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义务教育政策

义务教育政策

义务教育政策

义务教育政策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财政政策

近年来,我国城乡义务教育的发展差异显著,突出表现在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这种差距加剧了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失衡,阻碍了义务教育目标的实现。2005年5月25日,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把今后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进一步落实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上来,有效遏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校际之间教育差距扩大的势头,逐步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这表明我国义务教育政策将发生转变,从忽视农村教育发展转为优先向农村地区、弱势群体倾斜;从集中优质资源打造重点学校、培育精英的教育转向面向大多数人的教育,重视基础教育的公共性、公平性。义务教育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它作为一项公共支出,理应由国家承担,政府提供。本文从财政的角度,提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一、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要性

(一)义务教育机会均等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要求。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组成部分,而义务教育的权利平等和机会均等,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在现代社会里,人的基本教育权利,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作为政府提供的最低标准的合格规范教育,保障的是人的基本人权和发展权利。所以,为所有儿童提供平等的义务教育权利和机会,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要求,是政府必须承担的职责。为此,无论儿童出生于城市还是乡村,政府都应该为各地区提供均衡的经费,使他们接受相同条件和水准的义务教育。

(二)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政策手段。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如果不加以有效遏制,必将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的水平如何,关系到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果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必然造成农村文盲增多、劳动力素质下降,使其陷入“落后—贫困—教育水平低下—更落后”的不良循环。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投资就是生产投资,通过接受教育,人们的经济决策效率得到了提高,人们的获利能力也相应得到了提高。而且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如农村,初等教育的投资收益率是最高的。因此,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是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政策手段。

二、促进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政策

(一)加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并明确政府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全部责任方。其一,中央政府要下决心压缩其他开支,确保国家教育财政性支出占GDP的比例达到4%,并在2010年达到4.5%左右。各地政府也要严格按照新修改的《义务教育法》的要求,教育投入要确实做到“三个增长”,年初看预算,年终查决算。人大要加强对同级人民政府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法律监督。其二,各级教育投入既要解决总量投入不足的问题,也要解决配置不均衡的问题,明确政府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全部责任方。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中,要对农村义务教育给予更多的政策照顾和倾斜,真正缩小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Adz的差距。

(二)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分担责任。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是实施“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以最困难的县乡两级财政为主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相当部分县乡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仅依靠县乡的财力是很难保证的,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必须在强化县级政府作为管理主体的管理责任的同时,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分担责任,加大县级以上各级政府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主体责任,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可以根据各级政府的现实财政能力,对东、中、西部三类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的各项经费的初始来源和责任作出明确合理的分工,对教师工资、公用经费、危房改造等义务教育所需要的各项教育经费,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分别由各级政府财政来分担。建议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承担主要责任,对中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承担部分责任;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省级政府也应承担本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部分经费。通过明确各级财政主体的投入责任,为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提供可靠的经费保障,真正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体系。(三)同一区域内,以学生数为标准,实施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拨款制度。有条件的地区可以不区分城市和农村,以学生数为标准,实行义务教育均等化拨款制度。以北京为例,2001年北京市教委、北京市财政局重新修订了《北京市普通教育事业公用经费定额标准》,新标准对满足教学所必需的正常运行经费做了明确规定,不再分为城镇、农村标准,实行统一的公用经费标准。市级财政还专门设立了农村义务教育专项资金,规定每年至少投入一亿元重点支持农村小学布局调整、改善办学条件、消除危房、信息化建设、教师培训等项目,为“城乡统一标准办学”提供了资金支持和制度保证。

(四)落实国家义务教育财政“低保”政策。确保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国家义务教育财政“低保”是指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完成国家规定教育目标所需的办学条件的最低经费投入的保障,主要解决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要求。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制定出台各地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最低保障线,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学校的“基尼系数”等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从义务教育均衡推进与政府财政能力的关系来看,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均衡仅依靠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是不可能实现的。中央政府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在义务教育“低保”制度下,地方政府主要负责所辖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尤其关注对本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全国范围内的非均衡问题,负责协调、均衡义务教育阶段投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建立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预算,以预算的形式确保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财政投入。

