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镇四下基层工作总结

乡镇四下基层工作总结

乡镇四下基层工作总结

乡镇四下基层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一、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14-28周岁的农村青年58876人,其中团员23396人,团青比例达39.7%。共有129个村团总支,1533个村民小组共建立1104个基层团支部。12个乡镇团委干部平均年龄24岁,全部为大中专以上学历;全县129个村团总支,配备团干部129名,配备率100%,村团总支书记平均年龄28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52名,占40.3%,村级团总支书记兼职率100%。截至8月底,全县外出务工青年为21531人(28岁以下)。

二、主要经验及做法

(一)党政加强对团的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各级党组织结合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将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列入乡村基层组织建设总体规划,有针对性地解决乡村团组织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提高乡村团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为调动乡村团干部工作积极性,有的乡镇制定了团干部任期目标,并将团的工作纳入党建目标责任制进行考核;有的乡镇选择经济条件好、党建工作成熟的村进行试点,采取党建带团建、先进带后进的方式,为其选配了年富力强的团总支部书记,制定和完善了各项团内规章制度,并以点带面,推动其它村团的建设。

(二)乡镇团的建设有所改观。各乡镇把建好班子、选好书记作为工作的重点,对那些素质低、能力弱、威信差的团干部坚决进行调整,调查的12个乡镇中,团委书记年龄最大的26岁,最小的23岁,全部为大中专以上学历,其中大专以上学历5人,党员6人。调查发现,多数乡镇团委能够把“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贯穿工作始终,积极推进“青年奔小康行动”,体现出较高的素质。乡镇团干部较可喜的变化是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发生很大转变。大多数乡镇团干部思想观念跳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等、靠、要”状态,市场积极意识、竞争意识强烈,能够用民主的、示范的、服务的方法来处理事务,比较明显的是实现了“三个转变”:由催收催种向示范引导转变,由行政命令向技术培训指导转变,由简单粗暴向依法办事转变。

(三)村级团组织活动基本正常,能发挥一定作用。被调查的村团支部基本能坚持“”制度,定期向广大团员宣传、贯彻党的有关农村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乒乓球、篮球、文艺演出等文体活动。村团支部班子大都主动团结在村党支部周围,自觉维护党组织权威,认真贯彻落实党组织决议。许多村团组织积极主动带领青年致富奔小康,团干部带头致富渐成气候。六苴镇六苴村团总支书记余金华带动团员青年推广大棚蔬菜、水果等高效科技项目,建起了10多个大棚,既解决了六苴镇靠外运蔬菜的问题,又带动了周围群众致富。

(四)抓待遇落实,全面激发工作活力。根据20*年中共*州委《办公会议纪要》第5期中“村级团干部原则上同意每月按不低于100元考虑,州县各按50%的比例承担”的规定。今年2月,县委就解决村级团干部的报酬问题专门召开了常委会议。会议决定,从今年7月1日起,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每年安排7.74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解决村级团干部的报酬问题。至今年8月13日前,县财政已将资金拨付到各乡镇,并从今年1月份起,全县129位村级团总支书记每人每月将领到100元的报酬,这将全面推动全县农村共青团工作的活跃。

三、主要问题及原因

从总体上来说,目前农村基层团组织现状与共青团参与农业农村发展的要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团的基层组织网络不健全,“软瘫散”的现象在一些地方还较为突出;团的组织设置、团员的管理方式、团的活动形式等尚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转型的要求,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的组织管理方式束缚,个别地方甚至还没有完成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基层团组织的服务方式、服务功能落后,在服务大局和服务青年方面无所是从;一些地方的团干部年龄偏大、素质偏低,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团员队伍的个体素质还不适应当前农村发展形势和要求,个人的发展愿望与当前的发展形势不一致等。

(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基层团组织重视程度减弱

随着环境和形势的变化,基层党组织对团的建设重视程度不高,精力投入不足,关心力度不够,管理措施不强,个别地方甚至放松了对团组织的建设和管理,使许多基层党组织也本着“能维持、能交代、不指望、无任务”的态度来对待基层团的工作,不给团干部交任务,不对团员青年进行教育。特别是乡镇党委在对待和评价团干部工作上,只重党政统一部署,忽视团的自身工作,一些地方单纯以完成乡镇党政安排工作好坏来看待团委书记,不看团的工作效果。有的认为只要把党政部署的工作做好了,把经济工作搞上去了,团建工作自然就会跟上来;还有的认为经济工作压力大,没有精力抓团建。由于放松了团的建设,有的乡镇团委自身建设薄弱的问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二)基层团干部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部分乡镇团委书记面对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很不适应。表现在:一是思想观念陈旧。老办法不能用,新办法不会用,老路子不能走,新路子不会走。二是疲于应付临时性任务。有些团委书记把主要精力用在应付乡镇党政布置的工作上,不能以主要精力抓团的建设,本末倒置。三是工作思路不够清晰,服务意识较差,在新形势下对团干部的学习教育抓的不紧,管理不严,尤其在对村级团干部的教育管理上缺乏强有力的措施和手段。四是个别干部作风浮躁,怕吃苦、图清闲,只求平平安安过日子,缺乏好的精神状态和开拓进取精神,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五是急功近利,没把两手抓很好地结合起来。主要表现在只强调抓经济,忽视团的基层工作,成了纯“经济书记”。

