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规模经济的种类

规模经济的种类

规模经济的种类

规模经济的种类范文第1篇

关键词:编制林地经济发展规划

一、编制规划的原则

1.1发展村级林地经济应坚持生态立村、产业富民、协调发展、群众自愿、分类经营、分区施策、保护生态的方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村森林经营方案为基础,在做好森林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前提下,科学规划。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发展林地种植业、养殖业,最终达到林业增效、林地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

1.2编制村级林地经济规划应坚持简洁明了、浅显易懂、明确实用、操作性强、突出特色、集中连片、一村一品、上下结合、尊重民意、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

1.3村级林地经济的规划期限为近期(2010年)、中期(2015年)、远期(2025年),近期林地经济发展规划布局以及具体项目安排是规划的重点。

二、规划编制的内容

2.1林地经济现状调查及分析

2.1.1村林地经济现状调查内容包括收集、整理乡镇、村已有林地经济发展规划与目标;本村自然状况(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本村社会人口状况(总户数、总人口、总劳动力等)、林地状况(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防护林等);现有产业发展状况(主要产业种类、面积、产量和效益、经营水平等情况);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中介服务组织及经纪人发展情况;经济发展水平(村集体经济状况、农民技术文化和收入水平等)和其他情况。

2.1.2发展条件分析包括对全村林地经济、建设条件进行研究和综合评价,判断本村发展的潜力与优劣势,找出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最佳发展项目,并按照林农意愿和要求,提出规划期内本村林地经济发展的思路、总体定位及林农适宜发展的产业项目。

2.1.3全村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情况。

2.2确定林地经济发展内容

2.2.1林地经济目标:提出规划期内(近期分年度)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主要林产品和二、三产业的发展目标,及实现目标的项目构成测算;村组及农户经济发展的项目、产值、效益等规划内容。

2.2.2产业发展与定位:应对全村的产业发展水平进行预测,制定产业发展目标,搞好林业生态建设的规划布局,明确全村的主导产业和一至二个特色产业的发展规划(包括区域布局、年度目标、增长速度以及规划期末的发展规模、工作措施等),逐步形成优势产业。提出全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计划,对村内林产品加工业、观光旅游等行业发展进行规划。

2.2.3围绕产业发展,对推进林地经济建设的基层组织机构提出规划建议;对市场组织化程度高、符合国内外市场准则要求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各类专业协会、综合服务社、中介组织等)建设,提出名称、种类、规模和农民参合率的规划建议。

2.2.4提出发展林地经济的融资措施和途径,比如开展林权抵押贷款。

2.3林地经济开发适宜条件

2.3.1森林类别:商品林、除特殊保护地区以外的公益林。

2.3.2林龄:幼、中龄林、成熟林。

2.3.3坡位:中、下腹。

2.3.4土层厚度:20厘米以上。

2.4林地经济开发项目

2.4.1林菌模式。在郁闭的林下种植双孢菇、鸡腿菇、平菇、香菇等食用菌,主要原料为稻草、玉米秸等农作物废料,一次搭棚,可多茬轮种、技术易掌握、市场前景好、收益高,是郁闭林地种植的首选模式。林下种食用菌既利用了林下闲地,又能实现林菌互补共生,比另辟新地建大棚、温室,不仅省地,成本也只相当于大棚生产的10%左右,而经济效益与大棚生产相差无几。林菌模式也可选择保护和发展野生食用菌采集基地,如松伞蘑、榛蘑、松茸菌等。

2.4.2林禽模式。在郁闭的林下饲养肉鹅、笨鸡、山鸡、肉鸭等,放养、圈养均可,每年可养3—5茬,是发展林下养殖的主导模式。该养殖技术简单,群众易接受,市场潜力大、收益可观。

2.4.3林畜模式。在林下可规模饲养肉牛、奶牛、森林猪、野兔,圈养、放养均可,饲草、饲料来源广,技术成熟,市场前景广阔,产值高、效益好,是林下养殖的重要模式。也可在林间养殖鹿、狍子、狐狸、貂等特种动物,效益更高。也可以选择野生动物林下驯养繁育如野猪家养等。

2.4.4林菜模式。根据林间光照程度和蔬菜的需光特性,选择种植种类,也可根据林间光照和蔬菜需光二者的生长季节差异选择种类。如利用春秋季节林间的光照种植山野菜以及蒜苗、菠菜、圆葱等蔬菜,销售容易,效益良好。

2.4.5林莓模式。在郁闭或基本郁闭的林下种植草莓,采用草莓的分植苗或组培苗在林间覆膜种植,惊蛰后顺行搭建小弓棚,四月下旬上市,每亩产量可达2000斤以上,投入较小,技术简易,是城市近郊区发展的好模式。

2.4.6林药模式。在未郁闭的林地内种植较耐阴的中药材,如人参、细辛、天麻等,技术简单、收益可观。

2.4.7林草模式。在适宜郁闭度的林地内发展,可选种类有紫花苜蓿、黑麦草等优质饲草,年收三茬,可出售鲜、干饲草、也可放养畜禽,也可在林下种植园林绿化的草坪,收入较高。