义务教育政策范文第2篇

义务 教育 从根本意义上来说,是为了保障 社会 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子女享受教育的权利。一个民主政体必须提供充分的条件来保障义务教育的实现。实施义务教育, 首先需要教育经费保障,再则是政策立法保证,最后是执法机构支持。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义务教育才可能实施,才可能 发展 ,才可能长久。义务教育经费必须来自政府,教育经费的多少完全取决于政府财政预算和投入,是百分之百的政府行为,完全由政府的政策法令决定。本文试图通过 中国 政府实施义务教育的行为与美国政府实施义务教育的行为对比,特别是教育经费发放的操作对比,从而找出中国义务教育存在的 问题 和其根本原因。 (一) 美国教育经费的投入 谈到教育经费,人们常常会产生一种误解,仿佛教育经费发放的多少是根据国家富裕的程度而决定的。国家穷,教育经费就一定短缺,因此就要慢慢筹集。事实不完全是这么回事。只要政府把义务教育当作执政行为的必须,把保障义务教育的实现确定为各级政府的责任,确保义务教育经费在国家财政预算中占有一个合理的比例,任何一级政府都不得以任何借口给教育少发或不发经费,这样无论在任何 经济 条件下,都会确保教育经费的需要。只有在政府的监督下,教育经费才能够到位、到齐、到足。执行教育经费的政策事关重大,正如美国法令所说: 鉴于在对教育经费决策的过程中,必须杜绝任何不平等决策的可能性,这些决策必须通过立法程序建立。因为这些决策涉及到平衡某些相对抗的利益如平等、效益以及对于地方政府权利的控制等等 (the determination of education finance policy, in the absence of glaring disparities, must be a legislative decision because it involves balancing the competing interests of equality, efficiency, efficiency, and limited local control……注1)。 美国政府就是这样谨慎地一步一个脚印做出来的。 很多人对美国教育经费的来源不清楚。大多数文章只知道引用美国联邦政府的教育经费占全国GPD的总值来描述,有的说9%,有的说8%等等不一。以为那9% 就是美国义务教育全部的费用了。这完全是误解。因为很多人不了解美国各级政府对教育承担的职责。本文有必要把这个问题说明白,从而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美国义务教育的实施情况。先来看看教育经费投入的情况。 美国的义务教育同其它一些公共事业一样,并不是由联邦政府集中管理,而是由地方政府负责。因此这就决定了美国义务教育的经费来自三个不同水平的政府机构: 联邦,州政府与县或市政府。以明尼苏达州为例, 2005学年学校教育经费来源分配如下:联邦6.8%, 地方政府9.1%,个人财产税14.6%, 而州政府投入占69.5% (注2)。 可见,义务教育经费发放的最主要来源是州一级的政府财政收入。州政府是全面承担义务教育费用的部门,而且这笔经费数量之大,在州财政的预算中义务教育占有 的比例压到其它任何单项。根据全美州政府预算部门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tate Budget Officers)的2011年的统计汇报,2003年,平均全美中小学教育经费占州政府全部支出的35.5%,有的州竟高达40% (注3)。这些经费用于学校的日常运做,包括教师的工资,管理人员的工资,教材,教学用品, 交通 ,学校设施,勤杂,校舍管理,水电费用,等。 是维持学校正常运作的基本保障(注4) 。 其次,义务教育经费的来源才是联邦。联邦政府在联邦的国民

