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灌溉技术的发展

灌溉技术的发展

灌溉技术的发展

灌溉技术的发展范文第1篇

【摘要】本文综述了节水灌溉技术内涵、体系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的4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 节水灌溉;技术,趋势,建议

【Abstract】This text overview stanza water irrigation technique content, system and development trend, put forward propulsion stanza water irrigation technique development on this foundation of 4policy suggestion.

【Key words】Stanza water irrigation;Technique, trend, suggestion

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不仅是节水的需要,也是农业现展的需要。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对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节约型社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就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及发展趋势作一探讨。

1. 节水灌溉技术含义及体系

节水灌溉技术是比传统的灌溉技术明显节约用水和高效用水的灌水方法,措施和制度等的总称。灌溉用水从水源到田间,到被作物吸收、形成产量,主要包括水资源调配、输配水、田间灌水和作物吸收等四个环节。在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节水措施,组成一个完整的节水灌溉技术体系,包括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农艺及生物节水技术和节水管理技术。 2. 节水灌溉新技术 3. 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趋势 4. 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政策建议

(1)提高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认识。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农业灌溉用水要在用水总量基本不增加的情况下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只能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灌溉必须走节水型的发展道路。因此,我们应加大对发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全社会都来关心节水灌溉技术,形成一个较好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环境。

(2)形成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内在机制。通过制定和运用好水价、水权这些经济手段,对农业用水需求进行有效调控,削弱低效益膨胀型的用水需求,杜绝无效益浪费型的用水需求,促进节约农业用水的需求,从而推进节约灌溉技术发展。

灌溉技术的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字:节水灌溉技术

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灌水方法是地面灌溉,传统的地面灌溉包括漫灌、格田淹灌、沟灌和畦灌,由于土地不平整,灌溉管理粗放,灌溉工程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水资源浪费很严重。随着土地经营规模集约化的转变,激光平地技术的应用以及大型农业机具的使用,地面灌溉在灌溉效率和灌溉均匀度两方面都有很大提高。在地面灌溉设计和管理中,计算机技术是辅助地面灌溉改进的有力工具。在发达国家,一些先进的地面灌溉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田间闸管系统、水平畦田灌溉技术和渡涌灌溉技术等,水资源浪费现象有了明显的改善。传统地面灌溉技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也得到巨大的改变,其中,耪细地面灌溉技术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并进行了实地应用。近年来,我国也加大了对地面灌溉技术的关注度,专门成立课题针对先进地面灌溉技术进行跟踪研究。

1. 我国地面灌溉技术现状

随着水资源紧缺问题的突出,提高灌水质量、改进地面灌溉技术正成为农业节水技术的核心部分。“九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中纳入了节水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针对水平畦田灌溉技术和渡涌灌溉技术,中国水科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中国水科院引进国外先进设备,结合国外先进技术,研发生产了田间柔性闸管,并积极推广闸管灌溉技术;中国水科院与欧盟联合进行项目研究,系统性地改进地面灌水技术。相对于国外的地面灌溉技术,我国还存在不小的差距,相关的技术研究需要进一步改善和加强。

2. 地面灌水技术措施

由于人口众多,水资源短缺,经济水平较低,广大农村地区的科技普及度不高,难以实现大面积推广先进灌水技术,因此我国必须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加大田间工程的建设力度,积极推广节水地面灌水技术。

2.1平整土地,设计合理的灌水技术参数与沟、畦尺寸

平整土地是缩短灌水时间,节水增产和提高灌水质量、灌水劳动效率、地面灌水技术的一项重要措施。田间工程改造进行土地平整,改宽畦为窄畦,划长畦为短畦,设计合理的入畦流量和畦沟尺寸,可大大提高灌水效率和灌水均匀度。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土质和地形差异较大,无法采用统一标准,各地应根据本地的土质和地形实际情况,建立计算机模型,确定合理的灌水技术参数和硅沟尺寸。

2.2改善放水方式,发展间歇灌溉

传统的放水方式是一次放水,上世纪80年代,间歇放水技术开始被采用,并被誉为地面灌水技术发展是史上的一大突破。间歇放水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波涌状水流促进水流速度,加大水流前进距离(约为一次放水的1~3倍),减少水流的深层渗透,使田间用水利用率达到0.8~0.9。

