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发育生物学研究方向

发育生物学研究方向

发育生物学研究方向

发育生物学研究方向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物物理 交叉学科 研究生培养 创新能力

当今,科学技术综合化、整体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自然科学各学科间相互交叉、渗透,形成了一系列新兴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综合性学科。学科交叉融合成为了优势学科的发展点、新兴学科的生长点、重大创新的突破点,同时也是人才培养的制高点。进入21世纪后,随着生物科学的飞速发展,物理学与生物学的交叉成为一个重要趋势,物理学中的理论模型、实验技术和计算方法在生物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一些具有创新性、对生命科学和医学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的物理新技术正是在跨学科研究中发展起来的[1]。因此,国外许多研究型大学纷纷成立了生物、物理和工程学的跨学科研究组织,并积极开展交叉学科研究生教育[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跨学科研究和研究生的培养处在一个起步阶段,相关的教育模式还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3]。如何借助跨学科研究,使研究生教育与现代科技的交叉渗透整体化发展相适应, 是研究生培养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和加强的课题。因此,本文以生物物理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为典型研究范例,对交叉学科研究生教育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并阐述实践中探索的具体方法和措施。开展生物物理交叉学科研究生教育模式探索,有利于加强学科建设,促进传统优势学科物理学、光学和生物学的发展,培育和造就新的优势学科,催生新的研究方向;有利于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创造性,造就具有复合知识结构、能力与素质的创新人才;有利于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具有多学科知识背景的跨学科带头人的迅速成长,为申请国家重大科技课题储备人才。

一、构建交叉学科研究组织和平台,发挥现有学科优势与特色

成立跨学科研究中心、交叉学科研究实验室等跨学科组织,以此学术组织汇集来自不同学科、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研究生一起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促进不同学科间的实质性渗透、交叉和融合。美国许多著名的研究型大学,如麻省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拟定了“Bio-X”计划,组建了跨物理学和生物学的研究中心,把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集中到共同的生命科学问题研究中去,以便更好地发挥物理学的思想、理论、技术和方法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作用[4]。北京大学成立了“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 开展生物、医学、物理学、工程学跨学科研究,培养交叉学科的复合型优秀人才,在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5]。

建立交叉学科研究组织和平台, 是开展跨学科学术研究的重要保障。在此方面,以我校光学国家重点学科和生物工程教育部重点学科为依托,建设了生物单分子操纵和光量子生物探测交叉研究中心;依托我校物理电子学科,建立了生物物理测量交叉研究实验室;依托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建立了神经生物信息学交叉研究室。吸引物理学、生物学、电子信息等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和技术力量,引进了日本理化研究所蛋白质结构研究方向的科研人员,并以此跨学科研究组织为基础,申请国家重大研究课题、国际合作项目以及重大专项课题。以教师的科学研究项目为导向,组建了三个交叉研究学术平台:(1)生物光,以生物光子学与激光医学为重点,开展生物单分子操纵和光量子生物探测交叉研究,利用光学测量手段探测各种生命信息,研究生命系统中的光效应,开发新型生物光学材料和光生物传感器;(2)生物电,主要在细胞生物电、神经生物电以及生理电信号检测方面进行理论和应用交叉研究,以电子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控制科学为背景,以脑-机交互和脑控机器人研究为重点突破,进行前瞻性、交叉性的基础应用研究;(3)生物磁,进行了生物弱磁测量和生物电磁效应的交叉研究,以生物弱磁测量方法和磁场对细胞膜离子通道特性影响的实验为突破,在理论方法和实验技术上进行生物物理交叉学科研究。这些学术研究组织和平台的建立,为研究生进入交叉学科前沿技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效提高了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效率。

