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医学检验技术概述

医学检验技术概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学检验技术概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医学检验技术概述

医学检验技术概述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医学检验;应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R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6--01

1.前言

作为医学检验中的一项重要方面,对分子生物学的应用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分子生物学应用的分析与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途径,进一步优医学检验相关工作的最终整体效果。

2.概述

当蛋白质和核酸成为科学家科研工具下的研究对象时,可能不会有人会预料到几十年后的今天,临床医学有多种重要检验手段来为患者提供治疗疾病的科学依据。比如,分子蛋白组比对分析为遗传学的亲子鉴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现如今,它是唯一主要的检验手段;再如,分子芯片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医疗器械上,为医务人员提供便捷而且准确的检验结果。当然,历史的足迹是向前走的,所以我们也不能固步自封的仅仅以此为这就是最完美的检验技术,在全面发展的分子生物技术领域横向扩张,推动博大精深的分子生物学迈向辉煌。

3.分子生物学技术存在问题

3.1 技术复杂以及仪器要求过高

分子生物学技术是新兴发展的医学检测技术,目前在发展中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还有待完善。其中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的技术过于复杂,此外,对检测的仪器的质量要求也颇高,检测时所用到的药品和反应器皿十分昂贵,这些条件的限制都严格的限制了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处理以上的问题需要合理的检测医学项目,分子生物学医学检测技术的灵敏度需得到极高的提升,但是目前医学检测的实际标准仍有待提高。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结核菌在培养时,没有必要挑选昂贵的培养器皿,常规的培养器皿即可。此外,临床疾病检查不可过度依赖于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临床检测,此技术虽然可以提高医生的诊治效率,但是也存在技术纰漏,所以应该结合临床检查一并再得出结论。

3.2 监测管理力度不够

分子生物学技术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其中部门之间的检测管理力度明显不够,监管部门的责任十分重大,按照国际上的医学检验程序规定,医院应该制定较为严格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监管制度。确保医学检验中不会出现重大的检测故障,此外,虽然分子生物学技术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但是其发展的速度确是不容忽视。与此同时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应该加大管理力度积极推动分子实验室的建设,设定专门的管理监督人员,并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保障分子生物学技术临床试验的稳定持续发展。

4.分子生物学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探讨

4.1 分子生物传感器

所谓分子生物传感器就是指利用生物或化学技术,将生物识别元件固定在能量转换器上,当遭遇到特定待测物时,换能器上固化的识别元件就会通过换能器输出光、电信号,并以此进行待测物质的定性分析,达到分析检测的目的。这些生物识别原件包括各种抗原、酶、核酸、抗体、蛋白质等等,因此这种分子传感器可以被广泛的应用于小分子有机物、微量蛋白、核酸等物质的检测中,而这些检测资料往往都是临床诊断以及病情分析的重要依据。现如今,这种分子生物传感器技术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临床检验中,比如重症病人生命体征监护仪,手术用的精密医疗设备,丙型肝炎病毒DNA转录及聚合酶链式扩增过程监控装置,血清中破骨细胞生成抑制因子的压电免疫传感器等等,都是分子传感器技术在临床医学领域的常见应用手段。

4.2 分子生物纳米技术

随着纳米技术研究的逐步加深,在临床医学领域也逐渐出现了许多运用了纳米技术的新型药物,新型的纳米装置也正在被广泛的应用于疾病控制和监测。人们将特异性抗体固定到磁性纳米球表面,然后用酶、荧光染剂、放射性同位素等为基础得出检测结果,并将之与传统检测技术相比较,发现这种新型检测技术具有灵敏高效、简单快捷的特点,因此这种年轻的检测技术被快速的引入到了临床医学的实际应用之中。人们利用分子纳米技术检测人体内各种生化成分的状态,以此判断机体是否获得了足够且恰当数量的微量元素供应;这种技术还同时被应用于病变基因的修整,并被报以了深厚的期望,人们希望借助这种技术手段提前将癌症消除。