2.3改进地面灌溉湿润方式

传统的地面全部湿润灌溉方式中,非棵阀土壤蒸发量占总蒸发量的比例高,降低了田间用水的利用率。局部湿润灌溉方式弥补了传统方式的这一不足,并且改善了作物根区土壤的通透性,使得根系向深处生长,提高了深层土壤储水的利用率,达到了增产和节水双重效果。实践证明,玉米、棉花等宽行作物隔沟交替灌或隔沟灌,春玉米与春小麦隔畦灌,湿润面积可减少50%,增产幅度5%-10%,节水高达30%以上。玉米坐水种,可节电90-105 kW•h,节水900m³/h,增收幅度约28%,增产幅度约16%。

2.4改进沟畦放水设施

与人工开口放水相比,采用地面移动闸门孔管(管道输水)或虹吸管(明渠输水) 放水,可以使田间水利用率提高5%~10%。但是,国内现在还未批量生产这些设施,仍处于试验阶段,因此,要加大对这些加工工艺和设施的材料进行深入研究,向着推广应用普及化、生产规模化、技术标准化方向去发展。

3. 新的节水技术

3.1咸水灌溉技术

咸水灌溉主要包括轮灌和不同水质的水混灌。此外,还有利用地下成水灌溉的技术,主要原理是电渗透作用。

轮灌是根据作物生育阶段、作物种类及其耐盐性和水资源分布等交替灌溉咸淡水的一种方法。如雨后有河水时用淡水,早季用咸水;弱耐盐作物用淡水,强耐盐作物用咸水;播前和苗期用淡水,作物的中后期用成水。轮灌可以高效地发挥咸淡水的作用。

混灌是混合使用两种不同的灌溉水,包括两种不同盐渍度的成水混灌、咸碱(低矿化碱性水)混灌和咸淡混灌,目的是改变其盐分组成或降低灌溉水的总盐渍度。混灌在增加可灌水的总量的同时,也提高了灌溉水的水质,得以利用以前不能使用的高盐渍度的成水或碱水。

奥地利研究人员研制出一种利用电渗透作用原理的灌溉系统。该系统中,地下水经各种孔隙及土壤毛细管上升到地表层,净水从电极周围的盐类中游离出来并上升到地表层供作物利用。设备有两组电极:一组是装有正电极的金属管,置于地下水位以下;另一组是作为负电极的导体橱网,埋于植物根部。根据土壤含盐量及土质结构,接通电源(2~12 V),就会在两极间产生直流电场,形成电渗透效果。地下水较丰富的草坪、固沙植物及干旱区果园等地块可以选用这种灌溉系统。

3.2污水喷灌技术

污水喷灌是将农业用水与污水处理结合起来的一种灌溉方式,同时又是一种污水处理方式。污水在用作喷灌前要进行处理(沉淀、筛滤和加入消毒杀菌剂),除去固体污物。将污水喷洒在田里,利用作物、微生物和土壤分解污水中的某些成分,并使部分水经净化渗透后再利用,部分水蒸发到大气中。污水灌不适用于蔬菜,对于其它经济作物,最好仅用于作物生育前期。污水灌的土壤以壤质砂土、壤土和砂壤土为好,水量应参考作物的生育期和种类,如在晚秋、早春和作物苗期应少灌。为了避免地表及地下径流,污水灌要不能大定额灌溉,灌溉强度以不产生地表径流和不造成土壤粘闭为原则。可采用污水和清水混合的方法利用不符合灌溉水质标准的污水,使混合后的水质达到标准再进行喷灌,不过此技术设计的方面比较复杂,一定要有专家的指导才能进行。

3.3利用空气中的水分进行灌溉

利用相关的设施收集空气中的水分,汇集到蓄水池中或直接供给植物利用就是空气水分灌溉法。德国研究人员将一内壁涂有吸聚太阳能涂料的圆筒与数个喷嘴管连接,并将这些喷嘴管掩埋在植物根部之间。夜间降温时,由圆筒内流入到喷嘴管里的空气就凝结成了露珠汇流到植物根部。秘鲁研究人员将一些大型尼龙网垂直张挂在海岸边,收集雾气,雾气凝结为水后汇集到蓄水池,用来灌溉沿海地区的作物。在沙漠上,智利研究人员利用云雾来改造沙漠,他们用巨大的框架支起一张聚丙烯塑料制成的双层网捕捉云雾,云雾变为水后汇集到蓄水池,供沙漠灌溉之用。以上几种节水灌溉技术都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各个地区可以因地制宜选用合适的方式。

4.结束语

水资源的缺乏使得“节水”成为了灌溉技术的核心,特别是我国,人口众多,发展节水地面灌溉技术是必然的选择。但是,我国地面灌溉技术整体水平落后,要形成一个高效的节水灌溉系统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这样的形势下,需要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相关部门研究人员的刻苦钻研,才能保证节水灌溉系统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益农.农业持续发展的农田水土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

[2]FAO.地面灌溉系统的设计和评价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2.