发育生物学研究方向范文第2篇

①要从多视角、多层次细化角度进行研究;②要从体育科学与其他学科相互融合和渗透角度进行研究。按照这两个基本点,文中设计了一个包括一般基础学科、对象分类学科、运动技术学科、人文社会学科和生物自然学科等5个学科群组组成的21世纪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的景象。1前言从科学发展史的视角看,对体育的研究始于本世纪之初,由于体育研究成果的不断积累,到了本世纪中期,体育科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科学百花园中占有一席之地。嗣后,由于体育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又派生了许多分支学科,至今,体育科学已发展成为一门包括众多分支学科、具有完整结构的综合性科学。本文在论述体育科学内涵和体育科学已有分支学科的基础上,对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以求教于同仁。2体育科学的内涵由于国内外学者对“科学”和“体育”的概念均有不同的理解,所以,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体育科学的定义没有完全一致的认识。国际体育情报协会名词术语委员会出版的《体育运动词汇》把体育科学定义为:“有关身体练习的全部知识,这些知识是同整个概念体系相联系并作为一种理论——它确定那些可以预见、评价和证实社会生活实践中生物学精神的效果的原则。……它的研究对象,是处在社会整体化过程中,借助于身体练习以求机体与心理得到改善并提高其社会效果的人。”(注:中国体育概论.中国体育概论编写组,1986.8)德国的《体育百科词典》认为:“体育科学是一个从单项学科的各个专业角度出发,专门针对体育运动及其分支的科学研究、学说和实践体系。它是一门联系实践的、由多种系统知识组成的综合科学。”(注:中国体育概论.中国体育概论编写组,1986.8)日本著名体育理论家前川峰认为:“体育科学是研究借助于身体练习而形成人的原则和法则,增进健康,发展身体和培养性格等所从事的科学。”(注:中国体育概论.中国体育概论编写组,1986.8)我国有的体育理论家则认为:“体育科学是研究各种体育现象和最大限度发挥人体运动能力和通过体育手段有效地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综合性科学。”(注:中国体育概论.中国体育概论编写组,1986.8)笔者认为,由于体育科学研究的主体是人,是处在各种身体练习状态对人的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所起的作用。所以,应当把体育科学定义为:研究和揭示利用体育的方法手段,全面提高,改善的发展人类身体,心理和社会特性的规律一类学科群,是一门涌有众多分支的综合性科学,属于人体科学的范畴。3《中国大白科全书.体育》卷中对体育科学分支学科所列的条目及其划分。1982年12月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注: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12)(以下简称《体育》卷),是80年代初期以前各国科学家对体育科学研究成果的结晶,在该卷中对体育科学的分支学科列了12个条目,即体育学、运动学、运动动形态学、运动解剖学、运动人体测量学(即人类运动学)、运动局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学(即人体运动力学,包含人体结构材料学、人体静力学、人体运动学、人体动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心理学(即体育心理学)、运动医学(含运动营养学、运动创伤学等)、运动训练学。同时,在“体育学”条目的释文中提到但未专列条目的体育科学其他分支学科、还有体育哲学、体育统计学、体育情报学、体育史、体育比较学、体育社会、学校体育、体育行政、体育管理。4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应抓住两个基本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在体育科学体系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知识生长点,处于孕育、萌芽状态的“潜学科”层出不穷,从而使体育科学体系结构不断扩大,迄今为止已大大超出《体育》卷中所记述的发展格局。21世纪是科学高度发达的世纪,在这世纪之交的时刻,预测体育科学发展的趋势,正确认识体育科学体系中正在萌生和有待催生的分支学科,掌握体育科学体系发展的总趋势,对促进21世纪体育科学研究的繁荣昌盛和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都是极为有益的。笔者认为,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发展的趋势应抓住两个基本点。4.1要从多视角、多层细化的角度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发展的趋势体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广义体育即体育运运或身体文化。广义体育包括了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的社会体育三个领域,这三个领域都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既要研究参与体育运动的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变化,又要研究全民健身运动、各个群体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以及各项竞技运动的训练方法的手段、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举措等。从发展趋势看,体育科学研究对象必然会在上述领域不断细化,并且会由于研究方法的改善和科研成果的积累而不断衍生出新的分支学科。4.2要从体育科学与其他科学相互融合和渗透的角度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发展的趋势从现代科学发展的历程看,自从本世纪中期以来,由于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不断涌现,逐渐填平了哲学、社会科学与数学、自然科学之间的鸿沟,不断显示出科学体系整体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体育科学研究的主体是人,人既具有社会属性的一面,又具有自然属性的一面,因此,体育科学研究既要借助于社会科学的理论的方法,又要与自然科学交融,顺应科学体系整体化、综合化发展的态势,使体育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相互融合和渗透,并将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引入体育科学研究之中,从而促使体育科学体系中新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不断萌生。521世纪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按照上述的观点,笔者认为,21世纪体育科学体系结构将会不断扩大,其体系更加完善,许多正在萌生和有待催生的“潜学科”将会成为“显学科”,其发展态势将会以一般基础学科、对象分类学科、运动技术学科、人文社会学科和生物自然学科等5个学科群组为基点,不断发展和壮大,发展成为一个包括众多分支学科、自身结构完善、涌有庞大学科群的学科门类。具体分述如下。5.1一般基础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一般基础学科是研究体育领域中各种一般性问题,为其他学科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的学科群组。体育学在体育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就犹如教育学科中的教育学一样。体育学的主要任务是对体育学科的各个分支学科进行全面的概括,研究体育领域中的基本理论问题,诸如体育的本质、功能,体育的特征、体育的目的任务、体育的原则、方法,以及体育运动的组织形式及体育发展战略等。《体育》卷中的“体育学”条目,将体育学定义为:“研究体育科学体系及其发展方向的一门学科。”(注: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12)体育哲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中有关哲学问题的学科,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体育思想与哲学思想的关系,体育运动的科学观、生命观、自然观,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的辩证法以及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等,预料在21世纪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在《体育》卷中,还提及一门将比较方法运用于体育领域的学科,称之为体育比较学。比较方法在体育比较学中的具体运用有多种形式,其中最基本的形式有两种,即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纵向比较是指对一个国家不同历史时期体育运动、体育事业的发展变化状况进行比较研究,掌握这个国家各个历史时期体育运动、体育事业发展和变化的状况;横向比较是指对同一时期不同国家体育运动、体育事业发展状况、发展条件以及取得的效益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各个国家体育运动、体育事业的差异,总结经验与教训,从中获得有益的启迪,为制定和实施体育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这门学科在21世纪也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体育情报学是情报学在体育领域中的具体运用,是研究体育情报系统的设计、应用和情报的组织、加工、检索的分支学科,通过体育情学的研究,可以为体育科学研究和发展体育事业提供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准确数据,所以,各国学者也十分重视对这方面的研究。5.2对象分类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体育科学体系中的对象分类学科群组是按照参与体育运动的人的群体类型所划分出来的一组分支学科。对象分类学科群中的学校体育学、竞技体育学、社会体育学是分别以面向在校学生的学校体育、面向专业运动员的竞技体育以及面向全社会成员的社会体育作为研究对象的。由于学校体育学长期以来一直是教育科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这门学科已经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有其自身完善的科学体系。而竞技体育学和社会体育学,由于研究的起步较晚,近几年来在国内外虽然已有一些专著向世,但尚未形成自身严密、完整的体系,其理论基础也还不够完善,通过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必然会逐步完善,而且还会分化出一些次一级的分支学科。教练员、裁判员在开展体育运动、运动竞赛中虽然不是主体,但他们扮演不可缺少的角色,在体育运动、运动竞赛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体育科学体系分化的过程中,创建以教练员为研究对象的体育教练员学和以裁判员为研究对象的体育裁判员学亦是21世纪的必然发展趋势。5.3运动技术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运动技术学科群组是以人体运动和各个竞技运动项目、健身运动项目为研究对象的一组分支学科。运动学是这组学科中的基础学科,它主要是研究人体运动动作、运动群、运动流的产生、发展,人掌握运动动作和形成运动技能的生理机制等,从而为体育教学、运动训练、身体锻炼提供理论基础。运动训练学是这组学科群中的重点学科,它主要是研究竞技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运动训练的原理、原则、特点和方法,运动员在训练中的适应过程,运动训练过程中疲劳的产生和消除的方法,运动训练水平的测定,对运动员的思想教育等。同时,如何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运动训练体制,也是运动训练学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竞技运动的迅猛发展,各国的专家、学者都非常重视这些方面的研究。从体育科学体系发展趋势看,众多的竞技运动项目、健身运动项目都将会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均可分化成为运动学中的分支学科。同时,有许多具有我们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竞技、健身、养生项目,我们也应当积极组织科研人员进行研究,在继承我国体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使其推陈出新,努力创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相应分支学科,这对于弘扬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完善体育科学体系都是颇有裨益的。5.4人文社会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人文社会学科群组是由于体育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中的有关学科门类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组分支学科,它既是体育科学的分支学科,也是社会科学某些门类的分支学科,具有交叉、边缘学科的性质。体育社会学是介于体育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主要是研究体育的社会现象,体育的社会属性与社会功能,体育的社会结构及其运行规律,体育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体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关系,以及体育人才培养的社会基础与社会保障等。体育经济学是研究体育与社会经济的关系以及体育领域内经济问题的一门分支学科,它主要是研究体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发展体育的社会经济条件,体育经费的筹备与分配,以及体育经济效益的评价等,随着体育经济学研究的深入,必然会化分出体育产业经济学、运动会经济学等一系列次一级的分支学科。体育美学是研究体育美的本质、特征和美的规律的学科,它研究的内容包括人在体育运动中的自然美与艺术美,体育运动对塑造人体美的作用,体育运动技术美、战术美的特征和规律,以及体育运动中的审美教育等。随着对体育美学研究的深入到21世纪亦将会分化出许多次一级的分支学科。5.5生物自然学科群组分化和发展趋势生物自然学科群组是由于体育科学与自然科学某些门类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组边缘性分支学科。人是地球这个星球上进化程度最高级的生物体。人体运动是一种最高级的运动形式,但也包含了许多低级运动形式,体育运动是一种人体运动,因此,研究人体运动,必须充分利用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等已有的研究成果,也就是要借助力学、物理学、化学的某些理论和方法。由于力学、物理学、化学与生物学的交融和渗透,产生了生物力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等边缘学科。体育科学引入力学、物理学、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直接来自于生物力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从而又派生出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物理学、运动生物化学等边缘、交叉学科。运动形态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是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医学在体育领域中的具体运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交融,运动生理学也必将会分化出许多次一级的分支学科,如运动神经生理学、运动消化生理学、运动血液循环学、运动气体交换学等。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中的许多次一级的分支学科也将应运而生。体育生态学是在体育科学与生态学相互渗透和融合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这门新兴的边缘学科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体育运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探索体育运动对人类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生态环境对体育运动效果的作用,进而为改善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促进身心健康服务。上述这些生物自然学科21世纪都会有远大的发展前景。6结语体育科学自本世纪中期正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仅半个世纪的时间,由于与许多相关的学科相互融合和渗透,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由一般基础学科、对象分类学科、运动技术学科、人文社会学科、生物自然学科等5人学科群组构成的、交叉、边缘分支学科层出不穷的学科门类。由于体育科学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已为提高体育运动技术,促进人类身心健康和社会的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预料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之间的相互交融、渗透,到了21世纪在体育科学体系中,将会有更多的交叉、边缘学科应运而生。由此而推,体育科学发展的前景是无可估量的。

