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认识动物

认识动物

认识动物

认识动物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实验动物 标准化

实验动物学是经过生命科学的实践活动而形成的,现已成为一门具有自身理论体系的新兴学科。在医学院校中,学生接触实验动物的机会比较较多,很多课程的实验教学中都涉及。随着实验动物学在医学等领域的重要性逐步提升,实验动物的标准化显得极为重要。为此,我们对实验动物标准化的认识和实验动物工作的重要性就要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实验动物的标准化就是培育出符合标准的高质量、高品质的实验动物。医学院校实验动物学就是根据不同学科、需要来进行动物实验选择及饲养。控制实验动物标准化一般来讲,是根据实验动物不同的特性,来制定其饲养的环境、管理的方法、饲料的制作,达到特定的标准。

一、实验动物环境的标准化

要达到实验动物的标准化,就要根据“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标准”来控制实验动物的生产,也要执行实验动物的生产许可证制度。根据不同种类实验动物的生物学特性,制造能够满足实验动物生产、生活的环境要求。如:温度、湿度、换气次数、落下菌数、氨浓度、噪声等。

不同实验动物根据不同的要求要分别饲养在不同的环境中,环境又分为:普通环境、屏障环境、隔离环境三种类型。普通环境设施符合实验动物生产生活的基本要求,我们一般的实验动物管理场所设置的就是这样的环境场所,适合饲养普通等级的实验动物,其饮水应符合GB5749的要求;屏障环境的设置就严格控制人员、物品和环境空气的进出,适合饲养清洁等级实验动物及无特定病原体实验动物;隔离环境的设置就是采用无菌隔离装置保存无菌动物,适合饲养无特定病原体、悉生及无菌实验动物。这三种环境的级别是生产不同等级实验动物的基本条件。屏障和隔离环境内实验动物的的饮水必须经过灭菌处理。对待不同环境中饲养的不同等级的实验动物,应按照相应的实验动物管理标准及微生物控制标准进行饲养、管理。

二、实验动物饲养管理标准化

实验动物饲养管理的标准化,一般可分为:人员管理标准化、饲养管理标准化和生产材料标准化。

1.人员管理的标准化一般是指:实验动物饲养人员、实验动物管理人员、动物实验人员等所有的从事实验动物工作人员,必须经国家或省级制定部门参与学习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并且定期参加实验动物继续教育、考核等。

2.饲养管理标准化一般是指:按照不同等级、不同物种的实验动物分门别类饲养在不同环境中,根据其特点,制定相应的饲养流程、饲养密度及特定的饲料和饮水等。要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保证实验动物在舒适的环境中生长、繁育。

3.生产材料标准化一般是指实验动物所使用的笼具、器具、垫料的标准化。根据不同等级的实验动物使用不同的生产材料,这些生产材料必须是专业生产厂家供应的,符合国家标准的。

三、动物实验的标准化

要达到动物实验的标准化,概括来说一般是指在医学研究中怎样正确的选择和应用各种标准化的实验动物。

1.动物实验人员的技术因素:在动物实验中,从实验设计、实验准备到动物实验的实施,实验人员的技术水平起到很到的作用。能够正确的将实验动物固定、麻醉、给药、手术及术后护理,是动物实验的结果得以保证的重要流程,也是“动物福利”得以体现。

2.环境控制因素:动物实验的环境与实验动物生产、生活的环境一样,分为:普通环境、屏障环境和隔离环境。在同一个实验室内不能同时开展不同动物、不同等级的动物实验。

四、结语

我国从1988年开始就颁发了《实验动物管理条例》,这个条例是我国实验动物管理工作的第一个法规,标志着我国的实验动物工作向标准化、法制化迈进。至今已经过二十多年,我国的实验动物科学事业从无至有、至如今被人们重视起来,已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

认识动物范文第2篇

《物体运动的速度》是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我们采用粤教版教材.《物体运动的速度》这一课题的三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明确的.在共同教学设计的基础上,经过与该老师的交流协商,由他进行课题引入和平均速度部分的教学,由我以探究实验活动方式处理平均速度向瞬时速度的过渡,再由他根据活动的结果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得出瞬时速度概念,最后由我进行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辨析,加强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进行课堂小结.