在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和青年就业转移的新形势下,村级团干部队伍建设问题突出。一是自身素质不高。多数村团支部书记为初中文化水平,有的村团支书甚至是小学毕业,外边事懂得少,新知识不熟悉,市场意识差,信息闭塞,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一些老观念、老做法的束缚,思想意识落后,工作方法陈旧,一般号召的多,扎实服务的少。二是带领青年致富的办法少。有的只知道传达上级文件和精神,号召团员青年创业致富,自己却想不出办法,拿不出方案,起不到带头人作用。三是起不到模范带头作用。有些团员反映,有的村团干部宗旨观念、服务意识淡薄,对自己要求不高,甚至混同于一般青年,干部的影响力和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好。也有的虽然是村里的能人富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但是平日里不读书、不看报,一心只想挣“票票”,缺乏一名团干部应当有的修养和觉悟,难以完成团结带领农村青年致富奔小康的任务。

(三)基层团组织建设仍然薄弱

一是乡村两级组织萎缩。近年来,党的基层组织领导干部的配备多半是按照需要来考虑的,不再单独把团干部作为主要考察对象和后备力量;乡镇团干部专职不专用,致使部分乡镇团委有人无组织或有组织无人。村干部队伍精减后,行政村团支书普遍交叉兼职,既无工作压力也无工作精力,空壳支部增多。二是团的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与现实情况不相适应,团组织有形式无内容,团员青年游离组织之外,绝大多数村团组织多年不开会、无活动,许多农村团组织变为空壳团支部,团支部书记无人当,团干部无人干,“名存实亡”甚至“名实俱亡”。三是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力,存在着制度“上墙不上心”的现象。一些相对后进乡镇团委,虽然也有各种制度,但不够规范,在贯彻落实过程中力度不够,遇到问题不是按照程序制度办事,而是看人办事,决策随意,工作随意。

(四)外出务工青年增多,团员教育管理工作徘徊不前

调查发现,农村团员流失严重,发展团员困难,团员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突出。特别是流动团员管理薄弱,多数外出流动团员游离了团组织管理,相当数量的外出归来团员的组织关系无处落实。在团组织生活不正常的情况下,农村发展团员工作也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一个村一年到头发展不了一两个团员,更有的连续几年没有发展新团员,造成农村团员数量逐年减少。由于团员的教育管理工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致使村里大部分团员思想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发挥不了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

(五)团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难以落实

有的乡镇党委把乡镇团委书记混同于一般脱产干部,政治上关心少,工作上指导少,方法教的少,任务安排的少,相应待遇落实少,加之部分团干部兼职过多,影响了热情和积极性。大部分农村团支部书记从事团的工作带有义务性质,无相应的报酬和补贴(其报酬往往是兼任职务的工资收入),有的乡村党组织没有真正把团干部作为党的后备力量来对待和扶持,多数乡村党组织对团的干部育而不备,备而不用,使广大团支部书记感到经济上无报酬,政治上无前途,认为团干职务没什么吸引力,团干部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问题日益突出。

(六)落实待遇后,村团总支书记的选配存在一定困难。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我县村团总支书记的待遇问题被列入了县委常委会议事日程。在财力十分困难、州补助资金尚未下达的情况下,县财政一次性拨出15.48万元解决了全县129个村(居委会)团总支书记每月100元的补助。为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但落实待遇后,村团总支书记的选配又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其中主要是由于村干部待遇普遍较低,三职干部(书记、主任、副主任、文书)每月收入400多元,几大员(卫生员、治安员、林业员、计生员)每月收入仅为200多元。村团总支书记由谁来兼任,其收入就将多出100元,这样,会造成村干部之间利益分配差距拉大,不利于村委会开展工作及管理。所以,村团总支书记的选配问题上,还需要作专题研究。

(七)乡村两级无活动经费。乡村两级组织活动难,主要原因是缺活动经费。由于农村税费改革的全面实施,村委会取消了一切收费项目,除县财政转移支付的每年5000至7000元的办公经费外,基本无其它收入,对村团总支的经费支持也几乎为零。乡镇团委也普遍缺乏活动经费,关心支持团委工作的乡镇,每年“五四”青年节期间,能够给予几百元的经费支持,工作不重视的,就基本没有活动经费。乡村两级团组织无活动经费是导致活动开展不正常的主要原因。

四、对策与建议

鉴于农村基层团建工作中的问题,应坚持以下团建基本原则:坚持以党建带团建,把农村基层团建工作纳入党的建设整体格局;坚持以创新求发展,使农村团组织的建设、改革和发展与农村经济社会转型和发展的进程相适应;坚持以服务促活跃,通过拓展服务领域、延伸工作手臂、丰富活动内容焕发新的生机;坚持城乡联动,形成兼顾城乡两种特色、两种功能的工作局面。

(一)坚持党建带团建,争取党组织重视和支持

各级团组织应紧密配合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工作部署,主动向同级党组织汇报工作,使党组织了解团组织,及时给团组织指路子,压担子,促使党组织将农村团组织建设列入议事日程,纳入党的基层建设的总体规划,使党建和团建紧密结合。农村基层团组织应号召和带领农村团员青年围绕本级党组织的工作中心,努力成为党的农村工作的突击队,充分发挥助手和后备军作用,以作为求地位,以此加强和改善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真正把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成为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坚强集体。