发育生物学研究方向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领军人物;学术思想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1―0005―03

一 问题的缘起

早在 2002 年前后,时任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 主任的桑新民教授,便极力倡导对教育技术学学科历史与现 状进行系统考察和国际比较研究,呼吁要研究教育技术学专 业的“五个十”:即十位大师级人物、十本经典著作、十个权 威专业或权威科研机构、十篇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十个专业 网站。2002 年底,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开列了 美国教育技术学十大名著和十位领军人物,后流传于网络。 可惜当时并未仔细考究,结果未免过于武断和主观。

2005 年春季学期,美国乔治亚大学教育心理学与教学技 术系的 14 位博士生们,在由 Thomas Reeves 主讲的题为“以 免他们被忘记:教学技术学的先驱者们”的系列研讨会上, 根据研究进程以及他们自己的理解和认识,遴选出了 12 位有 突出贡献的学者。2006 年,Thomas Reeves 在《教育技术学》

(Educational Technology)上发表了题为《教学技术学领域突 出贡献学者:一个新系列文章导言》的文章[1],同时还刊发一 则启事,号召读者提名对教育技术学领域做出重大贡献学者。 这些文章,给予了我们许多启发,也坚定了我们向中国读者 介绍、评价美国教育技术学领军人物学术思想的设想和信心。

2008 年春,笔者应邀在清华大学讲学,在与《现代教育 技术》杂志社宋述强老师交流的过程中,提及上述事宜。当 时,大家约定由本文作者担任主持,组织一个系列的文章, 系统介绍美国当前最具影响力的十位学者,以期透过领军人 物的学术思想,了解美国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与趋势。

二 目的与意义

本系列文章试图在遴选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十位学者的 基础上,通过对其学术思想进行深入研究,系统考察美国教育技术学发展与研究的最新进展,增进国内外教育技术学的相互了解、交流与沟通。具体地说,目的在于:遴选出当前 美国最具有影响力、最活跃的十位学者;系统梳理、归纳和 报道这十位学者的学术观点与思想;系统考察美国教育技术 学发展与研究的新进展。

学术思想总是在与前人和同时代人之间、国内学者与国 外同行之间思想碰撞、艰苦辩难和对话交流中建立起来的。 对于年轻的教育技术学而言,在其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一 大批领袖群伦的专家学者。系统介绍、评论和研究他们的学 术思想,不仅是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以及学科理论 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了解历史、把握现状,透视 未来的重要途径之一。具体地说:

1 领军人物学术思想研究既是一门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中 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学科日趋成熟的表现。“对一 门学科历史的研究和反思,是任何学科都不可缺少的基础理 论研究,这种反思的深度和广度(本学科发展的主要历史阶 段、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经典著作,学科发展的内在与外在动 力,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发展中的历史经验与教训等),则是 该学科理论发展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2]。学科主要代表 的观念思想,领导这学科的发展方向,构成了学科观念要素 和理论体系的基石。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理论均可以看作是 该领域学术大师的思想和实践研究的累积和沉淀。通过对这 些学术领袖的思想和实践的研究,不仅可以从中把握美国教 育技术学的发展历程和前沿趋势,而且更重要的是对我国教 育技术学的研究和实践发展也会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2 通过对领军人物学术思想和实践研究的介绍,可以搭 建一个国内外学者进行学术交流的桥梁,满足国内教育技术 学研究者尤其是青年学者渴望了解国外专业发展的信息需求和研究兴趣。思想被某作者或者发明者创制出来后,通常也 被公开。研究教育技术学领军人物学术思想,目的之一就在 于促进学术思想的传播与扩散,缩短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与 国外研究的差距,增进国内外学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在研 究过程中,本系列的作者们将通过文献调研,与学科的领军 人物间接地、更加理性地展开心灵的对话;将通过邮件、即 时通讯工具与领军人物以及他(或她)身边的同事、学生开 展直接地、深度地访谈与交流,在研究过程中以及在本系列 研究之后,构筑一个国内外学者开展学术交流的舞台。

3领军人物学术思想研究是了解历史、把握现状,透视 未来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本系列文章中,我们遴选的是美国 当今十位极具影响力的教育技术学家。对他们的观点、学说、 学术思想的研究,可以反映教育技术学科当前最热门的课题 及其进展。不仅如此,通过对领军人物学术思想的研究,也 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学科的历史,折射学科的未来走向。

三 人物的遴选

开展本系列文章的研究和撰写工作,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是“哪些人是教育技术学界的领军人物?”,“如何遴选领军人物?”,故而遴选学术领军人物是本研究的首要且关键的内容。为了保证遴选出的领军人物能够得到业界人士最大程度 的认可,我们通过如下方式开展工作:

第一阶段:海选

首先,结合《教育技术学》(Educational Technology)、《教 育技术研究与发展》(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ETR&D)等杂志上的相关人物访谈、教育技术 学界重要国际会议的 Keynote Speakers,美国教育技术学主要 大学的教育技术学院系和学术研究机构的学术带头人,以及 结合教学技术学名人堂( WhoisWhoinInstructional Technology)[3]等信息源,罗列出一批专家。其次,我们对美 国教育技术学的领军人物进行了“海选”,参与人员是华南师 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的教师和研究生。每个人针对自己 的学术研究和对此领域的了解,列选出自己心目中对教育技 术学发展有突出贡献的领军人物,在列选时横向要考虑到教 育技术领域的各研究方向,纵向要考虑不同的历史时期。在 此阶段初步列选出国外教育技术界有影响力的 62 位候选人。

第二阶段:确定候选人

考虑到第一阶段的研究结果可能受到作者所在研究团队研究兴趣和眼界的限制,将某些方向或者某个阶段的重要人 物遗漏,所以进行了更大范围的调查和更深入的文献研究。

1扩大调查范围,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33名研究生中进行了调查,其中选出比较有影响的专家为 32 名(有 2 人次选以上者均入选,其中有过半的同学选择了 DavidH. Jonassen, Donald P.Ely,Robert Reiser 等。

2在国外文献和期刊中,着重借鉴了《教育技术学》( EducationalTechnology )中 自 2003年 以来的“对 话 ”(conversation)、“访谈”(interviews)栏目、“教育技术学领导者问答”(Q & A with Ed Tech Leaders)(自 2006 年第 2 期 始)、以及“教育技术学领域突出贡献者”(Asignificant contributor to the field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等栏目中曾经 介绍和访谈的人物;查阅了《教学技术学经典文献》(Classic Writings on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第 1 部和第 2 部的作者, 以及《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Handbook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第 1 版和第 2 版 的作者信息,遴选出在不同文献中共同出现,或者出现频度 比较高的人物,从而缩小候选人的范围。

综合初步调查和文献研究结果,我们遴选出 30 位“美国 教育技术学领军人物”作为研究候选人。

第三阶段:确定研究对象

这 30 位美国教育技术学候选学者,对教育技术学的发展 均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无法在这个系列文章的有限篇 幅之中加以介绍。于是,怎样从候选人中遴选出十位最具有 影响力的学者,便成了一个新的问题。为了进一步缩小研究 范围,我们在第一、二阶段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五等 级调查问卷,以最后确定研究对象。

2008 年 11 月 27 日―12 月 7 日,我们借助 Surveyconsole网站公布了中文[4]和英文调查问卷[5],并向国内外教育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发出了邀请,其中国内主要通过电子邮件列表发出邀请,国外主要在《教学技术学论坛》(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Forum)公布了此问卷。在调查问卷中,请接受调 查者对 30 位候选人进行“影响非常大”、“影响较大”、“影响 一般”、“有点影响”及“没有影响”五等级评定。不仅如此, 接收调查者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与理解,增补不在候选名 单中的、认为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

截至 12 月 7 日,共回收问卷 67 份,其中国外 35 分,国 内 32 份,综合国内外调查结果,就每个候选人的综合得分率 进行排名,遴选出的前十位“教育技术领军人物”见表 1。

对比 Thomas Reeves 和他的博士生们提出的 12 位突出贡 献学者:巴纳斯(Bela H. Banathy)、博尔克(Alfred Bork)、 布鲁纳(Jerome Bruner)、杜威(John Dewey)、戴尔(Edgar Dale)、 伊利(Donald P.Ely)、库里克(James A. Kulik)、梅瑞尔(M.David Merrill)、摩尔(Micheal G. Moore)、派珀特(Seymour Papert)、 施拉姆(Wilbur L. Schramm)、维果茨基(Lev Vygotsky),我 们的调查结果略有不同。这是由于我们研究的重点是那些对当前教育技术学有重要影响并正在发挥着重要影响的人物。 因此,对于那些已经过世的学者,虽然其思想始终影响着学 术界,但是在拟列候选名单时,并没有将他们列入其中(例 如:戴尔、斯金纳以及加涅)。与 Thomas Reeves 等人的研究 非常吻合的是,在他们确定的 12位学者中,伊利(Donald P.Ely)和梅瑞尔(M.David Merrill)入选了我们最终确定的美 国教育技术学十大领军人物名单。

从启动这个系列之初,我们就清醒地意识到,要遴选出 最具影响力的学者,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它本身 就是见仁见智的。我们力图去做的是尽可能地遴选出比较为 大家所公认的、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者。这些学者的贡献目 前也许还难以定论,但是他们代表了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方向。

四 思路与方法

在遴选出最具影响力的十位学者之后,接下来的一个重 要问题便是如何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这些学者的学术思想。 这就涉及到研究方法的问题。在开展美国教育技术学领军人 物学术思想研究时,本系列文章研究者将采用如下方法。

1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历史和逻辑的一致,这是辩证思维的普遍原则和基本方

法之一。它反对把思想和现实、理论和实践、逻辑和历史等 等对立和割裂开来。它既适用于对大自然的认识,也适用于 对社会历史的认识,既适用于对宏观事物的认识,也适用于 对某一具体事物和某个人的微观认识。运用历史与逻辑统一 的方法,要求在科学研究中辩证地处理历史方法和逻辑方法 的相互关系。历史和逻辑的统一既是保证思维正确性的客观 基础,是辩证思维的根本原则,也是我们研究新事物,总结 新成果,建立科学理论体系,传播科学知识的有效认识方法。

一种观念或方法如何或多或少导致其他观念和方法的进 步与发展,这是学科发展和理论体系建构的内在逻辑。为此, 在对美国教育技术学领军人物学术思想进行研究时,我们应 当重视学术思想和方法的内在逻辑发展。同时,我们也应当 看到,学科发展的社会、科技、文化、经济和政治等诸多外 在因素和条件,也对学术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此,不仅要重视学术思想的内在逻辑,也要重视外部因素 与条件的影响,将这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准确把握和客观 评价学者的学术思想。

2文本的阅读与阐释 对人物学术思想进行研究,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观

念”和“思想”的研究,分析研究对象承袭了前人哪些重要 的“观念”和“思想”,发展了哪些“观念”与“思想”,探 讨不同“观念”和“思想”之间在人物思想中产生的紧张性和 激荡性,以及评述人物“观念”和“思想”对于整个学科发展 及其理论体系建设做出了哪些贡献,产生了什么影响等等。

