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厨师烹饪技巧

厨师烹饪技巧

厨师烹饪技巧

厨师烹饪技巧范文第1篇

基本功是烹饪专业的命根子,烹饪基本功是烹饪专业的基础,无论烹制任何菜点,采用何种烹饪技法,都离不开烹饪基本功,它是作为一名优秀厨师所不可缺少的。学不好基本知识后面学其它知识也有难处。烹饪基本功就是在烹饪过程中,操作者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烹饪知识与烹饪技能。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才能熟练地制作出色,香,味,形俱佳的菜点,乃至创造出新采点。

在教课过程中学者必须认真学基本功的加工技术。教课的教师也认真教给学生。在几年教课中我发现我们教课时应该注意学生来源,及他们的民族特色,然后按他们的特色来设计我们所教的课程内容,我教民语系学生,就发现他们的特色,然后按他们的特色来讲基本功课。让学生从这角度来训练,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也高了,课程的质量也提高了。

烹饪基本功由一般烹调基本功和面点基本功组成,包括原料选择,刀工 ,饭锅,投料,调味,火候等知识,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操作技术。当前,许多高附加值的烹饪设备广泛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大大地提高了烹饪加工技术的科技含量。在不少地方,搅拌机、切片机、压片机等成了厨师们常用的厨房设备。这些机器具有加工工艺优良、规格一致、加工速度快的特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传统的手工加工工艺遭到了挑战。一些厨师,尤其是年轻的厨师,过分依赖于这些机械设备,严重影响了他们苦练烹饪基本功的热情。甚至一些刚入门的厨师,认为只要炒好几个菜肴就可以了,因而忽视了烹饪基本功的训练,对多项烹饪基本功的练习统统弱化,这是绝不可取的。笔者认为,必须纠正这种错误的思想,投入大量的精力、时间,做好烹饪基本功的练习。

是否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是衡量一名合格厨师的标准,对一个厨师来说,烹饪理论知识和对饮食文化的自我理解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看他有没有过硬的烹饪技艺。许多传统名菜就需要非凡的烹饪技巧,这些菜品大多原料高档,制作讲究,实际操作中难度较大,普通厨师在一般情况下很难达到这样的水平。试想,如果平时没在烹饪基本功上下过一番苦功,那要到何时才有把握能做出合格的菜品?在平时的练习中,要强调姿势正确、动作规范、精益求精。正确的基本功姿势是以后能加工出合格的菜肴的重要保证,不规范的动作不仅无法加工出合格的菜肴,还会对操作者的身体造成损害。只有扎实学好烹饪基本功才能准确地加工出合格的菜肴。

另外,注意学习研究烹饪基本功的理论体系也是十分重要的。21世纪是科技的时代,餐饮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将由技能型、工匠型向知识型、科技型过渡。虽然传统的烹饪基本功还是以手工操作为主,但在操作中要注意加工过程中的一些变化:如花刀形成机理、刀工对肉馅持水力的影响、大翻锅的力学分析等,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把基本功联系科学化、规范化。虽然烹饪机械可以在厨房的各个加工环节上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它绝不可能完全代替烹饪手工操作,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中烹饪基本功仍是非常重要的。科技以人为本,烹饪产品也是人性化的产品,因此,在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的同时,必须加强烹饪基本功的训练力度,使我国传统的烹饪技艺得到发扬光大。

厨师烹饪技巧范文第2篇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味。”台州菜以其深厚的内涵和浓郁的民风,在浙菜中自成一格。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地处台州的“厨师之乡”——临海,自古名厨辈出。在持续孕育烹饪优才之际,学校以“传承中创新”为旗帜,将菜式丰富、文化深厚的地方菜烹饪技艺提炼得更加炉火纯青。

“新”实训室里做出“老”味道

烹饪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源自于平时颠勺、翻炒的点滴积累,对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而言,以烹饪过程为导向的烹饪实训室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为支撑专业建设,学校根据现代烹饪方法的最新要求改进实训室和室内相关设施,为学生的校内实训提供练手平台,以“新方法”做出“老味道”。

