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认识生物多样性教案

认识生物多样性教案

认识生物多样性教案

认识生物多样性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物课堂 案例 教学

1、关于案例教学法的内涵

1.1 案例的定义

简单地说,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问题的描述,在这个情景中。包含着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它具有这样一些特征:案例讲述的应该是一个故事;案例的叙述要具体、特殊;案例的叙述要把事情置于一个时空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说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案例对行动研究的陈述能反映人的复杂性,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案例的叙述要能反映出事件发生的特定背景。

1.2 案例教学法的定义

案例教学法可界定为通过对一个具体教学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与讲授法相对立的。学生在自行阅读、研究、讨论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全班讨论。案例教学法的过程,大致可以归纳如下:(1)收集班级真实生活情境资料;(2)将所收集资料形成教学案例;(3)进行班级团体讨论或班级小组讨论;(4)讨论中,成员轮流担任领导者角色;(5)归纳各组或团体意见。在案例讨论过程中,可以质疑他人的想法,学习如何发问,进而学习到独立思考、与人相处、解决冲突、尊重他人等能力。因此,案例教学法既包括特殊的教学材料,又包括应用这些材料的特殊技巧。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都要承担着更多的教育责任,要求有更多的投入与参与。就教师来讲,他有责任去选择和组织所要讨论的材料,要从大量的资料中选择适当的案例,如果手头没有现成的可以覆盖所教内容的案例,他还要自己动手撰写这些案例,并以一定的程序把它呈现出来。就学生来讲,他也担负一定的责任,要对教师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讨论,并从中得出对日后的教育和教学有用的结论。在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是参与者,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与同学的交流、讨论提高对问题的洞察力,缩短了教学与实践之间的距离。

2、案例教学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笔者认为。在中学恰当地应用案例教学法是提高中学生素质的有效方法。其理由如下:一是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二是有利于学生得到的知识是学生内化了的知识,是一种“做中学”的形式,学生必须将原有的知识和能力进行“整合”才能处理案例中众多的疑难问题。三是通过案例教学法,学生不仅可以获得认知的知识,而且有助于提高其表达、讨论的技能,增强其面对困难的信心。四是通过案例教学大大缩短了教学情景与实际生活情景的差距。五是案例教学解决了教学中的个性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完美统一的两难问题。六是学生在案例教学中有较在的自,教师实际上更多地站到了学生的背后,这不仅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重要地是培养了学生综合素质。

3、案例教学法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3.1 案例教学法在生物教学的适用范围

案例教学在什么情况下实用,对此可从这样一些方面去分析:

(1)理解并掌握中学生物学的原理和基本概念

许多人认为,案例的运用与生物理论学习是相悖的,因为案例总是具体的、特殊的,并且其表现形式是发生在某时某地的故事,它不能被用来传递理论知识。其实不然,案例教学在19世纪70年代应用之初,真正的目的就在于一些研究者认为案例可以成为传递理论、原理的最强有力的方式。案例完全可以用来展示生物有关的理论,解释为什么这个事件应该这样处理而不应该那样处理。一旦案例中隐含的理论或生物的基本原理被提示出来了,就可以用来考察新的生物案例,说明哪些情形已经发生了变化。这样,先前案例中的基本理论就转变成了面临新情形的挑战。学生要考虑到生物理论应如何从新情形中产生不同的变式来。因此,在案例教学中,首先要做的不是匆匆忙忙地去选择若干案例,而是要确定让学生掌握哪些生物原理,然后选择出能够说明这些生物原理、理论的案例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案例是一个故事,但故事并不等于案例。

(2)生物界的典型事例

在生物界中,比较典型的生命现象、事实等:这些案例交给学生进行案例教学,学生从中获得问题解决的多种可能性,以及解决问题最终方法。学生在未来的实践中就可能加以采纳。

(3)生物学的伦理道德准则

在生物与环境中,人与自然之间有许多不和谐的案例。如森林的破坏、动物的捕杀、环境的污染等,教师可用故事来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美好生活,美好生活需要什么样的道德准则,每个人可以做些什么,不可以做些什么。如此等:等。在生物案例中,教师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态度、行为价值观等方面的典范、反面例证,使他们从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行为当中体会自己应该遵守的能理规范。

