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镇区域发展

乡镇区域发展

乡镇区域发展

乡镇区域发展范文第1篇

一、高起点规划定位,夯实区域经济转型基础 

1.突出规划定位 

按照《余新镇小城市试点三年(2013—2015年)行动计划》和《余新镇电动工具产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了该镇产业发展重点,即以特色电动工具产业园区为龙头,引进机电装备和汽配制造等产业配套项目、新兴产业项目,完善优势、特色产业链,突出向价值链高端发展、转移。以集聚集约创新发展为导向,重组区域布局,构建城市化和现代产业集群发展的平台,以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加速支柱型产业壮大。 

2.明确政策导向 

出台《关于加快余新镇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明确将电动工具、电动机械、通用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等作为今后发展的主导特色产业。积极推进产业集聚,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对总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优先安排用地指标,优先推荐申报上级项目资金。2013年共拨付各类奖励资金217.6万元。 

3.强化科技引领 

通过出台奖励政策,鼓励企业创新发展,加强服务做好上下对接用足科技政策,依托专业科技服务队伍对企业开展点对点、一对一服务,开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库建设等途径,着力培育科技型、成长性企业。该镇现有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1家,部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部级实验室1个,省级科技型企业32个。 

二、高标准构筑平台,拓展区域经济转型载体 

1.加大投入建好产业园 

在镇区西南,规划建设全国最大的电动工具产业园,以打造吸引高端、集聚贸易、凸现优势、倡导绿色低碳的现代化、生态化特色工业园区为目标,以各类电动工具、电动机械为主导产业,规划总面积2.2平方公里,分行政科研区、生产配套区、生活服务区、物流仓储区四大区块。产业园一期占地800亩,计划总投资35亿元,将园区确立为全镇工业转型升级主战场。园区自建设以来,基础设施累计投入8200万元,生产配套区预计将于2014年底建设商业生产服务街区模式提供配套,预计投入1300万元。 

2.招大引强延伸产业链 

以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加速支柱型产业壮大,目前,园区已引进11家关联企业落户,大华包装、双誉金属、移动电气、威信电器、海丰机械等5家企业已投产。其中,位于电动产业前端的企业双誉金属、精伦模具、振涛五金分别配套五金件、模具、喷涂;亚特电器主导产业中端的电子研发、马达、装配生产;大华包装为电动产业提供产品包装等终端配套。产业园一期全部投产后,将占据全镇工业经济的绝对主导地位,预计超过70%的产值将来自电动工具产业园。预计到2016年,园区机电装备产业销售产值将占南湖区该产业的50%以上。 

3.双核驱动培育产业群 

通过大力培育高端化、特色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动全镇产业不断优化升级。注重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集群形成中的带动和集聚效应,继龙头企业浙江亚特电器有限公司成功引入后,2014年注册资金1亿元、计划总投资6.66亿元的浙江赛克思液压有限公司落户并列入浙江省重大产业项目,将形成由亚特电器和赛克思构成的双核驱动产业发展模式,为加快培育余新电动产业群注入了强劲动力。 

三、高要求优化环境,保障区域经济转型提升 

1.强化机制保障 

建立重点项目推进督查机制、实时报告机制、约谈问责机制。梳理事关电动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建立健全领导领办责任制,制定任务分解表。明确各项目由牵头领导负总责,全程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责任部门和成员负责具体日常和对接工作。每月定期通报督查进度,将工作实绩与目标责任制考核挂钩,对进度不快、措施不力的单位,取消年度评优资格,以约谈效能劝诫、通报批评等方式进行问责。 

2.加强要素保障 

突破空间要素瓶颈,积极腾退低效、空置土地,有效利用闲置厂房。2014年以来,腾退低效用地211.5亩,盘活存量土地85.1亩,利用闲置厂房面积1.6万平方米,并新增供地247亩用于保障电动产业园项目发展。出台人才引进综合奖励政策,对组建博士后工作站或引进博士后的,分别给予8万元和2万元奖励;对参加高层次人才培训班并毕业的,给予学费的10%补贴。2014年,共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和高技能型人才385名,其中引进电动产业各类人才200名。 

乡镇区域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乡统筹;小城镇总体规划;改进;常路镇

1.1小城镇总体规划与城乡统筹

城乡统筹发展,就是指要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把城镇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整体统一筹划,通盘考虑,把城镇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综合起来研究,统筹解决;既要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作用,发挥工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又要发挥农村对城市、农业对工业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良性互动。

在城乡统筹中,小城镇直接面对广大乡村地域空间,是协调城乡关系的最基层衔接点,因此,将城乡统筹理念运用到小城镇总体规划中,指导其可持续发展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1.2小城镇总体规划传统思路

1、重规模,轻成效

在《城乡规划法》颁布之前,我国一直以《城市规划法》为标准,小城镇总体规划由镇政府负责组织编制。一些基层官员受政绩的利益驱动,不顾发展规律,片面强调做大镇区规模,重“外延”,求“大”求“高”,导致出现了小城镇的规模过度扩张,出现了大量占地较多的公用设施、超规模的基础设施及大型工业园区,土地、资金等资源的浪费和闲置。

2、重镇区,轻镇域

目前,我国小城镇总体规划主要以镇区规划为重点。在规划内容上,总体规划侧重于镇区性质与规模的确定、用地功能的组织、总体结构的布局、道路交通的组织及市政公共设施的安排等方面,涉及面比较广。镇域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村镇体系的等级、职能和规模及相应的市政公共设施规划,而忽略了对镇区与周边农村地域联系以及与周边城镇的关系的分析。在发展中,对广大农村腹地关注较少,以牺牲农村经济增长为代价等不合理和不协调的现象。城乡二元结构日益明显,镇区并没有起到规划预期中的对周边农村地域的扩散带动作用,与总体规划的预期目标相违背,不能满足时代要求,对乡镇发展存在制约。

1.3城乡统筹下小城镇总体规划的新思路

2008年1月1日城乡规划法实施,目的在于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在编制城镇总体规划时,有两方面的思路转变。

1、城镇化思路

不赞成为刻意追求城镇化指标而忽视农村发展,改变传统城市化中只追求集聚经济效益的线性产业布局。而是侧重于改善城乡地域系统的有机构成,不断优化城乡关联结构和构造一个有序的空间组织,使城乡发展的综合效益最大化,并为不同规模层次的城镇居民和不同聚落类型的城乡居民提供优越的生活环境,保障他们拥有良好的生活质量。

2、城乡网络化思路

在承认非均衡发展规律的同时谋求城乡协调发展,力图使区域城乡互补性和协同性发展中的整体效应最大化,提高城乡空间的组织化程度。其实施途径应该是城乡之间由不同容量、便捷的现代化交通、通信设施和适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设施连接在一起,形成和谐的网络型城乡复合系统,使城乡居民在具备现代化和网络型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共享现代文明。

在规划中,小城镇应由侧重于镇区规划转变为镇区规划和镇域规划并举,同时进一步完善镇区规划和镇域规划。镇区规划,要立足于城乡区域,用区域的眼光对小城镇进行合理的定位,确定镇区适度的规模,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增长极;镇域规划,则要强化对广大农村地域的研究,对城镇与农村关联度及融合度的研究,并落实到具体的空间地域上。

1.4城乡统筹下的小城镇总体规划改进:临沂市常路镇总体规划分析

1、常路镇上版规划编制特点

常路镇是山东临沂市和蒙阴县的西大门,咽喉重镇。地处临沂、泰安两地交界处。镇内交通便捷,由镇区至泰安新泰市、临沂蒙阴县约14km,到高速公路出入口约17km,距泰安、临沂约98km,距莱芜约60km。全镇总面积77.4平方公里,共计28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51个自然村。2010年常住人口33841人。全镇经济基础在蒙阴县处于中上水平,是蒙阴县的第二大镇,也是全省237个中心镇之一。

