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经济发展分析

新经济发展分析

新经济发展分析

新经济发展分析范文第1篇

>> 工业园区建设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柳州市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平坝:以工业园区为经济发展的主抓手 广西贺州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探析 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的难题与对策 产业集群视角下皖北特色工业园区建设与皖北经济发展 甘肃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工业园区转型综改步伐 工业园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长株潭主要工业园区的物流发展策略分析 工业园区的主要作用 发展工业园区人才经济的思考 经济工业园区生态化设计分析 成都市工业园区发展状况分析 循环型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分析 湖南省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分析 侯华梅:以工业园区和双创基地为重点,打造民营经济发展平台 浅析工业园区发展建设 新疆第七师五五工业园区发展战略研究 县域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证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011-11-30.

[2]马伊宁.推进园区建设 打造项目“聚集地” 新疆已有国家及自治区级园区71家[EL/OB].http://.cn/news/content/2012-08/15/content_7134835.htm,2012-08-15.

[3][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2011新疆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9.

[5]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 [EL/OB].http:///view/440666.htm,2012-07-25.

新经济发展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络经济环境;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思考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1

如今,在网络经济的大背景下,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网络经济的主要目的就是最终实现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共享,并研究怎样使区域经济得到最优化的配置处于高效的经济状态中。如果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在网络经济大背景下的区域经济也会收获更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区域经济得到有效的发展与网络经济存在一定的内在关联。

一、网络经济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不断升级

(一)网络经济推动区域经济未来发展模式的转变

如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对于网络经济具有的各种生产要素不再是一些自然资源或者是劳动力等,而是将更多的取决于知识以及智力等因素。以往的区域经济属于标准化生产,同时网络经济主要负责组织各种网上服务,利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变化对传统的工业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造,从而有效的提升劳动生产的效率。网络经济能够让区域经济第二产业逐渐成为经发展的重要力量,并改变了以往区域经济严重依赖资本注入的弊端。

(二)网路经济推动了区域经济与社会的整体经济建立密切的关联

实现网络经济与如今的区域经济建立紧密的联系能够同时推动区域经济与社会整体经济建立内在关联,并将我国的区域经济逐渐融入到全球经济中,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进步与发展。网络经济利用各种网络技术实现区域经济的网络化,并对市场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此外,在网络经济的积极推动下,在每个区域内企业拥有非常高效的运行机制,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区域企业运行机制非常呆板的弊端,促进区域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的稳定发展。

二、网络经济能够有效的带动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

网络经济属于技术产业中至关重要的内容,并能够有效的促进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不仅取决于信息产业自身,更重要的取决于信息产业对所有相关产业具有的带动作用。网络经济逐渐实现了将老工业区向自动化以及智能化方面合理转化,工业生产无法实现单一产品具有的刚性模型。此外,现代工业生产具有较强的智能化,利用网络经济将老工业基地逐渐实现分散管理,从而更好的适应现代经济多样性发展的内在需求。

三、网络经济能够有效的缩短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巨大差距

网络经济具有的特点包括信息网络的便捷性以及信息网络较高的普及性,这一特性也为区域经济之间的市场竞争提供了更多便利的条件。网络经济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就是利用数字化信息建立的无形知识,并避免了以往有形生产要素受到的诸多限制。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经济拥有同样的权利使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并对全球经济动态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存在较大的后发优势们能够直接发展到网络经济的先进时代,从而不断缩短地区之间存在的发展差距。网络经济的重要发展动力就是创造能力,不会过多的依赖资本的投入,产业内部的发展并不会受到环境等因素的严重制约。因此,在网络经济大背景下的区域经济无论是一些落后的地区还是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都会同时站在相同的起跑线上,不断缩短区域经济存在的差距,为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提供更多发展的重大机遇。

四、网络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实现一体化

网络经济利用光纤通信实现信息的快速传达,促进区域经济之间各种信息的交流。信息网络实现了区域经济转变成一体化模式,并改变了以往区域经济具有较强地区性的特征。网络经济有效的降低了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的分流成本,在整个区域经济正常运行的过程中,主要通过物资流或者是人才流等要素组成经济的循环,它能够实现物资流以及人才流具有的目的性,从而有效的提升各个生产要素相互流动具有的效率,并降低了区域交流花费的各种成本。