从实际授课看,该教师授课时间约25分钟,我授课时间约15分钟,学生课后反馈达成了相应的学习目标.但是在由我主要进行的,也是本节课重难点的教学内容――“经过实验探究活动,由平均速度向瞬时速度过渡”环节上,由于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从而导致教学活动的组织、重难点的突破、最终的课堂学习目标都有所损失.同时更可惜的是,这一部分本应该是体现物理学科思想性和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思维的教学意图和追求没有到位.

1从学科思想和学情分析找不足

本节课我的设计意图是将粤教版教材中的一个理论探究活动实验化――教材中通过一个“讨论与交流”,让学生研究物体在一副图片中A点的瞬时速度,并且假设物体分别沿ABCDE、ABCD、ABC、AB四段曲线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5 s、0.9 s、0.4 s和0.1 s,通过测量和计算求四段平均速度后设问“哪一段曲线运动轨迹上的平均速度能较精确的反映物体经过A点时的瞬时速度.”

我的做法是,让学生通过使用DIS实验系统,以两光电门的联动方式测量“和谐号”动车模型在经过一棵树木模型附近的平均速度,并且逐渐减小两光电门的间距,直至两光电门紧靠树木模型,让学生比较测量结果,并体会“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个时刻或某个位置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它等于在这一时刻附近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这一富有代表性的物理学科思想.考虑到瞬时速度的定义,我认为这种思路是更能体现某点瞬时速度就是“不断减小曲线轨迹的长度,求出越来越短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从而不断逼近物体在A点的瞬时速度”.也呼应了教材中“宽度一定的物体经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就可以用物体经过光电门短暂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去替代.”的提法.

实际教学中呈现的情况是:学生的确测量出了几组不同位移情况下的平均速度,但是其思维活动水平仅停留在“操作”上,认知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测量的更精确等问题上,并没有把思维的中心放在这几组结果和内在关系的寻求上.使得整个探究活动的“形式主义”较严重.学生没有很好的自发的寻找到一种获得“瞬时速度”的方法,更谈不上由此认识到“再精确的测量,也是测平均速度,我们只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用平均速度代表某点瞬时速度”的问题,乃至不能认识瞬时速度本身的重要物理意义,造成了学科思想培养的缺失.

学生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是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对活动本身意义认识不到位造成的.为了活动而活动,为了探究而探究,重形式轻内容,重知识轻思想;另一方面是教师对学情的认识不足,由于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中也没有很好注重思维的培养,学生在这个阶段是很难在课堂较短的时间内,从具体的情景,抽象出物理本质的.如果不能从中抽象出物理本质,自然就不能很好的实现教师预想的过度和生成“瞬时速度”的概念.这属于教师设计上的偏颇造成的学生呈现出“活动很热烈,热烈过了就过了”的情况,这也是现在课堂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情况,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加以改变.

2从学习过程和时间分配看弱点

该活动设计导致的学生学习过程呈现出如下情况:在教师介绍实验装置和强调注意事项后,学生进行了分组的探究活动.同学们有的记录数据,有的控制小车,有的操作计算机,有的计算平均速度.特别是在活动过程中第一组同学出现了测量失误,又立即重新测量.两位教师在这个过程分组进行指导,获得了实验数据――三组不同的平均速度.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看,这些活动对学生的学习、对物理思维的培养是非常有限的.它可能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但这并不属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达成中的核心要素.

从时间分配的角度看,这部分活动实际持续了约9分钟,占我所掌控的教学时间的60%,这造成了后续的教学环节,特别是对瞬时速度的深入理解,对通过“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比较来深入理解“瞬时速度”,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思维、学科思想等重要活动时间的受到挤占.在“例题与练习”上也没有办法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思考.因此就学生现有认知水平来说,削弱了学习目标的达成.

