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范文第1篇

一、引言

在当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就了另世人瞩目的很好的成绩,研究新世纪劳动关系问题十分迫切,也是十分必要。经济学者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较早,劳动经济学从经济角度、生产角度以及劳动角度分析全部经济行为的内容。从本质上讲,劳动经济学是从人类为了解决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而产生劳动行为的过程。就目前来看,系统研究劳动经济学方面内容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将结合工作实际就浅析劳动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意义这一重要议题展开讨论,从经济社会方面、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社会意义方面展开讨论,系统探究劳动经济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二、劳动经济学和国家经济发展关系概述

劳动经济学以及成为我国当前阶段内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我国,劳动关系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研究内容,还是我国政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重要参考和重要研究内容。在当前,世界范围内,很多国家都遭遇到两个严重的问题: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不断推进,所有国家和个人都将投身于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中去;另外一方面,世界范围所有的发展契机将惠及所有国家和个人。在这个大背景下,只有培养起自己本国的效率极高、技术过硬、研发能力强的劳动人才大军在能赢得世界范围内的人才争夺竞争。所以,研究当前劳动经济学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十分必要、十分重要。

三、劳动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关系

1.劳动力是经济社会的基础。劳动经济的研究不仅仅是研究劳动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而是动态地研究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劳动行为之间的关系,系统研究具体个人的一身的劳动行为和经济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只有个人价值得到充分的实现,也就是说劳动关系充分合理,才能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实现,才能助推整个国家的全面发展。

2.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众所周知,生产劳动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类社会形成的根部原因,生产劳动活动衍生出人类社会其他所有活动,是整个社会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决定因素。只有合理地、科学地组织劳动者劳动,实现产品的产出和效益的实现。正确劳动关系的建立,能够促成合理分配制度的制定,从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经济的发展。

3.劳动经济学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是十分重要。对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十分重要,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积极意义,充分研究劳动关系,研究并解决好劳动关系方面的问题,才能构建起科学合理的社会制度。

4.我国政府重视劳动经济的研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发展最终服务于人民,研究劳动关系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切实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意义。只有研究好劳动经济学和我国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才能处理好我国当前出现的难度较高的劳动问题。劳动问题设计到具体劳动者的切实利益,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从社会角度、政治角度、经济角度全面分析和研究,着眼于现实问题的解决,逐步地解决好劳动关系问题。

5.经济发展促使经济体制的改革。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举世瞩目,而当前处于改革开放三十年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下一步怎么走,要什么样的经济发展,要什么样的劳动关系,都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好劳动关系,促使经济大跨步发展,促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抱着我国在各项事业上的建设,保证我国的长治久安。

四、结语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过程中,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好成绩,在很多行业和很多领域内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令世人瞩目。当前我国劳动关系多样,较为复杂,系统研究劳动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意义在当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浅析劳动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意义这一重要议题展开讨论,首先分析了劳动经济学相关内容,进而剖析了劳动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关系,得出相关结论,希望对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工作提供一些参考,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笔者水平有限,文章不妥之处之处必然众多,希望广大同行和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及时指正,不甚感激。

参考文献:

[1]周翔.对劳动经济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意义浅析.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劳动经济学;经济发展;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F06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9-00-01

一、引言

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劳动经济学是其中一个发展历史比较悠久的分支。尽管如此,劳动经济学仍然是当前经济研究领域中非常活跃的一门学科。劳动经济学所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劳动者为了获取生活资料而进行劳动的经济过程。劳动经济学研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中一些现象的分析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二、劳动经济学研究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笔者认为,劳动经济学研究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劳动经济学为劳动经济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

劳动者参与经济活动,势必会产生一定的劳动关系,可以说劳动经济问题几乎贯穿于人们的整个生命,对于劳动者的现在以及未来生活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劳动者在日常劳动经济过程中就会逐渐发现:一个国家能否推动自身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国家对劳动管理与劳动者之间关系的协调程度。要想实现社会劳动关系的良好发展,不断优化社会劳动力资源的配置,科学解决劳动经济纠纷等问题,首先应当具备一套科学的、合理的、具有较强实践性的理论体系,而劳动经济学正是这一科学体系的充分体现,为劳动经济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