2.4.8速生丰产林和工业原料林营造模式。可选择适合林地或沿海农田林网营造落叶松、杨树等速生丰产短周期工业原料林。

2.4.9发展果材兼用林模式。如培育红松、山核桃果材林。

2.4.10培育食用菌原料林摸式,可选择封育天然阔叶林进行抚育改造等,定向培育食用菌原料林。

2.4.11山地苗圃模式。可选择山势平缓、土层深厚、交通便利的山地(包括河滩地、堤坝、果园等林地),采取发展和保护并重的培育方式培育绿化苗木,解决绿化市场大规格乡土树种苗木紧缺问题。

2.4.12林蛙围养模式。山林小区围养林蛙是养殖林蛙的一种新模式。它是利用天然生长阔叶林混生灌木丛、杂草及地面覆盖枯枝落叶的山坡,附近又有可靠水源等自然条件,围成适度面积的小区,以天然植物为主要遮阴设备,形成半封闭式的养蛙方式。

2.5林地经济规划设计

2.5.1林地踏查。根据已有资料和了解的情况,结合全村森林经营方案,确定适合发展林地经济项目的条件,利用森林资源分布图和行政区划图,了解资源分布区树种、林分、林龄、生长情况、地形地势、立地条件等。

2.5.2外业调查。要认真细致调查,要实测小班的面积,并逐小班记载下列因子。a、林地类型;b、地形、地势、坡向、坡位、坡度;c、土壤种类、土壤质地、土壤湿度、土层厚度、地下水位、酸碱度;d、植被类型、林木组成、郁闭度、林龄、生长及幼苗幼树状况;灌木种类,盖度;草本种类,多度;e、病、虫、鼠害情况。:

2.5.3详细统计本村林改情况、家庭承包造林地现状、经营水平,本村林地经济发展优势和大户生产销售情况。

规模经济的种类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经济人性;正义化;道德资本

经济人性是人性的一个维度,追求效用最大化是经济人性的目标。经济人性正义化指经济人性发挥要符合公平、正义理念,其主旨是为实现老子倡导的“利而无害”、“为而不争”理念,是欲找回亚当·斯密“道德”和“制度”前提并不“虚置”下的经济人性发挥的一种状态。经济社会各种问题产生的首要原因就在于经济人性正义化理念全球认同程度欠缺。

一、经济人性正义化是人类社会的公共需求

(一)经济人性正义化是符合人类目的性的一种公共选择。这种公共选择自身具有自律性、构建性和调节性功能。自律性功能主要体现在“道德理性”和“行动自觉”。“道德理性”可在观念上自觉地保持一种“度”、“适中”及“义务推导”理念。在行动上抑制过分利己,对人类社会行动进行内在指导和适当限制。构建性功能可让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人性的生产力发挥和生产关系双向共同发展。构建性功能还体现在监督标准的供给上,为创设全球性认同制度及构建“道德审视”和“义务推导”机制和模型提供了客观依据。调节性功能是一种“道德审视”和“社会整合”功能。宏观上能促进人类重新审视传统观念、现代观念及东西方观念,萃取出提升人类福祉的发展理念。这是对世界各民族价值观的重新整合,是对符合人类目的性意识形态的一种提升和超越。经济人性正义化上述功能确保社会一种价值合理性和实践合理性。

(二)经济人性正义化内生规范人类公共需求的普适性制度。人性升华即为制度,人类主体人性的综合提升即为普适性制度,包括经济自主、契约自由、公平竞争、平等交换、诚实守信、环保等的经济制度和体现生存、发展、平等、人权等的政治制度。如果说经济人性正义化是价值体系中的一种“理念价值”,那么经济人性正义化内生的普适性制度则体现一种“规范价值”,规范着经济预测、决策、经济目的、经济手段、经济过程和分配结果等保持经济理性,规范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保持人文理性。经济人性讲求功利,人文理性则超越功利。经济理性与人文理性结合可确保制度发展理性,以规范社会发展理性。经济人性正义化不仅能有效地使人性提升为正义化制度,而且可审视现有制度,为现有制度质量、制度结构、制度效应提供一个评测标准,对现存制度改革、完善及构建新制度体系提供了一个不容忽视的“软性”理念。

(三)经济人性正义化确保普适性制度高质量发挥。普适性制度是经济人性正义化的“成像”,反映人类主体人性之共同要求。这也是人类自觉遵守普适性制度,使人类活动具备更大的经济理性和人文理性的前提。自律性的自觉遵守制度,能保证认真程度、热情程度以及制度执行成本降低,市场经济才能有效且健康发展,人类福祉才能提升。实践证明,经济人性残缺,不论表现为经济人性过度、不足或人性体系内在结构失衡,都会减弱或消弭人类社会福祉。人类主体不希望产生贫富分化、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各种社会问题,而以经济人性正义化为基础的普适性制度能在初始环节抑制或消灭产生这些问题的因素。