经过重建,烹饪的实训室“新装”亮相,建立了烹调室、示范室、面点室、西餐室、刀工室等八个实训室,形成了综合的实训室体系,层次更加系统和完备。在能源方面,学校以现代烹饪技术为参照,率先在中式烹调室使用电磁灶取代煤气灶,在净化环境、减少能源消耗的同时,致力于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把握火候,保持地方菜的传统风味。使用电磁灶烹饪地方菜是未来的趋势,让学生优先掌握这项烹饪技能,能够成为学生特有的竞争力。据介绍,目前已有一些酒店到学校“取经”电磁灶烹饪菜肴的技巧。

为突显地方特色,学校设置了“模拟厨房”和“地方菜研发室”两个实训教室,“模拟厨房”参照最新的酒店后厨设计,设施设备配置精良,参加各类烹饪竞赛的学生得以模拟参赛现场,可以提前打好“临场应变战”;“地方菜研发室”将对地方菜做法有新点子的同学聚集在一起,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新想法付诸实施,并就成品的色、香、味相互品评,学生的创意有了施展的舞台,学习兴趣更加浓厚。

设备的革新不止于基础设施的优化,还有新技术的注入。学校利用新媒体技术“武装”其中的多媒体示教室,为互动实训大开方便之门。

完善的实训室体系,带来的是学生实训实力的提升。历年来,烹饪专业的各项技艺在各类舞台尽情施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10年,在全国职业院校烹饪技能大赛中获三等奖,2014年,继续勇摘一金一银。

地方菜教学“做减法”

在烹饪专业的学生课程表上,一门叫做《临海地方名小吃》的科目呈现了学校重视地方饮食传承的态度。授课者沈安钢老师是全国烹饪名师,多年来潜心研究台州菜和临海菜的烹饪技艺,不断开发新菜式,自成一家,因而课堂内容紧贴实际、技巧独到。

《临海地方名小吃》主要以台州和临海当地的传统菜肴、小吃、点心的做法为授课内容,临海麦虾、糟羹、麦油脂、麦饼对这些传统名小吃的烹饪要点,沈安钢老师如数家珍:清烧鲻鱼的选料考究,在清汤烧沸后需立即关火出锅,防止鱼肉变老;蛋清羊尾是临海市唯一列入《中国菜谱》的特色名菜,要达到油而不腻、甜而不馁的效果,豆沙必须置于丸子的中心;麦油脂包裹馅料的面皮厚薄必须要恰到好处,兼顾严密性和外形的一致性,沈老师还凭借这道小吃在全国和全省的烹饪大赛中拿到了不俗的名次。

《临海地方名小吃》课程对学生传授烹饪技法一开始就定位在对传统烹饪文化作“批判式吸收”。沈老师主张给地方菜“做减法”:以注重健康的现代饮食观念为标尺,以新兴科技为武器,将不合时宜的做法剔除。如油淋肝的糊改用红薯粉更加健康,营养价值也更高;原来的蛋清羊尾馅心由猪网油包裹,为了减少脂肪摄入,将猪网油去掉后烹炸,不仅原有的口味得以保持,同时油脂的摄入减少,这个做法已经在临海市的各个酒店推广开来,广获消费者的认可这种“老菜新做”的观念,在课堂上做到了研发过程与创新思维同步,教师教学与学生创造并举,通过沈老师带着学生一起实践,“时时不忘创新”已经内化成学生学习烹饪技能的一种思考方式。

课程的革新实现了岗位对接,校本教材的创新则与技能配套。烹饪专业的老师亲自参与编写了适合地方需求的多本教材。被评为全国“最佳厨师”的裘海威老师参与编写了《中式烹调实训教学菜谱》,擅长蔬果雕刻技能的崔行银老师主编了《实用菜肴围边制作》。此外,《台州食材》《台州小吃》《台州面点》和《饮食文化》等极具地方特色的教材已经处于试用阶段,在校本教材方面做到了紧接地气。