3从思维培养和终生发展谈认识

综合以上两个主要的不足,我对物理课堂中的探究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有了几点新的认识:

认识动物范文第3篇

一、超前认识概念的内涵

超前认识是指主体在实践活动基础上,立足并超越当前现实状况而对于尚未出现或发生的自然事件或社会事件以及人们未来实践活动过程、结果及其效应等的一种前瞻性认识。

超前认识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的认识对象,是一种不同于一般认识的特殊认识形式,它在整个人类认识形态中占有特殊地位,具有自身的特殊规定性。

第一,超前认识以事物的时间特性所规定了的事物的未来形态为认识对象。事物的未来形态,是事物作为时间链条中的过程性存在的三种具体样式之一,它同事物的过去形态或现状一样,都能成为人的认识对象。事物的未来形态也就是未来的事物,它包括未来的自然事物、社会事物和人类实践活动三个基本方面。未来自然事物的出现或演变、未来社会事件的发生或发展以及人们未来实践活动的过程、结果及其效应等,共同构成超前认识的对象域。对象域的相对独立性,决定了超前认识作为人类认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超前认识是对未来的一种整体的观念把握,它不仅包括对自然状况下客观事物变化的预见性认识,也包括对人类实践活动及其结果和效应的提前反映;不仅包括对制约着社会实践的自然、社会因素和条件以及它们的变化的超前认识,也包括对符合人的需要的理想客体(现实中不存在将来也不会自然产生)的观念创构。

第二,超前认识是一种以实践活动为基础,根植于现实而指向未来的认识。超前认识是指向未来的一种认识活动,其所认识的对象及其活动过程并非是现存的,而是将来才会产生或出现的。从内容上看,它既有对客观事物未来变化趋势和状况的前识,又有对人们的未来实践活动的过程、结果及其效应的前识,也有对现实中还没有也不会自然产生的人的创造物的前识。就其实质而言,超前认识是主体理性思维对事物未来的可能状况的提前反映。超前认识超越现实指向未来,但超前认识必须以人们的实践活动为基础,以人们对对象现已暴露出的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为根据。一般说来,人们的现实实践活动的水平愈高,实践的广度和深度愈强,相应地,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揭示就愈发客观、准确、可靠,超前认识也就愈发清晰、准确和科学。

第三,超前认识还具有深刻的人类学本体论内涵。正如前述,超前认识是作为主体的人立足并超越于当前现实而对事物未来变化的可能状况的一种前识。这里所谓的“当前现实”是包括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内的现实世界。人的生存和发展总是既立足于现实而又趋向未来的,这是由人之趋向未来的本性决定的。人按其本性是不会消极地、被动地接受“给定”的现实的,而是总在积极主动地追求和创造理想的未来世界。在这个意义上,人可以说是追求和创造理想世界的动物。正因如此,我们说人的需要的开放性,决定了人之趋向未来的本性,而这恰是人类之所以进行超前认识的根本原因,是超前认识产生和发展的最终根据。超前认识这一人本主义规定表明,对超前认识的确认不能仅限于对现实世界的未来可能状况的事实性的知性预测,而应立足于对人类自身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终极关怀。超前认识不仅属于知性范畴,它不仅要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而且也要回答“世界应该怎样”、“人应该怎样”的问题。这样,对超前认识的确认就离不开对人的需要、价值、理想、愿望等的人本学意义上的追问。

二、超前认识的本质

超前认识,作为人类认识形式之一,与其它一切认识具有共同的本质——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不管人的认识是多么复杂,认识的本质都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一方面强调认识对客观世界的依赖性,主张一切观念都来自经验,同时又明确承认,认识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看来,反映性与创造性是认识的两种属性,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包含、不可分割。一方面,反映是创造性的反映,反映中包含着创造;另一方面,创造是反映中的创造,是在反映的基础上进行的创造。

超前认识,作为人类认识活动的特定形式,具 有特殊的认识对象及认识关系,这使得超前认识本质上具有不同于一般认识的特殊规定性,即它是突出地体现了人类认识的目的性和创造性特征的能动反映。超前认识是主体立足并超越当前现实而对事物未来发展变化的一种前瞻性的认识。相对于现实来说,未来仅是一种趋势或可能,是现实未来发展的各种可能性的综合,其中既有好的、合乎主体需要和利益的可能性,也有不好的、有违主体需要和利益的可能性。要实现科学合理的超前认识,主体不仅要在现实的规律性认知的基础上对未来的各种可能性进行提前反映,而且还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自身的需要、目的、能力、本质力量等自觉地融入各种可能性的分析、比较、权衡和抉择的认识过程中,力求实现对最符合主体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可能性的观念占有。可以说,超前认识是未来事物和人类未来活动及其结果的观念存在形式,它本质上是主体对事物未来发展变化的诸多可能性的能动反映,并突出地体现了人类认识的目的性和创造性特征。

