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经济业态发展趋势

新经济业态发展趋势

新经济业态发展趋势

新经济业态发展趋势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常态;不确定性;三期叠加;稳中求进;政策组合;

作者简介:黄群慧,男,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36)。

中国经济正处于从“旧常态”向“新常态”过渡的深度调整期,2014年中国工业经济的运行集中体现了这个深度调整的特征,工业增速调整下行,工业结构趋于高级化,工业增长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增长点。2015年工业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进一步加剧,且将处于“三期叠加”影响的集中体现期。在这种情况下,“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应成为中国工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在保持工业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更加强调在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预计2015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将下滑到8.0%左右。

一、2014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特征分析

2014年中国工业经济增速调整下行,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增速下滑到了1998年以来的低点,但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进展,高技术产业增速明显快于传统产业,六大高耗能产业投资增速放缓,且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趋于平衡,增长动力逐步走向内生平衡增长。

1.工业经济增速调整下行

改革开放以来,工业经济维持了高速增长,然而近年来却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趋势,2012年和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仅为10%和9.7%,比2011年分别下降了3.9个和4.2个百分点,且2014年进一步下滑到8.3%(见图1),比2013年下降了1.4个百分点。这一增速是1998年开始统计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月度累计增速以来的最低点,体现了当前工业经济增长面临巨大的下行压力。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这一增速较低,但却是在工业经济总量非常巨大的基础上取得的中高增速,因此来之非常不易。据测算,2014年名义全部工业增加值为221605亿元;实际工业增加值将达到52019亿元(1978年=100),是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的32倍多,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前(1991年)的12倍多。

从月度来看,2014年上半年,总体上增长较为平稳,但进入了下半年以后,受国内固定资产放缓、国外市场波动、房地产投资下滑等因素影响,工业经济增速加快调整(见图2)。具体来看,两种调整机制同时发挥作用,影响了工业经济增速。一是主动调整。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各地纷纷出台了很多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将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结构调整作为核心工作。二是被动调整。2014年以来,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环境成本的加快上升导致部分低端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这些企业有的退出了市场,有的则作为“僵尸企业”存续下来,但基本上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的状态。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近年来中国工业经济潜在产出增长率处于逐步下降的趋势,但2014年,尤其是2014年下半年以来,工业经济增速却低于工业潜在产出增长率,其主要原因是需求萎缩导致工业经济系统无法达到正常产出规模。对此需要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工业经济实际增速低于工业潜在产出增长率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条件。只有产出缺口为负,企业需求面临着较大的压力,结构调整的市场机制才能够发挥作用,从而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另一方面,工业经济实际增速低于工业潜在产出增长率意味着国家可以有限度地使用反周期刺激政策,使工业经济增速更加接近潜在产出增长率,从而有利于维护工业经济的平稳运行。

2.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2014年工业增速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但如果分部门来看,制造业仍维持了9.4%的增速,而采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却仅仅维持了4.5%和3.2%的增速(见图3)。因此,当前的工业经济增速下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采矿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下滑造成的,而这两大类别产业的下滑,主要是因为中国工业化阶段的变化,以及全球大宗商品供求关系变化造成的。对于中国工业来讲,只要制造业能够维持较高增速,不断转型升级和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就能够继续健康发展,继续对国民经济增长发挥基础引擎作用。

从行业增速来看,可以发现2014年转型升级取得积极进展。2014年增长最快的10个行业中,属节能环保、高技术和装备制造业的占到了一半以上,反映了产业结构的改善(见表1)。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最快,反映了中国能源结构朝着更为清洁的方向转变,且城市燃气设施更加趋于完善;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增速逐年提升并与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并列为2014年增长最快的行业,反映了中国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和污染物综合回收利用能力的增强;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增速快于金属制品业,说明机械设备修理业高速发展,反映了中国制造业服务业化的加速推进;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高加工度产业的高速增长,反映了中国产业结构趋于高级化。

分行业投资增速数据显示,工业投资结构初步优化。从总体来看,制造业投资增速快于采矿业,制造业2014年投资同比增长13.5%,较2013年回落6个百分点,但采矿业2014年仅增长10.7%,较2013年回落10.2个百分点,这有利于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从制造业内部来看:一是高技术产业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其中,2014年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分别增长16.4%、14.1%、12.9%、16.1%。二是高耗能产业投资增速放缓。在两头控制的政策治理下,近年来六大高耗能产业投资增速一直低于整个制造业(见图4)。2014年,除了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高于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与制造业基本持平以外,其他4个高耗能产业投资增速均低于制造业。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速更是降到近年以来的最低点,分别为-5.9%和4.1%。两头控制的政策表面上是对相关行业形成打压,实质是倒逼相关行业加快转型升级,往绿色、高效方向发展。2014年全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4.8%。

2014年东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速均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落,但中西部地区增速仍明显快于东部地区(见图5)。从产业结构来看,中西部地区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微型计算机、集成电路等高技术产品出现较快增长,对地区工业结构的平衡发展发挥了重要积极作用。然而,中西部地区内部同样面临着不平衡的问题。从分省市数据可以看出,截至2014年11月份,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速较2013年同期降幅在2.5%以上的省市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比如新疆、甘肃、青海、宁夏、云南等,以及黑龙江、辽宁、吉林等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些地区的共同问题在于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品和初级产品行业在工业中比重较高,且国有工业的比重高,民营工业发展缓慢。

2014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4715.3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上半年相对平稳,利润总额与主营活动利润额累计同比增速均呈不断回升之势;下半年自8月份工业增加值增速加速下滑后,利润总额、主营活动利润额增速均明显下滑。单月数据显示,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在8、10、11、12月份出现负增长,增速分别为-0.6%、-2.1%、-4.2%和-8%(如图6所示)。造成下半年工业企业利润水平下降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终端需求疲弱叠加产能过剩拖累,工业企业产销活动整体疲软;二是价格下跌挤压盈利空间,尽管近期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下跌降低了部分企业的成本,但仍难以抵消PPI跌幅扩大带来的负面影响。分企业类型来看,大部分企业利润增速仍继续回落,其中国企利润持续负增长。分行业类型来看,大部分行业利润仍为正增长,但增速普遍下滑。其中,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速最快,而采矿及原材料业利润跌幅明显扩大。

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下滑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提质增效”的积极迹象。一是拉动利润增长的结构因素正在发生积极变化。据国家统计局测算,2014年采矿业利润同比下降23%,原材料行业下降1.4%,均低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速;而消费品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分别增长5%、12.4%和15.5%,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速。二是工业利润仍保持增长态势,全年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91%,基本稳定。

