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可持续农业的特征

可持续农业的特征

可持续农业的特征

可持续农业的特征范文第1篇

二、知能构建

1.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其基本思想包括鼓励经济发展、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谋求社会全面进步。衡量一个区域是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梳理出一个衡量指标,才能有助于发现区域发展过程中的不足,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具体措施。高中阶段衡量区域是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指标分为: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表2)。

2.区域环境问题的分析

区域环境问题的形成与其特定的自然地理背景和特殊的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对其分析应在把握区域特征的基础上,围绕该区域突出问题,从问题的形成机制切入,寻求治理与发展措施,构建如图1所示的分析方法。

例如,我国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及西南喀斯特地形区等地的水土流失分析可建立如图2所示的分析思维。

又如,对近年来的社会热点――PM2.5等大气污染问题的分析,从区域自然地理背景和人类活动入手分析其形成原理(图3),再从成因入手,即可找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治理对策: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降低化石能源比重;健全环境监管体制,加大政府管理力度;控制燃煤污染,改进燃煤技术;发展公共交通,加强交通废气治理;合理规划工业布局、城市功能分区;植树造林,加强绿化。

3.流域的治理与开发

某流域的利用和开发,与其本身的自然环境有关,搞清其流域内的自然环境特征,是避免盲目开发、引发环境问题的首要条件,其分析模式如图4所示。

以淮河流域为例(图5),其水系水文特征需从支流数量、水系分布形态、流速、河道弯曲度、河床等角度去把握;气候围绕淮河地处南北方过渡地带的特征,理解北方降水变率大、暴雨集中和南方暴雨历时长、强度大的特点在淮河流域的结合;地形突出上游和下游地势落差的对比性。人类活动主要从农业、工业、生活角度出发分析淮河流域的水环境,如围湖造田、过度垦殖、占用河道、排放污染物等行为加剧淮河流域洪涝隐患和水体污染。把握淮河流域总体区域环境特征有助于更加清晰地确定防洪、发电、供水、航运、养殖为流域开发的主体方向。对人类活动特征的整体把握有利于进一步明确治理重点,同时需强调产业活动在不同流域位置应作出不同的调整,如中上游优先发展电力、合理安排农林牧业、发展旅游业,重视生态保护;中下游优先发展低污染企业、生态农业,加强航运建设。此外,水利设施(水库、防洪堤坝)的建设、设置专门管理机构实现跨省协调管理也是淮河流域治理的重点。

通过对淮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基本思路的梳理,可更加清晰地了解其它流域治理与开发的方向和路径。

4.区域资源的开发

对区域湿地资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分析,应把区域优势资源作为切入口,明确原有开发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在开发中关注治理,实现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如对区域湿地资源开发与保护可形成图6所示的分析方法。

世界上有不少因矿产资源开发而迅速成长的区域,但其对某一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程度会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状况。如德国鲁尔区曾因“煤”而兴,也曾因“煤”而衰。通过了解德国鲁尔区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有助于整理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案例研究的基本思路,探究区域资源开发与区域工业发展的关系,认识资源型区域发展中的限制性因素,科学地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图7)。

5.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个地区农业和农作物类型发展,与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密切相关。不同区域不同的农业布局,对农业发展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某些地区不合理的农业布局、农业生产方式(如轮荒、大水漫灌)将产生诸如水土流失、土地盐渍化等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问题,因此,只有深入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才能探寻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其分析模式如图8所示。

以美国为例,其农业从早期的不科学开发导致土地退化、农业生产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到现在的生态与农业良性循环,是一部农业发展的参考史,对各国农业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首先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的优势组合及各要素的时空组合差异,为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提供了自然背景,市场、交通、科技、政策等为各专业化地带的形成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上述因素促成美国农业地域专门化,形成一系列诸如小麦带、玉米带、乳畜带等农业专业生产区。早期农业开发过程中出现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沙尘暴等问题,指明了美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由此推出的推广农业新技术、发展生态(精确、有机)农业、限耕休耕、补贴政策等措施,促进美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了解美国农业的发展史,有助于整合区域自然优势和农业重点发展方向,认识农业发展限制性因素和目前开发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探索区域农业开发和生态保护两者之间协调发展的有效对策。

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一个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但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城市化进程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用地规模的扩大,而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主要是为满足城市第二、三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实现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并向非农产业转型。因此,城市化过程与工业化、第三产业的发展紧密相联。但工业化和城市化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要结合当地实际,借鉴其它地区的成功经验,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其分析模式如图9所示。

在我国不同区域,工业化发展优势的差异巨大,如珠三角的外资优势、苏南的大城市经济外扩优势、温州的个体私营优势,依靠不同优势快速发展的工业化,都将有效带动城市化的发展。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发展的常见模式可归纳为两类:第一类是工业化带动乡镇企业发展,促使乡村工业化、乡村变城镇,城镇数量猛增,城市人口比重提高;第二类是城市内部工业发展迅速,导致城市用地规模和人口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提高。无论哪种模式,在发展过程中均产生了一系列社会环境问题,如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地价上涨、交通拥堵等,此时产业转移、升级带来的产业和人口的再分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对珠三角、苏南、温州等经济发达地区而言,需要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吸引资金和人才,减轻资源、交通、环境的压力,才能实现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在承接外来产业时,应注重发挥自身劳动力、资源优势,但需关注资源、环境的承载力,避免先破坏后治理的局面,同时地方政府需具备预测产业发展前景、超前规划城市和产业布局的意识,从而促进中西部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图像突破

