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病理学研究的范畴

病理学研究的范畴

病理学研究的范畴

病理学研究的范畴范文第1篇

内容摘要:

本文论述了疑难病的概念及范畴。

论文内容:

疑难病的概念及范畴

世界中医疑难病学学会李慎言学术思想研究委员会委员 廖藏典

自从李积敏(慎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提出“创建中医疑难病学科理论体系”学术思想后,中医学术上第一次出现了“中医疑难病学”这个学术新概念,当论及中医疑难病学科,首先应搞清几个基本概念,诸如什么是中医疑难病,中医疑难病的范畴等等。疑难病是中医学术常用的一个比较古老传统的概念,具有中医辨治两方面的特点,范围颇广,概念比较笼统,临床各科都有不少疑难病,但均是指中医范围内的疾病而言,因此,中医疑难病常可简称为疑难病,疑难病也即指中医疑难病。关于疑难病的概念,自古至今论述颇多,但一致未能取得统一认识或意见。从“疑难病”字面意义上讲,“疑”主要是指辨证方面而言,症状纷杂或罕奇,证候疑惑,病机复杂,致使辨证难明,诊断难定。“难”主要是指治疗方面而言,或诊断不明,无法治疗;或诊断已定,疗效不佳,甚至治疗无效。在古代《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众多的中医经典著作中,对一些医家困惑不解,疗效不佳,预后不良的疾病,多用“难治”、“难已”、“不可治”、“不治”、“死不治”、“逆证”、“死证”等概念来描述,这些均有“疑难病”的类似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科技的进步,中医学科自身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有关疑难病证治的临床报道及概念的理论探讨越来越多。众多中医学者从各自不同的思想、观点、认识理解及视角出发,对疑难病的概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李积敏(慎言)的有关中医疑难病论述。

李积敏(慎言)认为中医疑难病具有以下几个特征:①临床表现繁多纷杂、罕奇。病人身患多种疾病,临床表现繁多纷杂而疑似,或症状体征奇特罕见,因而难以进行辨别,诊断与治疗。②病因病机错综复杂。病人临床常虚实互见、寒热错杂、外感内伤、表里同病、新病宿疾交织等。③证型难分难辨。患者症状纷杂,或病机复杂,或症状奇特、少见,证候疑惑,认识不清,犹豫不决,诊断上难以定论。④临床治疗效果不佳,预后不良,或无效。临床上病程漫长,邪盛正衰,久治不愈,疗效不佳;或病情复杂,治疗难收预期效果,其预后不良;或诊断易定,辨证易明,但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或方药,因而无法治疗或治疗无效。②与西医难治病范围不尽相同。疑难病除难治外,还有辨证诊断不易方面的含意;难治病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多指现代医学领域中的疾病,诊断不难,难在医学界公认没有好疗法或疗效不佳,以难治为主要特点。中医疑难病与西医难治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有些疾病,中医、西医专家均认为属于疑难病或难治病;有些疾病西医认为是难治病,但对中医来说正是其专长;而有些疾病属中医的疑难病,西医却不认为难治,有的已经解决或正在解决。综上所述,李积敏(慎言)给疑难病这样一个描述:“疑难病是指在医学发展过程中的某一时期内,学术界所公认的,具有诊断辨证难、临床治疗难等特点的临床各科疾病的总称。” 中医疑难病的范围很广,临床各科均有不少疾病属于疑难病范畴。但对疑难病的范围,古今尚无统一认识,而且对某些疑难病的看法也不统一,因此要准确划分疑难病的范围,目前是比较困难的,有待学术界进一步探讨研究。

什么是中医疑难病学,李积敏给“中医疑难病学”下了一个科学的定义:“中医疑难病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疑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辩证治疗及护理,预防保健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的专门学科,”中医疑难病学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其指导思想,并吸收现代医学科学对疾病的认识的先进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它是中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研究范畴仅限于疑难病范围。其研究内容为:①研究疑难病的发生原因;②研究疑难病的发展状况;③研究疑难病的转归机理;④研究疑难病的临床辨证治疗;②研究疑难病的临床护理;⑤研究疑难病的预防及保健。其研究方法是应用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结合,进行理论与临床综合研究。  李积敏“创建中医疑难病学科理论体系”学术思想,对干发展中医学术,提高中医在世界医学临床中的地位,推进中医学术国际化进程,提高中医药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保障人类身体健康等方面均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李积敏也被学术界公认为中医疑难病学科创始人及中医疑难病学理论奠基人。