多媒体平台见“微”知著

一堂烹饪技能课时长45分钟,但学生的注意力没有办法长时间集中。担任烹饪专业面点课程的田菊平老师针对这个问题,把互联网的信息互动性、即时性等优势带给学生,延伸了学习的长度和宽度。

田老师开设的中式面点烹饪“微课程”,打破了传统的先教后学的知识技能传授过程:先将自己制作的小视频上传到学校的校园网站,学生下载后边看边学,根据老师亲自示范的画面自主完成作业。在正式课堂上,田老师会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一一点评,对学生常常出错的地方进行“点对点”地纠正,这样学生能够记得更牢。正是通过互联网的互动和多媒体的接近性,学校的烹饪面点课成为模拟手把手教学麦虾、扁食、三鲜面皮等台州小吃和北方水饺、画室蒸饺等传统中式面点的生动课堂。

除了中式面点的“微课程”,其他烹饪课程也以先进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借鉴,利用多媒体工具将先进的教学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碰撞。老师们为学生制作的视频短小精悍,视频播放时间处于学生注意力比较集中的范围内,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因为每个视频都只针对一个特定的烹饪技法,学生能够全神贯注地观察老师手上的操作,达到与现场一对一教学一样的效果;在正式上课期间,学生已经对某项烹饪技能的基本要求有所了解,对自己不擅长的技巧已经有所体会,课堂上与老师的互动性交流变成学生主动吸纳内化的学习过程,学起来更有积极性和成就感。

将微视频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引入教学,是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主动适应浙江省中职学校课改最新要求的举动,发挥了现代多媒体对学生学习的良好功能,收到了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提升的良好效果。在2013年的全国面点烹饪比赛中,田菊平老师率领本专业的学生摘得金牌,为学校的烹饪专业品牌锦上添花。

地区辐射力“活性”聚合

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烹饪专业不仅重视“内修”,而且着力“外养”——将本专业置于地方烹饪行业和地区经济的整体发展格局中,注重从外部引进“活水”,以共搭平台的形式构筑烹饪专业的软实力,助力学生的烹饪能力贴合地方特色。

学校的烹饪专业设立于1993年,发展至今已经桃李遍地。在台州市很多知名酒店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厨是从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走出来的。这些已经独当一面的校友、学长是学校为学生引来的第一股“活水”,他们为学生实习提供了便利通道,促进技艺帮带,做好实训积淀。

另一股“活水”引自台州的烹饪一线,学校专门聘请了市教育局、市餐饮协会、各大酒店和浙江省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烹饪专家和行业大师担任烹饪专业学生的兼职教师,将地方传统小吃、点心和海鲜等的烹饪技巧,一一倾囊相授。生动活泼的讲解、深入浅出的分析,为学生搭起了一座学校与酒店实体烹饪之间的衔接之桥、烹饪技艺与传统历史文化的对接之桥。

在打造烹饪专业软实力方面,借助临海市烹饪协会的组织和交流,校内专业老师与校外专家在“共同推动临海市地方菜创新与传承”的指导理念下,将地方菜的烹饪理念与地区饮食经济的发展经验相结合,注重传统菜品改良,在新思路的实践中迎来台州、临海地方菜新的发展机遇。

厨师烹饪技巧范文第3篇

年过花甲的饭店老板,听俺夸赞,精神矍铄,侃谈膝促――长垣县是闻名华夏的烹饪之乡,长垣厨师风流千古。

“中国烹饪,源远流长,世人齐赞,食在东方。中州长垣,豫菜源头,堪称中国厨师之乡。历史悠久,厨艺精湛,五湖四海可听长垣厨师刀砧声响。始于春秋,成于唐宋,明、清美名扬,从古至今,代代续写着恢宏的篇章。”