灌溉技术的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节水灌溉;新技术;温室;发展趋势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特别是北方地区干旱缺水已经威胁到经济社会的发展,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而另一方面,农业这一用水大户的灌溉用水利用系数平均只有0.4左右,用水浪费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为缓解水资源危机、有效提高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率,节水灌溉技术得到了日益广泛的研究与应用。在中国北方地区,主要利用日光温室在冬春季节进行蔬菜、花卉等的反季节生产,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在中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得到了快速发展。温室环境中相对湿度较高,很容易诱发多种病害。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使节约灌溉用水量、提高水的利用率同降低室内相对湿度、降低生产成本达到了统一[1,2]。

1节水灌溉工程新技术

应用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能有效减少灌溉渠系(管道)输水过程中的水量蒸发与渗漏损失,从而显著提高了灌溉水的利用率,这些技术尤其是渠道防渗技术在大田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人们节水意识的提高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新技术也获得迅速发展,某些新技术在温室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1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

在中国北方地区,进行反季节生产的温室面积都比较小,多在333~667m2之间。用低压管道输水,将灌溉水引入设施内,并继续采用这种方式将灌溉水输入每块畦田,再进行灌溉。采用这种技术灌溉,可以省去输水渠道的占用面积,同时具有省工、省时、一次性投资少、设备简单、农民易于掌握等特点,而且比土渠省水40%左右,节水效果显著,还能有效地减少水量蒸发面积,降低室内相对湿度。

1.2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由于一次性投资太大,在普通的日光温室中应用很少,但很适合于连栋温室中进行工厂化育苗生产。目前,喷灌技术正朝着低压、节能型方向发展,在温室生产中可采用固定式、中心支轴式和平移式喷灌机。应用喷灌技术,可充分利用温室空间,实行立体栽培,同时依据作物干旱程度,实现适度灌溉,节约灌溉用水量,降低室内相对湿度,减少作物病害发生。

1.3微灌技术

微灌技术是按照作物的需水要求,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以及安装在末端管道上的特殊灌水器,小流量、精确地将水、肥输送到作物根区土壤或地下的灌溉方式。适于温室生产应用的微灌技术主要有滴灌、膜下多孔单壁软管微灌等。

1.4集雨节灌技术

温室顶部的塑料棚面具有一定的产流面积,是“天然”的雨水集流场,配套修建集雨槽和蓄水池,结合滴灌、渗灌技术的应用,就可以利用雨水资源进行节水灌溉。降雨时,雨水沿着薄膜聚集于集雨槽,通过落水管进入蓄水池,蓄水池与室内畦田或作物耕作层保持一定高差,利用雨水自身的重力进行膜下滴灌或地下微压水渗灌。在节约灌溉水的同时,还能有效减少雨水对地面的冲刷,减轻水土流失。

2节水灌溉农艺新技术

农艺节水技术主要是在作物生长发育、作物干物质形成与水分供应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农耕技术和适宜的灌溉手段实现节水,挖掘作物本身节水潜力的灌溉技术。

2.1地膜覆盖

地膜覆盖广泛应用于温室栽培,尤其是冬春季节日光温室番茄、黄瓜等果菜类蔬菜生产,大多采用单行定植—双垄上覆膜—膜下沟灌模式。这种沟灌模式操作简单,有效抑制土壤表面水分的无效蒸发,大大降低室内相对湿度,膜下水分循环利用,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3,4]。其他栽植密度较大的作物如洋葱等可采用平畦覆膜,利用膜孔、膜侧灌溉。

