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流体力学中对流的概念

流体力学中对流的概念

流体力学中对流的概念

流体力学中对流的概念范文第1篇

一、展直观,抓本质,建立概念

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师是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从教学的内容出发,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实物的操作,模型的演示等进行直观教学,这是贯彻“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基本认识规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物理要领是用来表征物质的属性和描述物质运动状态的,任何物理要领都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我们讲物理要领时,应尽可能从具体事物、事例或演示实验出发,使学生对物理现象获得清晰的印象,然后通过分析,抓住现象的本质,使学生从具体的感性认识过渡到抽象的理性认识。例如讲“导体的电阻”时,首先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留意观察:通过某段导体的电流强度决定于加在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并且当导体不变时,电流强度与电压成正比,即电压U与电流I之比是一个恒量,其次,换另一个导体做实验,使学生清楚的看到另一个导体电压U与电流强度I的比值是一个恒量,由实验可知,对任何一导体,电压U与电流强度I的比值是一个恒量,用R来表示,这个恒量就表征导体的一种物理性质,那么R表示导体的什么性质呢?在进行直观教学,将甲、乙两种导体并联,加上电压U时,通过甲、乙两种导体的电流强度分别是I甲和I乙,我们发现,当R甲>R乙时,I甲<I乙,这说明R这个恒量可以用来表征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从而得出结论:R是表征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它的大小可用公式R=U/I量度。这时必须进一步揭示本质:导体的电阻不是决定于电压与电流强度,而是由导体本身的物理性质来决定。在温度不变时,对同一导体来说,不管电流与电压的数值如何,电阻的大小总是不变的,这就抓住了概念的本质。

通过直观形象教学,抓住现象本质,物理概念就顺理成章地建立起来了。

二、分层次,抓要点掌握概念

概念教学,要注意对概念逐字逐名加以推敲分析,善于剖析每一个概念的层次要求,多层次的启发学生来理解掌握,如电磁感应的教学,我们可以抓住这样的几个层次来分析理解:a、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b、在磁场中;c、做切割磁力线运动;d、导体中产生电流。其中a、b、c为条件,d为结果。如果我们在教学时,通过如此化分层次,抓住各个要点,不但了解这个概念如何表达的,而且了解了描述要领的条件是什么,这样才算真正掌握了概念。

三、找联系,抓类比,深化概念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有许多概念有本质不同的一面,又有内在联系的一面,教学中如果只注意某一概念的本身,忽视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那么就会使学生对概念的学习混淆不清,因此采用找联系,抓对比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区别异同,防止概念模糊,达到巩固概念的作用,如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电流和其它具有能的物体一样,电流通过导体时可以做功,做功的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电功率和其它功率的物理意义相同,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大小是单位时间内电流做的功,电功和电功率都表示电流做的功,但它们又有区别,电功是电流在一定时间内做的功,而电功率是单位时间内电流做的功,它们的大小有异同点。从“异”中求“同”找联系,“同”中求“异”抓联系,使我们懂得了只有了解概念的联系与区别,才能真正理解概念。

四、揭本质,抓阶段,完善概念

教育学告诉我们,教学中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这也是学生认识能力发展规律的要求,讲物理概念,必须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形成概念的阶段,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只能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加深,不可能一下子就理解得透彻,所以讲概念要循序渐进, 不能越级而进,不能超之过急。例如:“力”的概念,初中只讲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我们在讲力的概念时就要依据教材,依据学生的认识规律逐步加深,如果试图在初中就过早地要求学生对力的概念有比较全面透彻的理解,就违反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就会事倍功半,欲速而不达。只有分层次,揭示本质,抓阶段,才会不断深化概念,对概念的理解才更加全面,更加完善。

五、巧设疑,抓练习,巩固概念

流体力学中对流的概念范文第2篇

“比较”的方法,是物理学研究中一种常用的思维方法,也是我们经常运用的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实质就是辨析物理现象,概念,规律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以把握其本质属性。正如黑格尔所指出的“假如一个人能看出显而易见的差异,例如,能区别一支笔与一个骆驼,则我们不会说这个人有什么了不起的聪明。同样另一方面,一个人能比较两个近似的东西,如橡树与槐树,或寺院与教学,而知其相似,我们也不能说他有很高的比较能力。我们所要求的是要看出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

