡产业链涉及制卡厂商、商业银行、运营商(银联)、服务商(商务外包公司、第三方支付机构、增值服务商)、特约商户、持卡人等六大主体,其中特约商户和持卡人同为产业链的服务对象。这些主体以商业银行为核心相互作用,产生多种关联联系,如图1所示。一是商业银行、持卡人、制卡厂商、商务外包公司间形成的信用卡制卡和传递的关联关系;二是持卡人通过信用卡与特约商户发生的消费联系;三是商业银行、银联、特约商户、第三方支付机构间的资金流转和清算关系;四是商业银行、持卡人、增值服务商间的服务关系。这四种互动联系在信用卡产业链上形成助推力,推动着信用卡产业链的价值创造,并确保产业链的正常运转。

信用卡产业价值链是信用卡产业链的内生动力,是一条以信用支付为对象的价值增值链。价值链上的各个主体通过对信用支付的不断“加工”,如介质传递、消费、功能升级、平台打造等,为持卡人和特约商户提供信用支付产品和工具,实现信用卡产业价值链的价值增值。如图2所示,信用卡产业价值链上各主体间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相互制衡,构成了信用卡产业价值链的价值运动模型。

从商业银行角度分析该模型内涵有四:

1)持卡人和特约商户是整个信用卡产业链的利润来源。

价值运动模型说明持卡人和特约商户是信用卡产业价值链的最终用户,是商业银行、增值服务商、第三方支付机构产品和服务的主要使用者,持卡人与特约商户间的消费用卡过程为整个信用卡产业链提供了利润来源。商业银行在开展信用卡业务时应最为关注持卡人和特约商户。

2)商业银行与增值服务商、银联为互利关系。

价值运动模型展示了商业银行与增值服务商之间价值传递的相互性。增值服务商主要是指为持卡人提供除信用支付外多元的产品服务,包括保险、基金、手机通信等。商业银行通过在信用卡上嵌套更多的服务项目,增加产品的竞争力,以提高市场份额。银联是传递商业银行、持卡人、特约商户之间交易信息的重要平台,银联网络覆盖面越广,商业银行的交易范围越大、交易量越多。价值运动模型中,银联为价值链不断输送动力,同时亦分享着价值增值的成果。

3)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机构为竞争关系。

第三方支付机构是指非金融机构在收付款人之间作为中介机构提供部分或全部货币资金转移服务(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定义),其涉足领域包括网上支付、特约商户收单等。对商业银行而言,第三方支付机构虽不能提供信用支付功能,但却能通过为持卡人提供更为灵活的付款方式,如支付宝、财付通等,将特约商户集聚而收归囊中。在价值运动模型中,由特约商户输出的价值链在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机构中分流。

4)商业银行与商务公司为互助关系。

商务公司是商业银行转移信用卡业务中技术含量低或人工成本高的服务或操作中间环节的承载商。在价值运动模型里,商务公司通过外包服务为商业银行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从而为信用卡产业价值链创造价值。

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特点范文第3篇

一、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的特点及外部影响因素

(一)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的特点

1.风险的分散性。消费信贷业务面对的是数目众多的个人客户,单笔消费贷款的金额一般较小,风险被大量的个人客户所分担,相对于银行公司业务的风险集点,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具有分散性的特点。

2.风险的长期性。消费贷款一般为中长期贷款,期限可能长达20年甚至30年,风险具有长期性。

3.单笔业务风险不易被监控,但整体业务风险具有一定规律。相对于银行公司贷款业务可以通过考察企业的经营状况来衡量风险大小,消费信贷业务的个人客户还款能力受制于较多意外因素,如失业、疾病等,风险事先难以作出预测。虽然消费信贷业务的单笔业务风险不易被监控,但大量客户所具有的统计学意义上的特征却具有一定规律,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对统计指标(如违约率)的监控来分析业务风险的大小。

(二)影响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的主要外部因素

1.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经济环境对消费信贷业务风险影响巨大。当宏观经济处于繁荣时期时,居民收入普遍较高,借款人能够按时支付银行贷款,消费贷款的风险较小。当宏观经济处于低迷时期时,居民收入下降,失业率升高,借款人支付能力降低,消费贷款的风险趋于增大。