(4)策略、反思或思维习惯

通过生物案例教学可大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思维习惯、思维策略和反思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5)视野开阔与想象力

通过生物案例教学可以促使学生增加知识容量,开阔学生视野,促使他们去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2 案例教学法在生物教学的局限性

任何一种教学方式、方法都有其局限。生物案例教学也不例外:

(1)生物案例的形式过程往往花费较大,时间消耗过多,并且需要进行现场核对。

(2)生物案例教学对教师要求较高,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生物案例教学的有时效率较低。案例教学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以教师的有效组织为保证,以精选出来的能说明一些问题的案例为材料,而要做到这些方面的有机结合往往较为困难,有时会产生耗费时间较多而收效甚微的后果。

(4)生物案例是以较短的篇幅的材料来涵盖相当长的时间历程,很难在内容与时间历程上保持一致,而案例教学一般既要学生了解过程,更要让学生领会内容,这两者都难以兼顾。

(5)案例可能会使得学生形成一些不正确的概括化认识。

3.3 与其它教学法有机结合

正是由于案例教学存在一些局限性,笔者认为,它应该与其它教学法结合,形成具有实效性的案例教学法,应该具有如下特征:

(1)根据不同的要求和目的,能够适合长短不一的讨论:

(2)可以利用学校的录音和计算机设备;

(3)与现场考察结合起来使用:

(4)案例中没有决策者:

认识生物多样性教案范文第2篇

1学案教学法及其应用中的问题

1.1学案教学法

学案教学法又叫学案导学法,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指导为主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操作步骤一般分为“提前自学、情景研讨、归理拓展”三个环节,它的价值在于寻找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从学案教学法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特点来看,这确实是一种十分符合中学物理新课标要求的教学方式.

1.2学案教学法应用中的问题

从2012年下半年到2013年上半年,我的学生在本地一所中学实习一个学期,对这个学校各科都采用“学案教学法”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物理教学同样在初中所有的班级中间也都采用“学案教学法”.这样,我们采用参与教学、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学案教学法”的应用情况作了进一步的了解和分析.

通过参与教学的方式,发现“学案教学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种:首先,督促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学案成为学生的另外一份家庭作业,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其次,由于作业负担加重,学生往往只注重量的完成,忽视了质的掌握和思考.第三,由于没有自觉的完成学案,在上课时的自我讨论环节有一部分学生的讨论没有实效,演变成聊天,不但没有达到自学的目的还影响了教师的整体教学进度.

学案教学法这种好的教学方式,为什么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中学物理教学方式的改革到底该注重什么?为了明晰这些问题在该校初二年级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

2问卷调查及分析

2.1调查问卷形成

调查问卷的目的是以学案教学法为基础,对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方式,在学习物理时的兴趣取向,知识掌握等四个方面进行调查.从而期望能够对于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的教学理念提供客观依据,并且希望能够从调查中寻找到物理素质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的契合点.

这个学校所处的位置是本市的近郊,教学质量在本市处于中上等水平,学生来源有市区学生、近郊片区学生以及较近的县区比较优秀的学生.所以,这所学校的学生基本代表了本市一般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因此,调查结果具有一般普遍性.

2.2调查结果及分析

在自主学习能力的方面,66.8%的学生在上物理课前不经常或是很少预习相关内容,这些结果说明初中学生在学习物理的时候自觉性并不是很好,这种不好的自觉性既是这个年龄段特有的活泼好动造成的,从23.2%的会查相关的物理资料的数据可以看出来,学习的自觉性不好也源于他们不知道该怎样自我学习.所以这就提示教师,在物理教学中教会学生方法不仅仅是解题的方法,更应该是学习的方法.只有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才能够激发起学习的主动性.

在学习方式方面,关于老师提问的回答方面,有50.52%的学生希望能和同学讨论后回答,同时在遇到比较难的物理问题时,有56%的学生希望和同学讨论,只有20.7%的学生想找老师讨论.这些结果充分说明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积极、活泼、具有一定的集体归属感,非常希望能够参与到同学的活动中,并且愿意在与同学交流中自然的获得知识.那么,怎么引导学生在物理学习中互帮互助将是教学方式需要考虑的方面.

