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移动支付的弊端

移动支付的弊端

移动支付的弊端

移动支付的弊端范文第1篇

关键词:3G;移动电子商务;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01-0066-02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3G Mobile E-business Development

XU Zhen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Shandong Economic Management College, Ji'nan 250014, China)

Abstract: So far China Mobile has more than 700 million users, China has become the world's largest consumer of mobile communications. Mobile news, mobile blog, mobile mail and a series of new mobile Internet applications are getting popular. But more is applied to these individuals, how to move the business to achieve business and personal interactions between users of information, and thus deep-level and all applications, creating business opportunities, to become today's more pressing needs of enterprise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3G mobile e-commerce trend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its development strategy analysis and research.

Key words: 3G; mobile e-commerce; trends

随着3G牌照的发放,中国正式迎来了3G时代。3G之所以激动人心,不仅仅是因为3G能够提高上网速度,也是因为3G在经济萧条之时,带来了许多生机。

目前,全国的网民数量已经突破3亿,据支付宝对外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09年2月底,支付宝注册用户已达1.5亿,占国内网民的50%左右,2008年支付宝新增会员数为5700万人,同比增长近2倍。由此可见,面对金融危机,电子商务没有消沉,而是迎来了更大的发展。随着3g的不断发展,我们会欣喜地看到,移动电子商务会成为继传统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后又一令人关注的领域,其发展潜力无限。移动电子商务必然成为3g时代的重要商务应用。

1 何为3G

所谓3G是指第三代数字通信技术,相对前两代移动通信系统,3G 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3G与2G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的提升,它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线漫游,并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同时也要考虑与已有第二代系统的良好兼容性。为了提供这种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也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bps(兆比特/每秒)、384kbps(千比特/每秒)以及144kbps的传输速度(此数值根据网络环境会发生变化)。

2 3G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利弊之分析

随着3G时代的到来,广大用户对通信的消费需求将从单一的语音、短信等基本业务,向多元业务消费转变,形成多元化、差异化消费需求。这种需求不仅表现为业务品种多样化的需求,更表现为业务内容多样化的需求。也就是说,3G的业务应用正向总量快速递增、单业务的平均使用量递减的方向发展。目前的3G移动电子商务在中国处于导入期,其宏观的市场环境存在利弊双面。

2.1 3G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之“利”

“利”主要体现在我国的手机用户已经超过7亿,属全球之最,而目前,全国的网民数量已经突破3亿,据支付宝对外公布的数据:截止到2009年2月底,支付宝注册用户已达1.5亿,占国内网民的50%左右,2008年支付宝新增会员数为5700万人,同比增长近2倍。由此可见,面对金融危机,电子商务没有消沉,而是迎来了更大的发展,加之3G技术的应用以及国家政策支持随着3G的不断发展,我们会欣喜地看到,移动电子商务会成为继传统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后又一令人关注的领域,其发展潜力无限。而移动电子商务也必然成为3G时代的重要商务应用,其前景必将大放异彩。

2.2 3G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之“弊”

1) 3G移动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

首先是3G移动电子商务仍然继承了传统电子商务的弊端,其市场环境存在潜在的威胁。安全问题一直是电子商务领域一大令人头疼的问题,使消费者对电子商务抱着可远观不可亵玩的态度,制约了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移动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移动电子通信终端安全和支付安全两大方面。

移动电子通信终端中最重要的就是手机,手机安全问题大概有3类:手机病毒、隐私泄露及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随着3G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购买上网本作为自己的第二台电脑,尤其是高层管理人士,通过随时随地上网来处理各种业务。由于上网本较低的硬件配置决定了上网本只能运行安全性能较低的系统软件,极易受到恶意软件感染。同时由于上网本的体积小,加之用户不注意,造成丢失,不仅个人隐私外泄,也容易造成商业机密的泄露。支付安全一直是电子商务的软肋,也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市场的宏观环境间接影响着市场的发展,因此要为移动电子商务市场创造一个安全的外部环境,防范可能的威胁,扬长避短,避害趋利。

2)3G移动电子商务在用户推广方面存在障碍

虽然3G业务以及3G概念已经向我们走来,但是很大一部分用户都还不习惯使用手机观看大量信息,而缺乏人性化操作界面和易于使用的输人工具,也使得消费者对移动电子商务却步,商业运作受到限制。

其次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与发展性由于消费者在地理位置、文化程度、职业、性别、年龄、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必然有各式各样的爱好和兴趣,所以消费者的需求也就千差万别。而目前的移动电子商务业务品种不够丰富,不能很好地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因此要以满足用户需求为业务创新和优化方向,更完善地挖掘和满足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多层次、分领域、差异化、个性化的服务,以扩大市场。

