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可持续发展报告

可持续发展报告范文精选

可持续发展报告

可持续发展报告范文第1篇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要点

一、城际之间、城乡之间是一个区域系统

在一个地域中,平面上的空间充填是一个有序的体系。人为的分割,虽然有利于行政管理,但却与真实的系统行为运行有很大的背离,既不符合几何原则,也不符合生产原则。因此,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城际关系,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城乡关系,必须如实地看作是一种结构有序、功能互补、具有统一基础的复杂系统。

从地理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应当符合空间充填原理,它们在宏观上是可辨识的,在微观上是随机的,实际上可以把大、中、小城市看作是立足于乡村平面上的、具有等级特点的一组空间充填物,共同构成一个区域综合体,并相应地发挥各自的功能。

从社会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符合社会分布原理,它们在本质上是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和创造能力的差异,产生了在获取财富、分配财富、消费财富上的差异,但最终它们必须服从一个临界阈值,即作为区域内社会成员的每一个人,都至少应当获得作为体面生活标志的最低门槛,满足基本人权所赋予的“机会平等”。

从产业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符合产业升级原理,它们在产业链形成与产业集群形成上,既有外在的联系与制约,又有内在的联系与制约。农村作为第一产业的集中地,提供了生存支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育功能。城市作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集中地,提供了产品、服务及相应供需支持系统,从区域的整体上是互补的和不可分的,因此,不应单以“结果平等”的眼光去对待。

从智力结构看,城际之间和城乡之间符合人口流动原理,乡村提供了人力资源的丰厚土壤,不同等级的城市对于人才的吸纳和创造“生态位”的条件差异,表现出宏观可识别的吸附特征。

由以上的阐述,可以发现只有把城市融入到区域的整个体系之中,并且始终把农村作为区域的基底平面,才能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城乡统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二、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两大转折

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经验指出,必须慎重把握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的两大基本转折。

第一个转折,是在财富分布空间相对平衡的区域内,形成大小不等的点状分布(亦可视为区域增长极),随之发生了急剧的人口集聚能力、经济密度集聚能力、二三产业集聚能力和资本集聚能力的中心。这一个转折,表现在城市开发度急剧增强,工业化利用土地的规模急剧增强,固定资产投资的集中度急剧增强,科技含量和创新步伐等的急剧增强。这类急剧增强的结果,就在地理区域的空间平面上,形成了大、中、小城市等级布局的空间充填,使得广大农村与城市之间在财富创造、生活质量、社会保障等方面差距扩大,二元结构系数加大,形成了以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的基本格局,在力度和流向上“以农补工”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个转折,是在财富分布空间已经相当不平衡的区域内,在城乡二元结构系数很高的态势下,在城市开发度达到中期和工业化程度较高的状况时,必须及时地将城市化战略转移到以城市反哺农村、城市支持农村、工业支持农业、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实施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主流之中。这一转折的特点是,在不降低城市生产力的前提下,降低城乡二元结构系数,减少贫富差异,推进社会公平,补助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大城市对农村的转移财政支付力度,从政策导向、物质扶持、资金倾向、项目带动等对农村实施全方位的反哺。

我国在2003年,已经达到了人均GDPl000美元的水平,工业化水平也已经达到了工业化中后期的阶段,城乡二元结构系数已经平均高达1:3.0以上,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都处于较高的数值,因此我国城市化战略进程进入了第二个转折期,即必须把统筹城乡发展,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援农业,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今后时期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流。

三、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纪头20年我国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对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城市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了解我国城市化50年的状况,明确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借鉴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在城市发展中的经验,探索新时期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的选择、战略形态的转变以及发展动力的提升,由此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中国城市体系,寻求引领国家财富台阶式增长的制高点,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新一轮经济增长战略机遇期的总任务和发展总方向的把握,必须回答七个严肃的问题:

(1)如何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

(2)城市发展方向是否仍然依照传统式的单极扩大?

(3)如何改变城乡分离、城际分离、地方保护、恶性竞争的弊病?

(4)如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有效克服二元结构的社会矛盾?

(5)如何消除日益严重的“城市病”?如何构建生态城市和绿色人居?

(6)如何扩大城市就业,创造可持续的就业机会?

(7)怎样实现以“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为总体目标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以上七大问题的统一解决,只有明确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并通过城市化发展形态的革命性变革,即由原先的单极式城市扩张转变为组团式城市群和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培育,一举克服传统城市化进程中的弊病,真正做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获取高额“发展红利”、降低发展总成本、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等,才能达到社会公平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四、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状况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未来2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将对全球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许多国外学者都把“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统计数字表明,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发展,城市化程度的明显加速是一个重大标志,其增长过程与财富积累呈非线形的对应关系。

中国从建国开始的发展战略中就有“积极推进工业化,相对抑制城市化”的主导思想,加上长期“恐城症”的制约,中国城市化50年的变迁,一直都在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道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达到同期世界城市化进程速度的两倍,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市化程度仍然十分落后。根据世界银行统计,在2002年世界高收入国家城市化率平均为75%,中等收入国家为62%,低收入国家为30%,而中国城市化率尚未达到40%。至2000年底,中国城市化率比世界平均低12个百分点,比世界发达国家平均低40个百分点。虽然从1949年全国建市67个增长至目前的600多个,但随着人口总量的增加,城市人口的比例仍然过于偏小。

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工业化发展水平这种局面,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综合实力提高与国家竞争力增强的“巨大瓶颈”。未来20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时期,大力推进中国的城市化,尤其是寻求城市化战略的进一步提升,缓解长期以来制约中国社会公平的二元结构矛盾,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又是有效解除中国经济社会约束“瓶颈”,保障中国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和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五、中国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为了支撑中国未来实现现代化的总体进程,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城市化率将从现在的40%提高到75%左右。这就意味着只有每年平均增加约1%左右的城市化率(即每年约1000万—1200万人口从乡村转移到城市),才能满足现代化进程的总体要求。在急剧推进的中国城市化过程中,我们必须面对以下的挑战:

(1)城市人口三大高峰(人口总量、劳动就业人口总量、老龄人口总量)相继来临。

(2)城市对能源和资源的超常规利用。

(3)加速城市生态环境“倒U型曲线”向右侧移动的良性逆转。

(4)促进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的有机融合与协调发展。

(5)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和质量。

(6)加速克服“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之间的共同富裕。

(7)城市信息化进程的急速推进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

(8)城市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六、城市化是解决“_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虽然国家投入了巨大的力量,从政策到资金,对解决“三农”问题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但是就其整体性解决的目标而言,目前仍有很大的距离。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的到底在哪里?我们认为,中国“三农”问题根本出路的一个要点在于大量减少农民的数量。而大量减少农民的数量,大量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唯有靠实现城市化战略、提高人口的素质和技能、大力创造就业机会才能够最终完成。一旦当农村人口数量下降到总人口的25%以下时,农村土地的价值才能达到市场化要求的成本阈值,此时农业土地的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生产和专业化生产才达到一定水平,农业的科技含量、服务水平和农业成本才有了大幅度改善,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整体素质才会有明显的进步,至此,中国“三农”的一系列根本问题才能得以彻底解决。

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进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中国城市化战略的核心,构筑开放、流动、有序、互补的中国城乡体系,是解决中国“大城市能力不大、中城市经济不活、小城市实力不强、小城镇总体不优”的根本战略举措,由此才能真正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七、中国城市化已经走出四大误区