网络经济对于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发挥的最大作用就是减少了距离对经济发展造成的各种束缚,降低了空间距离对于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充分利用各种区域资源,减少资源流动使用的成本,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合作,从而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五、网络经济推动体制改革并为区域经济提供有力的保障

信息属于生产力中非常活跃的重要因素,在新的社会形势下,网络经济的发展对于社会政治以及社会整体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网络经济能够推动政府行政管理不断改革原本的体制,促进政府职能的不断改变,坚强监督管理的力度,避免出现各种腐败的现象,为区域经济提供有力的保障。其次,如今的网络经济已经成为了区域经济与各个企业之间重要的沟通渠道,并推动区域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网络经济能够有效的促进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网络经济的大背景下,掌握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制定区域经济发展的合理计划,从而在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中,发现机遇,接受各种挑战。

参考文献:

[1]严爱云.浅析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战略问题.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2):42-48.

[2]李娟文,王启仿.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分析.经济地理,2010,20(4):6-9.

[3]余鹏翼,夏振坤.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非制度因素分析.经济师,2012(1):18-19.

新经济发展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景观;产权界定;制度安排

中图分类号:F091.3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1-0004-02

引言

景观是一个多义性术语,它具有美学、地理学、生态学三个不同学科范畴上的含义所指。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对于景观科学的研究还大多停留在地理学或是生态学的范畴内。然而,当今的景观,既是大自然的产物,也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产物,它是大自然演变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产物。

从经济学的角度,人与自然的关系可归结为人地关系。因此,从经济学角度来理解,景观可以理解为是人地关系发展历史的综合表现,其中土地(狭义的土地)既是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景观的载体。景观本身构成了当今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同时,为了使人们有一个更好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我们应该在景观发展中注重环境保护。因此,本文尝试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与分析方法来研究景观发展问题,期望以新的视角,为解决景观发展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带来新的思路和启发。

一、新制度经济学分析的相关理论

(一)产权理论

以科斯和诺斯为代表的西方现代产权经济学,是产权理论的基础,其理论的核心是科斯定理。科斯在1960年发表的《社会成本问题》一文中指出,产权的明晰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前提;如果交易费用为零,那么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所描绘的市场机制是充分有效的,最终的结果是不受法律状况的影响的,外部性也能根治;一旦考虑进交易费用,合法权利的初始界定会对经济制度运行的效率产生影响,当然,市场机制也会由于外部性的存在而失灵。可见,在交易费用不为零的情况下,产权规则是至关重要的。巴泽尔认为,产权由消费这些资产、从这些资产中取得收入和让渡这些资产的权利或权力构成[1]。

(二)外部性理论

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影响不能通过市场来解决。在德姆塞茨看来,产权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引导人们实现将外部性较大地内在化的激励,其重要性在于能帮助人们在社会交易中形成合理的预期 [2]。外部性概念由马歇尔首次提出,后来,庇古等经济学家对此概念进行了扩展。在布坎南看来,外部性是指某个人的效用函数的自变量中包含了他人的行为。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前者指个人行为对他人或其他诸方带来利益,他人或其他诸方无偿享受,而所有成本则由个人承担;后者指个人行为对他人或其他诸方带来损害,却不用进行赔偿或承担全部成本。

(三)交易费用理论

科斯在1937年发表的《企业的性质》一文中,将交易费用解释为“利用价格机制的成本”。阿罗1969年将交易费用定义为“经济制度运行的费用”。威廉姆森认为,交易费用就是“经济系统运转所要付出的代价或费用”。其对交易费用理论的主要贡献是:在科斯的基础上,对交易费用的内涵和外延作了新的解释;从资产专用性、机会主义、有限理性、不确定性和交易的频率等多方面论证了交易费用产生的原因;建立交易费用与资产专用性等变量的关系式;将交易费用理论和方法应用到经济组织问题的研究中。总之,交易费用是对社会财富和稀缺资源的损耗,高额的交易费用可能减少或消除本来可能有利的交易,虽然交易费用无法彻底消除,但却是可以降低的。用交易费用比较制度安排的效率,是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