3 3G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策略之研究

1)消费者需求分析及市场定位。

在进行3G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策略研究之前,我们需要对消费者需求分析以便进行市场定位。3G移动电子商务的消费群体主要以商务人士和青年人为主。商务人士具有成熟的消费基础,加之工作业务繁忙,具有追求方便快捷的消费心理,因此成为移动电子商务重要的消费群体。青年人一般是IT消费领域的先行者.他们喜欢追逐时尚,消费欲望强,又由于其经济基础薄弱,消费时存在求廉心理,喜欢上网“淘宝”。因此,3G移动电子商务的消费群体应首先锁定中年轻群体,加大宣传力度,继而对全民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只有调整了消费习性,让消费者认识到其便利的特性,才能普及移动电子商务。

2)广告宣传与营业推广方案。

在移动电子商务中,广告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精彩的移动广告具有丰富的画面和吸引人的内容,不但给用户带来丰富的知识和乐趣,同时也可以刺激消费。由于移动广告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使得接受者不得不阅读再进行删除,因此具有传统广告无法比拟的优势,是移动电子商务宣传、营销的有利手段。运营商在提供广告的同时,可以链接到推荐的购物、支付平台,使得消费者在阅读广告后强烈的欲望驱使下,进行消费。但是大额的电子支付对消费者来说不太现实,因为没有看到实物,人们很难做出购买决策。因此,初期的移动电子商务进行小额交易,决策容易又节省时间。

3)3G移动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的优化与整合。

在3G初期,很多消费者在观望踟蹰阶段,他们存在的顾虑包括更换手机、更换号码、不习惯用手机进行大量的文字阅读等,这也使得移动电子商务不能步入正轨。目前,多数手机制造厂商已经意识到现有的手机模式不能满足手机上网用户的需求,手机上网用户需要一种更便捷、更傻瓜式的上网模式,以获得更好的手机上网体验。3G移动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的优化与整合,使得用户能够更方便快捷地使用手机上网获取信息,有助于将潜在的消费者转化为现实的消费者,扩大移动电子商务的市场。

4)产业价值链的构建与共赢。

在以往的商业模式中,都是运营商独自为王,属于不完全的寡头垄断,其他领域很少涉足。现在的3G移动电子商务领域已经形成了较成熟的产业价值链.整个产业价值链的参与者包括:提供操作系统和浏览器技术的平台供应商,提供网络基础设施的设备供应商,提供中间件及标准的应用平台供应商,提供移动平台应用程序的应用程序开发商、内容提供商、内容整合商,提供应用整合的移动门户提供商、移动运营商、移动服务提供商等。每个价值链上的参与者都在想方设法分食移动电子商务这块大蛋糕,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但是显而易见,网络运营商凭借其客户资源、品牌优势和网络实力,在整个移动电子商务中占据主导地位,也是最大的赢家。为将移动电子商务做大,网络运营商一定要扩大增值业务,拉动更多的服务提供商参与其中,例如医疗、旅游、交通、保险等行业,并与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共同发展。

4 结束语

通过对3G业务的发展趋势和国外运营商3G成功经验的分析,可以看出3G业务对业务平台在功能全面性、性能可扩展性、架构灵活性、接口标准化、业务能力部件化、通用功能模块化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运营商需要根据业务发展情况,及时优化业务平台,使其更好地为业务发展提供支持。

目前3G的终端普及以及网络尚未展开,毕竟3G业务的发展只有一年,终端总量以及网络情况不具备,很多典型的3G应用并没有得到大规模发展,当然这也和市场的普及进程有关系。企业的决策是有过程的,系统的实施以及它的传播形成规模是有一个时间过程的。技术的发展是个演进的过程不是突变的过程,只有演进积累到某一个程度的时候,就像我们用电脑、互联网、邮箱这都是有一个过程的。而针对个人的移动产品,只要有一个好的亮点,它的应用传播会特别快,而后3G时代第一个亮点将会出现在消费者服务类的产品,并将是使用3G技术但不依赖于3G终端的应用。而我们将对3G移动电子商务的未来充满期待。

参考文献:

[1] 林敏,孙元欣.前3G时代移动通信市场竞争及发展展望[J].江苏商沧,2007(9):41-42.

[2] 傅铅生,王建玲.如何开拓移动电子商务市场[J].商业时代,2005(11):63-65.

