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缓解压力的策略

缓解压力的策略

缓解压力的策略

缓解压力的策略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本文对缓解教师职业压力提出了六条管理策略:改革管理制度,树立现代管理理念,以制度“活力”化解教师压力;淡化“官”念,树立服务意识,以领导“威力”化解教师压力;尊重关心理解教师,满足教师情感的需要,缓解教师发展的压力;加强沟通与理解,减少校园人际内耗压力;善用激励力量,形成合理的压力氛围,变压力为动力;培训、教育、引导,增强教师抗压耐压承受能力。对组织部门实施教师的压力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论文关键词〕教师;职业压力;柔性管理;策略

所谓教师压力的柔性管理策略就是以人为本,关注教师的思想、情感和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应对现实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有效化解教师压力的一种现代管理方法。社会转型与教育改革给教师带来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使教师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缓解教师职业压力,是教育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用柔性管理方法有效缓解教师压力的策略。

一、改革管理制度,树立现代管理理念,以制度“活力”化解教师压力

缓解教师压力首先要从改革教师管理制度开始,力求为教师提供一个自由、自主、宽松的制度环境。

1.考勤制度松一些。条件允许的学校可以改变坐班制度,凡没有课的教师,都可以在上午第二节课和下午第二节课到班。这样,教师就改变了过去“上班、坐班”的呆板机械的工作状态,消除了“怕罚款”的紧张心理。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压力,也不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

2.工作负担减一些。为了平衡超负荷工作教师的心理,学校要对教师的工作量进行调整,如调低教师的满负荷工作量,对超负荷的教师加大课时津贴补助;对学生的作业量、教师的课外辅导次数都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执行;对不同资历和水平的教师在备课、听课、作业等教学环节上,做出不同的要求。

3.评价机制活一些。由于多种原因,在现实的评价中多是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并以此作为评价教师最主要的依据,甚至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与教师的业绩考评、评优、晋升、奖金直接挂钩,导致一些教师为了得到好的评价不惜牺牲学生和自己的心身健康。为此,教育系统应建立科学、公正的教师评价体系,促进教师的教育行为和教育理念向素质教育回归,同时也将教师从考试压力中解放出来。

二、淡化“官”念,树立服务意识,以领导“威力”化解教师压力

人本主义管理理念认为,学校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只是社会分工上的不同,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管理者要尊重被管理者的人格,与之建立起一种平等、亲密、友善的关系。这就要求管理者平时要多关心被管理者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洞悉他们的思想、感情,多体谅他们的困难和疾苦,多一份关怀,多一份真诚。另外,管理者要特别注重自身的人格修养,努力做到胸襟坦荡、言行一致、廉洁奉公、不计前嫌私怨、不抱成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学校的管理应不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工作,学校管理者应淡化“官”念,经常与教师进行交流沟通,想教师所想,急教师所急,持之以恒地为教师服务,不以“言”威号召人,而应以德服人。作为校长,只有真正被教师信任、拥护,学校的发展前途才远大,教师才能正确面对压力,克服压力,化压力为动力。

三、尊重关心理解教师,满足教师情感的需要,缓解教师发展的压力

自我实现的人性观认为:效率的最大化不是管理的全部内容和惟一目标,情感需要、发展需要才是管理目标的重要内容。因此,一个人性化的管理者应着力创造一个适宜人性张扬的环境。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尊重教师的劳动、创造、需要,着力营造尊师重教的环境。要爱护、保护、关心教师,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竭尽全力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当教师的利益受到侵害或教师被误解时,要敢于直言和大胆维护教师权益,严肃处理侵犯教师身心健康的现象。其次,要重视教师的公平需要,营造公平的环境,做到考核评价公平、物质分配公平、奖励惩罚公平、发展机会公平,以增强教师的满足感。再次,必须重视教师的发展需要。学校管理不仅要做到“为了人、尊重人、理解人”,还要做到“依赖人、满足人、发展人”。工作上,依靠他们,充分授权,使他们觉得自己是在“挑大梁”,以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展示个人的特长;学习上,支持他们,使他们获得再提高的机会。

四、加强领导、教师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减少校园人际内耗压力

在学校中构建良好、畅通的沟通渠道,有助于思想统一、信息共享,减少心理隔阂、缩短人际距离。沟通是释放压力的良好渠道。领导与教师加强沟通,有助于减轻其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减少对自我角色的不确定性。同事间的沟通可消除许多不必要的猜疑,加深彼此间的感情。很多人际关系紧张往往是由于缺乏沟通与理解造成的。因此,管理者必须意识到一点,即管理不善会成为压力生成的重要根源。如管理者设立不现实的目标让教师去完成,或者没有同教师进行充分交流,没有认真倾听教师的声音等,这些都可能造成一些本可以避免的压力。所以管理者要创设良好的氛围,加强人际沟通。竞争虽然不可避免,但要尽力维持教师间良性竞争的关系,避免恶性的不正当竞争。如开设教师论坛、举办教师联欢晚会,开放校园网站聊天室、博客、校长信箱,举行学校领导与教师代表恳谈会议等活动,使之成为学校领导与普通教师之间沟通的重要渠道,能起到融洽校园人际关系,缓解工作压力的作用。  五、善用激励力量,形成合理的压力氛围,变压力为动力