义务教育政策范文第3篇

一、公共政策视角下的农村义务教育不公平现状

1.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供给效率不高。目前因受到财政因素的影响,在现代的农村义务教育过程中教育不公平现象主要体现在农村的教育资金供给力有限,无法满足农村学生义务教育的需求,政府作为财政主体,每年投资给农村的义务教育的资金有着限定的数额,不能随着财政收支状况建立正常的增长机制,导致许多农村中小学无法及时有效的得到资金支持为学生配置更为优质的教学资源。2.投资结构不合理。在农村的众多学校除了为了纯粹的面子工程把政府剥下来的专项教学资金用到了豪华校舍的建设中,至于基础的教学软件建设方面却明显落后,难以满足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同时,不合理的资金使用导致学校财政日趋紧张,既没有合理的引进教学资源,也没有配备专业的教学硬件,无法满足学生现代化学习的需要。3.师资力量的不均衡。与城市中小学相比,农村的中小学的师资力量存在明显的不足,不仅是教师团队素质较低,同时高学历教师在教师团队所占比例也是较低的,据不完全统计,在我国西部乡村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具备研究生学历的教师人才只占全体教师数量的百分之十左右,本科学历的教师数量只占百分四十,教师团队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无法满足学生正常文化学习的需要,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素质教育。4.教学基础设施的差异。由于教育专项资金的匮乏,农村的中小学在教学的软硬件设施上还有着极大的缺陷,在很多的农村小学中缺少相应的体育器材、教学设备、计算机设备等,并且很多学校学生上体育体育课连专业的足球场和篮球场还不具备,没有专业的器材支持师生进行体育活动。反观城市的中小学,不仅不具备专业的篮球场、足球场和各种体育器材,甚至很多的学校还有着室内的足球场和篮球场来全天候满足学生们的体育活动。城市中小学每个教室都有着计算机设备和多媒体设备来满足老师讲课的需要,而农村的中小学全校甚至还没有一台计算机,老师讲课只能依靠板书,严重限制了课堂效率的提升。

二、影响农村义务教育不公平现状的财政因素

1.教学资金预算计划的不周密。对于广大农村的中小学来说,影响其教学资金的分配主要是区域财政预算计划在编制时并没有对区域的教学资源分布状况,学校的分布状况作出详细的调查,没有根据每个学校的教学资金运用状况合理的制定教学资金财政预算报表,统筹合理的安排教育教学资金,导致每个学校教学资金分配不均,无法得到及时的资金补充,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2.政策倾向性影响。随着我国近年来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决策阶层开始重视农村中小学的义务教育,但是在教育资金分配程度上,农村中小学与城市的中小学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主要是受到政策倾向性的影响。城市中小学由于教学资源充足,生源质量较高,每年都可以在相应的考试中获得较好的教学工作成绩,就在区域内形成相对较好的口碑影响力,深得政府决策层面的重视,每年就收到相当数量的优质教学资源分配。而农村中小学由于其教学资源的匮乏,师资力量的薄弱,每年的升学率有限,无法形成广泛的影响力,所以作为上一级主管部门每年对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资源分配有限,无法满足学校正常的教学建设,同时受到师资队伍的影响,教学资源严重匮乏,无法保障学生的教学质量,导致学校学生的每年出线率屈指可数。3.地区财政资金规模的影响。从近年来我国地域教育资金的补贴方式来看,除去经济发达地区有着规模庞大的资金作为教育资金储备之外,在我国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其教育专项资金的规模较小,分配的质量也较差。知名度较高,办学质量较好的学校所得的地区专项教育资金数量较大,而办学质量一般,知名度不高的学校教育专项资金的分配规模较小,无法有效满足学校软硬件设施建设的需要。救穷本质,我们不难发现,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还是地区发展水平的限制,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财政收入较高,政府资金较为充足,可以快速的下拨教育专项资金来改善本地区的办学条件,而经济落后的区域财政收入较低,政府手中资金有限不能快速的下拨教育专项资金来改善本区域的办学条件,所以受到财政收入和资金规模的限制,地区办学水平发展不够均衡,不能满足广大农村学校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