(二)坚持一级抓一级,形成上下联动局面

县乡镇团委是区域内基层团组织的领导核心,担负着指导农村共青团工作的直接责任,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团县委是加强乡镇团委建设的关键,乡镇是加强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的重点,团县委书记是乡镇团委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乡镇团委书记是村级团组织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因此,要按照“以作为求地位、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要求,把乡镇团委建设摆上县级团委工作重要位置,把加强村级团组织建设作为乡镇团的工作的重要内容,统一思想,高度重视,抓紧抓好。一要底子清、思路明。要把乡村团组织建设好,首要的问题是把其现状摸清楚,做到心中有数。然后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和乡村团的建设的实际出发,按照基层团的组织建设“十条标准”、“四个规范化”要求和“五好”目标,提出相应的对策。二是真抓实干。实行乡镇团委联系村级团组织制度,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对那些软弱涣散、缺乏战斗力、自身建设问题较多的村级团组织,乡镇团委要帮助他们整顿提高。一些长期薄弱落后的村,乡镇团委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乡镇团干部要负起对村级团干部的教育管理责任,监督检查工作落实情况,执行好各项制度。三是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乡镇团委要结合地方基本情况和特点,科学合理地确定基层团组织建设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对责任的落实实行严格考核。在实施考核过程中,对完成年度目标的,给予相应的荣誉和奖励;对完不成年度目标的,进行通报,连续两年完不成年度目标的,对村级班子主要负责同志进行谈话。

(三)实施规范化管理,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

1、探索实施团组织规范化管理。在团组织管理上,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将乡村团组织的职能定位在对团员青年的日常管理上,重点抓好“四个规范化”:一是组织设置规范化。努力消除村团组织的“空白点”,对于部分基层组织瘫痪、工作难度较大的村,团建工作可与后进村整顿工作一并进行。二是干部配备规范化。进一步强化乡村团干部配备,把一些德才兼备,文化层次较高的优秀党团员,选拔到团的领导岗位上来,并且尽可能地使团支部书记进入村“两委”。三是制度建设规范化。突出抓好团的组织生活正常化和团籍管理两项工作,搞好集中交接、集中办理,杜绝“档案随身带”现象,最大限度地减少团员流失。四是工作考核规范化。要建立农村团的建设“双重四关”考核机制。“双重”就是按照党建带团建的思路,实行上级团组织和同级党组织双重考核。“四关”即把好目标关,制定好党团考核和团内考核的目标,形成考核意见;把好签状关,对工作目标进一步量化细化,制定出工作目标责任状和合同书,层层签订;把好考核关,按照考核意见和责任状,对团的工作进行考核,考评结果作为评价干部的主要依据;把好兑现关,坚持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将考核结果与政策兑现相衔接,考评结果作为评价干部的主要依据,搞好奖优罚劣。

2、加强乡镇团委建设,关键是抓好班子。首先要配好团委书记。乡镇团委书记的配备,原则上应是党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有一定的青年工作经验、熟悉农村经济工作或基层党务工作。要根据实际确定1-2名专职或兼职团干部,把年纪轻、素质高、懂经济、事业心强的优秀青年人才选拔到团的一把手位置上来。同时要解决好乡镇团委书记的编制和待遇等问题。其次要抓好班子建设。根据乡镇大小和经济结构类型,从行政村、乡镇企业、社区或机关分别挑选2—3名优秀团干部兼任团委副书记。团委委员的分布要照顾到各个方面,使团委班子成员在知识、能力等方面形成互补,达到结构合理、整体优化。第三是提高班子整体素质。在建立和完善乡镇团委书记上岗培训制度的同时,多渠道、多途径强化对团干部的职业、技术培训,特别是要抓好对那些素质能力不适应要求或新上岗的团委书记、副书记的培训,增强他们带领农村青年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

3、不断优化村团组织设置。村级团组织建设就其实质而言,仍然是团组织如何通过合理调整、科学设置来带动青年、凝聚青年的问题,是如何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和适应创新能力的问题。要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围绕所有制结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大行政村团组织的调整、改组力度,发展和创新基层团组织设置模式。在农业经济为主的地方,要着眼于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青年组织化程度,加快产业建团步伐,依托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和各种营销组织、合作经济组织、专业技术协会以及专业批发市场建立团组织;在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较好的地方,要着眼于提高工作的开放化、社会化程度,探索中心村、农村小康示范村团组织的建设,打破原来单纯按行政村或居住区域建立团组织的格局,抓好亦工亦农团员青年的日常管理,增强行政村团的工作与乡镇团委工作的内在衔接。要按照“一轻二强三高”标准配备团干部,从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种养加”大户和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中选拔有一技之长的“实力型”人物担任团支部书记。这部分人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同时已形成一定群体,具有相当群众基础。

4、加强落实待遇后的村团总支书记的选配工作。落实待遇后,村团总支书记的选配建议坚持以下几点:一是村“三职”干部原则上不再兼任团总支书记;二是建议在村委会几大元中选配村团总支书记,并做好待遇及工作量的权衡工作;三是村干部中无合适人选的,可将选配范围扩大到一般群众及村民,特别注重选拔年轻优秀的致富带头人或致富能手、退伍军人等担任团总支书记。总之,落实待遇后村团总支书记的选配,必须坚持既要明确岗位、人员及报酬,又要有利于促进农村共青团工作推动村委会全盘工作的原则。

