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麻醉意外的应急预案

麻醉意外的应急预案

麻醉意外的应急预案

麻醉意外的应急预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 麻醉;麻醉护士;麻醉质量;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2-001-03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提高,高科技医疗设备、仪器的应用,对麻醉学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麻醉护理工作就是近年来为适应现代麻醉学发展建立的一项护理内容,工作范围包括配合麻醉医生完成日常的麻醉监测与治疗工作、负责麻醉前的准备、麻醉设备和仪器的维护和保养,麻醉用品、急就物品、毒麻药品的领取、发放和保管、负责消毒,参加危重患者的抢救等。因此,高质量的麻醉,离不开麻醉护士的参与。

1 影响麻醉质量因素

1.1 患者因素 患者情况差,存在合并症,心肺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内分泌失调、老年、小儿水电解质紊乱等。

1.2 手术因素 重要脏器手术、急症手术、失血量 、新开展手术、对生理功能干扰剧烈的手术、临时更改术式的手术等。

1.3 麻醉因素 术前评估失误,麻醉方法选择不合理,麻醉器械准备不足或无适合的器械,当麻醉过程中病情变化时,临时寻找麻醉器械,延误抢救时机,造成严重并发症;麻醉监测不仔细,不能及时发现患者的意外情况,出现意外情况不能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物使用剂量、方法不当或用错药;输液、输血错误,补液不足而致休克、少尿,或者补液过快、过量引起心力衰竭、肺水肿等;不能熟练掌握麻醉机和呼吸机等,造成突发医疗事件。

2 为保证麻醉质量,麻醉护士实施的护理措施

2.1 麻醉监护护士的护理措施

2.1.1 麻醉评估 通过与麻醉医生、手术医生的沟通进行麻醉评估,可以减少围术期死亡率,减少麻醉与手术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围术期生活质量。

2.1.2 对患者实施必要的心理护理 患者被告知需手术治疗时,往往会产生紧张、恐惧心理,这种状况对麻醉和手术非常不利。麻醉护士在访视患者时,通过心理护理,使患者对手术和麻醉过程有所了解,缓解紧张的情绪,消除恐惧心理,提高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和安全性,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使术后恢复更迅速。

2.1.3 准备齐全的物品,以备应付各种突况 麻醉护士根据麻醉医生的麻醉预案备好麻醉机、气管插管用具、硬膜外麻醉穿刺包、大静脉穿刺包、心电血压血氧监测仪、负压吸引器、吸痰管、全麻和局麻药,以及各种急救药品、晶体和胶体液等,并将这些物品放置于便于观察和有利于操作的位置,以便及时处置各种突况,防止抢救时手忙脚乱,延误时机。

2.1.4 麻醉操作过程的配合 行硬膜外穿刺、气管插管、动脉及深静脉穿刺时置患者于适当。麻醉诱导时,物的浓度、剂量,注射速度,用药时机,都会对麻醉的深浅和插管成功与否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麻醉护士须及时准确给药,克服习惯性思维造成错误,抽好的药品贴标签后定位放置,使用过的药品袋、瓶、安瓿保留好,患者离室后方可处理。协助麻醉医生在短时间内完成气管插管术,当插管成功后,及时将气管导管与麻醉机连接,并迅速供氧。同时,还要注意患者的血压、心率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提示医生采取必要的措施。

2.1.5 加大监测力度 麻醉手术患者监测有三项主要内容:第一是早期发现与诊断恶化趋势;其次是判定病情严重程度;第三是判定治疗反应,包括有效性、副作用或毒性。我们最大限度使用监护设备,包括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麻醉深度、气体、体温及尿量监测,保持各种管道的通畅,防止脱落。

2.1.6 根据麻醉医生的医嘱合理掌握麻醉深度 对于一台麻醉,使用的物能将患者的血压维持在一个比较满意的状态下,那么随后出现的低血压一般不会由麻醉深度造成,如果是容量的原因应加快输血、输液速度或临时给予升压药。大幅度降低的浓度后,麻醉会很快变浅,浅麻醉下应急反应增加血压会相对增高,掩盖低血压的表现,妨碍有针对性地处理,也不利于麻醉的平稳。

2.1.7 认真填写麻醉记录单 麻醉记录单是解读麻醉、诱导和管理过程的所有信息,没有记录等于没有发生,也就没有证据,在医疗事故鉴定和法律诉讼中处于被动地位。无论是处于风险管理还是质量保证的目的,完整、清晰、准确、实时记录十分必要。