思想和观念是以文本为载体的,脱离了文本,这些思想 和观念就难以捉摸。为此,美国教育技术学领军人物的学术 思想研究,要求研究者搜集每位学者的著述,深入研读和分析文本,这些文本不仅仅是领军人物的著作、论文、演讲等, 还应该包括其他学者对其学术思想和观点的评论。对于思想 材料所蕴含的思想的阐释,必须与考察思想提出的背景、提 出的人、提出的目的以及思想产生的效果等等结合起来。从 领军人物的教育背景、职业生涯、研究历程入手,阐述他的 思想、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变化。在技术发展、教育研究与教 育实践的大视野中,领悟其学术思想的内涵及其联系。

3学者的访谈与对话 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文本语音或视频会议系

统,与领军学者、他们的学生、同事、同行或朋友取得联系, 围绕相关问题进行对话、交流。在访谈中获得那些无法从文 本解读与阐释中获得的观念、思想,在互动与对话中理解和 解释,从另外一个侧面准确把握学者的学术思想及其贡献。

总体上说,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方法,是美国教育技术学 领军人物学术思想研究的基本方法论,文本的阅读与阐释, 在某种意义上说是间接对话,而学者的访谈与对话,则可以 说是直接对话。二者联系起来,可以作为准确把握领军人物 学术思想,客观评价其贡献与局限的两个重要方法。

五 结语与展望

科学上一切进步与发展变化,都是由一个个学者的思想 和观念承载的。领军人物的思想,与学术共同体所处的时代 精神一道,构成了学科最靓丽的风景。穿越这如诗如画的景 致,展现于人们眼前的是学科理论的发展和体系的日渐完善。

在这里,我们深知,任何领军人物的遴选都无法完全、 客观、准确地把握学科的面貌,谁是领军人物,始终是见仁 见智的问题。对这些领军人物学术思想的研究和客观评价, 也远非一朝一夕之功。更何况他们的学术思想依旧在发展变 化之中。然而,如果这个系列,能够通过对话,架设与国外 同行沟通与交流的桥梁,开启思想交锋与智慧碰撞的帷幕, 它的使命也就完成了。

致谢:调查问卷的设计得到贾义敏老师以及杜文超、魏 晓玲、焦丽珍和魏先兰等同学的支持与协助,特此鸣谢!

参考文献

[1] Reeves,T.Significant Contributors to the Field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troduction to a New Series [J].Educational Technology.2006,46(4):52-53.

[2]桑新民.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创新研究[J].中国电化 教育,2003(9):26-36.

[3] Who is Who in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DB/OL].

发育生物学研究方向范文第4篇

摘要:以我国1999~2009年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为研究样本,从论文选题、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论文研究成果的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特点和变化趋势。结果显示: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应用基础性研究较多,纯基础研究和开发性研究相对较少,选题创新性不够,出现选题重复和与运动实践脱节的现象;论文的研究对象,大多以动物为主,而以人体的相对较少;论文研究方法以实验法和定量分析法为主;论文研究成果应用于竞技体育领域相对较多,应用于大众运动健身及学校体育的相对较少。

关键词:体育文献计量;运动人体科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国

中图分类号:G8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10)11-0111-04

Analysis of theses written for a Master of Science degree in the human movement science specialty between 1999 and 2009 in China

LIN Hua,XIA Xue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29,China)

Abstract: By basing their research specimens on theses written for a Master of Science degree in the human movement science specialty between 1999 and 2009 in China, the authors analyzed these theses in terms of thesis topic selection, thesis research subjects, thesis research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value of thesis research achievements, summed up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ing trend of these theses, and reveal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scale of recruitment of graduate students studying for a Master of Science degree, in the selection of thesis topics written for a Master of Science degree in the human movement science specialty, there were more fundamental application researches than pure fundamental researches and developing researches, and there were signs of inadequate novelty of topic selection, repeated topic selection, and deviation of topic selection from sports practice; the thesis research subjects are mainly animals, seldom the human body; the thesis research methods were mainly experimental methods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more thesis research achievements were applied to the competitive sport area than to mass sports fitness and scholastic phys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sports bibliometrics;human movement science;thesis written for a Master of Science degree;China

学位论文在某种程度上能够集中反映某个领域的热点问题和研究现状,是衡量研究生学习、科研能力和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以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以中国知网“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为检索数据源,检索项为学科专业名称,检索词为运动人体科学,检索范围从1999~2010年,匹配条件为精确,截止2010年5月12日,由此获得963个检索结果,其中通过筛选剔除与本研究不相关的学位论文35篇,最后将928篇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全日制硕士毕业学位论文作为本文研究对象。

运动人体科学是体育科学研究内容的一部分,是研究人体从事体育活动过程中人体变化规律的科学,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等,基本属于自然科学的研究范畴[1]。根据体育科研成果的性质可将体育科学研究分为基础性研究、应用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3类[2]。其中基础性研究又可分为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两类,而应用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又常被归为一类,以“应用研究”统称[3]。

1硕士学位论文选题

选题是科学研究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英国著名科学家贝尔纳[4]曾指出:“课题的形成和选择,无论作为外部的经济技术要求,或作为科学本身的要求,都是研究工作中最复杂的一个阶段。一般来说,提出课题比解决问题更困难。”因此,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2002年以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大多是以生物学传统的动物实验、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技术动作分析等微观实验研究为主,而近些年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逐渐采用一些新技术手段,如蛋白质组技术、基因芯片技术、激光共聚焦技术等,在运动性心脏、骨骼肌以及运动性疲劳方面的研究也有所突破,从传统的生物学研究向多层次、全方位开展跨学科研究,以系统整体观点来综合宏观和微观研究,依托基础性研究突出应用研究。

由表1可以看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应用基础性研究论文有509篇,占54.85%,应用性研究论文次之,有327篇,占总数的35.24%,而开发性研究和纯基础性研究论文数仅占8.19%和1.72%。

结果显示,纯基础性研究和开发性研究选题较少,虽说运动人体科学隶属于自然科学范畴,具有应用基础性研究课题的属性,但其本身还是存在着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内在结构,只有各研究类型均衡发展,才能够有效促进整个学科研究的进步。因此,在研究生学位论文这个特殊科研群体中,应特别注重科学研究的均衡发展。

从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分析来看,研究内容丰富,选题方向多样,能够体现当前运动人体科学研究领域的新热点、新问题。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体育保健学等传统研究方向的研究内容不断深化的同时,一些新型的研究方向也逐渐呈现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中,如低氧训练的生物学基础、高原训练和运动员机能监控、人体功效学、生物力学研究及运动器材研发、体育工程学等。