4.3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是分子生物学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在学术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在的很多新兴技术,例如实时定量PCR、原位PCR技术等都是由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衍生而来的。这些新兴技术不但能够节约大量成本和时间,还具有可控性强、针对性强等优点。除此之外,PCR技术还被应用于基因分离、DNA/RNA病理诊断等临床检测中。在现代的医疗环境下,仅需要10分钟左右就能够检测到样本中的DNA转录,而这些都是由PCR技术衍生实现的。说起这些我们就不得不提到分子生物芯片技术。这种技术是通过固定于特定支持物上的大量分子探针与样品反应,在通过检测仪器观察反应信号强度来对样品中的靶分子数量进行判断。

4.4 分子蛋白组

有关分子蛋白组的研究确立了早期检测及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人们以此为基础,对疾病的演化历程做了更加精细的分析,同时也使得针对性药物的研发进程大大加快。这项技术自身存在的一些限制性和局限性,以及过于复杂繁多的癌细胞病原诱因的制约,让这项技术在经历了前期的快速发展之后陷入到了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只有进一步加深研究,促进分子蛋白组技术的发展,才能够让这项技术真正在临床领域获得突破性的成功。实际上,分子蛋白组技术相较于其他生物分子技术而言要更加接近生命最本质的根源,便于开展早期的诊断和检测,从而更加方便准确的引导后期治疗。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分子生物学在医学检验中应用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实践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医学检验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分子生物学关键环节与重点要素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其具体实施措施与方法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医学检验技术概述范文第2篇

司法鉴定文书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

×

最高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司法鉴定中心

人民法院司法鉴定中心法医学鉴定书

最高法院司法鉴医字()第号

委托单位: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人民法院

案由:(中止)

被鉴定人:黄静,女,年月日出生

送检日期:××年月日

鉴定内容:⒈死亡原因

⒉死亡方式(有无外力致死的法医学依据)

鉴定专家:徐英含

浙江大学医学院病理法医研究所教授

中国法医学会原理事

中华病理学会原理事

何颂跃医学博士主任法医师

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司法鉴定中心法医处处长

中国法医学会法医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周伟医学博士副主任法医师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检察技术处副处长

中国法医学会临床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中国法医学会副秘书长

刘良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系主任

中国法医学会法医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官大威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学院副院长

中国法医学会法医病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鉴定组织: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司法鉴定中心

鉴定材料:

⒈湘潭市公安局预审卷宗五卷及所附照片;

⒉既往鉴定文书;

⒊湘潭市第二人民医院制作的病理切片张;

⒋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制作的病理切片张;

⒌中山医科大学提交法院制作的病理切片张;

⒍本次鉴定活动重新切取的病理切片张;

⒎初次尸体检验现场勘察录像资料;

⒏黄静遗体。

一、案情概要及鉴定经过

据案卷材料反映,××年月日被鉴定人黄静在学校宿舍中被发现死亡,并经过当地公安系统三次法医学家鉴定和物证、毒化检验。此后,南京医科大学法医司法鉴定所、中山医科大学法医鉴定中心进行了法医学文证审查及鉴定活动,司法部司法鉴定中心因本案相关尸检材料遗失而中止鉴定委托合同。因上述多次鉴定结论存在争议,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人民法院通过省高级人民法院委托我中心进行复核鉴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司法鉴定工作的相关规定,我中心聘请并组织国内法医学专家赴湖南开展鉴定活动。

为协助本次鉴定活动,湘潭市雨湖区人民法院通知黄静家人、嫌疑人、既往参与鉴定的有关人员于××年月日举行鉴定专家组了解案情及相关事宜会。当日,在当地法院组织下,我中心鉴定专家组向黄静家人、嫌疑人、既往参与鉴定的公安系统法医、南京医科大学法医鉴定人分别了解了与案件鉴定的相关事项。中山医科大学法医鉴定人因故未能参与,提供以原鉴定文书为基础的书面说明材料。经过对案件材料审查,我中心鉴定专家组要求送检法院补充黄静现场遗留的内衣等物证、中山医科大学鉴定时提取组织制作的切片材料,并于××年月日在湘潭市殡仪馆对黄静遗体再次进行法医学剖验。本案在湖南检验期间,送检法院提供了中山医科大学制作的病理切片等材料、雨湖区公安分局向法院提供黄静现场遗留衣物未提取的说明材料。鉴定专家在对本案所获的全部材料进行审查和复读的基础上,经过分析论证,达成共同意见,制作本鉴定书。