2.2 麻醉总务的护理措施

2.2.1 认真做好麻醉前的准备工作 手术前一日按照麻醉医生的麻醉预案,准备好各台手术所需要的各种麻醉常规用品,放置在麻醉准备间,手术当日连同品一并发放到各手术间。

2.2.2 做好各种仪器、设备的保管、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各种仪器设备正常运行 麻醉机、监护仪是全麻手术必不可少的设备,其运行的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正常运行与患者的安全。减少麻醉设备故障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前检查和加强日常维护。每个麻醉机部件都应进行有系统的检查和保养,经常拆开吸入、呼出气体活瓣,擦干水蒸气,每次用毕应将流量传感风筒内水分烘干。

2.2.3 管理好麻醉用物 负责麻醉科各种药品(包括毒麻药品、急救药品)、一次性耗材、器械的请领、保管工作,做到月有计划,日有安排,确保麻醉手术顺利进行。

2.2.4 麻醉期间的巡视工作 在麻醉期间护士每日定时巡视各术间,及时保障麻醉手术过程中所需的各种麻醉用品和各种急救用品,并在出现麻醉意外情况时协助麻醉医生抢救患者。

2.2.5 加强消毒隔离工作 使用过的喉镜要及时收回,进行清洁消毒;传染病患者使用过的喉镜、熔断器、流量传感器、风箱、呼吸回路等进行消毒灭菌后才能使用。

麻醉意外的应急预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麻醉意外; 并发症; 原因分析; 预防处理【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6-0059-011导言

在日常的医疗工作中,由于麻醉及手术操作对患者机体生理的影响,各种病情复杂及危重、疑难合并症的患者需行手术麻醉,这样就使得麻醉意外难于预料及防范,然而,麻醉意外一旦发生,后果往往非常严重,麻醉医师所承担的风险不言而喻,如何防止麻醉意外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防范意识,这是临床麻醉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2麻醉意外原因和预防

麻醉意外指的是,在进行麻醉期间因为麻醉操作和药物特殊的影响,还有手术的不良刺激和病患本身的病理、生理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一些预料之外的严重情节的出现和发生,甚至非常的严重的会出现死亡现象。对麻醉意外产生的原因进行分类的涉及就需要涉及各个医疗单位的硬件设备和软件方面的技术水平,当然还会涉及一些防范措施,这些都是必需的。

2.1 对其中常见的几种原因进行分析就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即临床操作的失误、组织工作的大意失误、器械等硬件设备的失误和难于避免的因素。

2.1.1临床操作的失误。对于病情判断的有些错误,选择的麻醉方式有时不当,又或者是操作技术出现错误等。比如,气管导管由于意外进入食道或者气管插管导管失误进入一侧的支气管之内;没有进行严密的观察,造成了病情出现了大的变化,从而延误了最佳的抢救时机。

2.1.2组织工作的大意失误。比如,不适当的工作人员的安排,如果他们施行麻醉的话,在缺少严格训练的情况下,势必出现问题,所以训练有素的麻醉医师是必要的。

2.1.3器械等硬件设备的失误。比如,在没有基本的麻醉设备的时候进行麻醉的话,麻醉器械部件出现失灵或者接头开关出现错误的话,又或者是没有必须的监测设备的情况下都会出现异常状况。

2.1.4难于避免的原因。病患出现恶性高热,或者药物过敏和肝肾等功能严重受害。

2.2对于麻醉意外要做到首先在于预防

2.2.1在进行麻醉之前要对病情有一个充分的估计和了解,足够的了解了病情,做好麻醉和手术适应程度,以及中间可能出现的一些变化的正确评估。不能只依据医生写的相关病历和体检报告,或者一些检查结果来判断,特别是对一些比较复杂的手术的时候,负责此麻醉任务的医生必须亲自检查和询问患者的相关情况。

2.2.2询问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患者所从事的职业,如果是女性的话,还需要问以下婚孕史状况,是否有过手术史和相关涉及麻醉的情况,有没有过药物的过敏史,输血史和并发症等等;有没有心慌和气促等细节现象等。利用询问和了解等手段,就能够掌握患者的基本情况,然后心中就有数了,进而就可以预测出未来发生的变化和需要采取的相应措施,来防止出现麻醉意外。

3主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和预防

应该进行术前讨论,确定麻醉方案,预测可能发生的意外并发症及预防处理措施,保证麻醉安全。

3.1 低血压的主要原因。强效的全身均可抑制循环功能,椎管内麻醉阻滞平面过高过广可造成循环抑制,突出表现为低血压;患者在血容量不足或麻醉状态下改变,可使血流动力学急剧改变。