(二)劳动经济学为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提供理论基础

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发展到当前的社会主义社会,离不开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者通过自身的劳动进行产品的生产或者劳务的供给,从而实现了人们对于物质文化生活的广泛需求。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在任何一种社会发展状态下,国家都应当充分发挥其经济管理职能,通过出台一系列的经济政策或者社会规范对社会劳动进行直接或者间接的分配。例如,在劳动者参与劳动的过程中设计什么样的规章制度对劳动行为进行规范,采用怎样的方式进行劳动报酬的分配,不同公众之间应当如何开展合作等等,上述这些行为的规范都离不开国家所制定的劳动经济政策。国家进行上述政策的制定时,就需要依照一定的劳动经济理论,而其理论来源则主要是劳动经济学的科学原理以及研究成果。通过人类长期的经济发展实践,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国家所执行的劳动经济方面的政策法规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每一个劳动者参与社会劳动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探索创新性,从而进一步影响社会经济效益水平的高低。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劳动经济学为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提供理论基础。

(三)劳动经济学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来说,劳动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也发挥着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马克思曾经把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建立的国家,称之为“劳动共和国”,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理论体系,也是建立在对劳动问题的研究基础之上的,并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重要突破点。社会主义国家开展劳动经济学的深入研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研究劳动经济现象,解决劳动方面的问题,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极大的优势。我们正是通过对社会主义劳动经济科学的积极研究与探索,才得以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着社会主义的经济学说,坚持着社会主义道路,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向前发展。

(四)劳动经济学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政府历来都非常重视劳动问题和劳动经济研究,劳动问题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非常明显。不管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还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实施;无论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经济制度的完善,还是我国当前具体经济体制改革内容的逐步推进,劳动问题都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历届党代表大会的决议和报告等文献中,以及我党和国家的高层领导的讲话里,都不止一次地对解决劳动方面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给予了突出强调。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和新的经济运行机制的确立,为劳动经济的研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与条件。一些重大的难度较高的劳动经济问题都得到了较好的处理。所以说,劳动经济学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具有重要意义。

三、结束语

通过上述几个部分的分析与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劳动经济学研究在经济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应当充分意识到劳动经济学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科学运用这一理论体系有效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劳动经济问题。特别是在我们当前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转型期,正确认识劳动经济学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劳动经济理论体系,会对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袁伦渠,林原.劳动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11(06).

[2]王露萱.论劳动关系的劳动经济学研究视角[J].商场现代化,2010(28).

[3]周亮亮.和谐·民生·劳动经济——论劳动经济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J].新西部(下半月),2008(03).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范文第3篇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的探讨大体上经历了以下三个主要阶段:

一、拨乱反正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90年代初期)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学术界对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的探讨主要是拨乱反正,其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打破斯大林关于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理论教条,恢复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一定的生产方式以及相应的生产关系的科学理论观点;二是否定了斯大林关于生产方式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的传统观点,科学阐述了马克思的生产方式范畴的基本涵义与具体内容。在这两方面的探讨中首当其冲的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马家驹先生。1980—1981年,马家驹先生先后在《经济研究》和《中国社会科学》发表了题为《生产方式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重要论文,最先提出了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新见解。他十分明确地提出,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规定,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当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各个阶段上特定生产方式及其相应的生产关系。根据这一规定,生产方式是政治经济学的首要研究对象。不仅如此,马家驹先生还根据马克思的有关论述,否定了斯大林关于生产方式定义的错误观点,系统地、科学地阐明了生产方式的涵义。

首先,马家驹提出生产方式是有别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一个独立范畴。他指出:“马克思所讲的生产方式并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把这两者包括在自身之内,而是介于这两者之间从而把它们联系起来的一个范畴。”其次,马家驹较为全面地阐述了生产方式的具体含义。他写道:“马克思所讲的生产方式有两个含义。第一,它是指劳动的方式;第二,它又是指生产的社会形式。”“作为劳动方式的生产方式,马克思通常不加任何限定地简单称之为‘生产方式’,指的是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相互结合的方式以及使用劳动资料的方式。生产方式的这样一个含义是同生产过程作为劳动过程的这一面联系着的。”“生产方式的第二个含义即作为生产的社会形式的生产方式,是同任何生产过程都不单纯是劳动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具有特殊的社会规定性的过程这一方面相联系的。——生产方式和生产过程的一定的历史形态或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完全是同义语。”“劳动的社会形式和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依以结合的形式分不开,它并且和后者一样直接表现出一种社会生产方式的性质。”最后,马家驹阐述了生产方式这两个方面含义之间的相互关系。他写道:“一定的劳动方式和生产的一定社会形式之间确实又存在着一种历史必然的统一关系,并且归根到底还是作为劳动方式的生产方式决定着作为生产的社会形式的生产方式,而劳动方式的根本变革又总要以生严资料或劳动资料的变革为前提。”这样,马家驹先生一方面明确指出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方式及其相应的生产关系,充分肯定了生产方式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首要对象,另一方面科学地分析了生产方式的涵义。