二、文证材料审查概要

⒈湖南省湘潭市公安局司法医学鉴定书概要(潭公法检字第号):

尸表检验:××年月日上午时检验见,死者黄静尸长厘米,尸斑呈暗红色,分布于颈后项部、腰背以四肢背侧未受压部位,压之退色,尸僵未形成,角膜透明,双瞳等大,直径毫米,球睑结膜苍白,嘴唇苍白,口鼻腔及双耳腔内未见明显异常,双手指甲发绀,双下肢腘窝部见小片状擦痕伤。××年月日下午时检验见,尸斑压之不退色,各大关节尸僵均已形成。左腘窝部见大小点片状挫伤擦伤痕,伴皮下出血,右腘窝部见挫擦伤,伴表皮剥脱。会干净,处女膜完整,无破裂现象。取脑组织、肺、心脏、胰、肝、肾、脾、肾上腺、胸腺、子宫及附件等送病检,取胃内容及胃壁组织送毒物化验。

解剖检验:头皮及颅骨未见明显损伤痕,硬脑膜完整,脑组织未见明显异常改变,气管及支气管内未见明显异常,胸腺大小形态正常,双侧肺呈肿胀饱满,有明显捻发感,切面见大量泡沫液流出,右肺上叶下部部分与膈面有粘连,双侧胸腔未见明显异常,心脏大于死者本头,呈舒张状态,表面脂肪较多,心尖部及左右室后壁散在多处针尖状出血点,位于右心室后壁近室间隔部有一大小暗红区,右心室近三尖瓣处有一大小附壁血栓。主动脉根部冠状动脉口处有一大小条状血栓,部分位于冠状动脉内。在冠脉口两侧部见一范围的浅黄色粥样硬化斑,各瓣膜以肌肉眼观未见明显异常。左室壁厚度,右室壁厚,二尖瓣周径,三尖瓣周径,主动脉瓣周径,肺动脉瓣周径

病理检验(湘潭市二医院号病理学报告概要):⒈请查询既往有无风湿病史,不排除风湿性心脏病;⒉符合主动脉粥硬化(早期)。⒊考虑慢性肺淤血;⒋其余各脏器除淤血外未见明显病变。

鉴定认为死者黄静系患风心病、冠心病急性发作,在未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情况下,可导致急性心功能衰竭和急性肺水肿而猝死,推测死亡时间为第一次检验前小时,距最后一次饭后小时以上。版权所有,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

⒉湖南省湘潭市公安局法医学检验鉴定书概要([]潭公法物检字第号):

:送检现场床边地上提取搓成团的卫生纸张,尸体检验时提取阴道口分泌物和阴道拭子,要求检验精斑。

检验结论:所送检的卫生纸其中一张检出精斑。

⒊长沙市公安局理化检验报告概要([]长公刑化字第号):

:经检验,死者黄静胃组织中未检出毒鼠强、氰化物、有机磷农药。

⒋湖南省公安厅刑侦局法医学鉴定书概要([]湘公刑技第号):

××年月日:时检验:尸体冰冻状态,下腹部两侧有尸绿斑。

尸体检验:头面部于左下颌角后处见一皮下红点,表皮无破损,双侧颈肩结合区皮肤色红,其中右侧见一针尖大小表皮破损。颈后部项背结合区正中第六颈椎处见一表皮剥脱、色红。背部左侧见散在上臂上段外侧见长的细条状表皮划痕,未破皮肤层,色红。双手腕外侧皮肤色红。左髌骨下方见的陈旧性疤痕,左腘窝在范围内见六处皮下出血,大小~不等,左腘窝内侧见、、三处皮下出血,左内裸处见的表皮剥脱,色白;右膝髌骨处见的陈旧性疤痕,右腘窝上处见一皮下出血,右腘窝在范围内见八处皮下出血,大小~不等,右腘窝在范围内见八处皮下出血,大小不等,右腘窝内侧见、、三处皮下出血,上述皮下出血均呈类圆形或类椭圆形,部分交叉。会阴道大内侧粘膜有脱落,脱落的粘膜色白;胸腹正中线处见解剖缝合线,余体表未见明显异常。