2.利率。当市场利率出现上升时,银行贷款的利率相应上升,借款人的还款成本增高,支付能力下降,消费贷款的风险增大。相反,当市场利率下降时,银行贷款利率也出现下降,借款人的还款成本降低,支付能力提高,消费贷款的风险趋于降低。

3.抵押物价格。抵押物价格的波动是影响消费贷款风险的重要因素。当抵押物价格下降时,特别是当价格下降到低于借款人尚未偿还的金额时,消费贷款的风险将急剧增大。当抵押物价格上涨时,借款人还款意愿也不断增强,消费贷款的风险将减小。

4.居民收入稳定性。居民收入稳定性是考察消费贷款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当居民收入较为稳定时,还款能力具有较大保障,消费贷款的风险较小。相反,当居民收入时高时低,或工作状况不稳定,消费贷款发生风险的可能性也较大。

5.社会诚信状况。社会诚信状况是衡量一个地区能否开展消费贷款业务的重要方面。当一个地区的社会信用状况较差时,存在大量拖欠银行贷款现象,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在这个地区开展消费贷款的风险较大。相反,当一个地区的社会信用状况较好,在这个地区开展消费贷款的风险则较小。

6.政策因素。政策因素对消费贷款的风险也有较大影响。如国家实施增税政策将降低借款人的收入,从而降低借款人的支付能力,消费贷款的风险将增大。如果政府对公务员加薪则提高公务员借款人的支付能力,相应对其贷款的风险将减小。

二、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目标及内容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以最小的成本确保消费信贷的资产质量稳定以及获得一定水平的盈利,信用风险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对信用风险的甄别、衡量、监测、分析、控制和转移。

1.信用风险的甄别。商业银行要对借款人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是否同意借款人的借款申请。商业银行信用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借款人的年龄、学历、职业、收入情况、信用记录等情况,一般通过客户信用评级系统对借款人进行评级,对超过银行设定的信用等级的客户银行便批准贷款,否则就拒绝贷款。

2.信用风险的衡量。商业银行要根据消费信贷业务的历史数据,计算目前消费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大小,以及测算未来一段时间消费信贷业务可能面临的信用风险大小,从而能够使商业银行对消费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进行总体把握,以确定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是否超过商业银行的承受能力。

3.信用风险的监测。商业银行对消费信贷的信用风险要进行长期监测,观察信用风险的变化趋势。监测的数据不仅包括总体信用风险,还可以对借款人的不同特征、贷款地区、贷款类别、贷款期限等分类数据进行监测,以便于银行对信用风险变化的因素进行判断。

4.信用风险的分析。商业银行要对信用风险监测的结果进行因素分析,判断影响信用风险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同时商业银行要对影响信用风险的外部因素进行分析,判断外部因素的变化对信用风险的影响程度,并提出对应措施。

5.信用风险的控制。商业银行要根据消费信贷的信用风险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以防范信用信用风险。在信用风险出现增大的趋势情况下,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采取提高贷款条件、降低贷款金额、减少对某些地区的贷款、限制某些种类的贷款发展等措施,降低信用风险。对发生违约的消费贷款,银行要尽快进行追索,或对抵押物进行处置,以挽回部分损失。

6.信用风险的转移。当消费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超过商业银行的承受能力范围,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贷款出售、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将部分消费贷款转让出去,从而减少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

三、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一)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客户的信用评级水平较低。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信用评级方法才刚刚开始引入综合打分法,评级结果不仅没有与预期损失率建立对应关系,而且其结果是否准确尚待时间的考验。与国际先进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评级的技术水平还很低。

2.信用风险的监测能力差。我国商业银行只能对消费信贷业务的总量、地区、品种等进行信用风险监测,还不能根据借款人的不同特征监测其相应的信用风险水平,从而影响到对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变化的因素分析,同时这些重要数据的缺乏将对我国商业银行客户信用评级系统的发展造成巨大障碍。

