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缓解气候变化的措施

缓解气候变化的措施

缓解气候变化的措施

缓解气候变化的措施范文第1篇

以下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在论坛上的讲话。

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在中国已不是政治口号,而是在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气候变化是对人类可持续发展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气候变化符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需要各国携手合作。中方赞赏丹麦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所持的积极立场和为推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取得进展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作为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中国始终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本着对本国人民负责、对世界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在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措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积极的贡献。

中国加大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力度

最近几年,中国进一步加大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力度。 2007年,中国政府成立了由总理任组长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确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归口管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国政府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提出到2010年将单位GDP能耗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20%的目标,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雄心勃勃的减缓行动之一。中国政府还了《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10年使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0%到2020年达到15%左右。为确保这些目标的实现,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可报告、可测量、可核实”的国内政策措施。据统计, 2007年中央财政在节能、可再生能源、植树造林等领域的资金投入约480亿元人民币。

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围绕《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实施,结合节能减排等工作,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淘汰落后产能等措施,中国在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这里,我可以简单地举几个数据。一是2007年全国单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3.66%,2008年上半年又下降了2.9%左右; 2006和2007年累计节能1.47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少排放3.35亿吨二氧化碳。二是2007年关停小火电机组1438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产能4659万吨、炼钢产能3747万吨,水泥产能5200万吨。三是2007年可再生能源利用总量约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少排放约5亿吨二氧化碳; 2006和2007年风电新增装机305万千瓦,年均增长148%。

所有这些都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在中国已不是政治口号,而是在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近期,我们将系统地介绍近年来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采取的政策和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中国为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所作出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

国际社会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要有清醒认识,对中国发挥作用的期待要合情合理

同时也要看到,中国毕竟是一个人均GDP只有2400多美元的发展中国家,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阶段,面临着消除贫困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艰巨任务。国际社会对中国国情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对中国发挥作用的期待也要合情合理。

最近,国际上有人在议论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我想,应当历史地、客观地、公平地、全面地来看待这种问题,不能只看总量不看人均,只看当前不看历史,只看生产不看消费,只看数字不看发展阶段。目前的事实是,中国当前人均碳排放不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历史累积人均排放更低,同时还承担着国际分工变化和制造业转移带来的大量转移排放。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中国将在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和发展经济的同时尽最大努力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绝不重复发达国家高污染、高排放的老路,这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要求。中国将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进一步采取积极的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措施,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上,中国一贯主张这样一些原则。第一,要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应对气候变化。第二,要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第三,要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的原则。第四,要坚持公约和议定书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渠道地位。第五,要发挥技术创新和技术转让的基础和关键性的作用。

去年12月在印尼巴厘岛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巴厘路线图”,再次确认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其核心就是进一步加强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重点解决减缓、适应、技术、资金问题。因此,哥本哈根会议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能否把公约和议定书的原则落到实处。一是要确定发达国家温室气体量化减排的中期目标,发达国家到2020年至少应在1990年水平上减排25~40%,而且发达国家之间的减排努力要有可比性;二是要就适应、技术转让和资金等问题提出可操作的机制性安排,加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三是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发展中国家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制订减缓本国温室气体增长的政策措施。

中丹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面临共同挑战,双方的合作还有进一步拓展的潜力

中国将一如既往在谈判中发挥积极和建设性的作用,并愿与丹方保持密切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气候变化国际谈判在明年的哥本哈根会议上取得成果。为此,中国政府与联合国将于下月7~8日在北京联合举办“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开发与转让高级别研讨会”。会议的目的就是为各方讨论技术开发与转让问题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以增进了解、凝聚共识、扩大合作。

缓解气候变化的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气候变化,森林资源,保护策略

众所周知,由于人类社会生产的日益发展,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尤其是温室效应带来的气候变化问题已经被提上了日程。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我国颁布了《森林法》,明确提出将森林资源保护纳入政绩工作考核之中,通过发挥森林资源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特殊作用来达到缓解气候变化的目的,从而进一步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类文明的可持续发展。

一、基于气候变化的森林资源保护策略研究的现状

当今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了全球性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因为由温室效应带来的气候变化不但改变了自然生物的生存环境,也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为此各国多次进行研讨,并联合出台法律政策,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我国也不例外,目前我国颁布了《森林法》,通过发挥森林资源可以大量吸收二氧化碳以及防风固沙、调节气温的作用来进一步控制温室效应,缓解气候变化的问题。近年来随着森林资源保护政策的不断出台,我国在控制气候变化方面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客观来讲我国的森林资源保护政策还不够健全,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而且我国有些地区并没有严格贯彻执行相关的政策,使得保护森林资源有名无实。