比较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某类现象在不同情况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的一种研究方法。比较的过程是使人在思想上确定事物(现象)之间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凡是比较,都是在一定关系上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的。

由于比较法很适合于初中生学习物理知识,所以教材中很多概念,如速度、惯性、比热、密度、压强、等等,都是用比较法引出的,这种方法的作用应引起各位同仁的足够重视。本文就比较法在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突出作用,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比较法为概念的引入提供了思维的支撑点

初中物理概念的引入往往用实验的方法,然后对实验的现象和结果加以比较进行的。比热概念的引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教材为了研究物体的吸热多少跟物质种类的关系,就将不同物质水和煤油的吸热现象进行比较;由于比较必需在同一标准下才能进行,就对实验的条件进行了控制,使水和煤油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收的热量也相等,以实现“单因子”实验;这样,排除了质量和温度升高等方面的干扰,突出了吸热和物质种类的关系,通过水和煤油在同等条件下吸热情况的比较,为“比热”的引出提供了思维的支撑点。

又如:在“电磁感应”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先点明,在以下实验中,使用的灵敏电流计、导线、开关、磁场及磁场中运动的导体都是完全一样的,现在,按下述步骤进行演示:(1)电路闭和,当导体在磁场中不运动或平行于磁场线运动时,电流计指针不偏转,表明导体中不产生电流。(2)电路闭和,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场线运动,电流计指针偏转,表明导体中产生了电流。(3)在前步实验的基础上,分别取磁场线方向相同而改换导体运动方向,再取导体运动方向相同而改换磁场线方向,观察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有何不同。(4)电路断开,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观察电流计指针是否偏转。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比较(1)、(2)两步的差同,就可以建立电磁感应这一现象的感性熟悉,比较(2)、(4)两步的差同,可以使这一感性熟悉深化,即明确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比较(3)步实验的不同条件,不同现象,就可以理解决定感应电流方向的两个因素。最后,教师指出联系:左手定则。类似地,能否用什么方法来解决感应电流方向、磁场线方向、导体运动方向这三者的关系呢?于是引出右手定则,并通过例题让学生练习使用这一定则。这堂课,学生较牢固地把握了电磁感应这一重要物理现象,并能用定则分析具体问题,更重要的是,他们又一次体会到比较法在物理概念中的重要作用。物理教材中有很多重要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都是按比较法来编写的,如欧姆定律、电功、凸透镜成像等等。这既符合发现物理定律的规律,也符合人们熟悉事物的规律。我们在教学时,要有意识地传授这一思维方法,并提醒学生注重:有些现象中,条件的改变,只使这一现象发生量的变化,如欧姆定律中,电压、电阻的变化,只是使电流发生数值的变化;而有些现象因为一个条件的改变,将发生质的改变,如交、直流发电机模型,就因为铜环和半径的差异,导致外电路得到的电流在本质上有很大的差异。

二、比较法可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把握更加深刻

由于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特征往往隐蔽在非本质特征之中,概念和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易使学生混淆,影响着学生对所学概念深刻、准确地把握。突出比较法,可使学生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对概念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例如,重力和压力,是学生极易混淆的概念,一些学生常将压力和重力间的某些非凡情况下的关系一般化,往往认为“压力的大小总等于重力的大小”甚至认为“压力就是重力”。为此,笔者在教学中,设置了能暴露和纠正学生这一错误的比较性例题如下,通过做题,将压力和重力进行比较,收到了明显效果。

例1:在下列各图中,物体A重15牛,力F=7牛,求物体对各接触面的压力各是多少?这样,通过该题中对各种情况下压力的求解,能够从定义、力的三要素角度对压力和重力进行比较,使它们间的区别和联系有一更深刻的揭示。可见,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进行比较是使学生理解和把握概念的有效果方法。