3.增长动力逐步走向内生平衡增长

投资是中国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导拉动力量,尤其是2000年以来形成了以投资驱动为主要特征的工业经济增长方式。改革开放以来,资本形成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出现了逐步上升的过程,2000年以后超过了最终消费,成为了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量。据测算,1978—199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中,资本形成贡献率均值为30.38%,比最终消费贡献率均值低32.53个百分点,1991—2000年资本形成贡献率均值上升到36.24%,比最终消费贡献率均值低20.57个百分点,2001—2013年资本形成贡献率均值进一步上升到52.09%,比最终消费贡献率均值高6.97个百分点。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的投资率高于各种分类的“国际平均水平”,无论采取怎样的“一致性”(收入、文化传统、地理、发展阶段)分类标准,中国的投资率均远高于各种分类经济体的平均投资率水平,也超过各类经济体的历史最高水平。高投资率造成了中国投资效率的下滑,导致投资所能带来的GDP增长越来越有限。从投资效益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指数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1981—1990年期间均值为0.49,1991—2000年期间均值为0.46,2001—2012年期间均值为0.25。其中,2009年和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指数更是下降到历史最低点,低至0.12,意味着单位固定资产投资仅仅能够带来0.12单位的GDP增长(见图7)。这说明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在大幅增长的同时,所能带来的GDP增长却迅速减少,反映了固定资产投资的低效率。

2014年以来,中国在推动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转换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过去的投资驱动模式正在逐步向着三大需求平衡拉动转变。2014年前三季度,资本形成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1.3%,是2006年以来的最低点,比2013年降低13.08个百分点;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8.5%,与2013年的49.99%基本持平;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0.2%,改变了连续三年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负的状况(见图8)。三大需求趋于平衡有助于中国工业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增长转变,其根本动力在于技术进步、体制改革、企业素质提升带来的效率改进。

二、2015年工业经济运行趋势展望

2015年国内外的不确定性因素将进一步增加,工业经济处于“三期叠加”影响的集中体现期,工业经济增长依然面临较大压力。在这种情况下,“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将是中国工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体现为将工业经济控制在合理增速区间运行,体制机制改革在关键环节取得实质性突破。可以预计的是,2015年中国工业增长面临的困难将比2014年更大,增速也将进一步下行。

1.国际、国内不确定性因素增加

(1)全球经济可能出现不均衡复苏。一是美国经济强势回升。美国经过一系列的制造业复兴计划和经济刺激政策,目前GDP增长已经恢复至国际金融危机以前的水平,产能利用率接近1972—2012年平均值,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大幅回升至景气区间,失业率创历史新低。预计未来两年,美国经济景气度将进一步回升,增速将进一步提高至3%以上的水平。二是欧盟温和复苏。2014年欧盟经济出现明显好转,但增长动力不足。目前,虽然产能利用率接近80%,采购经理人指数也略高于荣枯线,但失业率仍处于较高水平。预计未来两年,欧盟经济仍处于温和复苏轨道,增速为1.5%—2%。三是日本、俄罗斯等其他经济体近期内难以实现真正复苏。2014年日本、俄罗斯经济均面临较大困难。如何摆脱困境,形成新的增长点将是两个国家都需要探索的问题,预计未来两年,日本经济、俄罗斯经济仍难以真正复苏。

(2)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将带来新的不确定性。2014年11月份,美国宣布将结束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这意味着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先后三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正式宣告结束。这将引发国际资本流动,加剧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给全球经济带来一系列影响。对中国工业来讲,美国推出QE主要通过三种机制产生影响。一是资本回流机制。美国推出QE将会带来海外资本回流,甚至由于美国具有的种种优势和巨大的市场会吸引全球资本,导致美国由资本净输出国转变为资本净输入国,从而影响到中国吸引外资的能力。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中美两国部分行业劳动力成本差距快速收窄。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资本回流,美国将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严峻挑战。二是汇率机制。美国退出QE意味着美元供给变得紧缺,因此很可能带来美元升值。美元升值意味着人民币对美元的贬值,从而有利于提高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中国企业对美国出口的增长。然而,由于人民币采用了盯住美元的汇率机制,美元升值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会带来人民币对其他类型货币的升值,从而削弱中国在其他市场上的竞争力。三是宏观经济机制。美国退出QE是在美国国内经济形势出现大幅好转的前提下做出的,但也有很多研究者担心,美国的这一举动会对美国国内经济,乃至全球经济造成新的冲击,从而不利于全球经济的复苏。一旦全球经济形势掉转下行,那么中国工业将受到严重冲击。

(3)以“第三次工业革命”为核心的生产模式重大创新将对中国工业传统的生产模式造成冲击。“第三次工业革命”是由于人工智能、数字制造和工业机器人等基础技术的成熟和成本下降,以数字制造和智能制造为代表的现代制造技术对既有制造范式的改造以及基于现代制造技术的新型制造范式的出现,其核心特征是制造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和个性化。在新的生产模式下,企业的成本结构将被彻底改变,企业之间的竞争规则将被重塑。中国企业由低廉劳动力带来的低成本优势将随着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而快速丧失,相比之下,美国企业却可以因为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使成本降低。结果是,在很多产业中,中国企业和美国企业之间的成本差异逐步缩小,甚至美国企业的成本要低于中国企业。生产模式重大创新将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里对中国工业经济的增长造成冲击,也将带来很多的不确定性风险。

(4)经济运行风险处于可控范围之内,但加大了工业经济下行的压力。目前中国工业经济运行中主要面临着三种风险。这三种风险相互交织、相互影响,进一步增加了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一是房地产市场风险。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是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一旦出现房地产泡沫并破裂,则会对整个宏观经济的稳定造成巨大冲击,也会对工业经济增长造成重大影响。二是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地方政府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往往会通过融资平台等方式进行债务融资,一旦债务规模过大,政府无力偿还,则会出现债务风险。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3》测算数据,截止到2012年底,中国政府债务总额为27.7万亿元,占GDP比重为53%,其中地方政府债务规模达到19.94万亿元。过高的地方政府债务造成了地方政府破产的风险,同时也限制了地方政府进一步融资,进而限制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持续增长,影响工业经济增长。三是竞争优势断档的风险。波特将生产要素划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初级生产要素是指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非技术工人、资金等;高级生产要素则是指现代通信、信息、交通等基础设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研究机构等。对一个国家来讲,低级生产要素比较容易取得,往往在发展初期能够起到关键性作用,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将逐渐被其他后发国家所模仿和取代;相比之下,高级生产要素必须要依靠长期投资和积累才能取得,具有难以模仿和难以取代的特点,不仅在经济发展初期,而且在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以后仍能发挥重要作用,往往是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的根本源泉。长期以来,中国工业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为建立低级生产要素基础上的低成本优势。然而,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资源环境压力的加大、经济规模的扩张,这种低成本优势正在丧失。与此同时,建立在高级生产要素基础上的新优势短期之内却难以建立起来。这样就容易形成竞争优势断档,具体表现为工业品出口萎缩、经济增长速度下滑、企业国际竞争力下降等。如果这种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善,则整个国家都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目前来看,由于中国经济仍然处于中高速增长阶段,政府有着很强的调控管理能力,并且有着巨额的外汇储备作为支撑,因此前两种风险基本处于可控范围之内,发生的可能性很小。但是,第三种风险却面临着更大的困难,更难以化解。