2002年以前运动人体科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集中,在骨骼肌生理、心血管机能、疲劳与恢复、营养、激素及内分泌、机能评定、免疫等方面,研究高原训练、代谢方面的论文分别有7篇和6篇[5],而现在硕士学位论文研究高原训练和代谢的增加到37篇和96篇。如今运动人体科学硕士学位论文在传统研究领域更加深入,同时还有些新的研究内容不断增加,如基因多态性与运动能力的关联性研究、纳米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中医保健以及运动人体科学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等。不过,近年一些研究如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方法、自由基生物学等生物工程技术已应用于运动人体中,但硕士学位论文中还甚少涉及。

运动人体科学是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基础[6]。交叉和综合选题成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中的普遍现象,不仅涉及到同级学科不同方向之间的交叉选题,还涉及到同级学科之间和跨学科之间的交叉选题,使研究课题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因此,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生在进行论文选题时要拓宽研究视野,突破思维局限,敢于创新呈现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2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科研论文根据研究目的所选择和组成的客体,本文通过对928篇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梳理,发现以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的有409篇,占44.07%;以运动员为研究对象208篇,占22.41%;以军人、老年人、患病者等为研究对象的有104篇,占总数11.21%;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的有93篇,占10.02%;以少年儿童为研究对象有67篇,仅占总数的7.22%。

由此可见,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硕士学位论文以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最多,而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的论文,选择的群体相对广泛,选择研究对象最多的是运动员,其次是大学生,少年儿童相对较少。

3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

一门科学的发展依赖于研究方法手段,而研究方法的发展有利于该科学的发展,运动人体科学是体育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它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体育科学研究的进程,作为体育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的发展同研究方法手段发展也是分不开的[7]。从本文分析的硕士学位论文看,大部分论文能够从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范围研究问题,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验法、访谈法、测量法等,采用最多的是实验法,这也符合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的研究特点。而与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学位论文多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8]不同的是运动人体科学论文的研究习惯以实验为基础,以客观量化的数理统计为依据,以观察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为辅助研究手段进行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研究。

从质与量的角度可将研究方法分为比较、归纳、分类等的定性分析法,数理统计的定量分析法及运用数理统计而仍以定性方法研究的半定量分析法。在本研究中发现,运用定量分析法研究的学位论文占总数的63.79%,定性分析法研究占13.69%,半定量分析法研究占22.52%。其中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育测量与评价研究采用定量分析法的分别占82.27%、80.53%、70.15%。结果充分体现研究论文多以定量数据分析为主。

4硕士学位论文的应用价值

动物实验在生命科学、医学等研究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巨大作用,也成为生物学、医学的一门主要研究方法,是探讨生命奥秘、人类疾病机制及治疗等不可缺少的手段。运动人体科学与生物学、医学一样,同属于自然科学的分支学科。单从研究对象选择可以看出,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多以动物实验为主,大多数运动机制是在动物实验中实现的。近年来,随着基因技术的日益发展,各种基因表达形式也逐渐成为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的热点。

研究动物的优点在于动物具有广泛的遗传基础,个体差异较大,在模拟人体运动的某些研究中是比较有用的,其实验结果也带有一般性和普遍性,尤其在选择一些诱发性动物模型时,能够在短期内复制出大量模型,并能严格控制各种条件,使复制出的模型运用于不同研究目的要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能正确的掌握和运用动物实验方法,可使实验者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同时还能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减少研究的盲目性。但动物实验同时存在着很多缺陷。运动人体科学毕竟是要研究人运动的一些机能机制,动物的发生发展过程、运动特征及环境与所效仿的人类运动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体育领域中,从实用价值角度看,人体实验的研究更能直接说明问题。

纵观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发展,根据科学研究的目的、任务和需要,运动人体科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成果应多从研究人类运动的角度出发,将基础理论研究合理运用到运动实践中。

除了以动物模型为实验对象外的519篇论文中,研究成果与竞技体育有关的论文230篇,其中基础性研究63篇,应用性研究119篇,开发性研究48篇,主要研究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与训练监控,运动员身体恢复的手段和方法、新技术、特殊仪器应用于运动员训练等。如低氧训练是当前运动训练研究的热点之一,在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中有40篇论文与低氧训练的机制及应用有关。

从多维角度思考,研究成果的“社会化”既是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也是衡量体育科学研究社会价值的最好尺度[9],在运动人体科学领域,除服务于竞技体育研究范围外,在全民健身范围内,人类健康与健身运动领域也应得到重视,大众体育的发展,必将接受运动人体科学理论的指导,并将体育纳入“一级预防”的“预防医学”框架之中。在我国推出《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10]。在运动人体科学硕士学位论文中与群众体育有关的研究有115篇,占总数的22.16%,主要研究包括不同运动方式对人体身体形态、机能及身体素质的研究,各种力学负荷对人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慢性病患者的运动健身指导方案,“现代文明病”的根治及抗衰老与体育运动保健的研究,人体体质健康状况及因素分析,不同人群运动健身的特点与方法,运动与营养膳食处方的指导等。

近年来我国的肥胖症患病率呈上升趋势,肥胖少年的增长比例更大,成为儿童时期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儿童单纯性肥胖可作为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诱发因素之一。学校体育也成为现在体育科学研究的领域之一。学位论文的研究涉及到学校体育的有174篇,其中包括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状况、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状况、不同运动对学生生理机能评定、体育院校学生专项教学训练素质等。

5小结

运动人体科学是一门综合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对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分析,发现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研究生论文选题多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纯基础研究及开发性研究比例相对较少,选题方向不均衡,但随着体育科学研究领域研究内容日益发展,创新性研究课题也将成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的必然趋势。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对象大多以动物模型为主导,继承自然科学研究传统的研究模式,但为了能更好在体育运动领域发挥运动人体科学研究的作用,直接采用人体实验将是运动人体科学应用于运动实践的突破点。在设计实验,采取合适的研究对象是科研论文成败的关键,在硕士论文研究中应重点考虑如何将人体实验与动物实验的优势相结合。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方法,还是以传统的实验研究与定量分析法为主流验证结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多元综合方法应用将在今后运动人体领域科学研究稳步发展,移植更新更有效的研究方法必将成为体育领域科学研究的重点。

从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整体分析来看,其学位论文的研究成果应用价值更多的还是局限在竞技体育范围内,应用于大众运动健身以及学校体育领域相对较少。

参考文献:

[1]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2006-2007体育科学学科发展报告[R].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 黄汉升.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王瑞元,周越. 体育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现状与展望[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1):1441-1445.

[4] 贝尔纳J D. 科学研究的战略[G]//科学学译文集.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5] 张瑞华,朱晗,张哲,等. 对我国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研究生论文选题的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9):1232-1234.