学校领导要通过有效的压力管理,在学校中形成合理的压力氛围,促使教师保持高昂的士气、饱满的工作情绪和积极的工作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要善于利用压力,激励教师不断挑战自己、提升自己。

1.目标激励,增强使命感。应给教师创设既远大又切实的奋斗目标:(1)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将青少年培养成合格加特长的人才;(2)把学校办成规范加特色的学校;(3)把自己造就成全能型、科研型、学者型教师。并把以上几点有机结合起来,诱发教师的工作动机,激发其内心的积极因素。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目标激励的渐进性。可表述为“一年入门,三年懂行,五年成熟,七年显才能”。因为,教师的所有进步都是外在教育和内在进取两大互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学校应科学地为教师设计近期、中期、长期的奋斗目标,启动其从教的强烈内因,激励其发展成才。(2)目标激励的调适性。倘若期望值过高,盲目乐观,实现不了,会使教师产生心理挫折;期望值过低,缺乏信心,又容易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所以,应及时帮助教师调整期望值,充分发挥目标的激励作用。

2.荣誉激励,增强成就感。首先,应大力提倡集体荣誉感;其次,应充分肯定正当的个人荣誉感。在实施中应着重把握以下几点:(1)帮助教师摆正成就与荣誉的辩证关系。应充分利用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有理想、有志气、有抱负的成就心理,积极鼓励他们在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2)充分运用知名度效应。即大力宣传教师的先进事迹,在师生中形成明显的认同感和强烈的凝聚心理。(3)充分运用竞争激励机制,使其成就在竞争中产生,荣誉在竞争中获得。

3.物质激励,增强实惠感。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奉献”应多于“索取”,但也不能一味地只讲精神不谈物质。注重运用物质激励手段,增强实惠感,可缩小与其他行业物质待遇的差距,调整教师心理的不公正和不平衡感。但也应注意两点:(1)引导教师正确地对待物质待遇,不能“一切向钱看”,特别要注意防止工作责任和奖罚上的“一刀切”。(2)合理使用资金,把钱花在刀刃上。

六、培训、教育、引导,增强教师抗压耐压能力

学校应组织一些培训和活动,如请一些专家给教师作有关心理调节和压力调控的讲座,利用学校工会的“教师之家”的功能,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能有效地帮助教师排解压力和增强抗压能力。

1.引导教师有效管理时间。引导教师关注一下自己的时间是如何应用的,了解自己需要改变的是什么,找出自己时间管理上的误区,并设法把它们从自己的习惯上排除。引导教师运用80/20定律,勇于舍弃不太重要的事情。许多人喜欢将任务集中于期限之前完成,结果常常把事情留到最后一刻去做,这无疑会加重他们的压力感。

2.引导教师认识教育工作的价值和乐趣。教师的工作繁忙而琐碎,在同等压力下,有的教师感到单调、枯燥、疲惫,有的教师却感到充实、丰富、幸福。区别就在于认识的角度不同。所以,作为学校管理者,必须引导教师从工作中认识教育的价值和乐趣,与同事多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缓解压力的策略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心理弹性 坚韧人格 心理压力

随着中国社会的变迁,大学生群体面临各方面的心理压力,一些学生心理压力过大,缺乏有效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80、90后的高校学生正生长于变迁的社会环境中,很多人是独生子女,近年来频发的危机事件使全社会对他们的压力状况及其应对方式特点倍受关注,引起人们对新时期高校学生心理教育的高度重视。

1 积极心理学取向已成为心理教育的指导理念

Seligman等人提出积极心理学,鼓励将科学方法应用于个体积极适应和成长。这一理念和方法和后现代的观点相一致,提倡从问题导向转换成关注使人们在压力情境中仍适应良好的保护因素,研究和发展人的潜能和积极力量,帮助人们更快乐、更积极、更健康地生活。

20世纪中末期,从事临床心理疾病预防研究的心理学家们发现,人们的一些积极品质和能力,如勇气、乐观、忠诚、希望、坚韧、信仰、人际技能等,能够在抵御压力和心理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积极心理学的蓬勃发展和心理弹性探究的深入,心理干预在理解个体发展时关注优势与健康,强调发挥人的积极品质和达到最理想状态的条件和过程。这一积极心理学取向已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重要指导理念。