与此同时,我国学术界其他许多学者在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的探讨中也提出了一些相似的观点。如吴斌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也应研究生产方式》一文中指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该研究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及与其相应的生产关系。马克思是在两种含义上使用生产方式这一术语的:一是生产方式本身,一是生产方式的社会性质。陈招顺在《从生产方式的含义论及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文中提出,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中间阶段和中间环节。一定的生产力状况是一定的生产方式得以建立的基础,而一定的生产方式又是一定的生产关系得以产生的依据。劳动力和生产资料不能成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但是,如果不研究生产力,也就不能说明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变化。这是一个矛盾。而生产方武概念的出现意味着这个矛盾的解决。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学术界对于生产方式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这一重要问题进行探讨,并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主要标志是郭树清等在《中国社会科学》1985年第5期上发表的《生产方式和<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的专题系列论文。其中,郭树清在《生产的自然形态和生产的社会形式的辨证统一——马克思的生产方武概念》一文中不仅具体地指出了作为《资本论》研究对象的“生产方式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生产的自然形态,即生产的自然物质条件和形式,劳动的技术组合方式;其二是生产的社会形式,即生产的社会条件和形式,人们的活动发生社会联系和关系的形式。”“生产方式就是通过生产的社会形式表现出来的生产的自然形态;或者说,生产方式就是反映了生产的自然形态的生产的社会形式。”袁绪程在《从<资本论>研究对象的提法看生产方式的含义》一文中也指出:作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生产方式既不是生产力,也不是生产关系,而是“生产要素的组织结合的方式。”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从劳动的自然过程来看就是生产要素的“技术组合方式”,从劳动过程的社会属性来看就是“生产要素组合的社会形式。”彭新政在《生产方式在不同地方有不同含义》一文中指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所讲的《资本论》研究对象中的生产方式是指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作为劳动者和生严资料的结合方式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关系变化发展的重要依据,而生产关系则是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有什么样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这三篇重要论文一方面从总体上继续肯定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另一方面分析了生产方式的具体内容并由此概括出了生产方式的基本涵义。这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的探讨在该时期有了新的进展。

二、全面推进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进入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1992年党的十四大之后,我国学术界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的探讨全面展开,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一时期探讨的主要特点是对生产方武的含义的探讨全面展开,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见解。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与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展开深入研究,并逐步形成普遍共识。

20世纪90年代,我国学术界许多学者在以往探讨的基础上,对生产方式的含义继续进行探讨,提出了一些颇有价值的新见解。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吴易风先生在《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发表的《论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论文中所提出的见解,即认为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方式,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胡钧在《对<资本论>研究对象的再认识》提出,生产方式是生产的技术方式或具体的劳动方式,是劳动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其他学者不同意上述三种关于生产方式单一含义论观点,奚兆永在《究竟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生产方式》一文中认为生产方式有多种含义,生产方式是物质生活资料的谋得方式、生产技术条件与社会条件和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等:于金富在《马克思关于生产方式一般的基本原理》一文中提出,生产方式是人们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以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社会生产的特殊的社会形式、社会生产机体本身的特殊方式和方法和人们进行生产的技术与社会条件等。

这一时期我国学术界对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研究继续推进的突出标志,是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的观点同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资源配置的观点联系起来考察,从而摈弃把二者完全对立起来的传统做法,科学探讨二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和密切联系。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同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之间的区别,其代表性观点是吴易风先生在《论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中所提出的:“在研究对象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根本分歧不在于要不要研究资源配置,而在于:(一)要不要研究生产方式;(二)要不要研究和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三)要不要区分抽象的生产一般的资源配置和具体的特定生产方式的资源配置。以及要不要研究具体的特定生产方式的资源配置。在所有这些问题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回答都是肯定的,而西方经济学的回答都是否定的。”在这里,吴易风先生在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之间的主要区别的基础上,指出了二者之间的联系,即它们都研究资源配置,所不同的是如何研究资源配置。