转贴于

开展中医疑难病学研究,可推动中医学术发展与进步. 中医疑难学科理论体系是中医理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还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中医理论体系。明代医学家张景岳“医不贵能愈病,而贵能愈难病”的思想,深刻地说明了辨治疑难病是学术水平及技术水平的标志。纵观中医发展史,凡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者,不是在理论上有所突破,就是对疑难病的诊疗上有所突破,或建立新方新法,或临床疗效卓著。如果加强对中医疑难病学科研究,提高诊治疑难病的临床整体水平,使诸多疑难病迎刃而解,这将推动中医学术发展与进步,使中医学术达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开展中医疑难病学研究,是临床实践的需要。中医疑难病学科理论体系的基础,是中医治疗疑难病临床实践的总结。加强中医疑难病研究,发掘整理前人积累的防治疑难病的临床经验及诊治疑难病的理法方药,又不断创造新的理论,发明新的疗法及方药,从而建立中医疑难病学科理论体系,用这个理论体系,又去指导中医疑难病临床实践,可避免盲目实践、重复研究,节省人力物力,从而可迅速推动疑难病辨治出现新局面,使疑难病防治整体水平提高,促进中医学向前发展。

病理学研究的范畴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度弱智儿童 语义知识发展障碍 类别语义 知觉语义 功能/联想语义

分类号:G764

1 问题的提出

物体分为生物体(如动物、果蔬)和非生物体(人造物)两大范畴类别,物体的语义知识包括类别语义知识(属于哪个范畴类别)、感知觉语义知识(如结构、形状、颜色等)和功能,联想语义知识(有什么用途、如何制造、运动特征等)等。脑损伤病人识别物体时存在语义范畴特异性损伤(category-specific semantic deficits)现象,即识别某个或某些特定范畴物体的能力损伤,而识别其他范畴物体的能力保持相对完好。研究显示,大多数脑损伤病人表现出生物范畴(包括动物、果蔬等)的特异性损伤,少数病人表现出非生物范畴(人造物)的特异性损伤。除大范畴的特异性损伤外,还存在子范畴特异性损伤。例如,在非生物范畴内,有的脑损伤病人识别较小的“可操纵”物体(如办公用具和厨具)困难大,识别较大的人造物体(如交通工具)困难小;在生物范畴内,多数病人出现动物知识损伤而果蔬知识相对保持完好,少数病人的损伤模式则相反。

目前,研究者使用命名、分类、定义、记忆提取、特征判断、部分/整体匹配、物体决定、属判断、颜色判断、语义记忆言语问卷调查等语义任务来考察脑损伤病人的语义范畴特异性损伤。这些任务中,有的属于表达性任务(如命名、定义、记忆提取),有的属于接受性任务(如分类、物体决定、判断、匹配),有的涉及感知觉信息(如记忆提取、特征决定、匹配、判断),有的涉及联想/功能信息(如属判断),还有的涉及多种语义(如命名、分类)。通过不同的检测任务,研究者可以揭示脑损伤病人语义范畴特异性损伤的实质:是感知觉语义知识的损伤,还是功能,联想语义知识的损伤,抑或是类别语义知识损伤,或多种语义知识的损伤。例如,Blundo等人考察了一例疱疹性单纯脑炎后前颞叶受损的病人K.C在不同认知检测任务中的成绩。结果表明,在口语分类、记忆提取、视觉特征决定、颜色判断等任务中,K.C在动物上的成绩均显著低于正常被试,在非动物上的成绩与正常被试无显著差异,表明K.C关于动物的感知觉知识(包括视觉的、听觉的)损伤严重;在关于动物的语义判断、声音识别、命名等语义任务中,K.C的成绩显著低于正常被试,表明K.C关于动物的联想/功能知识和类别语义知识也损伤严重;但在真假物体判断、部分,整体匹配任务中,K.C在动物和非动物上的成绩均与正常被试差异不显著,表明他的关于物体的结构知识保持完好。语义知识损伤实质的多样性为人们研究人类的语义知识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脑损伤病人因局部机能受损而导致其识别某些范畴类别的能力低于健全人。与此类似,弱智儿童大脑整体机能低下,导致其感知、记忆、思维、语言等认知发展存在障碍,发展水平落后于智力普通儿童。弱智儿童头脑中语义知识的发展情况如何?方燕红等采用图片命名任务探讨了这一问题,发现相对同龄的智力普通儿童,弱智儿童生物范畴语义知识的发展存在障碍,非生物范畴语义知识的发展也存在障碍。但目前我们还不清楚弱智儿童是某种水平的语义知识存在发展障碍,还是多种水平的语义知识存在障碍。为解答这一问题,本研究参照Blundo等人的研究方法,设计了3个实验,分别考察弱智儿童类别语义知识、感知觉语义知识和功能/联想语义知识的发展情况。实验假设是:弱智儿童尤其是中度以上的弱智儿童各种水平的语义知识发展都存在障碍,发展水平较弱;但具体到不同的范畴类别,语义知识的发展情况可能不一样。参与本研究的弱智儿童全部来自佛山市顺德启智学校,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国修订版(WISC-Ⅳ)测得儿童智商为中度弱智;对照组被试为智力正常的同龄中小学生。由于有的实验任务时间较长,而弱智儿童精力较差,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每名中度弱智儿童只参加本研究中的一至两个实验任务。