二、景观的产权问题

Price.C(2009)认为,欧洲景观公约中的关于景观的定义最合适经济家所从事的景观研究:景观是由人所感知的一个区域,其特征是景观在自然或人类因素的行为及相互作用下而产生的。因此,景观可以看做是具有地方区域性的公共物品。

景观是一个公共物品,其市场具有非排他性,使土地所有者难以控制其土地景观的进入与使用,同时,也使各所有者行为与景观总产出之间的关系变得错综复杂。也正因为如此,土地所有者就成为各种属性的多重行为人。任何人都会影响景观特征,没有人会拥有对景观的全部所有权。当各种属性的所有权分割以后,就会产生共同财产问题,就需要组织加以控制。同时,为了避免所有者之间发生侵权行为,必须做出排他性规定,做出限制。

如果景观仅作为一种文化服务或娱乐提供者就不会有社会价值,也就不会有法律条例来控制土地所有者因产权使用所产生的外部性。正是因为景观产权具有多重属性,且当今社会,景观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文化服务或娱乐提供,而是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以及刺激就业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产权的界定成为必然。正如科斯在1959年发表的《联邦通讯委员会》一文中明确指出的,只要产权不明确,外部害就不可避免;只有在明确界定产权的基础上利用市场机制,才能有效地消除外部性。

这也证实了德姆塞茨的观点,当一种公共资源的经济价值上升时,公众倾向于把这种资源的产权界定得更加清楚。之所以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长期变动会产生制度变迁或产权界定的需求,是因为当某种要素或产品因为某种原因变得稀缺因而相对价格上升时,其所有者可以从对这种要素或产品的所有权中获得更多的收益,当所有者从对产品或要素的专有权中获得收益大于保护这种专有权而支付的成本时,产权制度的建立就会成为迫切的需要。

因此,随着景观发展价值的日益增加,景观的相关产权界定必将逐步明晰与完善。有效率的产权安排将有利于产权的自由转让,并有利于降低产权转让过程中的交易费用且提供激励约束。景观有效产权的界定,在我国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我国特殊的历史背景与政治制度,景观赖以发展的土地,其所有权归集体,农户只享有经营权和收益权等,在不同的景观格局分布下,会因为不同行为主体的不协调行为造成景观的变化。

三、制度安排与景观管理

由于景观的多功能利用程度很高这一特点,要设计出一项规划不伤害任何人的利益是很困难的。景观管理、景观规划的思想经常会导致社会团体、民族、区域或地方利益的冲突。同时,在景观管理上,每一个所有者可能都有不同的目标和管理方式,可以是农业景观、森林景观、工业或住宅地景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政策目标。由此,不可避免地要产生公共政策失灵。

因此,制度安排的设计必须考虑景观的公共资源这一性质。埃里克·弗鲁博顿、鲁道夫·芮切特在《新制度经济学——一个交易费用分析范式》一书中指出,对私人产权界定、监督、执行或将外部效应内部化的费用也许太高,因此,某种形式的集体行动可能就是比较理想的,这就需要进行公共资源的治理和管理。公共资源的制度解决办法是:(1)实行完全集中制,即独裁式统治者拥有所有资源的情形;(2)实行完全私人产权原则及自由合约。还需要一个制度结构来完成获取、界定、监督、执行、冲突解决、治理公共资源等一系列活动。

事实上,景观发展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技术改造实行土地整理,可以在农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予以重视及解决,但归根结底还必须通过产权界定与制度安排予以解决。由于景观是公共物品、它的变化是由个人及集体决策决定的,因此,景观管理变得复杂甚至有争议或冲突,需在程序或制度安排上找到最适合的来管理和组织它。但由于景观的经济学研究还不完善,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景观的制度安排如何进行帕累托改进尚不明确,只有部分制度选择可供参考。比如实行有偿土地征用权与分区制。分区制是被政府当局广泛使用的一项解决外部性的工具。由政府来实现分区制意味着它们代表社会整体分析土地所有制的使用权。具体措施包括:重视外部性的溢出效应;命令与控制:国家作为一个法律实体有权成为附属于土地的产权的一部分;市场发展:唤起公共信任主义[3] 。此外,由于具有公共物品及公共资源的双重属性,景观应该作为使破碎的功能和利益重新聚合的一件中间商品,同时把它们融入地方或区域的发展项目中。地方方案具有解决个人与集体之间成本与收益平衡的优势,可以充当预期方案的协调机制。