二、基于气候变化的森林资源保护策略研究的意义

据调查研究显示,自进入20世纪以来由于气候变化带来的生物灭亡种类不计其数,最典型的例子,由于气候变暖,冰雪融化,北极熊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同时气候变化还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比如引起瘟疫、海平面上升导致的国度消失、引发自然灾害等等,这些严重的影响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然而森林资源恰恰可以缓解气候变暖的问题,有利于为人类营造合适的生存环境。森林生态系统是调节地球生态平衡的关键环节,森林资源在调节气温、改善环境、保护生物物种、降低自然灾害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可以通过森林资源吸收二氧化碳的特殊功效来控制温室效应,从而进一步缓解气候变化,维护人类生存的家园,因此森林资源保护策略研究的意义十分重大。

三、我国基于气候变化的森林资源保护策略存在的具体问题

通过上文我们了解到森林资源对于应对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积极颁布了《森林法》,旨在进一步控制气候变化,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但是不能否认我国的森林资源保护策略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严重的影响了人们应对气候变化的步伐,为此下文将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

1、森林资源的质量不高。据调查研究显示我国的森林资源总量虽然较多,但是整体的质量却不高,而且林地的生产力也日益降低。比如我国西北部地区由于过度放牧、滥砍滥伐造成森林资源总量直线下降。这使得地下水蒸发严重,而且也会使气候变得干燥,造成地区气温的上升,这样会间接地带来气候变化问题,严重破坏了地区的生态环境,也不利于进一步控制气候变化、维护生态平衡、改善人类的居住环境。

2、政策得不到有力贯彻。我国固然非常重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但是奈何我国地方政府和单位在贯彻落实森林资源保护政策时总是走过场,看上去搞得轰轰烈烈,实际上根本就没有真正的贯彻落实,这样使得我国推出的森林资源保护政策收效甚微,不利于进一步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

3、森林资源管理不科学。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工业起步晚,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保护环境的意识不断提高,但是我国环境保护的理念与西方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比如我国在森林资源保护政策上虽然是主张管护与发展兼顾,但是实际上是重造轻管,有些地方对森林资源采取“七分造,三分管”的态度,还有些地方甚至是没人管。这样的管理方式造成了造林的速度赶不上毁林的速度,严重的影响了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进一步控制。

四、进一步贯彻落实我国森林资源保护政策的具体措施

近年来我国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确实采取了一些措施,并且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上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依然存在上述问题,下面将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旨在进一步缓解气候变化问题。

1、提高社会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我国森林资源质量差的原因之一就是社会的森林资源保护意识不强,这就带来了对森林的乱砍乱伐。所以我国务必提高社会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这样有利于全民环保,共同构建生态文明社会。

2、强化森林资源的管理的基础设施。我国应该进一步强化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比如通过完善森林资源林政管理机构、健全工作队伍、完善基础设施、加大执法力度、提高员工素质等等来进一步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基础设施建设,从而进一步促进森林资源保护政策的贯彻与落实。

3、应制定科学的森林资源管理政策。我国应该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森林资源管理理念,并结合本国国情加以吸收利用,并进行创新与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森林资源管理政策,这样有利于进一步把提高森林资源的质量,从而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

4、加大政府对森林资源的监督力度。我国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大对森林资源的监督力度,对于滥砍滥伐的现象实行严厉的惩罚制度,同时对于地方政府部门不切实保护森林资源、无视党和国家政策的现象也要严厉打击,从而使国家的森林资源保护政策得到贯彻。

五、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严重,我国积极采取了应对措施,推出了一系列的森林资源保护策略,并且在环节气候变化问题上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不能否认我国在森林资源保护政策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我国必须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森林资源管理理念,并吸收利用,为进一步控制气候变化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周训芳.诸江.应对气候变化视域下森林资源保护红线管制立法.《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2期

缓解气候变化的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气候变化;城乡规划;低碳;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 A

The Study on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Strategy to Respond to Climate Change

Wuwei1 Lilin1

( 1.Urban and Rural Design Institute Of Hebei Province)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overseas studies and measures for fighting climate change,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Hebei Province, and puts forward some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strategies: establishing regional climate monitoring system, and the carbon reduction targets are written into the planning objectives; optimizing the layout of land utilization, and advocating the land function mix; mading low-carbon industries progress, and mading rational planning for layout; increasing the urban green land, and improving the self- adjusting capacity; developing green transportation, and formulation of transit-oriented urban planning;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energy use,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KEYWORDS: climate change; urban-rural planning; low-carbon; strategy

1研究背景

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气候灾害对人类社会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城乡规划对于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河北省近50多年来年平均气温、四季气温均表现为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冬季增温幅度最大;年降水量呈波动减少趋势,农业生产受到干旱影响逐年加剧;极端天气与气象灾害频发,水灾与水荒并存,这些都是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下区域响应的典型表现[1]。邻近京津区域发生的沙尘暴灾害天气也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2]。按此趋势发展,未来河北省的气温将继续升高,水资源短缺难以缓解,旱灾不断加剧,海平面持续上升,秦唐沧沿海地区的风暴潮、海岸侵蚀、海水入侵威胁不断增大,地下水水质咸化、土地盐碱化逐步加剧,河北的可持续发展将面临危机。十会议把建设生态文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放在突出的位置,明确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目标,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已是大势所趋。如何发挥城乡规划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引导和调控作用,是十分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笔者拟借鉴外国经验[3-4],结合河北省实际梳理若干城乡规划策略来应对气候变化。