病理检查:湘潭市二医院做死者组织腊块(号)枚,病理切片(号,)片以及部分脑、心、肺、脾、胰、肾、子宫、卵巢组织。

肺:不规则肺组织坨,其中实变似脾样肺组织坨共大小,较大一坨有楔形出血区,底部为胸膜侧,尖端朝向肺门;镜下高度淤血、水肿,有出血,肺泡隔坏死。另坨肺组织共,灶性淤血,绝大部分肺泡充气。

心:送检心脏已多个平行横断面切开,大小,重镜下所见示有轻度风湿性心脏病,轻度风湿性心内膜炎、心肌炎与冠状动脉炎,轻度冠心病,主动脉轻微粥样硬化。

其余肾实质死后自溶;肝脏轻度慢性间质性肝炎,肝细胞轻度变性、轻度淤血。脾脏轻度淤血与死后自溶;胰显着死后自溶;脑膜轻度淤血,脑组织轻度淤血、水肿,各部分神经细胞轻度变性,未见出血、坏死病变。子宫呈晚分泌期子宫内膜;一侧卵巢显黄体出血。

鉴定结论:黄静系因肺梗死引起急性心力衰竭与呼吸衰竭而死亡。

⒌湖南省公安厅法医物证检验报告概要(湘公刑技字第号):

:送来下列检材要求进行检验:⒈提取死者黄静阴道口擦拭卫生纸一团及床边地上卫生纸七团;⒉死者男朋友姜均武血痕一份;⒊死者黄静胃组织一份。

检验结果:现场提取的团卫生纸中,有团检出人精斑,的基因型与姜俊武的基因型一致,极强力支持上述精斑为姜俊武所留;死者黄静阴道口擦拭卫生纸中未检出人精斑,但有大量上皮细胞,其基因型与死者黄静的基因型一致,极强力支持所送检的阴道口卫生纸中的上皮细胞成份为死者黄静所留。

⒍湖南省公安厅刑侦局法医学鉴定意见书概要(湘公刑技字第号):

:⒈根据病理检验结果分析,黄静系因肺梗死致急性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⒉双下肢腘窝处小片状椭圆形或类椭圆形皮下出血为生前伤,系他人形成;根据损伤特点分析推断,符合表面光滑的条状物体挫压(如手指作用)所致。⒊病理检查发现黄静有一定程度的心脏病变,主要表现为心内膜、心瓣膜、心肌间质的炎症、水肿及血管壁细胞成分增多等,这些病变在一定条件下(如情绪激动)可以引起心血管系统的变化(如血栓形成)从而导致上述死亡结果;其体表外伤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成为一个间接诱发因素。

⒎湖南省公安厅刑事技术检验报告概要(湘公刑技字第号):

将死者黄静胃组织、胃内容及肝组织送检,要求作常见安眠药(巴比妥、安定、三唑仑、氯丙嗪)成分检验。采用气相色谱、气质联用分析,未检出巴比妥、安定、三唑仑、氯丙嗪成分。

⒏南京医科大学法医司法鉴定所第号书证审查意见书概要:

审查意见:黄静属非正常死亡,因风心、冠心病或肺梗死猝死的根据不足。

⒐中山大学法医鉴定中心司法鉴定书概要(中鉴号:;病理号:)

尸表检验():尸体呈高度腐败状,全身皮肤可见腐败性表皮剥脱及腐败气泡、霉菌斑形成。头皮、胸、腹、后背、双侧腘窝可见缝合的解剖切口。右侧腘窝皮肤见数个境界较清晰的挫擦伤痕伴皮下出血;左侧腘窝皮肤见散在皮下出血,挫擦伤境界欠清晰。

