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地质灾害 膨胀土 软土 缓变形地质灾害

Abstract:The approach about types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focusing on expansive soil and soft soil to judging if it is geological disasters.

Key words: geological disastersexpansive soilsoft soil

中图分类号:F40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近年来工程建设的增多,以及全球气候波动加剧、地壳运动异常增多,地质灾害频发,对地质灾害的勘察和防治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下发了第394号令,颁布了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此后,地质灾害评估更是作为用地审批的前置工作之一,成为工程地质建设中的一个必备项目,大规模进入勘察建设行业。

由于地质灾害评估主要自2004年开始展开,时间不长,尚未形成相关的规范,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作为国务院令,对技术细节无法面面俱到,故在操作过程中,包括地质灾害评审专家,不同人对地质灾害的许多方面存在一些不同理解,本文主要针对地质灾害类型进行探讨。

在学术上地质灾害的定义较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四种。一是地质灾害是地质环境的一种变异现象;二是直接或间接恶化环境、降低环境质量,危害人类和生物圈发展的地质事件,如地震、地裂缝、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和地面沉降等;三是地质灾害是指那些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危害和潜在威胁的自然和人为地质作用(现象);四是在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按致灾速度可分为突变性和缓变性两大类,前者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后者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

按致灾地质作用和发生处所进行划分,常见地质灾害共有12类、48种,它们是:1.地壳活动灾害,如地震、火山、断层错动等;2.斜坡岩土体运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3.地面变形灾害,如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面开裂等;4.矿山和地下工程灾害,如煤层自燃、洞井塌方、冒顶等;5.城市地质灾害,如建筑地基和基坑变形、垃圾堆积等;6.河、湖、水库灾害,如塌岸、淤积等;7.海岸带灾害;如海平面升降、海水入侵等;8.海洋地质灾害,如水下滑坡等;9.特殊岩土灾害,如黄土湿陷、砂土液化等;10.土地退化灾害,如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11.水土污染和地球化学异常,如水污染、地方病等;12.水源枯竭灾害,如泉水干、地下含水层疏干。

国外对地质灾害的也不尽相同,其英文表达为“geological disasters"和“geological hazards",日本和美国的地质灾害概念都包括地震和火山。

而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则规定,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据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3-2015):

我省地质灾害主要类型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包括岩溶地面塌陷、采空区地面沉陷,以下同)、河流塌岸等突发型地质灾害和冷浸田、水土流失、地方病、膨胀土胀缩变形、软土压缩变形、大堤渗透变形等缓变型地质灾害,其中尤以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破坏性最强,是本次规划的对象。

另据网上一些公开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材料,如蚌埠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蚌埠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依法管理和监督全市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依据。《规划》经安徽省国土资源厅组织专家审查,由蚌埠市 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一、地质灾害的现状

我市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致灾特殊土(膨胀土、液化土、软土)变形类缓变性地质灾害和滑坡、采空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

……

上述规划中提出的特殊性岩土(膨胀土、软土等)等缓变型地质灾害是否属于地质灾害的种类之一呢。

笔者认为,作为广义的地质灾害概念,软土、膨胀土可以作为地质灾害较广义范围内的类型之一,在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已有专门的章节对特殊性岩土、不良地质作专门的阐述,但在地质灾害评估及勘察过程中,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精神,不应纳入地质灾害评估范围,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说明原因。

1防治条例罗列项目不包括软土、膨胀土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罗列了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六项地质灾害。湖北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规定,地质灾害是指山体崩塌、滑坡、危岩、泥石流、地面沉降、塌陷、裂缝等;宁夏规定,地质灾害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煤田火灾、地面陷落、地裂缝、地下水污染、地下水疏干和由于地下水过量开采以及地下水位上升形成的水渍、水浸、水淹等灾害;天津规定,地质灾害包括土壤沙化、土壤污染、建筑基坑变形等;辽宁规定,地质灾害包括滑坡、崩塌、地面沉陷、塌陷、变形、泥石流、海水入侵和砂土液化等;均未包括软土、膨胀土地质灾害。

2软土膨胀土灾害易防易治

在软土和膨胀土地区,房屋和道路的开裂也并非普遍现象,事实上,按照相应的规范和处理手段,如采用堆载预压、砂井、塑料排水板、掺石灰等处理手段,或是通过合理的基础型式、适当的基础深度的选择,软土和膨胀土对房屋建筑和道路的危害和影响几乎可以全部控制。