2外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和举措

2.1英国

英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于2008年开始实施《气候变化法案》,是世界上第一个将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写进法律的国家。该法案承诺,英国将在205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80%。英国政府建立基础设施规划委员会,并发表多项适应气候变化的规划政策:实施可持续发展策略、生物多样性和地质保护、区域空间战略、地方空间规划、城市发展和洪水灾害防范等,这些政策为地方适应气候发展战略规划构建了从上而下的国家政策基础。

英国对城市规划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适应气候变化和减缓气候变化两个方面。前者主要集中于热量平衡,城市绿化、屋顶绿化和绿墙、洪水风险的管理、可持续的排水系统、水的利用和供应、废物管理与受污染土地治理等方面。后者则关注二氧化碳低排放目标的设定、可持续设计与建设的实施、分散式能源系统的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广泛使用等。

2.2美国

美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主要策略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立法确立碳减排目标。2009年美国众议院通过的《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中明确,到2050年碳减排目标为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80.2%。二是地方政府建立气候监测指标体系,指导城市规划建设。例如纽约市已建立包括气候本身、极端事件和基础设施三大类指标的气候监测指标体系。三是地方政府将气候变化目标纳入到城市规划目标中。依据气候监测结果并考虑其他因素制定符合当地情况的减排目标值,将其纳入总体规划目标体系,使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落实到城市管理中。四是多方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包括政府间、政府与社会团体间在经济发展、土地利用、交通规划等方面建立合作机制。

从城市规划而言,现有研究同样关注于适应变化和减少变化两个方面。前者研究如何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海平面上升和风暴等不利影响。后者研究如何通过城市规划途径,从发电、交通、工业、居住和商业等方面入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2.3德国

德国是积极的气候保护倡导者。2008年12月德国政府《德国适应气候变化战略》,第一次从全局出发,整合各部门工作形成一个共同的战略框架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并提出到2050年德国二氧化碳排放将减少80%。

当前德国进行空间气候适应性规划是基于由汉堡MPI研究所建立的气候变化区域模型REMO,依据该模型针对不同区域面临的气候变化挑战采取不同的规划手段对气候、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此外还针对海滨城市、山区城市、旅游城市等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的城市进行专门的战略研究,并开展了一系列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实践。

2.4日本

日本十分重视全球气候变化,是世界上第一个立法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1998年日本颁布的《地球温暖化对策推进法》,明确了全球变暖的定义,温室气体的种类,中央、地方政府、企业及市民的相应责任和罚则。2008年,日本在《面向低碳社会的l2大行动》报告中提出到2050年碳减排目标为在1990年排放水平的基础上减少70%,并通过迫切要做的包括技术选择、社会改革、政策措施等12大行动来保障碳减排量的完成和低碳社会的建成。

2.5小结

国外应对气候变化,首先是为应对气候变化立法,并出台一系列国家或地区的方案、规划或行动计划,并把碳减排目标纳入到规划目标中;其次,通过城市规划途径,应对气候变化的研究主要从土地利用布局、产业、绿化、交通、能源等方面入手探讨如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3河北应对气候变化的城乡规划策略

3.1建立区域气候监测系统,将碳减排目标写进规划目标

城乡规划只有遵循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变化规律,才能趋利避害。因此,建立河北省气候监测系统,获得精确的气候变化数据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前提。通过对气候数据的分析,推测出河北省气候变化模型,并确定气候变化类型和分区,进行相应的气候适应性发展规划,制定不同的碳减排目标,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沿海城市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地区,要加强对海平面监测和堤防工程建设,规划中应考虑提高防潮标准。易发生旱灾地区要进行淡水资源保护规划,开展洪水、雨水的管理和利用,提升地下水位,首要保证农业生产不受水资源限制。

3.2优化土地利用布局,提倡土地功能混用式

土地利用合理布局是提高城市规划科学性、缓解热岛效应,实现城乡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一环。低碳土地利用提倡土地功能混用式开发,即工作、居住、商业、教育、服务等多种资源在某一特定区域的有机融合。功能混用通过对用地的综合开发,减少居民出行需求;通过公交设施的有效配置,达到减少使用小汽车的目的;通过对城市功能的有机结合,提升基础设施的综合利用效率,降低城市发展对用地需求,最终实现防止城市蔓延。例如,在商住区内适当布置无污染的高科技产业及轻工业,以解决职住平衡;在中心区布置商务、零售、行政管理和居住等多种功能,但混杂程度要降低;在边缘区以工业功能带动居住功能,然后引导商业服务功能的配套;建立向空中和地下发展的模式,鼓励包括高层建筑和地下空间在内的多维立体发展,具有很高的土地开发利用率和资源利用率,使城市在有限的土地上承载更多的人口及所需设施,缓解因城市高密度发展而给地面交通和环境带来的压力,并留出更多生态绿地,增加碳汇。