中国城市化战略的健康实施,已经走出认识上的四大“误区”:

误区之一:认为城市的发展必然引发“城市病”。必须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下,形成“以发展克服城市病”、“以规划减少城市病”、“以管理医治城市病”的全新观念。

误区之二:认为必须严格控制大城市的发展。不同规模的城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城市规模结构是一个具有等级、共生、互补、高效和严格“生态位”的开放系统,大、中、小城市都应当在统一规范下得到合理的发展,组团式城市群的形成与完善是达到这一要求的正确选择。

误区之三:认为城市化的结果应当是均衡分布遍地开花。必须考虑到自然基础的差异、地理区位的差异、发展阶段的差异和生态条件的差异对于城市格局与结构的影响。应充分认识到城市宏观布局在三维模型中(时间、空间、速度)必然是非均衡的、非对称的和非线性的。必须认识“以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不均衡,换取实现社会公平程度的相对均衡”这个基本道理。

误区之四:认为城市化的结果必然拉大城乡差距,造成更大程度的贫富差异,加剧社会的不公平程度。事实上,只要严格把握城市发展两大转折的要点并实施城市补偿农村,工业支持农业,大力推进乡村的产业化、市场化进程,上述误区必定可以得到很好的克服。

八、中国应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社会先进生产力体现的平台,集中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2001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认为,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他提出:“中国的城市化将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并产生最重要的经济利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署长指出:“城市的成功就是国家的成功”。

世界银行认为:国家的GDP达到1万亿美元是一个标志性台阶,意味着财富积累将步入新的航道。与国际已有的经历相对照:美国的GDP总量在1970年达到1万亿美元,在10年后的1980年,GDP总量达到2.7万亿美元;日本的GDP总量在1978年达到了1万亿美元,在其后的10年中GDP总量达到2.4万亿美元;中国的GDP总量在2000年达到了1万亿美元,依照国家规划在其后的10年(即2010年)预计GDP再增加1万亿美元。为什么美国用了10年的时间使得GDP增长了1.7万亿美元,日本增长了1.4万亿美元,中国分别比它们少增长0.7万亿至0.4万亿美元。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注意到美国当时的城市化率达到81.5%,日本的城市化率超过64.5%,而中国在2000年的城市化率仅为36%时,也许可以更深一层地认识到城市化率的不同所导致的社会财富集聚能力的差异。因此,在21世纪的头20年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进程,加快中国的城市化步伐是发挥城市中心作用、提高经济效率的必由之路,也是消除二元结构、实现社会公平的必由之路。中国城市化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成为激发新一轮财富充分涌流的载体。

九、中国城市化的高端平台:三大组团式城市群

组团式城市群是大、中、小城市“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优化、共建共享”的空间镶嵌体系,体现出“以城乡互动、区域一体”为特征的城市发展的高级演替形态。在水平尺度上是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结构之间相互联系的城市平面集群,在垂直尺度上是不同等级、不同分工、不同功能之间相互补充的城市立体网络,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使得规模效应、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和联动效应达到最大化,从而分享尽可能高的“发展红利”,完整实现“区域发展动力、区域发展质量和区域发展公平”三者在内涵上的统一。

城市发展的轨迹告诉我们,其空间形态的演进,具有明显的特征:

城市的点状表征:0维模式(传统城市中心,强调集聚性,容易产生城市病)。

城市的线状表征:1维模式(沿江沿路城市带,强调通达性,腹地相对狭小)。

城市的面状表征:2维模式(城市群,强调网络性,功能相对不对称)。

城市的体状表征:3维模式(组团式城市群,强调等级、有序、互补和立体协调性,最大限度获取“发展红利”)。

而大力培育组团式城市群,既是中国城市化战略进程的跃升,也是中国新一轮财富涌流的高端载体,更是统筹城乡发展,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实现城乡区域一体化的必然举措。

今后中国必须首先坚持发展三大具有世界竞争力的组团式大城市集群,打造中国城市化建设中的主力与经济增长能力的“航母”。国家三大组团式城市群必然是大、中、小城市“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优化、共建共享”的城市体系,以寻求资源利用的空间最大“整合交集”为根本出发点,让发展红利得到充分体现。

组团式城市群发展模式的战略突破主要表现为:

(1)避免了城市摊大饼式的单极化扩张。

(2)形成了以大、中、小城市相协调为特征的区域镶嵌体系。

(3)建立了以地缘经济为基础的城市空间布局与城际战略联盟。

(4)构筑了以产业链为核心的城市等级系列集合。

(5)实现了效率最大化的城市结构在区域中的逻辑充填。

(6)充分协调自然—社会—经济的城乡时空耦合。

(7)体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良文明典范。

用组团式城市群代替单一城市扩张:经济上可以取得台阶式的提升;社会上可加速消除二元结构;生态上可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文化上便于多样性的充分交融;系统上形成等级有序的效率体系。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美国三大城市群、日本三大城市群与中国三大城市群对于全国的经济贡献率有着较大差异,表明了中国三大城市群对于国家GDP的贡献率在目前仍比较偏低。

如果按国家首位城市比较:美国纽约的GDP,占全美国的GDP总量的24%,相当于上海GDP总量的40倍,相当于北京GDP总量的75倍,相当于广州GDP总量的87倍。日本东京的GDP,占整个日本GDP总量的26%,相当于上海GDP总量的20倍,相当于北京GDP总量的30倍,相当于广州GDP总量的37倍。英国伦敦的GDP,占整个英国GDP总量的22%,相当于上海GDP总量的5.5倍,相当于北京GDP总量的9.5倍,相当于广州GDP总量的10.5倍。法国巴黎的GDP,占整个法国GDP总量的18%,相当于上海GDP总量的4.0倍,相当于北京GDP总量的7.2倍,相当于广州GDP总量的7.9倍。韩国汉城的GDP,占整个韩国GDP总量的26%,相当于上海GDP总量的1.9倍,相当于北京GDP总量的3.5倍,相当于广州GDP总量的3.8倍。

上海的GDP总量是美国纽约GDP总量的1/40。

上海的GDP总量是日本东京GDP总量的1/20。

上海的GDP总量是英国伦敦GDP总量的1/6。

上海的GDP总量是法国巴黎GDP总量的1/4。

上海的GDP总量是中国香港GDP总量的1/3。

上海的GDP总量是韩国汉城GDP总量的1/2。

中国大城市的经济规模偏小,尤其是大城市群集聚财富能力偏低和贡献偏小的现象,已经到了必须认真考虑的时候了。

十、中国城市化的战略设计

中国城市化战略设计必须突出“三维分布”制高点:

(1)培育三大组团式城市群(面)。

珠江三角组团式城市群;

长江三角组团式城市群;

京津环渤海组团式城市群。

(2)创建七大城市带(线)。

沿长江城市带;

沿京广铁路城市带;

哈长沈大城市带;

济青烟威城市带;

绵德成渝沿线城市带;

长株潭城市带;

海峡西岸城市带。

(3)发展若干中心城市圈(点)。

未来中国城市化战略制高点一旦成熟与完备后,在国土面积只占全国8%的总面积上,将容纳全国人口的55%(平均人口密度1600人/平方公里,不高于世界大城市带的平均人口密度),将有全国GDP的80%,将有全国工业总产值的90%,将有全国进出口总额的95%在上述地域中生成。这样中国其他广大地区的“发展压力”才会从根本上得到缓解。