首先,超前认识是具有鲜明的实践目的性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无论是在对未来自然事物的超前认识之中,还是在对社会事物的超前认识之中,抑或是在对未来人类实践活动的超前认识之中,实践的目的性都有着鲜明的体现。人的活动是经过头脑思考的,是在一定的意识支配下进行的,因而总是具有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活动的目的性特征。人能够使自己的意志和行动服从于自己所确立并为自己所意识到的目的,这在超前认识上有着充分体现。与同步认识相比,超前认识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对现存事物合规律的真理性认识,而且在此基础上结合主体的需要和能力在头脑中判断前识事物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势和前景及在观念中超前设定出未来实践活动的目的及其观念模型,从而规范和指导人类改造自然、社会的实践活动,藉以满足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目的性是超前认识之所以能适应人类改造世界创造未来的实践需要而产生、发展的主要原因,其深层关怀在于对人类自身存续发展的终极思考。在超前认识中,主体根据对现实世界事实性认识所反映的客体规律和事物现有变化迹象,推测事物的未来状况,以提前为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的实践活动提供科学、合理的对象背景;同时,主体在反映现存世界的基础上结合主体创造未来

的需求,预先确立实践的主体意向。不仅如此,在超前认识中,主体还根据对客体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和评价,在自觉意识到自身需要,并将其作为改造客体的行为动机的基础上,在观念中超前设定、确立起未来实践模型,其目的在于求得未来实践过程、结果及其效应的最优化。超前认识,作为人类认识形式之一,本质上是主体对事物未来状况的提前反映,它集中体现了人的活动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前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具有极强的目的性。

其次,超前认识是具有突出的思维创造性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超前认识永远是对未来事物的探求和追索,而未来作为现实世界变化发展诸多可能性的本身没有固定的模式和预成的结果,它总是随着客观现实的变化而处于变动不居的状态。因此,在指向未来的认识道路上存在着大量信息空白和逻辑缺环。为了认识和把握未来世界,认识主体就必须依靠超前性思维创造性地重组信息以突破现实与未来之间的信息空白和逻辑缺环的束缚与限制,完成从已知到未知、由现实到未来的超前认识。可以说,认识对象的不确定性为超前认识的创造性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超前认识的创造性,正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形态。一般认识以现实事物为认识对象,以求得揭示合乎客观事物内在本质和规律的真理性认识,而超前认识则是以事物的未来变化发展为认识对象,其认识关系中超越现实指向未来的特性,要求主体在超前认识活动中不仅要反映客体现状,更要关注客体未来,不仅要回答事物未来是什么、会怎样,更要解决事物未来应如何、应怎样。超前认识的创造性不仅体现在主体借助想象和假设等思维形式将客观事物的现实与未来状况之间的信息空白和逻辑缺环连接起来,实现人在观念中对客观事物未来发展趋势、前景的预先把握;而且

还体现在主体通过揭示事物的未来相较现实未曾或有待实现的客观真理性和客体价值性及对其评估而在头脑中进行观念实践和理想物的创造。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超前认识的本质仍然在于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但是,与一般认识有所不同,它最充分地展现了人类反映世界的能动性。

三、超前认识的主要特征

超前认识,作为人类诸多认识形式之一,是主体对事物未来状况的一种能动反映。认识对象及相应认识关系的特殊性,决定了超前认识具有不同于一般认识形式的特殊属性或特征。

第一,超前认识具有鲜明的超前性。所谓超前性,首先是指它超越了现实事物的界限,是主体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对客体运动规律的揭示和把握,而对现实事物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的提前反映。超前认识虽然是从现实的事物出发的,但它并不停留在事物的现存状况上,而是 根据对现实事物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揭示而预见到事物未来的发展状况,形成对未来事物的预先的观念把握。超前认识的超前性还体现在它总是走在现实实践的前面,这集中体现在对未来实践活动的超前认识上。这种超前认识以未来实践为反映对象,通过预测、制定目标和设计、选择行动方案及对实践结果将会引起的变化及将会产生的各种时空效应的事前评估等形式而为未来实践提供指导。