2 实验1 中度弱智儿童类别语义知识的发展障碍

2.1 被试

弱智儿童36名,男21名,女15名,平均年龄14.86岁。对照组被试34名,男女各半,平均年龄14.75岁,智力、听力、视力或矫正视力均正常(下同)。

2.2 材料

包括52个词汇及对应图片。其中,动物词汇23个,果蔬词汇14个,人造物词汇15个;动物、果蔬和人造物的图片分别有23幅、14幅和15幅。图片均来自舒华等人的标准化图片。由于弱智儿童的理解能力有限,实验前让50名普通儿童采用7点量表评定材料的熟悉度,1表示熟悉度非常低,7表示熟悉度非常高。匹配动物、果蔬和人造物三个范畴的词汇及图片的熟悉度。方差分析表明,三个范畴的词汇的熟悉度差异不显著,F(2.49)=0.89,p>0.05,图片的熟悉度差异也不显著,F(2.49)=1.02,p>0.05。

2.3 程序

个别施测。采用口头分类任务,给儿童以视觉形式呈现图片或以听觉形式呈现词汇,要求儿童对图片和词汇做口头分类,说出图片和词汇表达的物体是动物、果蔬还是人造物。指导语为:“小朋友,请你告诉老师,老师给你呈现的是动物,果蔬还是人造物?”如果儿童不理解指导语,主试可以再做解释。一半儿童先完成视觉形式的分类,再完成听觉形式的分类,另一半儿童则相反。一个词汇或图片分完类以后,再呈现下一个词汇或图片。主试记录儿童的分类结果。分类错误或回答不知道的词汇和图片都算错误。所以采用视觉和听觉两种形式的分类任务,旨在探讨弱智儿童类别语义知识的发展障碍是否存在通道差异性。

3.3 视觉特征和成分结构的决定任务

3.3.1 被试

弱智儿童30名,男16人,女14人,平均年龄14.66岁。对照组被试30人,男女各半,平均年龄14.61岁。

3.3.2 材料

80个描述物体视觉特征和成分结构的疑问句。54个疑问句描述生物体的特征和结构,如“大象有鼻子吗”“狗有翅膀吗”,26个疑问句描述非生物体的特征和结构,如“桌子有手吗”“刀有刀刃吗”;40个疑问句描述物体具有的特征,40个疑问句描述物体不具有的特征。实验前由50名普通儿童采用7点量表评定每个疑问句的可懂度,7表示句子的意思非常易懂,1表示非常难懂。t检验表明,真、假特征疑问句的可懂度差异不显著,t=0.75,p>0.05;描述生物和非生物体特征的疑问句的可懂度差异也不显著,t=0.91,p>0.05。

3.3.3 程序

主试随机读疑问句,要求儿童判断句子中的物体是否有该特征。指导语为:“小朋友,请认真听我读句子。如果你认为句子中的事物有这种特征就回答‘有’,没有这种特征就回答‘没有’”。如果儿童不理解指导语,主试再做解释。回答完一个句子后再读下一个句子,直至80个疑问句全部回答完毕。主试记录儿童的答案。

3.3.4 结果与分析

弱智儿童和智力普通儿童在视觉特征和成分决定任务上的平均正确率见表4。

2(被试类型:弱智儿童、普通儿童)×2(范畴:生物、非生物)×2(特征真假:真特征、假特征)混合设计的方差分析表明,弱智儿童判断生物和非生物体的视觉特征和成分结构的平均正确率均显著低于普通儿童,F(1.58)=19.32,p

