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商业文化发展史

商业文化发展史

商业文化发展史

商业文化发展史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商业; 保护

1引言

“城市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它无声地传承人类的文化,是用砖瓦写出的人类的历史。”[ 《城市遗产保护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阮仪三,2005.4,pg:1]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发展与进步的真实写照。而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体现了城市发展的历程和当地的地域文化。

2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迅猛推进以及受西方外来文化影响的今天,每个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不断拆旧翻新,这给历史文化遗产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也引起了政府的关注及业界各专家学者的深思。由于缺乏城市本身的历史文化及街区的风貌特色,各地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不但对历史建筑本身及街区整体环境造成了破坏,而且改造之后的历史文化街区失去了原有的特色与活力,形成了千城一面的格局。

而现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不是一味地原封不动地保存,而是有机更新利用、动态保护,同时充分挖掘街区本身的市场潜力,引入商业开发的改造模式,使其重新融入现代的城市生活中,重现历史氛围与商业业态环境。成功的商业模式开发是在充分尊重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对历史建筑进行可持续的保护与修复,满足街区内居民日常生活的同时,又提升了街区的历史文化底蕴,带动周边旅游产业的发展。

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曾经都是城市的中心,反映当时城市的发展历程和社会水平。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早在宋代就是杭州城北重要的集市、贸易、仓储中心。如今在商业模式的开发下,一方面要对其原有的历史街区风貌进行复原,体现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另一方面,又要引入现代的商业元素,带动街区内及周边区域经济的发展。这对杭州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及社会历史文化的发掘有着重要的意义。

3杭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现状与发展

从1996年《杭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则》确定的首批4个历史文化街区至今,杭州市区共有历史文化街区20多处,总占地面积为400多平方千米。其中,有早期房地产开发的商业街区、民国里弄,如武林路、平远里等;有见证南宋皇城历史的传统街市的代表,河坊街、南宋御街(图1)等;有反映杭州清末至民国初期的江南传统民居的五柳巷、十五奎巷等;有反映明清江南城镇传统风貌的长河、西兴老街,还有一些自然形成的聚落村庄,如茅家埠、梅家坞等。河坊街(图2)保护整修工程于2000年4月动工,2001年10月18日正式竣工。2007年,杭州市运河综合保护委员会和拱墅区政府组织实施小河直街,桥西直街保护工程。

图1 南宋御街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2 河坊街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4商业模式开发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4.1忽视对历史建筑本身及周边环境的保护

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过程中利益受侵害最大的当属历史建筑本身。首先,旧城区中历史街区的建筑由于产权不明、旧城改造等原因导致长年缺修、保存状况不良,加之街区内的部分居民对这些历史建筑进行任意改造、加建,对历史建筑本身的损坏非常大。其次,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兴起,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大规模的街区改造、新城建设,不仅破坏了历史街区原有的景观环境,并且直接冲击街区本身的文化与历史特征。更为重要的是,不合理的开发、对历史风貌的曲解及定位的偏差,导致历史街区的整体规划设计不够成熟,交通流线不畅,新建的建筑规模、体量、外立面形式与室内功能布局等与原有建筑并存却未能统一协调,失去了其原有的历史环境特色和文化氛围。

4.2过度的商业开发导致对历史文化街区原真性的破坏

由于历史街区的保护体系尚未完善和系统化,而保护涉及的范围面过广,并且偏重于政府政策的制定和监管。因政府管理和政策不当而进行大规模地开发建设,大量的历史建筑被拆除,一些保留的传统建筑也被简单化、模式化,历史文物建筑从而失去了历史依存价值。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地产开发商参与了大量历史文化街区的改建,由于过度追求利益,加上政府的监管不利和法律体系的不健全,使得管理部门无法执行原有的规划策略方针,无法顾及街区内居民传统的生活形态,导致历史街区出现大面积拆旧翻新、一味模仿、从而丧失了居住和文化功能,变成了商业街区,更有甚者直接进行房地产开发。我们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建设过程中应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关注其历史片区及城市的整体发展。

而现在的河坊街完全是一个典型的商业街区,它修复的仅仅是商业业态,整个街区的文化形态、社会形态及地域民俗文化并没有得以传承。商业投资的引入无疑将河坊街变成了一个商业化的现代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的翻新改造、经营产品的多元化以及一些老字号国药店的商业化运作都使其失去了历史原真性。

4.3如何继承历史文化街区原有的特色并将其融入现有商业街区环境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开发一般都会与原住居民、开发商以及政府有关,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结合历史街区的地域文化特色、在商业引入的同时又能使原住居民的利益得到保障,是历史文化街区得以传承与保护的前提。

当前,我国政府在改造历史文化街区时,采用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式。首先以政府为导向,制定符合市政技术要求和管理模式的策略,使街区的保护与开发的相互促进,形成良性的商业运作模式。其次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包容居民日常生活的街区,应进行动态保护。我们在满足街区内居民生活的同时,要充分体现和传承原有街区内特有的历史风貌特色,从建筑形态到周边环境都要延续空间的层次性,同时引入部分商业业态,创造出与街区历史文化特色、城市发展规划和商业定位相吻合的空间环境。

5杭州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在商业模式开发下的保护策略

5.1杭州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沿革

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在宋代即为杭州城北重要的贸易中心,为现在大关桥、江涨桥、卖鱼桥一带区域。大兜路历史街区可以追溯到明代,当时整条街长为1100米,宽为5米。之后,大兜路区域建立官办粮仓和集市,成为杭州城北重要的贸易、仓储中心,运河沿岸商铺林立,街市繁华。民国时期刊物《杭州通》中曾记载:“大兜乃湖墅之一小地名也,亦为拱埠往来城内之要口。” 1966年,与河塍路、仓基上合并称为远征路,到1981年才命名为大兜路。

现在的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图3),位于运河大关桥至江涨桥段的东岸,里面还保留着香积寺石塔、国家厂丝储备仓库、清末民初民居建筑等,是杭州尚存的历史风貌街区之一。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是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及居住、文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体现运河南部繁荣经济,发达文化的具有典型地域文化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大兜路街区内以大兜路为主线,南北长约770米,东西长约150米,除了保留原有的国家厂丝仓库,增加了回迁安置住宅区和商业业态区。街区总占地面积95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0920平方米,其中商业建筑面积为20320平方米。