在实际工程过程中,软土及膨胀土地区出现工程问题的,基本上都是由于未严格按规范操作、施工偷工减料(如插板深度不够)、工期不足(堆载预压需要一定的预压时间)等原因造成。

3与勘察报告内容重复

软土、膨胀土作为工程上的常见病害之一,在相关勘查规范中已经有较详细的勘察手段和处理规定,是工程勘察报告的常规和重点部分,只要按照规范进行仔细勘察,施工时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处理,则工程现状上不会受其影响,工程建设也不会对其引发或加剧。

避免软土、膨胀土灾害问题,只需落实相关规范规定,按照地质勘察报告及设计文件要求,严格施工管理即可,在地质灾害评估报告中,没有必要再次重复相同内容,建议相同的处理方法。

综上,笔者认为,在地质灾害勘察及评估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及各地国土资源部门的进一步解释说明,对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类型进行勘察及评估即可,软土及膨胀土不应作为地质灾害类型之一进行地质灾害评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4号,2003.11;

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3-2015),2003,12;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范文第2篇

[关键词]崩塌滑坡 泥石流 防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 P642.2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9-210-1

1崩塌滑坡泥石流的时空分布具体特征

一般而言崩塌滑坡泥石流的活动在时间顺序上呈现一种和天文以及气象等诸多地质因素相关联的存在一种旋回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1)存在时间不等的周期旋回性,有的地区时间旋回性长,如云南崩塌滑坡泥石流,就属于数万年为周期的超长期旋回特征;(2)有的崩塌滑坡泥石流还同时存在着长周期和短周期甚至超短周期泥石流的特征形式,其原因和全新世以来的气候旋回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和次级波动也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3)有的地区存在着以8到13a为周期的中期旋回特征,通过灰色关联度技术进行分析,发现地震和降雨以及崩塌滑坡泥石流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三者的旋回变化具有一致的特性,不过从本质上来说,中期旋回和太阳黑子的活动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4)就是以1a短周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发生情况也非常明显,比如:每年的6到10月份所发生的泥石流占据全年泥石流数量的九成以上。而这段时间也正是每年降水非常充沛的时节,因此说明了降水量的变化也是导致旋回变化的重要原因。

有关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地质灾害主要特点具有一定的连发性质,这种特点在于多重地质灾害中,很多首发的地质灾害并不造成严重的问题,但是随之而来的伴生灾害却会给社会经济,生命财产带来巨大威胁,因此加强对崩塌滑坡泥石流的连发性灾害的系统研究,对完善次生灾害的防护和预防具有一定的突出作用。崩塌滑坡泥石流就是一种典型的次生灾害,首先是崩塌、滑坡,然后是泥石流,从而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2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发展趋势分析

根据地质工程勘察院的研究发现,从2000年到2010年这十年间发生了10a崩塌滑坡泥石流的情况发现,后5a发生的泥石流问题要比前5a发生的强度更强,从更长周期的调查来看,中期巡回规律基本相符,不过随着人类活动对自然景影响越来越大的今天,对于地质环境的破坏强度也在不断加剧,这让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发生强度呈现一种逐步上升的趋势。以泥石流灾害发生频发的云南为例,近年来所发生的地质灾害活动强度要比以往都呈现一种不断增强的趋势,特备是随着该地区的伐木、采矿以及土地开垦等活动的增强,生态环境遭遇了更为严重的破坏,因此崩塌滑坡泥石流有发生频率增高且发生地域更广的趋势。其中广大农村以及矿山山区的地质灾害尤为明显,而且所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也更大,增长速度也呈现逐年上升的态势。

3崩塌滑坡泥石流的防治工作分析

3.1当前崩塌滑坡泥石流防治工作的进展

总的来说我国针对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近些年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对于部分地区的频发泥石流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防治,降低了泥石流的发生频率,但是相对于全国范围来说,总体上还有很多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而针对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开展以来,经历了两个阶段,其一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这个阶段对泥石流的灾害是属于刚刚研究治理阶段,对国家频繁发生的泥石流地区进行了详细的地址研究,并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和勘查,为此后的防治工作取得了大量的数据资料。另外一个阶段就是从1987年以来,崩塌滑坡泥石流的防治工作开始在全国的范围你广泛开展,在地矿部和各省地矿局的计划下,对全国的地址灾害汛期进行了复查工作,同时针对地质灾害频发发生的区域进行了灾害调查活动,并针对这些地质灾害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工程设计,对解决地质灾害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实践工作,并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绩,对于部分地质灾害频发的省份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的问题防治总有效率达到了五成以上,当然也有存在着防治效果不佳的问题,大体上也占据了五成左右,而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则包括技术能力较差,设计水平差以及工作人员重视程度不够,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有关。