2.2调亏灌溉

调亏灌溉是主动对作物施加一定程度的有益的亏水度,利用水分胁迫的正面效应,从生物学角度来提高水分生产效率,属于非充分灌溉。这种节水灌溉技术广泛应用于设施农业生产中。冬春季节日光温室中,低温弱光高湿的环境很容易造成作物植株的徒长,营养生长过旺,生殖生长就会受到抑制,往往形成“壮秧不壮果”,产量与质量都会降低。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多采用蹲苗控水措施,即在作物苗期适量控制灌水,使作物处于一段时间的干旱胁迫,之后复水,利用补偿效应提高作物抗旱能力,达到节水目的。

2.3保水剂

保水剂又称土壤保水剂、高吸水剂、保湿剂、高吸水性树脂、高分子吸水剂等,能迅速吸收比自身重数百倍甚至上千倍的去离子水,数十倍至近百倍的含盐水分,而且具有反复吸水功能,吸水后膨胀为水凝胶,可缓慢释放水分供作物吸收利用,从而增强土壤保水性,改良土壤结构,减少水的深层渗漏和土壤养分流失,提高水分利用率。目前,保水剂的价格偏高,而且它的使用量还没有统一标准,研究成果还没有系统化,一系列的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推广使用有很大难度。如今保水剂主要作为土壤改良剂应用,将保水剂直接施入土壤或在保水剂中混入无机物质(黏土)制成复合保水剂后施入土壤;也有的用保水剂处理种子表面,即形成包衣种子后播种,也可直接用作培养基。在设施栽培中,可将保水剂与地膜覆盖、蒸腾抑制剂等结合使用,能有效提高作物抗旱增产能力;保水剂与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结合使用,节水效果更加显著。

3生物节水技术

生物节水是将作物水分生理调控机制与作物高效用水技术紧密结合而开发出的一种农业节水技术。实际上,就是利用作物本身的抗旱、节水性,减少灌水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采用生物节水技术,关键是要培育节水性强的作物品种。目前,温室生产中一般都选用抗旱、抗寒、抗病性强、高产优质的品种。但还没有把抗旱性强作为选择品种的首要因素,抗旱还没有真正成为育种工作的主要目标,以高水分利用效率为目标的育种工作开展更少。

4节水灌溉技术在设施生产中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为温室生产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升级插上了翅膀,设施生产中工程节水灌溉将朝着自动、精量发展,保水剂等农艺节水技术的应用将更加普及,选用节水抗旱品种将成为节水措施的首选。

近年来,空间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发展,为实现作物水分实时监测、自动控制提供了技术基础。国外已大量使用红外枪技术,实现了作物水分信息的采集与精量控制用水,并采用热脉冲技术测定作物茎杆的液流和蒸腾,用于指导精量灌溉。中国在这一方面相当落后,除了进行个别试验外,还没有进入田间生产应用。因此,精量灌溉在中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是温室生产中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保水剂研究的深入和一系列环保问题的解决,具有超强吸水能力的保水剂的应用将更加普遍。在保水剂的作用下,只需很少量的水分就能完成作物生产。另外,结合作物关键需水期,大力发展非充分灌溉,可使灌溉水量更加减少,再次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不管采取何种节水灌溉技术,节水潜力最大的还是作物或品种本身,即生物节水是节水农业的归结点。不同作物以及同一作物不同品种之间的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不同,wue受数量性状多基因控制,遗传基础复杂,但它是反映品种抗旱性强弱的可遗传性状。研究发现,控制wue的直接主效基因的遗传规律后,就可以通过遗传工程利用转基因方法进行转节水(高wue)基目作物的培育和改良。通过作物或品种的自身作用提高其内在抗旱性、节水性是生物节水的最终潜力所在。在节流的同时,还要力争开源,以弥补淡水资源的不足。应加强盐水、污水的处理技术研究,逐步完善其配套的灌溉技术,争取早日应用于实际生产。

5参考文献

[1] 赵英,郭旭新.节水灌溉新技术在温室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07(11):17-18.

[2] 李永海.设施农业节水灌溉微灌技术在温室中的应用[j].河北农业,2006(8):21.

灌溉技术的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water-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modern agriculture, building economical society has the very vital significance. Analyses the irrigation and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of water-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trend.