关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同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之间的联系,其代表性观点是王生礼在《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新论》一文中所提出的见解。王生礼提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资本经济方式,作为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资源配置方式是市场经济方式。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主要在于:资源配置方式实际上是社会运用稀缺资源进行生产的方式,即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资源配置方式问题就是一个社会组织生产的方式问题。因此,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可以引申为:它研究一个社会组织生产的方式和方法,亦即社会生产方式。进一步说,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方式即资本经济,同作为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资源配置方式即市场经济之间是同一的、不可分割的:资本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内在实质和灵魂,市场经济是资本经济的外在表现。资本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就是资本经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相近、相通、相同之处就在于此。二者之间的区别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既有本质的分析,又有表象的分析,而西方经济学只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表面现象,只研究市场经济,只研究市场上价格、供求、竞争等要素与资源配置之间的表面联系,只在表面的联系中兜圈子。从而在肯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相通性的基础上指出了二者之间的对立性,从而使我国学术界对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的探讨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三、继续深化阶段(2000年以来)

跨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学术界对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特别是生产方式问题的研究出现了进一步深入的趋势,其主要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

1对生产方式涵义的继续深入研究

许兴亚提出,“商品生产”只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种“形式”、“方面”或“侧面”,并不是这个生产方式的全部。除此之外,它还有其物质和技术方面的特征,亦即协作、分工和机器大工业。即使从生产的形式方面来看,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的也不是商品生产,而是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于金富等在《从<资本论>结构重新认识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一文中对生产方式的基本涵义和具体内容作了比较系统的分析,他们认为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大量的科学论述,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方式,是指生产过程的条件与形式。生产过程的条件包括生产的技术条件与社会条件,生产过程的形式包括生产形式与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具体说来,生产的技术条件指生产资料的规模、效能与生产方法或生产工艺水平;生产的社会条件指生产过程的分工、协作程度及相应的生产组织。生产形式指一定社会的生产是自发的商品生产还是自觉调节的产品生产;生产的社会形式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即生产的社会性质。因此,《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所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指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条件与形式,其内容包括:资本主义的生产技术条件与社会条件,以及它的生产形式与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

2对生产方式与资源配置方式之间关系的深入探讨

2000年以来,有学者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生产方式与资源配置方式之间关系进行了一些深入探讨。孟捷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武的生产方式与资源配置方式》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方式,但这不仅并排除对资源配置方式的研究,而且还可以把对资源配置方式的研究包含在对生产方武的研究之中。事实上,马克思以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名研究了资本主义资源配置方式。资源配置方式与生产方式在下述意义上可以作为同义词来使用:在微观层面,它们是指直接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结合以生产产品和服务的方式。在宏观层面生产方式或资源配置方式是指经济资源以何种方式分布于生产不同产品和服务的社会分工各部门。这样,就把作为劳动方式和生产形式的生产方式,同资源配置方式在两个层面上结合起来、统一起来了。

3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的探讨

李铁映同志在《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的重要论文中明确提出:“我们今天研究马克思主义或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是要揭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生产方式和基本生产关系,使其有利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刘烈龙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历史定位》一文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总体对象,不是传统的社会主义即超越阶段的社会主义,而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亦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应当是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自身的生产方式与制度安排。

上述观点一方面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仍然是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从而保持了同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研究对象的一致性;另一方面明确提出现代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当研究的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方式及其生产关系,从而明确指出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这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对政治学研究对象问题的探讨有了进一步深入。

根据我国学术界关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问题探讨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可以得出以下基本结论:

1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总体对象,既不只是生产关系,也不是生产力或资源配置(经济体制)等,应当而且只能是以一定的生产力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以及与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其中。生产方式既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首要对象也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所谓“生产方式”,既不是指生产力或生产关系,也不是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而是指生产的条件与形式,即生产的技术条件与社会条件,社会的生产形式与生产的社会形式。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范文第4篇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力,大学生个体也投入了众多的时间和金钱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和校园文化活动(着力于思想政治素质的活动,如主题党日活动等)中,那么,在这一基础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又怎样?依据教育经济学原理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进行严谨评估,从而发现工作中的问题,继而提出该进措施,更大化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1. 1. 2理论与应用价值

    理论价值:通过运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分析教育问题,属于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教育经济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本文通过对不同类型学生的问卷,收集数据,并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逐层逐类分析探究。这将进一步丰富教育经济学研究内容。

    应用价值:本文研究内容属于社会热点问题,此项研究有助于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合理的意见建议,从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使其发挥更大功效,是进一步加强和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的结果。

    .......................