四、景观发展建议

(一)明晰产权

在我国特殊的政治制度背景下,国家是景观这一公共物品的产权供给中心,所有权的界定和交易不可能像在私有产权下那般清晰与高效率。然而,产权不清晰将会带来极大的交易费用与外部性,因此,应从经营权与收益权等其他产权束入手,解决明晰产权这一问题。

首先,从景观这一公共物品的供给中心来看,改革政府的干预行为,使其作为“企业型政府”与企业共同维持一种公平、合作、竞争的关系。这并不意味着政府责任的让渡,更不主张政府退出,而是转变供给方式,关键在于能够为社会的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规范的市场秩序。通过这种方式的互补,克服“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

其次,明确划分景观产权经营权及其收益分配。政府可以将城市交通廊道、桥梁、港口等景观组成要素的专门经营权拍卖、出售,甚至于股份制改造,由私人或股份制企业来经营。对部分准公共物品,在明确产权的前提下,可以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让能够“最优”使用这项权利的经济主体获得这项权利,从而提高产权效率。在这一市场化过程中,政府仍然要扮演监督与管理的角色,避免出现财政负担过重以及低效率供给的情况。

(二)完善制度

通过前文分析可知,政策制度的完善能够有效的抑制机会主义行为,提供有效信息,进而降低不确定性,降低交易费用,并提供激励与约束。通过制度约束与管理,景观规模被约束在一个适当的界限内,也可部分地内化其外部性成本和收益,从而具有一定的效率。

从我国目前的立法情况上看,还未制定景观保护方面专属的成文法,也没有针对景观发展中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条例来约束相关决策者或管理者的行为。从政策上看,我国以景观发展与保护为出发点的政策措施还较少。

在这一方面,我国缺乏相关制度管理的经验与实践,可以尝试效仿在景观学科发展较早的部分欧洲国家,特别是欧盟成员国的做法,即多个景观区域间签署景观保护条约,形成相互间的监督与制约,达成发展共识,提高景观意识,特别是景观发展中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其次,环保等相关部门可成立景观保护小组,实地考察调研,分区域制定特定的景观保护规划,并能够普及景观保护知识,指导景观保护的具体实施行为。

(三)重视学习

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组织与学习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习对制度变迁的影响则表现为,首先,制度是人通过学习形成的思维模型和信仰结构的外化;其次,经验和学习的差异是形成不同社会和文明的重要原因;再次,经济和制度变迁的速度是学习速度的函数,而作为制度变迁关键的组织必须是有效组织,组织是否有效,要看组织是否具有实现组织最大化目标所需要的技术、知识和学习能力。

目前,我国的景观教育大多从大学教育开始,研究方向多为景观生态学,普及面较窄。因此,面对我国日趋紧张的经济与环境矛盾,要使景观问题研究的相关学科的发展更具生命力,就必须重视景观的学习教育问题。要从初中、高中开始增设景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课程,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宏观意识,给学生们灌输景观研究方法及思想。大学教育则应更具专业化,使景观研究工作朝着更多元、更综合、更专业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Y.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1-16,136-164.

[2] 德姆塞茨.产权理论:私人产权与集体产权之争[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5):79-90.

[3] Robert LIFRAN. Landscape Economics: the Road ahead [J]. Documents de Recherche parus en,2009,(25):7-14.

[4] 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5] 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6] 张洋.浅析我国公共物品的供给主体——以产权分析为基础[J].Economic&Trade UpdateMid-journals,2011,(2):20.

[7] 威廉姆森.什么是交易成本经济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87,(6).