2 三种积极心理品质缓冲压力的共同机制

通过回顾文献发现,心理弹性、坚韧人格和乐观人格三种积极人格特质都具有阻抗压力的作用,它们在压力与身心症状间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关于它们缓冲压力的作用机制研究也是各领域的研究趋势之一。国内外一些研究均发现,应对策略这一重要变量在这三种积极人格特质与压力困扰及适应之间具有中介效应。

应对是指个体在处理那些超出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境时所做出的认知和行为的努力。应对方式或策略是人们为了对付内外环境要求及其相关的情绪困扰而采取的方法、手段或策略。

2.1 心理弹性缓冲压力的应对机制研究。心理弹性(resilience)是一种能够帮助个体抵御压力的消极影响,促进良好适应的积极心理品质。包括创造性、情绪管理能力、幸福感、幽默感、自信、人际交往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保持良好健康的能力等。研究显示,高心理弹性个体更多使用积极的应对策略管理压力情境,注重任务的应对策略与心理弹性正相关,注重情绪的应对策略与低心理弹性相联系,应对策略提供人格和健康之间的中介连接。

2.2 坚韧人格缓冲压力的应对机制研究。坚韧人格(personality hardiness)也是一种积极的人格品质,具有阻抗压力的作用。坚韧人格具备投入、控制和挑战三个因素。研究表明,坚韧人格在压力与健康间的作用有三种情况:坚韧人格与压力的交互作用对健康的影响;坚韧人格对健康的直接预测作用;坚韧人格通过应对对健康的间接影响。

2.3 乐观人格缓冲压力的应对机制研究。乐观人格倾向(dispositional optimism)是个体对现实和未来较为积极的认知倾向,是一种较稳定的人格特质。近些年,国外研究主要可归纳为乐观人格倾向研究、非现实性乐观研究及对乐观解释策略的研究。Scheier和Carver及Chang等学者在近20年中一直研究乐观对于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研究验证了应对机制在乐观对症状的缓解中所起的重要调节作用,应对方式在乐观与症状之间存在中介效应。

3 大学新生应对策略中介心理弹性与压力困扰及适应的研究启示

人的心理特质相对稳定,需要长期养成。我们对90后大学生的一项研究发现,他们的应对策略在心理弹性与压力困扰及适应的关系之间起到中介的作用,从而提供了心理教育中抵御压力的具体有效途径。

研究显示,心理弹性可以直接预测应对策略,心理弹性高的大学一年级学生更倾向于采用解决问题和注重情绪的认知调节应对策略处理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采用积极主动的方式适应环境的要求,而更少地通过消费娱乐方式应对,而这些策略可以有效地促进新生对大学生活的良好适应。对于心理弹性低的大学生,则更倾向于采用注重情绪的行为应对策略处理问题,采取防御、回避、不寻求情感支持、消费和娱乐的行为方式应付压力,而这些应对行为虽然有时可能缓解情绪压力反应,但在某些情境下会对大学生适应新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研究还发现,心理弹性不仅对大学生的应对策略具有直接预测力,而且可以通过注重问题和注重情绪应对的策略(包括注重情绪的认知调节、防御避让、内向、身体纾解和消费娱乐)间接影响大学新生的适应状况,增进更好的心理适应结果。也提示注重情绪的应对策略在促进适应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心理弹性对适应的积极作用中的突出地位。

注重问题策略和注重情绪策略之间可能会有交叉和重叠等原因,有时很难确定哪些应对策略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有时重新评价、回避、寻求情绪支持等注重情绪的应对策略也可能预测更好的心理适应。高心理弹性大学生在适应环境的要求时,既使用解决问题策略,也采用注重情绪的认知调节应对策略。因此,大学生们应当学会灵活地综合使用注重问题和注重情绪的应对策略,解决问题有时未必能解决所有问题,注重情绪的应对策略可以帮助人们保有希望和士气,在一定情况下,两种应对策略可以相辅相成。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品质能够促进个体更积极地应对压力,灵活的应对策略在增进个体心理适应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常情况下,拥有积极心理品质的个体,更倾向于综合运用各种应对策略并主动影响压力情境,有利于减轻或消除压力所致的消极情绪反应,他们所采用的有效应对策略能够预见和促进个体更好的适应状况。相反,缺乏积极心理品质的个体,多将压力体验视为威胁性的和灾难化的,并耽溺于负性情绪反应中,更倾向于采用注重情绪的行为应对策略,更多表现出防御、回避和退缩行为,导致适应不良。这些研究结果为临床心理干预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新时期高校学生的心理教育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基础。[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资助(11D094);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251406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自由探索计划资助(HEUCF20111303)]