麻醉防治措施:术前访视患者,充分的术前准备,如有心脏病的患者,术前采用改善心功能措施以提高心脏代偿能力。纠正贫血,补充血容量调整好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3.2高血压的主要原因。麻醉过浅,镇痛不全;缺氧与二氧化碳蓄积;血容量急骤增加;升压药使用不当;患者本身因素:原发高血压、妊高征、肾或肾上腺的肿瘤。

麻醉防治措施:术中血压过高,可使心脏负荷过重,心功能差者可诱发急性心力衰竭。动脉硬化者,可诱发脑血管意外。

4小结

本文针对麻醉意外及其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预防进行了探讨,包括麻醉意外原因和预防和主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其预防,前者主要有常见的几种原因,即临床操作的失误, 组织工作的大意失误,器械等硬件设备的失误,难于避免的原因;对于麻醉意外要做到首先在于预防,即在进行麻醉之前要对病情有一个充分的估计和了解,足够的了解了病情,做好麻醉和手术适应程度,以及中间可能出现的一些变化的正确评估,询问的主要内容。后者包括了低血压的主要原因和高血压的主要原因。参考文献

[1]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598-607.

[2]王大柱.天津市七所医院麻醉意外死亡9例分析[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1,15(2):126.

[3]陈万静,孟庆云.麻醉性镇痛药对呼吸的影响[J].国外医学麻醉与复苏分册,2000,21(1):30.

[4]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小儿麻醉[J]现代麻醉学(第三版),2006,11(1413-1458).

麻醉意外的应急预案范文第3篇

机构和科室设置要求

县级及以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具有术后康复室或术后观察室。

设备要求

麻醉机、喉镜、人工气道(气管导管、口咽通气道、喉罩、鼻咽通气道等)、供氧设备(中心供氧、氧气瓶、面罩)、吸痰器(或负压吸引器)、吸痰管、心电监护仪、血氧饱和度监测仪、自动测压装置(或血压计)、心脏除颤器。

品和抢救药品要求

按技术规范要求配备所需静脉、局部、麻醉性镇痛药、镇静药、肌肉松弛药等,且均应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有关规定和标准。抢救药品应有:缩宫素、阿托品、可拉明、肾上腺素、酚磺乙胺(止血敏)、纳洛酮、氟马泽尼、新斯的明、50%葡萄糖、10%葡萄糖酸钙、麻黄素、去甲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硝酸甘油、利多卡因、甘露醇、晶体和胶体静脉输液等。

人员要求

施术医师1、已取得妇产科或计划生育专业执业医师证书;2、持有《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或《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合格证书》;3、经过参加麻醉镇痛技术培训,考核合格。4、副主任医师及以上技术职称的医师。

麻醉医师1、持有麻醉专业执业医师证书;2、3年以上住院麻醉医师并能独立承担全身麻醉;3、能对受术者进行术中全程监护、术后麻醉恢复期的监护;4、能独立处置术中、术后突发的麻醉意外的抢救;5、麻醉医师和施术医师应配合默契、合理减少药物用量、缩短手术时间。

护理人员1、已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2、护理技术操作熟练;3、能配合施术医师手术操作;4、能观察受术者的生命体征;5、熟悉抢救药品的使用;6、能配合麻醉医师进行急救。

麻醉意外的应急预案范文第4篇

对去年就诊的一百多例例宫外孕急诊手术中的一百例拿来统计,孕妇年龄在25岁到35之间,体重在52到70公斤。左、右侧输卵管妊娠破裂出血分别为52例和40例,其中右侧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破裂出血8例。统计资料表明:入手术室收缩压(SBP)≤90mmHg64例;HR≥100次/min46例。手术方式为患侧输卵管切除术。

2、麻醉选择及处理

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63例,局麻加硬膜外阻滞麻醉19例,局麻加静脉麻醉12例,全麻6例,均以咪唑安定、芬太尼、依托咪酯、维库溴铵诱导插管,接麻醉机,机控呼吸,以低浓度安氟醚吸入并间断静注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麻醉。手术处理中单纯输入浓缩红细胞54例,单纯输入6%羟乙基淀粉(HES)28例,两者均输入19例。术中输入晶体液(902±271)ml,以复方氯化钠溶液为主,术毕尿量(208±70)ml。用麻黄素升压27例。手术中凡收缩压低于90mmHg者,先硬膜外备管,平卧后血压未下降,则注入局麻药3~5ml,视阻滞平面及血压酌情追加。如初次注药后,血压下降至80mmHg以下,先在局麻下手术,待出血控制、血压回升,再酌情向硬膜外注药5~8ml,以满足手术要求。对重症休克患者经快速补液5~7min,收缩压仍未上升到80mmHg以上,则立即在局麻下开腹止血,待休克改善,不能耐受局麻时辅用氯胺酮完成手术。重症休克伴有呼吸急促、烦燥不安,则选择气管内插管全麻。