实验2表明,中度弱智儿童头脑中生物和非生物体知觉知识的组织都弱于普通儿童,表现为视觉形式的知觉知识发展存在障碍(整体与部分匹配任务、真假物体判断任务),听觉形式的知觉知识也存在发展障碍(视觉信息和结构决定任务)。相对而言,弱智儿童关于生物体的知觉语义知识的障碍程度大于非生物体。实验3将继续考察弱智儿童生物和非生物体的功能,联想语义知识的储存情况,以确定其功能,联想语义知识是否存在障碍。

4 实验3 中度弱智儿童功能/联想语义知识的发展障碍

4.1 被试

弱智儿童25名,男16名,女9名,平均年龄14.34岁。对照组被试25名,男13人,女12人,平均年龄14.30岁。

4.2 材料

15个描述动物特性和功能的句子,15个描述人造物特性和功能的句子。例如,“这是一种动物,属于昆虫,有刺,从花中汲取花粉,然后酿造蜂蜜”“这是一种交通工具,身子长长的,在铁轨上跑,能载很多乘客”,要求被试根据描述说出事物的名称(蜜蜂、火车)。实验前让50名普通儿童采用7点量表评定句子的可懂度和可命名难度。差异显著性检验表明,描述动物和人造物的句子的可懂度和可命名难度差异均不显著,t=0.74,p>0.05。

4.3 程序

采用命名任务。主试随机读出一个句子,要求儿童根据描述说出符合句子意义的事物名称。一个句子命名后,再命名下一个句子。指导语为:“小朋友,老师和你做个猜谜语的游戏,先听老师读句子,然后猜出事物的名称。”记录儿童的回答内容。

4.4 结果与分析

弱智儿童和智力普通儿童根据描述命名的平均正确率见表5。

2(被试类型:弱智儿童、普通儿童)×2(范畴:生物、非生物)混合设计的方差分析表明,被试类型主效应显著,F(1,58)=47.98,p

体的功能,联想语义知识储存差,存在生物和非生物功能/联想语义的双重发展障碍。弱智儿童命名动物句子的正确率显著低于命名人造物句子,F(1,58)=4.59,p

5 总的讨论

系列研究表明,中度弱智儿童头脑中存在生物和非生物的双范畴发展障碍,这种障碍不仅表现在类别水平,还表现在感,知觉水平和功能/联想水平,不仅表现在视觉形式上,还表现在听觉形式上。中度弱智儿童非生物体的类别语义的发展障碍程度大于生物,而生物体的感/知觉和功能/联想语义障碍程度大于非生物;生物体的视觉和听觉语义知识的障碍程度相当,非生物体的视觉和听觉语义知识障碍程度也相当。

5.1 中度弱智儿童存在生物与非生物双范畴语义知识的发展障碍

在人类进化过程中,语义知识根据它们对于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意义,分化出一些重要范畴,如动物、果蔬和工具。特殊领域语义知识观(domain-specific se-mantic knowledge)认为,语义知识按照范畴来组织,每个范畴拥有各自相对独立的神经组织结构,表现为对特定语义知识的范畴适应性,形成不同的语义模块,如动物语义模块、果蔬语义模块、工具语义模块等。PET研究显示,在加工动物时,颞叶下部激活,在加工工具时,颞叶中后部激活。当脑损伤波及这些特异性神经组织时,会使得与其对应的语义也随之受到伤害,呈现出该范畴的特异性损伤。例如,单纯性疱疹脑炎患者、早老性痴呆患者的大脑外横皮层及腹侧枕一颞皮层和颞前叶受损,常表现出生物范畴的特异性损伤;突发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左半球颡中、后叶受损,常表现为非生物范畴的特异性损伤。

从生理角度看,弱智儿童多因为基因或缺氧造成脑损伤进而影响大脑结构与功能的正常发育,致使大脑的生理机能低下和功能缺陷。因此,与其他脑损伤患者不同,弱智儿童的脑损伤或脑疾病不是局限于某个局部脑区,而是弥散性的,是大脑机能的整体低下。由此,弱智儿童头脑中加工生物类知识的神经基础受到损伤,加工非生物类知识的神经基础也受到损伤,从而表现出生物和非生物双范畴语义知识的发展障碍,导致弱智儿童在各种语义任务上的成绩均较低。