3.信用风险管理手段落后。我国商业银行对消费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水平的衡量主要是不良贷款额和不良贷款率等结果指标,还不能运用先进技术对信用风险水平进行事前的预测,因而对消费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管理主要是一种事后管理,而不能做到事前控制。

4.信用风险的控制能力弱。我国商业银行由于对消费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监测能力差,导致不能对信用风险的变化进行准确的因素分析,因而在风险的控制手段上存在盲目性,不清楚该采取何种措施来控制风险。同时在风险控制措施方面重形式,不重实质,如对借款申请人要求过多的、对风险控制并无很大帮助的材料,而对借款申请人的实地调查却很少。

(二)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难点

1.对客户的信用状况难以准确把握。我国商业银行审查借款申请人是否符合条件的重要依据是由借款人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但收入证明的真实性较难判断,即使收入证明真实,其负债情况也无从了解。同时,由于我国尚未建立社会信用体系,银行对借款申请人以前的信用情况无法了解,从而无法判断其道德品质的好坏和还款意愿的大小。

2.缺少相应的信用风险数据。我国商业银行开展消费信贷业务的时间不长,没有收集到足够的信用风险数据以建立相应的信用风险评级模型,因而无法对借款申请人进行准确的信用评估。我国商业银行对借款申请人的审查还主要停留在经验判断阶段,尚无可靠的贷款标准。

3.缺乏信用风险的转移手段。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还较低,商业银行还不能在金融市场上通过贷款出售、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将消费贷款转让出去,以降低信用风险水平。

四、西方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进展

(一)西方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发展态势

1.对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认识逐步深化

银行业本身是一个经营风险的行业,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工作,主要是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经营目标、资本实力等情况,拟定信用风险管理目标和政策,将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从而使实际效益最大化。

2.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管理方法逐步量化

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管理引入量化模型,如内部风险评级模型、风险调整的资本回报模型、VAR模型以及信贷组合管理模型等,商业银行能够更加准确对消费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价。

3.消费信贷审批逐渐完善

消费信贷的授权制度日益科学,审批环节逐渐减少,贷款审批从单笔交易审批走向客户授信总量控制。贷款审批岗位从上到下形成一个系统,相对独立,但贷款审批和业务两个体系在互相制约和分离的同时,又能做到紧密结合,能够确保贷款的及时发放。

4.外部环境日益优化

社会信用制度不断成熟,银行能够很容易了解客户的资信状况。法律环境完善,银行能够很容易地通过处理抵押品或追索保证人等法律手段挽回贷款损失。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为银行转移风险提供了如贷款出售、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手段和广阔的操作空间。[1]

(二)西方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

1.内部信用评级系统(IRB)

信用评级是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基础。只有建立了科学的信用评级系统,商业银行才能够采用一定的标准对贷款申请人进行评估,并决定是否贷款,以及对贷款进行定价。西方商业银行的信用评级在经历了经验判断、分析模板、打分卡等发展阶段后,现在已进入模型化阶段,即内部信用评级系统。内部信用评级系统是建立在银行自身的历史数据库基础上,应用统计分析模型直接生成系统参数,从而计算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风险敞口、预期损失率等关键指标,从而对业务的风险水平进行精确计量和等级划分,并以此作为风险决策的参照依据。内部信用评级的核心是测算预期损失率指标,其计算方法如下:

(1)提取借款人不同特征的预期损失率。主要程序是运用银行的内部信用评级系统,根据借款人的不同特征情况得出各个特征对应的预期损失率。

(2)计算借款人预期损失率。对借款人不同特征的预期损失率赋予不同的权重,加总得出借款人的预期损失率。

(3)对借款人预期损失率进行评估,以决定是否接受借款人的借款申请。通过对贷款收益与损失情况计算出盈亏相抵的预期损失率,如果借款人实际计算出的预期损失率大于盈亏相抵的预期损失率,被视为不盈利业务,借款申请不被接受。如果计算出的借款人预期损失率小于盈亏相抵的预期损失率,则银行有盈利,借款申请得到批准。[2]

