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产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生产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生产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生产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药品生产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策略

一、药品生产企业质量成本构成

质量成本是药品生产企业成本的重要构成部分,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有着不同的分类表现,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预防成本。指预防不合格药品而产生的费用,是质量成本控制的先导内容。预防成本的构成较为多样,比如,药品企业为加强质量管理,在制定质量方针、计划中所产生的成本;又如药品企业针对员工质量管理教育培训而产生的成本等。第二、检验成本。药品的产品鉴定是生产中的重要程序,会产生相应的成本开支。鉴定成本包括原材料、辅料的检验成本;药品中间体的检验成本;药品生产完成后的验收成本;此外,鉴定设备的维修、保养费用也属于鉴定成本的范围。第三、损失成本。损失成本由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两个方面的内容构成。内部损失成本指发生在企业内部的损失成本,比如产品在出厂前发生质量问题,难以向市场销售而导致的损失;又如产品质量事故的分析处理费用等。外部损失成本指产品销售后,因故障而产生的成本,比如因医药产品质量问题导致使用的患者生命财产损失的赔偿费用等。

二、药品生产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意义

1.强化药品生产质量

质量作为产品的生命,对制造业企业而言,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药品生产企业而言,更是如此。药品生产企业由于生产对象的特殊性,对产品的质量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因为药品任何环节的瑕疵都有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威胁。随着药品企业管理实践的不断深入,全面质量管理日益成为药品企业管理中的重点内容,而质量成本管理正是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成本管理活动,其在成本管理中不仅从财务的角度看待问题,更将质量控制作为成本管理的中心,质量控制在前,成本控制在后,成本控制围绕质量控制开展,能够强化药品的生产质量。

2.压缩企业成本开支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药品市场国,药企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不少药物更是面临着同质化竞争的问题,就以7ACA为例,国内有多个厂家生产。在产品质量以及功能相同的情况下,价格就成为产品争夺市场的利器。对此,质量成本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质量成本管理围绕质量控制开展成本管理活动,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力图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开支,在优化企业经费配置,降低生产成本中具有重要作用。

三、药品生产企业加强质量成本管理的策略

1.完善成本管理体系

质量成本作为成本构成的重要内容,强化质量成本管理,是在确保药品质量的前提条件下,严格控制成本支出,提高药品生产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在质量成本管理中,最为主要的任务便是完善质量成本管理体系。对此,药品生产企业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采取有效的措施。首先,完善质量成本管理组织机构。当前,药品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与成本管理分属不同的部门,在管理中存在空白点,导致管理效果长期得不到提升,企业需要设置专门的质量成本管理机构,从质量管理部门以及成本管理部门选派专业化的人士,全面负责质量成本管理的任务,以提高管理活动的针对性。其次,完善质量成本管理流程。药品生产企业需要从质量成本管理的特殊性出发,紧扣质量成本管理的实际需要,不断完善管理流程,最大限度地剔除管理中重复、冗余的环节,提高质量成本的管理效率。最后,健全质量成本管理的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药品生产企业的质量成本管理中,制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完善的制度是有效提升管理效率的重要保障,药品生产企业需要从制度的周密性、细致性以及可执行性三个角度出发,加强制度建设。

2.明确成本管理责任

权责不明确是当前药品企业质量成本管理中最为严重的问题。对此,药品生产企业需要从质量控制与成本压缩的角度出发,明确成本管理的主体责任,在组织机构建设的基础上,推行岗位责任制。要点如下:第一、明确管理机构的责任。如前所言,构建高效统一的管理机构是质量成本管理得以深入开展的前提条件。管理机构需要肩负起质量成本管理的主体责任,深入到质量成本管理的各个流程、各项环节,以明确的管理责任书作为管理机构工作开展的参考依据。第二、推行岗位责任制。质量成本管理的范围比较宽泛,凡是质量控制中的成本支出,均属于质量成本管理的内容。因此,药品企业需要根据管理活动的特点以及质量成本控制的要点,将管理任务进行分解,以岗位为中心分解管理任务,确保定岗定责,有效克服管理活动中存在的人浮于事的现象,以提高管理活动的有效性。第三、严格绩效考核机制。绩效考核制度是岗位责任制度的重要补充,也是充分发挥岗位责任制度作用与价值的有效形式。药品生产企业要建立健全绩效考核的指标,根据岗位工作人员的实际表现开展绩效考核活动,将绩效考核的结果与薪酬、晋升等关联起来,激励员工更好地履行岗位责任。