内部检查:颈部皮肤腐败,颈部浅、深肌群可辨认。舌骨、甲状软骨、环状软骨未见骨折。气管内无异物。颈椎未见骨折。背部皮肤及皮下组织未见明显出血。胸骨、肋骨无骨折。大部分肺组织仍留于胸腔内,已高度腐败。腹壁未见出血。大部分肝脏留于原位,呈高度腐败,质地如泥。大部分脾脏留于原位,被膜有皱缩,切面液化。胃空虚,各肠段腐败,膀胱完整,切开未见尿液。子宫、卵巢、输卵管等其它器官已被提取。双侧肩部皮下软组织未见明显出血。

大体标本检验(湘潭市公安局提供):心表面及各心腔已被多个断面切开且不完整。右心表面脂肪组织较多。左心室肌厚,右心室肌厚,心肌切面未见梗死灶。各瓣膜未见粘连、增厚、硬化,瓣膜缘光滑,无赘生物。腱索弹性好,肌未见异常。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管腔直径约,右冠状动脉管腔直径,管壁未见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管腔通畅。肺组织块切面淤血。部分切面可见小灶性出血。肝、肾切面淤血。脾组织被膜有皱缩,切面轻度淤血。脑、胰、子宫、输卵管、卵巢组织块表面及切面肉眼未见明显异常。

医学检验技术概述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科技查新;文献检索;检索策略;新颖性评价;查新报告

中图分类号:G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6-0000-02

近年来我国生物化学领域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生物化学科技查新工作在科技与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查新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生物化学科研工作者研究水平的评定及该类科研工作的方向。本文结合工作实践,讨论了生物化学领域科技查新工作的相关问题。

1 科技查新工作的定义

科技查新(简称查新),是指具有查新业务资质的查新机构根据查新委托人提供的需要查证其新颖性的科学技术内容,按照《科技查新规范》(国科发计字2000544号)进行操作,并做出结论(查新报告)。

2 科技查新工作的作用主要的几个方面

科技查新工作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为科研立项提供客观依据,用以证明其是否具有新颖性。

(2)为科技成果的鉴定、评估、验收、转化、奖励等提供客观的文献依据并保证其科学性和可靠性。

(3)为科技人员进行研究开发提供可靠而丰富的信息资源。

3 科技查新工作的主要步骤:

科技查新流程如下图所示:

4 查新报告的撰写及对查新项目新颖性的评价:

4.1 科技查新工作的结果是为被查新项目出具一份报告,称为“科技查新报告”,该报告包括封面、正文及签字盖章等内容,正文为报告的核心,包括以下内容:

4.1.1 课题的科学技术要点

根据用户提供的研究报告及其它技术资料写出的课题的概要,重点表述主要技术特征、参数、指标、创新点等。

4.1.2 检索过程与检索结果

包括对应于查新课题选用的检索策略、数据库、检索年限、检索词(关键词)、检索式及检索命中的结果。

4.1.3 查新结果

对查新课题与以上命中的结果进行新颖性及先进性对比分析,最后得出查新结论。

4.2 对项目新颖性的评价

一般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4.2.1 相同排斥原则

查新项目的技术领域和目的相同,技术手段实质相同,预期效果均与现有技术相同,那么该项目缺乏新颖性。反之,则新颖性成立。

4.2.2 单独对比原则

进行查新工作时,应当将查新项目的科学技术要点与每一份对比文献中公开的与该查新项目相关的科学技术内容单独地进行比较,不得将其与几份对比文献内容的组合进行比较。

4.2.3 具体(下位)概念否定一般(上位)概念原则

在同一科学技术主题中,具体(下位)概念的公开即可使一般(上位)概念的查新项目失去新颖性。例如,对比文献公开某产品是“酪蛋白制品”,就使“利用蛋白质制成的同一产品”的查新项目失去新颖性。

反之,一般(上位)概念的公开并不影响具体(下位)概念的查新项目的新颖性。例如,对比文献公开的某产品是“利用蛋白质制成的”,并不能使“酪蛋白制品”的查新项目丧失新颖性。