参考文献

1 梁宝勇等.大学生和研究生心理压力情况的调查研究.心理科学,

2009,32(1):63~66

2 蔡颖等.中学生升学考试压力与心理弹性、压力困扰的关系.中国

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2):180~182

缓解压力的策略范文第3篇

论文摘 要:中国企业为适应国内社会转型、国际经济全球化双向巨变,频繁变革组织管理模式,不断调控资源配置布局,以谋求新时期新形势的发展要求。而这正导致企业员工自上而下普遍承受着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的异常压力,尤其以科技创新团队成员所面的为不断更新技术,超负荷透支脑力,无条件输出体力等更高层次的创新压力最为突出。在阐述压力和工作压力定义的基础上,分析科技创新团队成员作特点,探究团队工作压力管理新模型的构建,并进一步探讨压力管理在科技创新团队管理中的实施策略。

1 工作压力概述

工作压力的产生既有组织环境的原因,也有成员个人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原因,它是组织和成员个人交互作用的结果。在对工作压力进行管理时,如果仅仅依赖成员个人能力缓解压力,那么企业只能教育或培训成员如何单方面应对压力,而不是从源头上解决工作压力问题。因此,解决减少乃至消除引起压力的源头诱因问题,组织和成员必须积极的进行双向压力管理配适。

2 科技创新团队工作压力管理新模型的构建

2.1 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工作特点

科技创新团队中,技术性成员占很大比重,他们身为团队乃至企业的骨干力量,与其他团队的从业人员相比,主要具有以下工作特点:

2.1.1 复杂性

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工作多属于思维活动复杂程度较高的脑力劳动。这种劳动,需要经过特殊的专业训练,通过训练获得在该工作领域从事创新活动所必需的能力。需要成员不断地对工作任务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找出不同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而确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步骤,采取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法,攻关重大课题项目,突破原有技术瓶颈,创造自主产业价值。而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个人劳动价值隐藏在技术、产品整体性和功能性中。因此,技术、产品的高度智力集成体现了创新过程的复杂性却并不彰显每个成员的智力投入。成员的工作通常是团队协作中的一个环节,个体离不开团队集体力量,团队也不能没有个体的能动性,所以难以区分个体与团队的劳动成果。

2.1.2 长期性

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劳动的长期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劳动能力的积累具有长期性。科技创新成员是高层次人力资源,其脑力劳动,无论在经济理论上,还是在企业实践中都视为必须加大投入的智力资本。这种投入必然要以人才储存作为基础,唯有长期培养、不断投资才能形成的理论上和实践中所理想的人才能力储存。另一方面分析劳动行为与劳动绩效之间的反馈不难发现,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脑力劳动要比一般体力劳动所需绩效反映时间长。其团队的劳动绩效反馈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才能显现,短期内很难用一种精确的计量模型加以确定。

2.1.3 创造性

创造性是科技创新团队成员自身及其劳动成果的最本质特性。首先,创新是科技创新团队劳动实现价值的根本所在,通过专项劳动发现新现象、新规律,提出新概念、新方法,运用新工艺、新技术,将创造性劳动转化为全新的产品或服务,从而为企业和社会创造出更多的财富。其次,创新是成员以其所积累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大脑的思维、联想、加工和创造来进行科研、设计、管理和服务的能动过程。其过程自始至终都伴随着知识的传播、运用和创新。因此,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创造性工作,决定了其工作性质永远都不可能被电脑或更先进的技术性物质所取代。

2.1.4 自主性

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劳动不同于一般劳动,其劳动过程往往处于无形当中。只要劳动者自身愿意,无需要固定的工作场地,他就能随时随地进行思考和探索,进行设计和创新。因此,对于科技创新团队成员而言,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工作过程既可以不局限于某一个固定的工作时间和地点,也可以不拘泥于一成不变的流程和步骤,以实现工作自主性的要求。所以工作中强调自我引导的成员大多追求灵活自由的工作环境,喜欢相当独立的工作模式,倾心更具张力的工作安排。

2.2 工作压力管理新模型的构建

压力管理模型的构建除了应对压力产生与作用机制开展研究,还应当从个体和组织两个方面丰富、拓展模型的管理实践与操作内涵与外延。其中,个体方面的压力管理主要体现在组织帮助成员更好地应对压力,个体通过自身调整缓解因过高的工作压力带来的身心伤害。而组织方面的压力管理则表现为对压力源进行有效控制,建立、完善和运作工作压力预警机制,工作压力保障机制等。这两个方面共同支撑了工作压力管理模型的结构框架。