[6] 张雪霞. 从学位论文选题的跨学科现象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J]. 体育学刊,2006,13(1):88-91.

[7] 黄翠,藏威,李国金,等. 运动人体科学研究方法的现状及展望[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7):1367-1370.

[8] 方千华,黄汉升. 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调查与分析[J]. 体育学刊,2007,14(2):127-130.

发育生物学研究方向范文第5篇

[关键词]科学教育;学科建设;学科身份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1-0066-04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不断推进,为了确保培养高质量的小学科学课专职教师和部分初中的综合科学课教师,我国高等院校(尤其是高师院校)的科学教育学科建设终于在21世纪之初提到了议事日程上。今天科学教育作为一门新兴的教育学科已经开始踏上了建设和发展的征程,这是新世纪我国科学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推动的结果。但是科学教育的学科身份尚未得到我国学术界和教育研究管理部门的完全确认。科学教育是不是一门学科以及作为高等院校的一门新兴的教育学科如何建设、如何发展?如何促进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对此,人们的认识还存在很多分歧、困惑与迷茫。本文针对这个问题从科学教育的学科身份确认、学科建设的方向和学科建设的不同层面作一点探讨,以期抛砖引玉,促进科学教育作为我国教师教育一门新兴学科的成长与发展。

一、科学教育的学科身份确认

学校科学教育从20世纪初期正式成为我国教育体制的一部分之后,在20世纪20-40年代大体上与美国相似。小学开设的“自然课”源自美国的“自然学习”模式,中学虽基本上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教育,但也强调科学教育的综合性,甚至20世纪30-40年代北京市一些著名中学(例如,京师公立第四中学,即今天的北京第四中学)还开设一门叫做《科学概论》的综合科学课。20世纪下半叶,从1952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开始,受前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高等院校把原先的理学院分割成物理、化学、生物等单一的系科,培养具有专门学科知识和能力的“专家型”人才,这在建国初期科学技术专家紧缺的情况下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也与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相吻合。此后半个世纪我国高等院校只有分科的科学教育,而没有综合的科学教育。高等师范院校同样受这种分科教育模式的影响,理科各院系为中学分别培养物理、化学、生物等各学科教师。长期实施这种分科的理科教育,造成大学和中学理科教师都离开了科学和科学教育的整体背景,忘记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他们竟然不知道自己是从事科学教育的教师!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学科教育学的推动,原先从事理科教材教法的教师逐渐变成了学科教学论教师,但他们大多数人局限于单一学科的教学论研究(如物理教学论、化学教学论、生物教学论等),一般不认同自己作为科学教师教育者的身份,因此只认为自己是从事物理教育、化学教育或生物教育的学科教学论教师。同样,在中学任教的物理、化学或生物教师一般也不认为自己是科学教师,而只是物理教师、化学教师或生物教师。“科学教师”这一称呼在我国过去半个多世纪中竟然不复存在,而现在这个称呼只属于在新课改中诞生的专门教初中综合科学课或小学科学课的那部分教师。大学与中学理科教师对科学教育的这种“认同危机”固然是我国长期的分科教育体制造成的结果,但与我国近年来兴起的科学教育学科身份未能确认也不无关系。自2002年以来,由于基础教育新课改的需要,已有60余所高等院校(主要是高等师范院校)开设了本科科学教育专业,另有30余所专科学校开设了专科层次的科学教育专业。部分高等师范院校在课程与教学论二级学科建制内还培养科学教育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和教育硕士,少数大学开始培养科学教育博士研究生。但是,我国新的“科学教育专业”从一开始就诞生在分科教育体制的“娘胎”里,大多数本、专科科学教育专业设立在某一理科院系里,这一先天缺陷致使科学教师教育专业难以确立自己应有的学科身份。它们虽然号称“科学教育专业”,实际上大多仍是偏重分科的科学教育。

要重视科学教育的学科建设,首先需要确认科学教育的学科身份。科学教育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在许多国家成为高等院校的相对独立的一门教育学科,相应地,科学教育专业也从那时起开始成为高等院校里一个新的专业。作为相对独立的一门教育学科,科学教育有自己的研究园地,如科学教育研究会、科学教育学术期刊、科学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等。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科学教育需要建立新的科学教育系,成为教育学院的组成部分(如英美模式),或者成为理学院的一部分(如欧洲模式,我国台湾省也多是这种模式)。无论是英美模式还是欧洲模式,科学教育作为一个学科都已经成为高等院校教师教育一个必不可少的专业。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建立的大多数科学教育专业设立在单一的理科院系,这种状况不利于科学教育确立自己的学科身份,不利于科学教育专业的师生获得他们的身份认同,也不利于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同时,这个新兴专业在学科体制上的这种安排,有意无意地把原先早已存在的培养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分科学科的教师教育专业排除在科学教育专业之外,致使这些学科的师生也难以认同自己作为科学教育工作者的身份。这种状况很不利于科学教育学科建设,也不符合国际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事实上,高中以上阶段的科学教育在所有国家都以分科的科学教育为主,但这并不影响中学科学教师的身份认同。

合理的学科体制安排应当是教师教育机构设立专门的科学教育系,承担中小学科学(无论是分科的还是综合的科学教育)教师和实验师以及新一代科学教育研究者的培养任务(如欧洲模式或我国台湾省的模式);或者由大学教育学院成立教师教育系或课程与教学系,培养所有学科(科学教育是其中之一)的教师(如英美模式)。因此,培养中小学师资的高等院校应当把学科体制的改革提到议事日程上,应当像多数国家的大学那样,认同科学教育的学科身份,确认自己培养科学教师的专业地位。只有这样,我国高等院校的科学教育学科建设才能获得健康发展,中学的科学教育文化才能有更坚实的理论支持。

二、科学教育学科建设的“实践取向”

除了需要考虑确立学科身份之外,科学教育学科建设的当务之急还应当考虑学科建设的方向问题。反思过去半个多世纪我国教育学及近20多年来学科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我们认为“理论取向”的教育学及学科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方向需要深刻反思,它们应成为科学教育学科建设的前车之鉴。1949年以后的中国教育学以前苏联的凯洛夫教育学为摹本进行学科建设,虽然这对于新中国高等师范