对于街区内的历史建筑,以修复的香积寺为核心,保留香积寺石塔和国家厂丝储备仓库等文物单位,大量修缮改造清末民初风格的民居建筑,以院落为单位,设计合院式居住区。其中的崇仁庙改造后将作为中心景观区,设置单元式居住区,以安置回迁居民。建筑周边的硬质道路用青石板铺设,日后,这里将成为人们休憩娱乐的步行街。沿运河设置亲水观景平台及坐凳,与亭、廊等相辅相成,成为良好的户外开放休闲空间。

图3 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5.2杭州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商业业态定位

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处于拱墅区,其区域功能定位由工业、物流业慢慢向商务、居住、旅游业转变,将古运河的历史文化价值与现代商业价值完美结合。运河拱墅段沿岸集中了杭州城区大部分的历史遗存,小河直街、桥西直街、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以及运河工业馆、大河造船厂等都位于其中。整个拱墅区依托运河沿岸资源,融商业、休闲、娱乐、文化、生态为一体,形成宜居的城北新中心。

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业态定位是以中高档餐饮、会所为主,同时融入佛禅文化元素的特色文化餐饮街区。形成以传统文化、禅宗文化为主题,提供素食、清淡营养的中高档餐饮;结合禅茶文化,禅居理念的茶馆、养生会所,青年旅社的经营;售卖相关的礼佛用品、佛教文化旅游产品,养生保健品等。街区主要的消费群体为杭州城区的居民,重点是其中的的中高端消费人群。而由于街区本身的商业性质和香积寺,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将会吸引一些外地游客和香客。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的商业引入在一定程度上能复兴街区本身及周边区域。

5.3杭州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在商业模式开发下存在的问题

(1)改造目标与定位的偏差。对于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从总体规划来说,符合拱墅区提出的“东提、西接、南旺、北活、中兴”的城市发展新框架,遵循“以保护为主、综合整治、分区规划、商住一体”的原则,目标是把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打造成时尚的休闲商业街区。由此可见,由“提高历史文化价值内涵”到“成为城北最具吸引力的商贸步行街区”,从体现街区的历史风貌特色到追求商业价值,其改造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部分历史建筑成为纯商业店铺,居民的日常生活无法融入其中。单纯的商业化历史街区改造,没有传统街区生活的文化与风情,造成街区内十分冷清。

(2)建筑修缮改造与“原真性”不符。对街区内的历史建筑的改造应采用木材、砖等传统材料,对于原有雕梁精细的门窗,柱梁应保留再利用,但在后期的改造中,由于要符合商业定位,其建筑的立面及室内构造进行较为严重的变动,运用大量槽钢、玻璃、纤维等现代材料(图4,图5),甚至部分的墙体和门窗全部推倒重建。改造过程中为了满足其商业功能改变了原始建筑风貌,没有遵循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原则。

图4 江南驿立面(图片来源:作者自摄)图5 长缘坊门头(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3)商业业态环境单一化,其中以餐饮、休闲娱乐等服务性行业为主,并且商业规模不够,市场影响力没有形成气候。与此同时,在对街区进行改造时没有与周围环境和城市肌理自然融合,没有结合历史文脉沿革(香积寺、运河等文化传承和发展)。从时间和空间上缺乏对当地原有传统风貌和文化的传承和渗透。

(4)街区的保护虚有其表。由于商业业态的引入,使得街区内居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传统街区中前店后坊的建筑格局也随之改变了。加上建筑外立面的相仿,导致街道空间单一刻板,游人观赏单调乏味,很难体现街区原有的街道空间。而建筑内部的商业空间由于进行了大规模改动,其结构的适应性不强,不具备可持续发展性,使街区失去了原有的活力。

5.4对杭州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策略建议

(1)充分挖掘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文脉,发扬遗产精神,将原有的传统风貌及文化进行传承。历史街区的文化特色是在其发展过程中,是由当地的民俗文化与自然环境融合而成的,有强烈的地域性和文化性。这些文化特色都与街区内的历史建筑,民俗文化及周边环境密切相关。如今在商业模式开发下,只有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同时又将配套的其他产业链引入其中,形成多元化的商业业态环境,才能使原来萧瑟的历史文化街区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使其历史精神得以传承。

(2)由于商业开发模式的引进,街区内建筑的使用功能发生了变化,因此在保护的过程中,应该尽量根据其商业性质,对其外立面及室内布局等进行适当地改造。但不应破坏建筑本身及影响整个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在保护其历史建筑的同时,又很好地融入到整个商业业态环境当中,提升其商业附加值。

(3)设置主题性的活动,提升街区氛围。商业业态的引入,使历史文化街区的功能有所变化。因此在确定其历史文化主题的同时,应进行活动策划,重新定位街区的功能。可根据街区周边环境特征及其本身蕴含的历史特色,在传统节日推出主题性的活动,促进消费的同时,又能使人们亲自体验主题活动,提升街区的历史文化价值。

(4)着力解决原街区内居民生活问题也是十分重要的。居民可以向外乔迁,也可以在其中进行一些商品的售卖,餐饮服务等,延续其原有的街区文化和风貌,将平日的生活融入整个商业环境当中。

(5)整合资源,优化街区空间环境。不管是街区历史文脉的体现,还是设置主题性的活动,都需要合理规划街区的空间布局,对建筑风格进行整治。可根据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的线性空间,结合建筑,以开放的聚集地广场空间对其区域进行分块,形成不同的主次节点空间,提供给人休憩聚集的开放空间,串联整个街区。而建筑风貌也应对传统元素进行提炼和继承,整建筑的体量,色彩,材质,空间比例上也整个街区相协调。

6结语

在全球化进程加快及中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让历史文化街区在适应社会商业化发展的同时保留其文化遗产的精神实质,使历史文脉得以传承延续,体现其历史价值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一个问题。通过对大兜路历史文化街区商业模式开发问题的总结,可以认识到: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要从历史遗产的本质出发,通过历史文化的挖掘,商业有效地开发以及新型的街区管理模式开展动态保护。只有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才能使历史文化街区进入良性的保护与开发模式。

参考文献

[1] 阮仪三著 《城市遗产保护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年4月.

[2] 单霁翔著《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建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年 .

[3] 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杭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2003年.

商业文化发展史范文第2篇

[关键词]历史文脉;商业街;改造

[中图分类号]F29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4)03-0001-04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mmercial streets and the inheritance of historical culture

―a case study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ianjin Street in Dalian

WANG Ya-li, LIU Shu-hao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Dalian 116025, China)

Abstract:Historical culture in commercial streets refers to the landscape atmosphere and environment of history, culture and geography, which is a rich heritage of history and culture.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mmercial streets, whether we value and integrate into historical culture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urban vitality and enhancing the city image. As the fact proved that ignoring the heritage of historical culture will result in the failure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mmercial streets. Only by truly respecting local cultural traditions and regional symbols of urban commercial streets, respecting the people’s consumption habits and demands, respecting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activities, can we make the traditional commercial streets gain powerful new vitality in 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 the historical culture. Based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ianjin Street in Dalian, we suggest that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ansformations of commercial streets and the inheritance of historical culture,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the refining of territory symbol and the planning of urban space, and should take proper countermeasures also.