3 科技创新团队压力管理应用策略

3.1 工作压力管理

3.1.1 工作本身的压力管理

(1)制定工间休息制度:企业制定合理的工间休息制度,并配置相应的活动场所、配备相关健身休闲设施。劳逸结合的工作模式、丰富多样的休息项目不仅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消除工作的疲倦厌烦情绪,缓解成员长时间工作产生的压力,而且有助于改善组织管理形象。

(2)弹性工作时间制度:工作性质的不同也表现在工作时段的差别。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创作灵感迸发、抽象思维活跃常常出现在深夜,通宵工作的情况普遍存在。为保障充足的睡眠和第二天良好的工作状态,企业可以根据科技创新团队自身的特点,敲定合理的上下班时间段。

(3)建立学习型组织:建立多层次、高流量、全覆盖的公司内部网络。成员可以利用内部网进行各项技术交流和学习;企业可以通过内部网络实现网上培训、智力资源共享,充分共享内部网络资源为成员学习新的技术业务提供条件。

3.1.2 事业发展的压力管理

(1)企业通过正式传播渠道向成员传递企业战略发展规划和目标方向,为科技创新团队成员提供技能培训、职业测评以及职业生涯规划。

(2)绩效考核要充分体现科技创新团队成员能力和业绩,让有工作能力的成员承担更具挑战性的责任。

3.1.3 组织结构氛围的压力管理

(1)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

良好的组织文化使成员寻求企业支持和缓解工作本身造成的压力成为可能。建立良好的组织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文化不单单通过书面文字体现出来,还需要组织管理、制度保障其顺利实现。华为的价值观就是:奋斗、奉献。企业不仅通过内部刊物《管理优化》、《华为人》等向成员灌输这一价值观念,在薪酬政策和晋升制度等方面也充分体现这一价值理念,所以华为的价值观在庞大的成员队伍和偌大的公司当中得到了内化和外显。

(2)增强成员决策参与和工作自主性。

同时,缺乏决策参与和工作控制也是强有力的压力根源,许多策略可以改善科技创新团队成员控制的感觉和增加工作决策的机会,比如:构建和发展半自治工作小组、工作圆桌会议。企业中有许多项目组,它们是为了完成某个项目或者不同的职能任务而组建的团队,其中的成员面对同样的工作目标,因此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就目标的实现过程、实现手段、每个人的责任范围等问题展开讨论、进行决策,调动和增加每个人的决策参与性。

3.2 组织、个人压力应对策略

3.2.1 组织应对策略

(1)对成员进行工作压力知识的培训。

由人力资源部门专门人员负责选择培训资料或者教材,包括工作压力的产生、影响因素、作用过程、应对策略等内容的资料或教材,也可根据自己企业实际进行选择。培训可采用课堂讲授方式,利用企业内部网络资源成员自修模式,利用外部咨询机构培训方式等。专项培训有利于科技创新团队成员正确认识工作压力、科学掌握应对工作压力的基本方法。

(2)企业福利政策。

根据成员工作中中常见的困难将企业制定福利政策所面临的问题划分为:与工作相关的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事业发展问题以及成员经济困难问题等。企业可以建立心理咨询机构为成员提供调理思路、调节人际的服务;也可以制定诸如成员购房的无息贷款此类福利政策为成员的实际需要提供帮助,从而缓解不同问题造成的工作压力。

带薪休假政策建立和完善,则有利于提高员工工作热情,激发创新潜力。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可以依据制度调整、积攒和申请假期。企业还可依据运行情况照顾、奖励额外假期。有条件的企业也可以组织成员集体外出旅游或者其他休闲娱乐活动。优厚的福利政策不仅可以提高企业文化外在的社会感召力,而且可以加强企业内部成员凝聚力。

3.2.2 个人应对策略

(1)自信心的培养。

抵御工作压力并保持乐观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自信心。面对工作上的问题,即使有实力但缺乏自信心也容易陷入“不行了、做不到”的消极思想中,无形中增加了工作压力。培养积极自我需要健强的体魄为载体;积极的自我对话为模式;正确的自我认识为基础;合理的自我发掘为动力。在成功突破一次次挑战性工作中,逐步培养起自信心,并通过增强自信心大大缓解工作压力。

(2)时间管理。

许多工作压力是由于时间不够造成的。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是缓解工作压力的一种重要方法。有效管理时间就是要改变诸如犹豫不决、精力分散、遇事逃避、办事拖拉和完美主义等错误的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积极的时间管理包括把工作按轻重缓急进行分类处理,改变自己做事的偏好,对自己的工作任务制定完成期限等等。对工作采取ABC管理法可以有效利用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从而缓解工作时间紧张带来的工作压力。