(四)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村青年增收成材提供保障

只有为农村青年提供扎实有效服务,才能调动农村青年的积极性,赢得农村青年的信任,在农村青年中树立起共青团的好形象。各级团组织要积极协调,借力就势,争取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支持,从组织、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多为青年办好事、办实事。宣传普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切实维护青年合法权益。把建立健全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作为调整农业结构、促进青年增收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重点搞好三阶段服务,即产前当向导,及时向青年介绍产业发展信息,推介最新产品、技术,引导青年以市场需求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产中当保姆,加强乡村业科技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实用技术技能培训活动和“送科技”下乡“教、帮、带”活动,加大乡土科技人才培训力度,帮一级,一级带一级,把服务及时送到青年手中;产后当红娘,建立健全各类青年合作经济组织,在发挥其产前品种选择、产中技术指导作用的同时,着重搞好产后销售服务,切实解决青年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分享流通环节利润。

(五)加强教育培训,促进团的工作可持续发展

乡镇四下基层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根据##省统计局办公室《关于开展农村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检查的通知》(闽统办〔2009〕44号)文件精神,我局认真组织安排各县(市、区)对本级以及辖区内的各乡(镇、街道)、村(居)农村统计工作开展全面自查,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并认真落实。7月21日,市统计局专门组织各县(市、区)农业统计人员在##市召开全市农村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自查总结和复查部署会议,会议听取了各县(市、区)开展自查工作的总结汇报,拟定了基层基础工作检查的复查方案。7月22-23日,市统计局###副局长亲自带领由8人组成的复查组分赴###市和##区开展复查工作。从各级各地检查的情况来看,我市基层党委、政府对统计工作更加重视,农村统计基层基础条件较大改进,基层统计规范化水平明显提高,源头统计数据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一、检查工作的组织实施

    (一)领导重视,周密部署。我局历来重视农村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年初以来,积极探索抓好农村基层统计规范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认真筹划针对乡镇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并做好经费预算安排、培训资料编印、授课人员抽调、受训学员划分批次等前期工作。5月中旬,在认真细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市农村基层统计规范化建设考核办法》(南统[2009]44号),对各县(市、区)的基层规范化建设开展考核评比,并将评比结果纳入年度农村统计工作考评体系。

    7月初,省局通知下发后,我局领导非常重视,迅速召集有关科室人员安排部署,并及时下发了《##市关于开展全市农村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检查的通知》(南统[2009]55号)。各县(市、区)统计局按照省、市文件精神,积极组织安排检查工作,全市从市、县到乡、村,农村基层基础工作的自查自纠全面展开,并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落实整改措施。各县(市、区)统计局同时对本级农村统计工作和统计数据质量也进行了全面检查。

(二)精心组织,全面自查。我市及各县(市、区)统计局精心策划,组织力量,对辖区内的农村统计基层基础和农村统计数据质量全面系统的开展自查。从全市10个县(市、区)、137个乡(镇、街道)、981个村(居)自查情况来看,检查数据总数43.6万笔,查出错误数据2224笔,自查差错率0.51%。其中计算错误763笔,指标含义不清710笔,其他类型错误751笔。自查涉及农林牧渔产值统计、农林牧渔生产统计、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以及其他农村统计调查内容。

自查采取上下结合、点面结合的办法开展。各县(市、区)对本级的农村统计工作和统计数据质量全面检查,并安排辖区内各乡(镇、街道)对本乡(镇、街道)及各自辖区内各村(居)的农村统计工作和数据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在各乡(镇、街道)完成自查的基础上,各县(市、区)统计局组织力量,严格按照省、市统计局文件要求开展了重点抽查工作。

(三)随即抽选,交叉复查。在各县(市、区)全面完成自查的基础上,市统计局7月21日,召集各县(市、区)农村统计工作人员在建阳市开展农村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自查的总结交流,并通过抽签的形式随即抽选四名县(市、区)统计人员参与市局复查组,再次通过抽签方式确定两个复查对象:延平区统计局和武夷山市统计局。市局检查组随后划分两组,于7月22-23日分别对延平区统计局和武夷山市统计局开展交叉复查。市局检查组成员首先对两个县级统计局本级内业开展全面检查,并分别抽选延平区南山镇、夏道镇和武夷山市五夫镇、新丰街道进行全面检查,并随机抽选南山镇的长春街村、夏道镇的徐洋村、五夫镇的五一村、新丰街道的五里村进一步对村级统计工作和数据质量复查。

从复查的两个县(市、区)和四个乡(镇、街道)、四个村的情况来看,复查共检查数据总数1.52万笔,查出各类型错误31笔,复查差错率0.2%。其中计算错误14笔,指标含义不清8笔、现场核实错误2笔,其他类型错误7笔。错误大多出在农林牧渔生产统计、和乡、建制镇基本情况及村基本情况统计等报表内容。