3.适度提高预防成本

药品企业质量成本的构成较为复杂,从宏观的角度来说,可以分为显性成本、隐性成本,而从成本支出的实际范围而言,又可以细分为多种形式。此点前文已经言及。质量成本的构成要素共同形成了质量总成本,因此,加强质量成本构成要素的成本控制,自然也就成为总成本控制的重要方式,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条便是适度地提高预防成本。预防成本提高看似会增加总成本,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因为质量成本构成要素之间具有关联性,预防成本的增高会导致其他成本的下降,最为典型的便是鉴定成本、故障成本等。预防成本属于前期投入成本,以预防医药产品质量为目标,预防成本的提高可以增强药品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控制能力,尽管前期的投入会增加,但后期质量成本会出现显著下降的态势,且质量成本的控制实践表明,在特定范围内,增加预防成本会导致鉴定成本、故障成本的显著下降,同时,二者下降的幅度要高于预防成本的增加幅度,从而实现总成本的降低。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预防成本占比越高越好,药品生产企业要结合企业自身质量成本管理构成的特点以及管理活动的实际需要,选择最为适宜的成本要素构成比,以此作为质量成本管理的出发点、立足点。

生产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管理评审 时间间隔 评审形式 改进

管理评审是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获证企业,每年必须进行一次评审,以验证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1.管理评审的时间间隔

管理评审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其时间间隔的长短应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而定,一般一年进行一次,但当企业外部、内部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及时进行管理评审。

企业应当在发生以下变化时,进行管理评审:

1.1组织机构发生变化。

1.2资源提供发生变化时。

1.3产品发生变化时。

1.4企业内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

1.5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时。

1.6当顾客有重大投诉、抱怨发生时。

2.管理评审的形式

企业的管理评审形式多种多样,目的是实事求是地评价质量管理体系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1单独的会议形式。由最高管理者单独主持召开管理评审会议,各相关管理部门、生产单位主要领导参加。

2.2与企业年会结合一起进行的会议形式。

2.3现场形式。可根据情况在现场进行管理评审。

3.管理评审内容

管理评审是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的评价。

管理评审内容:

3.1外购产品质量对企业生产产品的影响,由采购部门根据外购产品质量,对企业生产产品影响程序进行评价。

物资采购部门,按外购产品质量对企业生产产品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类。A类产品,直接影响企业生产产品的质量;B类产品,对企业生产产品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C类产品,对企业生产产品的质量没有影响。A类产品和B类产品,对企业生产产品质量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

3.2审核结果,由质量管理部门,报告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第三方审核结果。

质量管理部门报告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时间,不符合项分布情况及不符合项整改落实情况。同时,对第三方(认证机构)审核结果进行评价。

3.3顾客满意,由销售部门报告顾客满意调查方式及顾客满意情况。

销售部门按走访、慰问、发放顾客满意调查表、电话询问等方式,对顾客满意进行分析和评价,对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向最高管理者报告。

3.4产品的符合情况,由质量检验部门报告产品的执行标准及产品实际质量完成情况。

质量检验部门对产品实际质量完成情况进行统计,按产品执行标准,对产品质量呈上升趋势或下降趋势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评价,对产品的符合性进行报告。

3.5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由技术部门报告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具体实施情况。

技术管理部门对在规定时间间隔内的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及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有效性的验证情况,向最高管理者报告。

3.6质量管理体系管理部门,报告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适宜性。

质量管理体系管理部门对质量方针的充分性、质量目标的适宜性、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性(符合GB/T19001—2008/ISO9001:2008标准),向最高管理者报告。

3.7由质量管理部门报告上次管理评审提出改进要求的实施及验证情况。

质量管理部门对上次管理评审提出改进要求的实施时间,实施部门,所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效果及验证部门的验证情况,进行报告。

3.8提出改进建议。

一是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充分性、有效性和符合性(符合GB/T19001—2008/ISO9001:2008标准)有针对性的改进。