4.2.4 突破传统原则

该原则通常用于数值范围的判断,主要是指:若在现有技术中公开的某个数值范围是为了告诫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不应当选用该数值范围,而查新项目却正是突破这种传统而确立该数值范围,那么该项目具有新颖性。

针对特定的生物化学领域的查新项目,进行新颖性评价时出现的相关问题主要包括:(1)同一类生物提取物,由于来源不同,导致提取手段、纯化方式等出现差异,可认定其新颖性,多见于生物制药领域项目。(2)生产工艺、技术手段等存在的差异。这种情况常见于大规模的化工生产、有机合成等工业项目。例如:虽然最终产物都是某化工产品,但是由于起始原料中间体不同或反应条件与步骤不同,同样可认定该项目的新颖性。(3)生物或化工产物相同,其来源、生产手段及工艺也相同,但最终应用于不同产品或领域,产生不同效果,应认定其新颖性,常见于生物医药及化工领域。

科技查新工作具有较强的政策性、科技性和技术性,在生物化学领域科技查新工作中,查新人员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在查新咨询实践作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自觉地更新知识,充实提高自己,最终使生物化学科技查新在科研立项、成果鉴定等工作中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陈云,曹建勇.浅谈对医药科技查新工作的认识与体会[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14):93-94.

[2]辜明铭.医学科技查新与文献检索[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0):1565-1566.

医学检验技术概述范文第4篇

一、知识范围

1,疾病诊疗:收录30个专科系统的8000余种疾病的疾病分类、ICD号、概述、流行病学、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其他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防等内容,并包括社区医院常见病和慢性病专项。

2,用药指南:累计药品信息数据量达到6 000种左右。包括每种药品科目分类、药品剂型、药理作用、药动学、适应症、禁忌症、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用法用量、医保用药等内容。便于社区医生学习查询使用。

3,临床医技:包括1600多项检查项目,每项包含:概述,原理、试剂、操作方法、附注、正常值、临床意义等。同时包括临床常用的B超、彩超、CT、X光、心电图等诊断仪器的使用方法、图像解读、正确图谱参考等系统知识数据库。

4,中医中药:该栏目共收集中草药、现代经典方剂、名医名方、中药图谱、药膳食疗等共计2万多条数据,为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中医诊治提供完善的中医知识服务。

5,继续教育:秉承“人人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宗旨,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内容以临床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等系统培训为主,同时兼顾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注重提高学员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更为可贵的是,每个季度都会较大幅度增加新的内容。每年进行一次考核,学员可以根据需要获得相应学分。继续医学教育平台根据您的特点和需求为您打造了个性化的页面,提供个性化学习条件的同时帮助您管理学习进程。

6,视频直播:培训师资在全国范围内选用具有丰富教学、临床和基层卫生工作经验的专家团队,视频课件通过病例展现、操作演示、场景教学等,辅以动画、流程图、PPT等多媒体工具编辑制作而成,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保证教学效果。

7,考试训练:依靠全国著名医考研究专家和医考命题专家的辅导,帮助学员在短期内夯实基础,提升应试能力,提高基层医护人员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执业护师考试通过率。课程设置包括实践技能辅导、理论辅导和考前模拟题强化训练。

8,知识总库:该栏目共收集了基层医生日常所需的电子图书、中国全科医学电子期刊、论文及论文写作指导等资源,供基层医务人员日常学习。

二、平台特点

中国第一套针对基层医生的学习、培训、考试、助诊的知识型数据库,实现了将医学文献、图书知识以及电子数据的完美整合。

完整意义上的网络知识结构数据库,自主创新的知识漫游链接,快捷方便的检索引擎。

凝聚了国内权威临床专家和全科医学工作者的医学经验。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了由文献向知识的飞跃。

深度的知识挖掘、标准化的知识组织、专业的知识开发、先进的技术平台。

规范、完整的《语义词典》,由ICD一10(国际疾病分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疾病分类与代码》、

医学检验技术概述范文第5篇

【摘要】高职高专检验专业实验室,是为广大基层医院检验科输送合格高素质,满足新形势下临床检验科发展需求的唯一场所,实验室管理和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实验教学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的素质高低。因此新形势下探讨如何改革现、创新现有教学模式,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以满足临床检验科对人才的诉求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职高专 检验专业 检验科 改革创新