三、财政政策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公平发展的措施

1.增加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我国长期的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限制农村教育事业正常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我国的教育经费除各个地区自筹的教育资金外,主要以国家的财政资金为主,然后我国的财政教育资金每年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四左右,远远低于世界百分之六的平均水平,由此来看社会资源对社会教育系统的供给较少,无法满足我国科教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对于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有效实施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满足我国科学教育事业正常发展的前提下,对教育系统适当的进行资源倾斜,提升教育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所占比重是极为重要的,要让其达到相对稳定的水准,促进我国教育事业正常发展的需要。2.建立合理的农村义务教育公共财政机制。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狭人稠,人地矛盾突出,广大农村的中小学学校分布极为分散,义务教育体系的基础庞大,学校数量众多,而社会资源有限,无法确保绝对的教育资金分配公平,所以就需要以地方政府为主体,针对本区域学校分布的具体情况建立相应的教育公共财政机制来满足义务教育资金不足情况的需要。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提升教育专项资金的利用效率,节省资金运用中的交易成本和时间成本,更好的促进教育资金合理配置。同时,教育公共财政机制的建立需要以本区域的政府为主体,让政府充分发挥其带头作用,与地方经济发展相挂钩,针对每年的财政收入合理配置、教育经费合理分发,要形成以中央财政为主体,市县两级相辅助的教育资金财政保障机制,合理的划分资金来源,保障教育资金的贡品分配,缩小城乡义务教学差距。3.建立地方财政补贴制度。要想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出了要加大中央财政补贴力度之外,还要建立地方财政补贴制度,通过协调地方与中央财政的补贴力度来加强教育财政资金的补贴。对于中央财政来说,中央财政要从全国的教育整体来协调分配教育资源,很难保障每个区域教育专项资金的均衡,而建立地方财政补贴制度,以地方政府财政为教育专项资金的补贴主体,能够更加全面地结合地区教育的实际状况来分配教育专项资金,促进本地区教育质量的提升。但是在建立地方财政补贴制度的同时,以地方教育部门作为主体要对本区域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情况作出实际调查,依据调查的结果来制定资金分配规划,适当地向教育资源匮乏的乡村学校进行资金倾斜,加大农村学校的教育资金补助,确保农村学校教学水平提升。

四、结语

基于公共政策的角度来分析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影响因素我们可以发现,影响教育质量,造成教育不均衡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就是教学资源的分配问题,只有在以财政教学资金作为主体进行分配的前提下,才能保障教学资金的合理分配,教学资源的公平供给,进一步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全面完善义务教育体系。

作者:王玥 单位: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宋家乐.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财政保障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义务教育政策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财政政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08. 024

[中图分类号] F81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08- 0035- 02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是义务教育更是牵动人心。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投入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 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年增长速度高于财政收入的年增长速度, 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县教育发展不均衡。由于我县是全省财政困难县,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不足,导致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特别突出。这种非均衡发展严重违背了受教育公平性原则,阻碍了我县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

1 我县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

1.1 农村师资力量差

去年10月份,对我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进行了一次实地调查,调查发现,虽然从2004年起,每年至少考选100名专职教师,充实到农村中小学任教,但是我县农村中小学教师,年龄普遍偏大,只50岁以上的就占在编教职工总数的42.3%,这些人普遍身体偏差,学历偏低,知识偏老,教法陈旧,理念落后,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又由于生活、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高,工作压力大,未老先衰现象严重。因年龄或疾病原因,目前单乡镇中小学因内退而不能坚持在教学岗位的就有600多人。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课程必须开全开齐,必须设置专职教师,必须按标准班额编班,还有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等,而在编教师中,英语(特别是农村小学)、计算机、音体美等专职教师极度缺乏,不得不聘用相当数量的代课教师。

1.2 办学条件有待提高

在所调查的学校中,城区小学都基本实现了现代化,都有一到两个高标准的操场,有自己的图书馆,并且图书室藏书丰富,更新快,老师和学生均可借阅,而农村小学还处于很传统的状态。所调查的大部分农村小学没有标准操场。农村学校虽然有图书室,但图书室内藏书较少,学生很难在学校看到喜欢看的课外书籍。有的完小校舍处于急需修缮、扩建的状态,教学点就更加简陋了。

1.3 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不足

由于我县属全省财政困难县,对于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教学仪器设备的购置及更新的经费,县财政难以给予大力支持,仅靠目前上级的资金扶持,无法从根本上改善目前农村小学条件较差的现状,增加了提高办学水平,保证学校校舍安全的难度。另外,由于资金投入的不足,诸如政策实施不平衡、政策实施资源不足、组织管理不到位以及政策缺失等问题也因此显现出来。