二、单一人性发展模式的困惑与融合

人性模式决定行为模式,历史上经济发展无外乎有来自西方的“经济人”模式和东方的“道德人”模式两种。

(一)经济人性模式困惑。实践证明,只要亚当·斯密的“制度”前提和“道德”前提虚置,任何社会涉足或置身于市场经济,亚当·斯密理论上的人性二元本性就会倾向于实际的一元本性——利己性发挥。这种单一人性会以难以抗拒的力量内推着人类被迫服从经济人性模式。人类自己为自己套上“效用控制人性”的无形枷锁,各种社会问题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尤其是经济体制转型的国家,社会问题的暴露程度、破坏程度更加明显。一是同化后的人性基础与经济模式不对称。不同经济模式需要不同的人性基础,落后国家经济主体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接受或适应新经济模式,难免会产生人性基础与经济模式不对称,经济行为与经济模式不相应格局;二是加剧不公平竞争。同化后的落后国家被迫要以经济人模式为主导模式运行,要参与同成熟国家的竞争,失败和贸易歧视等是不可避免的;三是资源利用率低。一些国家为提高国际竞争力,不惜拼资源,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在价格上得不到体现,损失浪费严重。在劳动力的雇用上,竞相压低工资,降低待遇等。资金要素贡献率较低,依靠资金存量推动经济发展明显。实践证明,经济人性成为主流人性必然导致整个人性体系内在子人性不能相互制衡而产生非均衡发展,必然产生“工人和他的劳动产品异化、劳动过程本身异化、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以及人与人关系的异化。”

(二)道德人性模式困惑。“重德求善”是这种模式的根本。中国历史是道德人性逐渐强化的历史,这种道德人性的强化预设一种在逻辑上对完美的追求,符合人类能使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的划属于理性动物的属性。但诸多角度都证明单一的道德人性模式是不利于人性超越的,其原因就在于道德人性模式存在着有悖于市场经济的因子,对这种人性的重视会使人性游离于人类需要与经济之外。道德人性的发挥能使人“安身”,即能造就一个适宜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环境,但不能“立命”,“命”的质量因缺乏经济基础的支持而得不到提升。中国计划经济时代是以道德人性与制度人性发挥为主导人性的时代,正是对经济人性的偏离,导致了中国经济缺少应有的动力机制,使中国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方。诚如外国专家所说的“使得中国如此伟大的东西,恰恰被证明也就是后来严重地阻碍着中国实现现代化转换的东西。”

任何单一模式都会出现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上的危机。人类能动思维逐渐趋向另一种人性选择模式——经济人性正义化模式,这种模式是一种“中庸”之道,体现了经济人性、道德人性与制度人性的融合。经济人性正义化是人类的理性选择,应成为世界性的普遍模式,这是历史发展经验在人性层面的体现。传统的经济人性模式因伦理意义危机而开始融入道德人性因素,东方的道德人性模式也因能融入经济人性动力机制而取得举世瞩目成就,亚洲经济腾飞就是最好例证。经济人性正义化模式已得到中外学者的普遍认同。

三、经济人性正义化是人性体系均衡的保障

人的基本需求决定经济人性优先发展,符合马克思的需求层次理论及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一切东西。”从人的自然属性来看,越是基本的需求越需要通过经济人性发挥以直接求取满足。但不否认经济人性发挥是更高层次人类需求(如成就感、受人尊重等)的基础。人类需求客观上需要索取,其需求的满足程度取决于经济人性发挥程度,但并不是经济人性发挥越充分越好,因为经济人性的发挥具有排斥力且具有乘数效应,力度过强或人性非均衡下的经济人性发挥反而会削弱人类社会福祉,这一点已经得到社会发展实践证明。

经济人性的发挥客观上要受道德人性和制度人性的内在制约。经济人性追求内容并不代表人类生存的全部,人类还需要社会安全秩序、舒适的自然环境、良好的社会关系等“公共需求”;经济人性具有加速膨胀的“乘数效应”,必然导致“挤出效应”,排挤道德人性空间。金钱的诱惑会使道德失去调教物欲的能力,而极度膨胀的物欲也定会失去道德的驯服。道德人性是一种“善”的付出,具有吸引力。实践证明,宇宙万物,只有吸引力与排斥力完整结合,才能保证宇宙万物动态永恒,方能养无限生机。制度人性是人们自觉遵守制度、提升制度的内在本性,是人类对制度的一种自觉,这种自觉体现在制度信仰和制度关怀两方面。制度必须被信仰,这是人性均衡、实现经济人性正义化及社会稳定的前提。制度人性能自觉地对经济人性和道德人性范围、发挥力度、结构效应、客观效果进行监督,能有效地协调两者关系以实现有效结合。制度人性受外界的法律、法规、习俗的影响程度较大,与法律、法规、习俗的关系是“同向共生发展”的关系。法律、法规、习俗的刚性强,人内在的制度人性则强,反之,法律、法规、习俗的刚性弱,人内在的制度人性则弱,可以说外在制度与内化人性相互转化的。外在制度约束上升到制度人性后,其执行就存在主动与被动、强制与自觉、运行成本高低、运行质量好坏的不同结果。我们强调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其实质就是要强化制度人性,保证经济人性发挥正义。经济人性正义化客观上要求经济人性、道德人性和制度人性合理配置。经济人性发挥只有得到道德人性和制度人性的合理制衡才能实现正义。

四、经济人性正义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动力器”

