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流体力学发展史

流体力学发展史

流体力学发展史

流体力学发展史范文第1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能力培养;有效途径

新课程实施下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出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所以说有效的历史教学不是看教师在课堂上表演的如何精彩,而应当看教学的主体即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诸多方面获得了多少效果。那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切实培养学生的能力呢?

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知识归纳法

就是教师在历史教学中,教给学生最基本的“点、线、面”知识归纳串联法。

“点”,就是历史基本知识点。历史的知识点、概念都有其不同的记忆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发现并掌握其规律,合理加工处理知识信息,探究便捷的记忆技巧,有利于提高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效率。

“线”,就是历史线索。教师指导学生将繁杂的历史知识比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进行概括、归纳,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用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理出一条条线索。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历史知识记忆,还能逐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面”,就是历史知识体系。历史的每一部分内容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体系。教师要指导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把零散繁杂的历史知识构建出知识体系,列出清晰实用的知识提纲。

2.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就是教师将教学内容根据要求转化为一组组面向全体学生的序列性问题,以问题来引导和激励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自我探究意识。“问题教学法”是双向和多向的,可以教师问,学生答;也可以学生问,教师答;还可以学生问,学生答。要求学生不局限于教材已有的结论,在预习教材的基础上,敢于大胆地提出质疑,并产生一种主动探究历史真实的欲望,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地寻找答案。这种“学生自己质疑教师指导下探疑释疑”的过程,能够使学生体验到历史学习的乐趣,并逐步正确的要给予保护和鼓励。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自觉的自我检测,学会理解命题的基本思路,把握命题的一般规律,了解答题的基本要求,掌握答题的基本要领,从中发现自己在解答问题存在的不足,分析失误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分析解答各类问题的能力,养成举一反三解答问题的习惯。

二、学生交流合作能力的培养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的交流合作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这样学生逐渐体验到尊重、友善的师生之情,他们愿意和老师讲真心话,说出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且敢于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个人见解。课堂上不再是教师一人唱独角戏,而是师生之间平等、尊重、信任的对话。营造这种和谐教育氛围,使学生能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不同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的因材施教,达到不断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目的。

2.建设活泼的课堂形式,促进教学的共同发展

按自愿原则将班级学生组成4—6人的学习小组,这样自由组合的小组一般是由兴趣与基础相近,对同一类历史问题感兴趣的学生组成,并且彼此之间的人际关系比较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个别学生性格差异而导致的离群现象。在小组内,每一位同学都有一定身份和职责。把学生间的个体竞争变成了组内合作、组内竞争,也使得原来教师与学生的单向交流变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多向交流。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交流合作能力,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潜能,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学生创新探究能力的培养

现行初中历史教科书设置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与探究”、“活动建议”等内容,这为历史教学提供了进行创新教育的实用素材,也为历史教学搭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平台。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探究”与“活动课”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展历史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历史,打破传统历史教学的条条框框,给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探究实践,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总之,培养训练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努力。作为历史教师,就是要把历史学习与社会活动结合起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合作、自主探究的热情,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努力让历史教学成为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平台。

【参考文献】

[1]《历史教学》,2001年第8期,第12期.

流体力学发展史范文第2篇

在学科教育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水准,让他们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变得更加聪明,更加具有适应力,已是现代教育评价的核心问题之一。同样的,历史学科有它自身培养能力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中英两国都相继颁布了以本国国情为基础的历史学科的国家课程标准。我国在20世纪末,启动了新一轮的课程教材改革,教育部在2001年和2003年相继颁布了初中和高中的历史课程标准。其中在课程目标中都明确提出了“知识与能力”目标,以此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英国于1991年颁布了第一个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1995年英国又推出了以修正历史必修课为出发点的第二个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到了跨世纪之际(1999年)英国推出的国家课程标准,以“追求卓越”为中心词,首次增设了理论基础的阐释,使英国国家的课程标准更趋完整、严密;在2008年,英国第四次修订课程标准,在能力目标体系方面并未对 1999 年版做出大的改动,保留了第一、第二阶段的全部内容,但是对第三阶段中历史学科能力要求和与之对应的成就目标做出了重大调整。

可以说,中英两国都在逐渐地完善和发展历史学科的课程标准,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以促进历史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二、中英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中能力目标之相同点

1. 与历史知识紧密结合提出能力目标。中英两国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中的能力目标都是与知识掌握要求联系在一起提出的。