2.工业经济将处于“三期叠加”影响的集中体现期

目前,工业经济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档期、经济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影响之下。进入2015年以后,这些影响非但不会消失,反而会更加集中地表现出来,从而对工业经济形成巨大调整压力。

(1)工业经济将加速换挡。2015年工业经济增长将面临着传统动力减弱的压力,从而倒逼工业经济增长动力机制加快转换。首先,从需求来看,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已经难以持续。2014年下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下滑,其原因:一方面在投资效率下滑导致投资者投资意愿的降低,很多投资已经无利可图;另一方面是很多地方政府或企业面临着较强的资金约束,尤其是地方政府,在巨额债务的压力下已经没有能力进行新的融资,而卖地的收入也因为房地产市场不景气而大幅降低,结果造成投资能力大大降低。预计2015年,受清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等政策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进一步放缓。其次,从供给来看,外延式增长已经难以持续。目前,中国很多行业中均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如果在无法实现“市场出清”的情况下,继续扩大资本积累,那么将是一种浪费,也无法带来经济的增长。同时,人口结构的变化和农村劳动力的日益减少也决定了无法通过增加劳动力数量来实现经济增长。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制度创新、技术进步实现经济的内涵式增长已成为工业经济的必然选择。最后,从产业来看,虽然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高技术产业实现了较快增长,但近期内难以对整个工业经济增长形成有效支撑。房地产不景气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导致原材料等传统产业增长放缓,但新的增长点尚不明朗,以至于对工业经济增长造成较大压力。

(2)“以改革促调整”将进入关键机遇期。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目前,距离这一目标时间节点已经越来越近。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工作,才能完成预定的各项目标任务。2015年将是中国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关键机遇期,依靠体制改革实现“转方式、调结构”将成为核心工作,各项改革措施可能会密集推出和实施,从而对工业经济增长造成一定的压力。

(3)前期刺激政策有待进一步消化。前期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等经济刺激政策带来的影响目前依然存在,需要在2015年进一步消化。一是“地方债”问题。成分复杂的“地方债”是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而前期国家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加剧了“地方债”规模。2015年国家将集中对“地方债”问题进行治理,实质上是对前期政策的消化。二是房地产问题。目前,国家虽然出台了理顺房地产市场机制的一系列措施,但由于前期房地产市场价格已经偏高,并有大量的库存需要消化,因此短期之内难以出现房地产投资的大幅增长。三是银行坏账问题。4万亿元投资计划促使银行放出了大量的贷款,这种大规模、密集的放贷,可能会导致银行不良贷款规模的扩大,从而增加了下一阶段工业经济运行的风险。

3.“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将是2015年工业经济的基本要求

与之前的“稳中求进”不同,“稳中求胜”意味着在体制机制的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对于2015年工业经济来讲,稳定增长是非常必要的,但真正的成绩体现在改革。只有在改革上实现重大突破,才能打造工业经济增长和升级的新引擎。

(1)“稳中求进”体现为“底线思维”,目标是保障工业经济在合理增速区间运行。“底线思维”是201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的,是指“对经济下行容忍度提高,但不能低于潜在增长率,主动调结构但不能危及经济稳定,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和财政危机的底线,政策会在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之间寻找平衡”。按照这一思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工业经济增长的底线:一是以潜在产出增长率来确定工业合理增速。工业经济增长不应过度偏离潜在产出增长率,而是围绕潜在产出增长率上下波动。按照众多研究者的测算,大致认为“十二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应维持在9%左右,而“十三五”会下降到8%左右。2015年为“十二五”最后一年,可考虑取平均值为8.5%。二是以经济系统稳定为底线来确定工业合理增速。可以容忍工业经济增速的合理下行,但前提是不能带来金融危机、财政危机等系统性风险。目前来看,这种风险基本上是可控的,工业经济增速的适度下行不会带来经济的系统性风险。三是以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平衡来确定工业合理增速。工业经济增速的降低不应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例如失业、社会不稳定等。国家应根据当前失业率变化情况来合理确定工业经济增速目标。

当前中国工业经济正处于从“旧常态”向“新常态”的过渡时期,因此不能简单地以过去的增长情况来推算未来增速,而是应当综合考虑国家的政策目标、工业经济系统的内在平衡、国内外发展条件变化等各种因素,合理预测工业经济增长速度。如果从潜在产出增长率的角度考虑,应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目标设为8.5%,但由于国内外大量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经济结构失衡造成需求无法充分释放、全面深化改革将加速推进、系统性风险基本可控、失业率尚在可承受范围之内,所以国家可以适当调低工业经济增速目标,将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目标设定为8.0%,从而为“转方式、调结构”预留出足够的政策空间。从实际工业经济增速预测来看,由于2015年是“三期叠加”影响的集中体现期,因此实际工业经济增速也可能会在低于潜在产出增长率的水平下运行,全年实际增长大概为8.0%(见表2)。

(2)“改革创新”,目标是使体制机制改革在关键环节取得重大突破。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年,能否取得改革的重大突破将是影响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目标实现的关键节点。具体来看,2015年最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环节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混合所有制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头戏,不仅意味着多种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并存,而且意味着在分散独立存在的一个个市场主体内部,可以用现代企业制度、标准的股份制来容纳各种所有权形成的股本,在一起实现最大包容性的共赢多赢(贾康,2014)。2014年7月,国资委在中央企业开展“四项改革”试点工作,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目前,各省市实施细则陆续出台,预计在2015年将集中发力。二是价格改革。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走低,中国的通货膨胀压力大大减弱;同时,原油、煤炭、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的走低,也使得产业链不同环节企业之间的利益格局发生了根本性转变。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价格改革。改革的重点在于缩小政府定价范围,促进市场竞争,破除垄断。预计2015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继续走低,从而为价格改革提供了难得机遇。2014年,价格改革已经加快启动,预计在2015年将取得重大成果。三是金融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金融改革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预计2015年国家将继续在利率、汇率的市场化,以及监管体系和安全网体系的构建方面有所作为。四是财税体制改革。2014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并提出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将在2016年基本完成重点工作和任务,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按照这一时间表,财税改革的大量政策将在2015年加快推出并实施。

三、适应“新常态”,提高工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从“旧常态”向“新常态”的过渡,并不是在原有增长方式基础上的经济恢复过程,而是在全面结构性改革基础上,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彻底转变的过程,其主题是全面改革与结构优化。这就要求必须超越传统的宏观调控理论与政策框架,超越发达国家流行的后危机治理理论和政策框架。对工业来讲,一方面,需要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应避免工业经济的过快下滑带来的各种冲击,另一方面,必须提高增长质量,推动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促进工业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要想实现这种多目标的平衡,国家在制定政策时,应注重多重政策的组合使用,将长期政策和短期政策结合起来,将宏观政策与中观政策结合起来,将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结合起来,打出“组合拳”,既重视结果也重视过程,既重视政策的稳定性也重视政策的灵活性,推动工业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具体来看,国家可以从需求、供给和产业三个层面出台政策,分别针对不同的问题,并结合使用。