第二,超前认识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超前认识的不确定性,是由超前认识的主、客体及其关系的特性决定的。超前认识以当前现实状况的未来发展变化的诸多可能性的综合为认识对象,认识对象的不确定性是造成超前认识的不确定性的客观原因。而主体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及其在超前认识形成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的局限性,则是超前认识具有不确定性的主观原因。超前认识是主体在观念中对现实事物的未来发展变化的超前反映,是事物未来发展与变化的种种可能性,以“现实”的形式存在于主观之内的过程,同时又是对这种种可能性所包含和具有的现实性进行观念内的比较、鉴别、选择,从而寻找出在主体看来最具有现实性的可能性来加以把握的过程。这决定了超前认识主要是一种主观之内的思维操作。与对现实事物的认识不同,超前认识的认识形式主要是想象、假设和推测。事物的未来状况并非实存于当前的现实之中,人们对它的认识和把握无法借助客观的观察或科学的实验,而只能通过运用想象、假设和推测等思维形式。想象、假设和推测等使未来超前地“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之中,使人们在其所展示的各种未来图景和诸多可能性中作出抉择,从而为人们的未来活动提供方向性的指导。正是通过想象、假设、推测等认识形式,人们

才得以在未来的事物和未来的活动还没有成为当前事物的时候,就已经观念地反映了这些事物和活动。超前认识借助想象、假设、推测等思维形式对未来的世界进行观念把握,但它并不仅仅只是一种主观臆造,而是以人们对当前的现实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揭示的同步认识为前提和依据的。一方面,人们对现实世界的同步认识不可能完全穷尽现实世界的所有方面,因而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现实世界的未来趋势和前景也并不可能完整地、确定地出现在现实世界之中,反映事物未来趋势和前景的超前认识较揭示现实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同步认识具有更大的或然性。超前认识结果的或然性,是超前认识不确定性的又一表征。

第三,超前认识具有突出的能动创造性。超前认识是主体立足于当前现实状况,通过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所作出的对客体运动的趋势或前景的能动反映。超前认识的创造性,首先表现为思维形式和思维方法的创造性即理性思维的创造性构想,也就是通过对事物本质的理性的创构形成某种猜测、假说或假设性理论。人类认识过程是渐进与跳跃的统一。如果只有逻辑性的渐进认识,而无主体在信息加工活动中对某些信息空白和逻辑缺环的跨越,就只能“等待构成定律的材料纯粹起来,那么这就是在此之前要把运用思维的研究停下来,而定律也就永远不会出现”。同步认识如此,超前认识更是这样。超前认识,是以未来这一现实中尚未出现却植根于现实的本质规定之中的诸多可能性的综合为认识对象,其可供参照的确定信息更少,逻辑缺环更多,因而超前认识的实现更离不开主体跨越信息空白和逻辑缺环的能动性的发挥。创造性重组信息的想象和假设,是主体完成超前认识的最基本的思维手段和方法。超前认识的思维方法——想象和假设都是对事物未来状况的猜想,它们本身都是一些创造性的思维方法。超前认识要求认识主体采取多角度或全方位的发散思维,突破思维定势,打破原有理论的框架束缚,大胆地进行猜想。在超前认识中,每一种猜

想的内容都必然具有指向未来的新颖独创的特点。

超前认识的创造性还表现在思维对象及思维结果本身具有的创造性,这集中地体现在主体对未来的实践活动过程、结果及其效应的超前认识之中。实践是一种通过改造现实世界而达到创造未来的对象性活动。以未来实践为反映对象,通过预测实践结果、制定实践目标和设计、选择行动方案等形式为未来实践提供蓝图的超前认识,必然也具有创造性的特点。此类超前认识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主体在反映客体的本质、规律的基础上,根据主体的需要和愿望,在观念中创造性地设定实践的目的和实践活动的观念模型的过程。此外,超前认识的创造性特质还体现在主体借助创造性构想在观念中把客观事物的尺度和人的内在尺度有机地统一起来,按照人的需要对现实事物进行观念的分解和综合,创造出现实中并不存在也不会自然产生但却符合人的需要的理想客体上。