二是顾客要求方面的改进。顾客明示要求及隐含的要求得到改进。

三是产品方面要求改进。产品质量要求与企业内部生产作业计划的符合方面;产品质量要求与产品执行标准符合方面;产品质量要求与合同质量要求方面等得到改进。

四是对资源需求方面的改进。主要指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工作环境等得到改进。

五是企业内部有关过程的改进。采购过程、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的识别情况方面的改进,GB/T19001—2008/ISO9001:2008标准的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四大过程与企业采购、生产、销售三大过程的兼容情况方面的改进。

4.管理评审的作用

标准要求,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必须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评审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由企业最高管理者主持,最高管理者通过管理评审全面了解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情况,对于质量管理体系充分性、适宜性客观评价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1强化了外购产品的质量监督和管理。通过对外购产品质量对企业生产产品质量影响的评价和分析,规范了“采购计划”的评审内容,完善了外购产品质量检验制度,对于合格供方选择、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4.2生产产品和销售产品的符合性,得到有效控制。通过产品符合性的评价和分析,产品质量达到标准和顾客要求,通过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评价和分析,确保不合格产品的纠正和不合格产品的不再发生。

4.3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通过对顾客满意的调查、评价,减少销售业务流失,增强顾客满意。通过对顾客满意度的调评价和分析,提高企业信誉。

4.4提高了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运行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评价和分析,不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4.5资源需求得到有效控制。通过对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的分析和评价,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

生产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水泥质量管理 问题与措施

中图分类号:TQ172文献标识码: A

一、水泥行业产品质量及质量管理状况

1、水泥行业产品质量特点

1)大多数企业产品质量都能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

水泥是由熟料、缓凝剂(石膏)和混合材一起研磨而成的胶凝材料,根据我国通用硅酸盐水泥标准,水泥品种主要由混合材的种类及掺量来决定。

由于我国水泥产品国家标准对品种、强度等级划分较细,因此各类型的企业可根据自身的生产水平和市场需要生产不同品种、等级的产品,大多数企业的产品都能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因此,历年的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始终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现行适用的、符合国情的水泥产品国家标准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2)大型国有企业的产品质量明显好于中小型企业的产品

大型旋窑水泥企业的产品质量不仅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而且多数企业为适应市场、抢占市场,其产品质量远高于国家标准甚至达到优等品的要求。为了控制产品质量,目前企业的作法是,除执行国家的水泥标准外,还制定了企业的质量控制规范。据调查:大型新型干法水泥企业无论从生产工艺、技术力量到检验手段都明显强于其他企业。

2、水泥行业质量管理状况

1)水泥认证

我国从1988年2月开始对水泥产品质量认证,1995年开始对水泥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二十多年来,水泥认证在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产品结构的调整、标准的贯彻实施,以及引导消费、服务政府、企业、社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水泥认证模式有产品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我国的产品认证制度分为“自愿性认证”及“强制性认证”两种,水泥产品认证为“自愿性认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采用的认证模式为初始工厂完整质量体系审核十获证后部分质量体系的监督审核。

2)水泥行业质量监督管理情况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国家、省、市三级水泥产品质量监督网。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对质量工作的要求和行业质量管理法规的规定,各级企业和相应级别的水泥质检机构之间有一套产品质量对比验证检验制度,产品的对比检验结果作为各级行业主管部门的质量管理工作依据,并纳入企业质量考核统计,这是质量管理的重要措施。为加强对水泥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自1985年起,多次安排国家监督抽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安排的国家监督抽查,对提高全行业的质量意识,起到了非常重要、积极的作用。

3)质量政策法规情况

水泥产品是一种涉及国计民生,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的特殊产品,国家历来都十分重视水泥产品质量,采取了一系列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措施,对水泥生产企业进行严格管理,来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在总结我国水泥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水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水泥企业化验室基本条件》、《水泥企业产品质量对比验证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规,目的就是将最终产品质量把关变成产品生产过程把关,即从原材料进厂、生料、熟料、出磨水泥和出厂水泥采取层层把关,对化验室条件、人员素质以及检验结果比对均进行统一规范。

4)水泥标准体系

水泥是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资,其标准化工作也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水泥标准关系到水泥生产、使用、监督等各环节,通过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不仅可以规范水泥的标准化工作、规范水泥生产和使用,同时也可以促进水泥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可持续性发展。

二、具体对策

1、要加快推进水泥工业技术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大淘汰落后水泥工艺的力度。

2、水泥企业用于质量管理的软硬件普遍投入不足,要制定相应政策规定企业每年提取质量管理的投入费用,并对是否专款专用进行检查。应对水泥厂影响产品质量的相关技术装备、质量控制和监测设施做出具体规定:对质量控制投入不完善的新型干法生产线应要求其尽快追加投资、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完善质量控制设施和管理手段。