3、分析讨论

(1)按照血压变化,及时调整麻醉方式。宫外孕急诊手术病人主要表现为失

血性休克。循环血量相对或绝对减少,因而麻醉前必须抓紧时间补充血容量,稳定血压,对病人安全渡过麻醉手术关极为重要。对病情轻、血压无明显下降者,宜边补液边麻醉,对血压有明显下降者宜先快速大量补液,血压回升后再行麻醉。而对血压下降显著,休克体征明显,,经快速补液血压回升不理想,应立即在局麻下开腹止血。切忌在未进行扩容措施的情况下盲目施行麻醉。以免造成循环进一步的抑制。

(2)规范操作又不失灵活

失血性休克分级为一级、二级时,应在充分输液、输血治疗后低血容量已基本纠正的基础上,选用硬膜外阻滞麻醉。实施硬膜外阻滞时应采用低浓度分次少量给药,避免阻滞平面过高,引起呼吸抑制与血压骤降,同时加强循环动力学指标监测,面罩给氧,术中根据情况予以对症处理;失血性休克分级为Ⅲ、Ⅳ级时,经综合治疗无好转者,继续输血、输液,并做好循环、呼吸功能监测和抗休克措施,选用气管内插管全麻。全麻诱导采用对循环抑制较轻的咪唑安定、芬太尼、依托咪酯,小剂量复合用药,辅以肌松药维库溴铵行气管内插管,诱导时要严防呕吐误吸。低浓度吸入安氟醚,并复合芬太尼维持麻醉

(3)对失血过多病人要多管齐下

必要时可开放2~3条静脉,同时注意纠正酸碱平衡失调。由于休克时外周静脉萎陷,使穿刺困难,本组对此类病人,采用18G静脉套管针作经颈外静脉紧急穿刺置管,快速输血补液,均获成功。此法简便,在急诊室即可施行,对重症休克则作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入上腔静脉,这样既能解决输液又利于测定中心静脉压等抢救措施的进行。硬膜外麻醉由于阻滞了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致麻醉区域内的血管扩张、血液淤积于血管内造成机体有效血容量相对不足,若此作用发生在已有休克的病人身上,则可表现为血压进一步下降,这是硬膜外麻醉方法应用于宫外孕手术的主要顾虑。但宫外孕患者多数年轻,器质性病变少,机体代偿能力强,有些失血已超过1000ml,但血压仍可保持在正常范围内,再则宫外孕病人术前多数未禁食,甚至饱胃的情况下急诊手术,而硬膜外麻醉不抑制咽喉部的保护性反射,不易引起误吸,对呼吸道的管理较全麻安全方便。

(4)对失学过多重症病人使用连续分次的麻醉方式

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方法,在硬膜外备管后,虽经继续扩容,但休克情况一时无改善,故先在局麻下手术,经输液、输血休克纠正后,在分次自预先置入的导管内注药。病人均安全地渡过了麻醉手术关,在充分补液扩容的前提下,合理麻药用量时机,连续硬膜外麻醉仍不失为可取的麻醉方法。由于宫外孕90%以上发生在输卵管。局麻加静脉氯胺酮麻醉简便、安全、易行,本组有9例重症患者选择此方法,为尽早手术抢救休克赢得时间。

麻醉意外的应急预案范文第5篇

为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防范医疗风险,化解医疗危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务科将一如既往的在院领导班子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医疗工作发展全局,继续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扎实的做好各项医疗工作,提高医政水平,不断将各项医疗工作推向深入。

一、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升医疗质量

1、完善各项医疗质量管理制度,加强制度实施、考核及改进措施。

(1)严格执行医疗核心制度,即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病历书写规范管理制度、会诊制度、查对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护理分级制度、死亡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同时规范落实转院转诊制度及院外会诊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医疗责任追究制度,使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有章可循,服务过程程序化、标准化。

(2)逐步推进临床路径工作,修订完善临床路径相关文本。达到或超过区卫生局要求我院纳入临床路径管理的要求。

2、医疗技术管理。

(1)医院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以维护人的健康利益、促进医学科学进步、提高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为工作目标,兼顾医患双方的利益。对新技术、新项目进行全程追踪管理与随访评价。定期监督检查,对新技术、新项目的应用价值、社会价值、应用能力、临床疗效、综合效益、不良反应、伦理道德、经验教训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对存在的缺陷采取有力措施及时反馈改进,对改进情况追踪检查。