[3] 沈惠敏.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发展趋势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

移动支付的弊端范文第2篇

江苏省电力公司东台市供电公司电费一班江苏东台224200

摘要:所谓的电子化缴费指的是通过邮政便民点代收、移动POS 设备收费、银行柜台实时代收、预付电费自动冲钻、银行转账、银联卡刷卡、自助缴费终端、银行储蓄代收的方式来进行电费的结算。本文以某市为例,对该市居民的缴费方式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当前电子化缴费方式中存在的一些缺陷,以及非电子化缴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如何提高电子化缴费率,推广电子化缴费业务,提高供电服务质量。

关键词 :电子化缴费;缴费率;非电子化缴费

我国的电力企业大力推行电子化缴费,建立大营销体系,通过电子化缴费能够不断提高经营效益和管理效率,同时也能够应对非电子化缴费存在的一些弊端。然而我们也要看到电子化缴费方式中还存在一些弊端,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电子化缴费率。

1 电子化缴费方式中,存在的服务问题

截至2014 年底,某市居民的电子化缴费率已经超过了85%,其中低压非居民客户已经全面实现了电子化缴费,居民的电子化缴费中50%以上都是银行委托代扣电费。

尽管如此,电子化缴费客户仍然会面临一些后续服务的问题。一些客户选择银行代收或者代扣电费,在完成电费缴费之后,用户向银行索取缴费发票。而一些银行却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及时向客户提供缴费发票,甚至要求用户必须到供电营业厅才能索取缴费发票。这也使很多用户不愿意选择电子化缴费方式,宁愿使用传统的缴费方式。

在当前的电子化缴费中,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电子化缴费体系,这也给用户带来了很多不便。还没有为客户提供足够的选择方式,新型的电子化缴费方式在不断建设和完善。仍然以某市为例,该市的电子化缴费方式主要有充值卡、自助服务终端、电子托收、95598 网上营业厅、支付宝、网上银行、银行委托代扣等等。这些电子化缴费的服务方式还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第三方支付平台缴费、POS 机刷卡交费、手机缴费等新型的电子化缴费方式还在开发的过程中[1]。

2 其他非电子化缴费方式存在的弊端

2.1 账务人员和业务人员面临繁重的工作量账务人员和业务人员每天要收取大量的转账支票和现金,承担着繁重的工作量。账务人员必须每天清点前一天收取的支票,并到客户开户行进行支票转账。如果出现了退款支票的情况,账务人员还要重新从银行收取返回的支票,并通知用户重新开具支票或者重新缴费,或者通知电费催收人员。业务人员必须每天对收取的现金明细进行核对,再按照相应的要求将其押送到银行进行解款。账务人员和业务人员的工作量繁重不仅会增加工作过程中的人为疏漏,还会对当月的电费回收造成一定的影响。

2.2 转账支票面临的退票风险如果出现了空头支票或者用户填写错误等情况,支票流转到银行之后就会出现退款支票。供电公司要在3 到7 天的时间内才能从银行收到退款的支票,这样一来不仅对电费回收指标造成严重的影响,也会影响电费服务的质量[2]。

2.3 过长的转账支票流转时间根据人民银行的要求,票据交换为每天一次。每天都要将营业厅收取的支票上交到账务班,再由账务班的账务人员对支票进行逐一打印,进入到账单中。这种程序使支票在途中的时间极大地延长,对于电费的回收指标和电费回款周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4 供电营业厅的柜台资金风险通过传统的缴费方式,营业厅人员每天收取的资金数量很大。特别是在电费缴费的高峰期,电费中往往有大量的资金囤积,直到下午解款前这些资金都会一直存放在柜面内,这也给供电营业厅的柜台造成了一定的资金风险。尽管从封闭性方面而言,供电营业厅的柜面基本已经达到了银行柜面的封闭标准,但是每天必须将收取的资金押送至银行,在押送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资金风险。

3 提高电子化缴费率的有效对策

为了进一步提高居民的电子化缴费率,改善非电子化缴费率存在的一些弊端,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激发用户的电子化缴费意识,对已经采用电子化缴费方式的用户也要尽量使其能够保持电子化缴费的方式。

3.1 发挥抄收班的作用抄收班要负责将习惯用非电子化缴费方式进行缴费的用户清单列出来,将其作为重点宣传对象。特别是对习惯于用支票缴费的用户,可以由催费人员向其送达《关于提倡电子化缴费减少支票缴费的通知书》,向这部分用户宣传电子化缴费的便利和支票缴费的弊端,鼓励用户积极选择其他的缴费方式,例如电子托收、银行反投进账单和网银支付等等。抄收班还要了解这部分用户是否存在缴费困难,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帮助用户选择最便捷的缴费方式,获得用户的支持。

3.2 发挥营业厅的宣传作用营业厅是电力企业与用户之间联系的窗口,营业厅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可以在收取用户的转账支票时向用户宣传电子化缴费方式,并耐心地向用户解释电子化缴费方式的便利之处。对于一些操作有困难的用户,营业厅还应该帮助其熟悉电子化缴费的程序,安抚用户的情绪,减少用户的投诉[3]。