2.CreditMetrics风险管理模型

CreditMetrics风险管理模型是J.P.摩根1997年推出的用于量化信用风险的风险管理产品,其主导思想是通过VAR来衡量信用风险。该模型以信用评级为基础,通过VAR的数值计算力图反映出:银行贷款面临信用级别变化或拖欠风险时所应准备的资本金数值。VAR是指在一定的置信度内,某种金融资产可能遭受的潜在最大价值损失。假定资产损益呈正态分布,令ω为资产的初始价格,α为收益对均值的偏离,δ为资产收益波动的标准差,则在Δt时间内的VAR为:VAR(ωαδΔt∧1/2CreditMetrics风险管理模型的基本思想是信用风险取决于债务人的信用状况,信用风险直接来自于债务人信用等级的变化。信用计量模型的基本方法就是对信用等级变化分析。转换矩阵是不同的信用等级在一定期限内变化到其他信用等级的概率矩阵,通过转换矩阵的信用等级变化的概率分布,和在不同信用等级下给定的贴现率就可以计算出贷款在不同信用风险状态下的概率分布。最后运用期望值和标准差计算一定置信水平下的VAR值。通过VAR可以使商业银行明了消费信贷业务所面临的风险大小,并通过调节用于发展消费信贷业务的资本金配置或调整贷款政策等措施来防范金融风险。[3]

3.资产证券化

商业银行的一部分消费贷款可通过出售给抵押证券公司(SPV),再由抵押证券公司以这些资产为抵押,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BS),出售给市场投资者,从而使这些资产从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消失。当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业务过于集中或超过其风险承受能力时,资产证券化能够分散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资产证券化以后,商业银行与借款人的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抵押证券公司与借款人的债权债务关系,商业银行只承担服务人的角色,从而起到转移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的作用。

五、发展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的对策

1.建立健全客户信用评分系统。客户信用评分系统是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的重要工具,通过客户信用评分系统对客户进行信用评分以决定贷与不贷以及授信额度的大小,使银行贷款审批具有一定的客观参考标准。客户信用评分系统是当前阶段较为适合我国商业银行对客户进行信用评级的方法。虽然客户信用评分系统没有与预期损失率联系,但通过系统对客户的重要特征进行综合评估,依然能够得到具有意义的结果,并能够为发展内部信用评级法打下基础。我国商业银行应借鉴国外先进商业银行的经验,根据客户的重要特征,开发适合我国情况的客户信用评分系统,并在具体运用过程中,根据运用结果对重要特征的标准值、权重进行调节,使之更切合实际情况。

2.加强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数据的收集。我国商业银行的长期任务是要收集消费信贷业务信用风险的相关数据,使客户信用评级与预期损失率建立联系。因此,我国商业银行要尽快建立起一套消费信贷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该信息系统,商业银行可以随时获取消费信贷的风险分布情况,如能根据要求显示客户不同特征及其对应的损失率情况,能够收集、汇总某个地区、产品以及某个风险级别等方面的贷款情况。经过长期的风险跟踪与监测,一方面可以使商业银行发现高损失率的客户特征,并对这类客户提高进入门槛,减少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另一方面,商业银行拥有了一个比较长时期的信用风险分布数据库,再根据这个数据库应用现代统计方法,就能够形成我国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信用风险模型,使我国商业银行的客户信用评级与预期损失率建立联系,达到内部评级法水平,并最终实现对信用风险的量化。

3.进行消费贷款组合管理。贷款组合管理是指银行将消费贷款按照其特点通过不同类型的组合,实现风险分散化和收益最大化。在发放消费贷款以后,商业银行应根据贷款的种类、地区、客户群、期限等进行搭配,以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匹配,同时根据不同种类风险的大小,适当提高某类贷款比重,减少另一类贷款的比重,以实现消费贷款组合的风险最低,收益最大。

4.设定风险限额。风险限额是指对借款人确定一个授信总额,该授信额度是某一客户或某一类客户群的最大贷款金额。我国商业银行在缺乏相应的风险数据情况下,可以通过设立风险限额来分散银行的消费贷款风险,防止对部分客户或部分地区的贷款过大。风险限额可以对某一客户设定风险限额,或对某一类客户设定风险限额,或对某一地区、某类贷款设定风险限额。