3.2完善崩塌滑坡泥石流防治工作的几点建议

对于完善崩塌滑坡泥石流防治工作的几点建议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1)各级政府机关和领导要对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要重视起来,要深入调查灾害发生规律,组织专家进行认证调研和有条不紊的进行相应的治理,这样才能够有效的确保工程的质量,另外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引入第三方的监理机构进行监管,对每道工序和施工过程都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要把地质环境的保护和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纳入到政府的日常工作中。(2)要加强对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宣传工作,并动员群众集体参与到崩塌滑坡泥石流的防治工作中,增强全民防范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意识,并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相结合的模式,让更多的群众了解防灾知识,自觉保护地质环境,一旦发现存在地质灾害的苗头,就要及时通报并避让,实现群防群治,才能够在防灾减灾方面取得更为重要的成绩。(3)要定期做好地质环境的评价工作,对城镇以及工程规划过程中,要在立项前期对地质环境进行有效的评价,防范一些建筑项目对当地的地质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这对于改善当前地质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4)要把防治的工作重点放在预防之上,要知道预防所动用的成本要比灾后重建以及对人民生命财产损失而言都是最小的,因此重视对于未成灾的地区进行有效的防止,这样就能够呈现投资少,避免成灾后的巨大损失。(5)要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建设,而且这些工程建设同样要遵循科学,符合实际,不能够将防治工程变成一种毁坏工程,要根据工程地质勘查的具体成果,制定相应的科学经济合理的方案,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建设,注意对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引入,提升防治工程效益,比如一些地区研发出来的V型槽技术,就能够有效的让泥石流的排导纵坡降到25%,而排导效果越好,经济效益自然就越好。

4结论

总而言之,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在我国经过数十年的改善和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泥石流对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威胁,因此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应对,总结经验,以本文提到的五点建议为指导,进而实现全面的解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的防治问题。

参考文献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范文第3篇

关键词:矿山环境;地质灾害;勘查方法

矿山开采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工业发展来说,矿山的重要性是极为突出的。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矿产的开采量越来越大,但是在这一趋势下,矿山环境也遭到了较大的破坏,尤其是对于地质结构来说,这种矿产开采的影响还是比较突出的,也极容易引发一些地质灾害问题。针对这些地质灾害问题,加强勘查、及时了解地质状况,以便更为快捷的做出应对,将地质灾害的恶劣影响降到最低。

1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分析

1.1常见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类型

当前我国矿山环境发生的地质灾害,其存在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泥石流

在矿山环境地质灾害中,泥石流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泥石流的形成不仅会受到自然环境地质状况的影响,和矿山的操作也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随着矿山的不断开采,环境地质结构的松散程度不断加大,并且在开采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泥土,这就给泥石流的形成创造了外部条件。矿产开采形成的各种沟洞,会造成大量的雨水存积,也会对泥石流的灾害形成造成一定的影响。对于这种泥石流灾害问题,为了尽可能的降低其出现的概率,降低其危害性,除了在矿山的开采过程中加强控制,针对各种条件进行严格的处理之外,还应该重点加强矿山环境地质的勘查,全面及时的了解其相应的变化状况,预防和应对矿山泥石流灾害的发生。

(2)塌陷

对于矿山开采过程来说,塌陷也是极为常见的一种环境地质灾害。塌陷地质灾害的出现主要就是因为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其内部的地质结构受到了较大的损害,甚至出现了较多的采空区,就会对相应的矿山地质结构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其承载体系出现了变故,也就会出现塌陷问题。针对这种塌陷问题,主要防治措施就是在矿山开采过程中严格做好支撑保护工作,避免稳定性受到干扰。

(3)滑坡

滑坡在当前矿山环境地质灾害中也比较常见。滑坡问题的影响也是极为恶劣的,对于相应人员的伤亡影响也比较突出,必须要在矿山开采施工中引起高度的重视。滑坡问题的出现也和具体的矿山开采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矿山不断开采影响到地质结构。

1.2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产生的原因

对于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的形成,其产生的原因和矿山的开采以及其它操作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矿山地质灾害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设计以及施工设备的应用,部分工程队还有违规施工的情况,这些因素都极有可能导致矿山环境地质灾害,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因素:

(1)疏干排水

对于矿山开采来说,地下水是需要积极关注的一个方面,当前比较常见的一种措施就是疏干排水。疏干排水对于地下水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对于整个矿山结构体系的支撑效果影响也比较突出。通过分析近年来的实际工作情况来看,疏干排水质量会受到设备、施工计划以及山体结构影响,三点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疏干排水工作质量,进而会影响到环境地质结构的稳定性,就有可能出现各种地质灾害问题,是矿山开采中最为突出的一点。

(2)违规操作问题

对于具体的矿山开采操作来说,违规操作对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的形成有一定影响。违规操作,主要就是一些非法采矿问题,尤其是对于私挖乱采现象而言,其影响更是极为恶劣。随着私挖乱采程度的不断加深,其对于环境地质造成的不良影响也越来越恶劣,也就更容易产生一些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

2矿山环境地质灾害勘查方法

2.13S技术的应用

在矿山环境地质勘查中,3S技术的应用是比较常见的,其应用价值也得到了较好的呈现。GPS技术主要就是能够较为全面的对整个矿山环境地质进行勘查分析,尤其是对于矿山环境地质的全天候勘查取得较好的勘查效果;RS技术主要就是指在矿山环境地质的勘查过程中,充分运用遥感摄像技术来进行具体目标的勘查,其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实现较大范围的勘查,进而能够提升其整体的勘查效果;GIS技术对于矿山环境地质勘查来说同样具备着极强的应用效果,其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针对整个矿山环境地质进行全真模拟和动态分析,能够更为有效的把握好相应的变化趋势,为后续矿山环境地质灾害的预防提供较好的信息支持。

2.2水文地质的勘查分析

对水文地质进行全面详细的勘查分析,能对具体的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的解决提供帮助。对水文地质勘查工作来说,其最突出的方面就是应尽可能的对其岩土力学结构进行准确的判断。因为岩土力学结构的稳定性对于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的预测来说极为必要。基于矿山水文地质和岩土力学的分析,通过试验的方法来进行预判。当前比较常见的试验方法主要有水质测试、含水层顶板渗透性试验、浸泡试验、淋滤试验、采矿引起周围地层渗透性变化试验、含水层吸附试验等,通过这些试验能够较好的对矿山环境水文地质进行了解,进而分析其承载力效果,针对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灾害性问题有一个直观掌控,这也是勘查工作的重要目标所在。

2.3高密度电阻率法

在矿山环境地质勘查中,高密度电阻率法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高密度电阻率法本质就是一种物探法,即针对矿山结构中的一些岩土进行相应的勘查施测,进而也就能够较好的提升对于整个矿山地区的了解。尤其是对于矿山的地质结构组成来说,通过高密度电阻率法能够得到较好的呈现,进而也就能够针对相应的地质灾害做出预防和控制。

3结语

综上所述,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最为有效地一种控制手段就是加大勘查力度,综合运用各种勘查手段来提升人们对于矿山环境地质的了解,最终保障其能够把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的影响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周蕾,刘慧林,刘志尧,等.矿山开发过程中地质灾害的产生及其预防措施[J].矿产保护与利用,2008(2):39-42.

[2]赵永久.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及其勘查方法[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8(2):104-108.

[3]徐友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现状及展望[J].地质通报,2008(8):1235-1244.

[4]吴昱,叶义成.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及其勘查方法研究[J].科技资讯,2015(4):113-114.

[5]何芳,徐友宁,乔冈,等.中国矿山地质灾害分布特征[J].地质通报,2012(Z1):476-485.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范文第4篇

关键词:山区公路;地质灾害;治理

贵州省处于我国西南云贵高原山区,地形陡峻,地质环境复杂,地壳运动强烈,地质灾害十分严重。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几乎年年发生,年年成灾,对工程建设和运营以及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产生极大的威胁。特别是在地质灾害多发山区修建公路、桥梁或隧道,公路地质灾害的发生将对公路基础工程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产生严重的危害,不仅制约了公路交通持续稳定的发展,也成为区内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为避免由于地质灾害问题给交通工程在施工及运营过程中带来的巨大损失,很有必要深入研究公路地质灾害基本特征及防治对策。

一、贵州省内发育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分析

贵州省内发育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主要表现为以滑坡、危险斜坡、崩塌、泥石流为代表的斜坡类地质灾害和以岩溶塌陷、岩溶洪涝洼地为代表的岩溶类地质灾害。根据调查,研究区公路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以滑坡、崩塌、危险斜坡、泥石流为主,其中滑坡、崩塌、危险斜坡为威胁公路安全运营和建设的最主要的地质灾害。

