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露天煤矿工程施工方案

露天煤矿工程施工方案

露天煤矿工程施工方案

露天煤矿工程施工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露天煤矿;工业场地;选址

中图分类号:TD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6-01-01

一、前言

露天煤矿工业场地选择,要考虑露天矿开采工艺、运输系统、辅助企业和设施的布置要求,协调一致,便于生产联系和指挥。尽量靠近开采坑的总出入口,并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当露天煤矿内分期开采时,根据其生产规模的大小及相距远近等,可分别设置或集中设置工业场地。可集中设置的工业场地,选择在矿区的位置比较适中,交通便捷,同时兼顾到其它开采坑,要照顾到其它地面设施的场址选择,协调其布置,并尽可能联合、集中。

二、工程概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东煤田西黑山矿区将军戈壁一号露天煤矿隶属于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项目位于奇台县城北东方向直线距离85km处,行政区划属奇台县管辖。露天煤矿设计生产能力为一期4.00Mt/a,终期20.00Mt/a,属于大型露天煤矿。

本矿工业场地内建有地面生产系统及同等规模选煤厂,所产煤炭主要为优质的动力煤,大部分产品煤通过皮带走廊运往位于本矿工业场地附近的二号露天矿配套电厂,就地转化。剩余产品煤利用二号露天矿铁路专用线外运。二号露天矿配套电厂坑口型电厂,该电厂东距本项目矿田约5km。

三、选址方案

根据地质地形条件及露天矿范围分析,本矿首采区位于矿田西北部,二采区位于首采区南侧。达产时的采掘场位于首采区北部,设计外排土场位于首采区的东北约260m。工业场地选择结合矿田煤层赋存条件、首采区与排土场位置、外部运输条件及工业场地选择原则等,提出以下两个方案:

方案一:(西北部方案)

工业场地选择在矿田的西北角,南距采掘场200m。该址具有地形较为平坦,坡度适中,距采掘场、排土场、天池能源二号露天矿工业场地及二号露天矿铁路装车站较近。

根据本方案场址的地形情况及结合地面生产工艺的要求,工业场地内设施根据其功能主要分为行政福利区、修理及组装区、仓库区、给排水设施区、加油区、矿坑水处理及加水站、变电所、采暖供热区、生产系统及外包单位驻地等10个区:

(1)行政福利区:基本布置在工业场地东北部。主要由矿办公楼、食堂、浴室、单身宿舍、中心广场及正大门等设施组成,建筑群体采用街式布置。本区为矿山行政管理和生产指挥中心,是煤矿对外联系的窗口和职工上下班必经之地,正大门北开,与场外公路相接。

(2)修理及组装区:基本布置在工业场地中部。主要由车库、综合维修间、组装场及卡车-工程机械维修保养车间等建(构)筑物组成。本区主要承担露天矿工程机械的组装、维修保养及车辆的停放。

(3)仓库区:基本布置在工业场地中部偏北,修理及组装区北侧。主要由综合器材库、设备备件库及露天堆场等组成。本区主要储存露天矿所需的设备、备件及大宗材料。

(4)给排水设施区:基本布置在行政福利区的西侧和西北侧。主要由清水池、给水泵房、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贮存池及予曝调节池等设施组成。

(5)加油区:由加油区、储油区组成,布置在修理及组装区东侧,靠近露天矿主干道路。

(6)矿坑水处理及加水站:布置在加油区的南侧。

(7)变电所:本矿110kV变电所布置在工业场地最南端偏西侧,变电所的位置便于进出线路,且距离采掘场较近。

(8)生产系统:露天矿地面生产系统及选煤厂布置在工业场地西侧。

(9)采暖供热区:布置在生产系统原煤仓南侧,便于机械化上煤。

(10)外包单位驻地:布置在矿坑水处理及加水站西侧。

方案二:(东北部方案)

工业场地选择在矿田的北部偏东,西南距采掘场4.5km,西距本矿排土场、二号露天矿工业场地分别为1.3km和5.4km。工业场地内设施同方案一。

四、工业场地选址方案优缺点分析

本矿场地选址推荐的两方案的位置关系、外部条件及场地现状各有不同,对场地选择进行比较,如下:

4.1方案优缺点比较

(1)方案一

场地位置:矿田的西北角,南距采掘场200m;

场地现状:场地较为平坦开阔,总体地势为西高东低,原地面标高在+548.00m左右,大部分场地自然地形坡度约为1%左右;用地性质为未利用土地,设施新建。

外部条件:供水长约20km,供水点标高约+519m,工业场地标高在+550m左右;两条供电线路分别长约15km和5km。距自备电厂约5km,距铁路装车站约4km。