上一轮总体规划是2002年编制的,是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本着合理布局、节约用地、逐步建设等原则,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为目的规划。在编制成果上,镇区内容充实,镇域部分分析不够透彻,图纸主要有村镇体系等级和历史文化景点区位图,对广大农村地域发展问题关注较少。

随着新城乡规划法颁布以及科学发展观的践行,常路镇在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政策的影响下,各村庄抓住发展机遇,发生了诸多变化,原总体规划不能满足时代要求,制约城镇和乡村的共同发展,成为规划修编的重要缘由。

2、常路镇总体规划改进

(1)理念转变

转变仅仅关注 “空间集聚过程”的旧理念,以“城乡网络化协调发展”为新理念,将常路镇区与农村地区结合起来,把城乡统筹发展作为指导常路镇城乡发展全过程的基本模式。

(2)内容完善

由侧重于镇区规划转变为镇区规划和镇域规划并举。对于常路镇而言,要在对村镇的现状分析和综合发展条件进行评价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其与周边城镇关系、产业空间、地域空间、交通、特色资源等多个方面,充实镇域规划内容。具体如下:

①与周边城镇统筹发展

区域层面,村镇在城乡统筹中多处于被“反哺”的地位,因此,规划通过对省域层面、临沂市域层面、蒙阴县域层面的分析,明确常路镇在鲁南经济圈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实现镇域与周边新泰市对接,加强它们的产业等方面的联系,使村镇接受经济实力较强的城市的辐射。(图1、图2)

图1 常路镇在省域层面区位 图2 常路在临沂市域层面的区位

②产业空间统筹发展

规划对常路镇的产业发展提出了深入可行的研究。

首先,根据镇区和乡村产业体系的特点,对常路镇三大产业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产业优化的具体措施,促进城乡之间的产业结构协调化和城乡内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其次,按照二、三产业向镇区集中,第一产业向村庄集中的原则,对城乡产业结构体系在空间层面上进行相应调整,促进城乡产业空间的有机融合与城乡空间产业的合理布局。(图3、图4)

最终,规划形成了 “两轴两园三片”的产业发展主格局。两个发展轴:依靠主要公路形成横向和纵向的经济产业发展轴。两个工业园:在镇区结合当地有利条件设置工业园区,实现产业向园区集中。三个发展片:在全镇范围内,依据不同区域的村镇产业特征,形成三个特色经济区域,每个区域都有重点村作为物资交易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

图3 常路镇产业分布现状 图4 常路镇产业布局规划图

③地域空间统筹发展

地域空间统筹发展,旨在引导城镇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有效利用现有土地资源,保护自然环境。

首先要统筹的是居民点布局,这是城乡统筹的先行手段。与上版总体规划相比,本次规划在进行合村并点时,强化了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提出了具体的村庄迁并、村庄整治、农房建设等方面的措施,同时根据居民点等级和类型对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合理配置,营造宜居的环境。

此外,规划还依据镇域空间的特征和各居民点功能,对各类型空间进行范围界定,并相应提出建设定位及空间发展模式(图5)。规划中,划定了三个发展片区,每个发展片区都有一个或多个中心,作为发展片区的核心。这些核心作为每个发展片区的经济增长极核,由公路干线相连接,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增强区域竞争力。具体如下:

旅游生态区:依据自然及人文资源丰富的特征,定位为生态涵养区、休闲旅游度假基地。村庄布局充分考虑山地自然特征,采用有机疏散的布局模式。重点发展围子村和石峰峪。

核心发展区:镇驻地所在区域,205国道贯穿其中,定位为镇域政治经济文化服务中心。布局以镇驻地为核心,沿国道形成带状村镇空间结构。重点发展镇驻地和新兴居委。

集聚发展区:村庄各具特色,定位为新农村重点建设区域,采用均衡发展的空间布局模式,重点发展西北楼村和台庄。

图5 常路镇空间结构规划图图6 常路镇资源分布与整合规划图

④特色资源挖掘与统筹发展

常路镇内水库星罗棋布,河流纵横,并且有丰富多样的人文资源,规划分别从镇域、镇区和村庄三个层面入手,注重提炼自然、人文等特色元素,将生态景观空间功能化、人文资源价值化,并将其反映在空间布局、建筑形式等方面,营造既能满足现代生活需求又独具地方特色的村镇面貌(图6)。

⑤交通、市政设施统筹发展

城乡统筹发展、城乡网络化发展的本质在于强调城乡之间的联系,道路交通规划至关重要。规划网络化的公路交通,强化常路镇对外交通区位优势。加快常路镇域内道路的建设步伐,镇驻地与行政村、行政村与行政村之间一般要有三级公路相通。立足城镇建设综合交通平台,设立联系农村中心村与城镇就业点的公共交通体系,构筑高效畅达的一体化交通体系,成为“居住在乡村,工作消费在城镇”的新型空间组织模式的有力支撑(图7)。

此外,规划将城镇市政设施布局区域化与乡村公用设施建设实用化相结合,建立高效节约的城乡公用设施体系。市政设施建设区域化融入蒙阴县市政设施系统,乡村公共设施引用节水灌溉、废弃物收集等实用技术;沼气、太阳能利用、生物质能等新型技术。

图7交通统筹发展示意图

1.5 结语

本文讨论了城乡统筹背景下,小城镇总体规划的改进思路,用实例阐述了总体规划中需要统筹考虑的问题。但是,如何发挥村镇规划尤其是镇域规划的功能,使其真正起到统筹城乡发展建设、营造健康有序的小城镇发展环境的作用,还需要完善现有政策,出台新政策,强化具体措施。比如研究制定出贴近地方实际、操作性强、农民能够接受的引导集中居住的优惠政策措施,在宅基地审批、建房调田、拆迁安置、就业引导、失地农民保障等方面形成完整的配套政策体系。在实施中要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融资体系,吸引大量的资金,解决村镇建设资金缺乏的问题,从而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曾菊新.现代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 仇保兴.当前村镇工作的若干问题[J] .小城镇建设,2005(11).

[3] 陈志诚,侯雷,兰贵盛.“城乡统筹发展”与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应对[J] .规划师,2006 (2).

[4] 郭建军.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问题和政策建议[J].经济参考研究,2007 (1).

乡镇区域发展范文第3篇

一、雄安新区在“京津保”三角形中的位置关系分析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与京津保协同发展