二、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应认识地质规律、尊重地质规律。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地质因素,遵循地质原则,从源头上尽量减少山区公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并且为施工和运营提供良好的条件。前期的地质工作一定要认真细致,勘察设计阶段多花些钱和时间,尽量详细地查明地质条件,避免地质隐患,对于施工来说会节约大量的投资和工期。设计阶段的地质勘察工作必须加强,要达到必要的深度。

山区公路地质选线主要受到地形和不良地质现象的制约,配合路线方案设计,进行必要的现场踏勘和重点路段的调查,反复对比,优选出工程地质条件最好、地质灾害最少、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的不利影响最小的路线走廊带,真正贯彻地质选线的原则。对于滑坡、崩塌、岩堆、泥石流、岩溶、软土、泥沼等严重不良地质地段和沙漠、多年冻土等特殊地区,一般情况下路线应设法绕避。

施工图设计阶段应贯彻综合设计原则,在路线设计阶段对工程地质条件要有充分的了解,保证路线方案的科学性。对地质资料要充分利用,桥位、隧道、路线各有一套地质资料,但彼此经常脱节。比如当桥隧相连时,隧道勘察发现有不良地质现象,桥梁设计人员却不知道,还把桥台置于其上。因此加强各专业之间的交流沟通,互相学习。从事路线、隧道、桥梁设计的人员要尽量多地掌握一些基本的地质知识,以有利于对地质资料的合理使用。

三、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应遵循信息化施工、补充勘察、动态设计原则。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和勘察周期的制约,有些复杂场地(岩溶、破碎带、岩性纵横向差异大的地区)或地形困难场地(陡坡、鱼塘等)在设计阶段难以布置充分的勘察工作量,无法查清场地详细工程地质条件。在施工期间,可以进行补充勘察,如对岩溶发育区或岩性差异大的场地逐桩钻探,对原进场困难场地通过施工便道进场钻探。施工中发现新的地质问题也要补充勘察。应该把施工期间的勘察工作视作设计期间勘察工作的重要补充。

另外本阶段应遵循信息化施工(施工中监测)、动态设计的原则。隧道的超前预报、边坡的动态监测都是施工阶段必须要进行的工作。施工单位一定要配备过硬的地质技术人员,及时发现问题,不要等到地质病害已经发生才去治理,要有前瞻性、预见性,发现边坡、隧道等有失稳的趋势之后要立即反馈业主和设计单位,并及时采取合适的加固措施,避免边坡、隧洞大面积失稳。应该认识到,设计阶段的勘察工作对地质现象和地质规律的认识往往是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据此进行的设计只能称为预设计。在边坡或隧道断面开挖以后,很多问题才会发现,此时应有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在现场,对照原有的勘察设计方案,发现新的问题之后通过合理工序及时调整设计方案。等到问题已经发生才去采取措施,既多花了钱,又耽误了工期。

施工单位应聘请技术经验丰富的岩土工程人员,加强地质技术力量,掌握正确的施工工序和方法,预防地质病害的加剧,减少由于施工而诱发的地质病害。及时预测和反馈地质病害。施工期间的岩土工程监理工作也尤为重要,应聘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岩土监理工程师,加强施工期间的地质病害预防工作。

四、运营阶段

运营阶段应加强敏感点监测。山区公路运营期间也要高度重视地质工作。因为有些地质灾害的发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力释放或边坡的蠕变有些需要长达几年乃至十几年的时间,一次性治理有时并不能保证长治久安。因此对于一些在施工中出现病害的路段或重要工点要建立数据库,进行变形、位移和地下水的动态监测,定期巡查,建立防灾和预警系统,在雨季或洪水季节要加强对敏感点的监测。通过长期观测记录,还可以更深入的认识地质规律,分析地质病害的发生发展机理,预测发展趋势,发现有不利的趋势要及时采取措施。