十一、三大组团式城市群是获取“发展红利”的最佳载体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发展的整体表现呈现出“点状拉动”的经济增长形态。以4个经济特区为起始,紧接14个沿海开放城市,近50个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50余个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及上海浦东、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陕西杨陵等,努力发挥点状突破的带动作用,起到了窗口、辐射和示范作用,成为2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点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引领国民经济在20多年的时间,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5%,经济总量提前翻两番,为21世纪整体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奠定了重要基础。

未来2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战略平台,必须注入全新的动力源。十分明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改革红利”的支撑,从农村改革、对外开放、生产关系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育一直到全面的制度创新,给经济的快速成长注入了强劲的动力。这种动力在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仍然是根本性的依托。同时,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已经具备了从“发展红利”中索取的成熟条件。所谓发展红利是指“一个区域、国家乃至全球由于空间结构、网络结构、产业结构、人力结构和营销结构的趋优调整,区域发展在等级、有序、互补、高效的整合中所获取的额外收益和潜在收益的总和,即区域整合之后所带来的发展潜力与整合之前的现状能力之差”。事实证明,当经济主体从一个低级平台向一个高级平台整合时,生产力要素的组合趋好、资源配置趋优、专业化分工趋强、发展成本趋低,发展红利的“自发”获取将呈非线性增长。例如从地级向省级规模整合时,发展红利在原有基础上平均提高10倍;但从省级规模向跨省规模整合时,发展红利在原有基础上平均提高100倍。以上规律告诉我们:人类长期以来一直追求在全世界筹划经济全球化的格局,其最高理想就是为了获取最大的发展红利,而组团式城市群则是目前得到发展红利的最有效途径。

发展红利的大小反映了以下七类区域优化的综合结果:

(1)区域整合的规模与程度。

(2)生产力要素的优化程度。

(3)产业链布局的合理程度。

(4)发展成本的降低程度。

(5)大、中、小城市与乡村的协调程度。

(6)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程度。

(7)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

三大组团式城市群的发展红利初步估算如下:珠江三角洲约提升GDPI.8个百分点,相当于2100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长江三角洲约提升GDP2.2个百分点,相当于29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京津环渤海约提升GDPI.3个百分点,相当于14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三大组团式城市群发育成熟后,所获,取的发展红利平均约为6400亿元(2001年不变价)。

十二、中国城市化必须支付的社会成本

城市化必须支付社会成本。人口从农业向非农业的转变,绝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户口和身份的转变,更本质的是创造财富的能力与手段的升级。预测到2050年,中国城市人口总量将达到10亿~11亿,依照城市化“成本—收益”模型分析,每进入城市1个人,需要“个人支付成本”1.45万元/人,“公共支付成本”1.05万元/人,总计每转变一个农民成为城市居民平均需支付社会总成本2.5万元/人(2000年不变价格)。在现有城市人口的基础上,未来50年期间中国约增加6亿—7亿城市人口,城市化所需的社会总成本达到15万亿”16万亿元(相当于1.8万亿—2.0万亿美元,按2000年不变价格)。这个数量是2000年GDP总量的2倍。在未来50年期间,平均每年支付城市化成本约为3000亿~35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2000年全年GDP总量的4%左右。

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发展成本的高低,与城市的经济实力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城市经济实力越强,城市规模越大,城市财富集聚能力越强,城市发展成本也就越低。因此,加速中国城市化步伐,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辐射功能,这是提高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效率、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十三、统筹城乡发展的城市群引发经济社会变革

组团式城市群的构建,既有空间布局上的整体思考,又有产业布局上的合理调配,以达到组团式城市群在结构上与功能上的完善,以此去获取“发展红利”。即从知识互补、人力互补、技术互补、产业互补和设施互补中,降低交易成本,克服市场壁垒,取得协作效益,分散创新风险,形成良性网络,最终享受发展红利为区域带来的整体效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构建组团式城市群过程中,必须逐步实现三类经济社会的根本转变。

l.促进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的转变:解决城市化成本的基本出路。

在未纳入组团式城市群范围时,土地是作为第一产业(以绿色植物作为初始生产力的存在形态)的载体而存在,其基本属性是作为资源,加上其他自然投入(如水、太阳光)和劳动力投入,形成了农业的初始生产力。当土地纳入到组团式城市群之后,其功能形态和使用价值将会发生根本变化,从原先以生产农作物为主转变为高资本型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生产。

2.促进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培育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

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城市化进程中一要在数量上将农民转变为市民,二要将农民的素质与积聚财富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因此将庞大的人口资源迅速转变为更加有效的人力资本,是建设组团式城市群的本质要务。

3.促进民间储蓄向民间银行的转变:逐步走向扩大“内投”的稳健方向

现在我国的民间储蓄已经超过10万亿人民币,与目前的国内生产总值大致相当,加上固定资产的占有,民间财富已经达到一个十分可观的地步,如何积极稳妥地将这个庞大的资本释放出来,转变为逐渐制衡外部投资额的程度,是推行城市化进程中扩大生产、解决就业、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和全面纳入市场体系的重要步骤。

十四、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七原则

研究报告拟订了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的七原则:

(1)必须将城市视作具有规模、等级、互补、共生及其在国土空间布局中表达出的有序充填(空间谱);必须将城市视作具有结构、功能、协同、进化及其在时间序列识别上表现出的整体协调系统(时间谱)。

(2)在城市系统的内部结构中,各种自然生态因素、技术物理因素、经济增长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各种人文因素等构成了城市综合体的等级性、共轭性、异质性、多样性。

(3)在城市系统的外部结构中,通过城乡之间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口流、资金流等的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特别是通过城乡的物质代谢过程、能量传递过程、信息反馈过程和优化配置过程,去培育区域的自组织、自学习、自适应能力。

(4)在系统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中,既要考虑区域承载力对于城市需求的制约,又要考虑城市发展对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力、扩散力、带动力。只有当一个城市向乡村的索取被该城市对乡村的回馈相平衡时,统筹城乡发展的运行才是健康的与合理的。

(5)宏观监控城市发展的“动力表征”、城市内涵的“质量表征”和城市状态的“公平表征”,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的基本依据。上述三种表征的定量化,共同构成了城市化进程中质量的统一判别,并以此作为城市化进程健康发展的评价基础,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6)国家城市化的数量规模与空间布局应当有一个战略性的突破:建立以高密度为特征的三大城市区(群);建立以产业链为纽带的七大城市带,建立以区域发展中心为特征的几十个城市圈,分别从“面、线、点”的有机组合,作为中国城市化的主力军,完成中国城市化空间布局的战略目标。上述的城市化战略空间布局,将充分发挥城市集群“发展成本低、土地占用面积小、基础设施配套好、产业结构互补性强、市场竞争力和生产集约能力高、综合‘成本—收益’指数高、积聚国民财富能力高、能加速实现社会公平等优势。”