3.3 发挥账务班的作用账务班应该将专业的建议和咨询提供给用户,帮助用户转变缴费方式。账务班要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向用户宣传缴费方式的便利之处,如果有客户来咨询缴费方式变更的问题,账务班应该抓住宣传契机,引导客户办理缴费方式变更手续,为客户改变缴费方式提供便利。

3.4 发挥用电检查班的作用用电检查班在进行巡检时,要对客户进行引导,减少投诉事件的发生。特别是在送电之前要向变更用户和新手用户告知应该选择电子化缴费方式。要积极拓展电子账单、支付宝代扣电费等业务,不断拓展第三方支付平台,特别是开拓手机支付平台。这样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差异化需要,使更多的用户选择电子化缴费方式。电力企业还要积极与合作单位进行交流,为用户提供电子化缴费发票。用电企业还可以与银行、支付宝公司和移动公司进行深化合作,使用电子邮件、手机邮件和短信的方式来向电子化缴费用户,发送各种通知和服务,使电子化缴费的用户得到真正的便利。

4 结语

积极推广电子化缴费方式,不断提高电子化缴费率,有利于减少纸质单据的传递,不断推广电子化缴费业务,拓展新型服务领域,能够使电费账务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这也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供电服务。

参考文献:

[1]李世林,杨凯“. 一站妥”延伸柜台服务[J].云南电业,2013(04).

移动支付的弊端范文第3篇

提要:本文按时间顺序对我国财政理论的变化进行综述,突出我国财政体制理论形成的特殊性,重点归纳西方财政联邦主义对我国“分税制”体制理论产生的影响。

由于“国家分配论”研究的主要是关于财政本质这一财政学最基本的理论问题,缺乏系统的财政学理论体系,对财政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方法关注的比较少,所以,作为财政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财政体制,在我国的财政理论中缺少比较系统的论述,更多则是体现在财政实践中“原则论”指导下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政策调整以及对运行状况的评价。由于各种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一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选择了以国家为决策主体的计划经济体制,即国家掌握了几乎全部的权力资源,也正是在这种经济基础之上,形成了与其相适应的中国特有的“国家分配论”,以及在这一理论影响下的财政体制“原则论”。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发生转变,西方的公共财政理论对我国的财政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财政学者借鉴财政联邦制对我国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但实践中,财政体制的“原则论”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一、建国初到20世纪七十年代末的理论发展:大一统的财政体制

建国初期,我国财政理论尚处于摸索期,还没有形成自有理论体系,在财政实践中,与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财政体制也是高度统一的,强调的是国家财政活动的统一性和计划性。在其后的数十年中,尽管针对地方财政缺乏积极性的问题,一直在探讨如何克服财政体制的过分集中,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一领导”始终都是作为基本前提而存在的。

1951年出版的《新财政学教程》(丁方、罗毅,1951)设置专节介绍了中央与地方的支出和收入关系问题,但未做出理论上的概括。到五十年代后半期的财政理论基本出现在国家的政策决策以及领导人的论著当中,在“论十大关系”中就指出,“我们的国家这样大,人口像这样多,情况像这样复杂,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实际上是规定了计划经济时期财政体制的基本原则,即在不否定计划经济的前提下财政管理体制的适度分权,而计划经济下的这种分权只是行政性分权(吴敬琏,2004)。1964年出版的《财政学》以及《中国财政管理体制问题》(许飞青、冯羡云,1964)对我国的财政体制问题开展了一定的研究。在这两本专著中,分别论述了财政体制的概念、体制建立的原则、收支划分的方法以及我国民族地区财政体制问题等,并对财政体制建立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取得了一致。许飞青还对中央与地方集分权的数量界限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支出三七开”、“收入对半开”、“地方经济建设支出不超过50%”等观点,开创了我国财政体制从经验数据上总结数量界限的研究思路。可以看出,计划经济下的行政性分权是在“放权让利”和“调动积极性”的思想指导下进行的,自建国至1979年的财政体制,经历了从集中到较为分散又到集中的过程,但其基本形式没有多大的改变(杨之刚,1999)。