酿酒始祖、烹饪先师,夏朝杜康史称“厨师国王”,酿酒烹调,双双称绝,艺播中原黄河两旁。《说文解字》早有记载,杜康尸骨在长垣埋葬。

李唐年代,“烹工”、“厨户”户籍有标榜,《中馈本草》出自长垣,民间有传扬。唐朝诗人岑参曾去长垣留下千古传诵的诗行。

北宋开国,建都开封,北邻厨乡百里接壤;京都城内,酒楼餐馆遍布大街小巷,长垣厨师开店献艺,“正店”“脚店”充当栋梁。

明朝年间,文化盛昌,长垣人显官达贵遍朝野;万历朝就有三尚书二侍郎。家乡厨师,随任役使,长垣美味香溢四面八方。

清朝末年,豫厨吃香。厨乡精英,屡屡跻身清宫内御膳房。衙门公倌,华埠洋行,皆是长垣厨师耍刀舞勺的战场。

辛丑回銮,慈禧光绪驻跸开封府,长垣厨巧制御宴受褒奖。孙可发“鲤鱼焙面”味鲜醇,韩金岭“寿桃面仙”甜又香。1 200 g白银赐给孙可发,黄马褂披在韩金岭身上。宋登科为宣统皇帝当御厨,御膳房里压群芳。袁世凯父子选家厨,聘用长垣翟河田、李德方。康有为游学来开封,宴席选在“又一村饭庄”,长垣名厨黄润生。“煎扒青鱼”奇味扬,自称小弟题颂词,康氏折扇改姓黄,黎元洪、段祺瑞、吴佩孚、徐世昌,选厨专挑长垣人,饭菜可口吃得香。

30年代长垣名厨郭玉林,上海滩上抢市场,创办“梁园豫菜馆”,鲁迅先生经常光顾这地方。北京有个“大梁春”,厨师多是长垣帮。姜会元主理天津“三五俱乐部”,成了北洋军阀要员集聚的会场。高沛然兴办西安“清雅斋”,八百里秦川齐颂扬。南京、蚌埠“大中华”,豫菜香飘鱼米乡。太原“林香斋”,餐馆酒楼占鳌头。苏州“九华楼”,长垣名师掌柜当,“厚德福”全国有连号,无不是长垣厨艺吐芬芳,更难忘,大量长垣厨师出国门,中餐厨艺播种异国它邦。

五星红旗升起天安门广场,长垣烹饪更加灿烂辉煌。东到沿海,西接青藏,北及黑水,南衔珠江;中直机关厨房,国家元首身旁,长垣厨师处处叫响。侯瑞轩掌管钓鱼台国宾馆厨政,是设计制作大型国宴的老将,主理中国三代领导人饮食,百多位外国首脑齐称侯师菜香,他那传奇式的厨艺生涯,成为烹饪界的绝唱。豪门宴大师李景聚,后半生担任全国政协餐厅厨师。韩百胜主厨中共中央办公厅,范文同亲手将越南勋章给他戴上。长垣娇子乔中春、陶少书,掌勺北京人民大会堂。苏超孟应聘国家公安部,侯洪宾服务于元帅和大将,张文彬司厨卫生部,尹守森誉满外交部食堂。冶金部厨师姜会元,长垣厨中一老将。几十个驻外使馆选厨师,百多位调鼎高手过海又飘洋,侯瑞轩国外办班传厨艺,魏明书身挂胡志明勋章……