优点:1)生产区距的二号露天矿及二号露天矿规划的铁路装车站相对较近,输煤皮带走廊相对较短,有利于煤炭外运,投资较少;2)供水、供电线路相对较短,扬水所用电耗较小;3)距自备电厂、铁路装车站的距离较短,带式输送机走廊较短;4)工业场地位于在“天池能源将军戈壁一号露天矿矿权”范围内,属于奇台县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北部煤炭开采区范围内。

缺点:场地位于排土场和二号露天矿生产系统之间,东西向发展空间受限。

(2)方案二

场地位置:矿田的北部偏东,西南距采掘场东北4.5km处,西黑山矿区总体规划中推荐的场址方案)。

场地现状:场地较为平坦开阔,总体地势为南高北低,原地面标高在+565.00m左右,大部分场地自然地形坡度约为2%左右;用地性质为未利用土地,设施新建。

外部条件:供水总长约32km,供水点标高约+519m,工业场地标高在+560m左右;两条供电线路分别长约27km和17km;距自备电厂约17km,距铁路装车站约16km。

优点:该址发展空间受周边设施的影响较小。

缺点:1)生产区距用户相对较远,煤炭内、外部运输距离较长,投资及运行成本较高;2)供水、供电线路相对较长,扬水所用电耗较高;3)工业场地位于排土场的下风向,对工业场地有一定影响;4)工业场地位于在“天池能源将军戈壁一号露天矿矿权”范围外,不在奇台县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北部煤炭开采区范围内。

4.2 选址方案的确定

两方案占地面积、机修设备相同、场地条件及工程地质条件等均基本相同。结合方案位置通过技术比较以确定最佳方案,经比较,方案一基本避免了方案二的缺点,具有距用户、采掘场出车沟及各采区较近,运输便捷,联系方便,利于生产以及供水、供电线路相对较短等显著优点。推荐方案一为本矿工业场地选址方案。

根据《新疆昌吉州奇台县城市总体规划》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和城乡统筹空间结构规划,本项目位于准东产业发展带和东部产业发展轴中部,准东煤炭采矿区东中部。项目开发建设符合产业空间布局,有利于形成“一带四轴共串联,三区多园同发展”有机联系的产业空间布局结构,有利于实现准东产业带将军庙服务区的工贸型职能。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新疆昌吉州奇台县城市总体规划》的产业规划和空间规划,对城乡空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五、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准东西黑山矿区将军戈壁一号露天煤矿工业场地项目用地选址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推荐选址方案为矿田的西北角。该场址完全符合煤矿的开采生产要求,工业场地外部条件:道路、电力、供水水源、建材、土地征用等都已具备,并且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能保证煤炭资源的均衡发展,对资源的科学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新疆昌吉州奇台县县城总体规划》。(2010-2030)

[2]新疆煤炭设计院。《新疆自治区准东西黑山矿区将军戈壁一号露天煤矿可行性研究报告》

露天煤矿工程施工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字]露天矿 边坡支护 加固

[中图分类号] TV554+.13[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4-273-2

0引言

露天开采作业改变了原岩应力场和地下水流动条件,使岩体由三向受力变为两向受力状态,降低了岩体的整体强度,增大了其变形性能,加之暴露的岩体孔隙,为地表和地下水的渗入和流动进一步创造了条件,不利于维持边坡的稳定。在新应力场、岩石风化、地下水,以及采场爆破震动等因素的影响下,边坡岩体朝临空面方向产生形变和位移,并逐渐发展直至岩体产生剪切滑移、拉剪破坏等[1]。

常见的矿山破坏类型主要有平面破坏、楔体破坏、圆弧形破坏和倾倒破坏[2-3]。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大中型露天矿山的不稳定边坡或具有潜在滑坡危险的边坡占露天边坡总量的15-20%,个别矿山高达30%[4]。而露天矿山目前采用的边坡加固支护方法有挡墙、抗滑桩、锚杆索、爆破、疏导地下水等方法。随着矿山开采规模和深度的增大,矿山边坡滑坡问题日益突出,成为矿山工作者和科研人员亟待解决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以汾西正晖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昌元煤矿为例,根据地质条件分析滑坡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1研究区域概况

1.1昌元矿井概况

汾西正晖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昌元煤矿井田(以下简称井田)位于宁武县城西南方向60km。井田地理坐标:北纬38°36′59″-38°39′55″,东经111°55′03″-111°58′22″。