Key words:historical culture;commercial streets;transformation

一、历史文脉及其传承的意义

(一)文脉与历史文脉的构成要素

文脉一词,最早起源于语言学,是一个在特定的空间发展起来的历史范畴。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是指“一种文化的脉络”,往往是依托于对某种物质状态的认识而沿承的具有重大影响的思想意识;广义上则引申为对“某一事物在时间或空间上与其他事物联系”的认识,往往表现为沿承于某种物质状态的广泛的习俗、感受或习惯性的时间与空间的选择[1]。在历史上,随着人们生活的特定空间与时间的某种秩序的延伸,所形成的相对固化的依托于某种物质状态的对时间与空间秩序的认识,即文脉,对人们的行为选择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历史文脉由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两个部分构成。历史文脉的物质要素指文脉产生的物质依托,可细分为人工要素与自然要素。人工要素指人们生产的结果,例如各种建筑物、桥梁、街道、人工植物绿化、其他空间布置等。目前主要指城市传统街区的空间格局、院落、建筑等一系列传统的具有可视性、可观赏性,并且具有触感的具体的、真实存在的人工景观。自然要素指自然界赋予的空间和时间的自然物,包括地形、石水、绿化植被等存在于传统街区中或周边的自然景观。历史文脉的非物质要素指文脉的认识形态本身,它是在历史长期发展中形成并传承下来的相对抽象的文脉要素,如民俗习惯、饮食文化、礼仪文化、民间艺术等等,它向人们展示着传统生活空间秩序独特的文化特色[2]。可以说,非物质元素是一种社会氛围、是一种民俗的文化形式。

(二)历史文脉对城市及其传统商业街的作用

传统商业老街与历史文脉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文脉诉说着传统商业街的过去,而传统商业街作为载体,是历史文脉最好的表达方式之一。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逐渐趋同化,城市专有的历史与文化也受到排挤,甚至逐渐被抛弃。这已经造成了城市个性发展和整体城市经济发展的客观损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注意。

历史文脉是城市商业街的灵魂。传统商业街区的历史文脉记录了其所在城市的过去,记载着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同时也给城市未来的发展带来启迪。历史文脉对商业区独特个性的塑造,起到指导作用。因为历史文脉犹如一盏灯,会照亮商业街的发展道路,她又像一个路标,指引着城市的前行。若不顾其历史文脉的特征,可能就会造成商业街的衰落。

历史文脉是一座城市商业街所独有的文化瑰宝,它在凸显其地域特征的同时,也展现其文化特征。虽然现代城市生活方式越来越走向水泥楼宇和电子信息,但是每一座城市的历史都不是能够由现代建筑的格式化和爆炸式信息所能限制的,它的独特性存在于人们口口相传和囿于文化观念的行为选择中。虽然现代城市生活方式也有多元化,但是相对于每座城市独一无二的历史文脉,又都显现其泛泛的一般性。城市的历史文脉记录了它自己特有的故事:它过去的繁荣与萧条,过往文人墨客都已深深地扎下了根,埋在了城市的土壤里。历史文脉在岁月中沉淀,在大地中安然,散发着浑厚的气息,绽放着浓浓的芳香。

历史文脉与商业街有着相辅相成的关联,历史文脉犹如一个城市的名片,商业街是历史文脉表达的载体,只有对于不同地域独特的历史文化的描绘与创新才可能创作出一个承载人们记忆与情感的动人景观。在当今的传统商业街区改造中,了解街区的历史是更好发展其独特街区景观环境的前提。

(三)历史文脉传承的重要意义

首先,在商业街的改造中如果能够最高程度地提炼出历史文脉所特有的符号,并将这些符号表达传承下来,必然会给人带来浓厚的社会“归宿感”和“认同感”[3],从而使传统商业街在融入现代元素的过程中,使传统元素焕发新的光彩,绽放新时代的光芒,在融合中延续其相对固定的历史与文化,使城市发展与民俗、民意紧密结合。因此,如何更好地运用新符号、新语言来表达和传承历史文脉,是传统商业街改造中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只有在商业街改造中融入那些具有历史感的、为人熟悉的、承载城市记忆的因素,才能使传统商业街改造获得成功。

其次,历史文脉是传统商业街改造的核心表现,其地位不可替代。历史文脉是历史与文化的沉淀,是人类文明的延续,是城市历史延留的风貌,也是地域的独特个性特征的体现。当我们将商业街的现代化与历史文脉结合起来时,就为历史文脉赋予了新的生命。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各城市之间逐渐趋同,历史与文化走在一种渐行渐远的边缘,这使历史文脉面临着极大的危机,从而使城市个性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对此,只有依据城市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环境、社会环境等差异性因素,针对城市的地域性、历史性、民族性等历史文脉特点,在历史、自然和人的和谐统一中,将历史文脉的核心作用体现得淋漓尽致,才能真正使特定地域的历史文脉得以延续和获得创造。故商业街改造基于历史文脉的“和而不同”[2],是传统商业街改造的重要原则。

再次,历史文脉还能通过唤起回忆,提高大众的舒适感,增加城市认知度。历史文脉如同一条纽带,将客观的物质世界与人类的精神世界紧紧联系在一起。传统商业街在社会方面和使用方面的普遍价值,证明它们不仅可以作为历史的见证,而且还能体现城市的历史文脉。传统商业街所特有的符号,为行人营造出温馨的空间氛围,让人们倍感亲切,缩短了人与城市的距离。而这种地域特色又难免唤起当地人多年前的回忆,让人们在购物、娱乐的同时情不自禁地感受文化的价值,进而引发对历史文脉的思考。可以说,这种氛围使人意犹未尽,流连忘返,不知不觉提高了大众的舒适感,增加了城市的认知度。

二、忽视历史文脉的社会影响

我国许多城市的传统商业街历史悠久,名闻天下,它们见证了历史的沧桑,留下了时代的印记。如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以及大连的天津街等。这里,仅就大连天津街的改造为例,分析其对历史文脉忽视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以警示于城市传统商业街的改造。