后起之秀在成长,再铸辉煌耀厨乡。全国首届名师烹技鉴定会,河南5人代表团长垣4人扛大梁。中国烹饪大师评两届,长垣四杰(侯瑞杆、吕长海、赵继宗、郝玉民)题金榜。河南省选名师名菜和名店,长垣厨上榜1/6强。马国强拉面18环,央视赞为“拉面王”,赵继宗厨艺造诣深,厨师界首获国家五一奖,吕长海佳肴蜚中外,国家一级评委重任扛。郝玉民刀工工底硬,高士选美味佳肴靠制汤。王树华面点称案首,宋振志水席名远扬。郭冶恩清真美味震三秦,王国君出国留学赴东洋。李志顺中餐演讲意大利,樊胜武能文能武众赞赏,赵喜亮全国十佳清真厨,张春雨杭州捧来金鼎奖。满汉全席电视擂台赛,长垣人三届摆主不肯让。吉隆坡中餐世界赛,勇夺三金的韩健本是厨乡少年郎,世界华人厨艺大连赛,杜广军夺得金银奖……长垣厨灿若星辰耀五州,为中华民族文化续华章。

花甲老人讲到此,我急不可奈问端详,“长垣厨师靠什么绝招,为什么古今中外齐叫响?”老人摸了把灰白的胡茬,兴致愈加昂扬――“选料严谨,制汤讲究,刀工精细,火候恰当,烹必适度,调必匀和,制作技巧,变化无常,质味适中,脆嫩清爽,鲜香清淡,咸宜八方,说什么‘长垣烹饪无特色’,殊不知这个‘无特色’,恰恰是长垣厨师独有的特长。”

厨师烹饪技巧范文第4篇

日前,江苏新东方烹饪学校举办了2015年度金陵“淮扬菜大师受聘仪式”,共聘请了十位“淮扬菜”名厨为学校的客座教师,以传承“淮扬菜”工艺和文化。

淮扬菜与鲁菜、川菜、粤菜并称为中国四大菜系,具有原料鲜活、刀工精细、注重本味、讲究火工、菜肴富于变化五大特点。江苏新东方烹饪学校作为全国唯一一所培养淮扬菜名厨的学校,办学27年来一直致力于淮扬菜的传承与创新。

为了使教学与市场更加贴近,让学生们更加了解“淮扬菜”的文化和技艺,学校此次聘请了中国烹饪大师、苏州市胥城大厦行政主厨潘小敏及南京禄口国际机场航空港宾馆行政主厨王绍中、中山大厦厨师长张鹏强、淮扬菜大师吴俊龙、淮扬菜大师王贤能、南京江宁会展中心丽湖亚致酒店厨政总监张仁君、江苏“小厨娘”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丁文、胖鱼头餐饮厨师长赵洪宝等十位大师。大师们将作为客座教师,通过不定期来学校授课、讲座等形式向学生传授“淮扬菜”技艺。

潘小敏曾担任国家领导人主厨,跟随主席出访过50多个国家,曾两度进入外交部掌勺并多次主持国宴,现已退休的他又被苏州胥城大厦有限公司聘为行政主厨。在受聘仪式上,潘小敏现场制作了国宴头道菜“孔雀迎宾虾”和淮扬名菜“虾子鲞鱼”,整个制作过程一气呵成,期间他还详细讲解了食材选择、烹调技巧相关注意事项等,现场指导学生装花摆盘,令师生们赞不绝口。潘小敏大师还以自己40多年的厨师经历耐心解答学生们的困惑,鼓励他们夯实基本功,为传承“淮扬菜”而努力学习。

厨师烹饪技巧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烹饪;教学现状;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1 概述

我国是一个饮食大国。“民以食为天”指出了饮食对于人们的重要性。相对应的,我国的烹饪文化和技术也是源远流长的。炒、煸、炖等各式各样的烹饪方式,八角、茴香、葱姜蒜等各式各样的烹饪调料,飞禽走兽等各式各样的烹饪主料,这些丰富的食材决定了烹饪的多样化。因此中职烹饪教学其实是非常有难度的。再加上现代社会对于烹饪人才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因此在中职学校开设烹饪课程是非常必需的。烹饪课程的开设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也是为了能够增加学生的技能。然而,每一项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烹饪课程也是这样。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如果中职烹饪教学不能与时俱进的话,那么很可能学生不能被社会接受。传统的烹饪固然有很多精华之处,但是在教学时同时融进现代的烹饪会更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中职烹饪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的调整教学方法,积极研究改进方法,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加有能力,更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对于学生来说,烹饪技能固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职业道德与素养同样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在社会中发展。