5.2 中度弱智儿童存在类别语义、知觉语义与功能/联想语义的多类型语义知识的发展障碍

感觉-功能理论(the sensory-functional theory)认为,人们头脑中的概念知识按照不同的感觉运动通道(视觉或知觉语义知识与功能或联想语义知识)组织,感知觉特征(尤其是视觉特征)和功能特征在识别生物体和非生物体中的作用不同。生物范畴的成员依赖于感知觉特征(形状、颜色、声音等)相互区别,非生物范畴的成员依赖于功能/联想特征(有什么用途、如何制造的,或运动特征)相互区别。这样,语义知识由两个子系统构成:知觉特征子系统和功能特征子系统,它们拥有相对独立的神经基础。生物和非生物两个不同范畴的特异性损伤,分别是由知觉和功能这两个子系统受损造成。即,语义知识的知觉子系统受损时,会产生生物范畴的特异性损伤;功能特征子系统受损时,会出现非生物范畴的特异性损伤。但语义的两个子系统之间并非完全独立,知觉特征和功能特征在生物和非生物体的识别和区分中的作用也并非非此即彼,只是权重不同而已。物体表征的每一个系统都为另一个系统提供了附属的激活;一个系统受损可能影响激活其他系统的能力。当大脑受损严重,波及整个语义系统时,知觉系统和功能系统之间存在着“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知觉系统受损了,功能系统也不能正常操作,反之亦然。诸多报告表明,生物特异性损伤的病人,语义范畴的感知知识与功能知识受损程度相当。既然弱智儿童的生物和非生物的神经基础均受损伤,引发了整个语义系统的发展障碍,那么,弱智儿童生物和非生物的知觉语义的发展也必然受牵连,生物和非生物的功能/联想语义也不例外,存在发展障碍。

层次交互作用理论(hierarchical interactive theory,HIT)按层次把人的概念知识分为三个不同系统:前语义结构系统、语义系统和词汇系统。物体识别依次经历前语义水平、语义水平和词汇水平。前语义系统组成结构描述系统,储存前语义信息。既使未识别出物体,人们也可以通过结构描述系统提取物体的结构信息;知觉信息、功能信息和物体相互联系的信息组成语义知识系统。提取语义信息后进入词汇水平加工,这一阶段负责加工命名(包括基本水平的命名和类别水平的命名)。这三个阶段既有层次关系,又有高度的交互作用。物体结构信息的激活沿着加工层次进行,从结构描述系统到语义表征系统再到词汇命名系统,因而结构相似性会对其他加工层次产生间接的影响,知觉信息、功能信息等也会影响词汇命名。尤其是,如果物体来自结构相似性高的范畴,这些物体之间的知觉描述的重叠将有利于范畴成员的类别语义提取,但不利于个别样例信息的通达。因为结构相似性高的物体在识别中会发生竞争,产生正确反应必须从视知觉知识中提取额外的视觉信息。同非生物相比,生物有着更惊人的范畴内的结构相似性,而较高的结构相似性容易造成“视觉拥挤”,使得成员和成员之间难以区分。类别语义的层次高于知觉语义和功能,联想语义并建立在知觉和功能语义基础上。中度弱智儿童头脑中既然存在知觉语义和功能/联想语义知识的发展障碍,其类别语义的发展也必定受影响,从而表现出类别语义、知觉语义、功能/联想语义的多类型语义知识的发展障碍。中度弱智儿童由于智力水平低下,感知觉能力差,区分事物的能力较弱,区分结构上有较高相似性的生物体的能力更弱,致使生物体知觉语义知识的障碍程度大于非生物体,并进而导致生物体的功能/联想语义知识的障碍程度也大于非生物体。还有,成员之间的结构相似性高有助于成员的类别语义知识的提取,因此,中度弱智儿童生物体语义知识的存储情况相对好于非生物体。