三、比较法可使学生灵活运用概念,促使概念活化

一个物理概念的表达式中,包含了定义方式、物理意义、及单位等内涵。将表达式间进行横向比较,能促使学生记忆概念、活化概念和深化概念。例如,速度概念的表达式V=S/t和功率的表达式P=W/t相比较,它们都有反映了另一物理量变化快慢的共同特征;它们的单位都由另外两个物理量的单位复合而成。另外,象密度、电阻率、比热等概念,从公式上都可看出,对同一物质来说,它们的比值都一个“常数”,反映着物质本身的属性。这可消除诸如“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为零”、“一杯水比热(密度)比半杯水的比热(密度)大”等之类的错误。

四、通过比较促进知识的正迁移

例如:把两只标有220V、40W和220V、100W字样的白炽电灯分别进行并联或串联后,接入220V的电路中,判定这两种情况哪个灯泡较亮?根据平时的经验都是100W的灯泡较亮一些,即使老师通过分析和讨论得出串联时40W较亮,并联时100W的较亮。但仍有一部分同学对分析感到不可靠,但假如我们通过可控实验来进行对比,学生就会信服了。

五、利用比较法可以防止知识的负迁移

在应用概念解决问题时,对物理现象不同方面的精细比较,为概念的正确应用提供了出发点,正确的概念应用建立在对不同物理现象比较的基础上。例如,用惯性概念解释图2所示,当忽然拉动小车时,木块向后倒的现象时,思维的起点和要害,就是要通过比较拉动前后,小车状态的不同之处,揭示小车拉动前后,木块上部和下部的相同点和相异点。

学生在应用概念解决问题时,就在头脑的记忆中搜寻以前经历过的相类似问题,通过某些同方面的比较,拟定解题方案,这是学生在物理练习中思维广泛采用的一种比较方法。

假如学生在应用概念解决问题时,对新旧问题不仔细地进行比较,既看到它们间的相同,又看到它们间的相异点,采用“拿来主义”的态度,盲目代换,就会出现概念僵化,形成知识的负迁移。如:许多学生在判定图3所示,当小车忽然向前移动时,瓶内液体中的气泡向什么方向移动的问题时,会照搬前面图2中小车忽然向前时,木块向后倒的结论,得出气泡向后移动的错误结果。可见,对概念的灵活应用离不开比较思维。

又如:在学习动滑轮之后,学生由于受“拉力是重物和动滑轮总重的一半”的影响,他们认为:只要用一个动滑轮,拉力一定是重物和动滑轮总重的一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利用如图的练习进行比较,使学生懂得了结论的适用条件,有效的防止了知识的负迁移。

六、将物理概念与生活相比较

有些物理概念看似深奥难懂,若将其与一些生活常识相比较,则能起到化难为易的较果。如:由于“电压”和电场力做功的概念有关,一般初中课本中对电压都没有明确的定义,教材采用直接引入的方法,这对学生把握这一概念是不利的,有不少学生学了“电压”这一课后,仍然模模糊糊,说不出它是什么,更不了解它的物理意义。所以说电压的概念,是初中学生感到最抽象、最难理解的概念,在初中阶段还无法讲清,对初中学生来说,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这样,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爱好。因此,我就采用这种方法。

用多媒体展示水流的形成,让学生观察实验,得出要使水能够流动必须要有水位差(水压),然后再设问:要使容器中的水长久地流动而不是瞬间流动应采取什么方法呢?这样一设问,学生纷纷讨论,气氛很活跃。最后,教师总结产生水流的条件是有水压,提供水压的装置是抽水机。这样,就为类比埋下了伏笔。

(1)元件的类比:把电流形成中的各个元件和水流形成的各个装置相类比。小灯泡如同小涡轮,开关如同阀门,电路如同水路

(2)形成过程的类比:从水流的形成过渡到电流的形成。

(3)作用的类比:从水压的作用过渡到电压的作用,从抽水机的作用过渡到电源的作用。

(4)大小的类比:从改变抽水机抽水的快慢产生水流的大小过渡到电压的大小产生电流的大小。

流体力学中对流的概念范文第3篇

一、务必使学生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这是掌握好物理概念的基础

学生对新概念认识之前头脑是一片空白的、陌生的,必须提供足够基本材料,对其思维进行细加工,激发学习兴趣。要使学生的更好地掌握物理概念,在教学中应积极创造一个生动有趣并适应学生认知特点的物理环境,借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