二、基层统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此次全市农村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检查,农村基层统计总体情况良好,基层党政领导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条件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统计队伍人员不稳定,变动频繁。在目前的人事管理体制下,乡(镇、街道)没有设置统计编制,乡级统计人员大多数是兼职,常因乡镇党委政府工作需要而被调整和调动到其他工作岗位,造成基层统计队伍不稳定,人员变动频繁,导致基层统计业务不熟,制度执行不力,数据质量不高。村级统计人员常因换届选举,领导班子变动等原因而变更。经调查了解,延平区20个有农村统计报表任务的乡(镇、街道)2009年以来乡级农业统计人员更换10人次。基层统计人员的频繁变动影响了农村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乡镇领导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检查发现,部分乡镇领导认为农村统计数据对于本乡镇的具体工作缺乏参考价值和实际作用,统计工作只是上级政府部门下达的一项硬性任务,在乡镇财力、人力等相对紧张的情况下,统计工作难以受到应有的重视和关注,工作只是满足于一般的布置安排,对统计工作条件、数据质量等关心不多。共2页,当前第1页1

   (三)统计调查经费难落实,严重紧张。农村税费改革以来,乡镇财政普遍偏紧,乡镇没有统计编制,因而没有配套资金。据了解,全市大部分乡镇采取“实报实销”的方式解决统计工作经费。经济条件稍好的乡镇基本能够及时给予报销处理,条件较差的乡镇正常的业务开支都难以报账。另外,由于村帐镇管,村级经费更是紧张,多数村级统计人员没有工资补贴,村级报表很多是靠乡镇统计人员的面子和个人交情促使其完成。

(四)基层统计工作任务重,人手不足。从县级统计局来说,我市各县(市、区)都只有一名从事农村统计的工作人员,而且邵武市、武夷山市等县(市、区)农村统计人员同时兼做其他专业,由于人手不足,时间紧张,任务较多,部分县市对乡镇的检查指导和业务培训难以安排;对于乡镇一级,统计工作人员一般身兼数职,随着统计要求的不断提高,各项普查、调查任务不断加重,许多乡镇统计人员越来越感觉到力不从心,疲于应付;村级统计是统计工作的源头,但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因素,村级统计员无法得到相应的经济和政治待遇,同时要应付上级各部门下达的工作任务,时间和精力不足,积极主动性不够,数据质量意识不强。

(五)乡村台帐欠规范,资料不齐。实地检查发现,各乡(镇、街道)基本上建立了分村台帐,但各地台帐格式五花八门,装订方法各种各样,甚至个别地方帐表不分,台帐管理缺乏统一规范的模式。村级统计常因换届或领导变动而变更统计人员,由于种种原因,统计历史资料的交接存在缺漏,造成基层统计资料连续性受到影响。

 三、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切实加强基层队伍建设。一是要壮大基层统计队伍。争取人员编制和经费支持,改善基层统计人员的待遇,增加对乡、村统计人员的业务和综合素质培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积极性。二是稳定乡镇统计人员。尽力争取各级政府支持,明确乡镇统计岗位,理清乡镇统计人员身份,做到专岗专责,确保统计人员的相对稳定。

(二)加大统计法制宣传力度。以新修订《统计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采取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加强统计法制宣传工作。特别要加强对乡镇和村级干部的统计法制宣传,提高他们对统计工作的认识,让群众和各级领导更深入的了解统计,基层统计工作才能获得社会更广泛的认可和更有力的支持。杜绝统计工作上弄虚作假的行为,为依法统计、依法治统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三)建立健全逐级培训制度。逐步建立常态化培训制度,可以采取省级培训到市县级,设区市培训到乡镇级,市县级培训到村级。定期或不定期得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提高基层特别是乡、村两级统计人员的统计业务能力,确保源头统计数据的可靠性和可信度不断提高。

    (四)要进一步完善报表制度。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加强农村统计报表制度的改革完善。在具体操作中应充分考虑到基层情况,简化统计指标设置,避免指标重复,不随意增加乡村基层工作负担。检查过程中,许多同志反映农业生产报表中的蔬菜、水果等报表指标设置过多过细,在实际执行中数据的客观真实性难以保障;另有部分县市同志提出农村统计报表适合采取抽样调查方法获得的指标数据,尽量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取消相应指标的全面报表,一方面有益于基层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可以适当减轻乡村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任务。建议省局编制新的报表制度时予以适当考虑。