(2)医疗技术风险及突发事件预案。医疗技术风险及突发事件预案工作要遵守“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达到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警示责任人,从而确保医疗安全的目的。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要及时有效地处置突发医疗技术损害,保护患者、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机构正常医疗秩序,最大限度降低损害程度,保护患者生命健康,减轻医患双方损失,防止严重后果发生。

(3)对实施手术、麻醉等高风险技术操作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实行“授权”制,定期进行技术能力与质量绩效评价。按照我院手术医师执业能力评价和再授权制度,对高风险技术操作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能力与质量绩效评价。

(4)建立医疗技术管理档案。按照新技术建档制度对新技术的技术原理、实施方法、质量标准、操作要求、场所等条件,运行情况、评估、中止,患者例数、病情、并发症、记录在案,及时整理归档。

3、坚持文书质控各项举措,提升医疗内涵质量

病历质量管理。加强环节质量的监控,定期或不定期到临床科室抽查病历质量,严格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对病历中查房、病例讨论、医嘱病情等方面进行实时监控。注重提高终末病历质量,每月对抽查的终末病例进行点评,不断提高病历质量。

二、医疗安全管理

医疗安全是医疗管理的重点。医疗安全工作长抓不懈,把责任落实到个人,各司其职,层层把关,切实做好医疗安全工作。

1、继续抓好医疗安全教育及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依法规范行医,严格执行人员准入及技术准入,加强医务人员医疗安全教育,适时在院内举办医疗纠纷防范及处理讲座、培训。

2、加强医疗安全防范,从控制医疗缺陷入手,对于给医院带来重大影响的医疗纠纷或医疗不良事件,要进行责任追究,着重吸取经验教训。

3、做好疫情常态化工作。加强对新冠肺炎的学习培训,要求每位临床医护人员做好流调工作及排查工作,不放松警惕。

4、从控制医疗缺陷入手,强化疑难、医源性损伤、特殊、危重、严重并发症、纠纷病人等的随时报告制度。

5、加强医疗安全院内巡查,每周固定周二至周四汇同护理部及院感办分别对三大临床科室进行医疗安全检查.定期召开医疗安全会议,通报医疗安全事件及医疗纠纷的处理情况,总结经验。

三、人员培训及继续教育

1、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继续教育活动,继续加强业务学习管理,并进行考核实际学习情况。积极派人参加州市组织的各种培训及讲座活动,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及医疗质量。每年要邀请州内、市内知名专家来我院进行技术指导、学术报告。

2、继续强化“三基”培训,严格执行诊疗操作规范,加强考试考核内容,以“三基”为基础,加强医务人员应知应会知识培训和考核。同时加强对《抗生素使用原则》、《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处方管理办法》及《医疗核心制度》的学习,要求全院人员都能够掌握。

3、根据目前医务人员现状,尽可能的选送医师去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对外出学习返院医师增加科室考核环节,写出学习体会,在科室内组织医务人员听取学习汇报。涉及多学科时,可在院内举办讲座。

四、临床科室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1、非手术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1)加强环节医疗质量监控与管理,强化核心制度落实,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2)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加强护理管理。

(3)规范治疗,合理用药,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落实医院抗生素分级管理制度。

(4)加强重点病种质量监控管理。

2、手术科室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除了类同非手术科室管理外,重点监控。

(1)实行手术资格准入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

(2)加强围手术期质量控制。重点是术前讨论、手术适应症、风险评估、术前查对、操作规范、术后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医患沟通制度的落实。术前:诊断、手术适应症明确,术式选择合理,患者准备充分,与患者及时沟通并签署手术和麻醉同意书,输血同意书等,手术前查对无误。术中:手术操作规范,输血规范,意外处理措施果断、合理,术式改变等及时告知家属或委托人。术后:观察及时、严密,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妥善处理。

(3)严格执行卫健委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指南。

(4)麻醉工作程序规范,术前麻醉准备充分,麻醉意外处理及时,实施规范的麻醉复苏全程观察。

3、门诊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1)加强医疗文书书写及质量监控。

(2)制定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及处理预案,落实各种预案与措施。

(3)开展多种形式的门诊诊疗服务,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要。

4、急诊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1)加强急诊质量全程监控,落实首诊负责制,急诊服务及时、安全、便捷、有效,科间配合密切,保障患者医疗服务连贯性。

(2)保障急救设备、药品处于备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