1.创设物理情境

根据教学需要,积极利用一些小故事、小游戏、史料来增加课堂的新鲜感,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例1、初中物理“杠杆”这一节中,可结合历史实际,生动地引入新课,为新课教学拉开帷幕。可用幻灯机把古埃及金字塔的图象投影到屏幕上,并解说―埃及金字塔是埃及人民引以自豪的名胜古迹,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可是在几千年前,还没有起重机设备的情况下,人们是如何将质量为几十吨甚至上百吨的石块送到塔顶的?据当今的考古论证,当时古埃及人就是巧妙地应用今天将要学习的知识来解决这一难题的。

2.运用实验

物理实验可以有条件地集中反映自然界中个别物理现象,其特点就是直观性、趣味性;也可以揭开许多自然界神秘的面纱,还可以发现人类肉眼看不见、耳朵听不到许多客观存在东西,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的兴趣。

例如,在“摩擦力”一课教学时,为了形象地说明摩擦力和压力的关系,演示“筷子提米”实验:首先用一根筷子插入米中提米,发现根本不可能提起,然后在杯中加入水,过一段时间再做实验:同学竟神奇地发现一根筷子把一杯米提了起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摩擦力和压力的关系,学生很容易接受。

3、列举生活中的典型事例:

许多物理现象广泛存在于人们的周围,学生有着较多生活经验,学起来感到很亲切、很有劲,也有许多现象却被学生“视而不见”。适当举例生活中典例,有利于对概念理解。

例如,在“向心力”来源概念教学中,可举例车辆过凹路面和凸路面两种不同路面时人有何不同的感受?(有超重和失重的感觉),火车或汽车过弯道时,内外轨道高度差有何特点?(高度差不同,外轨道高于内轨道),引导学生去联想过山车的种种体验,从而引出最高点向心力的来源。

二、务必使学生掌握如何建立物理概念的方法,这是掌握物理概念的关键

当学生获得足够的感性认识后,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帮助其建立物理模型,才能形成正确的概念,理解其内涵和外延,掌握其实质和应用。所以教学中应教会学生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抓住主要因素和本质联系,忽略次要因素和非本质联系,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最后抽象概括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共同特征形成物理概念。

例如,高中物理在“磁感应强度”这一概念教学时,对引导学生如何建立“磁感应强度”这一概念所采用的方法对比以往旧教材所采用方法,显得更科学更循序渐进。其概念的建立大致有以下几步骤:

首先,引入磁感应强度B仍沿用过去教材的讲法,即用一段通电导线作为探测物体,由它受到的安培力定义磁感应强度。与原教材不同的是新教材采用方法,没有像旧教材那样,一开始就泛泛讨论任意磁场,而是演示实验从匀强磁场入手,从而得出B的概念。

其次,引导学生进行想像和推理,将B的概念拓展到一般磁场,这样就避开了教师在使用原教材时经常提出疑问:有限长度的通电直导线的受力,应是某一区域内安培力的平均效应,不适于用来定义各点的磁感应强度。同时使磁感应强度这一较难理解的概念,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过程,降低学生接受这一概念的难度。

最后,启发学生前面学过的电场强度E的定义方法,对比说明引入磁感应强度定义的思路与之类似。使学生对研究“场”这一概念基本方法有一个更进一步的了解。

又如,比热容、电阻等物理概念,不掌握建立它们的思维方法,而直接给出它们的概念,那么学生对它们的理解只能是表面的而不是深入的,在解决问题时容易出现错误,实际的应用能力较差。