二、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初的理论发展:包干制与分税制之争

20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我国逐渐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对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财政体制提出了改革要求。我国的财政理论界也逐渐认识到财政体制的重要性,开始总结以往计划型财政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并着手探索市场型财政体制模式。“财政体制是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规定、制约着国家与企业、中央与地方两大基本的经济关系。因此,财政体制的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性环节之一”(贾康,1987)。中央的“财政体制改革基本上是单项分步进行的,先后实行了基本建设投资拨款改贷款,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包干制’,两步‘利改税’等政策”(王绍飞,1988),经历了多次变革,但“在处理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上,还未能找到一个较为理想的模式”(刘溶沧,1987)。此时的理论界已经受西方财政理论的影响,提出按税种划分财政收入的分级财政体制的客观必然性,即“利改税后,企业只按规定的税种和税率向国家缴纳税金,不再按隶属关系向各级主管部门上缴利润,这就必然使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收入划分向划分税收的方向转化”(马国强、吴旭东,1985)。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国财政理论界客观分析了“包干制”的弊端。贾康认为,财政包干制束缚了企业活力的发挥,强化了地方封锁、地方分割的“诸侯经济”倾向,客观上助长了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投资膨胀,使得中央和地方关系缺乏规范性和稳定性,导致国家财力的分散。1986年分税制改革方案的破产,但财政理论界并没有停止对财政体制改革的探讨,进一步分析了行政性分权的弊端和各层次经济活动当事者的行为,认为“行政性分权的局面不宜久存”(楼继伟、肖捷,1987)。张馨认为,分税制基本上可以解决建国以来一直困扰我国财政工作的财政体制难题,他还分析了分税制难以推行的真正原因,例如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财政收入中税收的地位、地方公债发行权等问题。由此,他主张应该分阶段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进行改革。刘尚希则依据财政体制应与经济运行相融合的理论,提出了涉及我国财政体制的两条基本原则,并对发达经济区域和落后经济区域在职权配置、收益形成、企业和政府关系、收支划分方法等方面的差别作了比较分析,提出了区域性财政体制的基本框架(刘尚希,1991)。刘黎明、刘玲玲、王宁还用数学方法分析了财政包干制中存在的体制弊端所形成的讨价还价博弈机制,进一步揭示分税制改革的必然性及其体制上的优越性。在与西方的财政联邦制进行深入比较研究后,张馨还将我国建国以来的财政体制理论概括为“体制原则论”,主张“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这实质上是“国家分配论”的一个理论分支。张馨认为,这种理论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演变趋势,市场经济要求中国的财政体制向分级独立的财政体制模式转换,但原则论强调各级财政收支都要纳入国家预算,因此为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也需要借鉴西方的财政联邦主义理论。

三、1994年税制改革至今的理论发展:“分税制”应不断完善

1994年“分税制”改革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原体制的弊端,陈共认为,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税制的基本框架,形成了以流转税和所得税为主,辅之以若干辅助税种的较规范、完整的税制体系;更重要的是,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分税制,合理调整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既保证了中央集中适当的财政收入,又有利于激励地方政府加强税收征管的积极性,并且中央财政掌握了更大的主动权和调控余地,有利于实行有效和有力的转移支付制度(陈共,2005)。但寇铁军认为,分税制的基础缺乏科学性,税收返还和补助制度尚不规范,尤其是体制的分配格局是以现行税制划分为基础的,随着各种收入格局的变化,进一步调整税种划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按照隶属关系划分企业所得税,带有明显的旧体制痕迹,改革的渐进性也致使地方税体系的建设明显滞后以及整个改革只在增量上做文章,并没有触及存量问题。针对财政实践中现行“分税制”所存在的问题,财政理论界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进一步改革的方向和思路:

1、从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来看:张馨从双重财政结构理论出发,提出我国的财政体制不仅应该分税,而应该分税与分利相结合,这一观点是基于我国拥有众多的国有资本而提出的。寇铁军认为,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应该是以集权为主、分权为辅,形成中央集权下的地方分权的分税分级财政体制。谢旭人也指出,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关系的方向,是实行分级分税财政体制。从国外一些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来看,各级政府事权和财政收支范围的划分,均以法律形式加以规范,事权可以下放,但财权相对集中,中央或联邦政府集中部分财力,对地方实行转移支付制度。中央与地方政府预算分开,税收征管机构分设,财政资金采取规范化的分配方法。

2、从地方的财政自来看:由于中西财政体制的根本差异在于“地方财政的独立程度不同”(张馨,1993),所以许多学者将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着重点放在了地方税收立法权的赋予和地方税体系的建立上,目的就在于扩大地方财政的自,以符合地方公共品提供的有效性。杨之刚认为,地方人大应具有独立的地方税立法权,对地方税税基的计算、税率的制定以及征收办法等,地方人大应该有一定的自,但不得不侵犯全国性的税法和国税税基,或者“税收基本法和税收征管程序综合立法归中央专属,至于税收实体法及税种具体征纳程序法,则可视情况划归中央或地方或中央与地方共享”(孙开,2004)。邓子基提出了优化地方税制结构的近期、中期以及远期目标,他认为近期目标是构建以营业税、所得税为双主体的地方税体系,并对一些辅助税种进行调整;中期是要建立以所得税、财产行为税为双主体的地方税制体系,辅助税种的设计应重点放在资源税、环保税等有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税种上;远期目标就是建立以财产行为税为主体的地方税制体系,辅助税种的配置则应着重放在符合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循环经济确立的行为类税种上。