五、正确认识地质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由于岩土体的组成物质差异,更重要的是在岩土体内部分布有大量的不连续界面,把完整的岩土体分割成许多块体,总体为非均质体,在应力的传递上非常复杂,因此岩土工程属于非线性科学。现有的岩石力学、土力学、岩体力学等均难以准确的描述岩土体实际的力学本构关系。地质灾害的发生除了其本身的因素外,还受到许多外界的因素影响,十分复杂。因此,对于岩土工程的分析计算只能是半定量的,在很大程度上受分析者经验的制约。对于已经存在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病害,其周界相对清楚,各种勘察设计技术规范较完备,认识起来相对容易。最难的是对于现状稳定的高边坡,预测其人工开挖后的稳定性。对于其地质构造的分析,地质-力学模型的建立,稳定计算分析都十分困难。勘察深度难以保证,稳定性计算方法不够科学,边坡设计时也有其不合理之处,如一般都只给出最终的边坡坡率和边界,各种边坡加固设计也是针对最终边坡的,各种分析计算也是以最终边坡为约束条件的。这样即使地质条件清楚,分析计算合理,设计稳妥,施工严格遵循规范和设计要求,也往往会出现难以预料的地质病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未对开挖过程中的各种边坡条件进行分析计算,虽然按最终边坡条件计算是稳定的,但不能够保证任意开挖条件下边坡都是稳定的。因此对于从事边坡设计的岩土工程师而言,应该对于边坡开挖过程中的多种控制性断面稳定性进行计算,提供合理的开挖步骤和各种稳定的开挖断面,并对不稳定的中间边坡提出临时性的工程加固措施,以保证边坡的稳定开挖。

参考文献:

[1]殷坤龙.滑坡灾害预测预报.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3.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范文第5篇

这次作孽的是洪水泥石流。2010年8月13日15时至18时,四川省都江堰市龙池镇骤降暴雨,雨量达到150毫米。百年不遇的大雨助长河水,卷过一座高出水面30米的小桥,裹挟着泥沙、石块、断枝的洪流呼啸而至,席卷了沿途那些“5・12”灾难之后重建的漂亮新房子,以及住在房子中曾经劫后重生的人。8月18日,又一场暴雨更猛烈地对破碎的山区进行新一轮攻击。

早在2009年5月,汶川地震一周年,受到6条地质灾害沟潜在威胁的龙池镇,迅速重建新居。在2009年雨季,这里发生了一次不大的泥石流,堆积物在沟口形成一片平地,政府出资在这片平地上修建了一个大花园,雕石刻字以资纪念。今年更大的泥石流,则将这个美丽的花园也一并吞没了。

“毁坏100次,就修101次!”一位前来慰问灾民的领导,以这句豪言壮语鼓舞士气。

然而,人的生命只有一次。8月24日上午,龙池镇村民刘勇强得知确切消息:他的妻子、女儿和岳母三人被泥石流卷走遇难。事发时,刘勇强正在山林高处经营农家乐。

次生灾害集中爆发

地震是剧痛,之后的次生灾害则是持续的慢性疼痛。

目前学术界一致认同,汶川强震区至少在近十年内,滑坡和泥石流活动趋势强烈,之后将会经历恢复期,直至那些斜坡趋于稳定。原因是大地震使山体物质松散,导致大面积坡面的岩土体松动,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而龙门山脉山高坡陡,历来就是次生灾害的高发区。

“大地震后五年到六年是次生灾害活跃期。次生灾害也分‘青年期’‘壮年期’和‘老年期’,现在大多数次生灾害都处于‘青年期’,人力根本无法与其抗衡,只能避让。”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滑坡专委会主任乔建平对《财经》记者说。

按照一般的规律,震后数年,尤其是2008年、2009年及2010年,都将成为震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年份。

2008年9月24日,一场暴雨在震区多处形成泥石流、滑波,仅在北川县擂鼓镇就造成200多人死伤。在受损严重的擂鼓镇柳林灾民安置板房区,泥石流将部分板房冲毁,整个小区内到处是积水和淤泥,2000多名受灾居民不得不再次搬迁。

幸运的是,2009年汶川震区一带的降水比平常的年份少了50%,这一年雨季没有造成毁灭性的损害。

但是专家的书面理论,在2010年雨季的汶川、绵竹、都江堰、阿坝等地上演了真实版,今年震区异乎寻常的强降雨,导致前两年蛰伏的地质灾害悉数释放。

8月中旬,震区泥石流连发,映秀、清平两处尤其严重,滑落的泥石流体积均达数百万方,远超舟曲泥石流规模。8月13日,仅汶川一县就发生16处泥石流。其中映秀镇外发生一处塌方量约380万方的泥石流,近40万方泥石冲入岷江形成3公里长的堰塞体,致使河流改道;尽管坐落在岷江对岸的映秀镇修建了高10米的防洪堤,但岷江水还是进入了正在重建中的映秀镇。

汶川地震引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是中国有史以来一次性灾变事件引发的最严重的地质灾害,直接威胁100多万人口。