2 促进我县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政策

2.1 强化师资建设,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充实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力量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师资队伍的不均衡是制约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农村教师想进城,原因就在于被城区优越的工作、生活环境所吸引。为保证农村中小学有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一是生活上要照顾,在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公寓工程,努力改善农村教师的生活条件,为农村中小学新建高标准教师宿舍、公寓;定期为教师体检,添置教师健身运动器材。二是政策上要优惠,对自愿到贫困乡镇中小学任教的城区和经济发达乡镇教师每人每月补助交通费,在教师评优评先、职称评定方面对农村学校和教师倾斜,努力提高农村教师的福利待遇,以调动广大农村教师的积极性。三是政治上要关心,政府每年都要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名校、名师、名校长”的培养和干部教师的外出学习、挂职锻炼,促进教师素质的提升和专业化成长。四是管理上要严格,规定在城区学校任教的教师到农村中小学任教1~2年后才能晋升高一级职称,薄弱乡镇的教师2年内不许外调,新招聘的教师和普通高中撤并后的富余教师,在农村中小学任教2年以上才允许参加进城的公开选拔。综合考虑我县经济实力,根据基础教育对师资的需求,加大教师招考力度,对取得教师资格和学历合格的代课教师通过招考录用为公办教师。改革人员管理办法,从侧重身份管理转向侧重岗位管理,通盘考虑解决在岗的代课人员问题。对不具备教师资格、学历低、素质差的代课人员,坚决辞退,以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教育公平。

2.2 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分担责任

为保障对教育的投入不断档、建设不停步,认真落实“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新体制,积极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以最困难的县乡两级财政为主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相当部分县乡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仅依靠县乡的财力是很难保证的,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在划拨布局调整配套资金的同时,建立分层次、按比例、互动性的县乡两级教育投入机制,强化县级政府作为管理主体的管理责任的同时,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分担责任,加大县级以上各级政府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主体责任,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机制,真正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体系。

义务教育政策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义务教育 就近入学 教育政策学

一、就近入学政策的背景

1.“重点校”政策的弊端。

教育政策是执政党和阶级意志、各阶层利益在教育领域中的体现,其必然存在于一定的政策环境中,因此政策目标和内容的确定也必然受到国家公共政策的影响和制约[1]。1959-1961年,我国处于经济困难时期,培养高质量专门人才促进经济的发展、使社会脱离贫困,成了国家的第一要务。因此,1961年,教育部《关于有重点的办好一批全日制中小学的通知》,要求各省、市、自治区根据当地条件适当选择若干所中小学,集中优势力量,尽快把这批学校办好,如果条件允许,就逐渐扩大数量。由此,“重点校”政策在新中国出现,这也标志着我国教育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开始。

“重点校”政策的推行培养了一批高质量人才,满足了国家短期的发展需求,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受教育水平的要求提高,由“重点校”政策所引发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质量参差不齐、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等问题日益严峻,至此,“重点校”政策已经不能适应社会需要。

2.严峻的择校问题。

“重点校”政策推行所引发的教育资源失衡,促使家长和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展开追逐。在就近入学之前,一直都是以考试分数择校,为了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学生就不可避免地承受巨大的课业负担,这种负担不仅来自于学校、教师,而且来自于家长、辅导机构,“以分择校”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除此之外,以分择校在对大多数人公平的表象之下,存在诸多权力寻租行为和金钱交易行为,违背了社会对于教育公平的追求。

二、就近入学――维护教育公平的初衷

1.政策推行。

由“重点校”政策所引发的择校问题愈演愈烈,为保障我国义务教育的正常实施,早在1986年,国家制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就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适当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2014年,教育部将工作聚焦于19个大城市,《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面试就近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包括北京在内的19个重点大城市在2014年制订完善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面试就近入学的方案,并在2015年100%实行划片就近入学政策。“就近入学”代替“以分择校”,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教师和家长对于分数的盲目追求,在就近入学的条件下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2.弱化权钱交易行为。

就近入学明确规定了相应学区内的对口学校,改善了自主择校时期的混乱局面。自主择校存在大量权力寻租和金钱交易行为,有钱的“以钱择校”,有权的“以权择校”,极大地破坏了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就近入学对入学范围做出明确规定,有利于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秩序。

3.促进学校均衡发展。

自主择校时期,优质生源纷纷涌向优质学校,而比较薄弱的生源只能进入薄弱学校,好的越好,差的越差,两极分化日益明显,不利于薄弱学生享受优质资源,难以激发薄弱学校教师的教学热情,更不利于薄弱学校的优化发展,加剧了学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就近入学均衡了不同地区学校的生源,促进了学校生源的多样化,避免了有目的的分层行为,有利于各区域学校的均衡发展,缩小校际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三、就近入学――问题层出不穷

