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义务教育历史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历史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历史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历史核心素养范文第1篇

历史素养,即学生通过日常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所获得的历史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换言之,所谓历史素养,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判断、评价历史问题,进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启示。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这一要求正体现了初中历史教学“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应坚持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积极引导学生对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进程进行正确的考察,并帮助他们逐步学会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属于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同时也是人类认识、改造社会的方法论,学术界通常也称之为唯物史观。

二、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途径

1.将培养学生历史素养作为初中历史课程的目标

在特定阶段,学生学习相关课程后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称之为课程目标。素养则是要求学生在一定教育经历后所必须拥有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着重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教育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是对教育目标的另一种诠释。将培养学生素养作为初中历史课程的目标完全可以称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一次质变。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称之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其属于历史基础知识、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等内容。

2.从学生素养形成角度对历史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从古至今,国内外关于学习的理论众多,尤其是西方,关于学习的理论流派非常之多,如我们所熟知且在实际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的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等。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要求我们必须对学习理论加以研究,因此我们需从学生素养形成角度对初中历史教学行为和教学策略进行研究。相对于其它学科,历史较为独特,因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而具有极其丰富的教学内容。为了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的这种优势并展开有效教学,教师除需具备较强的历史专业素养外,还需具备跨学科的知识。针对如何梳理历史的基本脉络与发展线索问题,我们可按照历史基本要素、历史事件的发生地点、历史人物的活动规律、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历史进程的发展阶段及特征、历史问题的性质影响、人类文明的进步更迭等进行梳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打破以往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利用一定历史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历史、思考历史与体验历史,进而通过细致考察与反复论证来感悟历史之美。

3.寻求有效检测学生历史学习质量的途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这一要求的提出意味着教师要积极寻求有效z测学生历史学习质量的途径,以促进我国教育质量整体水平的提升,推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真正落实和深入发展。寻求检测学生历史学习质量的途径,实质上就是学业质量标准的制定。目前学术界存在众多与学业质量标准相关且内涵与之交叉的基本概念,如教育标准、课程标准、学习机会标准、成就标准等。教师要以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学习评价为突破口,以学生达成历史学科素养为标准,综合发挥评价对学生历史学习中的检测、诊断、激励、引导及反馈作用。在以往的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精力在教什么、怎么教、有没有教的问题,“学生学会了什么”这一重要命题却被忽略了。因此,历史教师需严格遵循目标、教学与评价一致性的原则,并就作业设计、纸笔测试题命制以及多元化的学业评价标准的构建等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坚持以科学有效的学习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

义务教育历史核心素养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核心素养 高中历史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2.058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of developing the core quality of students has become the key link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reform. In the history teaching of senior high school, the teachers how to lead students to the history of core competence, promote the students' core quality improve and even advanced.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this problem, the author makes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f the history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based on the core literacy.

Keywords core literacy;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到2020年,我国将争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教育改革与发展依然会成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同时,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也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领域的潮流。为此,我国教育部于 2014 年 3 月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研制与构建作为推进课程改革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以此来推动教育发展。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核心素养”是可培养、可塑造、可维持的,主要是通^学校教育而获得的。具体到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已有专家对其进行了具体的定义,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等方面。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虽然提出来了,但是具体到高中历史教学中,该如何去体现和实践,还是需要我们更多的思考和尝试。而在当前在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也要以历史核心素养引领高考复习,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1 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需要教师关注点的转变

要开展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需要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关注点发生转向,即如何从关注知识点的落实转向到核心素养的养成,从原来关注“教什么”转向到关注学生“学会什么”。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历史教育,做到教书与育人两不误,既要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技能的基础,更要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不断提升乃至进阶。

同时,在日常的课程教学中,需要高中历史教师的课程观发生转变,我们需要更多地思考如何让知识成为素养,让知识变成智慧,也就是说,只有能成为素养或智慧的知识才有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讨论历史核心素养,讨论如何设计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课程,老师如何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才具有真正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只有历史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了,对核心素养认识清晰了,才能更好去实施、深化课程改革,更好地开展教师个性化的教学,更好地落实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 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需要教师明确核心素养的内涵

根据对“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认识,结合我们历史这一学科的特点,不少专家认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所养成的相对稳定的、必备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方法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有机构成与综合反映,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等方面”。