井田呈一不规则多边形,面积8.3859km2。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共含煤4层及煤线,自上而下编号为2、3、4、5号。其中2、3、5号煤层为可采煤层,2号煤层厚2.97-3.87m,平均3.6m, 3号煤层2.85-4.0425m,平均3.26m,为可采煤层,4号煤层0-1.21m,平均0.65m,为局部可采煤层,5号煤层厚度10.25-11.01m,平均厚10.72m,太原组煤层总厚18.23m,地层平均厚度为85.50m,含煤系数18.41%。

1.2 矿井地质水文形势分析

本井田地处山西隆起之中北部,吕梁断窿之北东部,宁静断陷盆地之北西边缘,区域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太古界五台群、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和中生界二叠系、三叠系及部分侏罗系。地层呈NE—SW向展布。

区内构造以褶皱构造为主,北东向褶皱构造(春景洼—马仑背斜和盘道梁—化北屯向斜)为主体构造,控制着区内地层、煤层的分布,北西向褶皱仅见春景洼—麻地沟向斜。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大的断裂构造有东寨—春景洼逆推断层,此外见有数条小的断裂构造。区内岩浆活动微弱,仅在西南部见吕梁期侵入岩体—马仑岩体。区内主要矿产有煤、铝土矿、耐火粘土、石灰岩等。

地表水系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流向自北向南。井田内无常年流水性河流,发育的冲沟均为季节性排水通道,平时干涸,雨季沟谷有水汇集流出注入井田东南汾河。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0m3/h,最大涌水量为20m3/h。由于奥灰水位标高为1687.37m,高于目前的开采水平,矿井属于带压开采。水文地质属复杂型,必须做好矿井防治水工作,掌握动态,做好水文地质预探工作

2昌元煤矿边坡滑坡影响因素分析

边坡的岩石性质、构造状况、地表水和地下水特征、边坡角是影响边坡稳定的关键因素。

2.1 岩石性质

根据巷道及钻孔揭露情况分别叙述如下:

2号煤层:赋存于太原组顶部,距K2砂岩0-10m,煤层厚度2.97-3.87m,平均3.6m,含0-6层夹矸,结构简单-复杂,其老顶为K2砂岩,直接顶板为砂质泥岩,底板岩性为泥岩。

3号煤层: 位于太原组中部,上距2号煤层26.85-38.65m,平均32.91m,厚度2.85—4.0425m,平均厚3.26m,煤层结构简单,不含夹矸。顶板岩性为粉砂岩,底板岩性为粉砂岩。

5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上距3号煤层19.66-30.11m,平均23.27m,煤层厚度10.2525—11.0175m,平均厚10.72m,含1-6层夹矸,夹矸单层厚度0.07-0.30m,为结构中等、层位、厚度稳定的全区可采特厚

顶板管理方法为自然垮落法,煤层开采后直接顶板滞后能垮落,基本能填满采空区,底板较为平整。

2.2 构造因素

井田地处宁武煤田宁静向斜西翼的西北部,盘道梁-化北屯向斜北西翼的南部,故受区域性构造的影响,井田内地层呈单斜产出,地层展布方向与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井田内地层呈NE向展布,倾向SE,地层倾角30°-40°,井田内断层不发育,未见岩浆岩侵入体。

综上所述,本井田地质构造简单

2.3 地表水和地下水

通常地表水和地下水对边坡的危害方式主要有三种形式,即静水压力作用、动水压力和软化作用。在昌元煤矿表现形式为:

(1) 静水压力作用:在雨季时,地表水就会涌入边坡地层裂隙中,在垂直裂缝中产生对潜在滑坡体的水平压力,在潜在滑坡体的滑动面上,地下水将产生浮托力。使岩体滑动力增大,摩擦阻力减少,降低了滑动面岩体的抗剪强度,边坡的稳定性降低,诱使其发生滑动。

(2) 动水压力的作用:昌元露天矿边坡开挖形成临空面后,在水动力作用下,地下水夹带大量的中砂、细砂流出,受流动水压力的冲刷作用进一步破坏了岩体的完整性,使表土层边坡角度变大、垮塌,裂缝不断向边坡外侧移动,使岩体的凝聚力和摩擦力减小,降低了边坡的稳定性。

(3) 水的软化作用:当地下水渗入软弱结构面后,岩层会因含水量的增加被软化,凝聚力降低,软弱结构面的总体抗剪强调降低,也就降低了边坡的稳定性。

3边坡滑坡治理方法选择

露天矿边坡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治理之前必须查清边坡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边坡可能的破坏模式及评价边坡的稳定性外,还要遵循露天矿开采特点的治理原则,采取与生产工艺特点相结合的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治理方案。