5.3 中度弱智儿童存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通道形式语义知识的发展障碍

我们最初假设,相对于听觉形式,以视觉形式呈现生物和非生物,能给弱智儿童提供更多的知觉信息(如圆的、有腿、鲜艳的)和功能信息(如能活动的、可吃的、可盛装东西的),有助于儿童根据这些信息对生物和非生物体分类,有利于把呈现的视觉刺激与头脑中的相关表象进行直接的比较与匹配,提高在整体与部分匹配、真假物体判断上的成绩。本研究却表明,不论是以视觉形式还是以听觉形式呈现生物和非生物,中度弱智儿童完成任务的正确率均较低,且在两种形式上的成绩相当。除神经基础受损伤外,可能的原因有如下两条。(1)弱智儿童利用信息的能力弱,主动利用信息的意识更弱。Reese认为,弱智儿童的抽象概括能力低下,分类时无根据、无策略,即使别人教给他们某种策略,也不能有效地利用。他们缺乏产生策略及有效利用策略的心理装置,不能对认知活动进行合理调节。(2)弱智儿童头脑中储存的事物表象数量少,或表象的清晰度不够,不能在完成视觉任务时提供更多的帮助,导致弱智儿童在完成视觉和听觉任务时的成绩差异不显著。

5.4 关于中度弱智儿童真、假物体(特征)判断的差异

人类通过特征分析来识别物体。当不同模式具有共同特征时,识别就很困难,甚至出现错误。中度弱智儿童对真物体及真特征判断正确率高,对假物体及假特征判断正确率低。这与弱智儿童的认知特点有关。弱智儿童长时记忆中储存的特征数量少,在匹配物体时有困难,所以不论是对真物体还是对假物体判断正确率均低。模式识别包括特征抽取、特征合并、特征比较等复杂成分,对弱智儿童来说是一个较难的任务。他们难以概括出同类事物的相同特征,难以归纳出事物特征之间的关系,难以把事物的特征和特征关系综合起来形成事物的概念,难以清晰地区分具有相同特征的物体。因此,弱智儿童头脑中储存的事物概念具有日常概念性质。在判断物体和物体特征的真假时,弱智儿童主要根据生活经验,容易将“形似”而“物非”的物体判断为真,将“似是而非”的特征判断为正确,因而产生了较多的错误。

本研究结果对弱智儿童的教育教学有一定启示。教学中应注意启发弱智儿童在不同事物之间做出比较,帮助儿童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关键特征,引导儿童归纳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还应注意从多个角度、多个侧面充分地给弱智儿童展示物体,让物体的特征“凸显”,使儿童获得物体的清晰表象,丰富其语义知识,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奠定基础。

6 结论

(1)中度弱智儿童存在生物和非生物双范畴的语义知识发展障碍。

病理学研究的范畴范文第3篇

关键词:焦虑症;中医方剂;配伍规律研究;思路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R749.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0)10-0014-02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多。诸多的社会应激因素的增加使得焦虑症成为了目前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中药治疗焦虑症的方法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与表现来进行对症治疗,立足于整体调节及辨证论治,具有理法方药的灵活性和疗效的可靠性等特点,在临床上已取得了一定疗效。

1 研究意义

早在5000多年前焦虑就被看作是一种基本的人类情绪。弗洛伊德(Freud)曾提出焦虑是一种“基本的现象和神经症的中心问题”,焦虑是“某种感受”――一种特别不快的情绪状态或人类器官组织包括经验的、心身的和行为的综合状态。生活在不确定性世界中的现代人,在物质欲望和消费主义盛行的环境中,在都市化的流浪、归属感的淡化中,在权威的不断消逝、身份感的不断模糊中,“焦虑”已作为一种比较普遍的问题登上了历史舞台。焦虑作为目前的常见多发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目前关于中医治疗焦虑症的研究较少,基本停留在临床经验的总结上,各医家对焦虑症的认识具有显著的个性化特征;不少临床研究样本小,且普遍存在不够客观化和规范化的问题。这使得中医学对焦虑症的认识始终无法摆脱个人认识的局限性,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桎梏了中医疗效的发挥。祖国医学拥有丰硕的成果,浩瀚的史料,但是,历代治疗焦虑症的方剂散在于众多的中医古籍中,没有自成体系,尚缺乏全面的挖掘整理和分析研究,尤其是在焦虑症方剂组方配伍规律的系统研究上。因此,运用中医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对焦虑症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以方药作为切入点,借助计算机技术,运用现代统计学的方法,客观地总结出焦虑症的方药证治规律,实现个人经历到一般规律的转化,能有效地克服个人经验的局限性。

2 研究思路与方法

2.1 收集资料

2.1.1 文献范围 本研究文献收集的范围从秦汉至现代(2010年),时间跨度约1700年。凡《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和建国后全国公开发表的期刊中治疗类似焦虑症的方药均列入收录范围。