3.3发展低碳产业,合理布局规划

产业活动既是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影响能源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因素。对于城市第一产业而言,“低碳农业”应强调生态效益,土地利用应从分散的小农经济向大规模现代机械化的用地方式转变,建立农、林、牧、副、渔和农产品加工结合的良性循环系统。对于城市第二产业而言,除工业用地布局时所要考虑的区位、风向、季节、地形等因素外,要根据生态工业学的共生原理,实施工业园区规模发展和企业集群策略,通过空间布局,把有联系的经济活动集中布置在一定地理范围内,使他们在技术、资源、设施等方面互补共享,建立共生和代谢的低碳循环产业链。对于城市第三产业而言,规划应增强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中相关业务的关联性和功能性,推动其在城市空间上的合理布局。旅游业应与低碳交通方式相结合,并鼓励其与农业、工业相结合,从而增加资源的循环利用。

3.4增加城市绿量,提高自调节能力

在低碳城市建设背景下,植树造林通过生物固碳,成为减缓温室效应最为经济和有效的途径之一。在城市各尺度层面把绿地系统的构建与城市用地特征、城市功能组织以及公共服务中心等的布局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城市环境品质提升与社会经济低碳转型的最佳结合。

从宏观尺度来看,自然生态空间、防护绿地或公园游憩场所通过绿道实现系统串联,形成平衡城市空间的缓冲器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的栖息空间。尽量扩大绿地系统与高密度建成环境的“生态接触面”。从中观尺度来看,规划中应增强绿地斑块的数量和可达性,保证大中小绿地的均衡分布,尤其重视贴近市民生活的小型绿化,达到河北省城镇建设考核指标“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公园绿地服务标准。从微观尺度来看,绿地斑块内部要把生态功能放在首位,绿化植物以乡土树种为主,最大限度提升林木郁闭度,重点提高乔灌木比率,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相结合。同时提倡进行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以实现在不占用土地的情况下,尽量增加城市的绿量。

3.5发展绿色交通,制定公交导向的城市规划

树立以人为本的绿色交通理念,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的便捷高效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引导城市土地优化配置,形成紧凑集约的城市布局模式。对于河北省而言,有条件的城市应尽快建立城市快速路及城市快速轨道系统;大力建设和推广步行和自行车系统,降低非机动车出行比例;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提高公交分担率。

3.6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倡导发展新能源

工业化阶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在钢铁、化工、造纸、水泥等高能耗高排放行业,存在着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先进技术的巨大空间。有条件的城市要重点发展包括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风能等清洁能源。鼓励河北省各城市发展新能源产业,减少高碳能源的使用。

4结语

合理的城乡规划能够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效缓解气候变化。河北是全国唯一兼有海洋、平原、湖泊、丘陵、盆地、山地、高原的省份,位于中纬度欧亚大陆东岸,是气候湿润区向干旱区的过渡区,是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地区[5],因此应对气候变化的任务十分艰巨。在进行城乡规划时,要因地制宜的采取应对策略,统筹考虑规划方案的气候适应性,提高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和综合防灾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晓东,潘学标,龙步菊,李春强.近50年来河北省降水和温度极端事件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10,31(2):170-175.

2高庆华,苏桂武,张业成,等.中国自然灾害与全球变化[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3.1-141.

3姜允芳,石铁矛,李莉.城市规划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发展战略――英国等国的经验[J].现代城市研究,2012(01):13-20.

缓解气候变化的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欧投行;碳汇林培育;可行性

2006年,北半球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创下了历史最新记录,我国也经历了十年的暖冬。这些情况在不断提醒人们全球气候变暖正在日益加剧。人类活动是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如果得不到缓解,气候变化将引发洪水、干旱和热浪等更多自然灾害。

应对气候变化,关键是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积累,其做法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排)和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增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是通过降低能耗、提高能效、使用清洁能源来实现。而增加对温室气体的吸收,主要是通过森林的碳汇功能来实现。 由于森林吸收二氧化碳投入少、成本低、简单易行,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两个政策文件中,我国政府把林业纳入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领域,要求全力打好“森林碳汇”这张牌,充分发挥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作用。

一、立项宗旨

通过碳汇造林、中幼林抚育经营及发展林下经济等措施,增强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固碳功能,提高林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拟利用欧洲投资银行优惠贷款开展多功能碳汇林培育和中幼林抚育经营,以生态效益为主,兼顾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当地农民收入的公益性林业碳汇项目。