(3)社交支持。

来自亲人、同事和朋友的社会支持,在人们心理上会产生强烈安全感和归属感,对增强人们的自信心,提高个人应对工作压力的能力产生巨大影响。与来自亲人朋友的支持相比,与同事和主管人员建立的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从而得到为自己提供客观分析及解决问题方法的工作同事或督导的社交支持能更有效地缓解科技创新团队的员工的工作压力。

(4)健康的生活方式。

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适度的锻炼,科学的放松技术都被证明对缓解工作压力有积极作用。例如:参与体育锻炼能够增加社交机会,强化自我意识、保持自我功能控制有效性。将体育锻炼中使用的正确呼吸方式运用到普通工作放松间歇环节,有利于减轻紧张感达到缓解工作压力的作用。对科技创新团队成员而言,参与体育锻炼对提高应对压力的能力和明确参与的动机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4 结论

由于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工作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创新性和自主性等特点,企业在科技创新团队管理中要科学合理应用压力管理理论,从企业层面做好员工工作本身和事业发展的压力管理。企业可以通过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参与企业决策意识,提高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工作的自主性,加强对员工工作压力知识的培训,为员工提供合理的心理咨询等方面来做好员工的压力管理,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企业活力和经济效益。对于科技创新团队的员工自身而言,也要积极学习压力管理理论,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努力增强自信心,做好合理的时间管理,通过社交或其它健康的生活方式来缓解工作中紧张的情绪和压力,从而使自己以饱满的精力和心态来面对工作。

参考文献

[1]薛家林.国外企业压力管理的走势[J].施工企业管理,2008,(10):79-80.

缓解压力的策略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 体育特长生 培养策略

为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国家开始对教育体制进行变革,但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多,青少年的人口基数不断增大,每年都有大批的青少年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为缓解这一压力,不断提高我国人民的素质,国家教育部也放宽了政策,鼓励各高校积极进行扩招工作。这在程度上的确缓解了高中生的升学压力,但随着艺考生的不断增多,竞争也显得越发激烈,每年参加艺考的体育特长生更是数不胜数。可对于高中来说,参加普招的学生显得比较受重视,这在一些高中就出现了体育特长生的培养问题。缓解升学压力,对每个考生和家庭都是令人心花怒放的一件事。创新体育特长生的培养策略,不仅关系到高中的升学率问题,还关系到国家高素质体育人才的培养问题。

一、 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培养现状

很多学生由于文化课成绩不好,又迫于升学压力,为了实现自己的大学梦,就选择了体育这门特长,但由于社会各界对高考的不同评价,以及家长和老师的观念影响,他们对艺考都没什么信心,觉得升学没什么希望,在心理上默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同时在很多高中,他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体育特长生的训练不是很重视,这就导致很多体育人才得不到科学合理的培养,前途被耽误。还有一部分高中,他们只重视体育特长生的技能训练,缺乏和学校的沟通,忽视了学生在文化课上的成绩,以至于每年都有很多学生专业课成绩达标,却因为文化课成绩太差而名落孙山,与自己理想中的大学失之交臂。体育特长生的教学现状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都与我国的素质教育的目标相背离,因此优化体育特长生的管理模式,为国家高素质体育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刻不容缓。

二、 体育特长生创新型培养策略的重要意义

我国人口基数越来越大,为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参加高考的人数也越来越多,每年各省考生都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高考悲剧每年都有发生。这种教育现状急需被改变。国家对教育体制进行了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的升学压力。但各个高中为国家输送高素质的体育人才的责任却没有被转移。一方面,各个高中对体育特长生的培养采用创新型的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学校升学率,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前景,从而提高学校知名度。另一方面,各个高中对体育特长生的培养采用创新型的培养模式还有利于培养体育特长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体育技能的同时也注重文化素质的培养,这就为各高校对这些体育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注重体育特长生的培养也是缓解他们升学压力的另一重要方式。

三、 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创新型培养策略的实施

1、 提高体育训练的积极性,明确培养目标

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逐渐跻身世界大国的行列,同时我国的体育事业也在世界各大赛场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更好地发展我国的体育事业,学校在对体育人才进行培养时必须明确培养目标。教师应当打破传统的体育训练模式,采用人性化的训练模式,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体育特长生训练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加各项体能训练,对个人体质和目标做出仔细剖析,然后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使体育特长生对自己的所选的体育项目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就能提高训练效率和教师的训练质量。

2、 为体育特长生提供优越的训练环境

体育特长生都属于艺考生,一般而言,高中都比较重视参加普通类高考的学生。因此为了优化创新型的培养策略,学校必须加大投资力度,为这些体育特长生打造一个优越的训练环境,如完善体育设施并定期对这些设施进行维修保养,以确保无任何安全隐患,保证体育特长生在训练时的安全,还有建设室内体育馆,这样就可以忽略天气、气候等原因,确保各项体育训练的如期进行。同时这些体育特长生需要兼顾体育训练和文化课的学习,又要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所以教师应该积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确保他们能有一个愉悦的心情去合理安排体育训练与文化课,然后信心满满地迎接高考的来临,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3、 提高体育特长生的综合素质