在保持边坡整体稳定的前提下,为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采取必要的加固和防护措施,确保边坡在采矿期限内的安全。针对本边坡设计的特殊性,结合边坡的实际情况采取以下措施。

3.1加强疏干水的管理,控制水压的变化

地下水是引起滑坡的主要原因,所以昌元露天煤矿滑坡治理主要是对治理地下水的治理。治理边坡中地下水有 3 种主要的方法:做防水帷幕、竖井疏干和巷道疏干。通过经济比较,在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竖井疏干方案在 10 年之内费用低于帷幕方案和巷道疏干方案。针对边坡现状以及地下水特征,施工了疏干井疏排地下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边坡的稳定性。

加强边坡渗出的水的管理,使其流入防渗水沟内,有序的流入矿积水坑内,防止对泥岩的浸泡,降低泥岩的强度。

3.2加强边坡安全参数管理,适时控制边坡角

根据边坡特点对局部边坡采取放缓帮坡角的措施缓减边坡变形的速度,减少治理的费用,保持边坡的稳定。在边坡的服务年限内,对于变形过程中即将失稳破坏的边坡而言,一般是不处理而躲避,但是对于重要部位,就必须深入研究边坡变形治理控制措施,缓减边坡变形的速度,使其不影响露天矿的正常发展,满足边坡服务年限,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对本矿边坡而言原设计的36°边坡改成采用消坡成30°的边坡角,加上疏干降压等措施保持边坡的稳定。

3.3加强工艺优化研究,协调开采顺序

在采矿工艺选择、采区布置、工作线推进方向、采空区利用等都应与边坡工程管理结合起来,协调发展。尤其是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不好的地区,这一点就更为重要。对于昌元露天矿边坡的特殊性为保持边坡稳定,适当放缓边坡角,但到具备内排条件时应把非工作帮边坡加陡,最大限度的采出煤炭,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这就要求采矿统一协调,利用单斗卡车工艺的灵活性,缩短工作线、快速剥离、快速采煤、快速内排,重点压住坡角,尽量缩短边坡极限位置的暴露时间,这样当各种不稳定因素尚未促成滑动之前就已经回填了。

3.4加强边坡大变形监测

及时掌握边坡动态变化为掌握边坡的动态变化发展过程,预防边坡的大变形破坏甚至滑坡事故发生,对边坡进行地表岩移和深部位移的监测,以查明滑动性质、滑坡规模,准确预报滑坡变形等情况,为边坡稳定型分析治理提供基础资料。

4结语

上述分析和评价表明:昌元煤矿边坡岩石抗压强度小,遇水形成软弱层,减小了摩擦力,而露天矿的设计边坡角又较大,边坡的稳定系数较小,开挖之后应力释放,致使边坡垮落,发生滑坡。特别是边坡岩土强度低、地下水位高、稳定性差,降低边坡中的地下水是提高边坡稳定性的最好方法。

边坡的稳定性与露天矿的安全生产紧密相关,要求人们去探讨不稳定边坡加固后边坡内部的应力变化规律,研究边坡滑坡机理, 评价加固支护效果,探明加固结构物与岩体之间的互相作用原理。今后必须大力开展边坡加固效果的研究工作,提高边坡的强度同时要基于安全生产和减低生产成本,经济效益最大的原则下,进一步加强工艺研究和边坡管理,采取经济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边坡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姚颖康,周传波,郭廖武,等.深凹露天矿山岩质高陡边坡稳定性预测[J].金属矿山,2008(3):42-45.

[2] 蔡美峰.岩石力学与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露天煤矿工程施工方案范文第3篇

1.1治理目标

矿区位于活鸡兔煤矿边角位置。由于采空区的存在,造成地面裂缝、地面塌陷、残留煤自燃、地下巷道积水,释放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形成地下污染水体等地质灾害。为了彻底解决采空区带来的一系列地质灾害问题,贯彻政府有关能源开采的方针政策,使区内经济持续、稳定、和谐发展,在治理采空区时回收部分残煤,抵补治理费用,同时剩余的资金可以改善当地村民的基础设施,提高生活质量。本次采空区塌陷地质灾害治理方案本着“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原则,其治理目标就是消除地下采空区,回收残煤,避免残煤在地下继续自燃、裂缝漏水、塌陷等灾害的产生,复土造田,保护环境,恢复生态环境。