三、务必使学生明确物理概念的意义和适用条件,这是掌握概念的根本

物理概念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反映某个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的变化规律,所以有一定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这就要求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对概念的相关过程深入研究、认真分析,真正明确概念的成立条件和适应范围,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运用这些物理概念来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导体电阻是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的电流的比值,要是没有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在应用R= 公式时,同学就容易犯如下的错误:

第一、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的电流成反比。

第二、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根据R= 可得导体电阻为零,所以在学习时应注意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电压电流而变化,正确认识其大小只决定于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

四、务必使学生灵活运用物理概念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掌握物理概念的最终目的

学生学习物理是抽象的、艰辛的,掌握物理概念更曲折,其最终目的就是来解决实际问题,能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也伴随着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结合学生自身的认知特点,选择恰当的物理问题,或典型例题,有计划、有目的地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反复多次地进行训练,逐步掌握应用物理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全面的深入的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

例如:高中物理在“交流电”这节内容里对交流电有效值这一概念的应用,是本节重点和难点。而交流电有效值的概念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来定义的。学生对应用这一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学中可举一实例来总结。题目可设计如下:

一交流电电压随时间变化关系图线如图3所示,求该交流的电压有效值。

根据有效值的概念,让交流和直流通过同样的阻值的电阻,如果它们在同一时间内产生的热相等,则这一交流电的有效值就跟这个直流电相等,实验和计算指出: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流电有效值,与最大值存在如下关系:

U=Um/ =0.707Um;I=Im/ =0.707Im.

其中U、I为有效值;Um、Im为最大值(峰值)。

事实上,上述给出的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流电电压、电流有效值关系是从交流电有效值的概念出发,从电流热效应上运用数学推导出的关系式,当然其他交流电有效值就不具有这种“ ”的关系。那么这道试题在高中是不是就不能解决?不然,只要在讲授交流电有效值概念中,使学生理解有效值的本质含义,将会比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流电有效值得出更容易。只要运用学生已学过的数学知识就可以得出本题电压的有效值。

解题过程:让这一电压加在阻值为R的电阻上,则每周期内产生的电热将相同。所以,以一个周期为时间段确定有效值,设该交流电有效值为U,则在T=0.4s内,由热效应的等效性。

有:Q= .T= ・ ・ + ・

得出该交流有效值U= = (V)。

流体力学中对流的概念范文第4篇

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

1.使用多媒体、实验等辅助手段,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使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感知科学概念,为学生的认知奠定必要的基础.

例如,在讲“楞次定律”时,教师可以利用实验对楞次定律进行如下探讨:如图1,(1)磁铁插入与抽出时,指针偏转的方向相同吗?指针左偏与右偏意味着什么呢?(2)如何才能知道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呢?感应电流的方向有什么特点和规律?

2.利用问题创设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

例如,在讲“互感和自感”时,新教材对这两个知识点处理与旧教材有所不同,同时出现在一节内容中,使学生对这两个关联不大的知识点无法理解.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可进行以下改变:(1)如图2,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R滑动时,线圈L2中是否会有感应电流?能否判断电流方向?(2)当线圈L1中的电流变化时,在另一个线圈L2中为什么会有感应电动势?(3)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滑动时,线圈L1中会不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分析:(1)是通过知识回顾,建立起本课所涉及的知识背景,使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知识成为继续学习互感和自感现象的知识背景.(2)是在学生已经熟悉背景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知识互感的概念,并且了解到互感现象是一种常见的电磁感应现象.(3)使学生对所了解的概念走进更深层次,并且认识到自感现象是一种特殊的电磁感应现象.

二、理解概念的内涵

1.理解新旧知识结构之间的关系,正确建立新概念

奥苏贝尔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将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三种不同的模式.原有知识的概括程度或包容的范围高于新学习的知识,属于下位学习.原有知识在概括的程度和包容的范围上低于要学习的新知识,属于上位学习,模式为上位总括性同化.由于上位学习的模式是上位总括性同化,所以教师上课时必须举例足够的数量和概念的变式例证来引导学生学习概念的本质特征.