雄安新区的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及周边的部分区域,该区处于京津保腹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通畅、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雄安新区要历经三个发展阶段,腹地面积从100平方公里发展到200平方公里,远期辐射面积达到2 000平方公里,这就意味着要在“雄县+安新县+容城县”整合在一起的面积的基础上还要将邻近周边县级行政单元的部分区域整合在一起。雄安新区将突出以下七个方面的任务:建设绿色智慧新城、打造生态城市、发展高端高新产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构建高效交通网、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打造新高地与合作新平台。[1]雄安新区的构建是2014年2月26日提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举措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为京津大都市的非核心职能向周边疏解提供了更大平台。世界大都市的发展规律表明,从聚集发展向分散发展是一般趋势,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大都市发展过程中由于空间过分拥挤而造成的城市病。京津自从成为直辖市后,依托都市优势具有更强的资源聚集能力,在发展过程中,近京津的河北省区域内出现了“环京津贫困带”。随后在对北京发展方式的规划设计中虽然历经“大北京”、“首都圈”、“大北京经济圈”等多种设计,但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京津冀三地打破一亩三分地的长期发展困局提供了契机,自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措施提出后,京津的部分职能开始向河北省疏解。河北省行政区划内的设区市也为争取更多的发展机会而进行战略设计,行政区划调整就是这些战略设计中的重要举措。到目前为止,河北省的11个设区市大多数都已经完成了市区的行政区划调整。保定市较早地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将“一城三星”发展格局下的“三星”即清苑县、徐水县和满城县调整为清苑区、徐水区和满城区等划入市区,市区面积扩展到原先的8倍,所以京津大都市的关系上也经历了从“对接”到“承接”再到“协同发展”的变化,保定市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表现得积极主动,不但在城市规模扩展方面反应非常迅速,而且在城市的软环境建设方面也做了充分准备。保定市行政区划调整后,“大保定”[2]周边的“定兴县―容城县―安新县―高阳县―博野县―望都县―顺平县―易县”组成的城市环成为了“大保定”的郊区县,大保定核心区域的影响范围得以扩大,“大保定”核心区域与京津大都市形成鼎足发展格局。为了推进“大保定”与京津大都市间的整合程度,需要在“北京―保定”、“天津―保定”间分别构建起“京保新区”和“津保新区”,这可以成为将京津保三角形的京保边、津保边高效互动的通道。

(二)雄安新区:京津保协同发展的战略举措

根据规划,雄安新区的主体部分由“雄县+容城县+安新县”整合而成。从图1中可以看出,该区域处在京津保三角形津保边上靠近保定的区位上。前文论及,在“大保定”的市区进行调整后,容城县和安新h由于近邻保定市区而成为郊区县。在雄安新区的城市化战略实施后,雄安新区就成为保定东侧的城市化增长点,这里将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地方,通过向东整合霸州、向西整合“徐水区+清苑区”,京津保三角形的“津保边”将会成为京津冀区域内发展最快的城市链。此前北京副中心布局在“通州区+北三县”①,北京的主体部分在向东扩展,为与天津整合发展奠定了基础。从图1可以看出,由“北京老城区+通州区+北三县”整合在一起的区域与雄安新区只隔“大兴区+廊坊市+涿州市+固安市+高碑店市”,而“涿州市+高碑店市+固安市”将是京津石三角形的京石边上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区域,因此加上雄安新区,实际上在保定的北侧和东侧会形成城市化速度快速发展的两个区域。实际上此前定州从原保定市行政区划中独立为省辖市,并且在保定市区的行政区划由“三区”调整为“五区”②后,雄安新区是在保定行政区划内做出的第三次行政区划调整。此前的行政区划调整是在保定市行政区划内和河北省行政区划内做出的调整,而这次的雄安新区是在国家层面做出的行政区划调整,这会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格局以及京津冀城市群的布局产生重大影响。前文论及,“雄安新区+霸州市”在津保边上将会发挥重要作用,会进一步提升津保城市链的发展速度。津保城市链和京保城市链不但会将京津保三个城市连接在一起,而且会将城市链上的县级中心地以及乡镇中心地等连接在一起,使得京津大都市在功能疏解过程中,在京津保三角形内寻找到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尽快解决京津大都市周边长期以来存在的“贫困带”问题的同时,也使京津大都市尽快进入到分散发展的城市体系布局状态。

二、雄安新区城市团发展构想

雄安新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举措的重要步骤,这里区位条件优越,与京津距离适当,同时这里也近邻“大保定”核心区域,雄安新区与“涿州市―高碑店市―霸州市”三角形互动,在“津保城市链”、“京保城市链”上会形成城市隆起带。雄安新区在城市体系的空间构架上需要尽早充分准备。根据雄安新区内三个县级中心地以及乡镇中心地的分布状况,需要在整个区域内构建起一个完整的城镇环即Cx1、三条城镇链即lx1、lx2、lx2,并且构建起“安新县―容城县―雄县”三角形,使三个县级中心地间得以高效互动。

(一)环淀交通链和环淀城市链

1.环淀交通链

根据图2,白洋淀在Cx1城市环内占有绝大面积,这是雄安新区内的重要资源,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县镇中心地与县级中心地间便捷地建立直接联系从而进行高效互动,因此在雄安新区内需要以白洋淀为中心构建城市环。为此首先需要在交通网络的通达性程度方面做文章。根据图2,要尽快形成“容城县―北张庄村―大王镇―留村―西里街村―东杨庄村―西向阳村―北际头村―大寨村―南曲堤村―韩村―同口镇―高楼村―辛庄村―刘李庄镇―邸庄村―圈头乡―杨庄子村―赵北口镇―十里铺村―大阴村―龙湾镇―张岗乡”一线,同时要形成“容城县―大河镇―平王乡―雄州镇―大阴村”一线,两条线在将容城县、雄县和安新县等三个县级中心地整合在一起的同时,以白洋淀为核心形成环淀交通链,将安新县中南部区域的乡镇中心地与容城县大部分、雄县大部分区域整合在了一起,为雄安新区的城市发展构建了基本框架。

2.环淀城市链

通达性较高的交通网络是构建城市体系的基础,在如上交通链的基础上要逐渐形成Cx1城镇环。从图2上可以看出,该城市主要依托前文论及的新建交通链,但城市环在安新县西侧的部分需要向外扩展,以便将更多的乡镇中心地整合在城市环中,根据如上设计Cx1环即“容城县―小里镇―三台镇―寨里乡―安州镇―南曲堤村―韩村―刘李庄镇―七间房乡―龙湾镇―雄州镇―朱各庄乡―平王乡―大河镇―八于乡”构成的城市环。该城市环上的容城县、安州镇、“同口镇+西李庄镇”、“大阴村+枣林庄村”、“雄州镇+龙湾镇”等是Cx1与lx1、lx2、lx3等城市链交汇的节点,在构建城市体系过程中会优先得到发展。这些乡镇中心地作为节点中心地,要在不断整合腹地内的其他乡镇中心地,与雄县、容城县和安新县等三个县级中心地高效互动,在腹地内形成多个次级中心地与县级中心地高效互动的发展格局,使得城市体系以分散发展的方式构建起城市体系,避免在城市体系进一步扩展过程中由于“摊大饼”式蔓延而导致问题的出现。

(二)城市弧链与城市链

雄安新区总体上为形状,为了将区域中心与区域边缘得以高度整合,就需要在构建如上城市环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lx1、lx2、lx3等城市链。根据图2,lx1即“芦庄乡―老河头镇―寨里乡―小里镇―容城县―八于乡―晾马台乡―大营镇―米家务乡―双堂乡”一线形成的弧链,在lx1、lx2、lx3等三条城市链中,该条城市链跨度最大,连接起来的乡镇中心地最多,将安新县西侧、容城县中部与雄县北部区域整合在一起。lx2即“老河头镇―安州镇―北际头村―西向阳村―西李街村―留村―安新县―朱各庄乡―咎岗镇―米家务乡”一线,从图2上可以看出,安新县是这条城市链的中点,雄县和安新县两个中心地都位于该条城市链上,因此这条城市链将是lx1、lx2、lx3等三条城市链中发展力度最大的,但是在构建“安新县―容城县―雄县”三角形的“安新县―雄县”边时需要沿着“安新县―郭里口村―古庄头村―雄州镇―雄县”一线进行,这条边不但将“安新县―雄县”连接在了一起,而且会成为白洋淀上一道风景线,有力促进雄安新区核心区域整合程度提升。lx3即“芦庄乡―同口镇―高楼村―辛庄村―邸庄村―西里庄镇―圈头乡―枣林庄村―大阴村―张岗乡―双堂乡”一线,该条城市链将安新县南部与雄县南部整合在一起。如上三条城镇链将雄安新区全部区域整合在了一起,核心城区与腹地之间得以高效互动。