院校教育学科的发展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对中小学的教育与教学实践也曾具有指导作用,但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实践证明这种单凭“理论取向”・的教育学学科建设已经失去了发展的活力。这里的所谓“理论取向”是指教育学研究以发现具有普适性的教育学规律(即类似于自然科学那样的规律)为特征的教育学研究取向。世界教育学发展史和当代教育科学的最新发展昭示我们,教育学是一门极其复杂的人文科学,它深受民族文化和具体情境的制约,过去人们试图寻求像自然科学那样的普适性的“教育规律”,今天看来无疑是一种幼稚的想法。迄今为止,制度化的教育学研究至少也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如美国全国教育研究会的前身赫尔巴特学会创建于1895年),而这种模仿自然科学规律的所谓“教育规律”至今谁也难以说清楚。最近20余年来我国兴起的学科教学论(即物理教学论、化学教学论、生物教学论等)在学科建设上不幸也步上了普通教育学“理论取向”的后尘,致使其走上了一条缺乏生机与活力的发展道路。鉴于此,我国科学教育学科建设应当吸取教训,由单纯的“理论取向”转向重视“实践取向”的新的发展之路。

所谓“实践取向”的科学教育(学)学科建设,是指基于施瓦布提出的“实践取向”理念的、以改进科学教育实践为目的科学教育研究。施瓦布认为,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课程研究(乃至整个教育科学研究)充斥着各种彼此不相协调的理论,不能解决实际的课程问题或学校教育问题。课程研究“走向了死亡”。因此,必须以新的“实践取向”的课程理论来取代以往仅仅追求“理论取向”的课程研究。需要澄清的是,“实践取向”的课程研究在施瓦布那里不是以“理论”与“实践”相互对立为特征的课程研究,而是具有以“实践取向”为终极关怀的课程研究,包括科学课程研究。在他眼里,这种以“实践取向”为终极关怀的课程研究不是不需要理论,恰恰相反而是需要吸收多种理论成分参与到课程审议和课程实施之中。各种“理论”在这种课程审议和课程实施中不再是高于“实践”的纯粹理性,而是与“实践”平起平坐的课程资源;也因此,大学的课程教授在课程集体审议过程中也不是“‘同伴中的首席’,而是众多成员中的一员”。加拿大安大略教育研究院迈克尔・康纳利(F,M,conneuy)认为,如果把“理论”比如为高山,把“实践”比如为与高山为邻的草原,那么,施瓦布首倡的“实践取向”的课程研究则是介于高山(“理论”)与草原(“实践”)之间的、连接它们的“山麓”。“山麓”上的课程研究既不是纯理论的,也不是纯实践的,而是熔理论与实践于一炉的“实践取向”的新型课程研究。①这就启示我们,我们在科学教育学科建设中,大学的科学教育研究者要高度重视在新课改中主动与一线的中小学科学教师一起开展合作研究,并直接在科学课堂上吸取教师的实践智慧。

因此,我们不能把“实践取向”的科学教育学科建设理解为只关注实践问题,而不需要关注理论问题。恰恰相反,科学教育学科建设迫切需要以“实践取向”为终极关怀的理论研究。科学教育学科建设是否具备“实践取向”,关键是看科学教育学术共同体内的同仁是否具有理论自觉、实践自觉乃至文化自觉。

三、科学教育学科建设的不同层面

确立了科学教育学科建设的“实践取向”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在不同层面开展大量细致的学科建设的具体工作。这些具体的学科建设工作大体上可分为四个层面,即研究者个人层面、大学或学院层面、专业学会层面和学术建制层面。

在研究者个人层面上,主要是要大力提倡“实践取向”的科学教育学术研究。科学教育研究是科学教育学科建设的最重要的奠基性工作。只有高质量的科学教育研究成果多起来了,科学教育的学科地位才能建立,学科认同感才会增强,培养科学教师、改革科学教育的决策及进行科学教育实践才有可靠的知识基础。当前全国拥有科学教育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业的高等院校科学教育教师和学生要积极投身于“实践取向”的科学教育研究之中。这就要求我们一要特别关注和重视基于实证的经验性研究,即采用定量或质性的研究方法,依据先进的理论,研究来自我国科学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真实问题。二要在科学教育研究中与新课改中的广大科学教师建立广泛、持久、密切的联系和关系,与他们一起研究科学教育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而不是仅仅把科学教师及其课堂当作被研究对象。三是要在重视对科学教育进行整体研究的同时,不忽视对中学理科各学科教育的深入研究。综合的科学教育与分科的科学教育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前者注重科学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整体统一性,如科学观、科学本质、科学素养、科学探究的问题,后者关注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和系统性。两者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推动我国基础科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在大学或学院层面上,科学教育学科建设需要加强学术组织或基地建设。高等院校不仅要建立本科层次的科学教育专业,还要进一步建立独立设置的科学教育系,建立更多的科学教育硕士学位点和博士学位点,建立更多的科学教育研究所或研究中心。科学教育学术组织和基地强大了,其影响力才可能增大,学科建设才能做好。目前全国还只有60所高校设置了科学教育本科专业,少数高校可以招收科学教育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只有个别高校设立了科学教育博士学位点。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学教育研究的队伍太小,这与我国作为教育大国和强国的需求太不相称。我国科学教育学科建设需要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的步伐,要在大学或学院层面上重新设计科学教育专业的教师教育体制(无论是培养综合科学的教师还是分科科学的教师)。

在专业学会层面上,我国科学教育学科建设要加强科学教育研究者之间的沟通与团结,尽快建立全国科学教育研究会。没有一个团结的、活跃的、有权威的科学教育研究会,科学教育学科建设就不可能搞好。目前,全国科学教育研究会正在着手筹建之中。全国科学教育研究会成立以后,还需要建立与原先已存在的物理教育研究会、化学教育研究会、生物教育研究会、地理教育研究会以及各地方科学教育研究社团的横向学术联系。全国科学教育研究会应充分吸收广大中小学科学教师参与科学教育研究,并为他们发表研究成果提供交流的机会。全国科学教育研究会还需要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科学教育研究会以及国际性或地区性的科学教育学会建立联系。

在学术建制层面上,我国科学教育学科建设首先要考虑把科学教育从课程与教学论二级学科中独立出来,使之成为我国教育学一级学科下的一个独立的二级学科。目前,我国教育学一级学科下设立了10个二级学科,科学教育甚至连三级学科都不是,事实上它只是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内一个专业方向。这种状况固然反映了我国科学教育研究刚兴起不久因而还相当落后的局面,但这与我国科学教育实践的要求及科学教育在教育体制中的重要地位是

极不相称的。科学教育学科建设需要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必须通过科学教育学术界同仁的努力和进取,力争获得二级学科的资格和地位。国际上,科学教育作为一个新兴的教育研究领域已经成为一门显学,科学教育研究的组织规模庞大,研究课题多,研究成果丰富,研究期刊和专著具有较高的权威性。所有这些都与科学教育在学术建制层面上获得学术界的广泛承认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