3、从规范转移支付制度的角度来看:寇铁军提出,健全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应是由转移支付多重目标和多样化手段所组成的,并借鉴OECD主要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模式,论述了我国转移支付制度设计中的模式选择、若干重要因素以及技术性问题。杨之刚和马栓友也在比较了我国和发达国家的转移支付制度后,指出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应以平衡补助为主,注重财政分配的横向和纵向平衡:建立制度初期,应以较低的公共服务水平均衡为目标。财政理论界在以国际视角提出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差异的同时,也对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运行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从1995年到2000年,考虑各地方转移支付因素时的地区经济收敛系数反而比不考虑该因素时的收敛系数小,说明转移支付并没能促进区域经济收敛,即转移支付没有取得均等化的效果,这主要是因为转移支付的资金分配的不科学、不公平”(马栓友、于红霞,2003),“转移支付方式不规范,对无条件拨款和专项拨款的使用界限不清,专项补助多固化为对某些地区的固定补助,项目繁多,且疏于管理”(李齐云,2002)。而且,对均等化起主要作用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其测算方法还存在诸多问题,“转移支付办法中对标准收入的确定虽采用了公式法,但是只有本级标准收入采用了税基和税率的办法,所占比重有限”(李晓红,2002)。

主要参考文献:

[1]张馨,杨志勇.当代财政与财政学主流(第1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2]王绍飞.明确财政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加快和深化财政体制改革[J].中国财政,1988.2.

[3]陈共.1994年税制改革及分税制改革回眸与随感[J].地方财政研究,2005.1.

[4]寇铁军.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J].财经问题研究,1995.12.

[5]张馨.我国财政体制的双元模式[J].国有资产研究,1996.3.

移动支付的弊端范文第4篇

关键词:权责发生制;利弊;分析;会计信息

一、权责发生制的含义

权责发生制就是指通过权利与责任的发生来明确收入与费用归属期的一种 制度,其主要是指在本期内已收到、已发生或者应该负担的所有费用,不管其款项是否已经收到或者付出,均应当作本期的收入与费用处理。相反,凡是不属于本期内的收入以及费用,即便其款项在本期已收到或者付出,也不会当作本期收入与费用处理。权责发生制是会计要素中明确计量上的一个基本要求,其主要是解决收入与费用的确认时间和确认量问题。

权责发生制的实践依据为基于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这两个前提,来对不同会计期间内费用、资产、收入以及负债等相关会计要素归属进行正确且合理地划分,利用一些比如待摊、应收、预提或者应付等项目来记录因此所成为的资产或者负债等相关会计要素。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由于其经营并不是一次,而为多次,因此,在其损益记录上应该分期实施,每一期所得到损益计算情况均应该为可将所属本期内真实经营情况反映出来。

二、权责发生制的利弊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收付实现制自身的局限性与不足也越来越突出,而这也使得其在会计中逐渐被权责发生制所代替,相对于收付实现制而言,权责发生制更能客观地反映在每一个会计期间所产生的费用与收付,在计算经营业绩上更为合理和科学,在很大程度上可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真实性。但随着经济环境变化速度的加快,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参与经济活动的各方对于会计信息要求也日益增高,在这种形势下,权责发生制的弊端也开始显露出来,下面文章分别从资金支付、资产存货估算、所有者自身的利益、成本结算以及财务分析这几个方面就权责发生制的利弊进行研究和分析:

第一,资金支付。利:在权责发生制中,其会计对象除了现金资产以外,同时还包含了亏损、收入、盈利、费用以及负债等方面的计量,而这种在会计对象的扩展也打破了以往收付实现制在明确资金支付上所显露出来的各种局限性,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所采取的核算方式也能更加准确且合理地反映出物权转移。弊:不能对非交易性经济活动实施明确。

第二,资产和存货估算。利:通过计量对象的不断扩展,可使会计主体所开展的经济活动和资金的运转以及风险等各种情况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从而为一些特定主体提供各种动态负债信息以及资产信息,简而言之,就是基于权责发生制,可对物资转移做出更为准确且科学的反映。弊: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最终所反映的会计信息为净利润,而非现金流量,尽管在传统的会计处理中,在收入以及费用上实施了相应的配比,但却不能对所持有的这些资产利得情况实施确认,同时也未将现金流动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在这种情况下,现金流动和账面收益处于分割状态,而账面也会被作为调节利润的一种工具为管理人员所操作,最终误导信息的使用人员。