1.2综合治理原则

综合治理以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环境为出发点,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遵守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要求的同时,根据综合治理工程建设特点,提出以下应遵循的原则。

(1)综合治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2)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原则。

(3)生态优先原则。

(4)与主体工程相衔接的原则。

(5)坚持经济可行的原则。

(6)有序实施原则。

2矿区地质环境治理方法

2.1治理方法的确定

根据区域地形地貌,塌陷区分布特征、煤层埋藏特征以及开采现状,设计可采用3个治理方案,分别为钻探注灌法方案、充填裂缝法方案及露天剥挖治理方案。方案一:“钻探灌注”水泥砂浆或粉煤灰砂浆的治理方案在治理区域采用地面水泥砂浆或粉煤灰砂浆注浆法充填采空区、隔离井下火区。地面采用深孔钻机向采空区打钴孔,采用水泥砂浆或粉煤灰砂浆注浆充填,填实灭火隔离区下部采空区,阻止火区自燃蔓延,消除自燃造成的安全隐患。根据充填所需砂源和井下采空区位置,在地面设移动式充填站。该系统特点是将大量的充填材料,利用水力沿管路输送到治理区的采空区。方案二:采用“充填裂缝”法治理区地貌类型大体分为沟壑型、丘陵型及川地型3种地貌类型。对于因井工开采引起的地表沉降、移动、裂缝破坏等现象,依不同的类型分别采用自然恢复、种草及复土等措施。本区由于松散层厚度较薄、地表为丘陵,对采煤引起的塌陷坑及裂缝应采用机械、人工法推高填低,并尽可能地利用电厂粉煤灰充填塌陷坑及裂缝,以达到利于种草植树之目的。此方法需长期重复实施。方案三:对塌陷区残留煤层露天剥挖治理方案采空区内煤层覆盖层较薄,露天剥挖方案就是在采空区范围内自上而下分台阶开挖,露出采空区残留的煤炭后,挖除残留的煤炭,后期用黄土覆盖煤层露头,用开挖的剥离物回填采空区。最后回填开挖坑,平整及再覆盖黄土,并绿化复垦。由于塌陷裂缝区裂隙发育,采用钻探注浆法灭火难度较大,成本较高,只能采用自燃煤层挖除法进行灭火。

2.2治理方法对比

根据活鸡兔煤矿矿区的实际情况,方案一虽然可以治理,但投资大,全部采用本方案企业无法承担,没有产出,没有经济效益,且采空区上部的土地仍然没有得到治理。由于治理区内没有沙源,需另行寻找沙源地,这样虽然治理了老采空区,但又会形成新的生态环境问题。方案二,在下部已无自燃煤层或潜在的自燃煤层时,本方案投资少,见效快,若有自燃煤层或潜在的自燃煤层,如果只采用本方案是不能根治的,随着时间的延续,丨日的塌陷区填平了,新的塌陷区又出现,因而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方案。而方案三不需要国家投资,利用回收的残煤价值,补偿灭火施工费用,略有盈余,且治理彻底,覆土造田效果好。显而易见,设计建议根据情况不同采用不同方案,对有残留煤炭资源且煤层正在自燃区采用露天剥挖的方式进行采空区及灭火治理,是最合理的方法。剥挖方法的特点是采空区治理效果彻底,但施工工艺较复杂,前期投资大,适用于采空区距地表近、开挖深度不大、四周有临时堆放剥离物场地的采空区。此种方法可回收部分煤炭资源,以抵补项目投资。矿区采空塌陷区及煤层自燃区特别适宜于利用剥挖的治理方式,其覆存的有利条件有以下几方面。

(1)煤层厚度大、覆盖层薄。2_2煤层在本煤矿内埋藏深15,37?57.27m。煤层平均厚度约4.65m,煤层厚度变化不大,覆盖层薄,规律性明显,结构简单,含一层夹矸,夹矸岩性以泥岩为主,属稳定型煤层。原有的采煤方式落后,小煤矿采用“房柱式”开采,并且开采时间短,煤炭回采率低,可回收的资源量大。

(2)生产剥采比小《在治理塌陷区内,残留煤的平均剥采比约6.0m3/t,剥采比小于10m3/t,也符合国家有关的露采煤炭技术开采条件。

(3)具备外排的条件。在南侧为山坡地形,东南高,西北低,是初始临时外排的良好外排弃场。

(4)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本区主要含水层有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孔隙潜水含水层;侏罗系延安组砂岩裂隙潜水和承压含水层,由于煤炭,现已无水。