按照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现状,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的体育人才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就要求学校在对体育特长生进行培养时,要注重他们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如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业,在进行按时的体育训练时,兼顾好文化课的学习,不至于出现因文化课没通过或者专业课没通过而造成的高考落榜情况,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减少遗憾的发生。教师还应注重他们的职业道德教育,为这些学生进军国家队打下基础。同时体育特长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生进入高校以后的发展,他们优秀的综合素质会为他们自身体育事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在体育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通过以上分析,高中体育特长生的教学现状中虽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但随着我国对人才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素质教育的理念会不断深入人心,高中对体育特长生的培养模式会发生转变,他们会采用创新型的培养模式,坚持以人为本的训练原则,明确培养目标,提高体育特长生的训练积极性,让他们热爱自己所选的体育项目,同时加大资金的投入力度,为体育特长生提供优越的体育训练环境,引导他们平衡体育训练和文化知识的学习,综合提高体育特长生的竞技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注重职业道德教育,打造国家建设体育事业所需要的高素质体育人才,在世界各大赛场上为国家赢得荣誉,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参考文献

[1]黄小根.高中体育特长生的培养[J].知识窗(教师版)

缓解压力的策略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上海城市交通政策以交通供给和交通需求为主,对当前乃至未来的分析和预测表明,这不足以疏解上海的交通拥堵,还应该把空间结构优化作为重要政策加以实施。最后从多中心策略和就业一居住均衡策略的角度提出了优化上海城市交通政策的思路。

“两个中心”国家战略的确定,为上海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城市提供了新的动力。但同时也要看到,上海还存在着一些软肋制约着上海的国际化进程,如城市交通拥堵。尽管上海各界为疏解交通作了大量的努力,但交通拥堵加剧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上海市民当前感受最深最大的民生问题之一。疏解上海交通必须打破“以交通论交通”的传统思维,从优化交通政策着手,寻找新的解决思路。

1城市交通政策分类与世界大城市交通政策经验总结

城市交通拥堵根源于交通供给与交通需求的不平衡,即道路交通供给满足不了交通需求。因此从理论上讲,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基本政策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交通供给增长和完善政策,通过道路和交通设施的增加及完善来满足交通需求;(2)交通需求引导和控制政策,通过鼓励交通需求转向大容量的公共交通,并对个体机动交通(主要是小汽车)的使用和拥有采取控制和引导,达到更高效率地利用交通供给设施的目的;(3)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政策,通过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引导交通需求与供给的区位变动,从而对城市交通流量进行更合理的分配。

对伦敦、巴黎、东京、纽约、新加坡和香港等世界大城市的交通发展的规律表明,世界大城市在解决交通问题的过程中都积极地运用交通供给、交通需求和空间结构优化三类政策。世界大城市不仅建成了较完善的道路网络系统,而且无一例外地采取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包括建设轨道交通,倡导公交优先,同时对小汽车的拥有和使用进行调控,等等。在空间政策方面,世界大城市都趋向于通过卫星城或新城的建设,疏解集聚的城市人口、产业和功能,借以缓解中心城的交通拥挤。从世界大城市的交通实践效果来看,三种政策各自都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世界大城市之所以综合运用三种策略是因为它们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的。世界大城市通过几种策略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来更好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这对于我国大城市的交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2对上海当前城市交通政策的评价

2.1上海城市交通政策现状

目前上海市所实施的交通政策,以交通供给政策和交通需求政策为主,空间政策力度非常有限。

自1990年代以来,上海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交通供给,由于投资力度加大,交通设施供给水平得到了显著地提高。2006.年全市道路通行能力达到1521万h。2006年底,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1 km,车站总计95座,居全国前列。但由于道路框架基本定型,道路供给量增速趋缓,道路里程年均增长率由12%(1996~2000年)变为5%(2000—2004年)。