2 中职烹饪教学现状

2.1师资力量不够雄厚

在现如今的中职烹饪教学中,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师资力量不雄厚的问题。在很多的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烹饪课中,有一部分教师是来自于特聘的高级厨师,这些厨师的技能和技巧自然不在话下,然而这些高级厨师一般都没有经过专业的教师培训的,因此虽然这些老师的实践能力很强,但是在教学方面却不尽人意。虽然他们自己拥有着很好的烹饪能力,但是并不能将这种能力教给学员们。另外一方面就是特聘的高级厨师一般都是流动性的,并不能长时间为学生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学员们的学习。

而有些老师的确是经过教师培训的,具有很好的教学能力,但是他们一般都是从学校出来的,对于烹饪这样的技能课来说,缺乏高级的实践能力,他们没有在真正的酒店呆过,所以不知道怎么迎合顾客的口味,怎么创造出独特的风味,他们能够教的就是书本上的知识。这样一来,很可能会出现墨守成规,与餐饮行业的实际脱节的情况,而这样的师资配比是现在很多中职烹饪教学中都存在的。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脱节使得学生在酒店工作时比较难适应,这并不是说不存在实践与理论都非常完美的老师,但是这样的老师在中职技术学校中是凤毛麟角的。因此,师资力量是中职烹饪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问题。

2.2课程设置不统一

当前的中职烹饪教学中,各个学校有关于烹饪课程的课程设置也是不尽相同,甚至不同的学校之间的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相差很大。而现在关于中职烹饪课程设置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也没有具体的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大概控制在多少比较合适。而这样的现状导致的后果就是学校关于烹饪课程安排比较随意,课程设置的不统一不仅仅体现在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上,在专业课的考评上,学校与学校之间也是不相同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样一来,就可能出现有的学校为了能够让学生与高职教育接轨,而增加文化课的比例,这样一来,学生的专业课就会相应减少,考试方面的确能够起到很好的结果,但是在实践方面的能力却不尽人意,出现了“应试心理”这样的情况。而这种情况的出现,已经违背了职业学校的办学宗旨,并没有让学生学到真正的技能。因此课程设置不统一的问题对于中职烹饪教学来说也是非常严重的问题。早日实现统一化管理是解决这种情况的最好办法。

2.3教学方法没有灵活性

现在的中职烹饪教学中,还保留着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且老师的教学方法也是非常单一的,都是按照班级为单位进行教学,没有体现出分层次教学。每个班级中都有程度好和程度不是很好的学生,但是他们所学的进度和知识内容都是相同的,虽然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看似公平,但是对于程度稍好的学生来说这种进度已经不能满足他们了,应该给予更深层次的教学。然而现在的中职烹饪教学中,并没有快慢班的区分,这使得一部分学生不能真正的学到自己有能力学到的知识。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的缺乏。除此之外,关于学习知识的考评也是像一般的学校那样,在期末进行考试,一切以考试成绩为准。这样虽然能够检验期末的时候学生知识掌握的多少,但是并不能代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情况。解决这种情况的话就要依靠阶段性测评,但是现在的中职学校中很少有进行阶段性测评的。阶段性测评的缺乏实际上是对于学生知识的掌握非常不利的。因此在传统的教学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增加一些新型的教学方式。比如增设快慢班,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在评测方面,也可以采用阶段性测评代替期末测评,让学生能够将知识和技能掌握的更牢固。