(5)工程地质条件好。矿区位于鄂尔多斯台向斜东翼陕北斜坡上,矿区基本构造形态为北西倾斜的单斜构造,产状较平缓,倾角在1°左右,区内未见大的断裂及褶曲构造,工程地质条件好。

2.3治理主要工序

地表塌陷的主要原因是:煤矿的采空区及火烧区的存在如果只单纯填平塌陷区是不能根治的,随着时间的延续,丨日的塌陷区填平了,新的塌陷区又出现,长期重复作业。根本治理方法只能是通过把采空区上部的覆盖层全部挖出,重新回填、压实。为达到根本治理的目标,防止残留边角煤自燃,实行“分层剥离、交错回填”的办法,在把采空区上部的覆盖层全部挖出,重新回填、压实的过程中,要清理出残留的边角煤。这样才能彻底避免地表塌陷和残留煤在地下自燃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具体方法可归纳出如下步骤。清除表土一剥挖煤层上的岩石一采出残煤一岩石回填一平整压实一表土回填一复垦一生态恢复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消除表土:就是在开始治理初期,先将治理区地表以下5m的表土取出,单独堆放以备将来复垦时使用。剥挖煤层上的岩石:表土清除以后,剥挖至煤层上部岩石,剥挖初期选好临时外排土场推放,后实现回填。采出残煤:煤层上部岩石挖走以后,收集残余煤柱,运往临时煤场堆放。岩石回填:残余煤量收集完成以后,将最先剥离的岩石回填,平整,压实,使用推土机与压路机共同作业,防止沉降与水土流失。表土回填:岩石回填结束以后,将移走的表土重新均匀平铺在原地表,表土厚度约500cm,以备日后复垦。复垦、绿化:表土回填以后,在回填范围内修筑水渠、堤坝、道路,为复垦做好准备,对其进行种草绿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基本恢复后,山水林田路统一规划,建设日光温室、蔬菜大棚、苗圃、农田,并为治理区农民提供宅基地,建设住宅和公共活动设施。

3治理效果

露天煤矿工程施工方案范文第4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全国、全省、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落实2009年“安全生产年”的工作要求,促进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工作,以降低事故,遏制重特大事故为目标,以非煤矿山开展“三推行、二强化、一整治”为专项工作,逐步向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发展,突出重点,治理隐患,努力促进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稳定好转,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安全发展”指导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认真落实两个主体责任,紧紧围绕“治乱、治散、治差”的工作要求,以隐患排查治理为重点,标准化建设为目标,强化行政执法为手段,进一步深化非煤矿山安全整治工作,不断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管理,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减少事故总量和死亡人员,坚决遏制重大事故的发生,推动我县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

二、整治目标

(一)严厉打击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行为,努力建立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法治秩序。

(二)全面排查非煤矿山违法违规生产行为,针对查出的问题,落实整改责任和整改措施,抓好整治工作,消除隐患。

(三)依法取缔和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非煤矿山。

(四)建立非煤矿山安全专项长效机制。

三、整治重点

以强化安全生产基础为前提,改善安全条件为立足点,有效防范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目标。地下矿山重点整治通风管理、顶板边帮等二大关键环节,露天矿山重点消除一面坡和伞檐开采,消除高陡边坡,杜绝违规爆破。

(一)露天矿山

1、有开采设计,并按设计要求开采;

2、强制实行自上而下分台阶(分层)开采,严禁高陡边坡、一面坡和伞檐违规开采;

3、除规模很小、台阶不高的露天矿山外,强制推广使用中深孔控制爆破。杜绝掏底崩落、扩壶爆破等违规爆破作业,实施中深孔爆破技术开采的,矿山分层高度不得超过20米,安全平台不少于4米,分层凿岩平台宽度不得小于4米,最终边坡角最大不得超过70度;我县除昌裕糖业公司回良采石场、谢光伟采石场外全部采石场必须实施中深孔爆破技术;

4、推广液压锤二次破碎,机械化铲装作业,严禁高陡边坡和浮石下冒险作业;

5、爆破作业必须符合规程要求,爆破物品管理必须符合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爆破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合格后才能从事爆破作业;

6、加强边坡稳定性监测,对有变形和滑动迹象的,采取有效措施,治理隐患;每次爆破后,必须认真清理浮石方能组织生产;

7、对2009年安全生产许可证到期的小型露天矿山,没有按要求进行开采设计,又不推行中深孔爆破技术的,一律不予换发许可证;对发生一般死亡事故的露天矿山,必须及时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责令其进行技术改造,采用中深孔爆破技术开采。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不进行技术改造且发生死亡事故的小型露天采石场,要吊销其安全生产许可证,依法实施关闭。