不彻底的地灾评估

曾被网友称为最牛县长的北川县长经大忠(现任绵阳市副市长兼北川县长),站在一个从山上滚下来的巨石上对《财经》记者说:“我真的希望科技人员来这里再彻底排查一次,到每个地方都看看,做出一个细致的评估。”他在去年雨季的疾呼,在今年的四川依然是个问题。

灾区重建要做地质灾害评估,首先由2008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提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地震灾害调查评估工作,为编制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提供依据。”此后,灾后地质评估成为重建的一个必要条件。

汶川地震刚过,国土资源部就牵头组织了一次由800多名技术人员参与的地灾应急排查工作。但应急排查不能替代深度排查,在重建过程中,出现了多起将安置点选在泥石流口,以致发生雨季泥石流,将板房冲垮的事件。

“由于受时间紧、人员队伍知识水平的差异限制,以及频繁的余震等因素影响,初次排查出现了误判、漏判等情况。”乔建平说。例如,震后北川县城西部山梁上的一个通信发射站又刚好建在活动断裂带上,因此遭受严重毁坏,导致通信长时间中断。

2009年,国土资源部再次组织队伍做了汶川地震灾区的次生灾害详查,官方数据是,威胁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次生灾害隐患22000处,而如果加上无人烟处的次生灾害,则大约超出5万处。

除了国土资源部先后多次组织的排查,按规定,重建时期的深入排查则由各地方政府自己组织技术人员进行,但乔建平认为,地方可调动的技术力量太小,且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因此,排查工作的准确度、判读能力都相对较弱。

曾在都江堰市规划局挂职任副局长的彭万忠说:“地质灾害评估没有被足够重视也没有被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还没有详细勘察,一些地方的建设已经实施了,详勘也就没能进一步落实。”尤其是散户的重新建设,没有被纳入市里规划的统一管理,并且这些个体为了节省资金或者旧地难忘等原因,重建往往倾向于原址。

处在如此危险的地区,震区还有一些村民并不知道建房要有地质评估报告,他们就地将质量好的临时安置板房改造为永久住宅。对于他们,地质评估也就是请有经验、熟悉山中环境的村民四周看看。但中国科学院华西亚高山植物园主任庄平告诉《财经》记者,现在的情况远不是既往经验能解决的。

集中迁建的个别地方也存在先建后评估的现象。都江堰市一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属于集中迁建户,他表示,在他们迁建的地址划拨后,确实来了一些做地质勘测的人,但是没有见到正式的评估报告时,这边已经开始重建。这种情况在汶川地震之后并不鲜见。

究其原因,当地政府面临两重压力:灾民总在追问什么时候能住上永久安置房;中央政府则对灾区重建提出“3年任务2年完成”。

“时间这么紧,规模又这么大,我想难免会留下遗憾。我们只能尽力避免在历史上留下不可弥补的错误。”彭万忠说,“目前看,大的格局上,我们选择了现有的最为科学的方案。”

预警系统与工程标准

截至8月21日,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中遇难1434人,失踪331人。

从地质灾害规模看,绵竹清平乡泥石流量达到600万立方米,大约是舟曲的3倍,却鲜有人因灾伤亡。“这次主要是预警做得很好,在灾害来临之前当地刚刚做过灾害应急演练,他们按照应急演练的对策进行防灾救灾。”国土部地质灾害防治中心副主任田廷山说。

8月12日下午4时,成都国土资源局了灾害预报,12日傍晚7时都江堰国土资源局也了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据田廷山讲述,在绵竹清平乡发出预警报告的是人大主席刘如松。他当天值班,发现强降雨后就马上发出预警,组织撤离,“他们有预案了,一组织撤离他们就都按照那个预案执行。”

汶川地震之后,当地政府部门和居民开始重视平时的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国土资源部也要求地质灾害重点地区都要做一个应急预案,该预案一般都由当地政府官员监督,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工作人员也都深入一线去监察。

成都山地所则协助成都市政府做了一个监测预警系统,每10平方公里为一个地质、地貌网格,将天气情况输入后,即可显示预警指数。“当前因为气象预报条件的局限,使预警不能更精确。但这应该是未来建立预警系统的一个方向。”乔建平说。

不过一服药难治百病。田廷山认为,预警不是长久之计,还要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目前,整个灾区通过工程治理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仅1000多处,相比2.2万处对生命、财产有危害的隐患点,这个数目远远不够。