    1. 2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2.1研究的目标

    一是通过对不同类别学生的问卷调查,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主要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第二课堂入手,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成本与收益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比较研究法,测算思想政治教育的收益率。

    二是分析参加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否对教育效果的影响,分析辅导员(被认为高校学生工作的主要成员)岗位设置与否对教育效果的影响,分析有无党课教育对教育效果的影响等方面,依据经济学关于成本与收益的原理,一方面分析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辅导员岗位等成本投入,另一方面通过问卷了解相应教育效果等收益,从而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与产出,并依据此,摸索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议。

    1.2.2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共分4个部分。

    第一章前言。本章主要说明研究的背景和价值,介绍方法论意义,对研究的目标、主要内容和行文基本框架进行描述。

    第二章支撑本研究的相关理论。本章主要对思想政治教育收益研究可行性进行分析,并介绍研究中应用到的经济学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教育学以及教育经济学关于教育成本与效益的理论等。

    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成本、效益的实证研究。本章主要介绍思想政治教育收益效果调查问卷的构建,以及依据调查数据,利用教育经济学研究方法剖析其成本与收益。

    第四章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可行性建议。通过此前经济分析,本章主要探究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序发展的可行化建议。

    ........................

    第二章支撑本研究的相关理论

    2.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有关教育经济学的理论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就注意到教育的经济价值,包涵了浓厚的教育经济学思想,并对教育与经济的关系进行了诸多研究,为政治经济学中有关教育经济学的部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生产率的研究充分肯定了教育在促进劳动者技能提高、工艺创新方面的作用,他指出,只有教育是“直接把劳动能力本身生产、训练、发展、维持、再生产出来的劳动”。教育作为一种劳动,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诱因。教育还促成了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出,教育“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反映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充分肯定了教育的巨大社会收益效率,同时,对教育一经济关系表述为:教育“提高劳动者技能”和“劳动者全面发展”继而对劳动生产率地提高产生巨大影响。

    第二,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的充分发展又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这种充分说明教育是扩大社会再生产的重要因素。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产包括生产一分配一消费再到再生产的过程。而社会再生产不仅包括物质资料的再生产、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还包含劳动力的再生产。劳动力的再生产是社会生产中最具变量的部分,这部分主要受劳动者在消费中投入训练费用的比重影响,而这一部分的训练便是教育,因此,马克思直言:“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范文第5篇

[摘要]高校校园文化研究由于割裂了其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必然存在着范式研究路径虚构等诸多研究困境,只有理解校园文化本质是劳动逻辑创造“新人”的文化,开展对校园文化症结的哲学追问,寻找校园文化建设所要面对的现实根源,才能重建以劳动逻辑为基础的校园文化,实现育人目标。

[

关键词 ]校园文化研究困境异化劳动逻辑资本逻辑

[作者简介]刘彩生(1971-),男,山西榆次人,江苏科技大学,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创新创业教育与职业发展。(江苏镇江212005)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 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专项项目“独立学院校园文化CIS体系构建及实现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JDS23029)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22-0051-03

一、校园文化的研究困境

1.范式研究路径虚构。范式是研究问题的抽象表达,是经过概念加工过的体系化范畴。校园文化的很多研究仅是从假设概念出发,从概念研究中生成范式并进行剖析,从而脱离现实情势。校园文化本身受限于包括地域文化氛围、经济发展水平、意识形态教育等社会环境因素,其研究必须依赖两个来源:一是社会历史条件主导下的社会文化,包括传统文化与社会风气等;二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成型的具体文化概念。如果脱离这两个来源,校园文化研究就只能是一种虚构化路径介入,使得文化现实问题与学术研究问题出现脱离与断裂,进而形成“两张皮”的状况。

2.“环境决定论”的强迫倾向。校园文化研究暗含着一个理论强迫就是(教育)环境决定论,认为环境决定着人的生存与发展,改善校园文化环境就能解决好育人问题,殊不知,“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唯物论告诉我们,是人的劳动实践创造环境,环境为人的生存发展提供物质、精神基础。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将研究视角推进至人,才能把握住校园文化建设的真实内涵。