第三,所有者自身的利益。利:在权责发生制的基础上所反映出来的会计信息,对于经营活动决策人员而言,具有更加明显的实效性和可靠性等特点,可确保决策人员所做判断的准确性,通过这种正确引导而获得最大化经济效益。弊:在权责发生制中,所反映为对会计主体自身经济效益产生影响的各项交易活动,在非交易范围内所有事项均不予以受理,而这也使得那些已形成为权利与义务但却未产生实际交易的各种活动得不到相应的确认,长期下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构建的信誉也就没有办法从这些会计信息中得到相应的反映。除此之外,由于随着各种新兴经济活动的出现,而权责发生制未能对其实施相应的处理,使得在这些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税收风险对于所有者权益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第四,成本结算。利:基于权责发生制,收入和费用间可合理进行配比,加强了现实收入和所发生费用间的内在联系,而这也体现出了资本保全这一原则。弊:为了更好地认识在成本结算上权责发生制的弊端,笔者将证券企业作为例子,发行人在上市之前需向证券机构进行相关费用的缴纳,其缴费的形式为发行人自己来划款缴费,而这也就可能会涉及到相关的诚信问题,因此,证券机构为了确认权责,就会将权责发生制来作为其会计的基础,而事实上,基于权责发生制确认这一原则,该部分的费用就会被看作成为应收款项来确认,在缴纳过程中,有可能发行人并未进行该部分费用的缴纳,则在同期内所核算出的利润形式并非为现金,而是成为了一种虚假利润,但是在实际会计信息计算中,仍旧是按照该利润数字来分配利润,最终导致利润分配出现不公现象。

第五,财务分析。利:基于权责发生制,财务信息对于企业收益所进行的反映,相对于当期借助于现金支出确认方式来反映经营业绩情况而言,前者的效果要更好,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在权责发生制中,设置了相应的递延资金账户,通过该账户的设置,可使各期损益处于一种均衡状态,不会出现较大的波动。弊:在权责发生制中,明确要求在不同会计期间内应分配费用以及收入,以此对会计主体所获得的利润进行更加准确地计算,基于该要求,会计人员必须要进行分期确认,同时还要计算和分配费用、收入。在该过程中,因其处理的方式并非唯一,对此在选用方式时,也为会计人员带来了一定的判断难度,使得会计人员在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上、费用的摊配上或者存货的计价上等,自身主观方面的意识成分较多,最终导致损益计算的随意性较大,引起会计信息出现失真问题。

基于上述内容可得知,虽然权责发生制已成为了当前会计核算中的中心内容,但是在经济环境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下,其所存在的弊端也会逐渐显露出来。鉴于这种情况,笔者建议,在会计核算中,可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有效地结合,尽管在当前社会形势下,收付实现制存在局限性,但是其也有相应的优点,比如便于记录、理解以及应用简单等,在反映现金流量上具有较强的优势,可有效弥补在权责发生制中所存在的弊端和缺陷。在会计核算中,将二者结合应用,可满足不同行业经济决策的要求,更加便于财务会计目标的实现。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文章内容的阐述,不难发现,权责发生制除了具备优势以外,同时还存在着一定的弊端,这些弊端对于会计信息均会在不同程度上造成影响,这也要求在应用权责发生制时,应该辩证地进行应用,有效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结合在一起,基于已研究的各种成果,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动态情况,不断进行研究,从而使二者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得以充分地发挥。

参考文献:

[1]周云晖.事业单位会计收付实现制及权责发生制在核算中的利弊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0,(5):111

[2]王昆琼.浅谈权责发生制在事业单位的引入[J].中国外资(下半月),2012,(8):214,216

[3]王瑞峰.浅议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在企业中的应用[J].大众商务(投资版),2009,(5):216-216

[4]邓沛琦,黄菱子.论权责发生制在社会保险基金会计核算中的应用[J].当代经济,2010,(21):114-116

移动支付的弊端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移动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移动电子商务优势;移动电子商务趋势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无线网络的完善和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电子商务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商业运作模式。目前,人们已经意识到了融合移动通信技术的电子商务将来具有更大的潜力,在4月28日成都举办的移动电子商务年会上,业内专家认为,快速发展的移动电子商务蕴藏着巨大市场潜力。与此同时,嗅觉敏锐的产业链各方也在暗自较量,在竞争中造就一个更大的市场蛋糕,移动电子商务正成为下一个引爆点。

二、移动电子商务发展概念及现状

(一)移动电子商务的概念。移动电子商务就是利用手机、PDA及掌上电脑等无线终端进行的B2B、B2C或C2C的电子商务。它将因特网、移动通信技术、短距离通信技术及其他信息处理技术完美的结合,使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随时随地、线上线下的购物与交易、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交易活动、商务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等。