Keywords: farmland; Water conservancy; Water-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ies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前,随着我国环保形势日益严峻,水资源紧张成为当前一个突出的问题。推广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是要改变自古以来的传统耕作习俗,以科学的方法按照最好的作物灌溉用水需求,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这也是传统农业向高产、高品质、高效率的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经之路。纵观我国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正在研究或已经得到推广的节水灌溉技术的多达数十种。每种技术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各自的适用条件。只是一些技术上比较成熟,而一些技术还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完善。一般条件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包括输水方法、灌溉方法、灌溉系统、田间辅助等环节,下面分别具体分析。

1 节水灌溉技术

1.1 输水过程的节约措施 长期农作生产过程中,我们的农业生产采取的均是采取挖土成渠把水输送到灌溉地头。但在输送过程中,有的水资源已经被白白蒸发掉,造成水量流失。专家调研统计,当前农业生产中的灌溉渠道未能得到充分运用,仅有 50%~60% 的水被用于农田灌溉、这些都表明节约农田用水的重点要搞好输水环节,制定正确的方案实施节水策略,这对于节约农业成本是很关键的。

1.1.1 渠道防渗。对渠道防渗而言,其运用到的材料是多个方面的,每种材料都会发挥出自己的性能。一般运用较多的主要包括干砌块石、浆砌块石、砼预制块、现浇砼护面等。

当前水利建设运用较多的则是“ 三面光”渠道。在运用砼护面过程中发现渠道较小时则选择用U型砼渠,从而有效改善了输水流量,使得过水断面变小。

1.1.2 管道输水。不仅仅是渠床渗漏,在输水环节中也会出现水面蒸发或者渠床上杂草的蒸腾,若采取管道输水就能显著改善这些输水损耗。而当喷灌、滴灌和微灌等要求较严格时,则进行地面灌溉择要选择低压输水管(< 200 kPa)。

1.2节水灌溉方法 通常所说的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就是农田田间配水,当灌溉水到达根系的分配方式不一样时,其产生的效果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当前,节水灌溉技术多数包括以下几点。

1.2.1 微灌。现代农业生产中对于微灌技术的运用,常会涉及到的技术集中于滴灌、脉冲灌溉、微喷雾等待。若参照微灌设备性能进行划分又包括常压微灌和重力微灌;若参照灌溉设备的情况则包括铺设于地下灌溉和地面灌溉。微灌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对作物灌溉水量消耗严格控制,其包含灌溉控制系统、水过滤系统、输水管道等结构。

1.2.2 喷灌。选择喷灌技术则必须要结合相应的设备进行操作,一般采用的有加压水泵、动力机等,有时也可采取水自然下降的势能把水压缩在管道里进行田间输送,再经过喷嘴把水喷到空气中,最后再完整的布置在整个田里,为农作物提供水源。从多有的技术中看,喷灌技术运用范围最广泛,其在所有的农作物灌溉中都能得到普遍运用。

1.2.3 灌溉渠道防渗。当前生产中常遇到的灌溉渠道防渗技术通常包含混凝土衬砌、石头衬砌、浆砌、塑料薄膜材料防渗等,其取得的效果十分理想。

1.3节水灌溉系统制度

1.3.1 不完全灌溉 在灌溉时选择较为充分的方式能够保证良好的作物产量,但在单位水量中得到的产量并非最高。

1.3.2 水稻薄浅湿晒灌。早期的水稻灌溉主要是运用较深的水层,这样来保证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而部分区域采取了串灌、漫灌等方式效果不显著。现代技术中提出了薄、浅、湿、晒等制度,以保证良好的节约作用。

2 农业节水技术推广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推广应用农业节水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来自各种因素与条件的制约和阻碍,只有在不断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基础上,才能取得节水、增产、增效的推广应用,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发展。

2.1 根据作物类型和水土条件,因地制宜选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 应根据种植的作物类型和当地的农田水土条件,因地制宜地选用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对产出效益相对较低的大田粮食作物,在采用农业节水技术中,应重点考虑以改进地面灌溉方式为主体的节水灌溉技术,加强对资金投入较小的减免冬灌机械化免耕秸秆覆盖技术和膜垄沟灌技术的研究和成果的推广应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适当选用投资相对较高的喷灌和滴灌技术。

2.2 依据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方案,确定各类农业节水技术 根据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方案,即压缩耕地面积扩大林草面积压缩粮食面积,扩大经济作物面积,压缩高耗水作物面积,扩大低耗水作物面积,确定各类农业节水技术,从而有效提高单方水的经济产出和效益。