经济人性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属“生产力”范畴。经济人性过度发挥或发挥程度不够都不能提供社会稳定发展动力。而经济人性正义化则是把生产关系要素纳入经济人性发挥的要素中来,强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共同发展。经济人性正义化是生产力适度理论,也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共同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西方主流经济学派理论相结合的产物,更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经济人性这一“发展动力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功能展现有时过大,有时不足。人类自身若不能理性地调节这一社会发展“动力器”的推动力度,实践就会自发地客观调节,而实践客观调节结果是让人难以接受的。经济人性正义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向提升,在“质”上实现人类幸福的唯一保证。经济人性正义化是对单一经济人性或道德人性的一种矫正或替代,是对社会发展的“发动机”型号的一种更新,新型“发动机”的动力更具有安全性、稳定性、先进性和社会发展合目的性特点。

规模经济的种类范文第3篇

 

二、经济发展的一般机制: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兴古典经济学

 

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机制是经济学特别是发展经济学需要回答的一个基本问题。古典经济学和现代新贸易理论、新增长理论、新制度经济学以及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发展历程、研究成果及各学派之间的交叉互补深刻地揭示了专业化、分工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和一般机制。在萨克斯和杨小凯(SachsandYang,2〇01)看来,经济发展或者说贸易产生与发展的基本驱动力(drivingforce)主要有两种:一是不同经济主体间的外生比较优势,二是内生绝对优势。2这正是古典贸易理论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斯密认为,天生相同的人可以通过后天选择不同的专业而产生不同产品生产率的差异,贸易产生的根源即在于这种不同劳动分工基础上的绝对优势。李嘉图则认为这种“绝对优势”并不是产生贸易好处所必要的,他强调了外生比较优势与分工的关系。在新贸易和新增长理论兴起之前,人们普遍认为绝对优势是比较优势的一个特例,因此更关注李嘉图的贸易理论。随着经济理论和贸易实践的发展,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开始引起人们的重新思考。一是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之间以及相同或相近工业部门之间的贸易量要远大于发达国与不发达国之间的贸易量,即“林达尔”(Linda)贸易模式,这一现象对李嘉图理论提出了挑战;二是在李嘉图贸易理论中,人们只能利用外生给定的比较优势,这一优势本身不能被内生地决定和发展演进,而且李嘉图模型中只有一种投入要素,其边际的和平均的生产率都是不变常数,不存在报酬递增,这使其难以解释一些新的发展现象;三是李嘉图理论虽然被当作贸易理论的基石,但在现代主流经济学发展中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和关注,突出表现在比较优势理论很少被纳入到正式的数学模型中去,因为李嘉图理论在模型化中会涉及角点解,3而传统的边际分析不能用于这类模型。

 

针对李嘉图模型上述缺陷的理论思考推动了现代经济学在不同层面和方向上的发展。在强调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古典经济学之后,马歇尔将“规模经济”概念引入了新古典经济理论。当一个企业的生产力随着企业规模的提高而提高时,就称存在着内部规模经济,而外部规模经济则是指一个企业的生产力随着整体经济或一个部门规模的提高而提高,而不是由单个企业或部门的规模扩大而产生的。作为无法对古典经济学中分工思想进行形式化处理的一个替代物,4马歇尔建议使用外部规模经济这一新的概念.事实上,这一概念所包含的经济现象很接近于当代在专业化和分工基础上所产生的网络效应。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规模经济被当作经济增长最主要的驱动力量,经济学家利用规模经济尤其是内部规模经济来解释经济增长与发展。在迪克斯特和斯蒂格利茨(DixitandStiglitz,1977)模型中,有一个规模经济和多样化消费之间的两难冲突,一方面规模经济要求生产产品的种类越少,每种产品的产量越大越好,另一方面消费的多样化偏好又要求较多的产品种类数。市场会折衷这一两难冲突形成一种垄断竞争的均衡,内生地决定市场上的产品种类数。容易看到,经济规模、市场容量以及人口规模的扩大都会有利于折衷上述冲突,从而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而前提是要求统一大市场的形成.D-S模型的独特方法和有趣结果推动了当代贸易和增长理论的发展.例如在D-S模型中,交易双方并没有先天的比较优势,但却产生了后天的绝对优势.而克鲁格曼(Knigman,1979)正是利用这一方法,用规模经济解释了国际贸易为何主要发生在先天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之间,而不是比较优势较多的发达国与欠发达国之间的所谓“林达尔”贸易模式。人们发现,利用规模经济概念可以将规模报酬递增引入模型,改变新古典生产函数中单一要素边际收益递减、总体规模报酬不变的基本假定,从而能够解释一些新的发展现象并将某些重要的经济增长变量内生化。埃蒂尔(Ethier,l979)就利用规模经济与机器种类多样化的两难冲突将机器种类数、贸易依存度等变量内生。机器种类的增加与技术进步密切相关,受到这一点的启发,卢卡斯(Lucas)和罗默(Romer)将外生规模经济引入模型而内生技术进步,来解释没有外生技术进步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以及人力资本、知识等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与运用规模经济概念的方法不同,以杨格、I克尔(Becker)、杨小凯等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从专业化的角度来研究报酬递增和内生经济增长,因为按斯密的理论,劳动分工提高生产率是基于专业化能提高生产率这一原理的。可见,对于现代经济学来讲,一个十分基本和必须回答的问题是:递增报酬实现的源泉是什么?是规模经济还是专业化与分工?把生产函数从新古典的不变规模报酬假定修改为报酬递增时有两种途径:一是从规模经济角度;二是从专业化和分工角度。到底哪一种更为科学和根本,两者的关系如何?