8、露天取土场(砖厂)要采用机械取土作业,原则上不采用爆破作业,并按照《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暂行规定》规定形成自上而下台阶式开采。

(二)地下矿山(通风系统)

1、强制推行机械通风。建立完善机械通风系统,制定通风管理制度,保证机械通风系统正常使用;

2、配备通风检测仪器。所有地下矿山必须配备风机性能检测仪器和通风检测仪器,矿山主要用风工作面必须配备风质、风速检测仪器;

3、建立完整的测风测尘制度。所有用风工作面、爆破点及其周边巷道的风质、风量、风速按规程要求检测并应符合安全要求;

4、所有存在粉尘危害的地下矿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抑尘降尘;

5、每个矿井都要建立专项台帐,详细记录每天风机运行情况和每次通风检测情况。

(三)顶板管理

1、制定和落实顶板管理制度,建立重点采掘工作面和采空区的顶板边帮管理制度,并做好原始记录;

2、爆破面及其周边顶板边帮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3、工程地质复杂、有地压活动的矿山要做好地压管理和监测;

4、顶板不稳固的采场要及时采取监控手段和处理措施,顶板破碎的要做支护;

5、加强采空区管理。制定和落实采空区管理制度和处理方案。

四、整治方法

(一)安排部署。为做好我县非煤矿山专项整治工作,成立××县非煤矿山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杨明祥(县安监局局长)

成员:王立斋晋崇荣陈学才

(二)制定××县非煤矿山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工作的重点是采石场、石膏厂、金矿、铅锌矿山,并在四月初召开全县非煤矿山法人会议进行安排部署。

(三)企业开展自查。各非煤矿山企业要依据法规、规程和标准对专项整治的重点内容逐条进行全面彻底自查,并将自查情况报县安监局。对查出的问题,企业要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治理资金、期限和责任人,上报时间为5月30日。

(四)县安监局要对重点企业进行重点检查,督促企业制定整治方案,监督企业进行整治。11月县安监局对企业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检查验收。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非煤矿山专项整治是有效预防和控制事故的重要手段,县安监局和各非煤矿山企业要紧紧围绕上级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扎扎实实开展好非煤矿山专项整治工作,确保整治工作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

(二)制定方案,落实责任。突出安全生产环境整治,对本县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要有明确的对策措施。非煤矿山企业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要针对本企业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突出重大隐患排查与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要对关健工艺环节、重点部位和要害岗位的隐患制定明确可行的整改方案。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专项整治重点内容是地下矿山的通风管理、顶板边帮等二大关键环节,露天矿山的高陡边坡和违规爆破。凡上述环节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县安监局要一律下达整改指令,到期不整改的,一律停产整顿或提请县人民政府予以关闭。

(四)挂牌督办,重点整治。实行专项整治挂牌督办制度和企业黑名单制度。凡在整治中发生较大以上事故,存在重大安全隐患、严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企业,一律实行挂牌督办,隐患没有消除的,一律不予换发安全生产许可证,提请县人民政府向社会公布。重大隐患和重点企业,由市安监局挂牌督办。一般隐患和其他问题,由县安监局挂牌督办。

(五)加强行政执法

1、强化行政许可工作。新建非煤矿山,要按照《××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规范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及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有关问题的通知》(普安监[2008]166号)要求和程序办理行政审批手续,并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后方能生产。

2、用行政执法手段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凡是露天矿山应推行中深孔爆破技术而没有推行的,地下矿山没有实行机械通风的,顶板边帮管理不到位的,要下达整改指令书,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整改不达标的实行停产整顿、罚款或依法提请政府予以关闭。

(六)加大非煤矿山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力度

加大非煤矿山安全教育培训,强化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培训质量,确保培训效果;在去年对非煤矿山从业人员培训的基础上,今年内对全县非煤矿山从业人员全部进行一次培训,基本做到非煤矿山从业人员持证上岗。

(七)协调,强化执法。明确和落实相关部门工作职责,规范工作程序,及时协调整治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用法治手段推进非煤矿山专项整治工作。

露天煤矿工程施工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露天煤矿;安全管理;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TD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6-0087-01

随着我国煤矿行业的快速发展,露天煤矿的安全管理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安全是保障人们正常生产生活的前提。然而,我国近年来煤矿事故时有发生,这不仅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将其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形成符合露天煤矿的安全管理机制和监管体系,才能保证露天煤矿安全、可持续发展。