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特点范文第4篇

与传统信贷模式相比,供应链融资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是商业银行选定在供应链中居于主导地位、在业务往来中具有明显优势的大型优质企业作为核心企业,围绕核心企业为其上下游经营管理规范、商业信用良好的参与主体提供融资服务。供应链融资中,商业银行改变了过去对单一企业个体的授信模式,转向考察整个供应链的交易背景和交易风险,跳出对单个企业静态的财务报表和孤立的个体信用评级等框架束缚,基于对供应链和核心企业的评估分析,根据连续稳定的真实交易关系,选择资质良好的上下游企业作为融资对象,通过存货、应收账款、订单、仓单等商品抵质押或者核心企业的担保,开展信贷融资业务。

二是商业银行基于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商业信用,为融资对象提供匹配交易周期的信贷资金,重点考查交易的真实性和自偿性。供应链融资更加注重债项评级,在当前信贷抵押文化盛行的金融环境下大大减少了对抵押和担保的要求。同时,银行通过设置封闭性贷款流程,凭借对物权单据的管理、操作流程的控制和融资款项的封闭运作,确保融资对象在供应链交易过程中获得的销售收入作为第一还款来源,因而供应链融资总体来说风险相对较小。

三是供应链融资有效利用了供应链参与主体之间稳定的契约关系和相互的熟悉信任关系,合理利用了核心企业的信用增信和担保,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融资设计。所以,供应链融资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边界清晰、各参与主体密切协作、良性和谐的供应链商业生态系统。

四是为充分利用第三方的物流监管和信息优势,进一步顺畅供应链融资流程,创新供应链融资模式,供应链融资业务中可以引入第三方的物流企业、行业协会和合作组织。第三方物流企业掌握着大量的物流信息,对库存物品规格型号、质量、价格、销售市场等情况比较了解,他们的引入既有利于扩大抵质押物品范围,又能做到有效监管;行业协会和合作组织掌握着大量的成员信息和丰富的市场信息,内联成员、外接市场,他们的介入则可以帮助银行大大降低信息获取成本和信贷交易成本。

二、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的业务模式

传统信贷业务模式下,商业银行对用信主体进行信用评级,并要求提供固定资产抵押或有效担保。在供应链融资业务模式下,商业银行可以充分利用核心企业与上下游参与主体交易所产生的存货、应收账款、订单、预付账款等动产或权利作为抵质押,扩大了担保范围,创新了信贷业务模式。

(一)商业银行对核心企业上游开展的供应链融资业务模式

供应链上游的企业作为核心企业的供应商,如果与核心企业存在真实稳定的交易关系,由交易所产生的存货、应收账款、订单就可以转化为可预期的未来收入现金流,因此商业银行可以基于核心企业的信用、供应链的畅通运作以及未来的现金流开展相应的供应链融资业务。

1.基于存货的融通仓融资业务模式

融通仓中的融是指金融,通是指物流流通,仓是指存货仓储,存货则包括企业采购的原材料、加工的半成品以及待销售的产成品等。融通仓在供应链融资中引入了第三方物流商,商业银行与物流商签订合作协议。按照银行要求,核心企业的上游企业要将存货放置于物流商仓库中,物流商要采取存货验收、价值评估、货物运输甚至货物处置等物流监管措施,上游企业则可以以存入物流商仓库中的存货作为抵押申请信贷融资。

2.基于应收账款的质押融资业务模式

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是商业银行根据供应链销售合同或服务合同,以上游企业对核心企业形成的应收账款单据凭证作为质押物开展的质押贷款。由于核心企业是上游企业的债务人,商业银行可以要求其参与到具体融资方案中来,起到反担保作用。

3.基于订单的质押融资业务模式

订单质押融资是商业银行根据供应链订单合同或供货合同,以核心企业对上游企业形成的订单作为质押物开展的质押贷款。由于核心企业履行订单义务的意愿、能力较强,商业银行更加关注的是定单审查、资金用途监管等贷后管理工作,以确保贷款资金用在定单业务上。