(三)“安新县―雄县―容城县”三角形

根据前文设计思路,“安新县―雄县―容城县”三角形是雄安新区城市体系的核心部分。耐2可以看出,该三角形及其周边区域涉及到的乡镇中心地包括“八于乡+大河镇+平王乡+朱各庄乡+雄州镇+龙湾镇+赵北口镇+三台镇+大王镇+南张镇”等整合在一起的区域。前文论及,为了提升三个县级中心地间的互动水平,需要沿着三角形的三条边尽快构建起城镇链:“容城县―北张庄村―大王镇―安新县”城镇链;“安新县―郭里口村―古庄头村―黄湾村―雄州镇―雄县”城镇链;“容城县―大河镇―平王乡―朱各庄乡―雄县”城镇链,这里将是雄安新区首先应该得到发展的区域。在雄安新区的城市体系逐渐完善的过程中,该三角形区域将成为雄安新区的凝聚力和辐射力最强的区域。该三角形的“安新县―雄县”边与津保城市链重合,借助保定向东的影响以及天津向西的影响力,该条边可能会成为三角形的三条边中发展最快的城镇链。在此基础上由lx1、lx2以及“容城县―安新县”围成的区域将会以较高的速度整合在一起并得到发展,区域内的晾马台乡、大营镇、米家务乡、咎岗镇、朱各庄乡、平王乡、大河镇、八于乡、大王镇、雄州镇等会成为雄安新区向东北方向扩展的次级中心地,为将雄安新区的核心城区与腹地联系在一起架起了桥梁。

(四)雄安新区的周边关系

雄安新区作为京津西南侧的战略发展区域,与两个大都市距离相当,并且近邻保定,因此就从真正意义上将京津保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从图3可以看出,雄安新区的三个核心中心地将会成为引领周边城市发展的子核心,图中的X区、Y区、Z区和R区将分别依托雄安新区的三个县级中心地得到发展:在R区域内,徐水区将会成为“大保定”与雄安新区的连接点;在X区内的定兴县将与容城县整合在一起;在Y区内,“高阳县+任丘市”将会与安新县整合在一起;在Z区内,“文安县+霸州市+永清县+固安县+高碑店市”以C形环链与雄县整合在一起,雄县成为C形环链的核心。结合图1可以看出,“涿州市+高碑店市+固安市”相对于雄安新区更易以“北京市―天津市”轴线与“通州区+北三县”构成京津大都市的两翼,并且也能够在京津布局大都市的子中心,与大都市高效互动,从而使得发展过度拥挤的大都市进入分散发展格局。在如上论及的X区、Y区、Z区和R区等4个区中,Z区腹地面积最大,但跨越了保定和廊坊两个行政区划;Y区面积较小,但也涉及保定和沧州两个行政区划。这次雄安新区的设立,虽然涉及原保定行政区划的一部分,但由于已经站在了国家层面考虑该区的发展,因此已经远远超越了设区市乃至省域行政区划范畴。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雄安新区涉及的腹地会进一步拓展,该区将会成为将京津保整合在一起的重要节点。从图3可以看出,雄安新区西侧的“大保定”、北侧的“涿州市+高碑店市”、东侧的霸州市等区域的城市化程度都优于雄安新区。因此,雄安新区在城市化进程中会通过“内生力量+外生力量”两种方式发展,内生力量即通过顶层设计对该区域进行战略性投资、外生力量即对周边资源首先进行袭夺而后进行辐射,在雄安新区高速发展过程中,如上论及的4个区域都将成为雄安新区的郊区。可见,以雄安新区为核心通过“软区划”[3]方式形成不同层级中心地间的联系,在该区域内形成新的城市(城镇)体系布局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学界最初经常论及的是“京津石三角形”和“京津保三角形”,由于保定位于“京津石三角形”的重心位置,优越的区位条件使保定较石家庄更易与京津大都市整合在一起。在雄安新区战略举措出台后,学界开始关注“北京市―天津市―雄安新区”三角形,该三角形上三个顶点的距离近乎相当,这与此前“大保定”向东发展并在“五区”基础上将白洋淀纳为市区[4]的战略设想一致,这也为“双核+双子”[5]结构下“西子”保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大保定”的分步发展构想[6]以及廊坊的“四层次”[7]城市体系格局设计等也都很快变为现实。雄安新区通过强化京津大都市西南侧腹地的发展力度,使得京津轴和京保轴围成的东南侧的扇形区域内[8]不同层级的中心地的整合程度进一步提升,最重要的是在该扇形区域内会创建大都市分散发展的典范,并在整合辽中南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以及中原城市群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雄安新区“子片区”城镇体系构建

(一)“双半月+双三角”:安新城镇体系构建

1.“双半月”城市链:整合绝大多数乡镇中心地

图4展示了安新新城镇体系的一般构建,在发展过程中最终要形成“双半月+双三角”的发展格局。根据图4,“双半月”分为纵向、横向两个半月形城镇环,前者由“la1+la2”构成,la1即“大王村―新庄克村―三台镇―增庄村―寨里乡―北头村―西马村―膳马庙村―王庄村―刘庄村―磁白村―同口镇―刘李庄镇”构成的弧链,la2即“大王村―大王镇―北六村―中六村―张六村―南六村―安新县―西里村―漾堤口村―南刘庄村―马村―边村―端村镇―刘李庄镇”一线构成的城镇链;后者由“la3+la4”构成,其中la3即“寨里乡―杨孟庄村―北何庄村―留村―西里街村―宋庄村―赵庄子村―季庄子村―赵北口镇”一线,la4即“北头村―西马村―白庄村―东角村―安州镇―关城四村―端村镇―北田庄村―大田庄村―圈头乡―赵北口镇”构成的弧形链。“双半月”城市链将安新县区域内的绝大部分乡镇中心地整合在了一起。

2.“双三角”城市团:城镇体系南北呼应

根据图4,“双三角”城市团即安新县中心地附近“三台镇―大王镇―安新县”三角形(“北三角”)与区域南侧的“老河头镇―芦庄乡―同口镇”三角形(“南三角”),其中“北三角”使得安新县中心地通过三台镇、大王镇两个镇级中心地与容城县整合在一起。“南三角”则将安新县行政区划最南端的芦庄乡与纵向的半月形城市链整合在一起。从图4中可以看出,“北三角”是“安新县―雄县―容城县”三角形的一部分,在将乡镇中心地整合在一起的同时,也将“北三角”内的很多村庄整合在了一起。芦庄乡位于安新县的南端,如果不构建“南三角”,芦庄乡将会在城镇化进程中被边缘化。在构建起“南三角”后,不仅芦庄乡与城镇体系的主体部分即“双半月”城镇团能够整合在一起,而且三角形区域内的东涝淀村、北青村、王岳村、北马村、西辛庄村、苏果庄村、南边吴村、谢庄村等村庄也得到发展,与la1紧密整合在了一起。

3.城镇走廊:连接“双三角”城市团

从图4可以看出,“北三角”和“南三角”通过la5连接在一起,即图中的“老河头镇―西喇喇地村―坨上村―前亭子村―刘庄村―王庄村―安州镇―东角村―小寨村―北际头村―西里街村―留村―安新县”一线构成的城镇链(“安老链”),这条城镇链将“双半月”城镇链的la1、la2、la3、la4等串联在了一起,“北三角”与“南三角”也得以建立直接联系。区域内的核心城市安新县中心地对西南侧的老河头镇可以产生直接影响,同时通过la2与区域南部边缘的刘李庄镇也建立了直接联系,县域行政单元内的城镇体系框架就得以建立了。“安老链”与la4交汇处的安州镇会成为城市链上的节点城镇,该城镇位于“安老链”的中点位置上,从图4中可以看出,该镇与老河头镇、寨里乡、三台镇、安新县、端村镇、刘李庄镇以及同口镇等的距离相差不大,在安新城镇体系构建过程中将会发挥重要作用。安州镇也是“保定―老河头镇―安州镇―安新县”城市链上的重要节点。在安新县中心地与保定核心城区之间会成为重要的节点镇,对安州镇进行前瞻性的设计对于安新城镇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二)“三三角+外展链”:雄县城镇体系构建