(二)移动电子商务现状。截至2011年7月,我国手机用户超过了9亿,手机上网网名规模超过了3亿。移动电话与电脑的普及程度相比,移动电话用户远远超过了电脑用户,这意味着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移动商务有着无限的发展潜力。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此前的统计数字,2010年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实物交易规模达到26亿元,同比增长370%。艾瑞咨询预计,2012年我国移动电子商务用户将接近2.5亿。2010年我国移动支付市场整体规模达到202.5亿元,同比增长31.1%。预计2011年移动支付市场将迎来更加强劲的增长,2012年手机支付交易规模将有望超过1,000亿元。2013年移动电子商务将会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三、移动电子商务的优势

(一)真正做到随时随地服务。移动电子商务不受时间、距离和地域的限制,通过无限技术在任何地方,直接为用户提供电子商务服务。用户真正做到随时随地地获取所需服务、应用、信息和娱乐。他们可以在自己方便的时候,使用移动电话或PDA查找、选择及购买商品和服务。

(二)多样的个性化服务。由于移动电子商务本身固有的特点,移动电子商务非常适合大众化的应用。移动电子商务具有灵活、简单、方便的特点。移动电子商务不仅能提供在因特网上直接购物,还是一种全新的销售与促销渠道。它完全支持移动因特网业务,可实现电信、信息、媒体和娱乐服务的电子支付。移动电子商务不同于目前的销售方式,它能完全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和喜好订制,用户随时随地使用这些服务。设备的选择以及提供服务与信息的方式完全由用户自己控制。

(三)更多的商机。因特网与移动技术的结合为服务提供商创造了很多新的商机,使其能够提供更多种类的服务项目,并且能够根据客户的位置和个性提供服务,从而建立与客户的关系,使企业的盈利空间大大增加。

四、移动电子商务发展趋势

(一)企业应用将成为移动电子商务领域的热点。移动商务在我国既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又有庞大的用户群体,相关技术也已经具备一定的成熟度。移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必须是基于企业应用的成熟。企业应用的稳定性强、消费力大,这些特点个人用户无法与之比拟。而移动电子商务的业务范畴中,有许多业务类型可以让企业用户在收入和提高工作效率上得到很大帮助。企业应用的快速发展,将会成为推动移动电子商务的最主要力量之一。

(二)移动信息将成为移动电子商务的主要应用。在移动电子商务中,虽然主要目的是交易,但是实际上在业务使用过程当中,信息的获取对于带动交易的发生或是间接引起交易是有非常大的作用的,比如,用户可以利用手机,通过信息、邮件、标签读取等方式,获取股票行情、天气、旅行路线、电影、航班、音乐、游戏等等各种内容业务的信息,而在这些信息的引导下,有助于诱导客户进行电子商务的业务交易活动。因此,获取信息将成为各大移动电子商务服务商初期考虑的重点。

(三)安全性问题仍将是移动电子商务中的巨大机会。由于移动电子商务依赖于安全性较差的无线通信网络,因此安全性是移动电子商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与基于PC终端的电子商务相比,移动电子商务终端运算能力和存储容量更加不足,如何保证电子交易过程的安全,成了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

(四)移动终端的机会。随着终端技术的发展,终端的功能越来越多,而且考虑人性化设计的方面也越来越全面,比如显示屏比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一些网上交易涉及到商品图片信息显示的,可以实现更加接近传统PC互联网上的界面显示。又如,智能终端的逐渐普及或成为主流终端,如此一来,手机更升级成为小型PC,虽然两者不会完全一致,也不会被替代,但是手机可以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多,对于一些移动电子商务业务的进行,也更加便利而又不失随身携带的特点。以后终端产品融合趋势会愈加明显,你很难清楚界定手上这个机器是手机还是电子书还是MP4,在你手上它就是一个有应用价值的终端,就看消费者的需求方向。

(五)移动支付将成为最有潜力的支付手段。移动商务的发展离不开完善的支付方式和支付手段。移动支付可以简单定义为借助手机、掌上电脑、手提电脑等移动通信终端和设备,通过手机短信息、IVR、WAP等方式所进行的银行转账、缴费和购物等商业交易活动。使用手机小额支付方式时,费用一般会直接加到用户的话费中。大额支付时,手机和信用卡一般是绑定的,由于数据是通过无线的方式传送的,而且还有用户确认的过程,因而安全性能较高。在电子商务中,支付手段一直是令消费者和在线销售商十分关注的事情,移动支付实现了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案。

五、结束语

移动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子商务方式,利用移动无线网络的优点,它是对传统电子商务的有益补充,当然,并不意味着以PC作为WEB客户机的传统电子商务将停步不前,未来电子商务将同时支持这两种电子商务运作方式。通过移动电子商务人们可以更加快捷、方便地开展各种商务活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我们可以预见,移动电子商务将成为未来电子商务领域的主战场。

(作者单位: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洪明.移动电子商务普及应用研究.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34.

[2]徐茹,李静.移动电子商务市场潜力巨大.经济参考报,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