新经济发展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特点;发展机遇

一、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2014年“新常态”成为习式热词之一,并在中国的各个领域被广为流传与运用。新常态中的“新”是指区别于旧质,有异于往常的东西;“常态”是指原本就存在的一种现象或状态。“新常态”表述中,“新”和“常”就我国经济的现状而言,新常态首先表现为经济增长的速度明显放缓,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自2012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2012年至今增速一直保持在7%左右。其次是经济的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任何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中都要经历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重组。实践证明,越是发达的国家第三产业在起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越大。我国虽然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经济结构已经有了显著的不同,2014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51.2%,成为需求层面上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最后,新常态不仅是一种客观形势,更是一种战略思维、一种常态心理。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在社会心理上要更具战略平常心和持久耐心。

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点

1.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之后,生产能力,技术水平落后,生产的产品结构单一可供人们选择的范围较小(如黑白电视机,缝纫机,自行车等),加之人们收入不高,生活水平低,消费主要是模仿型拍浪式消费。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消费中也不仅追求品质而且要凸显个性。在经济的新常态下,消费也将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2.过去的旧常态下,我国经济发的发展速度令人振奋,这样的发展速度现代许多发达国家所不可比拟的。就经济发展过程而言,发展中国家在赶超阶段,由于对后发优势的运用确实会在一定时期内发展速度惊人,但这个过程是不会持续太久的,面对新常态下经济下行压力过大的态势,迫切的需要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发展模式的应用于创造来为不断崛起的中国经济注入更多活力。

3.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我国将会更加重视对小微企业、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贡献,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各类产业组织将更具发展壮大的空间,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产业组织新特征。

三、经济新常态下的新的发展机遇

1.充分调动起民间资本的积极性,有利于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当前我国面对产能过剩、经济下行压力过大的局面,政府自然放缓了对各类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经济发展投资力度。在机器大工业时代,高投资必然引致更多就业岗位的观念已经过时。在新常态下,投资必然需要,但是已经不像从前那样越多越好,而是适度投资。适度投资并不是全部要求国家投资,国家只适度的投入一部分,另外一部分靠民间资本投资。民间资本投资,这是解决今后就业问题的主要方向。中国大量的中、小、微企业都属于民间投资,同大规模的政府投资相比,它们的不同之处方在于这种投资是通过精打细算的、不会铺张、不会浪费。新常态下的政府政策将会为小微企业它提供更多的资金筹集渠道和放宽了小微企业的发展限制,这对数量庞大的小微企业群而言是必然提供了绝好的发展机遇,目前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经济正需要这类微观经济主体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2.加快产品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根据边际报酬递减理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连续将一种或几种可变生产要素添加到某种不变生产要素上取得过程中,起初这种生产要素带来的边际报酬是递增的,尔后,随着可变要素的增多,其带来的边际报酬是递减的。由此可见,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要素对产量的贡献是有限的,要想从根本上发展生产唯有创造和引用新技。而过去这些年,我国充分利用科技水平的后发优势和一些自主研发,经济发展速度令人叹观止。新常态下,使我们更加清醒的认识到技术创新,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这也是我们这一代青年肩负的重要使命。同时,国家也会尽其所能加大对教育、科研事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创新性人才培养力度、鼓励企业创新研发,进而推动生产率进一步提升。

3.宏观经济的目标进一步深化,绿色低碳经济目标势在必行。当前,我国面临“旧常态”遗留下的包括环境日趋恶化、发展不可持续等在内的诸多问题的存在,宏观经济原有的四大目标已经不足以保障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基于此,我国将更加注重追求绿色GDP,绿色低碳经济的第五大目标的推行也是势在必行。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将由从单纯追求数量向数量与质量、绿色和效益并重的方向转变,政府的环境政策监管机制更加健全,人们的消费对绿色产品及生活环境的需求更加迫切。这些都有利于将绿色、低碳、循环经济进一步推向一个更高的战略基点。

4.能进一步促进对外出口贸易的发展。人民币贬值使我国出口产品价格具有优势,也更具竞争力,由此带来更为可观的利润,这有助于提高中国外贸企业的出口量,缓解多年来由于人民币持续升值对我国出口企业带来的冲击,由拉动外需进而拉动国民经济增长。2012年开始贸易出口额随着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迅猛增加,突破90亿美元大关,2012年之后的两年中,虽然贸易出口增速在逐渐减放缓,但其增量的绝对值只逐年增加的。随着“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推行,将给中国的对外贸易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新常态下,我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会日渐频繁,贸易伙伴关系也将更加紧密,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也将更加值得人们期待和信任。

参考文献:

[1]张亚晗.浅析中国经济新常态及其机遇与挑战[J].经济建设,2015(5).