根据雄县区域内乡镇中心地的分布情况以及彼此间的联系,最终要形成“三三角+外展链”的城市体系构架,如图5所示,“三三角”即“北沙口乡―雄州镇―双堂乡”三角形、“大营镇―雄县―咎岗镇”三角形以及“咎岗镇―双堂乡―米家务乡”三角形。“外展链”即由lc1和lc2构成的包围在三角形外的两个C形城镇环。图中由“lx1+lx2+lx3”构成的“大三角形”将雄县区域内的绝大部分乡镇中心地整合在了一起。lx1将“北沙口乡―大营镇―朱各庄乡―雄州镇”连为一线,并将该城镇链上的“东龙堂村―南沙口村―西王村―西留侯村―杨西楼村―黄湾村”等连为一线,从图上可以看出,在“大三角形”(“大”)的三条边中,该边上的乡镇中心地最多,大营镇和朱各庄乡会成为该条城镇链上的节点镇。图中的lx2即“北沙口乡―孔码村―板西村―米宁庄村―米家务乡―大魏庄村―邢庄村―双堂乡”一线,该条城镇链靠近雄县的北部边缘,将西北部区域与东部区域连接在一起。图中的lx3链需要依托雄县中心地和咎岗镇建立起来。从图中可以看出,“大”的各边建立起来后,区域内如果不能得到充分发展,仅仅沿着各边建立联系,就显得区域内的通达性程度不够高。因此还需要再构建两个小三角形:“米家务乡―咎岗镇―双堂乡”构成的北侧小三角形(“小北”)和“大营镇―雄县―咎岗镇”构成的南侧小三角形(“小南”)。与此同时还要构建lx4和lx5两个城镇链。根据如上设计,所有的乡镇中心地得以建立直接联系,同时也将“大”内的村庄以及乡镇中心地整合在了一起。在图5中,“小北”与“小南”的连接点为咎岗镇,以咎岗镇为核心通过整合“高辛庄村+卢光寺村+咎王庄村”,将会成为雄县区域内与雄县中心地高效呼应的次级中心地,从而在雄县区域内形成“双中心”的城市团发展格局,咎岗镇中心地也将会成为雄安新区的一个次级中心地。在如上设计之外,在“大”的“北沙口乡―双堂乡”边与“双堂乡―雄州镇”边之外还要建拓展的C形链,以三角形的两条边为轴将更多的村庄连接在一起,强化轴对腹地的影响力。lc1链即“北沙口乡―大庄村―八西村―八南村―仁义庄村―上岔河村―张家巷―大魏庄村―邢庄村―双堂乡”一线,lc2链即“双堂乡―贾岗村―宫岗村―韩庄村―张庄村―张岗一村―高村―张岗乡―南庄子村―龙湾镇―大阴村―黄湾村”一线,双堂乡成为将lc1与lc2连接在一起的节点,lc2将“双堂乡―张岗乡―龙湾镇―雄州镇”连接在一起。如上两个C链是“大”的拓展链,使“大”与更大腹地充分整合在一起,避免了城市化进程中行政区划边缘不能充分城镇化的问题。

(三)“4C城镇团”:容城城镇体系构建

如图6所示,容城区域内依托既有乡镇中心地构建城市团过程中,需要在南北两个边界处突破行政区划限制,通过充分整合构建城市链,使容城区域内的乡镇中心地建立直接联系,最终要形成“4C”架构的城镇体系,并以八于乡为次级中心地统合周边乡镇中心地,与容城县级中心地高效互动。图6中的“4C城镇团”即由Cr1、Cr2、Cr3、Cr4等四条城镇链构成的城镇体系,其中Cr1即“小里镇―王村―西牛营村―西牛村―李茂村―段庄村―南张镇―北张村―沙河村―沙河营村―西张楚村―张楚营村―高家庄村―贾光村―北南蔡村―北南蔡乡―谭城村―马张村―王家营村―晾马台乡―猛进庄村―复兴庄村―赵村―咎村―平王乡―李小王村”一线形成的弧链,在四条C形城镇链中,该条城镇链最长;Cr2即“张家营村―西张楚村―大南头村―大八于村―八于乡―南文营村―北剧村―薛庄村―南王咎村―王家营村―晾马台乡”一线构成的城市链,在四条城市链中该条链最短,如上两条链的交汇处即“贾光乡+高家庄村+张楚营村+西张楚村”以及“晾马台乡+王家营村+南王咎村”将成为节点中心地,在城镇化进程中会有较高的发展速度,Cr1、Cr2围成的“口”字形区域也将会具有较高的发展速度;图中的Cr3即“王村―西牛I村―西关村―小楼堤村―谷庄村―北关村―后营村―八于乡―南文营村―张市村―留村―西孙村―南阳村―大河村―大河镇―郭村―平王乡―李小王村”一线,从图上可以看出,“八于乡+南文营村”会成为Cr2与Cr3等的交汇点,该处与容城县中心地邻近,并且位于县域行政单元的中央,因此将会成为容城城镇体系的次级中心,该中心以八于乡为中心,通过整合“大八于村+南文营村+南河照村+张市村+大南头村”形成,随后逐渐向腹地扩展,将更多的村庄整合在一起,成为连接晾马台乡、贾光乡、容城县中心地以及大河镇等的节点,最终与容城县中心地整合在一起,使得容城城镇体系向东北方向以较快速度扩展;图中的Cr4即“小里镇―东小里村―新庄克村―三台镇―大王镇―两河村―大阳村―郭村―平王乡”一线,这是一条跨行政区划的城镇链,主导部分在安新县区域内,对于“容城县+安新县”进行充分整合奠定了基础,三台镇与大王镇成为两个县级中心地城镇体系融合发展过程中的节点中心地,这为容城县的西南角、东南角等不易被核心区域“容城县+八于乡”整合在一起的村镇快速融合到城镇链以及以乡镇中心地为核心的次级城镇团中创造了条件。根据如上设计,Cr1与Cr2围成的“口”字形区域首先要得到发展,而后是Cr3城市链,在此过程中以八于乡为中心的城镇团会发展成为容城城镇团的次级中心地。随后沿着Cr3城镇链向东西两侧扩展,将小里镇、大河镇、平王乡等整合在一起。因此Cr1的“贾光乡―南张镇―小里镇”段与“晾马台乡―平王乡”段将是最后得到发展的区域。根据如上论及“分层+分步”发展秩序,容城县城镇体系在整体上得到发展。