1999年英国颁布的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中,每一个关键学习阶段都有一个学习计划,学纲以学习阶段为基本单位,分列三个前后相连、依次递进的计划。三个学习计划的结构完全相同,每一个学习计划都由两方面内容组成:一是“知识、技能与理解”,它包括“对年月时序的理解能力”、“有关历史事件、人物和变化的知识与理解能力”、“历史解释”、“历史探究”、“组织和交流”五项基本能力要求;二是课程内容;前者属程序性知识,后者系陈述性知识,两者密切相连。英国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强调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来培养学生能力,如第二阶段的学习范畴明确指出:在这个关健阶段,应该通过地方史的学习、三个时段英国史的学习、欧洲史的学习和世界史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与理解。

我国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之一便是“知识与能力”,可以说,在整个教学目标中都是围绕历史知识为主体的。如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中国古代史第三个学习主题“统一国家的建立”的内容标准为:

(1)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

(2) 知道陈胜吴广起义。

(3) 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4)讲述张赛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教学活动建议:

(1)了解中国古代纪年的主要方法,学习识读历史年表的基本技能。

(2)组织讨论,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历史作用。

从上面的内容标准中就提出了识记、理解、评价等方面的能力培养要求。

2. 强调对历史时序的理解和正确使用。在中英两国的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中都强调了对时序的理解和正确使用,并且成为历史学习中的一种基本技能。

英国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中“知识、技能与理解”提出的要求学生获得进展的五项能力领域,其中就有“对年月时序的理解能力”一项,并且还提出了它在每个关键学习阶段的具体要求,如“按时序排列事件与人物”、“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变化置于正确的时间段里”、“辨识和正确使用描述历史时代、时间流逝的日期、词汇和俗语”,等等。而在“通过历史促进关键性能力的发展”中,又提出要通过“使用日期来计算历史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等方法来提高学生数字应用的能力。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提出要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基本技能要求。

3. 发展历史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是“直接影响人们顺利有效地进行历史思维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同样,历史思维能力也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中英两国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都非常重视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

英国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是通过培养学生有关历史事件人物和变化的知识与理解、历史解释、历史探究等能力的过程来实现培养其历史思维的目的。它在通过历史促进课程的其他方面中还提出历史学科为促进思维能力提供了良机。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形成丰富的历史想像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逐步了解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也提出“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中英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中能力目标之不同点

由于中英两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社会发展需求,制定的历史课程标准也各有各的特点,历史学科能力目标的设置也存在着差异。

1. 英国中学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中能力目标的特点。

(1)能力目标分类分级,严密简洁,便于实行。纵观整个英国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它阐述了不同能力和发育程度的学生完成每一学级后在“知识、技能与理解”方面应达到的水平。它包括八个水平,难度逐级提高,另有一个高于八级的超水平。每个水平都描述了学生在本水平上所体现的各种特点及特点的范围。各水平是依据大纲中“知识、技能与理解”包括的五个方面来描述的,如历史学科能力目标主要被分为“对年月时序的理解能力”、“有关历史事件、人物和变化的知识与理解能力”等五大类。同时英国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还提出了每一关键阶段、年龄段的学生所能达到的期望水平。可以说,英国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中,学纲与成就目标紧密结合,形成了结构严谨、清晰明了、便于实施的能力目标体系。

(2)更加注重培养史料的辨别能力。在英国的历史学科教学中很早就注重史料教学的运用,可以说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改革中就已经强调了史料的运用,在新的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第三阶段的能力目标也特别指出证据的使用,要求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评估史料的价值和可靠性,可见英国历史教学中已经特别强调重视培养学生处理史料、辨别史料、运用史料的能力。因为证据的使用包括“过去”的知识是建立在源自资料的证据的基础之上的,依靠的是疑问和资料的可用性,而不是先前对所使用的历史资料的正确性与可靠性做出臆断。在学校历史课堂中使用史料的核心意义是:学生不能仅是被教导固化的知识,还应该被教导探究历史知识的方式,而这便涉及了让学生自己去运用史料,因为唯有透过运用史料的实际经验,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探究历史知识的方式方法。“在历史课上,学生寻找材料,权衡材料并得出他们自己的结论。要完成这一工作,他们需要会研究、筛选材料,阐明自己的观点——这些技巧在成年后是非常重要的。”