 

杨格(1928)从三个方面论述了这个问题,即“分工和专业化是递增报酬的实现机制”,“不仅市场大小决定分工,而且分工也决定市场的大小”,“供给和需求是一个铜板的两个反面”。杨格定理的突出特点是注重从经济网络和一般均衡的角度看待问题。递增报酬的实现机制应当从累进的分工和专业化的角度来观察,将产业的运作视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递增报酬来源于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分工链条不断加长,不同专业化分工之间相互协调所带来的最终产品生产效率的提高。递增报酬是专业化分工的经济网络的基本特征。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规模经济只有在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才能出现,不进行专业分工,而只有生产要素投入的扩大并不会带来生产率的提高。规模经济可能伴随在经济增长和发展过程之中,却不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根源。进一步地看,专业化生产意味着生产者对供给其生产的产品而对其他产品的产生需求,从而产生交易,需求和供给都源于专业化分工。分工的发展会带来市场交易的增加进而促进市场范围的扩大,而市场范围的扩大又会推进专业化分工的发展。经济中的递增报酬正是源于分工水平提高与市场范围扩大之间的正反馈效应,或者说分工的网络效应。专业化分工才是递增报酬与经济增长的根源。

 

与分工和专业化紧密相连的是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交易行为。交易起着不同专业化分工之间联系纽带的作用,从而使整个社会经济形成一个庞大的经济网络.但是交易行为本身是需要费用的,是有成本的。这样,一方面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会带来经济主体之间更多的交易行为,进一步拓展经济网络;另一方面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会受到交易费用的制约,过高的交易费用会阻碍分工与专业化的发展,减少人们之间的交易行为。而交易费用的降低会促进人们之间通过交易获得来自专业化和分工的好处,加速市场化进程,加快社会经济发展。专业化分工与交易行为构成了人类经济社会的基本概貌,而专业化分工与交易费用之间此消彼长的两难冲突(tradeoff)及其有效折衷则成为贯穿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一条主线。将专业化分工与交易费用相结合的新兴古典框架正体现了古典经济发展理论与新制度经济学的融合,可能更科学地揭示了经济发展的一般机制,同时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如地方贸易保护等一系列问题的分析更有解释力。

 

当我们审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时,应当从上述发展的一般机制出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是一个孤立的经济现象,而是由其所处的经济网络的分工水平所决定的,一个地区分工的形成及其演进就是其融入一个更大的经济网络的过程,而网络的规模是同市场规模同步发展的,在现实经济中表现为市场容量的扩大和统一大市场的逐步形成。

 

三、地区分工与经济发展:一个分析框架

 

上文已经谈到,现代经济学对专业化和分工问题的模型化研究涉及到角点解,而这是以边际分析为特征的新古典经济学所难以解决的。幸运的是,新兴古典经济学的超边际分析成功地解决了对角点解的处理问题,使我们能够抛开新古典经济学中消费者与生产者相分离的分析框架,而将经济主体看作一个生产与消费的统一体,来研究其可能做出的生产和消费决策。显然,这样的假设更符合现实,从而大大增强了超边际分析对地区间贸易行为的解释能力程文利、萨克斯和杨小凯(ChenS,SachsandYanS,200°)、萨克斯和杨小凯(2001)以及张定胜(1999)对引入交易费用的李嘉图模型的超边际分析为研究我国的地方贸易保护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分析工具。本文中我们就利用一个简单的引入交易费用的李嘉图模型的超边际分析研究地区分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和地方贸易保护问题。

规模经济的种类范文第4篇

关键词:规模经济;生存技术法;影响因素;电子信息产业

1企业规模、规模经济和经济规模

简单地说,企业规模就是指企业的大小,可以从企业投入或企业产出两个方面来把握。从企业投入方面来看,企业规模是指劳动力、生产资料和产品在企业集中的程度。从企业产出方面来看,企业规模是指企业从事经营活动的空间广度。企业规模正是这生产规模和经营规模两者的统一。

规模经济指的是企业在投入增加的同时,产出增加的比例超出投入增加的比例,即规模报酬递增。如果企业的规模超过一定程度后,则会形成规模不经济。一般而言,规模经济包括以下四种类型:一是生产的规模经济,二是交易的规模经济,三是储藏的规模经济,四是专业化分工的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是规模经济形成的最基本因素。

经济规模是指在既定生产技术条件下,通过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使产品生产单位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规模生产。企业追求规模经济,实际上就是重新配置资源、调整生产规模以达到既定生产技术条件下的经济规模,从而获取最大限额的规模效益。

2影响企业规模的主要因素

从宏观上讲,在一定时期,企业的规模大小受制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当时的整体技术发展状况这一经济力量。从微观上讲,企业的规模大小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经济发展力量。在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整体技术发展状况一定的条件下,企业规模会随着企业资本积累的增加、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扩大。