3.功能主义的片面理解。现有很多研究大多倾向于认定校园文化具有一种单纯的以文化影响人的育人功能。事实上,校园文化包括器物、精神、中介等层面,其作用的发挥是多层次的,同时,它与社会文化紧密结合,其结构随着社会结构的调整而变化。校园文化的育人过程是一个不断吸收社会文化,培养能改变劳动模式从而影响社会进步的受教育者,进而促进社会文化变革的过程,所以校园文化是以全面的、有机的、整体的方式存在并发展的。 4.工具理性的逻辑预设。校园文化研究很大程度上从逻辑上预设了校园文化的“应然”状态,而非“实然”状态,忽视了自我生成的内在合理性和外在引导性的双重把控,具体表现在:校园文化研究的“急功近利”,期望将社会文化的内容快速“打包”塞入校园文化建设的环节中;校园文化研究的“短视效应”,试图通过校园文化简单培养受教育者,而忽视人的全面性与持续性发展;校园文化研究的“好高骛远”,研究格调被过度拔高,人为地增加了过多“添加剂”,忽视了受教育者的接受能力与践行效果;等等。

高校校园文化存在诸多研究困境,是因为没有找准校园文化建设的本质、作用及归宿,未能指向其背后的现实性内容。劳动是人的社会性存在的基础。通过劳动形成文化并生成“新人”的过程,是校园文化的本质功能。马克思对“新人”产生机制做出过阐述:“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首先,校园是一个共同体式的生活群体,校园文化作用的发挥在于意识教育,而意识教育开始于主体与校园环境的接触中,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手段与文化启发的隐形内容共同干预学生的价值观。其次,校园文化建设的归宿在于培养具有和谐精神的新人,通过现有的社会历史条件形成劳动逻辑,共同塑造出入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化意识、人与社会和谐互动的文化精神。

二、校园文化研究困境的哲学追问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育已经卷入市场化与资本化的浪潮之中,这种浪潮背后隐含的是资本逻辑的强势推进和劳动逻辑的异化成型。从计划经济劳动模式向市场经济劳动模式的变革过程中,劳动的内容出现了新的异化,文化的内容也受到了干预,需要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哲学追问。

1.资本逻辑的推进。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主动引入市场经济原则,提倡资源生产、配置、积累、消费等方式由资本原则控制,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资本逻辑的产生有了现实基础,市场经济的发展影响了社会文化的内容。首先是物质生产文化层面,资本逻辑的轴心是追求剩余价值,这一隐性逻辑需要通过一些物质环节来实现,因此资本成为整个社会的话语原则,社会文化内容呈现高度经济性的特征,并深刻影响到校园文化,将破坏性的因素潜藏其中。其次是社会生活文化层面,人与人的关系日益资本化、利益化,一切人伦关系都被换算成增殖的可能,文化的内容表征着社会存在的本质,这雕塑着文化的结构模式与内容组成,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部分,显然在此辐射之中。最后是欲望文化的确立,它激发准劳动者的创造欲望,获取商品与货币,并以此作为满足自我生存预期的实现方式,劳动文化已不再是深埋于农耕文化之中,而是一种自我确证的主体文化,即在传统社会内部注入资本生产方式,提升社会各要素自由组合而产出的“经济性”力量,将“信仰”文化论扭转为“欲望”文化论。这样,被资本撕开的“欲望”文化激活了主体内在的创造力与创新力,翻转了传统教科书中“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的抽象教条式理解,这就是社会文化含有的现代性意义所在,即将劳动的客体化理解扭转为主体化内容,用经济性方法打造新的文化内容。

资本逻辑体现的是资本的增殖动力并以形而上学的范式展现自身:它存在于资本要不断吸食社会一切,吸食自然界同时还要吸食“人的自然力”与“社会劳动的自然力”,并以一种文化蚕食的方式入侵。文化蚕食的范式是拜物教思想。劳动产品(商品)本来是人的劳动结晶,却变成了一种对自我创造物的崇拜,根源在于商品的交换关系取代了人的交往关系,人的社会关系以物的交换关系为中介,资本逻辑的强势推进,促使拜物教思想在校园文化中肆意横行,主要体现在:物质表达欲,表现为追求物欲和享受,如入学“三大件”、校园“拇指文化”等,反衬出的是对物的崇拜;意识控制欲,表现为“拜金”思想和实用主义的价值判断逐渐侵入学生的价值观念中;活动操作欲,表现为注重效益,学生参与文化以能带来多少切实利益为目的等。