在学习物理的兴趣取向方面,90.8%的学生喜欢物理是因为物理能够解释生活现象并且喜欢物理实验,只有4.3%的学生感觉无论怎样都不会喜欢物理.另外,在学习物理的原因方面,72.2%的学生认为是因为物理和生活息息相关并且感觉物理很有趣,26.3%的学生认为是为了中考,只有0.47%的学生感觉学习物理没有任何作用.以往我们都说学生物理学不好是因为他们不喜欢物理,这个调查结果却说明实际情况和我们的主观臆断恰恰相反:大部分学生很喜欢物理.他们为什么喜欢物理?是因为物理实验有趣、物理问题解决像破案、物理和生活息息相关,而他们认为学习物理的原因也是这些.给我们造成错觉的不是学生,而是教学方法应用的不合适,压抑了学生真实的内心思想,磨灭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教学方式是否合适应该看通过这种方式物理教师是否能够培养和教给学生的最质朴的东西即这种知识是否能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

3学情分析与教学方式应用

从上面的调查结果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学案教学法在实际教学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就在于缺乏对于学情的分析.首先,学案本身依然是单纯的将课本知识以题目的形式出现,让学生自主完成.这里忽视了学生自觉性的个体差异,忽视了学生兴趣所在,造成学案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其次,学生的讨论阶段,讨论的题目有没有普遍可讨论性(即不出现太难的,只有小部分学生能进行讨论的问题)?该怎么进行讨论?都是作为主导作用的教师要考虑的问题.

任何一种教学方式的应用,目的都是为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从上述对于学案教学法应用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到,任何一种教学方式的应用前提必须是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满足大部分学生的普遍需求和认知规律.

学情一般包含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技能情况和学生在某个年龄段所特有的心理特点.

物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基于学生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如果一种教学方式中课堂教学的展开高于这个基础,学生会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造成“物理很难,我肯定学不会”的畏惧心理.相反,如果课堂教学的展开低于这个基础,学生会感觉物理没有什么可学的.这两种状况都会影响学生对于物理这门课的心理认识和持续学习.因此,物理教学方式的实际应用中首先应当考虑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基础.

认识生物多样性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创新精神 案例教学 物理学科 实践

经济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教育正在改革。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也到不到教学的目的,教学方式急需改革,特别是物理学科是学生们提高专业技能的重要学科,教学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本文根据案例教学在物理学科教学中的优势出发,分析案例教学的价值体现,总结出案例教学的应用方法。

一、案例教学的起源和教学优势

1案例教学的发展

案例教学是来自西方国家的一种教学方法。当时的创建者是美国哈佛学院的院长——朗道尔,并由商学院所采纳,这种教学方式中的案例多数都是商业事件,这种教学方式在使用过程中很具成效,不仅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成绩也提高了。但是,到了1980年,这种教学方法才被重视,而到了1986年,案例教学才真正的在美国卡内基小组的报告书中有所体现,承认其教学价值,并鼓励学校研究和采纳。

2案例教学的优点

案例教学有其特有的优势。第一,教师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就可以积累和收集实际案例,建立案例库非常容易;第二,可以利用计算机设备和多媒体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编辑和排列,不仅让教学内容显的清晰、有层次感,还便于学生们学习;第三,案例教学的表现形式多样。可以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把教学内容多花样的表现出来。例如: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形式。不仅让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还容易让学生们理解;第四,案例教学内容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们养成了勤观察、多思考的好习惯,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也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二、合理的利用案例是达到教学目的有效保障

采用案例教学就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而案例教学方法的关键就是合理的利用案例。因此,我们要注意两点:第一,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合理的选择教学案例,对教学案例进行设计和编排,让教学内容丰富形象,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们的创新能力;第二,可以对教学内容设计问题环节,从而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仅培养了学生们的思考能力,也让学生们对知识的学习更加深刻。

三、案例教学的应用

1提高对物理变化中细节的认识

我们从物理实验中看到的实验现象很短暂,只清晰的记住了实验结果,而对有些细节根本不是肉眼所能观察到的。举例:电磁振荡实验、布朗运动、桌子受到手的加压也会发生变形等。我们拿“弹性碰撞”为例,这个实验过程是个瞬间的过程,学生们很难看清发生碰撞时的变化,这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其进行编排,把碰撞时的细节充分的演示出来,让学生们可以看到弹性碰撞的变化过程,认识到物体在碰撞过程中的变形和产生弹力的变化情况,这就是让形象的内容变得具体,不仅让学生们看到了物理变化的细节,也让学生们认识到了物体的本质,从而让学生们对物理现象的原理有了更深的认识。