二、黑龙江省森林资源丰富,是巨大的碳库

黑龙江省森林资源丰富,是林业大省。林业经营总面积3145万 hm2,其中森林总面积1919万hm2,活立木蓄积达15.7亿m3,占全国总量的13.85%,森林覆盖率43.6%[1]。从森林面积、森林总蓄积和木材产量上看,均居全国首位,丰富的森林资源形成了巨大的碳库。按照全省森林蓄积量15.7亿m3 计算,黑龙江省森林现有碳库储量为(储存二氧化碳)27.34亿t,以国际京都市场交易二氧化碳平均价格5.52美元/t计算,黑龙江省森林碳汇价值为150.92亿美元。随着天保二期和退耕还林的深入实施,碳储量及碳汇效益会更加显著。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林业落实《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需要

我国政府于2007年制定出台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指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是减缓与适应并重,以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等为重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应对气候变化措施上,提出要推动植树造林进一步发展,增加森林资源和林业碳汇,加强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等保护工作,把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立场。

2.森林固碳为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提供重要保障

通过培育碳汇林,挖掘森林碳汇潜力,增强森林碳汇功能,是减缓气候变化,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研究显示: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存储了2.48万亿t碳,其中1.15万亿t碳存储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在生长季节,lhm2阔叶林每天可以吸收1t二氧化碳;森林每生长1 m3木材,就能从空气中吸收1.83t二氧化碳,同时释放1.62t氧气。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由森林生态系统吸收的达到24%~36%[2]。而且枯枝落叶混入土壤,使土壤也变成了一个巨大的二氧化碳储存库,森林固碳可为温室气体减排提供重要保障。

3.提高黑龙江省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的迫切需要

据全国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黑龙江省森林面积1923.2万 hm2,其中幼龄林533.3万hm2,占森林面积的27.7%,中龄林面积807.9万hm2,占森林面积的42%。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面积之比为28:42:18:8:4。可以说,中幼龄林面积在整个森林面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由于目前未采取切实有效的抚育和改造措施,致使部分中龄林因单位面积株数太多,密度过大,生长不良,严重影响了林分质量;部分中幼龄林杂草丛生,霸王树、灌木、藤条等非目的树种占据了主要生长空间,严重制约着目的树种的生长,影响林木生长发育;部分中幼龄林因自然稀疏,枯死木急剧增多,枯立木比重显著提高,为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提供了场所,为森林火灾、雪压、风倒等自然灾害创造了条件;部分中幼龄林因公顷株数太少,林分质量低,影响了林地生产力和森林效益的发挥。及时采取森林经营措施,加强森林抚育和改造,可改善林分生长条件,促进林分生长,从而提高林分生产力和固碳能力。

四、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碳汇造林已成为各国减排的重要措施

面临日益严峻的气候变暖形势,由于国民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的需要,各国化石燃料减排的难度大,许多国家采取生物固碳减排。日本承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与1990年相比削减6%,其中3.9%要采取“森林经营活动”和“植被恢复活动”两个方面的措施来完成。越来越多意大利人在哥斯达黎加和意大利北部的森林区购买林地,发展林业,应对日益恶化的全球温室效应。加拿大除了立足国内还从海外购买减排额度。林业活动已成为各国致力温室气体减排增汇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之一。我国发展该项目,无论对于国内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间接减排,还是对于国际市场购汇需要都是可行的。

2.组织、政策和资金有保障

我国政府一直在林业应对气候变化中持积极主动的态度,规划未来林业发展要加快造林营林步伐,力争用30到50年时间将森林生长量提高1倍,使森林生态系统整体的碳汇功能再增加1倍。同时加强森林经营工作,提高森林质量及森林吸碳固碳能力。并成立了应对气候变化及碳汇有关机构,制定了相关鼓励企业参与碳汇造林等优惠政策,并力所能及的安排任务、资金等方面向碳汇造林方面倾斜。这些都为本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政策、资金和实施队伍保障。

参考文献

缓解气候变化的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国;气候变化;林业行动;就业;影响

中图分类号:F31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10)06-0006-07

当前,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和就业问题备受世人瞩目。全球气候变化的压力可以成为林业长足发展的动力;控制或减排温室气体的阻力可以转换为植树造林和环境保护的推力。气候变化所催生的低碳发展模式开始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中国林业行动必然对林业就业会产生影响。文献研究表明,国内很多学者就气候变化与林业行动及林业就业问题开展过相关研究。但将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林业行动与林业就业关联起来进行研究的成果极为少见。因此,正确评估林业行动对林业就业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同时,对于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对于缓解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就业压力促进充分的林业就业也具有重要的实践借鉴意义。

森林是陆地最大的碳贮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森林的固碳能力在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科学研究表明:森林每生长1m3的蓄积量,平均能吸收1.83 t二氧化碳,释放1.62 t氧气。这表明:造林就是固碳,绿化等同于减排。2007年中国制定并公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强调植树造林、保护森林、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碳汇功能等是应对气候变暖的重要措施。