行业特性。不同的行业,生产工艺特点也不同。有的行业需要巨额投资、资本有机构成比较高,或生产大型及成套设备,或均匀而大量的生产的行业。更适合于进行大规模生产,如采掘业、化工等这些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行业。第三产业及产品由大量零部件组成的产业(如塑料制品及金属制品等行业),这类产业企业的规模大小与效益关系不大,一般属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中小企业的主战场。

市场规模和需求状况。在某一工业中,能以最低效率规模经营的工厂数目,是受市场需要该工业产品的规模限制的,只有当产品的数量达到值得设置相当庞大的生产组织时,这些经济效果才能完全体现。市场需求变化快、品种多样的产品,以及主要是满足地方需要的产品,其生产规模应以中小型为主。市场需求大、品种较单一、需求变化较小且面向全国的产品,条件可能的话应把规模搞大些。

生产要素的供给状况。资源、能源、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供给规模是决定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重要因素。供应充足才可以建立大企业。对采掘工业来说,资源情况是制约企业规模的决定性因素。资源多而集中,可形成大企业;资源少而分散,则只能建立小企业。对加工业来说,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状况对企业规模有较大影响。

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理论上的最佳经济规模,由于受到现有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制约往往不能实现,或者在别国能实现,在我国却不能实现。从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考察,技术因素对企业规模的大小具有决定性作用。

此外,政府的产业政策倾向也会直接影响到企业规模结构的状况,是倾向于反垄断还是鼓励企业规模经营,企业规模结构显然也会有差别。

3规模的生存技术法

在确定企业的经济规模有许多方法,成本比较法、利润比较法、工程法等。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它们的应用条件和对数据的要求也各不相同,这里运用的是生存技术法(又叫适者生存法)。

适者生存法是由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勒首先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一般地说,在激烈竞争中能够生存并且产品的市场份额不断上升的公司或企业的规模就是最优的,因此,判断企业最佳规模经济,就是考察企业在以往全部时间内规模分布状况。这种方法的合理性在于,竞争将趋向于清除那些规模效率相对较低的企业,只留下那些具有较低的平均成本从而在一定时间内生存下来的那类规模的企业。

生存技术与研究规模经济的其他方法相比,应用此方法更直接、更简单,它避开了许多统计与会计方面的困难,对许多行业的规模经济得出了有价值的经验研究结论。应该说这种方法包含了比工艺设备所决定的经济规模更多的因素,在实践中具有更大的应用价值。斯蒂格勒指出,“由于各厂商使用种类不同、质量不同的资源,最佳厂商规模必有多个,呈现某种频率分布,生存技术能对这一分布做出估计。”但采用此方法研究时应注意的是,企业在竞争中生存下来且产品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的原因肯定不止是规模经济这一条。

生存技术法的计算过程如下:1.用销售收入指标把某一产业的企业按其规模分作不同的层次。2.选择两个时点,不能间隔太短,至少有5年以上,这样,才能使采集的有关数据能体现出某种趋向性。然后对每一类规模的企业所占行业产量的份额进行计算,如果某类规模的产出份额在一定时间内下降,那么就认为该规模企业的效率相对较低,一般地说,效率越低,则份额下降得越快。通过长期的统计分析某一行业中生产某种产品不同生产规模的变化趋势,就可能看出该行业的规模与成本之间的关系4运用生存技术法分析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经济

电子信息产业包括微电子、光电子、电子元器件、软件、计算机、通讯、网络、消费电子以及信息服务等众多行业,涉及制造业和服务业两大领域,分为投资、消费和元器件三类。信息经济时代,信息渠道的畅通无阻、信息化建设的推广、新一轮国际电子信息产业的转移,为电子信息产业在中国快速发展创造了绝好的市场环境,电子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在不断突显。

根据统计资料,采用上述生存技术法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1991~2006年间的最佳规模范围进行测度。根据生存技术法的思想,时间间隔要5年以上,需要25年左右的统计数据资料,而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较晚,但规模变化较大,所以时间间隔取为3年,以体现变化情况。

用于规模生存技术法研究的企业,一般取有相当规模的,这里取前100强,根据各个企业的销售额占该年总销售额的比重的分布情况,划分为6个等级。并按照规模等级合计企业数量和该等级占100强的销售额比重。结果如下(见表1):

我们可以发现2%-3%与3%-4%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所以将两者归为一类,并绘成图表如下(见图1)。

由图1我们可以发现,4%以上的规模等级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最佳规模范围(要说明理由),0.5%以下规模等级的销售额比重比较稳

定。

4%以上规模等级的企业数目由1991年的0上升到2006年的6个,而占年百强销售总额比重也是由1991年的0%持续上升到2006年的42.48%,上升幅度非常大,并且稳定。电子产品适用于均匀而大量的生产,资本技术密度较高,规模比较显著。而从生产要素的供给情况来看,不受限于原材料、劳动力等,大的企业也有足够的资金进行规模扩张。并且进入的企业相对较稳定,很多由2%-4%规模等级的企业发展而来,说明大规模和企业容易做强做大,发展较快。