天津街地处大连市中山区,始建于1909年,是大连历史最悠久的百年老字号商业街,是大连中心商业区的发祥地。在大连百年城市的历史中,天津街始终都是大连市最繁华的商业地带。2005年,大连天津街被评为“中国十大著名商业街”[4]。然而,在2002―2004年的天津街改造中,由于改造的主导思想是改造的“标准”要实现和国际“接轨”,结果是,在“豪华时尚的地面设施、流光溢彩的高楼大厦、无不让行人惊叹”的同时[5],天津街的人流少了,人气不旺了,大连市民急了,天津街的商家急了,政府有关部门也急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面对人们的疑问,有人说是大连市西部商业城的崛起分散了人流,有人说天津街的改造失去了其以往的“个性”,也有人说改造后天津街只有“商业”而失去了“传统”和“文化”,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然而,从历史文脉的视角出发,不难发现,天津街改造恰恰是忽视了历史文脉。

第一,商业街区改造到底该是以市情民情为本,还是该以国际标准为本。以国际标准为本没有错,但是必须建立在充分考虑市情民情的基础上。市情民情就是城市的经济实际发展状况和城市历史文化演变,起码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市民的消费心理需要,二是市民的实际消费水平。不充分考虑这两个因素,就不能够得到市民的认同。有市民说:“刚改造后的天津街我们都不敢进去,到处是装修华丽的商场和价格昂贵的商品,根本不是普通百姓购物的天堂。”[6]可见,脱离市情民情实际的商业街改造,必然会使一些商家关门①。

第二,商业街区改造到底该是在传承历史的同时讲求现代化,还是单纯的“洋”“精”“尖”。追求现代化的“洋”“精”“尖”也没有错,但是必须建立在以传承历史为原则的基础上。传承历史就是要多考虑一些商业街已形成的相对固化的特点,起码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已相对固定的人们十分习惯的商业业态,二是市民的消费习惯和对商业街的要求。不充分考虑这两个因素,也不能够得到市民的认同。有市民说:天津街曾经是其最爱,“记得谈恋爱时,和对象一起最爱逛的就是天津街了,如果有外地的亲戚或是朋友来大连旅游,总是自豪地领他们到天津街逛逛,也总是不无得意地说,大连的天津街一点也不比北京的王府井和上海的南京路差。”[5]可是,这些以往的熙熙攘攘的人流和一张张兴奋热烈的笑脸,由于过去那种小店林立、步行街上到处是叫卖声的个体营销业态的消失,而在天津街少了。可见,脱离市民传统需求的商业街改造,必然会使“人气”流失。

2006年以后,大连市的各有关部门对恢复天津街的繁荣,做出了很大的努力②。天津街重现了中低档商品的花车热卖,同时特色小吃一条街扑鼻的香气牵引着人们的胃口。为保障最终建设效果,政府甚至贴款,把大连的老字号商家都吸引回来③。目前,天津街已由步行街为主要形式,以中外文化区、休闲文化区、特色餐饮区等不同主题段落为特色成为吸引人们逛街的热门选择。

三、城市商业街改造如何传承历史文脉

天津街改造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城市传统商业街的改造,是否重视和融入历史文脉,对能否提高城市活力、提升城市形象与整体城市功能有重要影响。那么如何在传统商业街的改造中传承历史文脉呢?

(一)广泛地倾听群众呼声,尊重公众的参与

传统商业街是面向大众的,历史文脉的传承首先是延续市民的逛街习惯和需求,即改造的方案必须能延续和扩展“人气”。为此,商业街的改造,一方面,应倾听群众的呼声,“在改造的过程中,进行调查统计,广泛征求居民的意见”;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群众资源,“在传统商业街区复兴或新建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手工业品和民间职业”,使之加深加厚这一地区的历史风貌特色[6]。大连天津街的改造,一个最重要的教训就是:在改造方案实施之前没有“多听点老百姓的意见”。群众的智慧是无限的,不要担心群众说的话不够标准,不够完美,重要的是时刻信任群众,处处依靠群众,就没有做不好的事情[5]。而脱离了群众的实际需要,必然会失去人气。所以,传统商业街的改造其定位必须面向大众,不能仅局限于中高档消费群体。在改造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居民参与,鼓励社区进行历史文脉传承的培训活动。例如,社区可以组织居民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培训手工艺人、说唱艺人等,节假日时间在商业街组织民间艺术活动;开发具有商业街风俗的各种营销模式,把商品销售与观光、情趣活动结合起来。这些活动会使群众在抓住创业就业机会的同时,传承历史文脉。

(二)充分地了解传统商业街的文化底蕴,提炼地域符号

对历史文脉的了解,要深层次地挖掘当地的自然环境及历史信息和民俗民风,了解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各种代表地域特征的元素进行全面分析,从中提炼出可以用于传统商业街改造的地域和空间符号。对于经过提炼的历史文脉符号,不能只对其简单的表象进行单纯的融入,而是要整体规划设计,比如将这些历史文脉符号应用到传统商业街的铺装、布局、造景等当中,还可以应用到商业街导向设计、公共设施设计及店面设计等方面。这些历史文脉的符号,会延续商业街的记忆,容易使人们得到心灵上的共鸣,而这种共鸣将不断扩散着浓浓的人情味、风俗范,形成城市的突出特色。大连天津街历史悠久,很多地方引人入胜,例如昔日的大连摄影社故址,有许多人慕名而来拍照留念。事实证明,大连天津街所缺少的不是文化,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挖掘的意识和提炼的行动。

(三)重视反映不同商业业态特点及其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城市商业街空间规划,依据历史文脉来确定改造原则,实施渐进式改造

传统商业街的改造,应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对第二点做法中所提炼出的反映商业街文化底蕴的地域符号与现代元素进行融合。这种融合是通过对商业街传统元素的现代化来实现其共生再生、从而使历史文脉得以传承的。共生,是指将传统商业街的改造与现代城市景观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实现传统商业街景观在城市景观活力构建中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也使传统商业街的历史文脉得以可持续发展。这要求对传统商业街的改造,应采取“整旧如旧”的保护方针,以增强当地原生态居民在城市中获得自身文化身份的荣耀感、认同感。再生,是指对传统商业街的各种元素移植或融入现代街区形态中[2]。例如,可以把传统店铺“移植”到现代商业广场中,使传统历史文化在新的空间形态中再现,历史文脉得以在现代形态中还原。当然,历史文脉的传承不是仅依靠旧式建筑与风貌,而是在保留原有历史语言的同时注入新的时代元素,使人们在这种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商业形态中,既能读出历史,又能咀嚼出历史空间的演化,从而不断以新的形态使城市的历史文脉增厚。这需要一种渐进式的改造过程,“避免大规模、急风暴雨式的改造方式”[7]。只有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才不会让商业街一下子失去其原有的记忆,才不会使人们产生一种“面目皆非”的感觉。如果丢弃传统商业街的各种历史符号,或者割裂历史,可能会出现所谓“镜像世界”景象,使人们感到虚幻无实,从而丧失商业街原有的魅力。因此,在深刻理解历史文脉的同时并将其融入现代文化元素中,这样的商业街规划才能在历史文脉与现代文化语言的结合中发挥强大的城市功能。