1.区域分布图的正确判读

区域分布图是地理信息最重要的载体,无论是自然地理要素,还是人文地理要素,都可用区域图来呈现。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中大多借助区域图设计地理问题,所占分值比重大,如2014年高考山东卷第36题塞内加尔河流域及河口三角洲边缘的沙洲示意图(图10)。熟练掌握区域图的判读方法,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区域图中获取地理信息,并正确解读所获取的地理信息,是必须掌握的重要地理技能。对于区域图的判读、分析,需从以下角度把握。

第一,建立空间整体定位意识。清楚空间整体定位的要素有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也包括某项重要的地理事物,如地形、河流、湖泊、交通线、国界线、城市等。在教学过程中应经常性地、有意识地去思考空间整体定位的方式。只有具备空间整体定位的意识和能力,才能真正认识区域。

第二,关注图例与注记。图例与注记,不仅从表面上帮助区别地图上的地理事物以及了解它们的分布情况,而且对图例与注记的分析,是明确命题者命题意图、答题方向的重要指针。

第三,学会区域分析方法。首先,掌握区域地图的判读方法,通过抓典型图例和注记,前期定位;直观轮廓,初步定位;瞄准经纬度数值,准确定位。整合信息,归位验证的区域地图判读方法,对确立区域地理位置,解决区域问题较为有效。其次,正确判断预测区域特征。正确有效的区域分析途径(图11),应先从区域位置入手,判读区域气候,再联系区域地形对区域自然特征作总体评价,然后借助区域气候、地形、水文、资源等要素并结合系统地理中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等区位理论,对区域人文要素进行判断与预测。区域特征分析要特别关注对区域气候的分析,气候是区域特征中最活跃的要素,它对区域其它自然与人文要素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也是历年高考试题中再现率最高的知识点之一。在区域气候分析中,一定要弄清楚影响区域气候有哪些因子以及它们与区域气候要素(气温、降水、光照等)之间的因果关系,对区域气候的成因、特征、差异等做出综合性解释(图12)。

2.区域景观图和景观示意图的正确判读

景观图是表示某种地理事物景观现象的图像或照片,它是地理图像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通过直观呈现景观,再从景观图中提取有效信息解答问题,是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常见考查内容之一。

景观示意图是将重要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以具体符号的形式将区域信息具体化和形象化的图像,能有效展现区域内各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内在联系性,所以景观示意图也是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试题中常见的图像之一。

地理景观图和景观示意图可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部分。自然景观主要有地质地貌景观(海岸、黄土、冰川、风沙、喀斯特等地貌类型)、水文景观、生物景观等;人文景观有人种、城乡风貌、名胜古迹、古今建筑、工农业生产情景等。对地理景观图和景观示意图的判读,关键要把握以下三点:第一,结合材料和题干读图名,准确判读明确图中表示何种地理要素或要说明哪种地理现象即描述图名;第二,解读图中信息的地理意义,细心观察图中各地理要素的特征和相互关系;第三,根据设问,联系图中信息,提取与设问相关的部分,联系有关知识作答。

四、方法提炼

1.区域特征的分析方法

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共同组成区域总体特征,任何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都基于自然地理要素的基础之上,一旦打破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平衡,环境问题随之出现。人文地理要素的动态变化是可持续发展社会经济部分的具体表现,只有与自然地理要素之间保持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才能全面呈现。因此了解区域特征的具体内容,将有利于预测区域发展问题,并为更好地解决问题提供依据。

(1)自然地理特征分析。①气候特征:主要由气温特征和降水特征组成,气温特征主要表现为年均温或年温差,主要影响区域积温状况和生长期,决定农业熟制和主要农作物类型。降水特征主要表现为年降水总量和季节分配状况,主要影响区域径流补给类型。气候特征综合影响区域的水文特征、植被类型、土壤特性、地质作用(灾害),并影响人文地理中的农业生产、交通建设和城镇布局。②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地表起伏等角度描述。③河流水系特征:流域面积、流程、流向、水系特征、河道特征(河谷宽窄、河床深浅、河道弯曲)、支流数量等。④河流水文特征: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和汛期、含沙量、冰期(或凌汛)、流速等。⑤湖泊特征:水量、水位或面积(季节、日)变化、水温(或结冰期)、能见度、盐度、补给方式、内流湖(外流湖)等。⑥生物特征:自然带类型、植被类型(森林、草地、荒漠)、生物多样性以及植被的特殊性状(如耐寒性、耐旱性、耐盐碱、喜光等)。⑦土壤特征:土壤属性(酸性、碱性)、土壤类型(红壤、黄壤、灰化土等)、肥力状况、土壤问题(盐碱化、沙漠化、水土流失等)。

(2)人文地理特征分析。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城市建设、交通建设、能源资源开发、商贸旅游等是组地理的主要内容,以农业和工业为例,常见人文地理要素分析角度如表3和表4所示。

2.区域自然要素的动态变化分析

自然地理要素由气候、地形地貌、水文、土壤、植被五要素组成,每个要素都作为地理环境的一部分,与其它要素相互联系和作用。环境问题的产生由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导致,人为因素往往体现在人类对自然环境某一要素产生了负面影响,并由此引发其它要素甚至整体环境的改变,从而产生环境问题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

自然因素动态变化是分析环境问题的重要角度,掌握其动态分析角度有助于发现区域环境问题,并为治理措施的制定指明方向,具体分析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气候。气温变幅大的地区风化作用强,风化壳厚;极端气温的高低影响风化和冻融作用的强度;降水强度大,增强对坡面的侵蚀作用;蒸发强度和降水季节特征影响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的水位,影响水盐运动;风力强度影响风力侵蚀、风力搬运及沉积作用。