2%-4%规模等级以及0.5%-1%规模等级的企业数目和销售额比重均呈下降趋势,说明这两个规模等级的公司规模有很大的不经济性。

而1%-2%规模等级的企业数目和销售额比重除1994有较大的上升外,其余年份的在12左右波动,销售额比重在14%-19%之间波动,呈不稳定的无趋势状态。总的来说,除少数外,大部分中型企业排位在上下波动,没有很大的变化,说明中型企业还是在市场上占据着一席之地。

0.5%以下规模等级的企业数目上升较大,由1991年的37个上升到2006年的60个,增加了23个,而销售额比重仅由1991年的14.88%到了2006年的15.62%,增加不到1%,绩效并不高。并且我们对比电子百强目录可以发现,0.5%以下的企业数目增长虽多,但变化很大,几乎是重新洗牌,重新进入一批新的企业。说明我国电子信息行业处于成长阶段,进入壁垒较低,新的公司容易进入,中小企业仍有生存空间,但同理进入公司多,市场竞争激烈,如经营不慎,则易被淘汰。

5结论

总的说来,电子信息产业中大企业容易做大,该行业容易进入,但竞争激烈,也容易被淘汰,尤其是不具规模效益的小企业。中型企业在市场上占据着一席之地。近年来大企业数目较稳定,但规模有越来越大的趋势。当然,我国电子百强与国外的跨国公司相比,在规模上还有巨大的差距,2003年的百强企业营业收入之和尚未超过IBM一家企业的营业收入。以上分析说明我国电子产业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尚未达到经济规模。但要注意做大不等于做强,扩大规模外还要注意加强合作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等。

参考文献

[1]朱涛.大型连锁企业最佳规模的测度及其构建[J].江苏商论,2007,(06).

[2]刑冠.企业边界的确定:生存技术检验法在中国的运用[J].甘肃农业,2006,(12).

规模经济的种类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 高等职业教育 策略 宁波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181-02

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必须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共识。近年来,宁波市高等职业教育因其直接培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对区域经济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越来越为政府所重视,各高职院校办学思想也应体现经济发展规律,尤其在特色建设过程中,更要符合经济学的一些重要原理,其中区域经济理论对高职院校建设,最具借鉴价值。因此,深刻分析区域经济环境,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加快应用型人才培养,对于宁波市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区域经济的特点

生产资源是有限的,但有限的资源在区域内进行优化组合,可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经济的区域化,是经济发展的趋势,也是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我国经济正逐步向区域化发展,现已初见端倪。对于沿海地区来说,经济区域化已经是最重要的发展现实[1]。区域经济理论也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经济学基础。区域经济的特点如下:

1.区位性。由于某一区域在空间位置、自然资源、文化特征和政治组织方面存在相对独特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形成与之适应的产业结构、经济种类和生产方式,具有一定的区位特点。因此,区域经济特征主要表现在区位差异和区位优势上。

2.非均衡性。由于同一区域内的资源条件并不均匀,因此,区域经济的重要基础是区域内统一市场背景下,分布的非均衡性,具体表现为城市和农村的二元经济结构。区域经济的非均衡性,使得同一区域内城市和农村形成了不同的产业布局、经济结构以及文化特征。

3.竞争性。区域经济的区位性和非均衡性,使得整个区域的统一市场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中通过竞争配置有限的发展资源。在这种态势下,城市内外各种资源的交换十分频繁,各种经济体为了求得生存,不可能再保持自然发展的状态,全部投入到了竞争中去。人力资源的流动是其中最为重要的表征之一。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区域特性

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更多的投入,尤其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多元化更促使多渠道投入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可能,但与此同时,区域经济同样也可以制约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仅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也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及层次结构。因此,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都必然会体现明显的区域特性。

1.高等职业教育的区位特性。首先,区域高职教育不论其包括的空间范围大小,都可以按产业、行业进行分解。这样,区域高职教育不仅反映了区域劳动力构成结构,也侧面反映了区域的产业及技术结构。其次,经济区域与行政区划基本吻合,且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产力系统,地区之间具有独立性,区域高职教育是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和规划培养人才的。因而,属于同一经济区域内的区域高职教育在目标、层次、类型、运行等方面也具独立性。最后,区域职业教育可根据区域经济的区位性特点,通过整体规划,建立目标明确、组织规范、分工科学、资源共享的教育体系。政府及教育管理部门应有所作为[2]。

2.区域高等职业教育的多元化特性。由于区域经济的非均衡性特征,区域高职教育在整体布局的同时,应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区域内不同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需要,多元化发展职业教育。各高职院校应遵循区域经济的非均衡性特点,把握自身的发展定位,在办学体制、专业建设、培养模式等方面,形成特色、避免重复建设,求得可持续发展。

3.区域高等职业教育的竞争特性。由于区域内办学资源的有限性,各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其生源大战、就业大战,就是最明显的表征。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只有充分利用区域经济的非均衡性,大力建设特色专业,加强特色建设,形成办学品牌,才能在市场化的办学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