(1)时空观念。历史学科的突出特征就是时空观念非常强烈和重要。学生能够将所学习的历史史实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去观察和分析,是我们学生学习历史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本途径。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使用与历史时空有关的概念和术语、古今中外的地图、大事年表等方法叙述中国及世界历史。同时,也要培养学生能够依据历史的纪年与时序,从历史年表、历史地图等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能够有意识地将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置于相应的时空框架下进行探究。

义务教育历史核心素养范文第3篇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本阅读;课堂体验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历史课程的重要特性之一就是人文性,即“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如何提高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呢?近几年来,我们坚持教学改革,大胆创新,探索出了课本阅读、课堂体验、“历史180”校园之声等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

一、课本阅读,铸就核心素养的出发点

川教版初中历史课本忠于课标,倡导的新的课程理念,以“立德树人”为宗旨,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历史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川教初中历史课本的读本特点,注重课本阅读,注重阅读方法指导,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课本阅读,积累历史史料应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措施和途径。如在学习“俄国农奴制的废除”一课时,课本用历史图片、历史地图、大字小字、辅栏、史海拾贝为我们呈现了大量的信史,通过阅读积累,学生就能清楚的了解认识到俄国农奴制废除的背景,农奴制的废除和俄国的对外侵略扩张的历史,从而更加深刻、更加真实的理解俄国农奴制废除这一对俄国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在学习“抗日战争”这一主题时,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呈现的“九一八事变”、“日本在东北的殖民统治”、“华北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大量史实,学生就能自觉的从史实中真实的认识到日本法西斯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日本军国主义的罪恶。通过阅读课本呈现的“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西安事变”、“国共合作抗日”、“中共七大”、“抗日战争的胜利”等大量史实,学生就能自觉的从史实中真实的认识到中国人民为赶走日本侵略者,争取抗日战争胜利付出的巨大民族牺牲和艰苦卓绝的努力,认识到民族团结,共同抗日是夺取抗战胜利的保证,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博怀和坚持团结抗战、持久抗战的中流砥柱作用。从而认识到民族团结,共同抗击外来侵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核心价值观念。在阅读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段民主革命这一历史专题时,通过阅读积累课本呈现的大量史实,不仅能认识到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自由的艰难历程,更能深刻认识到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道路是百年抗争的必然选择。在川教版历史课本中通过大量的历史实物图片,历史地图,大字小字、辅栏、史海拾贝等史实叙述,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史。学习历史过程中,教师要通过阅读历史课本,积累历史史料,从史料中得出认识、观点、结论,培养和发展学生运用史料进行实证的能力。“有一分史料说一分话”。培养学生“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的核心素养。

二、课堂体验,铸就核心素养的着力点

课堂是历史学习,“立德树人”,培养核心素养的的主要阵地。学生的阅读在课堂,理解在课堂、体验在课堂、认识在课堂、感悟在课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升华在课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学观念和方式,教师应抓牢课堂体验这个着力点,通过师生合作、学生小组合作等活动方式,通过分工、合作、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展示等活动形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合作,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展示,在体验中获得知识、技能、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在体验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课标要求是我们培养提升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核心素养的出发点和根点?。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核心素养呢?课堂合作,情境体验应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措施和途径。如在学习“西安事变”时,在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了西安事变的背景、概括、中共和平解决的方针和努力、意义的基础上,创设情境:穿越时空,回到1935年的西安。你就是一位从东北流亡到西安的学生,根据以情境片段段说出你的见闻和感受。片段一:东北沦丧。片段二:辗转流亡。片段三:一二九运动。片段四:西安事变。片段五:民众心声(学生、市民谈论捉蒋、杀蒋、放蒋)。片段六:来到西安。片段七:民众心声(放蒋、、张学良)。要求学生全员参与,分组开展讨论。在学生讨论成熟时,随即进行课堂展示点评。通过情境体验,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的决定作用,从而形成热爱党,相信党,跟党走的情感认同和价值取向。情境体验可以让学生穿越时空,设身处地的走进历史,理解感悟历史,从而从历史中吸取营养,获得独自的内心体验,逐步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品质。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情境体验重体验,重认同。具有新颖性、趣味性、互动性。设计简单,可操作性,可控性强,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情感形成的?认知规律。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种简单高效的方法途径。