(2)地形地貌。地形类型、坡度影响地表径流速度和对坡面的侵蚀强度;高海拔或高纬度地区的坡向,影响冰雪的融化量,增加对土壤表层的侵蚀强度;土质疏松、岩石破碎利于风化、侵蚀;喀斯特地貌发育地区,地表植被状况差,地下水埋藏深,土壤层浅薄,地表水资源短缺。

(3)水文。河湖等地表径流影响区域的水资源状况、土壤层的含水量;影响河流相关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和演化;影响入海口水环境;影响区域水循环和自然环境的净化能力。

(4)土壤。土质疏松易于流水、风力侵蚀,加重径流含沙量,与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关系密切。

(5)植被。地表植被覆盖状况将影响水土流失、风沙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影响区域水循环,对土地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石漠化的影响明显。

3.地理综合思维构建

本专题核心内容为:认识区域发展背景,梳理区域发展问题,评价区域生产活动,提出区域问题解决对策,预测区域发展前景。针对区域发展问题涉及的知识面广、分析问题的思维要求高等特点,在复习中需宏观把握知识系统,充分挖掘案例内部知识组成及各部分的联系,着眼全局并弄清主次、因果、并列等关系(图13)。一方面使基础更扎实牢固,使知识可摘取,可拼合,也可融合,为综合思维扫除知识障碍;另一方面建立概念图的过程,也是梳理和完善思维的逻辑链,感受“综合性”特征,弥补自身分析思路的欠缺之处,提升综合分析能力的途径。

五、经典研习

例题:(2014年北京文综)读图14和相关文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

(1)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

(2)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7,针对流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的对策。

(3)指出河源地区旅游开发和景区建设给河流带来的环境问题,并列举一项应对措施。

(4)依据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京津冀地区逐步淘汰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简述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及对改善大气质量的作用。

可持续农业的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技术创新能够有效促进农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1]。

1 农业技术创新特征

农业技术创新包括农业科学创新,创新成果的生产、推广,以及对从事农业人员的培训、销售等内容。农业技术创新是一个全方位农业设计过程,可以理解为农业经济创新,因为农业经济与农业科技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和相互完善的关系,农业经济的发展能够促进农业技术创新,而农业技术的创新又能为农业经济带来收入。农业技术创新包含着新技术创造、认识和掌握以及新技术应用、转移和传播,可以理解为是一个先进的由科研人员、相关行业、相关部门组成的完整系统,各要素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其协调性决定了新的农业技术从产生到传播应用的周期,各要素间的关系越协调,这个周期就越短。

1.1 生物技术是主体

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和发酵工程等内容,可以应用到农业科技创新中来。生物技术当中的基因工程,可以将人们需要的各种农作物特性保留下来,将不需要的隐藏或者剔除,经过基因工程培育的新品种具有抗性更强,产量很高、营养更丰富、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等优点。袁隆平培育高产水稻就是利用基因工程,对不同品种的水稻进行杂交,获取起其中优点最多的品种进行培植,取得成果之后进行推广种植。美国科研人员将血红蛋白基因转移到玉米当中,既保留了原有品种的高产能力,还增加了玉米中的蛋白质含量。生物技术在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特别是其基因工程,对农业技术创新有着强力推动作用。

1.2 周期长

农业技术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具有较长周期。农业技术创新,比如植物新品种选育,既需要一定时间来实现筛选,新品种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自然环境,因此农业技术创新具有周期长的特征。

1.3 非理论性

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中常通过电脑进行虚拟技术方案实施,比如进行植物新品种种植后产量等数据的搜集。由于现实环境的复杂性,新的技术或品种在电脑模拟中表现出的优秀能力可能在实际种植中因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而降低。所以,农业技术创新具有一定的非理论性。

1.4 必须具备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是一项新的农业技术能够生存下来所必须具备的特性之一,也是农业技术创新的核心与基本要求。农业技术创新的可持续性表现在:资源利用可持续性,农业技术创新须以生产力提高、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肥力提高为基础,力求实现技术创新对环境无污染,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发展创新理念,农业科技创新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研究成果投入使用后应达到无公害、对食用者身体无影响等要求。只有符合以上特征才能被视为合格的农业技术创新。

2 我国农业技术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

我国农业技术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2]。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缺少强力的科技技术支撑,我国科学技术创新能力也相对较弱,即便有了好的创意也没有相应的技术来实现。早在20世纪,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总值和劳动生产就提高了1倍左右,而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总值也只是增长了一倍而已,这其中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2.2 单产水平低

我国人均占有土地面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能够用来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少之又少,且分布较为分散,土地单产能力较低。土地单产水平低的不仅体现在农作物种植上,经济作物上也表现明显。

3 总结

通过农业科技创新特征和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农业生产较发达国家还相对落后,只有以农业科技创新为支撑,才能够有效促进农业发展,提高我国农业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可持续农业的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失地农民 可持续生计 路径选择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迅猛发展,很多地区都面临着农业用地被非农利用的问题,农民失去了赖以生计的资源——土地。据国土资源部的调查显示:全国耕地面积由1996年的19.51亿亩,减少为2004年的18.37亿亩,7年的时间,耕地净减少了1.14亿亩。{1}以现在的经济发展速度,2000年~2030年的30年间,占用耕地将达到5450万亩以上,失地和部分失地的农民将超过7800万人,甚至超过1亿人,将有一半以上的农民既失地又失业。{2}对于农民而言,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失去土地就等于失业,失地后大多数农民处于无保障或低保障状态,成为失地农民。失地农民不论是社会保障还是生计问题都面临很大的困难,偏离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