1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林业行动框架

当前,林业碳增汇、碳贮存和碳替代是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方式。

1.1 林业碳增汇行动

林业碳增汇行动,是以充分发挥森林的碳汇功能,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减缓气候变暖为主要目的的林业活动,也称为碳汇林业(carbon Forestry)。碳增汇活动包括造林、再造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建立农林复合系统、加强森林可持续管理以提高林地生产力等能够增加陆地植被和土壤碳贮量的措施。

1.1.1 造林绿化

造林和再造林是增加林业碳汇最主要的途径。中国在林业碳增汇方面实施了一系列造林绿化行动,包括:退耕还林工程、速生丰产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等重点林业工程造林活动;碳汇项目造林再造林活动以及城市绿化造林活动。2008年10月29日,我国首次的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充分肯定了植树造林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的作用。1980年以来,随着中国造林工程的深入推进,植树造林取得了巨大成绩。

此外,中国城市绿化工作也得到了较快发展,对吸收大气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1.2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

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是根据生态学原理,通过一定的生物、生态以及工程的技术与方法,人为地改变和消除生态系统退化地主导因子或过程,调整、配置和优化系统内部及其与外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过程及其时空秩序,使生态系统地结构、功能和生态学潜力尽快地恢复到正常的、或原有的乃至更高的水平。通过恢复和改造退化生态系统,可以提高碳储量。

1.1.3 农林复合经营

农林复合系统是一个包含农、林、牧、副等多种产业的多组分、多层次、多生物种群、多功能、多指标的综合性开放式人工生态经济巨系统。就农林复合分类体系与单一栽培模式相比,农林复合经营可以提高固碳水平。作为固碳林业,中国的农用林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1.1.4 森林可持续管理

加强森林可持续管理行动也是促进碳增汇的有一个重要途径。通过对现有森林进行合理经营管理,通过延长森林的采伐作业周期,加强森林资源的抚育间伐管理,使森林具有合理的林分密度,促进森林生长,可以增加森林的实际生物量,可以提高森林固碳速度和固碳能力,提高森林固碳总量。据专家估算,1980~2005年中国森林管理累计净吸收16.2亿t二氧化碳。

1.2 林业碳贮存行动

林业碳贮存行动,即保护和维持现有的森林生态系统中贮存的碳,减少其向大气中的排放。碳贮存主要措施包括加强现有生态系统的保护、减少毁林、改进采伐作业措施、提高木材利用效率,以及更有效的森林灾害(林火、病虫害)控制。

1.2.1 生态系统保护

通过保护生态系统,可以保护和维持生态系统中的碳含量。中国领土广阔,生态系统丰富多样,包括森林、草甸、草原、湿地等。在生同系统保护方面,如自然保护区建设行动、天然林保护行动、湿地保护行动、防护林保护行动等。

1.2.2 减少毁林

毁林会增加碳排放,通过减少毁林,实现碳封存,减少碳排放。降低毁林速率是减缓大气浓度上升的更直接手段。毁林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如将森林转化为农业用地、放牧用地等,以及对森林的采伐破坏等,对森林生物量和碳储量的影响巨大。

1.2.3 采伐作业措施改进

通过改进采伐作业措施,可以提高采伐的效率,减少碳排放。降低森林采伐对林木和土壤碳的扰动影响是保护现有森林碳贮存的重要手段。通过改进森林采伐措施可降低保留木的破坏率,加强采伐后林中剩余物的管理和利用,可降低森林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量。

1.2.4 提高木材综合利用效率

为了解决树木生长慢而消耗快的矛盾,又要提高社会对木材消费水平,同时又要减少碳排放,一个有效的办法是提高木材综合利用效率。通过发展林木“三剩物”、次小薪材等资源化利用,鼓励废旧木材及其废旧木制品的回收再利用,发展木材改性、防腐、抗虫和阻燃技术,综合利用废弃木质资源开发利用林业生物质能源,可以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可降低分解和碳排放速率;增加木质林产品寿命,可减缓其贮存的碳向大气排放。

1.2.5 森林灾害防范及控制

加强林火灾害、病虫鼠害等森林生态灾害的防范与控制,减少对林木和土壤干扰所产生的碳排放,不但能够逐渐增加长期的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而且达到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目的。通过加强森林

火灾、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管理,实施森林病虫害综合防治,建立森林灾害评估监测体系,提高应对森林灾害的能力,进而确保我国森林资源安全和维持森林碳储量。

1.3 林业碳替代行动

通过发展新兴低碳产业替代传统高碳林业产业,发展耐用木质林产品替代能源密集型材料,利用可更新的木质燃料(如能源人工林)和采伐剩余物回收利用作燃料。

1.3.1 产业替代

不同的产业其碳排放强度存有差异,有高碳排放产业,碳中性和低碳排放产业之分。通过大力发展传统和新兴低碳产业,如森林培育业、营林管护业、生态休闲旅游业、生物产业等,减少碳排放。