三、“历史180”校园之声,铸就核心素养的支撑点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提出质疑和说明自己的观点、看法,对历史进行有意义、有创建的阐释。在开展历史手抄报、历史小论文、主题演讲等历史实践活动之上,立足于学校实际,立足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立足于历史教学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的基础性和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的人文性。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为宗旨,利用学校的校园广播设施,创办了播音小栏目――“历史180”校园之声。“历史180”校园之声,就是在学校的校园广播语音平台的早上7,30、中午12.00、下午17.30开始播音中,开设历史小栏目,播出历史类节目180秒。早上由七年级播放,主要讲述历史故事,中午由八年级播报,主要讲述历史人物,下午由九年级播报,主要讲述历史感悟。我们要求分班分组,每一位学生都参加,以小组合作写稿,合作播报完成。通过“历史180”校园之声,讲述历史人物、历史故事,表达历史思考、历史感悟。我们在注重课本阅读、注重课堂体验的情形下,为学生创设平台,让学生应走出课堂,让学生把自己积累到的历史知识,体验,感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去运用,使自己是历史知识,体验,感悟得到深化和升华,助推了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

【参考文献】

[1]文章明.一套特色鲜明的历史实验教科书――川教版《中国历史》评价.《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义务教育历史核心素养范文第4篇

情感教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0—0039—01

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展和社会前进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创新历史教学模式,着力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以使其得到全面发展。

一、发挥教学优势,渗透美德教育

如果一个民族具有良好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忠贞、诚实、善良和勇敢的品格,这个民族则会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为此,各个国家和民族都把民族自尊心和国格、人格意识的养成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并着力培养青少年学生的人文素养。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借助丰富的史实,以优秀的中国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仁者爱人、成人之美的友爱思想,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下为公的人生理想,见利思义、先义后利的价值取向,使其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则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其逐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把握课改理念,实施情感教育

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出,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素中,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的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生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树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从横向角度来看,这三个要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们构成了人的感性世界或非理性世界相对完整的整体;从纵向角度来看,这三个要素具有层次递进性,它们构成了一个学生积极心理从低级到高级发展过程。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拓展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在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应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如,引导学生从农人戴月荷锄而归的历史场景中,体会到劳动的伟大;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事迹中获得良好的品德熏陶;从苏轼一生宦海沉浮,身处顺境,不骄不躁,陷入逆境,不恨不怒,居庙堂之高,心忧黎民,处江湖之远,尽职尽责、为善一方的经历中,感悟为人应有的充实与平和。从而提高学生对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判断能力,使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品质。

教师只有通过史学拨动学生的心弦,让他们领略历史的风采,从历史学习中引发出自己的泪水和笑声,把个体有限的生命融入到无限永恒中,他们的心灵就会冲破万里云层,透穿时间的阻隔,与那鲜活的历史产生共鸣。

义务教育历史核心素养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研究

《意见》明确指出社会主义价值观要全面融入到教育中去,高中历史教师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引导高中学生在思想上的成长和进步,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为探究讨论高中历史教学中怎样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提高高中学生观做出了理论基础。大力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的发展,对抵制不良社会现象有很大的作用,为学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加快全民学习观念的脚步。

1高中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问题

在当代我国社会结构变动,经济体制改革。思想观念受到西方文化思想、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的影响,与我国的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念产生激烈的碰撞。而高中生的核心价值观并没有完全建立,又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其价值观的确立动摇起来。学校又偏向于口头上的知识传授,忽视了高中生情感的培养,注重考试与排名来考验学生所学到的知识,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压力太大,致使其产生反抗心理,不愿主动去学习,去接受老师的引导,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受到冲击,给当前高中生价值观正确的形成造成较大的影响。

2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和作用

2.1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作用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想要贯彻落实好科学的发展观,就必须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实现,这种指导已经成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导思想。当前高中生正处于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阶段,并且在我国伟大事业建设上占有主要的地位,建立这种价值观急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指导,同时面对着多重价值观和多元文化理念的影响,学校要更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进一步创新合适的教学。学习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高中生提升自身优良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提供了目标。