2直观的演示抽象的物理现象

抽象的物理现象很难从实验中表现出来,这就需要直观的演示现象,以便学生们掌握规律。例如:电磁场规律、能量学说能。很难用实验来完成教学。这时我们采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呈现,如粒子散射现象,多媒体技术可以形象的表现出放射源射出粒子过程,粒子弹到金箔原子上的路径,多数粒子继续前进,少数粒子被反弹回来。这种把抽象的实验变得具体化,可以直观的演示出其实验过程,不仅呈现了不能开展的实验项目,也让学生们对理论知识有了更深的记忆。

3介绍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提高学生们的创新精神

引入物理学家发现物理现象的案例,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研究热情,提高学生们的创新精神。例如:让学生们了解物理学家在发现物理现象时所遇见的问题,用图片和视频来演示共振、驻波及惯性现象,不仅让学生们从中认识到其他问题,也培养了学生们的发散思维能力,从而具有创新精神。

4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更利于解决问题

在实际案例中,有些实际问题可以利用物理规律及定律进行求解。举例:跳水姿势、鸟撞飞机事件等。我们拿鸟撞飞机事件为例,我们可以利用能量守恒定律对鸟的撞击力进行计算,对飞机所受力进行定级,这种利用物理定律求解的方法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不仅让学生们对物理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刻,更可让学生们把所学知识运用到了实际生活中,体现了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

四、采用案例教学的价值体现

采用案例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培养了学生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我们对其价值进行总结如下:

1现实案例可以让学生们认识到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们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更适应以后的工作和生活。

2实例教学重在培养学生们的专业技能,让学生们从教学内容中认识到职业工作中所遇的问题,从而让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高了学生们的整体能力。

3发挥了学生们的主体作用。让教师布置作业并让学生们自主完成,老师只进行指导和点评,这样充分的发挥了学生们的聪明才智,从而让学生们更有创新精神。

4建立评估体系。让学生和教师都做评估者,对学生们的综合能力进行自评和师评,互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可以突破考试的限制,对学生们的整体能力做出准确的评估,不仅体现了对理论知识的考核,也体现了对学生们整体能力的考核,这样有利于学生们的全面发展,也符合教育发展的理念和目标。

五、结语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了案例教学方法在物理学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这种教学方式是值得采纳和创新的。所以,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继续使用和推进这种教学方法,让案例教学法更好的为教育服务,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钟波兰.案例教学在实践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认识生物多样性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教学案 高中生物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184-01

我国传统教育偏重知识的讲授,轻实验技能和学生自主学习。为此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新课程改革给课堂带注入了活力,使传统课堂焕然一新,生机盎然。而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性是一个很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一、课堂有效性的基本特征

生物课堂的有效性主要是指学生通过高中生物本节的课堂学习,取得具体地进步——在知识、能力和情感方面等。教学有效性的基本特征:①以学生发展为主旨;②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③教学生态和谐平衡等等。

二、教学案的编写要求

首先应该明确:《生物课程标准》、《生物教学大纲》、《江苏省生物考试说明》和教材是教学案的编写主要参考和依据。教学案方便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与具备的经验,主动的学习新的知识,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实施教学活动。

1.教学案的编写要借助于高中生物教材

教学案的编写要依据高中生物教材,要多看《高中生物教学参考》,要体会教材中的教学思路,实验设计,前后逻辑关系。要一课时一个学案,完成当堂课程目标,力争做到课课清、周周练。

2.教学案要有利于学生学习,体现“导”的思想

教学案要有导学提纲,质疑、对抗贯穿始终,在知识的重现、产生、梳理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案的引导下,学习生物学的课堂知识,提高生物学的实验技能。学生按照学案上的指导找出问题:本节新课,《生物课程标准》要求的内容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还有哪些知识点辨别不清?……然后学生在教学案的引导下通过课本自行解决;不明白的可以提出来在小组范围内讨论。这样既解决了存在的问题,又使学生学到了知识,提高了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案中设计的问题在体现“导”的同时,要注重问题的梯度,要满足各层次学生的要求,表达的问题要简洁明确,能突出重点。只要我们老师敢于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运用教学案适当引导、循序渐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将会非常好。