3 对于中职烹饪现状的改进策略

3.1调整师资结构,引进综合性人才

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才能打造出出类拔萃的学生,因此师资力量的引进以及师资力量的调整对于中职烹饪现状是最为重要的举措。因为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不仅仅是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的保证,同时也是提高学校知名度的一个法宝。对于改进中职烹饪教学方法来说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质量的教师队伍能够同时满足实践与教学,在烹饪练习的同时告诉学生们其中的烹饪技巧,从而达到了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样一来,学生的实践能力不但有所提高,而且还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所加深。因为只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才能满足教学跟实践相结合这样的教学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改良中职烹饪的教学现状。可以说是一举两得。除此之外,学校也要鼓励老师们进行教研活动和参加行业实践,对于现有的烹饪知识做进一步的研究和了解,不要让老师囿于学校之内。为教师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们相互交流学到的实践技巧或者理论知识也会对中职烹饪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3.2课程设置规范化,采用阶段性测评

作为一所技术职业学校,中职烹饪教学应该是以素质教育为教育方式的,而不是仅仅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教学,这也是为什么中职烹饪教学中会有实践课的原因。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掌握技能,而书本上的知识毕竟只是理论知识。因此在考核的时候应该采取阶段性的测评,而不是只有期中期末考试,这样的考试与应试教育没有什么不同。淡化技能的后果将是学生不被社会所接受。因此为了每一位在中职烹饪学习的学生,阶段性测评是非常必要的。除此之外,课程设置的规范化也是中职烹饪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中职烹饪的实用性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课程设置的时候不能为了与高职教育接轨而淡化了专业课课程。为了避免有些学校这样的做法,因此需要规范课程设置。如果课程设置之间的比例有了统一的规定,那么不管在哪一所学校学习烹饪技术,受到的教育都是相似的,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公平性。既然要规范化课程设置,那么课程的设置一定要有合理的结构。不管是在文化课方面还是在专业课方面,都需要将要学的课程进行优化。这样才是真正达到了规范课程设置的目的。课程的规范化不是单纯的一成不变,而是要摸索出最适合学生的一套课程结构。在专业课和文化课之间取一个平衡点,让学生不仅能够学到烹饪的技术,在文化知识方面也不会落于人后。

3.3改革教学方法,鼓励教学创新

因为烹饪的实践性很强,所以学生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远远要比理论知识来的更为重要。因此在教学方法方面可以采用新型方式,提高学生们学习烹饪知识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将学生们进行分层教学。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用比较缓慢的进度,比较浅显易懂的教学内容。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来说,可以让他们接受较深的教学内容,并让学生形成良性竞争,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教学方面的创新也是需要多多鼓励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固然有很多的可取之处,但是灵活性明显不够,这对于现在的教学来说是非常大的弊病。举个例子来说,在中职烹饪教学中,教师可以分配给学生们任务,让他们针对不同类型的客人,采用不同的烹饪方式,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有所考察,还能提高学生们的思考能力,化教育的被动为主动。在教学当中,对学生的鼓励是非常重要的,能够让学生提升自信,或许还能迸发不一样的想法。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这样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如果只是一味的灌输课本上的知识,学生固然可以学到知识,但是不管是对知识的理解还是进一步思考都是不尽人意的。独立与创新对于学习烹饪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精神。所以学校才需要不断的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并且鼓励教学创新。

4 总结

总的来说,现在的中职烹饪教学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还是存在很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进行完善。要将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这样培训出来的学生才是满足社会需求的。为了能够培养出这样的人才,中职烹饪教学现状还需要多多研究,多做改进,在师资、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进。相信随着这些改进策略的实施,中职烹饪教学现状应该会有不小的提高,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加优秀的烹饪人才,同时也是为每一位烹饪学员提供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参考文献

1鲁铮,关于烹饪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思考【J】扬州大学烹饪学报,2006(2)

2林亚娟,谈职业中学烹饪专业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中等职业教育,2006(10)

3王文涛,赵卫群,职高烹饪专业学生专业意识系统培养的几点尝试【J】中等职业教育,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