(7)以发展克服“城市病”、以规划减少“城市病”、以管理医治“城市病”。国家城市化战略设计的着力点在于持续培育城市的竞争力,通过产业升级、结构优化、技术创新等,积极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经济全球化已成历史潮流,我国加入WTO后,中国城市发展已经纳入世界城市化进程。这就意味着在参与经济全球化中使用同一游戏规则,即在更广泛的领域里接受全球化国际竞争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更新观念,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迅速提升城市发展的国际竞争力,切实提高我国城市化的整体水平。

十五、关于中国城市样本选择的说明

本报告选择全国一些主要城市作为评价对象(暂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有关城市),其中包括:

(1)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36个):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合肥、福州、厦门、南昌、济南、青岛、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南宁、海口、重庆、成都、贵阳、昆明、拉萨、西安、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在这36个城市中有:直辖市4个,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副省级城市(包括省会城市)15个,分别是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宁波、厦门、济南、青岛、武汉、广州、深圳、成都、西安;地级省会城市17个,分别是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合肥、福州、南昌、郑州、长沙、南宁、海口、贵阳、昆明、拉萨、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

(2)沿海开放城市和港口城市(9个):秦皇岛、连云港、烟台、威海、汕头、湛江、珠海、北海、南通。

(3)代表性的资源型城市(2个):大庆、包头。

(4)特别选择的城市(4个):唐山、无锡、苏州、温州。

(5)拉萨由于统计数据缺乏暂未列入统计分析范畴。

(6)本报告由于资料口径原因暂未包括中国的香港、澳门和台湾省有关城市。

可持续发展报告范文第2篇

一、目前酒店业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全球金融风暴的冲击下,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扩大蔓延,入境游、国内游和商务活动一再减少,商务客源、会展活动及旅游市场均受到极大影响,主打国内客源的经济型酒店也开始感到“寒意”。近几个月来,品牌经济型酒店均出台不同方式的优惠和变相降价策略来度过寒冬。我们酒店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我们酒店的管理者缺乏常抓不懈的韧劲。二是设机构不科学管理层结构配置不合理。三是管理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四是工作上流如形式、成绩上的个人行为对执行力的影响。五是岗位绩效考核粗略,难以发挥激励和促进作用。六是领导职务晋升不公平、不公正,中层的管理者普遍缺乏追求进步的动力和热情。七是领导职务晋升机制不完备,制约了中层管理者执行力。八是中层的管理者的“自我绩效”和“自我保护”意识较为严重。九是中层的管理者心胸狭窄、推过揽功现象司空见惯;十是忽视酒店利益,将工作重心偏移到“部门利益”和“为人处事”上。常常视部门职责而不顾,利用他们身居领导层的便利条件,动用一切可以行使的手段进行“上下级关系的协调”和“部门利益的沟通”,假公济私,左右逢源,拉帮结派,对时间、要求、质量、责任全然不顾,得过且过,敷衍了事;工作安排形同虚设,讲模式、要面子、搞政绩,虚张声势,常常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实”,任务落实拖拖拉拉、执行贯彻松松垮垮,没有丝毫紧迫感。整天自以为是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与上级领导的新思路、新观点、新见解、新要求软磨硬抗;更有甚者,个别好事者为博得所谓圈内人士的赏识,喜欢在高层领导和其他人面前搬弄是非,发送短信,散布谣言。习惯于将自己的“职责范围”视为“势力范围”,常常是口是心非、说的比唱的好听,恰恰就是这种人,对领导决策执行和任务落实大打折扣,影响到酒店的有序发展。

要想在金融危机中生存和发展,酒店必须努力主动调整经营策略,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更要为客商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吸引更多客流,减轻受到的冲击。

二、坚持特色,以人为本强管理,内外并重,科学组织保增长

酒店经营的关键是要紧紧围绕两类人作文章,一是内部员工的管理,二是外部客户的吸引。一切工作措施围绕着加强内部管理和吸引外部客源展开。

一是对内实施人性化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在经济危机的环境中,降低成本的有效方法是提高效率,而效率来源于员工,员工愿意改变和贡献效率是危机中实现增长的前提要素之一。我们知道,平常接触顾客最多的,创造价值最直接的正是员工,酒店要把员工的创造力和潜力与所有的顾客连接在一起,酒店就会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对员工要实施人本管理,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它是当前企业管理的黄金准则。人本管理的主导方式已由传统管理(靠金钱及惩罚的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式)转变为以激励原则为主导的管理方式。应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型,使员工自觉主动为酒店经营管理提高效益献计出力。

二是调动员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酒店党支部以印发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设立意见箱等形式,向酒店员工征集加强酒店管理,降低酒店成本,强化酒店经营特色,提高酒店经营效益等方面建议。对提出有价值建议,且采纳后受到成效的员工予以通告表彰,并给与适当物质奖励。

三是实施奖优罚劣政策。在各分店和总店设立党员先锋岗,在前台设立优质服务奖、在后厨设立优秀厨师奖、对采购部设立节约奖等形式。同时对员工实施考评办法,实施保底工资和考评工资相结合的办法。每月或每个季度评选一次,可以采用顾客评选,领导打分,领班推荐和员工选举等形式,树立各岗位的标杆,奖勤罚懒,形成人人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四是对外坚持贴近顾客,为顾客提供人性化优质服务。顾客决定了酒店是什么,因为只有当顾客愿意付钱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时候,才能将经济资源转化为财富。顾客对于酒店的评价,将决定这家酒店是什么样的酒店,以及这家酒店是否会兴旺发达。特别是通过网络联结在一起的顾客,正共同挑战着酒店业。尽管冬天寒冷,但危机中有商机,对于不少行业来说,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不大,孕育的机会更多,酒店要善于抓住这些商机和客户,调整客源结构,挖掘潜力。酒店提倡并鼓励员工与客人多交流,主动向客人介绍周边的景点,好吃的东西,与客人结成一种亲切、友好的关系,让客人信任与他接触的服务人员。在对客服务的过程中,由于员工是发自内心地为客人所想、急客人所急、帮客人所需,这样的服务赢得了顾客的广泛赞誉,酒店生意直线上升。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面对“市场更加多变”和“管理日趋复杂”两大挑战,我们必须从具体的事务中专注于计划的实施,注重实际、亲力亲为、提升执行力,加强沟通、协调、监督、指导、控制、考核和持续改进等工作方式落实,更多地掌握和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积极搭建提升执行力的平台,不断提升部门和下属的执行力,以推动酒店持续发展。摆脱酒店多年积累下的执行怪圈。

1、积极参与任务的执行与推进;中层管理者必需要有一种执行的本能,相信“除非我使这项计划真正转变为效益,否则我就没有必要做这项无意义的工作”。因此,必须参与到实施运营的每一个环节中,亲力亲为地深入基层、参与规划、分析结果、把握成败,只有这样,才能对酒店现状、项目执行、员工状态和酒店生存环境进行全面的综合了解,才能从中发现计划与现实、预期与结果、设想与现状间的差距,并对各个环节中所出现的偏差、失误和混乱进行修正、防范和清除。以便帮助重新理清思路、明确目标、抓住重点、推进工作。这就是我们好运酒店管理者在促进酒店尽快实现其经济目标进程中最最重要的工作。