1.需求管理

一般来讲,需求变化是造成经济波动的根本因素,能够直接影响短期的经济增速变化。当需求规模超过经济的潜在产出能力时,往往会带来经济的过快增长,出现经济过热;相反,当需求规模低于经济的潜在产出能力时,又会使经济增速过慢,造成大量的失业,出现经济过冷。如何调控经济增长速度,使其基本符合潜在产出能力,既不过热,也不过冷,这是需求管理政策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从现实情况来看,2014年以来工业经济增速出现了过快下滑的趋势,要想在短期之内解决这一问题,还只能靠需求的拉动。国家通过小幅度、定向的需求刺激,可以避免工业经济增速的过快下滑,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从而为后期的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赢得时间。

(1)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工业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2014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8.5%,高出资本形成总额7.2个百分点,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越来越重要。目前,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而个性化、多样化消费将渐成主流。然而,这种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要从三个层面来释放:一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信息、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汇聚城市,将在城市产生巨大的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使生产要素市场尤其是劳动力市场能够更好地发育,在城市能获得相对于农村工资更高的就业机会,从而提高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二是鼓励商业业态创新。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往往依赖于新的商业业态来满足,而且新的商业业态又能够进一步催生消费者新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三是优化消费环境。规范市场秩序,促使市场竞争由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促进制造企业服务化发展,保障消费者权益。

(2)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在提高投资效益的基础上,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投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两种不同层次的概念。二者均是成本和收益的比较,计算投资回报率。不同的是,经济效益仅仅考虑经济成本和经济收益,更多是一种市场行为,是企业的一种个体理性;而综合效益不仅考虑经济成本和经济收益,而且需要考虑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综合影响,包括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经济长远发展、产业竞争力提升等多维目标,不仅考虑今天的成本和收益比较,而且需要考虑明天的成本和收益比较,是国家的一种集体理性。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严重的产业不平衡和区域不平衡的问题,很多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还比较落后,众多民生问题也依赖于投资才能解决,因此未来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还有较大空间。下一阶段,国家应从综合效益的角度来决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加大民生项目的投资,把握好项目的建设节奏,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的平稳较快增长。同时,尽量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将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项目交给市场,提高投资效率。

(3)制定进出口贸易促进政策,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鼓励高加工度产品出口。现阶段来看,随着美国、欧洲经济的逐步回升,国际市场需求将大幅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出台并实施进出口贸易促进政策,鼓励工业企业更广泛地参与全球分工,能够产生“搭便车”效应,从而有利于促进中国工业经济的恢复增长。为避免重复过去“粗放式”增长的老路,可考虑更多地促进汽车、机械、电子信息、医药等高加工度产品的出口。具体来看,国家可重点采取两方面措施:一是降低进口关税,鼓励中间产品的进口。降低进口关税有利于实现贸易平衡,避免贸易争端,同时也有利于为中国工业发展保障资源,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二是在WTO允许的框架下,采用出口信贷、出口退税、出口奖励等手段,鼓励高加工度产品的出口。

2.供给管理

供给因素是决定经济潜在产出的根本原因,要想实现工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保障生产要素的供给和升级。目前,中国的生产要素供给结构正发生着根本性转变,过去建立在低级生产要素基础上的竞争优势正逐步丧失,劳动力成本、土地、资源、环境等约束日益加强。在这种情况下,工业经济增长的动力必须要实现从由生产要素扩张驱动转向全要素生产率提升驱动,使建立在高级生产要素基础上的竞争优势逐步形成,并发挥主导作用。

(1)促进企业创新。一是重点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一个国家来讲,要想实现以创新为本质的经济内生增长,必须要致力于提高经济活力,通过不断涌现的“草根创新”来提高整个工业的技术水平和商业模式水平。中小企业是经济活力的源泉,往往也是一个国家解决就业、促进技术创新的根本途径。为促进中国经济活力的提高,国家应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鼓励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二是利用市场机制对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加以支持。政府的任务应当是推动建立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和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并提供优惠政策,应该通过一种竞争性的、公平的方式分配创新经费,鼓励最有创造力的企业脱颖而出。三是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给予更大的空间,尤其是在物联网、大数据等一些新兴领域里,尽量避免对企业的经营范围和方式进行限制。四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2)加快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一是将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的核心抓手。混合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也是理顺市场竞争秩序、赋予微观主体平等市场地位的根本途径,因此应集中力量。排除困难,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二是将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结合起来。对于体制机制改革来讲,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均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缺少了顶层设计,那么改革就缺少了方向,甚至会被利益阶层绑架,使改革“误入歧途”;如果缺少了基层创新,那么改革就缺少了活力,不利于调动基层创造力,不利于改革的顺利推进。因此,现阶段国家应尽快出台体制机制改革的顶层设计,但应限于改革方向和基本的框架机制,而细致的机制设计,应更多交由基层创新完成。在一个地区行之有效的改革创新,可以进一步在全国其他地区推广。三是将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情况作为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核心因素。对于现阶段工业经济来讲,平稳增长是基本保障,但改革突破是突出成就,因此应鼓励地方政府开拓创新、推进改革,并以此为基础评价地方政府绩效。

3.产业升级

需求管理政策和供给管理政策均属于总量政策,暗含的假设是不同产业在经济系统中的地位是无差异的,而产业升级政策属于中观政策,承认产业地位的差异性,通过资源的不均衡配置,实现部分产业的跨越式增长。现阶段来看,产业政策对于避免工业经济短期之内的过快下滑,以及提高工业经济的长期增长能力均能起到重要作用。

(1)建立完善淘汰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和配套政策。一方面通过限制发展、提高土地和电力使用成本、提高资金成本等方法,利用市场机制使落后产能主动退出市场,实现市场出清;另一方面直接采用行政手段,对不符合环保标准、技术标准的企业进行淘汰。

新经济业态发展趋势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现代会计工作 发展新趋势 综合探究应用

依托于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现代会计工作,与传统的账目管理会计工作相比,操作更加简便。同时,现代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也是多元化的。探究现代会计工作发展的新趋势是会计部门适应新经济社会的基础,会计工作的理论、核算、管理等过程是新趋势发展的重点。同时现代会计工作也在逐渐向内部资产、社会经济、国际化管理等方向进行发展和完善。

一、现代会计工作

(一)现代会计工作的意义

在知识经济下,现代会计工作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取代了传统人力手工管理,使得经济管理工作的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凡是存在经济活动的地方,就离不开现代会计工作,其意义十分明显,促进相关企业、事业单位的经济工作正常进行,长久发展。