新经济发展分析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经济学;管理学;市场经济;企业;创新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自主经营,自谋发展,相比计划经济时期,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更大。企业管理者必须及时调整工作思路,通过创新管理模式来促使企业发展进步。

一、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关系

经济学主要是研究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大优化和有效利用。管理学就是企业管理者如何实现将有限资源优化配置,最大化利用,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力水平。简单地说,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关系是:怎么让现代企业制度管理下的员工为企业努力干活,从而为企业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最终实现盈利。

二、市场经济和企业的关系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资源的主要配置者,以市场为经济活动的主要调节者,以比较健全的市场体系为经济过程重要枢纽的经济运行体制。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合法自主经营,顽强生存,同时接受机遇和风险的挑战。

三、企业管理创新要遵循的原则

1、系统原则

当代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越来越广阔,相互交往越来越密切,一切活动都形成了系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几乎是同时进行的。在企业战略转化上,企业管理者应时刻关注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使企业在国家经济政策的正确引导下持续健康发展;要使企业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度增强,从而努力工作,为企业创造利润;要使客户对企业产品的质量满意度最大化,使企业产品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广阔市场的占有率最大化。

2、价值原则

价值原则就是指企业管理者创新管理必须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要使创新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最大化。

3、以人为本原则

人是企业的一种战略性资源,支撑着企业的经营战略。要致力于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相吻合,从而让员工在满足个人需求的同时又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业绩。

四、企业如何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创新管理

1、创新品牌

在市场经济时代,品牌的建设关系到企业的形象。品牌的竞争就是企业实力的竞争。谁拥有优秀的自主品牌,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企业应抓好品牌的创建和创新。在进行这些工作时,要找准品牌的市场定位。要敢于开发当前市场上没有的特色产品,并努力使该品牌迅速占领市场;要积极树立品牌保护意识,尽快实现品牌的商标注册,从而保护品牌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2、打造资源节约型企业

企业要减少对资源的不必要消耗,努力提高有限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要合理使用可回收资源,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开支,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最终实现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管理者应对员工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员工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要努力使“环保节能”的理念深入人心,并将其打造成企业文化,从而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

3、建立完善的流程管理

要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避免资本闲置和利用率低(比如机器、设备等开工不足,原材料利用低),防止因大量的资源无法充分利用,从而影响其发挥功能;要对企业中的具体事务进行合理规划,以确保企业各方面工作的开展都能获得充足的资源支持,保证企业经营的正常运转。

4、创新管理模式

现代企业的管理以制度化管理为主,但过于严格的制度会造成企业员工工作压力过大,工作积极性不高。企业管理应坚持以激励为主的管理原则,侧重于使企业员工的人格受到尊重,经济利益得到维护,自我价值实现满足;企业应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通过加强绩效考核和建立行之有效的奖罚机制,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要保障员工有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权利,大力实行民主化,鼓励员工积极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对员工有建设性的意见要采纳,使其充分意识到作为企业员工为企业做贡献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企业的管理要适当地引进一些“情感”关系,以体现企业管理的“人性化”。企业管理者要把每一个员工都当做真心朋友看待,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积极进取,从而增强企业内部人员的凝聚力;企业管理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确立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继而围绕着企业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展开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

5、加强企业间的合作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企业的管理者不能“闭门造车”,要善于与更大更强的企业合作,借鸡生蛋,借船出海,扬长避短。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以扩大企业配置资源的范围,同时扩大企业产品的市场领域,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企业之间通过取长补短、配套协作来形成企业更强的竞争力。

五、结束语

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管理者必须有高度的战略眼光。企业的管理要有创新意识,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从而为企业创造最大的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卢若梅.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创新问题探究[J].现代商业.2014(05).

[2]张文娟.试分析企业经济管理的创新与优化策略[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5(05).

[3]黄如金.市场经济发展与管理学创新[J].经济管理,2009(11).

[4]张平.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创新问题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