(四)商业街的具体规划要通过“市声市色”的环境建设,来传承历史文脉

市声,是指商业街上广泛的吆喝声、营销表演声、讨价还价声等汇集而成的巨大的喧闹声,这种声音使得街区热闹非凡,展现出特殊的文化氛围;“市色,是指商业街上的各种招牌、幌子、广告匾额、电子屏幕等”[2]。这些招牌、匾额通常色彩比较鲜明,高挂于店面,不仅向过往行人传达经营内容,还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展现出商业街的浓浓味道。然而,传统商业街的市声市色,与现代商业街比较,人工的吆喝声会多一些,店面的招牌会比现代的广告牌多一些,露天的活动会多一些。如今的大连天津街,招牌比较现代化,不妨适当地还原一些当时街道的场景,再现当年的老店铺形象;在带来商业效益的同时,也增添几分文化气息。目前,街道中间搭建了临时店铺,使人们不再感到空旷,符合人们走“之”字形购物路线的习惯。如果在市声市色的环境建设上,在现代化的环境布局中再适当地多融入一些传统元素,将人们的记忆延伸到现在乃至未来,将会使天津街重振雄威。

商业文化发展史范文第3篇

历史文化名城(街区)的保护和开发应实行综合规划城市是由各个子系统构成的一个巨大的复合生态系统。判断一个城市是否良性运行,关键是要看这个城市的各个子系统之间是否持续协调发展。从这个角度看,历史文化名城的改造开发一定要综合考虑城市的历史、环境、资源、交通市政、产业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等各种因素,协调好长期与短期、整体与局部、社会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因此,历史文化名城的改造开发需要各方面专家的参与。需要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需要进行合规划和周密策划,需要将宏观发展战略和微观的经营策略结合起来。但是,目前国内历史文化名城或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开发一般是由政府或开发商主导。很少注重和遵守规划。或大多侧重市政规划和建筑规划。往往忽略历史文化保护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详细的商业规划。其结果往往导致城市发展与产业发展、城市空间体形态与商业经营内容、经济与文化之间不相协调.甚至是相互冲突:城市缺乏精神和个性。这显然不利于总体目标的实现。所以我们强调,在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保护和开发时,一定要站在城市经营的高度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战略定位和功能定位,然后以此为基础讲行所中文化名城的综合规划。

成片的历史文化街区应该实行统一规期。统一开发,分步实囊在历史文化名城或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开发过程中,对于成片的、有内在联系的历史文化街区应当进行统一规划和开发,只有这样才能既保证该区域内历史文化风貌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又能发挥文化资源的规模效应,形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局面。以前门大栅栏和琉璃厂地区为例。尽管《北京旧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控制范围规划》将该地区划分为两个历史文化保护区。但因为这两个地区在城市肌理和历史文化上密不可分。所以对该地区的规划和开发必需要将大栅栏和琉璃厂同一考虑。

对成片的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改造和开发最好交由一家投资开发公司承担。这样容易保证开发公司能够始终从该地区战略定位和功能定位的角度出发。对整个地区进行统筹安排。营造历史文化环境、提升区域文化形象、经营区域品牌。既有利于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又有利于获得长远的经济利益。相反。如果将成片的历史文化保护区交由不同的公司开发,由于每个公司的实力、思路、水平各不相同。在加上经济利益的竞争关系,很可能将一个历史文化街区搞得面目全非,支离破碎。当然,选择一家公司开发时,对于面积较大的历史文化街区,在开发中可以实行分批分片开发。循序渐进,稳步实施。

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的角色关系历史文化名城或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和开发往往是一项综合工程。它既可能是历史风貌保护工程,又是危旧房改造工程、商业区改造工程或旅游资源开发工程:既要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又要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社会目标和文化目标;既要对历史文化进行有效保护,又要进行持续经营。如此高标准的要求,需要采用一种最有效的开发模式。从实践来看,在历史文化名城的开发和经营上,有政府主导和企业主导两种倾向。但是无论是采取完全政府主导的开发模式还是完全企业主导的开发模式,都不利于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利用。

在政府和企业的角色定位上,政府主要负责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负责制定城市及街区的战略定位和功能定位,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开发搭建发展平台。在城市及街区的改造开发过程中发挥监督和指导作用企业则应在政府的监督指导之下,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整治和改造。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对历史文化名城进行品牌经营。只有政府和企业各尽所长,分工合作,才会使历史文化名城得到最有效的保护和开发。

商业文化发展史范文第4篇

一、前言

随着国际化的进程,我国的旅游业也进入蓬勃发展的时代。而在现今的旅游市场中,能够满足于游客在购物环节中具有艺术价值和纪念意义才是大家追求的对象。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是蒸蒸日上,做到了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文化资源镶嵌于旅游商品设计中,对旅游产业的发展有极大的助推作用,从而促进并带动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二、现代旅游商品设计的基本情况

(一)设计的整体水平不高

目前我国旅游商品的设计有很大一部分是生产者出于追求眼前最大利益而产生的低水平设计。虽然旅游产业仍然蓬勃发展,但是旅游商品设计中文化整合的效果确是不甚乐观。生产者在经济利益上的短视行为,将文化仅仅作为旅游商品直接以价格定位,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旅游商品设计的竞争力,导致旅游商品的同质化明显,而旅游商品的同质化明显又反过来再次削弱旅游商品设计的竞争力,导致我国的旅游商品设计整体水平处于低等状态。

(二)文化遗产保护观念的兴起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树立了强烈的文化遗产保护观念,但这种观念对旅游商品的设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旅游商品设计与文化资源的整合问题中,一些来自大众的疑问也纷至沓来,例如:“商品化与可持续发展是否矛盾”,“旅游商品设计是否是对文化的商品化”等一些有关文化遗产的问题,引来人们的广泛争议,使原本就是低水平的旅游商品设计更是寸步难行。所以,旅游商品设计需要与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整合,促进特色旅游业的发展。