2.1.2 方剂的纳入、排除标准 ①中医文献中并无焦虑症病名的记载,根据发病原因和临床症状,广泛性焦虑可归属于“郁证”、“不寐”、“怔忡”、“百合病”、“卑”、“脏躁”“灯笼病”的范畴,惊恐障碍可归属为“惊悸”范畴。除了以上述病证为参考范畴外,凡以心神不宁、少寐多梦、惊恐不安、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的内治的中医方药均可人选。②丸、散、汤、膏、酒等均可入选。

2.1.3 数据规范化与建立数据库 (1)数据的规范化对检索到的方药记录以下指标:方名、年代、文献出处、功效、主治、组成、药量、剂型等八项。除药物名称的规范需以《中药学》十一,五规划教材为标准,同时参考《中华本草》外,其它录入标注均与《方剂大辞典》同。最后参照词典后面的古今度量衡对照表,将剂量统一换算为克(g),以排除各种因素对最后分析的影响。(2)建立数据库本研究使用数据库Excel编程建立数据库录入系统。

2.1.4 分析整理 为了更准确地探讨焦虑症方药的内在规律,先将历代焦虑方按历史朝代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宋以前(约为公元1279年以前,包括汉、唐、宋),金元明清时代(约为1912年底以前)、近现代(公元2011年)以前。分别录入数据库,再采用频数分析、因子分析等现代数理统计方法对各类药物进行统计学分析,然后运用中医理论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整理。通过统计学的方法去认识不同药物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运用情况,并结合历代对焦虑症的认识,运用中医理论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推论出粗略的证治规律、治疗原则和方法。

3 主要技术路线

本课题拟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和建国后全国公开发表期刊中治疗类似焦虑症的方剂,并建立秦汉至今中医治疗焦虑症方剂的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归纳整理,结合中医学理论对所得数据进行初步分析探索,采用以证类方、以法类方、以药类方的方法进一步汇编推导,总结出中医治疗焦虑症方剂的科学内涵,并在更高层次上认识和概括其组方结构和药物配伍方面全面系统的倾向性,揭示中医治疗焦虑症方剂的内在规律、提出以病因、病位为核心的辨证论治体系。

病理学研究的范畴范文第4篇

1.原型范畴理论

原型范畴理论是基于对古典范畴的批判而形成的。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论述了经典范畴理论的主要观点:范畴具有明确的界限,某个概念只能隶属于一个范畴;同一范畴内各成员的关系是平等的;范畴的特征是同时具备充分性和必要性的。20世纪50年代,著名哲学家Wittgenstein通过对game一词的研究论证了范畴边缘的不确定性,以及范畴内存在中心与边缘的区别,提出了“家族相似性”的概念。Rosch(1975)通过实证研究强调了范畴内存在的“原型义项”。他指出:原型是一个范畴内的最典型代表,原型义项是该范畴的核心意义,是范畴化的认知参照点。原型对于范畴的形成和理解具有关键作用。Reed则认为原型是某一范畴的综合特征和高度概括。因此,现代原型范畴理论的观点认为,同一范畴内的成员存在典型与非典型之分,且地位不平等,处在中心位置最能代表该范畴的成员就是此范畴的原型;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

2.词汇教学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开始关注词汇教学研究。1990年,Nation的著作“TeachingandLearningVocabulary”尤为重要,词汇学习策略和教学方法得到关注。经过长期的改革和继承,英语教学法产生了很多流派,如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交际法等等。在这些传统的教学法中,词汇教学始终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分析词汇的内部结构,直接译成母语,反复造句练习,这些都是传统词汇教学的手段方法。另外,我国学生运用最多的学习策略是重复/死记硬背策略,反复看、反复写、边读边写、背单词表等等,而其他的联想策略、上下文策略等都比较少用。知其意而不知其使用是常见的现象,更甚的是意义把握不准而导致错用误用。认知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从认知的角度去研究英语教学问题。利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指导英语词汇教学,探索词汇的原型意义,强化范畴意识,提高词汇教学的效果。