(二)商业银行对核心企业下游开展的供应链融资业务模式

下游企业往往要向作为核心企业的供应商支付预付款,换取未来的提货权,商业银行可以基于预付账款,要求下游企业以代表提货权的特定仓单作为质押物,开展预付账款质押融资。预付账款供应链融资的一种业务模式是保兑仓,保是指保证金,兑是指承兑汇票,仓是指货物仓储。同融通仓业务模式类似,保兑仓也引入了第三方物流商。在保兑仓中,下游企业向商业银行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后,银行开出以核心企业为收款人的银行承兑汇票,核心企业收到汇票后通过物流商向下游企业发货并将仓单交由银行,银行凭仓单向核心企业拨付货款。由于核心企业获得了批量销售的便利,银行一般要求其承诺回购剩余货物并为下游企业承担连带担保责任,以降低并缓释融资风险。

三、中小企业和“三农”信贷模式创新

供应链融资的本质是将整个供应链纳入考查范围,既突破了商业银行对单个企业个体传统的授信要求,又扩大了有效抵质押担保范围,为破解中小企业和“三农”信贷难题提供了思路。

一是在供应链融资业务中,商业银行依托供应链真实的交易背景,借助核心企业的信用及其为中小企业提供的直接或间接的担保进行信用增级,基于对上下游中小企业的存货、应收账款和预付款等进行抵质押融资,可以解决中小企业抵押担保不足的问题,大大拓宽了客户和业务范围。同时,通过与核心企业的深入合作和沟通交流,借助核心企业对供应链中小企业的深入了解和居于优势的业务话语权,商业银行可以掌握到中小企业的相关信息,切实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比如,被评为2012年度优秀中小企业服务产品的中国农业银行县域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就是农行以县域中小企业与买方签订有效商务合同且卖方已按商务合同约定履行了主要义务的应收账款为质押担保,为卖方办理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保函等表内外融资业务。该产品针对供应链中小企业客户与核心企业之间合作关系较为稳定、应收账款质量相对较高的特点,以应收账款质押担保的方式为客户提供融资服务,有效盘活了企业资金,缓解了中小企业客户担保难、融资难的问题。

二是在“三农”领域,商业银行选定农产品供应链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流通贸易企业、产业园区基地等作为核心企业,基于农户或农村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真实稳定交易所产生的订单、存货等资产,通过“银行+龙头企业+农户或农村中小企业”方式开展龙头企业带动型、通过“银行+农产品流通贸易企业+农户或农村中小企业”方式开展商业渠道带动型、通过“银行+产业园区基地+农户或农村中小企业”方式开展产业园区带动型、通过“银行+农业合作组织+农户或农村中小企业”方式开展合作组织带动型等多种形式的供应链融资,将银行信贷模式由“点对点”升级为“点对线、点对链”,实实在在帮助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较好地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以中国农业银行内蒙古通辽分行的供应链融资为例,该行基于一条较为稳定成熟的农产品供应链,积极开发“银行+龙头企业+地区经销商+农户”的供应链融资产品,其主要创新在于农行选取一家实力雄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核心企业,双方签署“三农”金融服务合作框架协议,明确由核心企业作为供应链中经销商及农户贷款的保证人,农行根据核心企业的发展前景、经营期限和资产、负债情况为其核定担保额度。地区经销商基于其对农户的了解,向农行提供订单农户名单。农行则按照名单进行实际入户调查,并采用核心企业担保与农户联保结合的形式向农户放贷,秋收后由核心企业按照订单约定优先向农户收购,保证了还款来源,有效控制了风险。

四、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对供应链融资的认识

供应链融资既是一种新型的信贷融资模式,又是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模式,这种业务模式重点考察商业信用和核心企业,既扩大了抵押担保范围,又降低了信贷风险;既可以巩固银行与核心企业的合作基础,又可以甄选储备成长性中小企业等潜在优质客户;既可以做大资产业务,带来稳定的保证金存款,还可以增加结算、理财、代收账款等中间业务收入,有助于资产、负债、中间业务的联动发展,是商业银行提升差异化竞争优势和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对此,商业银行应当充分重视,加大对供应链融资的本质、特点、运作机制、管理技术以及业务流程等方面的前瞻性研究,抢抓抢占市场先机。