1 加强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

1.1 建立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安全规章制度体系

在构建露天煤矿的安全管理体系时,首先必须时刻牢记将安全生产管理放在首位,做到谁负责的工作谁来担负责任,做到奖罚分明。建立完善的安全责任制,责任划分具体到每个工作细节及负责人,并根据实际操作情况进行不断的修改完善。使每一个管理者或生产人员都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工作,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要求执行,由此保证安全管理工作中各个部门、单位和各个岗位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具体的任务、指标逐级落实到每一个人,形成安全生产仍然有责的局面。其次在行业跨度较大且设备、技术更新较快的情况下,提前制定好各种机械设备的操作流程和作业标准,确保所有的机械设备在完成生产作业时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针对没有操作规程、作业标准的机械设备严格禁止投矿产开采中,对那些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操作人员坚决禁止进行机械设备操作,确保煤矿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至于多种作业交叉的情况,需要制定联合作业规程,将作业规程细化到工作的具体环节中去,制定有效的安管管理措施,确保安全管理工作无死角。

1.2 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安全监管体系

在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中不仅要建立健全的安全规章制度体系,还要有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在露天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安全是一切的基础,无论是机构设置、人员调配、薪资待遇还是工作环境都首先要满足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之上,要始终贯彻坚持安全监管力量不能削弱,在对安全监管员工的选择上,一定要优先选择那些责任心比较强,技术过硬又有上进心的人。在监管机构人员配备方面,一定要配齐各个专业的安全监察人员,在基层的工作车间内设置专门的安全员,同时配置群监员等协助安全人员做好安全生产的保障工作。而且,露天煤矿在进行安全管理工作时还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办法,将责任明确到每一个人,并对他们进行定期审核检查,充分发挥安全监管人员的作用,逐渐形成一支有责任、有担当的监管队伍,为露天煤矿的安全保驾护航。

1.3 对安全人员进行素质教育培训

在露天煤矿的实际生产工作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经常引进新的机械设备和新的生产技术等,然而露天煤矿的工作人员岗位比较分散,不利于新设备、新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素质,露天煤矿企业应该在教育培训上多投入,加强对员工专业化技术水平、机械操作能力的提高,加强对安全管理知识的普及,使其能够成为露天企业安全管理中需要的人才。公司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可采用岗位培训为主,脱产培训为辅的培训策略,使培训内容与日常工作相联系,培养出一批符合生产需求的人才。

健全各种安全管理体制,建立专业的露天采矿培训基地,制定切实有用的培训方案,对技术骨干和在岗职工进行专门的培训,提高广大员工的安全素质。露天煤矿企业还应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在构建企业安全文化的同时,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活动普及安全常识。在安全生产实践中加深对安全意识的培养,使其形成正确的安全价值观。

2 创新安全管理机制建设

2.1 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在露天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在建立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时,一定要从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出发,建立安全生产考核制度,实行定期考核制度,按照安全生产的责任分配根据安全业绩对每个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取消安全事故的责任人的任何评选资格,对那些表现优秀的员工进行适当的经济奖励,提高他们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2.2 健全风险预控管理制度

在露天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不仅注重生产各个环节中的安全管理工作,还要切实做好防范工作,即在生产工作开始之前设有专门的风险预控管理机制。对煤矿开采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设置相应的控制管理机制。在露天煤矿的整个工作流程中贯彻落实安全质量标准化原则,将风险管理标准落实到工作中的每个环节中,切实保障安全管理措施的有效施行,即使出现煤矿事故也能够有效应对,将损失降低到最小值。

3 引进高科技,提高安保能力

露天煤矿安全管理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做支撑,使煤矿企业在安全管理上提高管理效率。在我国,为了进一步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能力,我国政府应该设立安全生产的专项资金,为安全管理培养专业化人才,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除此之外,露天煤矿企业还应该增加在安全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我国煤矿企业的科技水平和装备水平,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进行。与此同时,我国露天煤矿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实现隐患分级管理机制,定期优化、改善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漏洞和不足,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工作,注意及时更新设备操作手册,确保每一个员工在作业前掌握生产流程及操作方法,确保安全生产。煤矿企业还要加强与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注重生产科研工作,整体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4 总结

随着我国露天煤矿企业的不断发展进步,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逐渐体现出来。煤矿安全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涉及到的不安全因素很多,如环境、机械设备、工作人员等。为了在实际生产中保障整个生产流程的安全性,制度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内蒙古平庄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西露天煤矿.科技绿矿山[J].企业管理,2015,(11):43-45.DOI:10.3969/j.issn.1003-2320.2015.1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