2.正确引导学生认识概念核心内容

通常我们可以通过物理的这些角度来认识物理概念:(1)定义和物理意义.比如,功率是力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物理意义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在学习了重力做功之后对弹力做功的探究中,进一步对F-L图象进行的深入的分析,得到了弹性势能的表达式.(2)物理量的矢标性.在“电源和电流”中,将电流强度简称为电流,电流强度是标量.可是在学习电流的过程中,又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学生容易对电流的矢标性产生疑惑,认为电流是矢量.此时,教师只要追问学生:矢量与标量除了一个有方向一个没有方向,还有没有其他的区别?学生会回想起矢量要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那么就能确定电流是标量并非矢量.

3.正确分解概念理解的步骤,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概念

流体力学中对流的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物理 概念 因素 教材 方法

一 物理概念的特点

物理概念准确地反映了物理现象及过程的本质属性,它是在大量的观察、实验基础上,获得感性认识。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综合,区别个别与一般、现象与本质,然后把这些物理现象的共同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建立的,是物理事实本质在人脑中的反映。任何一个物理概念的学习会与其他概念相联系。概念之间的这种关联着的逻辑关系,是构成物理规律和公式的理论基础。物理概念不仅是物理基础理论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通过逻辑推理方法,构建知识体系的基本元素。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就是要不断地建立物理概念,弄清物理规律。如果概念不清,就不可能真正掌握物理基础知识,不可能有效构建物理模型,不可能形成清晰的思维过程。在解决物理问题时,常常表现出选择题选不全,计算题审题时,由于对某些概念理解不到位,导致挖掘不出有效信息、不能快速建立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联系,解题效率低下。因此,在中职物理教学中,概念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搞好物理概念的教学,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

二 影响中职物理概念学习的主要因素

1.教材因素

中职教材,对知识和思维能力的要求都有一个较大的跨越。中职物理教材所讲述的知识不仅要求采用观察、实验,更多的要求具备分析归纳和综合等抽象思维能力,要求学生能熟练的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对于多个研究对象、多个状态、多个过程的复杂的问题,从物理现象到构建物理模型,从物理模型到数学化的描述,建立一系列的方程,学生接受的难度大。初中、中职物理教材对知识的表述也有很大差别。初中物理教材文字叙述比较浅显通俗,学生容易看懂和理解,而中职物理教材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表述严谨简捷。对物理问题的分析、推理、论述科学严密,学生不易读懂、阅读难度大。另外,中职教材与所需数学知识的衔接不当,也对学生的物理学习造成了困难。如学生尚未学到极限的概念,在学习瞬时速度时就难以理解;高一新生没有学习三角函数知识,就不能灵活处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没有函数图像的知识,用图像法研究各种问题就会比较困难。由于学科之间横向联系的失调,加大了高一物理学习难度,使高一学生成绩低分化。

2.学生因素

中职物理概念有些是从直观的实验中直接得出的,有些概念则需要学生从已有的物理概念出发,或从建立的理想模型出发,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和推理建立起来的。虽然中职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但由于他们物理基础知识有限,物理思维方法不足。个别中职学生由于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形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较差,不善于将陌生、复杂、困难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简单、容易的问题;不善于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不善于根据具体问题灵活选择方法,学习物理概念时习惯于机械记忆,盲目练习,往往被个别表面现象所迷惑,形成一些片面的、肤浅的概念。主要表现在解决物理问题时对于隐含条件的分析,临界状的把握,多过程的衔接等分析不完整,顾此失彼,答案不全面,条理不清楚。如个别学生不理解加速度及电阻率的概念,造成“加速度大速度就大,电阻率大电阻一定大”的错误认识。

3.教师因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将大量的时间用于备课做题,缺乏分析研究学生的现有知识状况、接受知识的能力。对于学生的知识能力有时估计过高,自己常常觉得有些物理概念很简单,学生一看就懂,没有必要花费时间去探讨、挖掘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造成学生在最初就没有真正理解有些概念,致使学生不易建立各个物理概念之间的联系。

三 引入物理概念的常用方法

物理概念是物理现象的抽象本质,它是在感知大量材料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形成的。引入概念时也应依据这一特点从直观到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