(二)现代会计工作重点

传统的会计工作由于设备技术原因等客观条件,往往是注重于账目的核算。现代会计工作在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之下,这项工作已经能够快速精确地完成了,所以现代会计工作的重点也转向了另一个方面――管理工作。会计工作不仅仅局限于账目核算,从现代社会的系统化规律出发,结合现代会计工作的客观条件和目标来看,管理工作是会计工作的重点所在。首先,经济发展速度越快,会计部门对于资金的管理工作就需要更加仔细和频繁,主要是为了维护资金运行的安全和协调处理各部门的经济关系。其次,企业、事业单位的现代化发展,离不开会计部门的管理,会计部门对于资金的动向更具敏锐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做好会计部门的管理工作,能够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另外,根据教育委员会的分类,会计学科已经隶属于管理学,在学科性质上确定了会计工作的管理性质。会计管理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也是现代化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会计的管理工作,能够预测单位的经济前景以及为上层的分析决策提出理论基础。

二、现代会计工作发展的新趋势

(一)趋于管理型会计新模式

上面提到,现代会计工作的重点在于管理,这就需要建立一种以管理为核心的现代化会计管理模式。根据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当社会发展进入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特征的阶段时,市场经济会间接受到刺激而更加活跃。在现代化的经济形势下,任何企业、事业单位都是作为一个以开放化系统为主的平台在进行运作,这就需要其会计部门面向市场需求建立一个管理型会计运行模式。这种模式的要点主要是分析企业的自主运行情况、收益盈亏等方面,同时强化企业的内部管理,对经济操作环节进行严格监督,切实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管理型会计模式有一套基本框架,其包括调控型的会计组织系统、开放型的会计信息系统、知识型的会计管理系统、建立竞争型的人才系统等方面。

(二)从静态分析到动态预测处理

现代化会计工作使用科学规范的会计理论,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系统,实现了对会计工作的全面革新。传统会计工作是在一个静态环境下进行的,例如对账目的清算、申报、总结等工作,其重点是放在已经发生的经济工作上。这种静态的会计分析工作对于现代企业单位的发展需求无疑是杯水车薪。从而,现代会计发展的新趋势就是向动态数据处理方向靠拢。客观上,会计部门结合到以前的工作数据进行总结,同时对单位的下一步经济工作方向进行模拟。综合各种可能的工作因素,将对外信息转变为会计工作的数据基础,将过去的工作总结作为预测未来工作的参考,以完成会计工作的“过去时、现在时、未来时”三者的结合,实现会计工作由静态向动态的过渡。

(三)会计工作人员趋于知识结构丰富

新经济形势要求会计人员能够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应对,这就要求会计工作人员拥有较为丰富的知识。会计工作人员作为经济知识理论的实践者,应当紧跟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时刻更新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做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所以,现代会计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会计工作人员拓宽自身的知识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面向市场经济进行工作,努力将自身能力朝多元化方向进行发展。

(四)企业微观会计工作转向社会宏观会计工作

现代经济社会革命,使得传统的“闭关锁国”式会计工作举步维艰。随着企业文化和社会文化的深刻融合交织,为了切实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会计工作的发展新趋势正朝向宏观分析工作靠近。传统的会计工作立足于企业自身的经济工作分析,当然,这也是发展企业经济的基础。不过,在现代化会计工作当中,仅仅做好企业内部的会计工作是远远不够的。要做好企业微观会计工作,离不开对于社会会计工作的分析。宏观的社会关机工作,主要指的是国家会计工作。企业的经济工作是受到国家经济调控的。宏观的会计分析核算和监督的是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情况,这也是企业微观会计发展的基础和延伸。企业微观会计工作需要分析宏观会计工作,总结其对于企业经济工作的影响,促使企业微观会计工作更加充实、完善和符合市场规律。

(五)与国际化会计工作接轨

经济全球化已成定局,企业经济的长远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会计工作,这也促使会计工作向国际接轨。经济全球化使得许多企业在世界各地都拥有相关组织。这种新型的经营管理模式客观上也加速了会计工作实务和准则趋于国际化标准。国际化的规范会计工作得到了许多外贸企业的共同认可,使得不同区域的经济管理工作更加便捷。同时区域国际化的会计管理工作也促进了不同企业之间的会计工作交流,对于企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结语

知识经济下的现代会计工作在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些发展的新趋势在为企业带了无穷发展契机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实现会计工作的创新发展,还需要依赖于高素质会计人才,推动现代会计新趋势发展工作向更加深刻久远的方向发展,从而为企业经济效益、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作者单位为山东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李辉.现代会计发展新趋势的探讨与分析[J].商,2014(9):105.

新经济业态发展趋势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产业经济;转型;新趋势;经济全球化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产业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产业经济开始融入到世界经济中,并参与到国际市场分工中,开始适应国际产业的发展新趋势。同时,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的发展目标,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结合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和我国不同阶段经济发展,实现经济战略的转型调整。经过实践研究证明,产业经济战略调整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升人们生活水平。为此,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产业经济发展新趋势的研究分析。

一、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现状

1.国际上对我国科技发展带来的压力

近几年,虽然我国科技水平不断进步,但是和国外科技相比,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科技竞争力不高,加上国外科技对我国科技发展打压,使得我国科技发展面临层层阻碍。科技发展受阻使得产业经济战略无法实现,制约了我国自主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

2.我国产业集群化发展面临障碍

产业集群化发展面临的障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严格的产业市场竞争秩序,产业集群发展缺乏必要的诚信和良好的环境支持。第二,企业之间的发展没有实现专业化分工,各部门之间的工作零散、缺乏配合,由此使得企业内部存在重复施工建设的问题。第三,不同行业企业之间各部门各自为政,在发展的时候只考虑部门利益,忽视了对企业整体利益的考虑。

3.企业人才的缺失

受我国 工资水平不高的影响,工人在工作之后无法定期是受到专业技术培训和再教育,工人的基本素质普遍偏低,由此导致我国一般工程技术性人才较多,但是高端技术性人才较少。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我国在缺乏高端技术人才的背景下,产业经济发展将会显得更加困难,一般工程技术人才也会被国外跨国公司吸引,加速人才的流失。

4.产业经济生态化的薄弱

我国产业经济发展虽然开启了循环经济生态示范园区,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表现在思想理念、技术应用、体制等方面的差距,产业经济循环生态化发展实力比较薄弱。

二、产业经济发展新趋势分析

1.实现全球化产业转移

受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产业体系也融入到全球经济范围内,产业竞争优势的彰显不仅表现在企业总体经济实力,而且还表现在企业自身发展和上下游产业国之间的关系上,即上游企业的发展优势能够为下游企业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另外,企业产业和相关产业之间的配合也能够帮助企业在经济大潮中获得自己的竞争优势和地位。在这种经济背景下,我国产业经济发展新趋势体现之一就是产业转移全球化。

第一,产业转移全球化的实现能够使企业发展打破自身资源和市场的束缚,加强企业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促进企业发展战略国际化。另外,产业分工从不同产业全球分工朝着企业内部的全球分工转变发展,在企业生产要素的不断积累下,企业内部也会发生革命性的发展变化,参与到国际分工体系的国家,其产业结构调整都会受到世界性产业转移的影响。第二,产业转移全球化影响国家结构经济调整。国际性的产业转移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产物,受国际贸易和技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在国际性的产业转移发展中,国际资本往往是从高流向低,同时会带动产业其他资源的转移,影响国际分工布局和国家的世界经济地位。长期以来,发达国家控制高新技术产业核心技术,并以多种方式向发展中国家传递过剩生产力,能够带动发展中国家的个新发展。同时,发展中国家也会利用自己在国际分工上的优势,积极吸收借鉴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带来的一切资源和力量。