3、制定水泥企业行业准入条件,优化和提高行业整体水平。逐步提高生产许可证发放办法中关于生产质量检测控制设施和实物质量水平的标准。除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外,新建水泥厂核准中要把产品质量控制设施和装置的配置作为必要条款,对产品质量控制设施和装置投入不足的企业,不予核发生产许可证。

4、行业主管部门应尽快组织修订并行业管理规程。为适应新的形式需要,需对“水

泥企业质量管理规程”等质量管理办法进行修改和完善,同时明确界定水泥企业质量管理的主管部门,规范化验室制度,强化企业化验室对质量管理的重要作用。

5、规范混凝土外加剂生产。应加强混凝土外加剂生产和质量的管理,实施强制性认证和红黄牌制度;要求混凝土外加剂企业和水泥企业在产品的质量控制中充分考虑水泥和外加剂相容性的间题。

6、要求企业科学、合理、安全地利用废弃物。建议未被允许在水泥和混凝土中应用的工业废渣应经过技术鉴定、相关部门审批、建立标准后才能使用,并在行业检查、生产许可证审批、质量认证中将该项列为重点审查项目。对于掺加混合材,除已做过工作的可掺加外,为发展循环经济、增进废弃物综合利利用、节能减排,没有做过工作和研究的,在对其中的成分进行无害性试验和检测、研究其对水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提供可靠足够的数据并经过专家鉴定和工业性试验后,准许其利用,但应由政府部门审批批准,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管。

7、改革水泥质量监管体制。分离和调整质检行业的职能和利益关系,明确技术监督部门执法和监管的职能,不能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重视发挥并确立行业协会在水泥质量监管中的重要作用。

8、建立健全水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体系,加强对监督抽查不合格品的后处理。

9、建议国家认证监管部门加强对认证机构入门、运作的监管,提高认证机构认证的质量和有效性。

10、建议建立混凝土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混凝土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性,但目前我国没有建立有效的监管制度和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混凝土产品质量成为建设工程安全的重大隐患。

结语:

产品质量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最基础的要素,反映着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也证明,产品质量对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和作用越来越明显。建材行业作为我国制造业的重要领域,虽然近年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从总体来看,行业的生产力水平发展不均衡,企业的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存在着诸多方面的间题。特别是水泥作为建筑工程用基础材料,其质量好坏关系到国计民生。不断提高我国水泥的产品质量,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对提高我国建设工程质量和建设节约型社会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生产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烟草生产;工艺;质量管理

1提高烟草工艺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烟草行业隶属于制造业,烟草的生产要经过多道生产工序,整个生产链所涉及的工艺流程及技术参数高达300多种,如果其中任何环节出现失误都会影响整体烟草的质量。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对烟草生产工艺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以此提升工艺水平,保证产品质量。在生产时对烟草原材料进行科学、合理的配比,控制工艺流程,同时对烟草生产质量具有加大影响的生产环节及工艺操作进行有效识别,从而有效保证烟草各项质量控制工作得以落实执行。要加强对其生产环节及工艺流程的质量控制力度,学习国外先进的制造工艺并充分结合各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对工艺流程进行全面梳理,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高质量、高效率、操作性强的生产工序及工艺参数等,进而提高整个烟草行业的质量控制管理工作。

2烟草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内容

在烟草生产过程中,制丝工艺是整个烟草生产的重要环节。现阶段我国烟草制丝工艺主要分为叶片处理、叶丝处理、梗和梗丝处理、加料处理、后处理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关键控制点,以下进行简要分析:(1)叶片处理:重点关注对回潮物料及润叶物料工艺流程的质量控制管理,保证样品烟丝颜色、弹性以及含水量等工艺质量;(2)叶丝处理:该工序处理中,对切片回潮的控制要求比较严格,主要包括对烟草前端回潮、切片、水压等参数值的控制;(3)梗和梗丝处理:在对梗和梗丝的处理过程中,通过水洗、蒸汽、浸泡等会方式进行处理,有效降低烟草内烟焦油的含量,同时降低生产成本;(4)加料处理以及后处理环节:对这两个环节的处理过程中,要保证烟料添加物的均匀性,同时要控制好制作工艺的精准性。研究表明,利用两端同时喷料的方法,能够加大烟料的稳定性与均匀性。烟草产品对环境的温湿度也有较高的要求,对烟丝储存以及运输温湿度进行重点监控。与此同时,烟草品种以及烤烟工艺流程对烟草的质量控制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合理选用烟叶种类并进行科学搭配,例如,选用2-3种品种性质相似、烟草质量高、适用性强的主项品种,再选用2-3个配备烟草品种,以此提高烟草整体产品质量,同时还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生产工艺控制标准,例如结合烟草品种的特性选择适合的工艺流程、依据颜色变化的程度设定温湿度范围以及火力大小等,使烟草生产工艺得以有效控制。