为了更深入了解失地农民的现状及生活中存在的困难,本文结合重庆市涪陵区失地农民的现状进行分析。调研数据表明,仅从2000年至2005年6月,涪陵区各类建设用地就审批了128宗,总面积达858公顷,其中农用地626公顷,耕地占476公顷。涪陵区的建设征地不断增加,失地农民人数也不断增加,下表反映了从1982年到2005年23年间涪陵区失地农民人数增加变化情况{3}:

从1982至2004年的23年间,涪陵区因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而造成的失地农民人数共计30347人,涉及到荔枝、桥南、李渡、龙桥等共计12个乡镇、街道。随着近几年城镇化发展的进一步加快,更多的农业用地会转化成非农用地,失地农民的数量会越来越多,解决好这一群体的生活、教育、就业、医疗等问题是涪陵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

二、涪陵区失地农民生存面临的问题

(一)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

失地农民失去了土地这一赖以生存的资源,意味着他们必须寻找到新的可持续生计手段。在此之前,这一群体的生活是极其困难的。首先,失地农民家庭人均收入下降,生活成本支出增加。从2006年调查的失地农民家庭人均收入看:收入在160元下的145户,占调查总户数的18.1%;收入在160~380元的345户,占调查总户数的43%;收入在380~800元的158户,占调查总户数的19.7%;收入在800元以上的26户,仅占调查总户数的3.2%。{4}农民失去土地,失去最主要的生活来源,收入会随之下降。同时由于土地缺失,打破了原先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各种生活资料成本也随之增加,另外还需负担医疗费用,教育费用等生活支出,出现了“收入没有来源,支出一直上升”的恶性循环。其次,失地农民的住房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根据失地农民住房情况调查,失地农民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解决住房问题:自建住房、购买商品住房、租用住房、购买原公有住房、选择其他居住形式等。其中,购买商品住房占1.2%、租用住房的占0.8%、选择其他居住形式的占55.9%。{4}可见,失地农民作为低收入人群,大多数没有经济能力购买商品房,他们选择在亲戚朋友处临时居住,或者在郊区的棚户区自己搭建临时住房,这些方法并不是长久之计。

(二)失地农民再就业难度大

对于农民而言,失去土地就等于失业,而失地农民再就业也是十分困难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随着涪陵区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急剧上升,但工作机会增加的速度远远低于劳动力人数的增加。涪陵区城镇2010年比2009年登记失业人口增加2.7%,就业压力非常大。第二,失地农民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失地农民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又不具备技术性的劳动技能,而只能从事脏、乱、差等工作,获得的劳动补偿较低,在城市紧张的就业环境中处于劣势,很难把握住较好的就业机会。另外,由于部分失地农民年龄较大,或者再就业以后收入偏低等原因,导致失地农民无法实现再就业,甚至出现不愿意就业的情况。第三,就业的失地农民再失业。政府为了扶持失地农民就业,为部分失地农民安置了工作,但是由于企业裁员、破产等原因而使失地农民下岗。综上所述,激烈的人才竞争和供需不平衡的劳动力市场,导致了失地农民在短时期内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就业环境不容乐观。

(三)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缺失

社会保障问题是失地农民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对失地农民寻找可持续生计路径具有重要的意义。涪陵区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存在三方面的问题:第一,保障机制缺失。土地对于农民而言,不仅是维持生计的手段,还具备社会保障功能,而失地农民则失去了土地这一强有力的保障。失地农民失去土地以后,成为没有土地的农民,由于制度层面的原因,不能享受到和城市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待遇,而政府也没有针对失地农民这一群体3出台具体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二,保障方式单一。根据有关部分调查的803户失地农民家庭中,涉及人口2354人。从享受低保的情况看: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失地农民仅46人,占调查失业人员总人数的5.7%;从参加社会保险的情况看:大部分失地农民从未参加过社会保险;参加并接续了养老保险的仅42人,占调查失业人员总人数的5.2%;参加并接续医疗保险的仅8人,占调查失业人员总人数的1%;其中因失业而中断养老保险的26人,因其他原因中断养老保险的6人。{4}第三,保障水平较低,失地农民心态失衡。失地农民无法获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待遇,享受到的社会保障水平又比较低。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失地农民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就会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阻碍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解决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的路径选择

失地农民这一群体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殊产物,是城镇化、工业化的牺牲品,这一群体的产生伴随着他们生活水平的下降、就业岗位的不足和社会保障缺失。所以,失地农民应得到合理的补偿和安置,安排好他们的可持续生计问题,是涪陵区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一)为失地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解决好农民的生计、生活问题

第一,鼓励失地农民参加劳动技能培训,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培训,一方面让失地农民认识到他们这一群体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城镇化、工业化的产物;另一方面,通过专门培训机构的培训,提升失地农民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增加就业面,拓展就业空间。第二,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呈现出的大量就业岗位,优先考虑失地农民,为这一群体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第三,政策扶持,为失地农民就业提供相应的保障。针对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制订符合失地农民就业的政策措施,同时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失地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第四,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资金支持。鼓励支持有创业想法和特殊技能的失地农民自主创业,通过创业来解决就业问题,同时也为其他失地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二)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