四、关于雄安新区城市体系的进一步思考

(一)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的分散发展问题

雄安新区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举措下的重大举措,在京津保腹地创建城市化的生长点,通过“安新县+雄县+容城县”的三期发展构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城市区,与北京副中心“通州区+北三县”[9]呼应成为“北京―天津”轴线两侧的两翼。这次行政区划调整对京津冀的区域内的城市发展格局会产生很大影响。此前学术界在讨论京津职能向外疏解的过程中,涉及京津保协同发展问题时,都是以“大保定”核心城区为中心讨论问题的。雄安新区的设立,将“安新县+雄县+容城县”从保定行政区划中分离出来,这是将定州市从保定行政区划中分离出来并设立省辖市的第二次在行政区划方面“做减法”。雄安新区的设立,不但使人们讨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视角从保定主城区向东转移,而且资源的流向也开始发生变化。行政区划变更对城市化的方向会产生重大影响。在外生力量影响下进行城市化,最大的问题就是城市核心区域对腹地的资源袭夺,“大保定”的发展布局因而也会中断。自从京津成为直辖市后,就逐渐出现了“环京津贫困带”,行政区划导致的“肥水不流外人田”是导致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这次雄安新区的设立,如果单纯在京津保腹地构建城市化的隆起带,而没有真正实现雄安新区与周边地区协同发展,很可能会导致“环雄安贫困带”出现,因此在布局雄安新区之初就应该基于“软区划”在更大腹地内实现协同发展,同时在京津周边除了“通州区+北三县”以及雄安新区之外,还要构建更多的分中心与京津大都市呼应,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在京津冀区域内出现“群芳吐艳”的城市发展格局。

(二)关于“大保定”不能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被边缘化问题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后,保定积极做出响应,也在多方面做了准备工作,保定与京津的关系设计层面也开始从对接、承接到协同发展,在此过程中都是以“大保定”为基点讨论问题的。雄安新区的设立,完全改变了此前对“大保定”发展布局,“安新县+雄县+容城县”由隶属保定行政单元变为单独的行政单位,而且行政级别高于保定市,在未来发展进程中,不是保定市主城区对雄安新区施加影响,而是雄安新区对保定主城区施加影响。辐射方向的变化使得保定成为雄安新区周边的子中心城市。从历史发展脉络看,京津冀地区每次行政区划调整后,保定的发展动因都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这次行政区划调整同样会使保定主城区的发展动因被弱化。在未来发展中,原保定行政区划的发展重心将会迁移到雄安新区,保定处于京津与雄安新区的边缘,此前热议的京津石三角形、京津保三角形也将被京津雄安三角形所取代,如果在这次行政区划调整中,“大保定”被边缘化,在京津冀地区就会又一次形成“吸收模式”[10]的城市化轨迹。因此,在着力打造雄安新区的同时,也要构建合理的整合方式,使得腹地内的中小城市与雄安新区得以协同发展,要在新的区域中心城市得以建立的同时,在腹地内打造更多的次级中心城市,并形成多条城市走廊,中心城市快速发展与腹地协同发展同步进行。

(三)关于突破行政区划构建大空间的广域城镇体系问题

长期以来论及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问题,从根本上就是要突破行政区划的约束,在大尺度空间内构建更加合理的城镇布局。雄安新区的建立,为京津保腹地迅速成长起都市隆起带提供了政策支持,为雄安新区周边城镇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京津保腹地的城镇体系需要以雄安新区为中心重新构建,这不但需要雄安新区周边在对接雄安新区方面做好充分准备,也需要雄安新区从发展之初就要在构建大尺度的城镇团、城镇链方面做文章。首先要构建起雄安新区与周边地区间的整合发展框架,为京津保腹地、京津冀腹地与雄安新区协同发展奠定基础条件。根据大都市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聚集发展到分散发展是发展趋势,在此过程中不但能够解决大都市过度发展造成的诸多问题,也能够在更大腹地内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雄安新区的建立是推动京津冀地区与京津“双核”为核心构建分散发展的城市体系格局的开始,随后在环京津地区还会有更多的子中心城市得以形成,在不同层面分担京津大都市的职能。张家口、唐山等此前都通过行政区划调整做足了准备。这些不断成长中的子中心都会发展成为与京津互动的子城市团。雄安新区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一个重量级的棋子,盘活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注释:

①河北省廊坊市位于京津之间,行政区划被分隔为两部分:南侧部分包括“固安市+永清市+霸州市+文安县+大城县”;北侧部分包括“大厂县+三河市+香河县”,北侧部分称为“北三县”。

②“三区”即原先的北市区、南市区和新市区。“五区”即行政区划调整后的竞秀区、莲池区、清苑区、满城区、徐水区,分别由原先的新市区、“北市区+南市区”、清苑县、满城县、徐水县调整而来。

参考文献:

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河北雄安新区设立[N].人民日报,2017-04-02(1).

孟祥林.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大保定的发展依据与4+2+3发展构想[J].保定学院学报,2016(2):120-127.

孟祥林.“软区划”与京津冀一体化[J].中国经济报告,2015(6):96-99.

孟祥林.“一城三星一淀”格局下的“大保定”发展思路分析[J].城市,2012(12):9-12.

孟祥林.“双核+双子”理念下京津冀区域经济整合中的唐山发展对策研究[J].城市,2011(4):15-21.

孟祥林.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保定“一分为五”基础上“安国子片区”的发展思路[J].保定学院学报,2014(5):118-124.

孟祥林.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廊坊发展对策的区域经济学分析[J].城市,2014(8):15-22.

孟祥林.“双核+双子”体系下廊―沧扇形地城市化的区域经济分析[J].城市,2010(12):21-27.

乡镇区域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民收入差异;聚类分析;德宏乡镇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1-0031-03

新时期,较大的地区间收入差距所带来的负效应,逐渐影响着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民生活的稳定。从农民收入角度出发,对德宏州农村居民收入区域类型进行划分,既利于政府充分认识德宏州农民收入区域差异,因地制宜进行聚类施策,又助于全面把握区域农民收入增长特征,是探索缩小农民收入区域差距的必要前提,因此,开展德宏州农村居民收入差异聚类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德宏州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概况

德宏作为云南省西部的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辖2市3县50个乡镇336个村委会3 855个村民小组,世居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傈僳族五大民族,具有“边疆、山区、民族、贫困”四位一体的现实。长期以来,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由于历史原因、个体差异、自然条件等因素,各民族社会发育程度不一,导致德宏州整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近年来,伴随国家经济战略西移,西部大开发、沿边开发开放、兴边富民等一系列战略举措的实施,德宏州整体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正逐步缩小,但不同区域间、群体间仍存在差距。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 763元,比2006年的1 687元增加了1.82倍,年均增长率达18.89%。①然而,德宏州、县(市)以及乡镇的农民收入水平差距较大。从县市来看,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是盈江县(6 201元),是最低的梁河县(3 543元)1.75倍,二者差距为2658元;从乡镇来看,最高的是盈江县太平镇(8 030元),是最低的盈江县苏典乡(2 372元)3.38倍,二者差距高达5 658元。②由于受劳动力文化素质低、民族习俗与差异、经济生产方式与社会发展差异等现实的影响,农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逐步扩大,已然成为阻碍德宏州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

二、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异的聚类分析

(一)因子分析

结合德宏州农民收入相关数据及农业发展地域特征,选取农林牧渔业总产值(X1)、农民人均纯收入(X2)、人均耕地面积(X3)、农田有效灌溉率(X4)、非农从业人员(X5)、农民人均粮食产量(X6)等六大指标,构建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分类特征指标体系。首先,对样本进行因子分析适宜性检验,KMO检验结果为0.701>0.600,Bartlett’s球形检验结果为0.000

F=44.906F1+24.716F2+18.049F3+11.815F4+8.478F5

(二)聚类分析

选择欧氏距离作为该面板数据的相似性指标,采用Ward最小方差法实施聚类分析,得到德宏州50个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面板数据的聚类树形图。