3烟草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对策

(1)提高对生产工艺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我国烟草行业普遍存在重经营轻质量的问题,要想使烟草生产质量得以高效保障就需要改变错误的管理理念,提高人员对生产工艺质量的重视程度。只有从根本上做到人员认知的提升才能有效提升烟草产品工艺质量控制,节省资金投入,实现烟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例如企业内部需要建立匠人精神,要求所有施工人员对生产工艺质量的重要性引起足够的重视并承担起相应的岗位职责与岗位义务,全身心的投入到烟草生产经营中。(2)建立起完善的生产工艺质量管理制度。在烟草生产质量管控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工艺流程、实施方法、制度管理等方面加强对生产工艺质量的管理控制,切实保证各生产环节得以高效落实。管理制度的建立能都使各工段人员了解工作标准,生产操作人员及工艺管理人员在制度的制约下能够严格按照操作流程及工作标准开展工作,提高烟草产品质量。在此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烟草生产工艺、技术要求、参数标准等需要定期进行梳理及改善,与国家有关规定保持一致,以此提升生产工艺质量管理制度的时效性。例如为了实现烟草产品的精细化生产,一些大型烟草企业组织专业技术水平较强的人员对生产各环节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分析出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并将相关控制点明确到实际生产工艺中,形成科学、合理、规划的生产工艺质量管理制度管理体系。(3)加强生产工艺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设备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保障,目前,我国烟草企业所使用的产品质量存在不同的差异性,通过对产品质量问题的调查发现,多数的烟草质量都是由设备原因造成的,因此要加大对生产设备的维护及保养力度,确保工艺质量的稳定性。例如结合实际生产需求,对设备的各项性能做出罗列,采购人员依据参数要求购置设备,同时建立完善的采购、维保、使用等管理制度,并将设备使用注意事项在制度中进行明确规定,使用人员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及操作规程执行,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洗、检修、维修等,可以保证设备的长效运转、延长使用寿命、降低运营成本,从而提高设备的整体性能。(4)加强对生产工艺流程执行过程的控制。工艺流程是烟草生产的核心环节,通过对生产工艺流程执行的控制能够保证烟草质量的均匀性及稳定性。在烟草企业生产中,每个生产环节都需要设置质量检查人员及检测规范标准,对生产中的设备、仪表、参数、定量装置等进行定期检查,保证生产线上的每一支烟草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此外,依据实际生产情况对设备自动化控制设施进行系统性维护、调试,确保生产运行控制系统得以稳定、高效运行。例如,生产中,对于计量设备的调试工作,计量设备主要功能是对水分及流量等进行控制,因此重点关注计量设备的使用性能,有效控制测量误差,确保其提供的各项参数准确、有效。

生产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质量管理;计量检测;联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科学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社会上各个行业对于计量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这样的要求也让计量管理发挥其主要作用,使企业的生产和科学技术都得到较快的发展。随着计量管理工作重要性的显现,建立一套完整的与企业产品相结合的产品质量检验方法是当前各个企业都在寻找的目标。对于计量管理来说,这一套新的方法还要实现测验的网络一体化和自动化,这都是当前计量工作的任务。