2.2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的重要性

高中生正处于价值观确立的重要阶段,极易受到外来不良因素的影响,走向极端化,面临生活中诸多的压力,常常造成其心理上很大的矛盾和身心上的疲倦。在高中校园中,如何引导学生健康的成长,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是当前我国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在有关纲要中有提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全融入现代教育中,要学生知道始终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养成遵守法律,不怕辛苦的高尚品质,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但是这种保证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付诸于具体的实施行动,要将高中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日常教育中,给其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然后让其顺利地开展而不是流于形式,另外,要制定相关的制度,给高中生的社会主义核心教育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特别是在学校德育制度中增加有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规定,让其有章可循,同时也要在高中生综合评价体系中纳入此项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成高中生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以促进高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顺利的开展。

2.3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必要性

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轻视学生思想行为教育,单单注重学生的分数和知识量的做法直接导致了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低下,甚至一部分学生的价值观错位。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健康的发展关系和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因此,对青年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重要,影响祖国的未来和前途。因此,教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结合历史课文中的爱国主义事迹,引导学生熟悉历史知识,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策略性

3.1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在教授高中历史知识文化过程中,不断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感和爱国主义情感,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实事求是、坚强意志的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历史教学的主要观念,要深入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中历史教学的目标中,作为主要教学目标。教师课程内容的设计和研究上要不断探析,分层解析地渗透教育,才能使教学达到效果,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的知识点能被有效地吸收和了解。

3.2进行积极化教育

以历史事迹为借鉴。在教材中有很多鲜明人物的事迹,教师从而引导学生一起探讨回顾历史,让学生深入了解到事情发生原因和背景,再主动让学生回答其造成的影响。例如提到精忠报国的名将岳飞,应教导学生学习不浪费时间的高尚情操与热爱国家的忠诚之心。使学生自然地感染其中,自发地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3.3结合实际生活

让学生多学习我国当代优秀人物的事迹,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体系。例如,李娜不断进步,永不言败的精神,获得了网球大赛的四连冠,是我国网球历史上的一大飞跃,4个连续冠军这个不可思议的创举,深刻诠释了选手在赛场下的各种努力,永不言败,在世界人民面前,身披着国旗,为祖国带来崇高的荣耀,为世界展示作为中国人的荣耀。这种永不言败,不断超越自己的运动精神,更能激发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建立,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3.4结合历史材料

教师在历史知识的教学中,深入地研究教材,把多种重要的环节接连在一起给学生设置问题讨论,引导学生结合历史背景评价和分析历史人物和事迹,例如,运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演示“南京大屠杀”中的一些悲惨的场景,使学生永远铭记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种种罪行,再以发生的情况和冲突,引导学生为了祖国和平发展和我国领土完整的光荣使命而奋斗。此外,教师还可以在历史纪念日里带领学生参观革命基地和遗址,向学生不断传输爱国主义精神,从而确立价值观,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使学生自主学习,在正确判断善恶的过程中把自己的看法想法和价值观表现出来,教师从而更好地去引导学生学习和树立价值观,使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更深的理解。

3.5教师以身作则

老师规范好自身,以身作则,用孔子的话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虽正,虽令不行,”可见,教育者要时刻注意自身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给学生树立先进的榜样,以此来影响学生,与此同时,还应做到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和关心学生。鼓励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兴趣和爱好,课下与学生多交流,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充分地整合利用起来,把短板补长,让学生对学习产生热情,使其在自信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成长。

4高中历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问题的反思

4.1创新教学方式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专注于口头的说教来灌输知识,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完全把老师作为中心,把学生自身的思考能力和学生兴趣束缚住了,所以这种古板的传统教学模式应该坚决摒弃,当前我国需要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开放式的教育,在课堂让学生占据更多的主导地位,教师更多的应该是起引导和辅助作用,这样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4.2.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思想相结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要通过教育培养学生活跃性思维和活用知识的能力,在历史教学中不断引导学生及时归纳知识点,综合性地去分析各种存在的问题,培养良好的知识运用能力,学习好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实践的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全面的去教育学生,使其得到全面地发展,更好地为促进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提供条件。当前高中历史教师的主要职责和任务是在课堂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高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各个不同民族之间的联系。作为中国国民,每一个人都必须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作为教育教学最主要的中心,贯彻到每一个阶段学习的学生中去。每个国民都应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出一份力,充满激情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作者:高小兵 单位:江苏省泰兴市第四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顾冬建,顾元忠.高中历史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方式研究[J].文理导航,2016.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