依据因子得分与聚类树形图,可将德宏州50个乡镇农民收入状况分为五类(见下页表)。

从聚类分析结果可知,依据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对德宏州50个乡镇的收入水平进行五等分归类。第一类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特征值6 059元,属于高收入的乡镇:6个,勐卯镇、平原镇、太平镇、弄璋镇、旧城镇、新城乡;第二类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特征值4 542元,属于中高收入的乡镇:13个,轩岗乡、芒市镇、勐秀乡、户育乡、弄岛镇、畹町镇、盏西镇、景罕镇、风平镇、遮放镇、姐相乡、那邦镇、章凤镇;第三类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特征值3 585元,属于中等收入的乡镇:10个,芒海镇、西山乡、五岔路乡、油松岭乡、陇把镇、勐戛镇、江东乡、遮岛镇、铜壁关乡、城子镇;第四类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特征值2 971元,属于中低收入的乡镇:17个,三台山乡、芒东镇、芒章镇、支那乡、卡场镇、护国乡、中山乡、勐养镇、九保乡、曩宋乡、河西乡、勐弄乡、昔马镇、户撒乡、清平乡、王子树乡、勐约乡;第五类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特征值2 315元,属于低收入的乡镇:4个,苏典乡、平山乡、小厂乡和大厂乡。可以发现,德宏州50个乡镇农村居民收入的整体水平不高,但区域差距较大。从绝对差异来看,对高收入乡镇和低收入乡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比较,2010—2012年它们之间的差距维持在2.6倍左右,且二者的差异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随着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加大,必然会加快农村居民总体收入差异的扩大速度。

选取2012年作为典型年份,通过方差分析法对各类均值进行比较发现:五类乡镇的人均收入统计检验差异显著(显著水平0.05)。第一类乡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 619元,是第五类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2 794元)的2.72倍;是第四类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3 666元)的2.07倍;是第三类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4 469元)的1.7倍;是第二类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5 451元)的1.3倍。① 这也说明了高收入、低收入的乡镇农民收入水平差异很大,接近3倍;而中等、中高等收入乡镇的农民收入差异相对较小,接近1倍。靠近州府芒市、瑞盈陇口岸的乡镇,具有水土、林木资源优势的乡镇,能够获得国家省长期扶持的乡镇,其农民收入水平较高;反之,地处高寒山区或峡谷陡坡地带的乡镇,农田、林地等人均资源占有量小的乡镇,其农民收入水平偏低,这也表明了受资源、区位、经济、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不同乡镇间农民收入水平存在很大差异,且其差距有扩大趋势。

(三)结论

地理空间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在空间上并非均匀分布,而是以不同强度分布在地理空间中,导致了地理空间的差异性”。通过对德宏州50乡镇农民收入区域类型聚类的结果,证明自然资源禀赋和生产要素拥有量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德宏州区域间不可能保持完全相同的经济增长速度,不同区域间农民收入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性。验证结论与德宏州地域特征和自然资源分布基本吻合,这充分说明了,收入水平的高低不仅与地势和资源分布相关,也表现出与地方经济发展程度和基础设施水平的密切关联。

三、缩小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距的思考

(一)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专业乡镇

结合德宏州现实,分析乡镇生态、资本、人力资源优势,进行分类施策。努力挖掘乡镇资源潜力,重点发展特色产业,依托特优农产品,合理布局农产品生产加工制造基地。坚持以资源优势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打造和培育种养加工的专业乡镇。一类是对耕地多、有效灌溉率高,适宜耕种粮食作物的区域,打造种植粮食专业乡镇。二类是对旱地多、降水量偏低,利于甘蔗和茶叶生产的区域,打造种植蔗茶专业乡镇。三类是对土质较好、气候适宜,利于瓜果蔬菜种植的区域,打造种植瓜菜专业乡镇。四类是具有独特经作果品,适宜规模生产的区域,培育种植特色果品乡镇。五类是牧草地资源丰富,具有特色畜牧品种的区域,培育养殖专业乡镇。六类是加工制造专业乡镇。即处于交通要道、基础设施较完善,宜于吸引工贸企业入驻的区域。七类是劳务输出专业乡镇。即人口密度大,人力资源开发潜力大的乡镇,要加大劳动技能培训,有计划有组织向外输出劳动力。八类民族人文优势乡镇。即具有独有少数民族、风景人文资源的优势,打造民族人文生态风景名胜区。突出乡镇优势,挖掘后发潜力,促进乡镇发展、农民增收。

(二)整合资源,实施易地搬迁工程

针对处于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范围内,具有水土资源、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高、林木经济有开发潜力的;水资源覆盖率高,作为饮用水源、发挥水源涵养保护的乡镇,坚持禁止开发、优先保护、永续发展的原则,实施移民搬迁、整村推进工程,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和就业渠道畅通。通过空间整合、区域重塑、群体融合等手段,实现迁移农民的生存环境、生活空间、村落再造,为其重建创新生活圈。综合乡镇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未来发展潜力等因素,按照联动发展、辐射周边的原则,将乡镇低收入群体脱贫、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确保农业可持续生产、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均纳入新农村建设的范畴内[1]。加大易地搬迁扶贫力度,对资源负载过重、发展空间狭小或基本丧失生存条件的贫困自然村,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和保障搬迁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前提下,采取小规模集中、插花安置方式等方式就近搬迁安置。鼓励和引导低收入农民向具备经济实力与就业容量、能够吸纳剩余劳动力的城镇转移,建立政策引导、项目带动、社会参与、企业介入、移民开发运行机制等发展对策,以保障生态移民生产生活的稳定[2]。

(三)培育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品牌效应

龙头企业是推进乡镇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牵动力,政府要重点扶持和培育通过制订各种优惠政策给予龙头企业持续支持[3]。依据地区现实,乡镇产业特色,政府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进行农产品初、深加工制造,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加工制造布局。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农产品品种、品质,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提高乡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形成区域特色农业的产业化,逐步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通过农产品品牌效应,提升农产品价值,实现农超对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逐步提高农民增收致富和组织化的能力。推广节水节约土地的农业新科技,提高乡镇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含量。积极采用旱作农业栽培技术,尝试农林间作、作物套种、农牧结合等模式,提高水土、林牧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和生产技能,引导农民发展绿色、生态、高效农业,最终实现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同步。

(四)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引导服务作用

政府要实现角色转换,以农户及龙头企业获取潜在利益的内在愿望为动力基础,在尊重农户及龙头企业意愿基础上,为其提供必要引导、扶持和服务。对扶贫开发、退耕还林等项目资金统筹安排,向农业特色产业倾斜[4]。尤其要正视民族差异性,把握民族心理,遵循民族习惯,给予少数民族特别关注和重视,制订发展规划、实施步伐、推进措施,持续提升其自我发展能力,确保少数民族人口生存和发展。此外,政府要按照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要求,在保证质量的条件下加快推进乡镇农村产权的登记、确权、颁证,规范农地承包和林地流转,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提高资源开发有效利用率,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保障农民应有权益。

参考文献:

[1] 胡红斌.深度贫困自然村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芒市的调查[J].管理学家,2012,(10):318-320.

[2] 廖元昌.德宏州深度贫困自然村特征及反贫困对策探析[J].科学时代,2012,(23):4.

[3] 曹蔚.西部农村农业发展思考[J].经济地理,2012,(5):85-86.

[4] 王杰娅.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措施[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1-13.