1.企业的质量管理和计量检测

质量管理工作是企业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一步。总体来说,所有的关于制定质量方针和进行实施都是质量管理的主要工作,具体包括质量的策划、质量的控制、质量的保证、质量的改进等等,在上面的几项工作中必然会存在量值确定的问题。通过这一过程也可以看出质量管理的一大特点,那就是凭借数据说话。在所有的质量管理的工作中必须用客观的数字来体现结果,这也体现了质量管理的科学性。针对质量策划方面,量值确定贯穿始终,包括对质量特性的识别工作、分类比较的工作,尤其是对质量的要求和约束条件的建立都是确立在量值确定的基础之上的。对于质量保证更是如此,不管是向内部管理者还是外部的使用者,向他们提供信任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用数据来说服他们,用具有准确可靠性的数据来说话。质量改进的所有工作都是技术层面的突破,这更离不开量值的确定,在所有的质量管理工作中,量值确定最多的就是质量控制工作,因为这一工作是贯穿质量管理工作的始终。从上面的分析和论证中我们可以看出来,质量管理的工作与计量检测是根本分不开的,是一直联系在一起的,脱离计量检测去完成质量管理根本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也不能让质量管理工作发挥到最大的效用,长此下去也不能给企业带来更大经济效益,同时也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2.计量工作是质量管理服务的保障

①统一计算量值和计量单位,真正为质量管理提供出一份正确可靠的数据资料。质量管理的主要特点就是,所有工作都要凭借数据资料进行下去,数据作为质量管理的基础,而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就必须依靠计量工作。我国计量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统一市场上的计量单位相关制度,保证各行业所使用的计量工具和仪器仪表都是正确可靠的。经过使用这些有关计量的工具,最终都能保证产品质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只有数据具有准确和可靠性,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产品的质量得到保证,企业才能把产品投入到市场上进行销售。②对计量器具和仪器仪表产品的质量一定要加强监督和管理。做好量值管理工作只能对正在使用的计量器具和仪器仪表进行定期的检测和校准,保障正在使用中的计量仪器所反映出来的数据具有可靠准确性,但这样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计量仪器自身的质量问题。如果只注重使用重的计量仪器的量值是否具有准确性,不理会正在生产过程中的计量仪器的产品监督管理问题,就一定会使大批不合格的计量仪器涌入到市场中来。这样不但给计量工作带来了更多的麻烦,而且也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长期下去,一定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③在生产环节中加强计量检测,从根本上提高产品质量。近年来,人们对于产品质量的关注,迫使企业从产品的“事后检验”已经慢慢发展为“事前预防”了,对于这一方向的转变,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对于产品质量的重视,从传统的静态测量转变为现在的动态测量,从人工检测到计算机的自动化检测。这些手段都从根本上改进了产品的质量,也让计量测试的方法有了真正的用武之地,为企业的产品质量发挥的最大的作用,只有产品的质量得到保证,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推进企业的发展,市场监督管理机制才能更加完善。

3.计量检测是监管产品质量的主要方式

计量检测主要目的就是保证产品质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计量检测是执行产品标准的主要保障。产品的标准和质量必须和国内先进技术标准相符合。不管是执行企业标准、国际标准还是国家标准,最重要的就是要以计量检测的各方面数据参数为主要参考依据,要做到以检测结果为准。执行的标准制度越严格,那么就越要竞争力和市场需求。二是开发产品的唯一技术保障也是计量检测的重要任务。在新产品的研发和设计过程中,始终要做到以计量检测为准则,尤其是已经确定各生产环节的技术参数指标时,更加需要经过多次的测试,最终才能正确分析和研究出来此产品的技术性能和指标是否符合设计标准,是否安全稳定。决策人员才能做到正确的决定和选择,决定是否要采纳设计的各方面参数指标,是否需要将生产产品样本送往有关检查机构进行检查检验,最终做出正确的选择决定是否进行生产,在各过程都符合标准的产品才能投放到市场上,进行大规模的销售。三是计量检测也是保证产品质量过程控制的主要方法方式。世界上任何一个产品进行生产,各生产过程都是由计量检测一一实现的,不管是手工进行检测,还是仪表进行自动检测,都必须要保证质量,最终才能把生产合格的产品销售出去。四是计量检测其实也是客观的评价产品的质量。不管是原材料入库出库、半成品或者成品,只有经过计量检测才能使原材料或者产品达到各项指标的要求,最终决定出是否需要投入或者生产,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产品的质量。

4.结束语

总而言之,计量检测工作是企业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企业发展的前提。对于企业来讲,经济效益是主要目的,而质量是最关键的,标准是主要依据,计量是基础工作,检测是主要技术手段。应该充分认识到计量检测工作的重要性,企业管理人必须要高度重视起来,在抓生产的同时更要提高产品质量,唯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带动企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