失地农民失去土地,没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成为没有土地的农民。可以考虑把失地农民纳入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中,让他们享受和城市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待遇。或者针对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群体,制定具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至少要涵盖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第一,为失地农民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等制度。失地农民已不再是完整意义上的农民,失去土地以后,他们的生活环境、生存方式更加贴近城市居民的生活,社会保障体系的创建可参照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二,为失地农民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失地农民长期呆在城镇或郊区,失去了土地,短时期内没有基本的生活来源,所以相关部门应合理界定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为这一特殊群体制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保证他们在失去土地之后的最低生活水平。第三,完善失地农民聚居区公务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主要包括医院、学校等基本公共服务。失地农民离开农村,随迁子女入学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目前的政策制度不允许失地农民子女和城市居民子女享受同等的教育条件,所以,在失地农民聚居地应当有相应的政策或建立一部分学校,解决失地农民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对失地农民聚居地也应当规划建设相配套的医疗机构,提升该地区农村公共卫生基础设施的发展,并且有利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以满足失地农民就近获得较高质量公共服务的需要。

(三)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

现有的土地征用制度不完善,是影响失地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有从制度上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土地征用问题,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第一,完善土地征用制度。现有的土地征用制度,对农民补偿的标准存在一定问题。我国不是按土地的实际价格对失地农民进行补偿,而是按征用土地的原用途进行补偿,以征地前耕地若干年的产值为标准,征地补偿费明显偏低,这不仅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也不利于保护耕地。{5}所以,要完善土地征用制度,注重保护失地农民权益。第二,完善征用土地的补偿机制。现有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失地农民不能享受到土地被征用后所产生的增值。对失地农民的补偿仅限于征用土地时的补偿金,假如农民在一定时间内消费完补偿金,而又没有新的收入来源,那么这部分失地农民就面临着医疗、养老、生活等各方面的困难。所以,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的构建,直接影响到社会和谐,阻碍涪陵区小康社会的构建。

注释

①崔砺金等.《护佑浙江失地农民》,《半月谈》内部版,2003 (9)。

②宋斌文,樊小钢,周慧文.《失地农民问题是事关社会稳定的大问题》,《调研世界》2004(1)。

③涪陵区政府门户网站,http://。

④重庆市涪陵区就业服务管理局网站http:///com/fljyj/main.php。

{5}陈超等,《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重庆市巴南区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08(36)。

参考文献

[1]于建嵘.农民维权抗争集中土地纠纷土地成农村首要问题[J].瞭望东方周刊2004(37).

[2]张德元.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现状与问题[J],职业教育研究,2005(6).

[3]张锦洪.集体土地直接入市:基于交易成本的损益分析框架[J].求索,2006(5).

[4]朱冬梅,方纲.2008.城郊失地农民就业意向、就业选择与社会支持网络研究-以成都市龙泉驿区、郫县、都江堰市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8(1).

[5]黄建伟,喻洁.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综述[J].中国土地科学,2010(5).

[6]李琴,孙良媛,罗凤金.失地农民是自愿还是非自愿退出劳动力市场——基于珠江三角洲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9(8).

[7]黄建伟,刘典文,喻洁.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理论模型研究[J].农村经济,2009(10).

可持续农业的特征范文第4篇

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加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坚持把“三农”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不断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针对前几年粮食连续减产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突出问题,时隔18年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再次下发了专门针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央1号文件,出台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效的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包括: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切实减轻农民税收负担、增加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扩大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补贴范围、制定主要粮食品种的最低收购价格、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增加对“三农”的投入、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切实解决农民生产中的困难和问题,等等。可以说,今年是各项支农政策力度最大的一年。

这些政策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局面,为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成为今年宏观调控的一大亮点。一是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粮食播种面积扭转了连续5年下滑的势头,总产量超过4.55亿吨的预期目标。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拉动以及有利天气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实现了主要粮食品种全面增产、季季增产、绝大部分地区都增产的好形势。二是农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扣除价格上涨因素,预计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超过6%,是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增加最多、增幅最高的一年。农业收入成为今年农民增收的最大亮点,估计可超过非农产业的收入增量;农民外出务工收入继续增长,政策性增收因素的贡献率明显高于往年。三是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农业优质化、区域化、产业化、标准化程度继续提高,畜牧水产业平稳增长,乡镇企业稳定发展。四是农村改革迈出新步伐。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范围扩大。五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坚持把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国家重点支持和加强的重要领域,全年农业和农村投入总量继续增加,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六小工程”等直接关系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投入增加,农民享有的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有所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体制性制约因素还没有根本消除农村经济发展依然面临不少困难

在看到农村经济发展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一些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期性和体制性问题仍没有解决,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一是农业基础薄弱的局面并没有改变。当前突出的问题是,耕地和水资源严重短缺,将长期制约农业发展。农田水利建设落后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特别是由于近年耕地面积减少和质量下降的趋势没有彻底扭转,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依然脆弱,农业很大程度上还是靠天吃饭,提高和稳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难度很大。二是发展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并没有建立。虽然今年粮食增产较多,但促进增产的很多因素都是短期的、外部的,促进粮食再增产的因素如扩大面积空间、提高单产空间、价格上涨空间和政策支持空间等,明年都受到限制,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没有明显增强,明年的气候条件也还有不确定性,明后年粮食供求平衡的压力依然很大。粮食出不出问题,明年是关键的一年。三是制约农民增收的体制并没有消除。虽然今年农民收入增长较快,但种粮比较效益低、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农民就业不充分等根本性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体制依然存在,特别是城乡劳动力市场不统一,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继续扩大,严重制约农民增收。这些问题短期内难以根本消除,将长期制约农村经济发展。