附件:1.农村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检查自查结果表

2.农村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检查复查结果表

乡镇四下基层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这次会议是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部务会决定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去年以来全区推进“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基层干部“双语”学习培训工作,对下一步抓好这两项工作作出部署。刚才,各地州市汇报了今后工作的思路和打算,范崇民同志按照部务会的要求作了讲话,我完全同意。3月14日,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部务会听取了基层办关于这两项工作的汇报。对各地州市的工作,部务会是了解的,总体上也是满意的。但下一步的工作,任务更加繁重,要求更加严格。希望同志们进一步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努力工作,更好地完成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在岁末年初的几次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同志多次强调,今年要作为“社区党建工作落实年”,其中最根本的任务,就是要全面落实“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这是今年全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年初部务会又提出,在抓好“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落实的同时,还要把基层干部“双语”学习培训工作作为今年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另一个重点,做到两个重点一起抓,整体推进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全面落实“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是提高社区党组织领导能力、强化基层基础管理服务功能、筑牢维护稳定第一道防线的根本性措施,也是增强社区党组织群众工作能力、搭建服务群众第一平台的重要手段。稳定始终是新疆的大局。在新疆,没有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什么事也干不成。总的来看,目前全区大局总体平稳,形势是好的。但境内外敌对势力不会甘心他们的失败,不会放弃他们对我进行渗透、分裂、破坏的图谋。特别是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实行民主改革50周年,还是平息19的第20个年头、取缔“”组织的第10个年头,重大活动多、敏感节点多,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趁机进行新一轮捣乱破坏活动,我们同敌对势力之间渗透与反渗透、分裂与、颠覆与反颠覆、恐怖与反恐怖的斗争将更加尖锐复杂。此外,受目前经济形势的影响,民生问题日益凸显,各种社会矛盾也有可能激化,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明显增多。团结带领各族群众坚决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社会稳定,积极消除影响稳定的各种矛盾和隐患,始终是基层党组织第一位的政治责任。实践反复证明,凡是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真正管用的地方,社会就和谐稳定,经济就持续发展,人民就安居乐业。推行“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有利于基层党组织及时了解掌握各种信息,把影响稳定的各种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把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在最基层,是社区党组织掌控社会复杂局面、履行维护稳定职责的有效抓手,对于筑牢城市基层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自治区街道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培训班上,王乐泉书记对落实“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这是一个很好的做法,如果真正落实了,维护城市稳定就有了很好的基础”。另一方面,服务群众始终是社区党建工作的根本,也是社区党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责。推行“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有利于及时了解掌握居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认真做好体现群众意愿、关系居民切身利益的各项工作;有利于及时了解掌握城镇困难群众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积极开展助贫济困等工作,为弱势群体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有利于针对居民群众的思想实际和精神文化需求,积极开展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进一步繁荣社区文化,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水平。我们一定要站在维护全区社会政治稳定、确保新疆长治久安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推行“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的重大意义,更加自觉地落实好这一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水平。

(二)认真抓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基层干部“双语”学习培训工作,不仅是各族干部有效开展群众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政权建设务实管用的重要举措,对于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团结带领各族群众认真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层干部直接面对群众,直接与群众打交道,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汉族干部不懂少数民族语言,就不能更好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落实到群众当中,就不能做好群众工作,就不能更好地带领各族群众发展经济、维护稳定;少数民族干部不懂汉语,就不能更好地领会上级党委的意图,学习掌握新科技、新知识、新本领,提高自身素质,就不能更好地为各族群众服务。基层干部学习掌握“双语”,还可以准确了解基层的各种情况,及时掌握各方面社情动态,化解各种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大局稳定。自治区党委对基层干部“双语”学习培训工作始终高度重视,早在1994年就明确提出,要在全区广大基层干部中广泛开展互学语言的活动。这些年各地按照自治区党委的要求,坚持学习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不断加强基层干部“双语”学习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一些地方和单位,对这项工作重视不够,工作要求一般化,工作措施简单化,工作效果不明显。最近,自治区党委再一次明确提出,基层干部“双语”学习培训工作,各级党委不抓不行,基层干部不学不行。我们一定要站在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促进全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在基层干部中开展“双语”学习培训的重大意义,坚持脱产培训、在职自学、实践锻炼相结合,不断提高基层干部“双语”水平。

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县直部门单位、乡镇、街道社区干部都要学习“双语”、使用“双语”。今明两年,要重点抓好县市组织部门、乡镇机关、站所干部的“双语”学习培训。特别是组工干部要学好“双语”,作出表率。要通过两年的努力,使不会“双语”的乡镇干部都能够参加一次“双语”强化培训,并结合驻村、包村等工作,在实践中切实提高“双语”水平,使县市组织部门、乡镇汉族干部能够用当地少数民族语言与群众直接交流;少数民族干部能够阅读通俗的汉文资料,具备一般的汉文字书写能力。

二、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全面落实“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抓好基层干部“双语”学习培训,是自治区党委的重大部署,也是对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提出的要求。各级党委要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领导,把这两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到全局工作去部署、去推动、去落实。要定期听取组织部门的工作汇报,深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加强这两项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要建立健全分工明确、运转有序的工作责任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各司其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和工作机制。要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地州市、县市区党委书记要经常过问这两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帮助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组织部长要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工作开展。

要建立和完善领导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要带头学好“双语”,做出表率。要抓好乡镇机关、站所干部“双语”学习培训工作,制定学习培训规划,精心组织实施。要统筹考虑各项工作和干部“双语”学习,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两促进,合理安排干部参加“双语”强化培训,发挥乡镇党校、干部夜校的作用,督促干部坚持在岗自学,注重在工作实践中提高“双语”水平。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在工作中做出榜样。要把落实“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作为履行岗位职责的首要任务,认真学习领会“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带头包片包户,及时分析、研判收集上来的各种信息,特别要注重收集、掌握各种深层次、预警性信息。

要坚持和完善工作联系点制度。为了加强具体指导,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确定了7个县市区作为落实“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基层干部“双语”学习培训的联系点。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也要确定自己的工作联系点。地州市、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都要联系一个乡镇、一个社区,主要领导要联系情况最复杂、困难和问题最多的乡镇和社区。要经常深入到联系点进行调研,提出明确工作目标,帮助理清工作思路,协调解决实际问题,指导联系点落实“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开展干部“双语”学习培训。要把联系点建成工作示范点,及时总结经验,大力宣传典型,发挥典型引路、示范作用,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三、抓好工作落实,做到统筹兼顾,