3.教学案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所教学生之间的差异

教学案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层次、爱好不同和认识水平不一样,要考虑学生个体间的差异,要注重知识由简单到复杂的层次性,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提升能力,培养自信。

三、教学案如何编写

(一)课题

要按照本节课教学要求设计,一节课一课时,包括本章名称,本节名称。

(二)教学目标及考点能级要求

要依据《生物课程标准》、《生物教学大纲》的要求,课堂始终贯彻三维教学目标,要依据《江苏省生物考试说明》明确考点能级要求。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生物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由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方法,称之为学科教学的核心知识。突出重点才能使学习“削繁去冗留清瘦”。突破难点才能化难为易让学生茅塞顿开、拾级而上。如讲《酶》这一节时,酶的发现过程是导入,酶的特性是重点,酶发挥作用的本质是难点。

(四)基础知识梳理

古人云:“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基础知识是课堂的核心,在生物教学案的设计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和体会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过程、应用。

(五)拓展与联系

教学案在把握本节教材的同时,可以对有关知识进行拓展与联系,前瞻后连,既能夯实学过的知识,又为下一节课的学习作铺垫。例如:通过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这一主线可以将必修三《生物与环境》这一章节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与联系,对知识进行系统的分析、总结和多角度的认识。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知识的灌输,而是在于学生能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生活实践和概念基础,构建他们自己的高中生物知识网络。

1.拓展重点概念

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需要依据生物学的概念,拓展重点概念,让学生学习并掌握概念的定义﹑背景﹑适用的范围,再逐渐由单个的概念逐渐积累起来,找出其中的联系,逐步建立属于学生自己的概念网络。因此,拓展重点概念是非常必要的。

2.拓展重点原理

高中生物学中有许多知识都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相联系,对这部分内容需要加以拓展和联系。例如学习《光合作用》这一节时科技结合温室大棚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谈起,通过控制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如何对光合作用的过程产生影响,加深对光合作用的认识。

3.拓展生活中的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使教学生活化,充分运用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生物学有关的现象、生活经验,做过的有关实验,使学生身临其境,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生活中常用的加酶洗衣粉为什么用温水浸泡后洗涤效果更好?用冷水或者开水效果却不好?通过案例,让学生感性认识“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接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应的知识,也可以让学生设计实验进一步予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拓展生活中的案例,加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六)例题精析

努力挖掘典型例题的知识落点,生物学的原理,知识背景,从而建立已知与求解的关系,答案的组织。以达到抛砖引玉、举一反三的效果。通过例题精析学生对所学的本节知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巩固,解决生物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显著增强。教师再因势利导对知识作一些必要的点拨、拓展、归纳和总结,使学生明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知识主线,构建知识网络,使学生学会从整体上认识。

总之,运用教学案一体化提高高中生物课堂的有效性,是将高中生物教学改革推向深处的一次大胆的尝试,也是生物教育工作者面临的艰巨而神圣的工作。虽然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甚至是问题,但我会力争做到“授之以渔”,只要我们勤摸索,多总结,从细节入手,从单点突破,必将会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认识生物多样性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学案;公文式学习法;化学教学;教育;恰到好处

文章编号:1005-6629(2007)07-0032-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公文式学习法”是由日本公文公先生创造的一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法。1958年在高中任教的数学老师公文公先生发现自己在小学二年级学习的儿子数学成绩一塌糊涂,他就采取每天补习的方法帮助孩子,他每天用公文纸出一些数学题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坚持每天练习,几个月后孩子就学到初中的内容了。朋友们都把孩子送来补习。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公文公先生创造了一套辅导的教材系列,一套辅导的时间系列、方法系列。

该方法提倡集体学习中尊重学生的个性,给予学生恰到好处的教育。近年来,我在化学教学中遇到了与公文公先生同样的问题,学生基础差,学生厌学等,为了解决问题,帮助学生获得成功,我运用“公文式学习法”理念,编制“学案”进行教学,对于“恰到好处”有了一些认识。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 编制“学案”,给学生恰到好处的学习内容

教学过程老师要有教案,这是人们的共识。老师有了教案,就能按计划地授课,按计划地讲解。其实学生学习也需要有学案。有了学案他们才能有计划地学习。因此,我在书写教案的同时也编制了“学案”。

“学案”要体现学生的学,而不是简单的习题堆砌。怎样体现学生的学呢?