1.3.2 能源替代

利用清洁且可再生的林业生物质能源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量。森林生物质不仅仅是农村的薪材,还可以用来发电,其潜力十分可观。可利用可更新的木质燃料(如能源人工林)和采伐剩余物回收利用作燃料,以生物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可降低人类活动碳排放量。

1.3.3 原材料替代

不同的材料其能源密集程度和含碳率不同,通过材料替代,可以减少边际碳排放。通过耐用木质林产品替代能源密集型材料(如钢铁、水泥、铝材、塑料、砖瓦等),不但可增加陆地碳贮存,还可减少生产这些材料过程中化石燃料燃烧的温室气体排放。尽管部分木质产品中的碳最终将通过分解作用返回大气,但森林资源的可再生性可将这部分碳吸收回来,最终避免化石燃料燃烧引起的不可逆转的净碳排放。

2 中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行动实践

2.1 启动和实施林业重点工程

实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是加快新时期林业发展的战略举措,也是我国参与国际社会应对全球变暖挑战的积极行动。

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即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墓地建设工程。根据中国林业统计年鉴(2001-2007)统计,2001-2007年全国林业重点工程共完成造林面积3.16亿hm2。大规模的林业重点工程造林行动,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据专家估算,1980~2005年中国造林活动累计净吸收约30.6亿t二氧化碳。根据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04~2008年)结果显示:全国森林面积1.95亿hm2,森林覆盖率20.36%,森林蓄积137.21亿m3,人工林保存面积0.62亿hm2,人工林面积继续保持世界首位。中国造林绿化的快速增长,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做出了重要贡献。

2.2 大力发展碳汇林业

林业活动已经成为各国致力温室气体减限排的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国家林业局积极应对国际气候公约谈判出现的新变化,将开展林业碳汇工作纳入我国林业发展总体战略,并积极组织开展林业碳汇方面的研究,适时启动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

碳汇造林项目包括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和非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两类。其中清洁发展机制的碳汇造林项目又包括京都规则碳汇造林项目和非京都市场的志愿碳汇造林项目两类。非清洁发展机制下的碳汇造林项目泛指各类民间志愿碳汇造林项目。1997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允许通过1990年以来的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活动吸收的二氧化碳来抵消其承诺的温室气体减限排目标;同时,在设定的清洁发展机制中,允许发达国家通过在发展中国家的境外林业项目获得的碳汇来抵消其承诺的减限排目标。

2004年,国家林业局碳汇管理办公室在广西、内蒙古、云南、四川、山西、辽宁6省(自治区)启动了林业碳汇试点项目。其中,在广西和内蒙古实施的林业碳汇项目是《京都议定书》下的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中国国家主席同志于2009年9月22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上发表了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重要讲话。在讲话中明确提出:“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hm2,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m3。可见,中国碳汇林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2.3 大力发展能源林业

发展生物质能源是我国实施能源多元化战略,加快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

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主要是利用宜林荒山荒地以及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的沙地、盐碱地等边际性土地进行开发建设,不与粮争地、不与人争粮,既可增加能源资源、减缓气候变化,又能加快造林绿化建设、提高森林质量,还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新农村建设,一举多得。

我国现有的森林植被就能够提供生物质能源的生物量为3亿t,合2亿t标煤,把这部分能源都利用起来,可以减少十分之一的化石能源的消耗。

我国现有木本油料树种的种植面积400多万hm2,种子含油量40%以上的有154种,现在产量能够达到500万t。同时,我国又有5700万hm2的宜林荒山荒地,此外,还有一些盐碱地、沙化土地还有矿区的复垦地,都是发展生物质能源的潜力所在。

根据国家林业局编制的《全国能源林建设规划》,“十一五”我国要建设能源林示范基地约66.67万hm2;到2020年,能源林达到约1333.33万hm2,可以提供600多万t生物柴油,满足1100多万kW装机容量发电厂的燃料需求。目前,中国国家林业局已先后与中国石油、中粮集团、国家电网公司等开展了合作。2007年已在云南、四川、湖南、安徽、河北、内蒙古、陕西等省区合作建设油料能源林基地约6.67万hm2,并积极推动林业生物柴油加工业的发展。

3 中国林业重点行动对就业的影响

3.1 中国林业重点行动对就业影响分析

根据2007年6月4日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中国将采取一系列法律、经济、行政及技术等手段,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并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未来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林业重点行动领域及其对就业的可能影响如表1所示。

综合而言,中国林业行动对就业的正面影响体现在:为减缓全球变暖,政府加大林业领域的投资,启动了相关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项目,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就业,必将拉动和促进林业就业,同时也促进了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结构升级。催生了一些新的低碳产业,如林业碳汇产业、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非木质林产品产业、生态休闲产业、森林培育和林业养护业等,延长了林业产业链,创造了一些新的就业机会,必将会吸纳大量的劳动力。当然,林业重点行动也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如气候变化、低碳发展模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木材采伐加工业的发展,林场工人下岗,客观上也影响了林业就业等。总体而言,反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林业行动对就业产生了正面的积极影响。