在落实“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方面,20*年11月,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转发了伊宁市的经验;20*年8月,自治区党委印发《关于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意见》,对落实好这一工作机制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基层干部“双语”学习培训方面,20*年4月,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乡镇干部“双语”学习培训工作的意见》,自治区党委领导也多次对做好这项工作作指示、提要求。3月14日,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部务会专题研究了这两项工作。应该说,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已经明确,关键是要抓好落实。各地要紧密结合实际,制定工作规划,明确具体措施,不断加大推进力度。要组织力量对这两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深入调研,摸清底数,找准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把解决突出问题作为落实工作的突破口,确保这两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要全面落实“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一是要在加强培训、提高社区干部队伍素质上下功夫。社区干部是做好社区各项工作的骨干力量,必须下大气力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前不久自治区已对全区所有街道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进行了“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的专题培训。各地也要加大社区干部培训力度。二是要在完善制度、发挥社区干部主导作用上下功夫。我们要求每个社区干部都要分片包户,经常进家入户、掌握情况,对居民基本情况、社区社情动态做到应知应会,但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针对居民的不同情况,有所区别、分类管理,重点了解掌握流动人口、重点人员的深层次信息。三是要在扩大组织和工作覆盖上下功夫。社区工作点多面广、千头万绪,仅靠社区干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加强组织和工作覆盖,按照属地管理、务实管用,灵活便捷、覆盖广泛的要求,创新社区党组织设置方式,积极推进在居民小区建立党支部和在居民楼栋、单元建立党小组的工作。四是要在建立群防群治网络体系上功夫。要着眼于掌握深层次、预警性信息,建立一支由社区干部、党员、楼栋长、居民代表和爱国宗教人士等组成的社会治安信息员队伍,进一步拓宽信息收集渠道,延伸信息反映触角,形成覆盖广泛、反映灵敏、处置果断、社区全体居民积极参与的群防群治工作网络。

要把软任务当作硬指标,大力加强县市组工干部、乡镇干部“双语”学习培训工作。一是要抓好脱产培训。每个基层单位包括乡镇、站所、街道、社区,都要制定本单位干部“双语”学习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和工作措施,认真组织实施。地州市和县市区要发挥党校的主阵地作用,分期分批对不会或不能熟练掌握“双语”的乡镇干部进行“双语”强化培训。二是要抓好在职自学。乡镇每一名干部都要制定学习“双语”的个人计划,坚持和完善“结对学”、“一帮一”等好做法、好经验,形成汉族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之间互学互促、共同提高的良好氛围。要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开设网上“双语”课堂和乡镇干部夜校,组织干部自学。乡镇机关召开的各种会议,提倡汉族干部用少数民族语言发言,少数民族干部用汉语发言。三是要加强实践锻炼。要把实践锻炼作为提高乡镇干部“双语”能力的重要途径,有计划地安排不会“双语”的干部特别是汉族一般干部驻村工作或到村任职一年以上,使他们在直接为农民群众服务的过程中提高“双语”能力。

除了“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落实和乡镇干部“双语”学习培训这两项重点工作外,基层组织建设的其他各项工作,比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两新”组织党的建设,机关、国有企业、学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也很重要,任务也很繁重。各地要坚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既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抓好重点工作,又要积极稳妥地抓好其他各项工作,以重点工作的突破推动全局工作的开展。

四、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进行考核

加强督促检查,是推动工作落实的关键环节。各地州市、县市区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要加强对下一级党组织落实“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和开展乡镇干部“双语”学习培训工作情况的督促检查。要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提出工作进度和质量要求,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好督查,一项工作一项工作地抓好落实。督促检查一定要深入基层,了解实情,对各地、各单位创造的好做法、好经验要及时总结,对发现的典型要大力宣传和推广,对存在的困难要给予帮助和指导,对存在的差距和问题要及时提醒和纠正,对抓工作落实不力的要提出批评。今年适当时候,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将由部务会成员带队,派出若干个检查组,对各地开展这两项工作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乡镇四下基层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一、考评的标准和实施

考评要遵循中央、省委《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意见》及《2004-2008年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活动规划》、《2004年度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活动意见》确定的创建标准和目标要求来进行。考核内容以2004度的工作为主,重点考察农村基层党组织紧紧围绕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认真履行抓农村党的建设的职责,全面加强农村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情况。

有下列情况之一,将取消参评资格,即一票否决:一是党政班子成员中有严重违法违纪行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或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二是经济增长幅度和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排名均靠后(倒排名30%以内),尤其是村集体经济较薄弱的;三是计划生育率达不到97%的;四是凡县以上党委、政府规定的某项工作出现重大问题、造成恶劣影响的或发生恶性涉农案件、大规模群体性事件、弄虚作假等的单位,不能参与评选。

二、考评范围和比例

1、考评表彰范围:15个乡镇,448个行政村。

2、考评表彰时间:每年元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3、评选表彰比例。新评选、命名、表彰的“五好”村党组织占全县行政村总数的20%左右,新申报“五好”乡镇党委数占全县乡镇总数20%左右。

三、考评表彰的程序

考评表彰分为以下四个程序进行:

1、自我评价申报阶段。2004年底至2005年初,各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都要对自身农村党的建设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按照本考评办法规定的标准、内容和目标要求进行自我检查评价。如认为基本达到标准要求的,即可逐级向上一级党组织进行申报,并呈送书面报告。

2、考核推荐阶段。元月份,各乡镇党委派出考评小组对所属各村党的建设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并按照考评标准重点对申报“五好”村党组织的村进行考核。考核工作结束后,各乡镇党委应按照县委分配名额数的两倍向县委推荐“五好”村党组织建议名单。同时上报“五好”乡镇创建和巩固提高自查报告。