三、宁波市区域经济环境的特点

宁波的区域经济发展迅猛,城市综合竞争力已跻身全国十强。从宏观经济状况来看,宁波市三大产业比为3:53:44,县域经济与城区经济之比为5:5,属于区域经济发展比较成熟的地区。总体说来,宁波市区域经济环境有如下特点:

1.产业结构变化

随着科技在生产过程中的大量应用,宁波市的产业结构不仅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而且表现为第一、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更频繁地表现为第二、第三产业间的转移,产业结构的变化带来的是区域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变化。

2.产业集群趋势

宁波的产业组织呈现集群发展的趋势。据对宁波市33个制造行业1999年――2004年产业集聚度指数的统计,其中20个行业的集聚度指数有所增长,13个行业的集聚度指数有所下降,除烟草制品业之外的15个行业呈现出集聚现象。目前宁波市重点产业主要集中在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纺织服装、机电模具、IT产业、旅游会展、文化服务、港口物流、经管经贸、金融保险等10大产业。与产业集群发展相匹配的是宁波企业的块状分布。根据2006年底的统计数据,全市有块状经济145块,年产值786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60%以上。单体规模超10亿元的有6块,超5亿元的有10多块,超1亿元的有90多块。全市块状经济从业人员40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6%[3]。块状经济的发展,对于推进区域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培育专业市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种块状分布,集聚发展的特点,使宁波全面形成了区域性规模企业群体、区域性生产基地、区域性规模品牌效应、区域性规模市场体系,产生立极强的区域竞争力。

3.体制多元混合

宁波区域经济是以混合经济作为主体,民营、集体、国有和外资互融模式的经济体制。至2002年底,国有、集体企业改制面已达到98.9%。宁波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始终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共生共融的开放的混合经济模式,始终坚持国家、集体、个私和外资四种经济成分“四轮驱动”、共同发展,使宁波的区域经济发展成显出活力。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目前,宁波个私、民营以及其他类型的经济实体近30万家,数量和产值均占全市的90%以上[4]。这种混合模式被称为“宁波模式”。

四、宁波市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的策略

2000 年以来,宁波市高等职业教育开始超常规发展,办学规模逐年扩大,专业基本覆盖了农林牧渔类、交通运输类、生化与药品类、资源开发与测绘类、材料与能源类、土建类、制造类、电子信息类、环保气象与安全类、轻纺食品类、财经类、医药卫生类、旅游类、文化教育类、艺术设计传媒类与公安类等16个大类。因此,宁波市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适用性,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策略选择上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

1.根据宁波市区域产业发展的趋势,增强专业与产业结构之间的适应性

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决定了人力资源的流动方向: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从生产部门转到非生产部门;从工业转到服务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到知识密集型产业。这种产业间社会劳动力的大幅度转移,对宁波市劳动力格局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宁波市高职院校应及时适应区域经济产业格局的变化,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增强专业与产业结构之间的适应性。

2.根据宁波区域产业集群的特征,系统规划高职院校簇群式专业发展

所谓簇群式的职业教育专业发展道路,就是根据区域经济和产业的特点,建设与集群经济相对应的具有一定聚集作用的专业群[5]。这样的专业群,以重点专业为核心,根据集群产业所集纳的整个产业链,贯穿相关专业,形成簇群式专业链,从而体现出集聚效应与扩散效应,使专业能够以重点产业为核心,以点带块,以块联片,发挥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宁波市区域经济的一个鲜明特色是产业的集聚性强,产业的高集聚性要求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既要符合区域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更要在总体的专业结构上形成具有鲜明的产业特色,打造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并具有区域经济特点的专业群。

3.根据宁波区域经济体制多元混合的特点,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

宁波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必须走校企合作之路,全面建立校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合作企业在专业申报、课程设置、专业师资培养、实习实训中的作用,鼓励学校兴办实业、产教结合,为实习实训创造条件。实施措施可以包括:高职院校成立有企业专家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在企业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专业设置,确定课程体系,制定教学计划,确保培养出合格的技术人才;在教学管理中,聘请企业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作为该专业的兼职教师,参与专业的管理和运行;在教学设备方面,企业要为学校提供专业实习基地和实验实习设备等。考虑到目前宁波区域经济体制多元混合的特点,与高职院校合作的企业应考虑到那些具有一定实力并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营企业,充分发挥区域内所有企业在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和密切高职院校和社会、企业的联系,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五、小结

经济是决定一个区域发展水平的基础性、根本性因素。一方面,区域经济的总量和水平、结构和层次,决定了这一区域对人才总量、结构、种类、层次的需求,也决定着这一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分布和水平,最终影响到高等职业教育的方式和特点。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也通过其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和种类,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甚至产业结构。基于区域经济和高等职业教育这种相互作用的关系,宁波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必须强化与区域经济的适应性,在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同时,实现宁波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6]。

参考文献

[1]杨来舜.区域经济与职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0.(4):45-46

[2]袁.区域经济特征与区域职教发展模式[J].河南职技师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1(1)34-36。

[3]郇军.宁波块状经济发展模式及策略选择[J].浙江经济,2002(22):46-47

[4]鞠芳辉.论宁波混合经济发展模式[EB/OL],http:///news_read.php?id=370,2006-04-04/2008-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