2、身先士足、动力无穷;“言传不如身教”,对于一项任务的执行,管理者应主动参与。其好处有三个;(1)发挥了榜样作用;下属看见上级身体力行,精神倍受鼓励,会以更积极的姿态投入到执行中。(2)具有良好的沟通效果;和下属一起工作,拉近了和下属之间的距离,加深了私人感情,执行效果也会有明显提高。(3)产生及时反馈效应;由于中层管理者参与了执行,可从中了解到这其中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哪个环节执行力不到位、是管理者还是员工的执行力出现了问题等等,为解决问题节约了宝贵时间。况且,在任务执行过程中,中层管理者不能光看指标完成率,要时刻关注推进过程,惟有身临其境才能正确发挥启发、督促、指导和纠偏作用,才能有效实施预测、分析、判断和防范能力。管理哪有什么诀窍,主管带头做,底下照着做,就是如此。中层管理者要在管理过程中获得好的执行力,就必须坚持以身作则,反复督察,亲力亲为。

可持续发展报告范文第3篇

一、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要走向专业化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体育场馆大部分是由学校体育教学部门管理,主要是满足学生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需求,在管理方面,缺乏专业性。*年以来,高校普遍扩大了招生,并且通过国家拨款、校园置换、贷款等多种渠道筹资,扩大和新建了校园,加之教育部对高校硬件建设评估的要求,很多高校都建设了比较现代化的体育场馆,因此,以往的管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现代体育场馆的管理需要,必须有一个专业队伍来管理。包括我校在内的一些高校已经在探索专业化管理模式,成立独立部门专业管理体育场馆。

二、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要走向市场化

高校体育场馆主要的职能是保证体育教学、学校各类运动队训练和教职工、学生课外活动,这是无可置疑的。但是,体育场馆的日常维护和消耗是相当大的,按目前的国力水平,完全靠国家拨款维持体育场馆的正常运转是很困难的,势必造成高校体育场馆走向困境。因此,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要走向市场化,在保证其主要的教学任务外要有偿服务,增加收入。高校体育场馆要适应市场体制,首先,要更新观念,强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在目前国家尚不可能拿出更多资金投入高校体育场馆的情况下,充分发挥高校体育场馆自身的功能与潜力,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拓宽和深化高校体育场馆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第二,要进行成本核算。体育场馆的管理和运行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对这些成本的消耗必须进行认真的核算,消减不必要的开支,降低运行成本。第三,在保证体育教学和运动队训练的前提下,拓宽有偿服务范围,适当收取费用,用于成本消耗的补贴。这样有利于高校体育场馆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一般是一次性投资建成的,建成后的场馆维护和维修,普遍存在着经费不足的困难,通过有偿服务,可以提高场馆的使用率,增加收入。第四,要了解掌握国家的法律法规,熟悉政策,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高校体育场馆要走向市场,就必须受市场的约束,按规范运作。但是,高校体育场馆又完全不同于市场中的企业和商家,并不是以赢利为目的,不能完全按企业管理。然而,高校体育场馆是近几年才逐渐形成规模的,政府部门并没有针对高校体育场馆制定相应的特殊政策,这就给高校体育场馆走向市场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高校体育场馆要走向市场迫切需要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支持。政府相关部门要发挥宏观管理职能,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扶持高校体育场馆在市场中健康有序地发展。第五,要积极开拓体育消费市场。高校的教职工、学生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对体育消费的认知水平较高,随着全民健身的不断普及与深入,“花钱买健康”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广大师生更能理解体育场馆走进市场的内涵。为此,要进一步引导、树立广大师生体育消费的意识,利用高校体育场馆优越的条件,举办各种体育比赛及健身活动,激发师生的健身热情,刺激体育消费。

三、高校体育场馆要充分发挥其公益性

可持续发展报告范文第4篇

路高歌猛进,还为国家的繁荣、民族的振兴以及人民的幸福生活留下了一大批美轮美奂、精彩粉呈的建筑精品;与此同时,在国家发

展和社会进步过程中,建筑设计行业对发展的认识也不断超越和升华。如今,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已经成为了国际同行业大家庭中不可

忽视的重要成员之一。

当人类跨入了21世纪,当我国成为了WTO的正式一员之后,企业的发展环境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建筑设计行业传统发展模

式的“瓶颈”正在逐步显露出来,行业正面临着一次重大的战略发展转机。

行业发展所面临的新局势

深入、系统地了解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以及行业的宏观发展局势,是企业把握发展机遇和应对发展挑战的基础。就建筑设计行

业而言,近年来在发展环境方面已经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尤其值得引起我们关注的,有如下一些方面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国家高速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实施,为设计企业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机遇。

20*年至20*年期间,在国家积极扩大内需、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以及加大基础建设的投入等一系列措施的带动下,我国国民

经济保持了高速稳健的增长态势。在这五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速度不低于8%(见下图),其间我国城市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工程

建设市场需求旺盛,社会消费水平不断提升,这都为我国民用建筑设计行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

*

2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已达到了43%,20*年我国城镇人口已经达到5.94亿,城镇化水平达到44.9%,25年间年均增长0.95个百

分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均在80%左右。从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来看,当一个国家的城市化发展水平达到40%左右时,其城市建设

将进入一个20年左右的高速发展期;而当城市化水平达到60%以后,发展将趋于平缓。由此来看,我国已经逐步进入了一个城市建设的

高速发展阶段,预计未来的10-15年间,我国城镇化仍将保持年均0.8-1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这意味着每年我国将有近1000万人口从

农村转移到城镇,这给城镇建设在住房、交通、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外,十六大以来,“科学发展观”逐步成为了指导我国新时期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就本行业而言,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立

足点,就是要在节能减排、生态保护以及营造和谐的人类生存环境等方面进行技术上的创新和产业上的升级换代,这对本行业既是一

次严峻挑战,也是一次新的发展机遇。

(二)宏观经济形势依然严峻

从国际经济形势看,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加深,美元持续贬值,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世界经济形势危机四伏;从国内经济

形势看,国家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严格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将导致基建和房地产业务收缩;另外我国年初发生冰雪灾害

,接着又是汶川大地震,这都将对国家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从全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趋势图(见下图)可以看出,从20*

年11月起已呈下降趋势,房地产市场形势不容乐观。所以,我国建筑设计行业未来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对此我们要有

充分的准备。

*

(三)行业发展状况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20*年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年报》分析,目前国内勘察设计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营业收入

年均增长率在40%以上;行业规模继续扩大,其他类型企业(包括:民企、外企等)发展势头迅猛,现已占行业内企业总数的61.6%,形

成行业发展中一股新兴力量,进一步加剧了行业市场和人才的竞争。

*

1.企业分类现状

我国勘察设计行业按企业经济类型分类的现状如下:国有经济企业4951个,占企业总数的34.9%,与上年的38.0%相比,减少3.1%

;集体经济企业479个,占企业总数的3.4%,与上年的3.8%相比,略有下降;其他类型企业(包括:民企、外企等)8721个,占企业总数

的61.6%,比上年增加约3.4%,呈逐年递增状态。

2.人员分类现状

20*年末,我国勘察设计行业从业人员117.52万人,与上年相比增加5.45万人,专业技术人员84.45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