3.2 林业重点行动对就业影响的实践案例

下面以广西碳汇试点项目的具体实施为例加以说明林业行动对就业的影响。

项目的实施主体有苍梧县康源林场、苍梧县富源林

场、环江县绿环林业开发有限公司、环江县兴环林业开发有限公司和18个农户小组、12个农户。项目预期受益农户数5000户。

通过实施项目,广西预计将增加农民收入达2110万美元,创造了大量的临时就业机会,主要是栽植、除草、采伐和松脂收集提供的工作机会。项目计入期内还将产生40个长期工作岗位。估计临时工的收入大约为每一劳动日3美元,长期岗位每人每年900美元。环江县的项目区主要是少数民族,所有就业机会都提供给了当地少数民族群体。

在造林实践对就业的影响方面,据2009年2月24目的人民日报报道,江西省外省务工人员680余万人,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目前回乡的近120万人,造林绿化工程为返乡人员创业提供了新的机遇。据统计,全省约有1.8万余造林大户是返乡人员,承包造林面积近6.67万hm2,投入资金6660余万人民币;近13万返乡人员参与到整地、栽植等工程建设中,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据重庆市各区县统计。从2008年8月该市森林工程全面启动至2009年2月25日全市共有228万农民工参与“森林重庆”建设,投入工日1 185万个,务工总收入6.88亿人民币,其中返乡农民工45万人,投入工日275万个,收入9700多万人民币。另据中国新闻网2009年1月12日报道,2009年中国打算造林548万hm2,义务植树25亿棵,实现林业总产值14 000亿元人民币,为实现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0%的目标奠定基础。可见,造林行动在增加森林资源的同时,还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保证经济增长、扩大国内需求、调整经济结构做出贡献。

4 中国林业发展及就业潜力

4.1 林业用地开发利用的潜力

林业用地是专门用于林业生产的土地的总称。在中国,包括用材林地、防护林地、薪炭林地、特用林地、经济林地、竹林地等有林地及宜林的荒山荒地、沙荒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等无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等。中国的林业用地约占国土面积的27.8%,其中有林地占12.0%,无林地占10.5%,灌木林地占2.9%,疏林地占1.8%,未成林造林地占0.6%。据2007年中国林业统计年鉴统计,全国林业用地面积2.85亿hm2,如果按每个劳动力利用3.33hm2计,可安置8559万人。

4.2 物种资源利用的潜力

中国是世界上动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生物多样性居全球第八位,北半球第一位。中国有高等植物32800种,占世界总种数的10%,仅次于马来西亚和巴西,居世界第三位。中国动物种类约10.45万,占世界总数的10%。脊椎动物6347种(667种为中国特有脊椎动物),占世界总种数的14%,其中,哺乳类581种、鸟类1244种、爬行类376种、两栖类284种、鱼类3862种。目前我国已开发利用的树种达1000多种,经济价值十分可观。对每种现有经济物种资源的开发利用都可以形成新的产业,从而创造一系列的就业岗位。

4.3 林业产业开发的潜力

林业产业开发既包括第一产业,也包括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林业产业开发,不仅是造林、营林、木材生产和加工,还包括林产化工、林机制造、森林旅游、森林食品、森林药材、经济林、花卉产业和竹产业等等。表2基于传统林业产业和新兴林业产业两个角度对各林业产业的碳排放情况及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进行了定性分析。通过定性综合分析可以看出,林业产业的开发和发展,有利于减缓或适应气候变化,同时,林业产业发展的绿色就业岗位创造能力普遍较强,可以吸纳大量的劳动力就业。

以林产工业和森林旅游业为例。林工产业是对就业吸纳较大的行业。我国仅人造板及其相关产业就有35 000家企业(2007年产量8 839万m3),直接从业人员近1000万,间接带动造林等农村劳动力约3 500万人就业。另据国家林业局统计,2007年为林业旅游和林业休闲总值559.4亿人民币,直接带动的其他产业产值1 220.38万人民币,接待旅游人数432 703 434人次,森林公园从业旅游人数为548 951人。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建立各级森林公园2 277处,总经营面积1 629.83万hm2。其中,部级森林公园709处,部级森林旅游区1处,经营面积1143.26万hm2。2008年,我国森林公园共接待游客2.74亿人次,直接旅游收入达187.37亿人民币,分别比上一年度增长11%和18%。据测算,2008年度全国森林公园共带动社会综合旅游收入1400多亿人民币。生态旅游是国际公认的朝阳产业。来自国家林业局的统计表明,近10年来,我国森林旅游人数每年都保持30%以上的高增长率,森林旅游业直接或间接创造就业岗位达350多万个。此外,花卉产业和竹产业的开发和就业潜力也相当巨大。

总之,发展林业不仅能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安置大量人员就业,而且能创造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和经济衰退的双重压力下,加大林业领域投资,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促进林业绿色就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5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