二、词汇教学实例对比

通过两种词汇教学方法的实例教案比较,指出在原型范畴理论指导下的词汇教学,在丰富学生的词义知识和扩大词汇量方面比传统的词汇教学更有效果。笔者在某中学实习期间,在所教授的两个班采用不同的词汇教学教案。以人教版高一必修四Unit3的单词为例,设计两种词汇教案如下:方案1:齐声朗读新词汇,逐个领读。重点:depressed/content/feelcontentwith/astonish/enter-tain/charm/pickout/convince/amuse/detective。对重点词汇进行讲解,利用造句来强化英汉对应意义,加深学生对词汇的中文释义的记忆。学生自由朗读新单词,加深印象。完成课本内的词汇习题。方案2:引导学生归纳词缀意义,根据词缀猜测有关新词意义。将重点词汇depress/astonish/charm/convince/content集中学习-ed/-ing形式,强化理解词缀-ed表被动/修饰生命体,-ing表主动/修饰无生命体的特征,如:astonishedlook与astonishingperformance。homeless/penniless等词将-less词缀解释为“少,无”,再让学生依据此规则联想其他同类单词,如:careless/aimless等等。patient是一词多义,“病人/耐心”,名词为patience,造句:Doctorsmusthavepatiencetothepatients.单词indeed,意为“确实地”,区别于inneed。造句:Afriendinneedisafriendindeed.词组badlyoff意为“穷困的”,badly的原型是bad,意为“坏的,不好的”,而副词badly的意义为“非常地,很大程度上;拙劣地,不利地”,off是多义词,在这里取义“空闲的,没有工作或不运行的”。进而推导出badlyoff的意思。通过比较两种词汇教学教案,不难发现,传统的教学方法重点放在了学生掌握对应的中文释义,机械地记诵单词,对单词的联想及活用显然不足。而基于原型和范畴概念的词汇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学生的联想训练,归纳思维,对旧词新意的推导有很大帮助。

三、启示

将词汇进行简单归类,从中发现规律,这样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加强学生对基础词汇的掌握,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基础词汇的原型意义,在此基础上再利用联想等手段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从基本词汇出发,进而推导延伸意义,拓展了词汇的深度。原型理论指导下的词汇教学不是机械枯燥地记住词性和词义,而是在教词汇的过程中注重新旧知识的结合,引导学生对新词进行理据性解释,促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增强学习词汇的生成和扩展能力。

四、结语

病理学研究的范畴范文第5篇

全国著名胃病肝胆病专家、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北省中医院院长李佃贵教授躬身临床近40年,总结出浊毒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病机之一,并创立“浊毒学说”,提出治疗此病的有效方法――“化浊解毒法”,为长期受病痛困扰的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化浊解毒 祛邪扶正

1990年,在深入研究中医经典的基础上, 李佃贵开始采用疏肝理气、解毒化浊、健脾和胃的方法治疗患者,只用三四个月的时间就治好了一位患萎缩性胃炎十余年、多处寻医问药无果的病人。

他不仅首次从理论上阐明了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期病变的病因病机,创立了“浊毒学说”,还在此学说的指导下,制定出了以“化浊”、“解毒”、“疏肝”、“和胃”四法合一为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一整套严谨的治则、治法;并研制出了系列纯中药制剂,经20年数万例临床病例的实践,疗效显著,总有效率达到90%以上,打破了西方“胃癌前病变不可逆转”的理论束缚。

“浊毒学说”不仅能用于治疗萎缩性胃炎,还可用于肝病特别是肝硬化的治疗。李佃贵在大量临床实验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特点,运用“解毒化浊”的四步疗法辨证施治,拟定了治疗肝病的10种方剂,并研制出复肝丹、珍黄丹等多个中成药制剂,用于治疗乙肝、肝硬化、胆结石等多种疾病,有效阻断其向肝癌发展。

围绕浊毒理论研究建立,由李佃贵主持领导的浊毒理论研究室也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立为全国首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浊毒证重点研究室”,成为中医中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科研基地。

著书立说 传道授业

本着推进科技成果、交流学术思想、传播专业知识的初衷,李佃贵编撰了《实用中医肝胆学》等25部医学专著,主编了《中医学》等11部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在各级学术期刊上发表了100余篇有价值的文章。

《实用中医肝胆学》系统、深刻地阐述了中医肝胆病学的范畴、渊源、发展,以及临床常见的肝胆病种类、发病机理、诊断方法、理化检查、辨证施治和预防和调护等,突破传统中医理论对肝胆病的界定,将与肝胆脏象学、经络学有关的疾病均归入肝胆病范畴,提出了诸多新理论、新观点,充实了中医肝胆病学的内容,这在国内外尚属首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