三、现代旅游业中文化资源整合的基本情况

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孕育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地域文化形态,沉淀出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其中包括古建筑艺术文化,宗教文化资源,红色革命历史文化,山水自然文化资源,历史名人文化资源和民俗文化。因此,我国的文化旅游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各省纷纷响应“十二五”规划,实施建设文化强省战略,促进第三产业,尤其是文化旅游产业的繁荣大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已经在各省得到空前的关注。但目前我国总体上文化产业还处于无序状态,资源优势尚未转化成经济优势,如果能够促进文化与旅游的结合,那么我国会有一天实现资源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但是,在旅游商品设计方面,文化资源的整合程度就远远不如旅游产业的文化资源整合程度。

四、旅游商品的设计

(一)什么是旅游商品的设计

旅游商品设计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配置旅游资源和首层服务,把旅游服务加入其中;并以一定的主题、内容、形式和价格表示出来的过程。它直接影响到旅游业快速的发展,设计出符合地域特色、品种多样、做工精良的旅游纪念品不仅能繁荣旅游纪念品市场,而且也会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繁荣我国经济,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旅游商品设计的基本

旅游商品设计的前提在于把地域特色作为文化资本运用于经济开发领域。但是这种前提在近几年里引发了争论,所以文化资源在旅游商品中的作用不得不被重视。

历史文本和活态文化是文化资源整合的关键。其中,历史文本可以说是文化资源整合的基础。历史文本为游客们对过去的想象提供了最基本的线索,能够使游客在面临某一文化商品时,联想到整个区域的旅游特色。虽然游客们的这种想象只是平常的历史情结,但不能否认的是,旅游商品中历史因素的参与,会提升游客们身临历史情境的真实感。

简单来说,活态文化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一般来说,在对活态文化继承人的访问中能够体验到鲜活的历史文化信息,认识到文化与传承的关系,文化资源与旅游商品的融合程度,更有助于游客将个人情感融入其中。在旅游商品的设计过程中将商品的文化内涵显示出来,从而突出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特色,促进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旅游商品设计的关键

在大多情况下,旅游商品设计的关键在于旅游体验。对于一件旅游商品,最重要的是在其身上体现出这个地区所拥有的独一无二的地域文化和历史文化,再结合加工工艺和现实的审美潮流。旅游商品的设计是旅游活动对文化资源整合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五、总结

商业文化发展史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丝绸之路;文化产业;产业链;大唐西市

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6248(2016)02003305

随着中国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以特定文化遗迹为核心, 借助文化遗迹进行新兴文化产业塑造并与原有产业整合,形成特定区域产业链组合的开发模式逐步得到了社会与学者的认可,并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使中国产业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当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第三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优化文化产业链结构,改变目前以文化遗迹为核心的单一、浅层次、以旅游项目为主开发运营的模式,科学合理地规划产业项目,形成自身特有的产业链和产业链组合,以及高水平、深层次、产业化的开发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西安大唐西市是西安市人民政府为向世人展示西安“人文之都”的无限魅力,于2005年启动实施的“皇城复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年来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开发项目。该项目以丝绸之路文明的历史文化传承为核心,以不断优化其产业链质量为发展方向,在十余年的运营发展过程中已实现了其大部分预定目标,但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和部分项目的转型问题。梳理分析西安大唐西市文化产业运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对未来产业链模式转型方向进行研究,对中国历史文化遗迹资源开发、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具有一定的引导与借鉴意义。

一、大唐西市产业开发的

历史与现实背景作为世界之冠,唐都长安以其丰富的文化创造力和开放包容的姿态在东西方文明史上占重要地位,曾经是与雅典、罗马、开罗齐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历史上东方和西方商业文化交流的重要汇集地。1 300年前,中国盛唐时期的长安城中设有东、西两大市场。东市是国内商品贸易市场,西市则是包括西域、日本、高丽(今韩国和朝鲜)等客商在内的国际性大市场。唐代诗人李白“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中的“金市”即大唐西市。西市位于唐长安皇城的西南方,始建于隋,兴盛于唐,繁华程度盛极一时,是当时规模最为宏大、国际贸易最为繁荣、辐射面最广的世界经济贸易中心、时尚娱乐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西市以其繁荣的市场体系、坚实的经济基础支撑着整个丝绸之路的贸易体系,是丝绸之路真正意义上的起点。西市既是外部世界了解长安乃至中国的一个窗口,又是东西方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的重要平台。唐代长安城面积超过80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00万,宫殿金碧辉煌,佛寺宝塔高耸,东、西两市十分繁荣,是当时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唐代诗人岑参所作的“天门街西闻捣帛,一夜愁杀湘南客。长安城中百万家,不知何人吹夜笛”就是对唐长安人口众多、繁荣富足的真实写照。

西市位于唐长安城西南方位,其建筑布局与唐长安城中的里坊十分相似,都采用了封闭式的建筑方式,用市墙将内部彻底包围,形成一个对外密闭的空间。市墙之中每墙各开两门,市门皆有门吏管理,早晚随街鼓声而定时启闭。在长安城四周城墙高筑的情况下,拥有独立市墙的大唐西市俨然就是一座“城中之城”。

西市内部南北向与东西向各有两条均宽16米的街道,四街纵横交错成‘井’字形,将市内划分为9个长方形区域。其中东西向二街相距327米,南北向二街距离309米。此外,西市的9个区域侧面均为街道,这使得每个区域的周边都与街相邻,十分便于交易[1]。

西市的建立对当时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都起到了空前的融合与推动作用。它的出现使得来自世界上不同地域、国家的人将本国所特有的商品与文化传入当时的中国。唐长安城时期西市的区位职能体现在经济、文化、政治3个层面。

第一,促进本国商品与外国商品的流通。西市作为一个国际性的贸易市场,往来于其中的商人来自东亚、东南亚、中亚,以及东欧等国家和地区。其中来自中亚与东欧地区的客商在当时的贸易活动中尤为突出,这些客商所销售的商品包括本国特有的药材、香料、珠宝,当本国的商品售罄时,再用赚取的资金回购中国特有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这些客商的出现加大了中国与当时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促进了商品流通,也极大地丰富了当时的内地市场。

第二,促进本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随着唐王朝的日益兴盛与西市的不断繁荣,进驻长安经商的客商数量越来越多,而其中以来自西域的客商占比最大。大量的客商在带来丰富西域物资及特产的同时,也最大程度地传播了自身的西域文化,文化传播的范围覆盖了整个长安,从而影响到全国。文化的交流融合使得“兼容并包”的唐王朝帝国更加兴盛、繁荣。