1.地方政府保守实施,就近入学难以真正贯彻。

地方政府作为教育政策的执行者,理应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但事实还有待考量。虽然国家已经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就近入学政策,但是学校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违规行为,在就近入学的基础上,保留部分优质学校的名额,这些名额的拥有者一般都是政策的执行者,他们掌控着政策的执行,容易。这与我国目前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是分不开的,我国政府在行使教育职能的时候,存在职能错位、越位、不到位的行为,这源于我国尚未形成政府与学校及学校内部权利义务制衡机制。政府在与学校的关系中处于优势地位,其角色定位常使其管理意识大于服务意识[2],以职务之便窃取教育的果实。

2.就近入学催生房价上涨,加剧教育不公平。

政策形式上的“另起炉灶”必然会引发结构上的漏洞,入学政策从自主择校转为就近入学,这就带来了“学区房”这一漏洞,谁有“学区房”谁就初步具备了入学资格,从而引发家长对于学区房的盲目追求,促使优质学校学区内的房价直线上涨,房地产商从中谋取巨大利益。更有甚者,政府与房地产结成联盟,为了减少教育成本的投入,政府将学校引入房产商的区域内,为其带来“学区房”效应,减少学校建筑成本的花费,而普通民众为了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就要为这一行为买单。高额的学区房价只有拥有一定数量财富的人才能负担得起,所以社会财富的不平等又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完善政府行政监督机制,规避地方政府的趋利行为,督促地方政府切实执行国家政策,成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考量因素。

3.优质学生失去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权利。

每项政策的推行,在满足部分人利益的同时,损害了部分人的利益。就近入学推进教育公平是基于区域教育资源分配公平而言的,当教育资源不均衡时,就近入学实际上是以一种大而化之的公平损害了部分优质学生的利益,对于身处优质学区内的普通学生而言,就近入学政策没有损害他们的切身利益,甚至是谋了福利。但是,对于不处于优质学区内的优质学生而言,其本身具有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权利,但是就近入学政策剥夺了这一权利,使其失去了接受高质量教学的资格。

4.“优质学校”面临生源负担,选拔难以避免。

在就近入学的基础上,往往存在一个学区内有多所对应的学校,当这些学校存在好坏之分的时候,择校问题将不可避免地再次出现。学区内的优质学校面临过多的生源负担,如何筛选学生又成了一项重要的政策议题。目前已经存在的有几种形式,考试、面试、对以往综合表现的考核、摇号抽签等,至于这些选拔方式是否真正公平仍有待考核。

5.追求形式的公平,难以因材施教。

就近入学的依据是学生所处的地理位置,而不是学生的实际水平,对于“幼升小”的学生可能不会存在这个问题,幼儿园的小朋友智力水平相当,拥有的知识能力也没有太大区分,但是到了“小升初”阶段,当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学生进入同一所学校,往往会出现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下”。如何因材施教,成为学校教师应当考虑的重要问题,如果就近入学只是一味地追求教育形式上的公平,则是万万不可取的,只有处理好形式与实质上的双重公平,教育政策才能为大众所喜闻乐见。

四、追本溯源――平衡教育资源,加大教育投入

就近入学所引发的教育问题,归根结底是源于教育资源的供需失衡,供不应求,已有资源分配不均衡,向着优质学校倾斜;优质资源缺乏,也往往集中在优质学校,因此,人们才会不惜代价地想要进入优质学校,就近入学引发的问题实质上还是人们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问题,供不应求,就要增加供给,扩大生产规模,政府应当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国际上衡量国家教育水平的基础线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我国2012年才达到该标准,虽然教育经费的投入逐年增加,但是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南非等发展中国家。政府唯有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创建更多优质学校,帮助基础薄弱的学校,缩小校际差距,就近入学才能真正落实到位。

总之,就近入学政策是一项利大于弊、拥有长远视角的政策。如果我们一味坚持自主择校,那么学生的负担将是一个无底洞,以考试分数的高低确定学生能够获得的资源,看似公平的举动恰恰是不公平的,并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合于考试,以单一形式评判学生能力,这是不公平的。同时,“考试论英雄”是对应试教育的加强,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钱学森之问已深刻地警醒我们要改革人才培养方式,唯有这样,学校才能培养出有创造性、有思辨能力的人,而不是沦为“生产机器的工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