资本逻辑对校园文化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方面是对校园文化内容的预设。校园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与精神文化。物质是教育载体,制度是教育规范,行为是教育实践,精神是教育理念。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精神体现,资本逻辑的推进,通过资本形式侵入校园基础设施,干预校园物质环境,预设教育成才标准,转移教育目标和内容,将标准、规则、效益等作为精神文化的重要构成。另一方面是对校园文化功能的压缩。校园文化具有引导、激励、约束、凝聚、辐射与塑造等功能。校园文化是一种育人软环境,必然负载着很多规范性内容,通过具体实践内化学生的素质,外塑学生的形象,以期符合社会发展需要。资本逻辑的推进,打乱了社会本身赋予校园文化的教育内容,通过资本原则强势规训校园文化教育目的,进而将校园文化的功能压缩为创造符合资本增值要求的狭隘文化。

校园文化目标与归宿是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有个性自由的人,即马克思所言的“自由个体”,但是由于资本逻辑的介入,资本的生产文化与拜物教文化内容在显微之处不断对校园文化进行解读,并以资本的要求改造校园文化的内容,这样必然偏离校园文化教育的目标与归宿,使得校园文化从知识型文化,即塑造新人的文化氛围偏移到生产型文化即生产带来经济利益群体的文化。

2.劳动逻辑的异化。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类有目的的活动,是人类的本质。劳动逻辑本质上认为,社会发展与进步是以人的劳动为基础的。在中国文化之中,劳动逻辑是以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为主导,以伦理关系支配的宗法关系与行政系统为支撑,以劳动为连续性的叙事模式,其主要特征是农耕劳动文化在各朝各代的稳定延续,其承载的社会文化具有静态维稳性的因子。劳动逻辑由于资本逻辑的强势推进,劳动本身已经发生异化。私有制条件下生产把人的一切需要压榨为对物的追求,劳动不是劳动者的需求,只是维持生存的一种迫不得已的手段。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组成,自然也映射着劳动逻辑,劳动逻辑的异化,导致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文化异化:首先是劳动文化异化,社会文化中“劳动光荣”被“资本效益”所取代,校园文化同样受到波及,如校园中存在“实用至上…‘骑驴找马”等内容,忽视了基础性劳动的具体历史作用;其次是对劳动具体方式的否定,社会文化中“好逸恶劳、坐享其成”思想蔓延,校园文化中一些特殊案例被放大,如大学生弃学从商、大学生街头卖肉等,引发强烈争论的背后是对劳动认识问题的分歧;最后是文化精英主义,由于社会分_[固定化、收入差距较大等现象,校园氛围中对体力劳动的认同度降低,很多人信守“宁缺毋滥”,对大学生择业存在着消极与消解的不利影响。

在此还须注意资本逻辑规训中校园文化的特征:文化碎片化、文化断裂化、文化世俗化、文化通约化。文化碎片化表现为校园文化在具体发挥作用时呈现不完整性,在具体内容上普遍表征为碎片性特点,以具体的文化因子存在着;文化断裂化是指文化的内涵忽视了受教育者的接受与践行要求,附和于经济生产的要求;文化世俗化直接点明了校园文化内容存在着过度社会化的倾向,社会世俗化的内容不断整合着校园文化的存在方式与表达内容;文化通约化则是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一种急功近利的趋势,试图通过文化来通约化社会生活的所有内容,并以此表达出自我的文化内容。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初步回答:以劳动逻辑为基础

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与社会现实进行有益勾连,才能准确把握住其根基所在,所以必然要以劳动逻辑为基础,对校园文化资源重新加以整合,重新驾驭建设方向。

1.整合校园文化建设内容。校园文化资源主要来源于社会文化,社会文化的内涵是劳动,而目前中国最基础的劳动模式是谋生劳动,所以我们要在这个事实上,剔除异化性文化,吸收新的文化,以整合校园文化的建设内容。首先,剔除异化文化内容。校园文化内容要剔除那些通过占有劳动力达到占有劳动剩余价值的文化内容。其次,重视劳动逻辑的基础作用。劳动是感性活动中的对象性关系内容,它只要能提升与发育先进的社会文化,就能对人类产生有益的创造方式与积累过程。最后,明确校园文化的建设重点。其重点在于树立以健康利益观为导向的价值观,防止文化“金本位化”。校园文化的目标与归宿就是培养有自由个性的人,自由个性并非体现于市场交易过程中受货币支配的自由,而是能够把握自我发展命运的个体,即能够拥有受自我支配的物质生产要素与精神文明成果,这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