2.实现全球化产业升级

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各个国家通过跨国公司开始进行交叉投资,实现了本国贸易的国际化发展。通过跨国流动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相互渗透、相互关联的全球性产业体系。在全球性产业体系的影响下,能够促进产业内部各环节、要素和技术的调整,促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

经济全球化下产生的产业调整和产业转移为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持,表现在产业调整和转移带来产业数量的扩张性发展,在产业数量增长下带来了更多的高新技术和更大规模的产业。之后,在国和国之间的交流下,产业升级进度加快,呈现出全球性发展趋势。

发达国家主要是发展高科技产业,并在全球范围中寻找支持高新技术发展的资源,跨国公司对分散的资源重组优化,降低了高新技术产业研发成本,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大规模、国际化发展,并逐渐渗透在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发展中。很多发展中国家利用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承接发达国家在产业转移中的剩余技术,并结合自身发展将这些技术转换为自己的高新技术,由此技术贸易在全球范围内展开。

3.融合化的产业经济

受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世界经济运行发展主体从侧重制造业和自然资源利用的企业向侧重信息资源和服务业的企业过度,以往的环境要素开展向内置化的企业系统要素发展转变。原来以国家为边界的产业系统朝着一种多层次、多元化的发展方向转变。

全球产业体系的形成对世界各国独立产业体系产生了冲击,由此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互相独立又相互依存、制约的产业经济体系。加上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各个国家之间的融合发展程度加强,产业经济显示出了融合发展趋势。

4.知识化的产业经济

世界产业结构开始从刚性结构向柔性结构转变,即表现在从生产重型化生产技术结构向以服务、知识、信息和服务等为主的软型化生产结构。这种产业结构的变化使得金融业、信息行业、服务业在国民经济比重中加大,使得世界产业结构呈现了知识化发展趋势。产业结构知识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教育和科研产业化发展。教育和科研产业化发展促使企业发展过程中加大了对知识和服务的需求。社会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增加,促进了世界各国科研教育的扩张。在知识力量的作用下,教育和科研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为此,知识可以作为一种产业来进行发展。第二,从事研发、管理、咨询服务等知识型人才所占比重加大。传统第三产业的发展往往是第三服务业,包括各种经营管理活动、信息处理、财务会计、后勤保洁等。在生产力不断提升和产品知识密集化的发展趋势下,企业自我服务发展无法满足更高效率的要求,一些服务生产从加工制造业中脱离出来,由专业的公司和机构管理,由此知识产业在产业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加大,产业经济呈现出知识化的发展趋势。

5.绿色化的产业经济

产业经济绿色化主要是指产业在发展的时候根据自然生态规律来确定不同的发展模式,不同类别的产业部门要结合发展实际建立资源循环再利用发展模式,从而在发展产业的时候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伴随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场绿色革命,在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下,人们加强了对绿色产业经济的追求。产业经济发展迫切需要进行绿色化发展。通过对产业生态产品的生产、使用和回收再利用可以实现产业领域和生态环境的融合,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和产业发展之间的互动交流。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全面建设下康社会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要求下,产业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战略,实现企业市场经济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齐发展,从而不断推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建设水平,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在经济全球化和跨国企业发展的影响下,产业经济发展新趋势表现在全球化产业转移、升级、融合、知识性、绿色化发展几方面,基于产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特点,需要相关人员进一步加强对产业经济新趋势分析,结合实际探讨出适合自身产业经济发展的策略。

参考文献:

[1]李华. 论产业经济发展新趋势[J]. 经营管理者,2016,(29):239.

[2]任兴洲.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园区的发展趋势[J].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5,(01):5-7.

[3]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谷建全. 新趋势下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河南为例[J]. 中州学刊,2014,(11):44-48.

[4]陈萍. 我国产业经济的发展趋势与模式[J]. 市场研究,2014,(05):4-5.

新经济业态发展趋势范文第4篇

一是新常态与旧常态的关系。新常态自然是相对于旧常态而言的,所以认识新常态,首先要厘清旧常态。与经济发展刚刚进入的新常态相对应的旧常态,是此前一个时期内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旧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模式所带来的资源、环境约束严重,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性失衡加剧,经济增长对房地产业的依赖度过大,高信贷、高货币投放对经济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一定伤害。可见,经济发展旧常态本身就蕴含着向新常态过渡的内在要求。

新常态作为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是经济发展在其所需要的各种要素禀赋、内外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由于经济体内在机制发生自组织变化而进入的一种新的均衡状态。总体上看,从旧常态到新常态,是发展常态的一种向好转换。表现为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由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由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发展动力由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从旧常态到新常态,是发展趋势的一种逻辑演化。表现为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出口和国际收支、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市场竞争特点、资源环境约束、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等诸多方面符合规律的“趋势性变化”;从旧常态到新常态,是对原有发展状态的一种积极扬弃。新常态与旧常态不是相互割裂的,新常态也并非是对旧常态的简单否定,而是对旧常态的承继和否定,是在承继中否定,在否定的同时保留其中有益的成份,某种意义上,“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新常态,就是在旧常态中通过这样的积极的扬弃过程,由量变到质变而逐步形成起来的。

另一方面,新常态既然是在旧常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更高层次的经济运行状态,自然又有其新要求、新特征、新规律,需要我们与时俱进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在新常态下有新作为。新常态与旧常态相比,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这既可使我们在战略上保持平常心态和定力,增强信心,在新常态中泰然处之,从容处事,又可使我们在战术上高度重视,着力研究新情况,利用新机遇,化解新风险,应对新挑战,在新常态下不断夺取发展的新胜利。

二是下台阶与上台阶的关系。新常态下,“三期”叠加,经济发展速度下台阶在所难免,但速度下台阶,所要换取的是质量上台阶。当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正在和已经出现诸多新的变化。消费需求的特征,从过去的模仿型排浪式转变为个性化、多样化;生产能力的状况,从过去长期的供给不足转变为传统产业的供给能力大幅超过需求;生产要素的运用,从过去更多依靠低劳动力成本优势转变为更多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资源环境约束,从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转变为环境承载能力达到或接近上限;市场竞争,从过去主要是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如此多的新变化,都要求我们一方面顺势而为,把增长的速度降下来,一方面乘势而上,把增长的质量大力提上去,坚持经济发展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从根本上说来,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将直接决定着中国经济的行稳致远。