1.1找准学习起点,让学生从恰到好处的地方开始

公文公先生每天给学生的学习材料,本身就是一个学案。

例1:公文教材中的“+1的计算”

这个学习材料是从学生已知的数序出发,给了学生“+1”的解题思路,让学生有条件自己学习。

因此,我认为,在编制“学案”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熟知的知识是什么,该知识与要学习的新知识的关系,然后,从已知走向未知。

例2: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学案(节选)

这个学案就是从初中所学的“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判断氧化还原反应”出发,逐步过渡到“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学生在学案上练习,只需老师稍加点拨,即可获得知识。人类认识世界是从已知到未知,学习同样要从已知到未知。找准了起点,也就是找准了知识的结合点。学生学习就会轻松。

1.2 剖析知识的组成,恰到好处地修补知识的缺失

知识的组成是一个较复杂的系统,任何一个知识点都有其自身的结构。学生对于某一知识掌握不好,不同的学生其原因是不一样的。因此,同一现象的表现,解决的方法要不一样。比如: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牵涉到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已知与未知量的关系、比例式计算等多方面。

在编制学案时一定要剖析知识的组成。分步呈现,使学生的缺失突现出来,让学生知道自己是哪里没学好,老师也知道该怎样辅导。

例3: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学案(节选)

在这一段中,将求混合物中物质的物质的量的步骤全部分解出来,学生一步一步地完成。第1步错了,说明其单位的转换有问题;第2步错了,说明求摩尔质量有问题;第3步错了,说明不纯物与纯物质的转换不行;第4步给出了关键的关系式,这里可以看到计算是否有问题。

“学案”暴露了学生的缺失,无疑是帮助学生找准了补习的方向,也相当于给了学生恰到好处的指导。

1.3体现学习思路,恰到好处地训练思维

知识有结构,认知也有结构。只有当知识的结构与学生的认知结构吻合时,教学才是有效的。

公文式学习的学习材料中,普遍注意了学生的认知结构,象“1的下一个数是2,1+1=2”这就给了学生思维的序,学生可沿着这个序学习、思考,并逐步地变为自身的思维。

我在编制学案时,也有意识地将学习思路埋在题目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训练思维,自觉地接受。

例4:有关物质的量计算学案(节选)

学生通过填空,两次感受了解题的过程,从过程中体会到了解题思路。然后能自觉地运用这一思路来进行解题。当然,解题的方法不止一种,其思路不止一条,然而思维的方式是一致的。在学案中还可以将一题多解的思路呈现给学生,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1.4 给出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

学习的方法有多种,老师在讲解时也不时地将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方法,自主学习。

在学案编制时,也可将学习方法隐含其中,让学生学会学习。

例2氧化还原反应的学案,就是通过引导填空,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习”的方法,学会“归纳总结”的方法。

我在编制化学学习的学案时,注意到了让学生掌握方法。

例5:氧族元素学案(节选)

这里是要求学生阅读填空,并总结性质递变规律。其目的有三:(1)了解氧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2)学会比较学习;(3)学会总结规律。

学生通过前面卤素、碱金属的学习,此时再次运用此法学习,就能掌握了,基本方法在碳族元素的学案中,就只需提出要求表格由学生自主完成。

2运用“学案”帮助学生找恰到好处的学习方式

公文式学习的学习模式是要求天天坚持学习,以集体学习与个别学习相结合。“学案”编制后,该怎样运用呢?是将其统领课堂全过程,还是只把它作为课堂练习或课堂的补充呢?我认为,要运用适合学生的方式统领课堂的全过程,怎样运用学案找准恰到好处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呢?