3发展趋势

结合我国国情,节水灌溉新技术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①节水灌溉技术管理水平越来越高。今后攻关的重点是应用高科技术系统的集成,达到时,空、量、质上的精确灌水。②提高水分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今后节水灌溉发展的方向。③地下灌溉是一种最有发展前景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推广速度较慢,但随着关键技术的解决,今后将会得到一定的发展。④地面灌溉仍是主导地位的灌水技术。随着高效田间灌水技术的成熟,输配水有低压管道化方向发展的趋势。⑤喷灌技术仍为大田农作物机械化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其研究方向是进一步节能及综合利用。

4 结语

总而言之,节水灌溉技术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技术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每个地方,每一种条件都可以选择合适的节水灌溉技术,这样可以维持良好的农业生产效率,从而为农民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灌溉技术的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节水灌溉;技术,趋势,建议

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不仅是节水的需要,也是农业现展的需要。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对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节约型社会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就我国节水灌溉技术及发展趋势作一探讨。

1.节水灌溉技术含义及体系

节水灌溉技术是比传统的灌溉技术明显节约用水和高效用水的灌水方法,措施和制度等的总称。灌溉用水从水源到田间,到被作物吸收、形成产量,主要包括水资源调配、输配水、田间灌水和作物吸收等四个环节。在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节水措施,组成一个完整的节水灌溉技术体系,包括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农艺及生物节水技术和节水管理技术。

节水灌溉技术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灌溉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主要包括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技术、灌溉回归水利用技术、多水源综合利用技术、雨洪利用技术。(2)节水灌溉工程技术。主要包括渠道防渗技术、管道输水技术、喷灌技术、微灌技术、改进地面灌溉技术、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及抗旱点浇技术。直接目的是减少输配水过程的跑漏损失和田间灌水过程的深层渗漏损失,提高灌溉效率。(3)农艺及生物节水技术。包括耕作保墒技术、覆盖保墒技术、优选抗旱品种、土壤保水剂及作物蒸腾调控技术。(4)节水灌溉管理技术。包括灌溉用水管理自动信息系统、输配水自动量测及监控技术,土壤墒情自动监测技术、节水灌溉制度等。

2.节水灌溉新技术

目前,比较有发展潜力的节水灌溉新技术是:(1)与生物技术相结合的作物调控灌溉技术。就是从作物生理角度出发,在一定时期主动施加一定程度有益的亏水度,使作物经历有益的亏水锻炼,改善品质,控制上部旺长,实现矮化密植,到达节水增产的目的。(2)应用3S技术的精细灌溉技术。就是运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和计算机控制系统,实时获取农用小区作物生长实际需求的信息,通过信息处理与分析,按需给作物进行施水的技术,可以最大限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土地的产业率。T是农田灌溉学科发展的热点和农业新技术革命的重要内容。(3)智能化节水灌溉装备技术。就是把生物学、自动控制、微电子、人工智能、信息科学等高新技术集成节水灌溉机械与设备,适时地检测土壤和作物的水分,按照作物不同的需水要求来实施变量施水,达到最优的节水增产效果。

3.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趋势

我国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呈现以下趋势:(1)喷灌技术仍为大田农作物机械化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其研究方向是进一步节能及综合利用。不同喷灌机型有各自的优缺点,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软管卷盘式喷灌机及人工移动式喷灌机比较适合我国国情。(2)地下灌溉已被世人公认是一种最有发展前景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尽管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应用推广速度较慢,但随着关键技术的解决,今后将会得到一定的发展。(3)地面灌溉仍是当今世界占主导地位的灌水技术。随着高效田间灌水技术的成熟,输配水有低压管道化方向发展的趋势。(4)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管理水平越来越高。应用专家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控制技术资源数据库、模拟模型等技术的集成,达到时,空、量、质上的精确灌水,是今后攻关的重点。(5)节水综合技术的开发利用,是提高水分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今后节水灌溉发展的方向。

4.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政策建议

(1)提高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认识。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农业灌溉用水要在用水总量基本不增加的情况下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只能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灌溉必须走节水型的发展道路。因此,我们应加大对发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全社会都来关心节水灌溉技术,形成一个较好的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环境。

(2)形成发展节水灌溉技术内在机制。通过制定和运用好水价、水权这些经济手段,对农业用水需求进行有效调控,削弱低效益膨胀型的用水需求,杜绝无效益浪费型的用水需求,促进节约农业用水的需求,从而推进节约灌溉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