进一步看,增长速度下台阶,方能为增长质量上台阶提供较为宽松的环境和回旋余地。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推动质量上台阶,就要下气力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形成新的发展方式,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新优势。这里尤其是要抓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全面推进科技、管理、市场、商业模式创新,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而所有这些都需要假以时日,显然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速度之弦绷得过紧的背景和氛围下是难以做到的。由此看来,在增长速度上退一步,正是为了在质量和效益上进两步。

三是中高速与中高端的关系。保持中高速增长,推动经济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这是最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指导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又一非权宜之策。在这里,“中高速”、“中高端”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同时追求的两个并行不悖的目标。

推动经济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至关重要的是推动经济结构向中高端方向优化升级,就是说,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结构要从中低端跃上中高端。从产业结构看,现在第三产业已渐成产业主体,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达到46.1%,2014年这一比重又有上升,需要继续巩固和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的产业主体地位,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中高端化,同时推动产业链向高端迈进,创造出更多的经济附加值;从需求结构看,2012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自2006年以来首次超投资,2014年继续提升,消费在需求“三驾马车”(消费、投资、出口)中亦已渐成主体,要保持和巩固需求结构优化的态势,并充分利用大量涌现的投资新机会和努力发挥我国依然存在的出口竞争优势,使投资、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和支撑作用;从动力结构看,近年来驱动经济增长的创新因素快速生长,要继续大力培育创新因素,推动经济增长动力结构的中高端化,使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从收入分配结构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均明显低于GDP和国家财政收入增长,近年来居民收入占比上升,要在新常态下继续大力推动收入分配结构的优化,进而促使整体收入水平迈向中高收入国家行列。

进一步从“中高速”与“中高端”的内在联系来考察,经济中高速增长为经济结构从而经济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提供坚实的支撑,而经济结构迈向中高端水平又为经济增长稳定在中高速上运行提供可靠的保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由此观之,新常态下将会呈现出“中高速”与“中高端”同时并存又互为条件、有机结合从而共同推动经济在更高层次上科学发展的景象。

四是新的稳态与革新求变的关系。经济发展新常态作为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一种新的稳态,并不意味着无需继续革新求变,恰恰相反,它需要通过不断的革故鼎新、改革创新以巩固与发展。这是因为,新常态的形成与巩固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创新才能在一个新的层次上展现并稳定下来;新常态作为新的层次上的稳态,这种稳态也是相对的,其变化却是绝对的,而这种变化也需要不断的改革创新加以推动。改革创新本身也是一个过程,既有许多在旧常态下已开始的改革,需要在新常态下继续推进;又有许多在旧常态下尚未及开始的改革尤其是最难啃的骨头,需要在新常态下启动并组织攻坚;还有许多在新常态下必然会出现的新情况需要不断进行新的改革。可见,改革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由此我们可以对关于“改革永远在路上”的至理名言有更深的领悟,也可以对中央确定的“稳中求进”总基调的实质有更准确的把握。

这里还有一个容易为人们所忽视的问题,即就我国经济发展所进入的新常态而言,如果其持续时间过长,这种新常态就有可能转变为“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也是一种常态,只不过是负面的。它是指那些虽摆脱了贫困陷阱但尚不发达的国家,把一个经济体从低收入阶段成功晋升为中等收入阶段的增长机制、发展体制和战略,难以继续支撑该经济体从中等收入跨入高收入,因而出现发展的长期停滞。可见,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主要是缘于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对原先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战略等改革创新不足。由此也足见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不断革新求变的迫切性。

五是适应新常态与引领新常态的关系。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这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中,“认识”是前提,“适应”是基础,“引领”是导向。新常态是经济发展大势,如大海潮流,浩浩荡荡,顺势而为,主动适应,方能事半功倍。但仅仅这样还不够,还需要与因势利导、积极引领相结合。在主动适应新常态的基础上积极引领新常态,才能在新阶段更好地保证经济发展这艘大船沿着正确的航向乘风破浪远行。

因势利导,积极引领新常态,重在着眼于消费需求的趋势性变化,通过创新供给引领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主流;着眼于投资需求的趋势性变化,通过创新投融资方式和把握投资方向,引领新领域的投资尤其是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四新”即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着眼于出口和国际收支的趋势性变化,通过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引领出口竞争和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着眼于生产能力和产业组织方式的趋势性变化,通过创新产业组织方式引领新产业组织的形成;着眼于生产要素相对优势的趋势性变化,通过提升人力资本质量和推动技术进步引领新的发展驱动力的形成与强化;着眼于市场竞争特点的趋势性变化,通过创造良好市场环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引领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着眼于资源环境约束的趋势性变化,通过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的形成引领生态环境的优化和生态文明程度的提升;着眼于经济风险积累和化解的趋势性变化,通过建立健全化解各类风险新机制,引领经济安全和稳定程度的提高;着眼于资源配置模式和宏观调控方式的趋势性变化,通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进行具有预见性的科学调控,引领产能过剩的全面化解和对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积极探索。

如此着眼于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趋势性变化引领新常态,需要我们不仅能顺应和遵循新常态的运行规律,而且更能主动运用和有效驾驭新常态的运行规律,从而取得新常态下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动权。由此就进一步要求我们对新常态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和层次,真正实现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

六是此地新常态与彼地新常态的关系。中央作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显然是就全国整体而言的,至于不同地区,则因其具体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在进入的时间和程度上有所差别。目前我国发达地区己进入工业化的后期甚或后工业化时期,从发展驱动力的视角看,相应已进入迈克尔・波特经济发展四阶段中的创新驱动阶段;而欠发达地区尚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少数地区甚至尚在工业化的初期,目前相应处于投资驱动或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过渡阶段。由此决定了发达地区已较早进入新常态,欠发达地区一般正处于旧常态向新常态转变之中。即使较早进入新常态的地区,进入的程度也不尽一样。确立这样的观点,对于从实际出发辩证认识和准确把握新常态,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差别化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就是说,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问题上,一方面需要积极的态度和高度的热情,另一方面也需要冷静的思考和科学的精神,不同地区之间切忌搞一风吹,一刀切,齐步起,而应准确定位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思路、目标、任务和责任。

新经济业态发展趋势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 建筑企业 发展方向 着力点 PPP发展模式

经济新常态是当下经济发展的一个热门词语,经济新常态就是经济不同以往,相对稳定的态势,这是一种趋势性和不可逆的发展状态,也意味着我国已经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不同的新经济阶段,这也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转型的关键期。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结构调整必然有阵痛,建筑行业发展与国家经济走势密切相关。建筑行业要审时度势,科学认识新常态,并积极应对、学会适应新常态,重新研判行业的发展方向,以如何成功升级转型、如何快速适应经济新常态发展要求来确定发展方向,找准发展的着力点,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新辉煌做出贡献。

一、经济新常态下建筑企业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一)新常态发展特点的问题

经济新常态要求经济发展速度放缓,过去的建筑企业过于依赖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而新常态下要求经济发展速度放慢,企业经济放缓,相应的经济效益降低,企业追求规模效益的时代已经结束,这会造成企业供求矛盾问题更加严峻。建筑行业正在回归理性,扭转无序竞争的混乱局面,建筑企业必须受到诚信和严管的考验、使得企业经营理念、经营模式转型,建筑企业也必须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商业发展模式和服务理念都发生变化,这对已经各项稳定的建筑行业,势必造成混乱,经济迅速下滑,容易造成市场混乱。