第四,超前认识具有强烈趋向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的特性。超前认识所反映的是事物的未来,而不是其当下的现实。在观念中超前地把握事物的未来,让事物的未来状况以“现实”的形式超前存在于人的主观之中,是超前认识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使得超前认识不仅要反映和遵循事物自身发展变化的内在本质和规律,而且贯 穿着人的内在需要和主观要求。超前认识,与只告诉人们事物“是什么”、“是怎样”以解决认识与对象的符合或一致的同步认识不同,而应该是“做些什么”、“怎么做”的观念:一方面作为主观要求的意向,它体现了人的需要、价值、理想、愿望等是人的活动的主旨;另一方面作为对客观事物反映的各种知识,它体现着事物自身运动的内在本质和规律,是人的活动必须遵循的客观前提。因此,超前认识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了科学的根据,具有强烈趋向于实践并指导实践的特性。超前认识的实践特性首先体现在主体思维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揭示而作出的有关客观事物的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势和前景的判断性前识上——它反映着为必然性所制约的一事物向他事物转化的确定趋势即事物如何转化为他事物、转化的过程和内容,从而把事物发展前后相接的两个过程连结起来。这就是说,超前认识不只是对现实事

物的认识,而且是对事物未来发展变化的提前反映。正是对事物未来发展变化的过程和内容的判断性前识,才使得超前认识以肯定或否定的形式影响、制约着人们当下的现实实践,并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人们进行变革现实的物质实践活动的方法、途径。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势和前景的提前反映,它通过建立关于社会发展的理想观念、制定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切实可行的理想目标,而唤起、鼓励、激发人们以自觉的实践活动改造现存世界,实现社会进步和人的解放。超前认识的实践性还集中体现在它对未来实践活动过程、结果及其效应的提前反映,亦即建构未来实践观念模型的过程上。它内在地要求主体在头脑中对未来实践的目的、对象、条件、方法、手段、步骤、途径、措施及其整个活动过程不断地进行观念的分解、组合,再分解、再组合,以便制定合理可行的实践计划、方案、措施等,进而规范、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以求达到实践的最优化。可见,超前认识的本性就在于它能否定自身的认识形式,使自身对有关事物未来状况的前瞻性观念把握变成未来的实践活动本身或成为未来实践活动过程或结果的一个方面、一个环节乃至全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超前认识实现了实践和认识的内在统一,从而具

有强烈的实践性。

四、超前认识的基本形式

超前认识是主体立足并超越现实事物而在头脑中对事物的未来状况进行的能动反映。事物的未来状况并非浑然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它作为事物的过程性存在的三种具体形态之一,同事物的过去、现实一样都包括自然事物、社会事物和人类实践活动三个基本方面。而且,自然事物、社会事物和人类实践活动,作为不同形式的客观存在,具有各自的存在形式、组织结构、本质属性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等。这三种不同对象的超前认识,各有其特殊的认识规定、认识要求、认识途径和方式。我们将对自然事物、社会事物和人类实践活动的超前认识分别称之为自然预见、社会预测和决策认识,它们构成了超前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

超前认识基本形式的上述区分,与人们从主体意识方面把超前认识划分为经验形态(感性形式)的超前认识和理论形态(理性形式)的超前认识的传统观点根本不同,而具有深刻的认识论意蕴。