第三,强化中国“世界中心”的政治地位。自公元681年唐王朝正式建立起,日益兴盛的唐都长安逐渐成为了西方与东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汇中心。作为当时国际市场的大唐西市,其规模之宏大,国际交易之繁荣,无论是在商业交易或是文化交流方面,都从实体上印证了唐王朝的强盛与发达。而西市的繁荣与发展对巩固、强化唐王朝作为世界中心的政治地位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 100多年前,汉代的张骞肩负和平友好使命,从汉长安起步,两次出使中亚,开启了中国同中亚各国友好交往的大门,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这条路成为中西交流的主要通道,世界由此知道并了解了中国。1 300多年前,唐朝僧人玄奘经丝绸之路到达天竺,又一次开启了丝绸之路中外文化交流之旅,丝绸之路在中国与中亚、欧洲之间建起了一座商贸与文化的桥梁。进入21世纪,当中国人民又一次进入辉煌的历史转折点,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交融、经济的联系和依存更为紧密,重构丝绸之路文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开放、包容、交流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成了每一个中国人伟大的责任和梦想。挖掘、开发、利用在古代丝绸之路上有重要影响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丝绸之路起点――大唐西市,成为西安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和政治意义的壮举。

二、大唐西市开发建设原则2005年2月西安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重新审视西安的地位和优势,提出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的发展理念。结合第四次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明确了把西安建设成为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性现代化大都市的发展目标,形成了保护古城风貌、彰显西安特色、打造“人文之都”的城市建设思路。西安市政府于当年启动“皇城复兴计划”,加大对文物古迹、历史街区和传统民居的保护力度,使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古城区与新城区各展风采,人文资源与生态资源相互依托,向世人展示西安“人文之都”的无限魅力。2005年4月,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大唐芙蓉园开园;2010年4月7日,国内首座由民间资本投资建设的遗址类博物馆――大唐西市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大唐西市是在西安市政府“皇城复兴计划”的推动下,形成的一个以商业为主线,以丝绸之路风情和唐文化为特色的综合性商业项目,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在原址上重建的项目。与国内其他纯粹的商业项目进行比较,大唐西市最大的优势在于不可复制的历史文化资源与对唐文化魅力的展现。大唐西市所具备的历史人文资源与传承、发展唐文化对其作为商业项目的影响力度使得该项目成了国内同类项目开发的典范。为了使大唐西市的开发更具科学性和时代性,本文提出大唐西市开发建设的3点原则。

(一)在原址重建的原则

考古发现和历史记载均能证实唐长安城时期西市的具置即今大唐西市的位置。史料记载唐长安城时期西市四面各开二门,市内有4条大街,把该市分成9个长方形区域。街宽各百步,两侧有衣肆、药材肆、坟典肆、G辔行、绢行、秤行、麸行、帛行、寄附铺,经营各种商品交易的商家近千家。大街四周又设有很多旅舍、旗亭酒肆及饮食摊点。通过丝绸之路来到长安经商的西域及中亚、西亚等地的客商也多聚集该市,经营金银珠宝并购买有中国特色的丝绸、瓷器等运回国去转卖。基于对历史文化传承的考虑,重建大唐西市时,其建筑布局仍然模仿了唐代原貌,建筑风格沿袭唐代风韵,强调与同时期丝绸之路各国建筑风格相结合的原则。建筑功能突出唐文化,传承唐人“一行一市”的理念[2]。

(二)与城市环境相融合的原则

作为文化产业项目,大唐西市首先需要与城市的发展相契合。这其中包括:对土地的使用方式与增长趋势、经济结构的转变与扩大、城市自身所具备的文化底蕴及意义、城市交通与开放空间的体系。

(三)突出公益性的原则

大唐西市重建时的一条基本原则是突出公益性,主要体现在部分运营产业在不产生经济效益或者经济效益并不十分明显的情况下对文化事业的促进与推广。通过公益性产业的发展,从多个角度推动唐文化的宣传力与影响力,加强丝绸之路沿线各国文化的共融与交流,在公益性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推动影响经营性产业的发展。

在唐长安城西市遗址上重建的大唐西市,在继承了唐长安城时期西市职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创新,对周边地区的各种文化和商业需求起到了支撑和带动作用。第一,新开发的大唐西市的商业职能,一方面是纯粹意义上的现代化商业活动项目,包括餐饮、服装、住宿、文体娱乐活动;另一方面依托唐长安城时期西市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的展览、旅游、表演活动,如大唐西市博物馆、丝路风情街、国际古玩城、不定期的国内外文化商演活动等等。第二,所承载的文化职能,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大唐西市作为商旅文化项目,自身所具备的文化内涵与影响力同样极其深远。通过唐代建筑文化、丝绸之路文化、集会庙会文化等多样化的人文活动的展示与结合,营造出独特的人文环境[25]。

三、大唐西市产业链开发

优势与劣势大唐西市从规划实施运营至今已有十余年时间,该项目的运行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但在运营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分析该项目运营及其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对该项目改造和产业发展模式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唐西市产业链开发优势

1.以传播唐文化作为产业链开发内核

唐文化作为中国五千年历史文明中传播范围较广、延续时间较长、受推崇程度较高的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最灿烂的文化之一。西安大唐西市文化产业的整体运营皆以对唐文化的开发和运用为基石,是唯一可以用丝绸之路起点命名的项目。以优秀的唐文化作为产业链开发内核,是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极具竞争力的优势之一。

2.不可复制的历史遗迹资源基础

大唐西市是国内唯一在唐长安城历史遗存原址上再建的以盛唐文化、丝路文化为主题的国际商旅文化产业项目。大唐西市拥有确切的历史遗迹,这是许多现代化仿古建筑群落无法比拟的,也成为大唐西市产业发展独一无二的优势。

3.产业链内部的良好整合能力

大唐西市的产业链运营通过盛唐商业文化和市井文化的项目融合,涵盖了以大唐西市博物馆、丝路风情街为主题的旅游项目;以大唐西市酒店、多个以唐文化与丝绸之路文化为主题的餐饮项目以及其他购物、演出多个环节。这些环节在以传播唐文化为基础的前提下形成了良好的组合与资源互补,各环节逐步获得了稳定的盈利,使得大唐西市整体产业链的竞争力进一步加强。

4.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大力扶持

大唐西市文化产业项目的开发与形成,正是在顺应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进行的。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大力扶持,既为大唐西市产业投融资提供了保障,也使大唐西市拥有了广阔的市场需求与发展前景[67]。

(二)大唐西市产业链开发劣势

1.文化产业集聚效应弱

大唐西市作为一项在原址上重建的文化产业项目,在原址重建的确定性也成了产业扩张的局限性。大唐西市文化产业项目的开发带动了周边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但大唐西市本身淹没在高楼耸立的住宅丛林中;另外,大唐西市周边缺少其他文化产业园区以及相应的文化企业,未能够形成大唐盛世的连锁效应。