①2013年德宏统计年鉴提供数据汇总计算。

②2013年德宏各县市农经站提供资料数据汇总计算。

收稿日期:2013-06-19

乡镇区域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区县域 山地城乡规划 空间资源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2010年1月,重庆市开始施行的《重庆市城乡规划条例》提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城乡总体规划”的规划类型。这一类型与传统城市总体规划的区别是,其规划范围从城乡统筹的要求进行考虑,以区县行政辖区为总体规划的规划范围,统筹考虑城乡空间资源的分布。2011年,随着新一轮区县城乡总体规划的编制,重庆市组织开展了全市31个远郊区县(2012年行政区划调整为29个)的城乡空间资源的调查和分析工作实践探索,主要目的是要全面、客观、准确的反映区县城乡空间资源的现状情况、制约要素、发展潜力,明确城乡规划建设控制区域,引导区县城乡规划科学制定和有序实施,为科学合理规划和控制城乡各类空间布局提供地方实践参考。

1.山地城乡空间资源的基本类型和主要内容

重庆城乡空间资源调查围绕基本概况、资源能源、人口及城镇化、经济社会与产业发展、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城镇发展的现状及态势、用地适宜性评价、区域性基础设施、环境保护与防灾等九个方面的空间资源展开。具体内容详见下表:

类别 主要内容

基本概况 历史沿革、行政区划、自然地理

资源能源 【水资源】:区县域内江、河的境内长度、出入境流量;湖泊、水库的面积、库容和水位标高;湿地的面积和特点;

【能源】:域内各类能源的使用情况、消耗量等各类总量和人均指标;

【旅游资源】:旅游景区、景点的范围图以及名称、类型、面积、图片等;旅游服务设施的分布图以及名称、等级、建设年代等;年旅游人数、旅游业收入、从业人员等统计数据;

【矿产资源】:

人口和城镇化 【人口现状】: 人口结构分析以全域为单位进行分析,按照年龄、性别、产业人口分布、人口空间分布等四类进行分析。

【城镇化水平】: 城镇化的水平分析应包括全域和城镇(包括镇街乡)两个层次。

经济社会与产业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概况】: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主要经济社会指标排名。

【产业发展概况】:三产的基本情况和开发区的情况。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 【全域土地利用现状】:根据土地调查,依照规划基数分类,按照土地部门的口径进行分析,统计全域内各类土地总面积。并按照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对土地的使用面积和占全区幅员面积的比例进行分类统计。其中,农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和其他农用地等五类;建设用地面积包括城乡建设用地、交通水利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等三类;未利用地面积应包括水域、滩涂沼泽、自然保留地等三类。

【土地开发利用】:收集区县土地利用规划图和相关指标

【土地利用规划】:评析现有土地利用规划的各项基础指标

城镇发展现状与态势 【城镇体系】:分析评价城镇体系结构现状、行政区划变化后镇乡的变化情况,各级小城镇的城镇规模、发展的特点和建成区现状、规划职能与定位。

【城区建设用地现状】:对中心城区已建成区域内的各类建设用地的实施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分析。

【城区规划实施态势】:对城镇发展的准现状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城镇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建设态势。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评价指标及流程、单因子分析、综合评价。

区域性基础设施 【交通基础设施】:包括现状的机场、铁路、公路和港口等交通设施的实施情况;已纳入城乡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的区域性基础设施、有意向纳入规划的各类区域通基础设施的项目情况。

【市政公用设施】:包括现状电力设施、燃气设施、给排水设施的实施情况;已纳入城乡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的区域性基础设施、有意向纳入规划的各类区域性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项目情况。

【公共服务设施】:包括现状科技设施、教育设施、文化设施、体育设施、医疗设施的项目名称、拟建位置、拟建规模和主要功能。已纳入城乡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的公共服务设施、有意向纳入规划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项目情况。

空间管制区域 空间管制区域主要包括历史文化传统风貌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地、其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明确的需要特殊控制的区域等管制区域的情况。

环境保护与防灾 包括环境污染、环境质量、环卫设施、防洪、消防、人防、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等。

2研究范围

从城乡全域空间统筹安排的角度考虑,本次城乡空间资源调查与规划分析的研究范围是各区县(自治县)行政辖区范围。研究层次根据各类空间资源的特点,分别按照区县域、中心城区和镇(街、乡)三个不同的层面来进行分析。

例如,在区县域基本概况中,是按照区县域、中心城区和镇(街、乡)为三个层次分别说明区县行政区位及区划情况,统计单位分别是区县域、中心城区和镇(街、乡);在资源能源部分,是对全区域或全县域的资源能源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单位是全域范围;在用地适宜性评价部分,是按照区县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进行分析,统计单位分别是区县域和中心城区。

3、山地城乡空间资源分析的技术路线

上述九部分内容中,建设用地的适宜性评价、管制区域、人口和城镇化、城镇发展的现状及态势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是重中之重。

3.1 人口及城镇化的分析

主要目的是全面、客观、准确的反映城镇化进程的实际情况、面临的问题以及发展的需求,分析判断人口和城镇化的发展规律,摸清人口和城镇化发展现状,预测人口和城镇化发展趋势和分布规律,为合理布局规划城镇建设用地提供基础资料。

对城镇化进程进行分析。以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和2007-2012年期间历年的人口、城镇化和主要经济社会指标的统计数据作为基础数据。按照全域、区县城、镇(乡)、农村地区等四个层次,分别对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城镇人口及农村人口的数量和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重点对现状常住人口的年龄结构情况进行分析。同时对人口在区(县)内流动规律及现状,和人口向区(县)外流动规律和现状进行说明。

3.2山地城乡用地建设适宜性评价

山地城乡用地建设适宜性评价的主要因子考虑了城乡用地建设适宜性评价的区域尺度问题(城乡全域、城市规划区),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和研究范围筛选不同的指标体系。对于评价指标体系,2009年建设部制定了《城乡用地评定标准》,但是关于指标体系中利用加权求和的方法确定用地的适宜性,目前学界还有所争议。所以,本次评价中结合重庆市的实际情况制定了《重庆市城乡用地建设适宜性评价技术规程》,在参考两个标准的基础上,同时通过客观描述和趋势判断等方式进行适当补充。

具体分析过程中,首先选取城乡用地中如高程、地形、地形起伏度、地质灾害等单纯的自然地理因子,这些因子的特点是因子相对固定,容易量化,通过加权赋值的方式取得的结果相对准确、固定,得出的是对基地条件的本底分析,得出的数据是用地的极限承载力,得出的可用地范围相对较大。根据评价,将城镇用地建设适宜性程度分为四个等级:适宜建设用地、可建设用地、不宜建设用地、不可建设用地。其次,在上述评定的基础上叠加与城乡规划有关的空间因子。这些因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各类空间管制区域,如历史文化传统风貌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地等,收集、分析这些管制区域对城乡规划和建设所提出的限制性要求和允许建设的内容;另外一类是与城乡规划有关的一些动态因素,如交通、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城市发展政策、改造的可能性等等,提出这些动态因素对城市空间规划和发展的优势和劣势。这两类的因子的主要特点是,他们都是动态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如说在空间管制区域中,不是所有的区域都是禁建区,即使是在禁建区内可存在某些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的可能性;都是具有期限和阶段性的,比如交通因素的有无和空间距离关系直接影响着用地建设的可能性,再比如说城市改造,同一个区域,在改造之前可能根本不具有建设条件,经过人工改造后,可能成为具有建设可能性甚至是建设条件良好的区域。

3.3城镇发展的现状及态势。

分别对全域(完整的行政辖区范围)和中心城区的城镇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其中在全域层面,重点分析评价城镇体系结构现状、行政区划变化后镇乡的变化情况,各级小城镇的城镇规模、发展的特点和建成区现状、规划职能与定位、规划编制情况。

在中心城区层面,利用遥感解译等技术手段识别中心城区的建成区面积,同时对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审批情况、实施情况以及各类专项规划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城镇发展的态势。

3.4城乡空间资源管制。

空间管制的范围应主要包括历史文化传统风貌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国家湿地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地、其他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明确的需要特殊控制的区域等管制区域的情况。

梳理区域内存在的空间管制和与城乡规划关系密切的动态变化因素,以列表和文字说明的方式说明各类空间管制区域的名称、类型、位置、等级、审批机关、审批时间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