71.85%,其中高级职称24.34万,中级职称32.87万。

3.业务分类现状

20*年全国完成工程勘察合同额270.74亿元,为上年的115%;完成工程设计合同额1398.52亿元,为上年的118%;完成施工图的

投资额为3681.09亿元,为上年的1*%;完成施工图的建筑面积24.*亿平方米,为上年的125%;完成工程技术管理服务合同额268.8亿

元,其中工程咨询完成合同额72.90亿元,为上年的121%;完成工程承包合同额2471.29亿元,为上年的141%;完成境外工程合同额

217.10亿元,是上年的2.3倍,其中工程勘察设计3376亿元,是上年的2倍。以上数据表明,近年来工程总承包和境外市场的业务,呈

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这也是实现了成功转型的一批国内工程公司发展迅猛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是值得引起我们充分关注的一个新情

况。

*

4.财务经济现状

20*年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年营业收入总计4684.33亿元,为上年的126%。境内收入4504.94亿元,占总营业收入96.1%,其中

工程承包收入2363.49亿元,占境内收入50.4%,与上年相比增长31%;境外收入179.39亿元,仅占总营业收入的3.8%,但与20*年

115.75亿元相比,增长了近55%。境外收入增长迅速,然而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又偏低,这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境外市场潜力很大;

二是国内企业的“国际化”能力亟待提高。

20*年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全年利润总额436.83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50%;应交所得税94.52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47%;人

均营业收入39.89万元,与上年相比增长20%;全年资产总计5403.19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28%。

*

行业发展时局的变化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2001年底加入WTO之后,我国的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全面提速,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的市场环

境、政策环境以及企业内部环境等都已经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并且这些变化还在进一步地延伸和扩展。当今,行业在各个层面上

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变化,值得我们充分关注。

(一)市场层面

1.我国加入WTO之后,在WTO原则条款的重压之下,一些地方性、行业性的保护政策逐步被清理、废止,市场一体化全面提速,我

国传统的条块分割的行业市场格局正在逐步消亡。当前,我国勘察设计企业跨地域、跨行业项目比重正在逐年增长。据悉,国内部分

在业绩、技术和经营能力方面较为突出的设计单位,近年来跨地域、跨行业的业务已经接近或者超过了业务总量的50%。根据发达国家

的行业发展历程来看,随着我国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市场的一体化趋势还将进一步扩大和延伸,因此企业承担跨地域、跨行业的

项目,今后将成为一种常态。

2.我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使得建设投资群体的成分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另外2004年颁布施行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

决定》进一步强调要落实企业的投资自主权。由于具有不同背景的投资主体,通常对服务的内容、形式具有不同的需求,当他们获得

了建设投资的自主权之后,自然就形成了本行业市场服务需求多样化的趋势。另外,随着业主群体的不断成熟,市场上专业化和服务

的需求正在逐步增加。目前,在行业市场上,某些专业性较强的项目招标,已不允许缺乏该专业经验的企业参加投标;某些全过程的

项目招标,要对企业的业绩和能力进行考察,其中企业的综合配套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等占据了突出地位,而技术能

力并不能左右考察的结果。

3.随着我国市场的加速开放,市场竞争主体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大量新的竞争主体(境外公司、海归公司、民营合伙人

公司等)进入了市场,使行业市场和队伍开始了新一轮“洗牌”。近年来,行业市场还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市场竞争主体的战略集

结。在战略集团形成的途径上,有些是通过政府的牵线主导,有些是通过企业间(包括:境内外企业)市场化的收购兼并,还有一些是

通过自身发展裂变后的重新集结等等。业内战略集团的逐步形成,将会对行业的市场格局产生重大的影响。

4.随着沿海发达城市商务成本的日益增加以及国家为缩小发展差距而实现的投资重心转移,使部分内地市场以及前一段发展相对

迟缓的沿海城市,逐步成为了国内城乡建设的新热点。由于这些地区在城乡现代化建设方面的经验相对缺乏,因此会吸引大量境内、

外著名的建筑设计机构进入这类市场,从而使这类新兴的市场成为本行业新一轮竞争的热土。

5.我国已经持续了20多年的城乡建设快速发展时期,形成了一支庞大的行业队伍,况且现在每年都还有大量高校毕业生源源不断

地涌入,建筑设计行业传统技术市场“僧多粥少”的局面在短时间内恐难改变。由于市场供求不平衡,依靠市场调节的行业收费标准

就难以有效提升。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策的调整,企业的负担还在不断增加,这就使得传统行业市场的利润正在日益摊薄。

(二)政策层面

1.行业管理体制正加速与国际接轨。20*年3月,建设部重新修订《工程设计资质标准》,其中首次设立了“综合甲级”资

质标准,获得该资质的大型设计院原则上可以承接所有21个行业的设计和工程总承包业务。新的资质标准颁布施行、行业诚信体系正

在逐步建立和健全、行业协会在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逐步接手政府退出的行业管理领域等等,一切事实都表明,我国的行业管理体制

正在加速与国际同行业的接轨。

2.在做大做强企业以及全面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等主流舆论指导下,政府正在加大对企业整合的力度,其中通过企业的

股份制改革和股权上市,通过走企业资本社会化的道路实现企业做大做强的目标,逐渐成为当前政府主导企业发展的一个热点。据悉

,从去年开始,央企(包括大型、特大型勘察设计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正在新政策的推动下重新启动。

3.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关于“设计与施工一体化发展”的构想,在经过前一段时间的搁置之后,最近又被重新提上议事日程,开始

进入了新一轮的课题调研和政策论证阶段。前几年,已经出现了设计企业被相关集团收购的案例,也已经有了在政府主导下通过设计

院改制实现与施工企业整合归并的方案,一旦国家政策确定之后,这一类的案例还会不断出现。

4.在建筑设计行业的产业发展问题上,近来中国勘察设计行业协会的领导在总结和归纳了部分设计单位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

了: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企业要做大做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同时关注三个市场,即技术市场、工程市场和资本市场。

这也为本行业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实现新时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三)企业层面

1.本行业企业的战略定位正在出现多元化取向的趋势。由于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传统的市场空间、业务空间受到挤压,

加之市场已经出现了多样化需求趋势,建筑设计企业沿用过去的业务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了,部分勘察设计企业已

经开始了战略转型的探索;企业未来发展取向是专业化还是一体化,是单纯做设计业务还是向工程总承包转型,是立足国内市场还是

把重点转移到国际市场等,企业的发展取向已经开始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态势。

2.在市场一体化和竞争主体多元化的背景下,伴随着行业市场中一些新的竞争主体进入以及一些传统中小企业的不断成长壮大,

市场竞争和人才竞争愈演愈烈。

3.在市场需求多样化以及行业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为了实现企业能力重塑和增强核心竞争力,不少企业在内部的结构调整、业

务调整与生产流程变革等方面开始了新一轮探索。另外,为有效提升企业竞争能力,近期部分企业还在提升企业信息化建设和资源共

享水平方面,启动了新一轮的实质性探索。

4.今年颁布施行的《劳动合同法》和《企业所得税法》,需要企业对劳动合同管理、经济财务管理等作出许多重大的调整,这也

对企业传统的内部管理模式提出了多方面的新挑战。

5.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发展局势,增强对人才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营造更加和谐的企业内部氛围以及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等,不

少企业在文化更新再造、加强员工培训等企业软实力打造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探索。

6.在国内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普遍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近来有迹象表明,国有大型、特大型勘察设计企业的产权制度

改革工作,已经逐步被提上了政府主管部门的工作议程。

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综合分析各方面情况,当今我国勘察设计企业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主要将面临来自于三个方面的挑战:战略抉择的挑战、能