2.产业运营优惠政策不到位

大唐西市项目作为2005年西安市“皇城复兴计划”中的重要启动项目,地方政府在人力、物力方面提供了大量的支持。但建成运营后支持扶助政策较少,未能体现为其文化遗迹保护的公益性事业特性,制约了大唐西市建成后的运营发展。

3.开发相应文化衍生品能力弱

衍生产品的开发是文化产业发展与扩大的重要环节,也是文化产业链得以延伸的主要方法。当一种文化形式或创意得到群众的认可后,产业运作者会以该文化为核心,开发出不同的搭载该文化内涵的载体,以此实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大唐西市丝路风情街商铺冷清、商品单一,古玩城内的商品并没有着重凸显唐文化和丰富多彩的丝路文化,整个产业链还没有形成层次化发展,盈利窗口单一、不确定,这些都影响了大唐西市商业文化的发展。

四、大唐西市产业链发展

转型的建议文化遗迹产业链是指通过对文化遗迹的开发与重建,使其获得新的文化与商业价值,在对其新价值使用的基础上衍生出的一系列商业化项目和产品。针对大唐西市文化产业运营十余年的相关因素分析,其产业链组成模式转型应重点关注以下5个方面,以确保该项目的可持续运营和发展[811]。

第一,运用资源优势强化产业链效应。长安是古代东西方交往的大门,大唐西市是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要充分发挥大唐西市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文化品牌效应:在纵向发展中,要形成“研发―生产―品牌营销”的文化产业链;在横向发展中,要将自身特色与旅游、餐饮、演艺、现代制造、影视、新闻出版多个产业紧密结合,积极开拓新兴产业链;在区域化发展中,应充分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带”字效应,不局限于周边资源,要延伸至“带”的广角,借助商业运作、品牌传播、资源重组等手段,打造跨行业、跨地域、跨国际的“品牌价值―销售推广―整合营销―战略联盟”的产业生态链。

第二,推动大唐西市文化产业园区内不同产业间的联动与融合。文化产业的核心是文化创意。这一特点决定了文化产业园区与依靠技术、能源的传统工业园区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该园区内多条文化产业链的集聚过程。以唐文化与丝绸之路文化作为产业开发内核的大唐西市,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在强化一般产业链的同时着重发展内在产业链与协同产业链,并进一步宣传、包装唐文化,将其作为自身商品的特有印记。

第三,“以商养文,以文促商”带动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持续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提供就业岗位、增加财政收入和投资者收益,并源源不断地为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永续保护提供资金,从而走出一条“以商养文,以文促商”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路子。真正实现以资源带动产业,以产业促进发展并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资源。

第四,吸引客商投资,建成国际化“金市”。在全面落实发展文化产业相关优惠支持政策的同时,争取大唐西市文化产业园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吸引本区域及整个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客商投资,将其建成如盛唐时期的国际化“金市”。

大唐西市博物馆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家由民营企业投资建设的遗址博物馆,具有保护、展示西市遗址和反映丝绸之路文化、盛唐商业文化、市井文化的功能,已成为西安重要的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其“民营资本投资模式”被列为陕西大遗址保护五大模式之一。大唐西市的其他相关设施、景区都是围绕此核心建设起来的。还应考虑对民营博物馆予以相应的财政补贴和收益补偿,鼓励其免费开放,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公众进入西市文化产业区,拓展消费能力,为丝路风情街等商业街区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对进入西市文化产业区的投资者予以税收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投资文化产业区,使得大唐西市能够真正展现盛世大唐的无限魅力。

第五,重组大唐西市文化产业链,提升园区品质。以唐长安城时期西市遗址为建设背景,显著突出唐文化主题的大唐西市属于典型的资源依托型产业链组成模式。按照规划,大唐西市文化产业园核心产业链在于以保存较完好的唐长安城时期西市遗址与出土文物为主题成立的历史博物馆以及仿照唐长安城西市原景风貌建设的九宫格街坊;支撑产业链在于以突显唐文化为主题的丝路风情街及西域特产、餐饮酒店、珍奇古玩等;产业链在于影视娱乐、商业展览、演出等。这种产业链布局在园区建设运营初期是十分有效的运作模式,但当园区发展到一定规模,园区内各种主题及其建设规模已经确定而其彰显度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就应当调整其产业链结构,确保园区的健康可持续运行。就大唐西市产业园区而言,应将更多的关注从核心产业链调整到支撑产业链,特别是丝路风情园和珍奇古玩城的招商引资上,应当先行一步,走出国门,沿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吸引客商,把上述支撑产业链上的园区建成像新疆国际大巴扎、西安鼓楼回民坊等有世界影响力的园区,使得支撑产业链真正起到对整个大唐西市文化产业链的支撑作用。

五、结语丝绸之路是中国与沿途各国人民互利互惠、友好往来的见证。以传承丝绸之路文明为核心,在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大唐西市原址上重现昔日的辉煌,既是对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更是为丝绸之路起点赋予了崭新的时代内涵。及时梳理和总结大唐西市文化产业园运营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从调整文化产业内部结构和产业链方向入手,大唐西市文化产业园必将得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成为新时期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参考文献:

[1]西安大唐西市置业有限公司.历史的延伸――大唐西市的规划概要[J].建筑与文化,2008(7):6669.

[2]和红星.西安“唐皇城”复兴中的大唐西市[J].建筑与文化,2008(7):5859.

[3]丁静,都红刚.大唐西市引争议:城市建设和城市文化复兴能否兼得[N].中国社会报,20070910(3).

[4]毕景龙,王慧.大唐西市的空间形态与文化特质解析[J].建筑文化,2011(2):146148.

[5]靳薇,宋鑫.大唐西市遗址复兴研究的初探[J].山西建筑,2008,34(5):6870.

[6]冯华,温岳中.产业链视角下的我国文化产业发展[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5):8286.

[7]张立波.文化产业园的产业链构建[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0,8(4):9295.

[8]李魁.城市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研究――以西安大唐西市项目为例[D].西安:西北大学,2009.

[9]贺嵘,毕景龙.城市更新中的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西安大唐西市保护与规划[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38(6):283286.

[10]王彬.新丝绸之路城市符号传播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4.

[11]王彬.民办博物馆发展相关文化产业的探索――以大唐西市博物馆为例[J].中国博物馆,2014(1):5459.

Industry chain development of Xian Tang West MarketXIE Yu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