首先,自然预见、社会预测和决策认识分别形成、独立于人类认识的不同发展阶段,标志着人类认识自然、社会及其自身能力和水平的不断增强和提高。在人类历史的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和认识水平的限制,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把握是懵懂的主观臆想,有关自然、社会和人类实践的认识驳杂混同,虽然其中不乏以事物未来状况为认识对象的超前认识,但那时的超前认识并没有自然、社会和人类实践三维度的自觉区分,而且往往包含着某些神秘甚至迷信的成分,超前认识尚处在混沌的萌芽状态。后来,随着人类生产水平和认识水平的提高尤其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和迅猛发展,人们可以透过自然界的现象而揭示自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对自然事物的未来变化的超前认识。在自然预见产生和发展的同时,人们对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现象(事件)的未来变化也进行这样或那样的认识尝试,但真正科学意义上的社会预测,则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并使社会科学和社会认识成为真正的科学以后才逐步形成的。前马克思主义时期,人们或者把社会现象(事物)看作有意识的人的主观意志自由创造的产物,把社会历史看作纯粹偶然事件的堆积,否认社会运动变化有其自身内在的必然性和规律性,从而根本否定对社会事物未来状况进行超前认识的可能性;或者把社会现象(事物)看作某种超验的“绝对精神”、“神”或“上帝”创造或衍生的结果,认为社会历史不过是“绝对精神”或“上帝”自我创造、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过程和结果,社会事物的未来状况就是“绝对精神”或“上帝”的预先确定的既有存在,从而把对社会事物未来状况的超前认识归之于对“绝对精神”或“上帝”的认识乃至信仰。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才真正使人们对社会事物未来状况的超前 认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主观意志论和神学目的论的困扰和纠缠,而获得自身本应具有的科学地位。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是历史主体以自己的生产劳动为基础并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不断地扬弃社会的过去而得到社会的现在和未来的发展的过程,社会历史本质上是一个合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社会现象(事物)不过是人的活动的过程或结果而已;社会历史规律即“人们自己的活动的规律”。这不仅为一切以社会存在及其发展变化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和社会认识奠定了客观基础,而且为人们对社会事物的未来状况的判断性前识提供了客观根据和科学保证。真正科学意义上的社会预测由此产生。决策认识,作为人类实践活动自由自觉展开的最直接的认知准备和观念前提,则是人们在科学揭示和把握自然事物、社会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基础上,适应当代人类实践活动的现实需要而产生的。在现当代,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实践的规模日益扩大,实践能力日益增强,其作用的范围和时空效应也愈发深广,其间一系列危及人类自身存续和发展的反主体性效应问题接踵而至。这迫使主体不得不自觉反省与规范自己认识和改造自然及社会的实践活动,以求实践合理性的完满实现。于是,通过对未来实践活动的过程、结果及其效应的思维模拟和逻辑预演,而选择、确定符合满足主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最佳的实践观念模型的决策认识应运而生。自然预见、社会预测和决策认识作为超前认识的不同形式分别形成和独立于人类认识的不同发展阶段上,是人类认识能力拓展和水平提高的历史明证。

其次,自然预见、社会预测和决策认识具有各自不同的认知规定和要求,科学合理的自然预见、社会预测和决策认识所反映和遵循的认识根据不尽相同。自然预见是以自然事物的未来状况为认识对象的超前认识。自然界的事物及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外在于人本身的,它们有着自身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并不以主体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会因主体需要与否而有所改变。在自然预见中,被认识的自然对象在认识主体看来是一种异己性的事物。主客体异己性认识关系要求人们在进行自然预见活动中,自始至终都必须坚持普遍真理性的客体尺度,即根据自然客体自身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和要求,而对自然客体的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势和前景做出推测性科学说明。社会预测是以社会现象(事物)的未来状况为认识对象的超前认识。任何社会现象包括社会本身都离不开人的活动,都不过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人的活动及其结果而已。人们对未来社会事物进行预测实际上也就是在观念中预先把握人自身的活动及其人本身。社会预测客体与预测主体人的活动是直接统一的,这决定了人们在进行社会预测时,必须反映和遵循社会客体尺度和主体的价值尺度相统一的认识原则:一方面要穷究社会客体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以便为社会预测的确立提供科学的认知根据;另一方面要兼及主体的内在需要和目的,以解决社会预测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自我涉及、认知与评价的相互渗透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等问题。决策认识是以人们未来实践活动的过程、结果及其效应为认识对象的超前认识。它是主体在实践活动之前在观念中对未来实践活动的目标、方法、手段、结果及其效应所作出的超前设计和对策决定,其目的在于通过对未来实践活动的思维模拟和逻辑预演而从诸多实践可能性中选择、确定最佳的实践观念模型和行动计划、方案,藉以付诸未来物质实践以创造或实现符合满足主体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理想客体或实践预期。科学合理的决策认识首先必须反映被改造客体的外在尺度。决策主体只有在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合规律”、“是怎样”的事实知识性的层面上,自觉地按照事物自身的尺度建构起合理的决策认识,才能使人们未来实践活动有更多、更大的自由,决策认识的对象化和现实化也就更加顺利;其次,科学合理的决策认识必须自觉地反映实践主体的“内在尺度”即主体的需要、目的和利益。决策认识,作为对未来实践活动过程、结果及其效应的提前反映,并不是单纯为了掌握客观事物的自在性的知识,而是为合乎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并按照主体内在尺度去有效地变革事物使其为满足人们的需要和利益服务。可以说,决策主体越能客观正确地把握自身的需要和愿望,未来实践的目的就越明确和可靠,实践观念和行动计划方案也就越真实和可行。