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的防治工程技术,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没有根本上的变化,基本都是遵循着抑制泥石流、减小规模的原则。

8月13日和18日的泥石流重创了绵竹清平乡、汶川映秀以及都江堰龙池一带。其中,都江堰龙池一带的防泥石流工程正在施工中,在山沟里布建了拦砂坝和单侧防护堤,即在人口密集的一侧做防护措施。此次泥石流将坝体冲毁,但是人员、房屋都没有伤及,起到了一定的防护作用。

映秀的红椿沟附近没有人家,因此没有做防护工程,只在山体下方做了防护拦网,为挡住零星碎石滚落伤及其下的213国道,这当然阻挡不了泥石流。

让众多专家不能释怀的是清平乡文家沟。

山地所研究员游勇介绍说,8月13日,清平乡约11条泥石流爆发,其中文家沟一条沟就冲下来约450万立方米的物质。“在文家沟已经做了防护工程,但是工程设施全部被摧毁,并且溃坝成为泥石流的一部分。”文家沟的防护工程今年刚竣工,造价1000万元,不但没能派上用场,反而增助了泥石流的物源量。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国家投资的1万亿元直接用于灾区恢复重建,其中400亿元用于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灾区第一批工程防治项目在2009年年初通过审查,截至今年8月陆续审查了四批。

山地所研究员崔鹏等人分析认为,在极重灾区不宜在震后3年内实施大量的泥石流防治工程,而应在震后3年一5年实施工程防治;在重灾区和一般灾区,可以在震后立即实施泥石流工程防治。目前地震灾区规划了大批泥石流工程防治项目,覆盖了极重灾区和重灾区。在极重灾区立即实施大批的泥石流防治工程,可能得不到预期的防治效果。在他们的研究列表里,文家沟正是被划分为极重灾区。

按国家目前对次生灾害防御工程规范的设计标准,大致是以20年一遇的降水量来设防,50年校核――即防御工程挡住了20年一遇的灾害就算达标,如果能挡住50年一遇的更好。

这一设计标准偏低,清平乡此次遇到的是4小时227毫米降雨,百年一遇,所以防御工程不具备抵挡如此大灾害的能力。

乔建平的建议是,此次灾害之后,应考虑修改国家标准,即在现有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对一些重点城镇,适当提高设防标准。但是这会使投资加大:如果一个泥石流沟内建设20年一遇标准的防御工程需要花费200万元,改建为50年一遇标准的工程就可能意味着400万-500万元的投入。

灾民安置困境

对于遭受泥石流损害之后的绵竹市清平乡,专家们在重建选址问题上难以决断。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蜀通岩土工程公司总工程师何平表示,如果将来决定在原址重建,那么清平乡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就需要调整思路,必须要重新划定危险区的范围,之后还要对居民安置点和文家沟进行勘测,获取相关数据,提供给有关部门进行参考。

由于地质灾害隐患过多,为山里的村民找安置点很难,北川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龚安虎曾对《财经》记者分析:“失去生产资料的农户,生存状况最为困难,这部分灾民的安置问题非常难解决,在山区里找块合适的安置地点很难。只能对某些地点进行综合评估后,再通过治理来解决一部分居民的安置问题。”

四川本土的专家们纠结的是:现在的工程技术水平还达不到完全抗击自然灾害,外迁也不太可能――汶川地震后,最危险地区,也就是重灾区近10万平方公里,“涉及100多万人的迁移,动迁量太大,这也是为什么在这些地区重建实行的是城乡统筹,就是为了山区百姓适当外迁。”乔建平说。

次生灾害的高风险区域,正是在中国西南部和青藏高原周边区域。中国有三分之二的人口住在山区,就整个中国而言,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分布非常广泛。山地所研究员崔鹏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从分布区域看,中国几乎有463万平方公里――即48%的领土――存在灾害状况,涉及29个省市自治区的1500个县。事实上,中国有44.2%的人口处于这些隐患区域。

舟曲灾害之后,由于本地没有更开阔的条件供选择,搬迁和重建成为难题。而在地质灾害重灾区,“在本县找不到更好的地方”基本是一个普遍现象。“选新址并不是那么简单,搬迁之后,老百姓土地没有、生产资料没有,搬迁的最大障碍就是他们将来的生活生产问题没办法解决。”

清平乡灾民杨贵强说,他的一些乡邻在地震之后被安置在绵竹、汉旺等地居住,但是一年之间,他们就陆陆续续又返回来。“他们是为了工作和生活。清平乡有磷矿、有企业,可以找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