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促进明年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至关重要。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部署,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继续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这个主要任务,进一步加大国家对“三农”的支持保护力度,完善扶持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继续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努力实现粮食持续增产、农业持续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稳定和完善扶持农业和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减免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部分地区农民实行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采取的重大措施。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明显增强,明年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农力度,已经实行的政策不能改变,已经给农民的实惠不能收回,对农民的支持要逐步加强,逐步将农村政策制度化、规范化。继续对主产区重要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格政策,稳定农民种粮收入预期。继续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增加补贴规模,完善补贴方式,扩大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补贴实施范围。扩大农业税免征范围,加大农业税减免力度。尽快在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开展免征农业税试点工作,尽快取消农业税。与此同时,加大中央财政专项转移支付的力度。做好农资供应工作,切实加强农资监管,稳定农资价格,稳定农业生产成本。

――努力保持农业特别是粮食持续增产的好势头。明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要坚持把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重大任务,这是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之举,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保障,对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坚持一手抓当前,一手抓长远,把建立发展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与促进明年丰收的有效措施结合起来,保护和调动好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严格保护农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确保全国现有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下降。努力培肥地力,提高耕地质量,稳定并努力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加大对农田水利的投入,狠抓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明确新形势下农民对自身直接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义务。加大中央财政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补助范围,明确地方各级政府的责任,抓紧完善由财政补助资金引导农民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的新机制。继续实施种子工程、植保工程和沃土工程,加强良种繁育和推广工作。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力度,继续推进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持续增产。

――促进农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确保农民增收,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长期任务。要在继续完善各项支农政策的同时,坚持把工作的重点转向帮助农民通过增产增效、提质增效、节本增效、增值增效、就业增效等方面上来,不断拓宽农民增收空间,努力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坚持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不动摇,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因地制宜地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发挥各地农业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加快发展畜牧业,继续实施畜禽水产良种工程,加快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规范各种检验检疫收费,推进畜牧业的集约化和产业化,扩大畜产品出口。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继续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支持。扶持乡镇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发展,鼓励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经济,扶持小城镇经济发展,繁荣县域经济,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加强对农民工的权益保护,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环境,进一步清理各种针对农民进城务工的歧视性政策和乱收费,巩固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的成果,防止发生新的拖欠。全面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增加劳务收入。继续做好扶贫工作,扩大以工代赈规模,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

――继续加大农业和农村投入力度。在稳定现有各项支农投资的基础上,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新增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坚持向“三农”倾斜,逐步建立稳定的政府支农投资增长机制。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在加强南水北调、治淮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天然林资源保护等重大农林水利气象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农业投资坚持向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项目倾斜,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倾斜,向直接促进农民增收的农村小型基础设施项目倾斜,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项目倾斜,向主产区和中西部地区倾斜。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业投资体制,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投入机制,切实加强投资项目管理。继续加大政府支农投资整合力度,加强规划统筹和引导,明确部门职责分工,通过项目带动,努力提高支农投资效率。

可持续农业的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常态;农村经济;土地收益持续化;土地问题

中国经济已进入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转变的新常态,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有效地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中土地经营的粗放和分散,土地使用污损和侵蚀,土地权益的模糊和侵害三大问题,进而实现土地收益的规模效益提升、土地使用收益连续,土地经营主体积极性提高,是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

一、土地收益持续化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土地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它具有稀缺性,而耕地则是土地的重中之重,它是保障农产品获取的基础条件,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有力支撑,确保土地收益持续化,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证。根据《我们的共同未来》中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它是指“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包括两个概念,一是人类的基本需求,特别是穷人的需求,应该被置于优先的地位;二是环境限度,环境满足现在和未来的各种需要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突破这一限度,必将影响自然界支持当代和后代人生产的能力。”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使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保护,确保土地收益持续化,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不仅要使农民得到充分发展,而且要使农村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因此,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少应包括农业经营可持续发展、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可持续发展。土地收益持续化是农业经营和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农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土地是孕育农产品的基础条件。缺乏了这一个基础条件,农业发展根本无从谈起,更不用说可持续发展了。《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指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五位一体”、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在要求。《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在新形势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农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而要迎接这一挑战,离不开土地的合理、安全、有效利用,保障了土地的安全,也就保障了粮食安全,使农产品的供给有了保障,也使农业经营有了收益,使农业经营可持续发展。土地是农业产业发展的主要要素之一,它同资金、劳动力等要素一样,通过使用取得收益,只有稳定持续地获得土地收益,才能确保农业产业上规模、上档次,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土地收益持续化是农业经营主体权益得到体现的保障。农民是农业经营的主体,其收入支撑来源于土地。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它不仅可以种植农产品,使农民获得种植性收入,而且可以作为一种财产,使农民获得财产性收入。而且如果土地运用得当,将会成为农民财产性收入的主要来源。这需要创新农村土地制度,通过土地的保值和增值,使农民获得更多的财产性收入,使收益增长可持续,从而保障农民可持续发展。通过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提升农业土壤条件,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这是新常态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生要求,也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通过这一目标的实现,使农村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

二、三大土地问题成为制约土地收益持续化的障碍

在现实中,存在土地经营的粗放和分散,土地使用污损和侵蚀,土地权益的模糊和侵害三大土地问题,都影响了土地收益的持续化。

1、土地经营的粗放和分散直接影响到土地规模经营收益的提升

土地经营粗放,使得土壤生态系统退化,影响土地质量,损害效能,产出低,规模经营收益难以体现。据《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显示,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295万平方公里,年均土壤侵蚀量达45亿吨,沙化土地为173万平方公里,石漠化面积达12万平方公里。同时,农村建设用地的扩张,挤占了耕地,使得农村土地分散化,不利于规模经营。