交通需求政策可以分为公共交通优先和个体机动车控制两类具体策略。上海积极倡导公共交通优先,包括增加公交车辆和线路、设立公交专用线、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完善公交基础设施等。但是由于缺少其他相关措施的配套,公交优先的政策效果并不明显,公交运行在准时性、便捷性等方面差强人意,居民对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不满意率仍然很高。上海市中心城的公共交通出行比重达到36%,与伦敦的72%、东京的87%、香港的90%相比,还明显偏低。在个体机动车控制方面,上海从1986年开始以私家车牌照拍卖来控制小汽车的保有量,这一政策的实施虽然饱受争议,但在限制私车数量的增长和缓解城市通压力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空间策略方面,上海力图改变典型的单中心结构,以降低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事实上,早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编制的大上海都市计划中就已经主张在城市周边建立卫星城镇,以实现人口的“有机疏散”。之后各轮城市总体规划都对卫星城建设提出了改进措施。在《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中,提出“多轴、多层、多核”的市域空间格局和11个新城的建设主张。上海“十一五”规划提出了“1966”城镇体系,拟建设9个新城,来打破单中心格局。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无论是卫星城还是后来的新城都没有形成较大的规模,并没有对中心城交通疏解发挥较好的作用。

2.2上海城市交通政策的效果评价和预测

无论是分析现状还是预测未来,上海当前以交通供给和交通需求为主的交通政策越来越难以缓解上海的交通拥堵问题。

由2006年上海市中心城区交通运行状况评估分析来看,上海市中心道路通行能力2006年比2005年提高5%,交通需求同比增长10%,交通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从未来趋势来看,上海中心城区建设格局与道路网络基本成型,交通供给增加能力非常有限,但上海交通需求增加潜力巨大,因而单凭增加交通供给来缓解上海的交通拥堵显然是不现实的。事实上当斯定律早已指明这一道理:新建的道路设施会诱发新的交通量,而交通需求总是倾向于超过交通供给。

从上海交通需求政策(包括公交优先和小汽车牌照拍卖)实施效果来看,公共交通出行比重上升缓慢,而个体机动交通比重(包括小客车和摩托车)增长迅速,1995—2004年间,公共交通出行比重仅上升了3.7个百分点,而个体机动交通方式比重则从7.9%提高到16.5%。预测未来,前景并不乐观。首先,受限于当前和未来的地面道路供给量,在个体交通没有得到很好控制之前,地面公共交通优先存在客观限制。其次,轨道交通受建设周期长以及服务半径限制,其作用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不可高估,即使是轨道交通网密集的伦敦这样的发达国家大城市,交通拥挤问题依然严峻。再次,比照发达国家大城市,上海目前的私人汽车拥有率还很低,还有巨大的上升空间。如果对小汽车的拥有和使用实行严格控制,不仅与汽车产业发展目标有矛盾,更重要地是会引起汽车消费者的抵触,在实践中产生种种冲突。当前国内众多特大城市中只有上海顶着重重压力实施了私家车控制。改变私家车消费观念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长期艰难的宣传引导,而其中的时间成本是特大城市的交通所不能承受的。

综上分析,交通供给政策和交通需求政策的效果不足以从根本上缓解上海的城市交通拥堵,还必须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角度出发,探索交通疏解的空间政策。事实上,上海当前的城市空间结构已成为制约上海交通效率提高的瓶颈。

2.3上海空间结构对城市交通效率提高的制约

城市土地利用是城市交通产生的根源,而反映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属性的城市空间结构则决定了交通流向乃至交通量。从上海当前的城市空间结构来看,单中心的格局与就业一居住空间配置失衡是交通拥堵加剧的重要原因。首先,上海的城市空间都属于典型的单中心结构,城市空间发展沿建成区边缘向外摊大饼扩展,或沿主干道(或河流)延伸成带型结构,人口和城市经济活动高密度布局,人口和交通需求过度集中于中心城区,从而加剧了交通拥挤。其次,上海原本相对均衡的就业一居住空间配置正被逐渐分化的就业主导区和居住主导区所替代,职住分离现象凸现,具体表现为,核心区和紧邻区以服务业就业为主导功能,多数区和近郊区以居住功能占主导,市域北部远郊区又是以制造业就业为主要性质,而南部远郊区则是居住为主导功能。交通层面上的后果是,跨区交通出行增加,平均出行时距和距离上升。

3上海城市交通政策的优化建议

3.1交通供给政策以完善交通系统和道路网为重点

上海交通供给政策应从单一追求供给增加向优化供给结构转变。通过城市和交通的合理规划与管理,在增加城市道路的长度和面积的同时,完善城市道路网络系统和交通设施,配备高新技术手段,高效利用有限的道路及土地资源,尽可能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3.2切实落实公交优先政策,完善小汽车控制政策

很多世界大城市公交分担率高达60%以上,上海公交比照上升空间很大,关键是落实相关的公交优先政策。另外,除了通过拍卖车牌控制小汽车的拥有量增长之外,还可以运用小汽车使用限制策略,如通过提高汽油税、道路通行费和停车位的价格,或者在市中心拥堵区采用电子计费系统分地段和时段收取“拥堵费”等措施提高小汽车使用成本,以此来控制小汽车的使用强度,达到缓解交通压力的效果。

3.3强化空间结构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