力再造的挑战和基因转变的挑战。

(一)战略抉择的挑战

近年来,本行业发展环境的一系列变化,已经使传统建筑设计院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受到了严重的挤压——没有专业特色的企业,

在相关领域被剥夺了投标的权利;缺乏工程管理能力的企业,不论你技术能力多强,都将在一体化服务市场上被贬入二级分包角色;

不具备“国际化”能力的企业,只好在国内的低价市场上浴血拼杀;无力进行跨地域、跨行业资源整合的企业,就只能为此类项目的

实施付出高昂的成本;另外还有一大群新竞争者进入了你的传统市场,不断地蚕食着你的市场份额和企业利润;……除此之外,新颁

布的“劳动合同法”、“所得税法”还在不断地考验着企业经济上的抗压能力,同时如果发展迟缓,你还要时常为企业不知会被集结

到那家集团去而寝食不安。由此看来,本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不变则亡”的战略转型期。

“做对的事,总是比把事做对更重要”,在行业发展的战略转轨时期,“战略决定成败”被赋予了更加深刻、更加现实的含义。

站在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看,当前我们所面临的第一大挑战就是企业发展的战略抉择:当企业离开了传统的发展轨道之后,

究竟去向何方?是走专业化发展道路,还是走一体化、多元化的发展道路?是通过“全国化”还是“国际化”去拓展企业的生存和发

展空间?是从工程市场还是从资本市场去寻找企业新的增长点?等等。企业发展的战略抉择,是对企业领导团队在时局洞察力、战略

策划力和企业应变力方面的一次智慧测验。

(二)能力再造的挑战

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企业自身的发展能力,因此当企业发展战略一旦确定之后,接下来我们所面临的主

要挑战就是要构建与企业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发展能力。

在企业实现发展战略转轨的过程中,通常都会面临能力提升和再造的挑战,比如:要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那么专业化人才队伍

的品质和规模是否足以支撑企业的发展?还有流程如何变革、分配与考核如何调整、冗员如何安置等一系列问题;又如:要把企业的

发展重心转向一体化服务产品,那么项目经理队伍的规模和素质能否满足要求?组织结构和生产流程如何调整?资源的采购与分配权

如何设置?财务管理和项目成本核算如何实现?等等;再如:我们要进入工程总承包领域,进入国际市场,这就必须再造企业的资本

运作能力、风险管理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以及国际市场的项目运作能力等等。

由于企业能力是多方面元素的集合,因此能力再造是一项非常繁重的工作,然而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这又是一项

十分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工作。

(三)基因转变的挑战

近年来,在研究企业管理的领域,一些专家和学者提出了“企业基因”理论,他们通过对大量企业兴衰成败的案例研究,发现企

业能否做大、做强、做长,主要取决于企业内部的发展基因,这就正如生物只有通过转基因,才能在原来的形态、品质等方面实现跨

越式的突破,企业的发展也与此类似。

所谓“企业基因”就是决定企业发展品质、速度以及耐力的深层元素,它应当包括企业的制度安排、发展理念以及企业文化等一

些因素。根据这一理论,企业要实现有质量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不但要选对发展战略并成功实现企业能力的再造,而且还要通过制度

变革、理念提升和文化再造等一系列措施,实现企业基因的转变。只有这样,企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才有根本性的保证。因

此,这项工作也是我们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所要面对的一项重大挑战。

对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针对目前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环境变化的特点以及企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笔者对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如下几方面的思考和

建议:

(一)顺应社会与人类进步的发展

企业的发展,只有顺应了社会、人类进步的要求,才能持续“保鲜”。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近年来国家突出

强调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改善民生、构筑和谐社会的发展基础,这就

为建筑设计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定下了基调。根据国家发展的这一基本定位,建筑设计行业就应当在推进设计主业的发展中,着力于在

节能减排,生态保护、历史建筑保护、城市环境优化以及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加强技术的创新和业务的拓展。

近年来,我们欣慰地发现,部分企业已经开始了在一些新兴业务领域的探索,包括:环境评估和设计优化、建筑节能综合设计、

历史建筑保护和地下空间开发、城市垃圾处理和循环利用等,有些甚至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成为了企业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

。从一些发达国家社会发展的经验来看,凡有利于推进社会文明和人类进步的新产业,都会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显现出强大的市场发

展潜力。

(二)加快企业管理创新和能力再造

管理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企业有效提升管理品质和效率的基本手段。管理创新从广义上来看,包括发展战略抉择

、发展能力再造以及实现企业发展基因转型等。在企业的管理创新中必须坚持两项基本原则:一是符合行业特点和企业发展特色;二

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形成对人才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在实现企业管理创新和能力再造方面,有以下几点思考供参考:

1.要认真分析发展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的发展条件,在战略层面上首先解决好企业未来的发展定位问题,要力争形成企业在某些特

定领域的竞争优势,从“同质化”向“特色化”转变,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专”。在此过程中,还应当特别注重提高企业自主创

新的能力。

2.要充分整合内外部资源和产业价值链,打造核心竞争力,要根据自身发展的战略定位,加速进行企业再造(包括:人才结构再

造、组织结构和流程再造、技术手段再造、内部机制再造等)。要通过组织优化、资源整合、队伍素质提升等途径,全面提升企业的发

展品质和效益。

3.要更加注重企业软实力的提升,包括制度建设、理念更新、文化再造等,从根本上实现企业发展基因的转变,为企业的可持续

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为可持续发展寻找新增长点

从近期我国传统的建筑设计市场来看,“僧多粥少”且企业利润被逐年摊薄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因此从企

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我们不仅要关注设计技术市场,还要关注工程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同时还要抓住机遇在工程总承包、

国际市场开拓以及资本运作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

前一段时期,部分工业系统的勘察设计企业在工程总承包业务发展和国际市场开拓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有些企业

的人均年产值已经突破了百万元大关,人均利润的增长也十分迅猛,企业的发展品质和效益都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不少工业设计院

,曾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冲击下举步维艰,甚至有些已经濒临倒闭,然而近年来他们通过产业转轨、市场转移迅速崛起,一举成为

行业发展中的翘楚。这方面的情况,值得引起我们认真的思考和总结。

(四)加快科技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来源于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建筑设计企业必须在落实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总体要求,在

建筑的节能、节地、节水、节材、绿色环保等方面去寻找企业科技创新的突破点。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在国家建设领域中,技术密集、

人才荟萃的优势,充分利用本行业是科研成果与市场应用转化连接点的特长,发挥技术先导作用,在国家倡导的发展领域,如绿色、

环保、持续、再生能源、新材料、循环利用、垃圾处理等方面,积极开展技术和应用上的创新探索。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培育集设计

、建造、环境、生态等学科为一体的新型综合性技术人才,构建一支在技术创新方面的高端人才队伍,这是企业实现技术上持续创新

发展的基础。

在国际社会的舞台上,历来都是实力决定话语权。在国内、国外的市场竞争中,也同样印证了“发展是硬道理”这个颠簸不破的

真理,这说明无论是一个行业或者是一个企业,不进步、不发展就没有道理,就会在市场规则的制定中被边缘化,被剥夺发言权。改

革开放30年来,我们已经见证了无数行业、无数企业的浮浮沉沉、起起落落,这就警示我们: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时刻关注环