2、土地使用污损和侵蚀直接影响到土地使用收益的连续性

近年来,农村土地使用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土地的生态保护,土地受到污染,使土地利用不能持续,土地收益不能持续化,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

(1)受重金属污染和污水灌溉污染。近年来,国家对污染重、能耗大的高污染企业进行关停并转政策,使得大量污染企业大规模向城郊或乡村迁移,转移后留下的土地就成了有害土地,含有大量重金属,需要进行治理修复后才能再次使用,如果不能得到及时修复,将会产生生态风险。这些有害土地上的污染物,一旦渗入地表水,将使得灌溉农田的水质受到污染,土壤肥力受到影响,农产品产地的环境质量下降,农作物品质降低,影响农产品和粮食生产安全。同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排放物,如“工业三废”、固体废弃物堆放,这些污染物向农村的转移排放,也会使农田受到污染。根据全国首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而耕地的点位超标率更高,为19.4%,主要污染物为镉、镍、铜、砷、汞、铅、滴滴涕和多环芳烃。镉、汞、砷等重金属不断向农产品产地环境渗透,使得受污染耕地面积扩大。据统计,全国受重金属污染耕地达3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

(2)农业生产过程和农村生活中产生的污染。主要包括长期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畜禽养殖业污染物处理不恰当,农作物秸秆和农用薄膜塑料等农业废弃物处置不合理等造成的对土地的污染。我国是世界农药生产和使用第一大国,但目前有效利用率不足;同样,我国每年地膜使用量超过其他国家的总和,约130万吨,但地膜的回收率不足,造成“白色污染”。《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目前全国化肥当季利用率只有33%左右,普遍低于发达国家50%的水平。同时,农膜回收率不足2/3。农村土地污染的态势,其不利影响是深远的。其一,直接导致粮食生产不可持续,农产品质量不安全。一方面导致粮食减产,另一方面使粮食受污染。有资料显示,由于工业、农药、化肥等导致的土壤污染,使我国粮食每年减产100亿公斤,受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其二,导致健康损害。据统计,土地污染地区居民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直接影响了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能力。其三,影响农产品销售。由于土地污染,使得部分生产出的农产品也成为了“有毒”产品,很多人已经对农产品不敢轻易相信,使农产品销售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了收益的获得,同时也影响了社会稳定,最终影响了土地收益的可持续化。

3、土地权益的模糊和侵害直接影响土地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农民是土地经营的主体,土地权益的模糊和侵害,直接损伤了农民经营土地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农民收入的提高。表现在:其一,土地权益模糊,农民权益受到侵害。根据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分为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类型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的是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的是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外)、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这使得城市国有土地与农村集体土地的产权附属权益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市场和权利体系。同时,我国建设用地的供给来源于政府从农村直接征收土地,再进行出让。也就是说政府对土地的供给具有主导权,这使得在实际运行中农民的土地权益模糊和受到侵害。在土地的实际征用补偿过程中,没有明确公益性用地和非公益性用地的不同性质和不同收益,客观上造成了农民的土地权益界限不清。另一方面,征收土地的补偿标准低,补偿标准不确定,商业用补偿标准与公益用补偿标准没有加以区分,损害了农民的土地权益。根据《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同时,又规定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十倍。国务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提高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这些规定使得政府在对征地农民进行补偿时,容易产生寻租行为,在征地时压低补偿价格,在转让土地时又抬高土地价格,从中牟取利益。这其中产生的土地增值收益,成了政府土地财政的来源,在政府政绩观的驱使下,更加剧了政府对土地财政的过分依赖,无形中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其二,农民土地没有得到有效流转。目前对于农民土地如何进行有效的流转还没有清晰的规定,在流转中价格如何确定、采取何种流转形式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在流转的范围、途径、流转双方的利益上的机制还不健全,随意性较大,存在土地流转的无序现象,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规范,一方面使得土地流转的交易成本增大,另一方面,甚至在有些地方还存在着以规模化名义侵占农民土地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土地的实际流转以及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应获得的收益。这影响了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开展。

三、破解三大土地问题的对策

1、破解土地经营的粗放和分散之策:推进土地经营集约化

土地经营的粗放和分散的破解之策在于倡导推进土地集约化,即转变土地经营方式,由粗放分散式转变为集约高效式,对土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具体来说:其一,严守耕地红线,修复土地生态系统,提高土地质量,防止浪费土地资源。一方面坚持18亿亩耕地红线不突破,保证耕地数量,保障我国耕地不再被侵占,确保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另一方面,通过农业科技创新,对土地进行整理,开发、治理、修复、复垦,通过整理可以扩大土地面积,相当于节约了土地的使用。具体来说,可以根据不同区域自身条件的不同,有针对性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体现特色化、差异化。如深耕深松、秸秆还田、休耕轮作、土壤盐渍化治理都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同时,对于已被建设占用的耕地,可尝试采取耕作层剥离的方法,避免土地被占用后,耕作层土壤被当作土料使用甚至废弃,减少耕地损失,使土地得到很好地利用,促使农村土地集约高效使用。其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对土地进行合理规划,防止土地分散化。2014年国土资源部的《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要求对土地进行规模引导,优化布局。对农村土地的使用也应比照这一规定,在农村土地的利用上体现布局优化的原则,耕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合理规划农村建设用地与耕地,进行分区指导。确定建设用地、生活用地、农业生态用地各自的比例,促进农村用地效率的提高,避免耕地荒芜,实现土地的集约化使用。