3、县委考评验收确定阶段。元月份,在各乡镇党委推荐的基础上,县委结合党建检查,对各乡镇推荐的“五好”村党组织进行抽查验收,对“五好”乡镇党委创建情况进行考核。考评验收工作结束后,县委组织部提出“五好”村党组织和申报“五好”的乡镇党委建议名单,提交县委研究确定。

4、表彰奖励阶段。经县委审批确定后,“五好”乡镇党委建议名单报市委审批,“五好”村党组织结合党建工作表彰进行命名、表彰。

对考核分数较低、工作较差的乡镇、村,列为重点管理单位,限期整改。

四、考评的基本原则

在考评中,要坚持以下四项原则:

一是坚持创建标准,实事求是的原则。既不能夸大成绩,也不能缩小过失,要客观真实地反映农村基层党组织开展“三级联创”活动的成果,严格按照县委制定的标准进行考核。

二是坚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的原则。“五好”乡镇、村党组织考评要坚持围绕党在农村的中心任务来展开,紧扣发展这个主题来进行,突出领导班子好、小康建设业绩好两个重点。

三是坚持发扬民主,不搞“终身制”的原则。要充分发扬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对拟表彰的“五好”村党组织和“五好”乡镇党委初步名单要在全县范围内公示,加强社会舆论和党员群众监督,同时要坚持命名表彰不搞“终身制”,已被表彰的单位要参加新一轮的评选。

四是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择优确定的原则。在进行量化考核的同时,要通过听、查、访、议等形式做出定性分析,做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确保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竞争的同时,严格按照创建标准择优确定优胜单位。

凡获得“五好”村党组织和“五好”乡镇党委荣誉称号的,一经发现存在弄虚作假和隐瞒重大问题的,将取消荣誉称号,并追究有关领导责任。

五、考评的方式、方法

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衡量和评价各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实际情况,将采取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即坚持半年一检查,年终结合年度考核和党建目标管理考核,分别对各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抓农村党的建设的实绩进行全面考核。考核要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点与面相结合、查阅资料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办法:

一是看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关于开展创建活动年度工作总结,听取单位主要领导抓创建活动的工作汇报,查看有关文件材料,了解创建活动的情况及效果;二是召开县纪检、计划生育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座谈会,了解被考核的乡镇、村相关方面的情况,重点是检查落实有无一票否决的情况;三是分别召开乡镇直机关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村民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分别民主评议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了解乡镇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发挥情况和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建立情况以及党员、干部、群众对领导班子的满意情况;四是抽查2-3个村,召开村干部和党员群众民主评议会,了解村级班子情况、村风村貌和党员作用发挥情况,了解党员户、党群共同致富户的收入和农民负担情况;五是查看乡镇党委、村党组织制度汇编、发展党员花名册和培训登记表等有关文件材料,走访农村干部和群众,了解乡镇党委、村党组织工作规范化建设情况,有无一年不发展党员的“空白村”及乡镇、村干部的培训情况;六是察看乡镇党委书记负责抓好和扶持的致富项目,了解建设规模、经营和效益情况;七是在听、查、访、议的基础上,按计分标准逐项计分,最后综合得分,从高分值到低分值,排出位次;八是根据考核结果,对乡镇、村农村党的建设情况做出总体评价,并据此择优向县委和市委推荐。

乡镇四下基层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今年以来,泸定县委以“四个注重”狠抓乡镇领导班子调整配备工作,充分尊重乡镇党委意见、基层民意和干部个人意愿,让一批能干事、肯干事、干成事、口碑好的优秀干部走上乡镇领导岗位,配齐配强乡镇领导班子,有效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与活力。

注重考察研判,坚决防止带病提拔。县委以强化组织把关作用、严防带病提拔为核心,严把资格关、程序关、纪律关,组建7个考察组开展推荐考察工作。考察过程中,严格查核干部个人报告有关事项,严格审核干部人事档案,注重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除书面征求纪检、公安、统战、检察院、信访等部门意见外,考察组还充分听取了乡镇派出所、乡镇纪委、乡镇党委书记的意见,征求了联系(分管)县级领导的意见,当面听取了县纪委、县委统战部、县人武部的意见,同时,对在现岗位工作不满2年的考察对象,到前任岗位进行了延伸考察。此外,坚持探索创新,将干部考察范围延伸到“八小时之外”的生活圈、亲属圈,多渠道、多侧面、全方位地了解群众对考察对象的公认度。坚持把换届考察与城乡提升等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执行情况结合起来,所有考察对象均书面征求了违建整治办、菜市场建设办和移民局的意见,对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拒不执行或执行不力的,不作为提名人选。

注重工作实绩,鲜明用人导向。坚持党管干部,鲜明用人导向,深入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注重在关键时刻、基层一线、急难险重任务中锻炼、识别、考察和使用干部,坚持选任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结合水电移民、高半山扶贫、灾后重建“三大攻坚”,优先选用在重大项目、重点工作、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表现突出、群众公认的人;优先选用长期在基层和艰苦地方工作、长期担任基层领导职务,工作卓有成效的人;优先选用熟悉基层情况、善做群众工作、经过多岗锻炼、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此次乡镇领导班子换届调整,从移民、扶贫、灾后重建等重大工作、重点项目建设一线提拔或转任重用干部4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