(二)进一步提高供应链融资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

不同行业、不同产业、不同地域的供应链具有很大差异,表现出很强的行业特色和地方特色,商业银行应当深入分析不同供应链特征和金融需求特点,因业制宜、因地制宜,主动创新、持续创新,针对性地提供契合中小企业和“三农”领域金融需求的信贷产品和服务。特别是应当努力挖掘并充分发挥供应链核心企业、专业物流公司、合作组织或行业协会在信息获取、信用增级、风险缓释转嫁方面的作用,创新开发出适合行业产业特点、业务操作标准高效、风险控制完善有效的多样化、差异化的融资产品和服务。

(三)进一步提高供应链融资风险管理水平

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特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银企信用 企业信用 比较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商业信用与银企信用管理,是在借鉴国外的相关领域方面的知识与技术中逐步探索并成长起来的。不难发现,对信用的分析主要基于银行金融性信贷研究的基础上,银企信贷信用因其影响的普遍性及重要性,获得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企业商业信用与银企信用并未作详细的划分。

然而,因为在系统构成上有所不同,银行信贷所产生的信用与企业运用的商业信用运作特点也不尽相同,我国的不少学者已经感受到这种不同而做出了一定的思考与分析。如“自信用”与“他信用”的提出,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应同时考虑等等。刘光明在其著作《企业信用》中,也提到了企业信用与银行提供的信用有所不同。

文章对银企信用和企业商业信用做了一个比较分析,为进一步了解和分析企业商业信用,以及进一步发展有针对性的企业商业信用管理提供参考。

一、对两个信用系统的研究发展状况

1.银企信用研究发展

我国银企信用体系由信贷信用和银行自身信用构成有机联系,银企信贷信用是整个银企信用体系的大前方,属于外部的信用风险,针对银行面临的外部信用风险管理中,为了有效地预测和控制风险,各种信用判别及评级的思想及方法得到了相当丰富的发展,目前,学者们围绕着这个主题,将模糊数学、神经元、人工智能等交叉学科的知识运用到了银行的信贷系统中,各种评价指标体系也百花齐放。

作为整个信用大体系的后方,银行的自身运营管理也得到了相应的重视。内部系统的稳定与安全成为了研究及管理的重点,系统和动态成为现今研究的主要视角之一。如何应对不同的风险,保障银行的稳定运行,学者们各抒己见。通过学习并消化吸收银行微观经济学、银行功能理论、银行竞争理论、银行风险管理理论、银行监管理论,以及金融稳定理论,为银行的内部运营提供了系统的指导。新的《巴塞尔协议》修改草案在原协议的基础上,强调了银行个体对其资本充足率进行个性分析,不难看出,动态、系统地思考整个信用系统的思想得到了加强。

2.企业商业信用研究发展

我国对企业商业信用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上世纪90年代早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企业商业信用的运用得到了发展,引起了相关学者的关注。90年代中期,在认识到企业应该对商业信用进行有效管理的同时,对企业商业信用的有效运用进入了学者们的视野。合理运用商业信用融资、合理运用银行及商业信用负债经营、推动商业信用票据化等观点揭开了商业信用运用的面纱,推动企业运营向商业信用的深层运用探索。90年代后期,财务结构、资本构成与商业信用风险的研究成为对商业信用分析的关注点,动态调整、合理控制商业信用规模成为新的对策建议,博弈论、信息经济学等新的理论引入到了信用分析中,此时的研究建立在银行信用的研究成果之上,关注的重点放在应收账款方面。

世纪之交,由于国有企业的转轨及改制,逃废银行债务成为一种不良现象,电子商务等新兴的商业模式的兴起,市场运作节奏的加快,也给商业信用的运用带来了新的思考。神经网络、模糊算法等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也被引入到商业信用的管理中来,此时,对信用的建设的看法已经由企业个体开始拓展到政府、社会等大系统的协调上。此时,已经有部分学者感觉到,银行信用与企业商业信用有相当的差别,在企业的信用管理中,应当把应付账款纳入独立的商业信用管理体系中来。