2、破解土地使用污损和侵蚀之策:推进土地使用绿色化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首次将绿色化上升为国家战略,要求大幅度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因此,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土地的使用也应遵循这一要求。土地使用的绿色化从以下着手:其一,加强土地绿色使用的顶层设计。顶层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要设计,更重要的是要看能否执行,在执行中是否有偏差,需要通过什么来纠正,因此,它应该包括设计、实施、监督、评估等环节。因此,要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根据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要求,通过生态产业支撑土地集约高效生态利用,推进土地使用绿色化。其二,建立严格的土地生态保护制度。一是建立土地污染评估制度。加快推进全国农产品产地土壤污染普查,对土地污染的面积、污染的程度有一个清晰的把握,为后继土地绿色化治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同时,严格管理和控制农业生产过程的农业投入品乱用、滥用问题,规范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转移、运输和处理处置活动,以防止造成新的土壤污染。二是建立土地生态补偿制度。作为保护土地资源的一种经济手段,土地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将有利于协调土地各涉及方的经济利益,促进土地绿色化。在实际操作中,要加强对土壤环境的监管,加强对企业废水、废气、废渣等处理情况的监督检查,明确谁是土地污染的制造者,采取“谁污染、谁负责”的办法,建立土壤污染承担制度和土壤污染责任终身追究制度。根据“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确定由谁来进行补偿,解决补偿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利益冲突。同时,建立土壤生态补偿基金,用于修复和提高土壤功能。其三,实施土壤整治、修复工程。突出科技创新,将科技创新手段运用到土地的整治、修复和污染治理上,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具体来说,针对遭受重金属、电子废弃物、石化有机污染物等不同污染的地块采取差异化的治理措施。一是实施农产品产地分级管理,通过净化灌溉水源,加强水肥管理,改变农艺措施,减少污染。二是运用植物修复技术。种植对重金属有强吸收和富集能力的超富集植物,通过植物吸附土壤中的重金属。比如通过种植蜈蚣草和东南景天,有效减轻土壤重金属的污染。其四,制定土地污染防治的专门法律。目前环境保护部公布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修订草案,《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与《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指导值》的征求意见稿,并审议通过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开始考虑农村土地质量保护问题,但保护土壤的专门法律还未形成,下一步应加快立法进程。其五,健全土地绿色使用监督制度。健全土地绿色使用监督制度,是增强土地使用绿色化约束性的又一措施。通过这一制度的实施,有利于督促各管理部门认真履职,有利于督促各相关方履行责任和义务,保障各方权益。健全土地绿色使用监督制度的重点,在于建立社会监督体系,明确由谁监督、监督什么、怎样监督。在监督主体上,增强农民的参与意识和土壤保护意识,通过社会公众参与,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监督积极作用,形成有效的农村土地生态安全保护屏障。在监督内容上,主要监督土地使用是否遵循了绿色原则,土地使用是否做到了节约环保。如果监督不到位,就容易弱化土地绿色使用监督制度约束力,甚至造成“破窗效应”,使土地的污染和侵蚀行为蔓延。在监督形式上,可以采取举报、舆论监督、网上评议等多样化的监督形式,通过制定负面清单,完善举报奖励制度,公布举报信箱和电话,电视问政现场直播等多种手段,加大监督巡查力度,实现动态化的监督和管理,并且防止执法过程中产生新的土地污染问题。

3、破解土地权益模糊和侵害之策:土地收益分配合理化

土地权益模糊,使农民土地权益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保障,无形中对其权益造成了侵害,影响了其生产积极性。破解土地权益模糊和侵害之策,在于促使土地收益分配合理化。其一,明晰土地权益,保障农民利益。明晰土权益,重要的是要做好土地确权工作。确定农民宅基地和承包地的产权,使其可以转让、交易,从而获得收益。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此进行了明确阐述,指出要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强化对农村耕地、林地等各类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加快包括农村宅基地在内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地籍调查。通过这些措施可以使农民了解土地产权的归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其二,改革征地制度。十报告明确指出要“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让农民能够拥有更多的财产性收入。因此要合理地确定这一具体比例,不使失地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改革征地制度,最重要的是要改革土地供给模式,减少政府直接参与征地、卖地的行为,发挥市场在土地市场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防止征地中的权力滥用和征地补偿的随意性,避免农民的土地权益受到侵害。同时,还要在法律上加以约束,用法律保障农民合法的土地财产收益权,强化执行力。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征用现象不可避免,有些地方往往发生不顾农民意愿、强征农民土地、强拆住宅的现象,而征用了农民土地后,征地补偿不能及时到位,有些则是补偿标准很低。因此要制定相关的保护农民土地利益的法律,提高农民土地征收补偿标准,使农民能真正享受到土地增值的收益。其三,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进程。国务院办公厅2014年11月印发的《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指出,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给,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应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目的是调整农民土地权利和利益,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因此,必须对农村土地流转收益进行保障,对农村土流转行为依法进行规范,保障土地收益分配的合理。在流转方式上,可以采取多元化的转让方式,比如转包、转让、出租、入股、委托经营等,培育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使土地能够真正流转起来,使农民真正能从土地转让中获得收益,调动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金南:关于国家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的战略思考。

[2]《2014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3]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

[4]该给污染的农村土壤“排毒”了

[5]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

相关期刊更多

汽齿科技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汽车齿轮总厂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