境的变化,并未雨绸缪,做好各方面的应变准备。20*年5月,总理在同济大学的即兴演讲中,曾感慨道: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

可持续发展报告范文第5篇

进入二十一世纪,也就是“十五”期间,*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工业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实现跨越的撑杆和跳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先后引进了宇晋升、通才、立恒、闽光等一批大企业,壮大了*工业,使全县工业经济呈现出前所末有的强劲发展态势。*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由2001年的1495位前移到20*年的610位,竞争力等级也由最初的H能依次长到D级,实现了一年一个新台阶,五年跨出五大步。工业增加值由*年的5.2亿增中到20*年的22.3亿,增长328%,年均增长33.8%,工业对GDP的贡献率由2001年的53.9%,发展到20*年的68.6%。但是客观讲,近年来,我们在工业经济发展中,与周边县市相比仅仅是没有落伍,工业增加值一直在全市6—7位次上上徘徊,20*年末,工业增加值仅占全市工业增中值的6.2%,与发达地区的县市相比则不可同日而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不容忽视,不容我们沾沾自喜,固步自封,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危机意识和紧迫意识,末雨绸缪,励精图治,深刻剖析我县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并予以根治,对我县工业可持续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工业的形势分析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1、产业结构单纯脆弱,轻重工业比重失衡。目前我县工业的支柱是以生铁冶炼、钢及钢延压、焦化、铸造为主的传统产业,20*年末,全县3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22户是冶炼企业,其中炼铁业18户,几大产业占规模以上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40%、49%、6.4%,共占具全县增加值总量的95%以上。可谓是冶炼行业一枝独秀,而做为调产的几个新型工业太子湖饮料、盛格特太阳能、亚华制盖、长林环保等几个行业占增加值总量的份额不足百分之一,对全县增加值的影响可以说微乎其微,没有形成较大规模,其中太子湖饮料由于20*年销售不足500万元,而退出了规模以上工业的舞台。20*年末重工业增加值占总量的99.8%。由此可见,我县工业生产结构仍以原材料工业生产的资源密集型结构为主,轻工业生产比重相对偏低,没有高加工度化和技术集约化的趋势。工业的发展主要依靠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投入,以数量扩张和粗放型发展为主,影响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2、生产能力过剩,装备规模偏小。目前我县具备生产生铁330万吨,钢270万吨,钢材80万吨,机焦100万吨的生产能力,产能过剩。受原材料、市场和宏观调控等影响我县20*年末生铁、钢、钢材、焦的产量分别为116万吨,1*万吨,44万吨,37万吨,生产能力的利用率仅为35%。但相对来说,大中型企业偏少,全县仅有宇晋、通才、立恒、闽光达到大中型企业的规模,其余均为小型企业。按照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十一五”期间,将逐步淘汰200立方米以下炼铁炉,炭化室低于4.3立方米机焦炉,20万吨以下的水泥厂,冶金、焦化、建材等企业在全县仅能保存宇晋、通才、闽光三家企业,其余冶炼、焦化、建材等企业如不改造,将会全部关停,这对我县工业经济来说将是致命一击,无从谈及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已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

3、工业企业规模效益相对较低,影响企业竞争力。从去年下半年起冶炼行业和炼焦行业的经济效益痿糜不振。铁矿石、原煤价格居高不下,而生铁、焦炭价格却持续走低,让企业的利润空间变得十分有限,甚至走向亏损,从而造成企业的限产、停产,至使企业在艰难中勉强维持生产,没有过剩的资金和意愿扩大企业规模,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影响着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科技进步相对缓慢,技术开发投入不足,制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发展日益全球化和知识化的今天,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对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和产业竞争力影响越来越大,作用越来越显著。从成功完成工业化的国家来看,它们在工业化进程中,技术进步贡献份额大大上升,但目前看,科技进步在我县经济增长中尚末占据主导作用,究其原因,一是科技投入强度偏低。二是科技投入力量薄弱。三是新产品开发投入不足。四是科技、科研人才短缺。

5、循环经济尚处于初级阶段,产业链条相对短小,产品附加值不高的现状使其应对周期性经济波动的能力相对脆弱。近年来,我县在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初见成效。但产业链相对短小,产品的附加值不高,很大限度上影响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完善园区功能,发展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将会是我县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二、对我县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1、推进企业并购、重组、联合,把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提高产业集中度。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要对产能过剩的行业进行调整、逐步淘汰落后、高消耗、污染严重的小铁炉、小机焦和小水泥厂。针对我县工业面临的现状,不采取积极的措施,将有多半企业面临关停的危险,势必严重影响我县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把企业做大做强,提高产业集中度是我县传统支柱产业必然的选择,对小企业的改造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并购、重组、联合、股份合作、吸收外资等多方融资,过到优势互补,把企业做大做强,向规模要效益,企业强大了,才能增强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型产业规模化和支柱产业多元化为方向,推进*工业快速、健康、持续发展。

运用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升级。传统产业是我县经济的支柱,要实现工业化,推进信息化和现代化,必须依托传统产业的改造和优化升级。冶炼行业要广泛采用喷煤,钢包吹氮、电磁搅拌等新技术,炼焦行业在配煤、炼焦等工艺也要采用各种新技术,全面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研究,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

新型产业要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加大对新型产业的支持力度和政策倾向,使其讯速发展壮大。培养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优势产业、产品,企业集群。从我县实际出发,可选择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领域,优先发展一批产业前景明朗,具有市场潜力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逐步形成高新技术为特色,基础雄厚,技术一流,市场占有率高的先进工业体系。壮大一批高新技术骨干企业群,推进支柱产业的多元化、现代化。

建立一个介于高新技术和企业间的科研中介机构,为我县收集、提供、研发先进的适用技术和人才的培养,增强我县企业的自立创新能力。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做好我县企业运用高新技术的决策者和参谋者。

3、规划建设好生态工业园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通过建设园区,可以改变工业分布零散状况,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基础设施投入,有效聚集科技、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加快工业化进程,切实发挥循环经济效应。

今后应逐步完善和壮大我县高显冶金工业园区的集聚效应和综合效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最大限度延伸园区产业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增强节能、节地、节水、节约利用资源材料,以先进技术延长产业链条,进一步提高工业“三废”的综合利用,变废为宝,达到污染零排放。

4、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优化发展环境,大力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发展战略。面临国际国内经济竞争日趋加剧的新形势,加速发展仅靠本地财政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自身的优势和外部力量结合起来,实施大开放战略,加快形成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今后时期。我们要始终坚持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并举,以招商引资为重点,牢牢把握国内外产业和资本梯度转移的机遇期,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扩大开放,积极吸引省外,境外、国外的投资,进一步增强我县工业发展动力。利用我县区位、资源和劳动力优势,抓住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积极接受沿海地区的辐射,全面推动我县经济与沿海地区经济的对接,进而提升我县的工业化水平。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开阔思路,广泛与国内外同行联系与合作,尽量使本企业纳入大集团,知名品牌的生产分工协作中去。各级政府应切实转变职能,做好服务工作,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创造留住外资大环境,做好几项大手笔,将眼光放到大集团,大公司身上,扩大宣传力度,吸引跨国公司和知名企业集团前来投资办厂。在引进技术和资金的同时,注重人才的培养,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引进更为重要。

相关期刊更多

汽齿科技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汽车齿轮总厂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