2.1坚持用“学案”,明确学习任务

“学案”是有计划、有结构的学习材料,不仅体现了学习的内容、方法,更重要的是明确了学习任务。

坚持节节用“学案”,始终做到学生的学习,学生自己心里有数。我在编制“学案”教学的过程,也是从间或走向系统的。

在间或使用“学案”时,我发现凡是有“学案”课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凡是用了“学案”的知识,学生掌握得更为牢固。从与学生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学生觉得“有学案心里就有了底,这节课只要搞清楚学案上的问题就行了”;“有学案就有事做了”;“有学案我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了”。这使我感觉到必须系统地运用学案,坚持运用才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目标意识,坚持运用才会有成效。

2.2灵活运用“学案”,让学生发现自我

灵活运用“学案”是集体学习与个别学习结合的关键。在班级环境中,学生的程度总是参差不齐,学生的接受能力也不相同。而班级授课是集体学习,在集体学习中总会有人掉队。运用“学案”不能搞一刀切,搞整齐划一。对于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老师可以集体讲述。讲述后,让学生完成学案相关内容;而较容易的内容则可采取个别辅导的方式,辅导学生自学完成。

例如:有关物质的量计算这一课时,学案上列出了五种题目类型,其中求物质的物质的量,求物质中离子的物质的量,是公式的直接运用。老师带领学生温习概念,n=N/NA、n=m/M两个公式列在黑板上后,就可以采取个别辅导学习了。而关于混合物中物质的量的计算,则需要集体讲解,纯物质与不纯物质之间的转换,进行集体学习后,再进行个别学习。

有关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识记的内容比较多。学案以教材为蓝本设计,学习的方式是以阅读、观察、记录、归纳为主。老师在学生阅读完成学案的基础上,提高挖掘知识的内涵与外延。带领学生讨论,学会自学。集体学习与个别学习结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学生在个别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自己哪些知识学懂了,哪些不懂,是全不懂,还是个别环节不懂,有针对性地学习。

例6:物质的量学案(节选)

在做这一学案时采取的是个别学习的方法。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①②③这三空,④⑤空就有学生卡壳了。在平时的教学中,从来都会强调第③空,对于④⑤空却会认为学生没问题的。通过个别学习,学生自己发现了自己不懂的地方,老师有针对性地讲解,进行集体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学生在个别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逐步地获得成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学生也可以在个别学习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自觉地运用方法来进行学习。

3 运用“学案”恰到好处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双边齐努力才能取得成功。教师教的积极性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学的积极性掌握在学生手中。学生只有在获得成功后,才会有进一步想学的念头。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成功是保护、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最好方法。

运用“学案”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一次次地尝到成功的滋味,因此,学习的积极性就得到了保护。

3.1 运用“学案”,让学生获得成功

在学案的编制时,我们考虑了将知识细化,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缺失在哪里。学生在做“学案”时找到了自己的缺失,不断地突破缺失,不断地得到肯定,这一过程就是不断获得成功的过程。

我所教的学生中,有一位同学中考考得不好,平时做作业也会留许多的空。老师用要他完成作业的方法去要求他,总也得不到改善。然而在运用“学案”学习后,他觉得学案上很多地方,他能独立完成,同时他也变得爱问问题,爱回答问题了。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他告诉我:“平时作业不知从何入手,而学案总会把做题的过程,每一个步骤都显现出来,知道该怎么做了。”“平时不知道做就是不知道做,问老师,老师讲的又似乎懂,最终

还是做不了。而学案则会使我知道,我到底是哪里不懂,我会让老师告诉我真正不懂的地方。”还有的同学说:“原来我不懂的地方就只是那一点点,看来我会学好化学。”

让学生获得成功,也就保护了学习的积极性。

3.2及时肯定,满足学生成就感的需要

在使用“学案”教学的过程中,要将激励机制引入课堂。及时地肯定学生、表扬学生是必要的。

人在获得成功的时候是需要人肯定的,特别是对于已经历过失败的人。

我所教的学生基础不太好,在历次的考试中败北。“学案”的学习给他们提供了的机会。因此,我只要他们做对了,答对了,总会真诚地告诉他们“真棒”、“不错”。

真诚地肯定、表扬,满足了他们的成就感,学习就变成了一件乐事。学习就变成了一种习惯。

公文式学习法的理念是“追求无限的可能”,帮助学生获得成功。我将在教学中进一步地运用公文式学习法,给予学生恰到好处的教育,帮助他们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公文公[日].公文式数学的秘密[M].大阪日本广济堂出版社.1974年.

[2]公文公[日].提高学习能力的方法[M].大阪日本GOMA书房. 1979年.

[3]公文公[日].追求无限的可能性[M].东京日本公文教育研究会资料. 1995年.

[4]Leslie P・steffe Ferry Gale. 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