医学检验在现代医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临床工作中必不可少,又与循证医学关系密切的检验科显得尤为重要。医院检验科提供的各项化验检查的结果将成为临床医师诊断的客观依据,在一些疾病的诊治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推广,释放了大量的医学需求,各家医院尤其是广大基层医院的业务量和工作量激增。高职高专检验专业作为为基层医院检验科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以满足临床检验科对人才的诉求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能够培养出新形势下医院检验科所需要的检验人才,就必须不断改革高职高专医学实验室的管理与教学模式,现就以下几点改革与建议进行探讨。

1.循证医学

循证医学(EBM)近年在医学领域中的迅速兴起。循证医学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循证检验医学,是检验医学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飞跃,是新世纪检验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循证检验医学的发展将改变检验医学的现状,而对循证医学检验带来的挑战。为此作为培养检验人员高职高专检验专业实验室,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循证检验医学就是按照循证医学“以当前最好的证据为基础”的原则。循证医学要求今天的检验工作者要更多地关注检验方法的评估、检验与临床的沟通以及检验结果对健康结局的影响。而对循证检验医学带来的挑战,检验人员要有循证的意识,不仅注重检验技术的提高,更应该善于发现和提出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善于利用循证医学的现有成果,并积极开展循证实验室的医学应用研究,为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有应用价值的检验结论,即最佳医学检验“证据”,切实使检验医学为临床和患者服务。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循证意识,检验医学是现代科学实验技术与生物医学渗透结合的一门多学科交义的医学应用技术科学,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实践循证检验医学将会把检验医学带入一个崭新的境地。

2.医学实验室体制发展的综合化模式

现代医学已成为一门建立在实验检查结果基础上的实验性学科,现代医院检验科已成为广泛地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呈现高度综合趋势。对从业人员所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其知识量、操作技能、计算机水平等各方面有严格的要求,往往一人多岗。为了适应这种发展要求,就需要我们有针对性模拟医院检验科,建立以功能相同、学科相关的综合性实验室。长期以来,各学校的单一性实验室常常各自为政,成为“小而全”的格局,以致造成结构相似、功能雷同、重复建设、人员冗多,资源无法共享,对有限的教学资源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建立起职业思维与习惯。虽然各地的实验中心如雨后春笋班纷纷建立,但真正高仿真的已医院“检验科”模式的实验室还很少。因此作为为基层医院检验科输送人才的“造血单位”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

3.医学实验室认可

2003年2月,ISO了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成为医学实验室认可的专用准则“医学实验室”在ISO15189国际标准中的定义为:以为诊断、预防、治疗人体疾病或评估人体健康提供信息为目的,对来自人体的材料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化学、血液免疫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病理学或其他检验的实验室。现代医院检验科的认证工作已迫在眉睫,为适应未来认证工作的需求,在我们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尤应注意以下几方面:①技术方面。IS015189对检验工作者有了更高的要求,检验工作不仅仅是接受标本发出报告这样简单的内容,还要对患者的诊断、治疗起的重要作用,显示出从医学检验到检验医学上对工作人员的要求的变化。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是高素质的人才。②质量管理质量是检验科的生命。IS015189文件的核心是医学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强调医学检验的分析前、中、后全过程的管理。适当的标本收集与运送以保证分析前质量控制;如何从临床那里获得患者资料、病情变化、治疗方案,保证分析后的质量评估,并对临床的诊治工作提出建议是检验医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校期间,在我们的每一次实验课中都要让我们的学生树立质量概念,认真对待每一份标本。时刻牢记质量无小事的概念。③服务意识。当代医学模式的确立已使得检验科不再是微不足道的辅助科室,临床检验的各项数据都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随着分子生物诊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检测成为临床诊断的“金标准"。检验医学越来越来越凸显起在临床上的作用,向IS015189所描述的“以为诊断、预防、治疗人体疾病或评估人体健康提供信息为日的”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同时也为健康人群的体检做出正确的评估。

4.提升网络教学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