不难发现,企业商业信用管理在沿用银企信用管理思想及原则,采用的信用评价决策指标也同出一辙,没有系统的针对企业商业信用运作机制进行研究。

二、两个信用系统的比较分析

1.基本构成框架比较

(1)银企信用的基本框架。银行在提供信用的时候,主要是担负了授信方的角色,为众多的企业提供信用服务,其受信角色被弱化。只要符合基本的一般性信贷条件,各个行业都能够在银行的信贷系统中建立信贷关系,产生银企信用。因此可以得出,银企信用的框架体系中,银行是作为一个平台在发挥着作用,其架构体系是一个单层单侧并行式架构。

(2)企业商业信用的基本框架。企业是因为与前后向企业发生贸易往来,并采用赊销进行商业运作而产生商业信用的,企业的商业信用是因为价值链的作用而产生和衔接在一起的。从结构上看,企业商业信用范围相对集中,无法与银行的信贷范围相提并论。绝大多数企业不仅承担了授信人的角色,还同时扮演着受信人的角色。不难得出,对单个企业而言,这种架构情形下的企业商业信用可以看成是单层双侧并行或串行的,对整个价值链而言,则是多层双侧并行或串行的。

2.运营机制比较

银企信用是一种投资运营机制,银行作为投资方,企业作为受信方。每个契约信用只针对单个企业起作用,是独立的并行运营机制,银行作为信用主体,相对而言只有适应机制作用。个别行业性的市场波动,都会给银行带来局部的信用风险,但是,整体性的运营结果,是银行不受个别市场的波动左右,外部风险中,只有整体性的宏观经济系统风险,才会给银行带来显著影响。如果消除系统性的影响,其风险分布特点呈现出正态分布的影响特征。

企业间的信用既有投资作用,又有筹资作用,在运营的时候,每个契约将会因为企业载体的作用,向价值链的上游传递,是一种关联性的运营机制,既有适应机制作用,又有传导机制作用。行业性市场的波动,对于企业的商业信用而言,不是本行业的波动就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否则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影响,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影响特征。

这两种结构的不同,造成其关注的焦点一是集中在相对统一的一侧,想要实现结构的稳定和系统均衡,只需要对这一侧的相关细节取得良好的管理就能够达到目的。而企业信用结构,不仅需要各自关注两个方面的稳定和均衡,还由于这两个方面在企业的商业再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输入输出角色, 需要从整体的角度来进行协调。

3.管理重点及影响比较

从管理的重点来看,目前银行自身的信用由国家提供,银行更多地关注于受信方的信用状况而不用顾虑自身的信用状况,作为企业对商业信用进行管理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商业信用受信方的状态,还需要结合自身的信用状态来调整企业的信用体系运营。

从运营结果的影响来看,银企之间的信用运营结果只影响银行与企业,不会对第三方产生影响。而企业之间的信用运营结果由于传递机制的存在,将会向两端漫延。

4.信用载体比较

从信用的载体来看,银企间的信用载体是资金,发生和结束信用关系都是以资金的结算来完成的。而企业间的信用关系载体并不局限于资金,在价值链运营的过程中,作为价值载体和实现物的商品,也承担了信用载体的角色。所以,企业间发生信用关系的载体除了资金之外,还有实物商品,这也给企业间的商业信用关系带来了更为复杂的变化。

因此,从以上分析来看,银企间的信用与企业间的信用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将银企信用的管理思想及方法沿用到企业间的信用管理,必然需要进行调整。

三、结论

从以上分析得出,银企间的信用与企业间的信用有着较大的区别,带来的运作机制及影响等等都有不同。为了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特点找到适合的信用运营机制及管理方法。在企业商业信用应用广泛的今天,系统化思维、博弈论、网络化研究视角等等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的引入,也有效地拓展了企业间信用的研究。本文对这两种信用形式的对比分析,力图为发展企业信用管理提供参考,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处于转轨发展阶段,相关研究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和推进。

参考文献:

[1]王锴:商业信用与电子商务[J].经济学家,2003,6,123~125

[2]黄瑞芬:基于商业信用谈保障企业债权人的合法权益[J],上海金融,1999,12,33~34

[3]刘光明,企业信用[M],经济管理出版社,北京,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