(二)推进产业现代化的问题

经济新常态下建筑企业遇到的行业发展瓶颈问题居多,建造成本和消费需求成为推进过程中的主要瓶颈问题。一是消费需求问题。政府决策和调控都是暂时的,最终还得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决定建筑体需求量,企业应注重消费需求的分析和研判,逐渐以市场为主导,形成新的消费吸引。二是市场主体问题。建筑企业要找准方向,看准未来发展趋势,主动转型升级,走建筑设计、加工、装配施工一体化的道路,从企业实际出发,依据效率与效益的原则,合理安排好工厂部品生产量与现场施工的比例。

(三)诚信体系建设的问题

建筑行业信用一直不高,信用缺失问题从市场上滥收保证金问题就能看出。诚信体系建设就是要扭转建筑市场信用缺失问题,避免无序竞争和资源浪费现象。要提高诚信,一方面要靠政府。从政府层面实施新的招标办法,应还招标权给建设单位,让招标过程公开透明化,营造诚信经营的形象。一方面要靠建筑企业本身。要加强自身诚信体系建设,树立企业形象,诚信经营,加大企业人才的竞争,加大企业文化建设,扩大企业服务内涵,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

(四)劳动队伍建设的问题

建筑企业在新常态下要注意劳动队伍建设问题,建筑人力成本增高,建筑高素质人才资源紧张,逐渐成为建筑企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新常态下劳动力需要高技术、高素质、高稳定的劳动队伍,不追求劳动队伍素质,一味寻找低价劳动力必然会给企业发展造成阻力。建筑企业要认清发展形势,加大劳动力队伍建设,要从资源配置的战略高度看待劳动队伍建设的问题,要认识到当前人才和素质是主要竞争力,谁拥有了人才和素质,谁就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二、经济新常态下建筑企业发展方向和着力点

经济新常态下建筑企业要发展,必须要全面认清发展形势,提出发展新要求,从新常态的角度下确定企业发展方向,找准着力点,实现建筑企业成功升级转型。一是向国家重点支持项目发展。城镇化建设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是国家重点的建设项目,建筑企业要抓住机遇,将注意力转向国家重点发展项目,不要都想着向外看、往外走。要立足于现实,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自主创新,跟踪消费新动向,在建设中寻找新模式,PPP模式就是政府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模式(下文重点分析),来促进建筑企业发展。二是向建筑产品寿命周期延伸的方向发展。建筑企业要放眼长远发展,建筑企业并不一定非要搞建筑开发、建筑施工,要把经营的触角逐渐延伸到建筑设计、建筑使用维护、维修,建筑运营、建筑物改造等多个环节,提供建筑物管理的增值服务,扩大经营范围,获取增值利润。三是向绿色建筑方向发展。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要求,节能环保、绿色建筑必将成为建筑行业的发展一个方向,绿色施工将考验建筑企业的新的施工技术水平,节能环保也将提升建筑企业的同行竞争能力,开发和使用绿色建筑施工技术,是当前建筑企业重点的研究着力点,需要建筑企业加大研究力度,突破发展瓶颈,增强自身竞争力。四是向高品质服务方向发展。要注意诚信体系的建设,要从全部产品的品质、所有工程细部的品质做起,提高服务质量,以优质优价赢得社会最终认可。

经济新常态下建筑企业发展的着力点主要在于:一是趋于企业经营范围全球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内建筑企业已经和世界实现了无缝对接,市场竞争呈现全球化格局,建筑企业要适应发展要求,就要不断提高工程总承包、项目融资、国际信贷、设备贸易的综合能力,把企业经营范围向国际发展。二是趋于企业建设模式一体化。向国际学习,建立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的工程总承包模式,以此,节省投资、缩短工期、提高质量,推动技术创新、转型升级。三是趋于施工理念低碳化。低碳发展,是国家提出的要求,也是世界的潮流,低碳建筑施工是实现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的关键环节,是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必然追求。四是趋于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建设“建筑设计规范化,建筑构件生产工厂化、建造施工装配化、生产经营信息化”的“四化一体”模式,走新型建筑工业化道路。五是趋于行业结构专业化。专业化、规范化、服务化是建筑企业立足现实、谋发展的必然道路,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点。六是趋向劳动组织人本化。建筑企业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建设,建设“以人为本”的发展团队,团结企业内部力量,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力。七是趋于质量安全标准化。质量和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企业要着力发展企业质量和安全教育,确保工程建筑质量和施工安全。

三、PPP模式发展

PPP模式是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的缩写,即公私合作关系,是公共基础设施一种项目融资模式,通过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合作,共同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一种合作模式。PPP模式,就是国家设立项目,给予政策支持,而私人机构投资,参与建设、运营管理,各取所长,各取所需。PPP项目都是带有公益性的项目,不允许私营部门在项目参与过程中获得超额利润,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PPP模式是2014年5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推广试运行的一种融资模式,并成立了相关的PPP工作领导小组,在能源、交通、水利等13各领域推广PPP模式。

国家PPP发展项目是建筑企业的发展方向之一。建筑企业参与国家PPP项目,通过购买服务、特许经营、股权合作等合作方式,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期合作关系。对于政府来说,不仅有利于缓解公共部门的支出不足和地方债务问题,还有利于优化配置项目资源,提高吸引利用效率,减轻政府风险。对于建筑企业来说,能发挥资金、技术和管理优势,承担的投资风险较小,获得长远稳定的效益,优先获得政策扶持。

运作PPP模式的必要条件:政府部门的有力支持,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和专业化机构和人才的支持。建筑企业参与PPP项目需要做到。一是PPP项目需建筑对口项目。有足够能力承担PPP项目建设,有先进的技术作为技术保障支撑。二是具有专业的人才队伍。建筑企业必须具有此方面的人才,懂得法律、金融和财务方面知识,熟悉制定规范化、标准化的PPP交易流程。三是具有相应的项目组织机构,作为专项组织、管理、实施。四是具备足够资金确保项目顺利开展。建筑企业参与PPP项目是由建筑企业投资,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必须有足够资金作基础。

四、结束语

建筑企业要在经济新常态下确定发展方向,找准发展着力点,不仅要正确认识到经济新常态化的发展要求,审时度势地研判发展形势,更要从自身角度出发,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寻找解决发展瓶颈的方法,立足于现实,立足于长远发展,立足于新常态发展特点,推进产业现代化建设,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加大劳动力规范建设,成功实现企业升级转型,真正提高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曹泽,任阳军,袁紫金.经济新常态下安徽建筑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N].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7期。

[2]张奕.新常态下建筑业发展新趋势[J].建筑,2015年7期。

[3]韦搏.经济形势下结构设计的发展方向[J].房地产导刊,2015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