认识动物范文第4篇

A.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

B.人类的纯思维活动

C.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D.动物的本能活动

E.社会的、历史的活动

4.2.下列活动哪些属于实践的基本形式(ADE)。

A.农民种地

B.医生诊病

C.学生读书

D.司法人员办案

E.科学家做实验

4.3.关于认识主体下列哪些观点是正确的(ABCE)。

A.认识的主体必须是有意识的存在物

B.认识的主体必须是社会的存在物

C.认识的主体是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

D.认识的主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所指向的事物

E.认识的主体包括个人、集团和类三种形式

4.4.对于研究者来说下列现象属于认识的客体(ABCDE)。

A.自然现象

B.社会现象

C.现实的人

D.主观精神

E.客观化精神

4.5.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是(BCD)。

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B.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C.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D.相互作用的关系

E.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4.6.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CD)。

A.认识是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过程

B.认识是人脑中固有的

C.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D.认识能够与被认识对象相一致

E.认识来源于某种“客观精神”

4.7.不可知论的代表是(BE)。

A.柏拉图

B.康德

C.黑格尔

D.费尔巴哈

E.休谟

4.8.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坚持(ABCDE)。

A.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

B.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C.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

D.世界是可知的

E.实践与认识的具体历史的统一

4.9.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缺陷是(DE)。

A.不坚持从物到思想的认识路线

B.不坚持可知论

C.否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D.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E.不懂得认识过程的辩证法

4.10.必须坚持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因为(AE)。

A.离开感性认识,就没有理性认识

B.理性认识就是感性认识的不断积累

C.感性认识不可靠,理性认识才可靠

D.理性认识不可靠,感性认识才可靠

E.要反映事物本质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4.11.要正确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的条件是(BCDE)。

A.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

B.在理论转化为大规模的实践以前,要经过一系列的试验

C.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D.把理论转化为行动的目的和计划

E.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4.12.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的意义在于使理性认识(ABCD)。

A.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

B.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现实力量

C.接受实践的检验

认识动物范文第5篇

A.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

B.人类的纯思维活动

C.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D.动物的本能活动

E.社会的、历史的活动

4.2.下列活动哪些属于实践的基本形式(ADE)。

A.农民种地

B.医生诊病

C.学生读书

D.司法人员办案

E.科学家做实验

4.3.关于认识主体下列哪些观点是正确的(ABCE)。

A.认识的主体必须是有意识的存在物

B.认识的主体必须是社会的存在物

C.认识的主体是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

D.认识的主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所指向的事物

E.认识的主体包括个人、集团和类三种形式

4.4.对于研究者来说下列现象属于认识的客体(ABCDE)。

A.自然现象

B.社会现象

C.现实的人

D.主观精神

E.客观化精神

4.5.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是(BCD)。

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B.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C.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D.相互作用的关系

E.思维与存在的关系

4.6.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CD)。

A.认识是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过程

B.认识是人脑中固有的

C.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D.认识能够与被认识对象相一致

E.认识来源于某种“客观精神”

4.7.不可知论的代表是(BE)。

A.柏拉图

B.康德

C.黑格尔

D.费尔巴哈

E.休谟

4.8.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坚持(ABCDE)。

A.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

B.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C.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

D.世界是可知的

E.实践与认识的具体历史的统一

4.9.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缺陷是(DE)。

A.不坚持从物到思想的认识路线

B.不坚持可知论

C.否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D.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E.不懂得认识过程的辩证法

4.10.必须坚持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因为(AE)。

A.离开感性认识,就没有理性认识

B.理性认识就是感性认识的不断积累

C.感性认识不可靠,理性认识才可靠

D.理性认识不可靠,感性认识才可靠

E.要反映事物本质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4.11.要正确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的条件是(BCDE)。

A.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

B.在理论转化为大规模的实践以前,要经过一系列的试验

C.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