(3)重视语言能力的培养。在英国,语言能力的培养不仅是语言课程的任务,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也责无旁贷,而历史课因其深厚的人文底蕴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英国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中要求通过交流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包括口头的和文字的交流,通过历史课程学习运用语言本身就是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的一部分,要求历史教学要指导学生在说与写两个方面都能清晰地表达他们自己的看法,并发展他们的阅读能力。1999 年的课程标准中的能力目标,其第五项是“组织和交流”,通过口头与文字表达交流学习历史的心得体会。在“国家课程中的历史科”中指出,通过历史可以促进重要技能的发展,其中包括通过交流来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在2008 年的课程标准中,以所修订的第三阶段能力目标为例,关键过程中关于历史的交流的能力目标是这样表述的:“当学生回忆、选择、分类和组织历史信息、恰当的并正确的使用历史术语和语言文字、运用良好的叙述结构对过去进行解释和描绘时,将会发展他们的听、说、写的技能”。这与中国的能力培养目标是完全不同的。

2. 我国中学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中能力目标的特点。

(1)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我国,学习历史首先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思想,这是我国历史教育的一个传统。新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知识与能力”中指出,“初步了解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等科学的历史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则在课程目标中提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所了解,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这也是一直以来历史课被误认为是最枯燥、无趣的一科的重要原因,没有从真正的历史角度去看待历史,学习历史。

(2)强调历史信息的获取、解读和处理。我国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强调了运用历史信息能力的培养。《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要求学生“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要求高中生“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可以看出,在信息的获取以及处理上和英国的课程目标大不相同,英国的目标具体规定了运用哪种方法获取哪种史料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利于教师实施和操作。

四、启示

流体力学发展史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学误区 师生互动 教师中心 学生地位 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07-08.120

唐太宗李世民针对历史曾经说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知得失矣。”二十一世纪,学习历史对于每一名高中生来说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作用。因为学习历史,可以帮助我们的学生从历史中吸取现任的经验教训,总结历史的发展趋势和社会的内部规律。毋庸置疑,高中历史教师的责任是十分重大的。新课改中,高中历史也是重点改革的科目之一。但是,一些历史教师的课改流于形式,并没有从根本上把握住新课改的精神要义,往往陷入教学的误区,这也导致学生的历史成绩并没有得到较大的改善。在这里,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性的探讨和阐述。

一、历史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未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新课改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就是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但是,在当前的高中历史课堂上,许多教师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高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在教育目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等教学相关事宜的设计上都是独断专行的,很少考虑学生的感受和学习需要。学生在课堂上一味听讲、不停地做笔记,并没有充分发挥课堂上的话语权,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新课改的精神告诉我们,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学生是课堂毋庸置疑的学习主体,真正的历史教学其实是教与学的有效统一。教师不能够一味赶进度,为了节省教学时间,也为了教学效果立竿见影,就把历史知识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思考空间,这样子是因噎废食、得不偿失的。这是我们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的一个明显的误区之一。俗话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高中历史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地预留出时间给学生思考相关历史知识。在平时的课堂组织中,也要适当开展一些历史问题的班级讨论小组交流等活动,以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历史见解、展示自我的机会。如此,学生就能在学习中逐渐体现其学习主体地位,也能够发展自身的逻辑思考能力,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也利于学生建立学习历史的长期兴趣和习惯。总之,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避免出现单纯以教师为中心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的现象,并充分认识到这种现象是我们当前教学的误区之一。此外,教师还应当有意识地改变不正确的传统教学观念,以促进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二、历史课上课下的师生互动严重不足,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另一个重要的误区就是历史课上学生的互动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实际的教学效果。师生互动的不足也导致未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新课标指出,师生互动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师生情感交流的重要教学策略之一。合理有效的师生互动,可以创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教师尤其应当注意的是,教师不仅仅要在课上跟学生勤加交流,也应该在课下进行功课辅导时,跟学生多交流学习历史的困惑和疑难点,切实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课下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有了全面的了解,就能够针对学生的学习问题更加有效地开展下一阶段的历史教学工作。无数一线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经历证明,懂得师生交流教学艺术的教师往往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教学成绩和效果,在教学中事半功倍、驾轻就熟。一些历史知识比较抽象,理解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学生如果单纯死记硬背、不加思考的话,是不能够长期记忆和应用的。例如在讲解秦汉初期秦始皇一统天下的主客观条件时,笔者就首先请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然后把学生言之有理的地方都予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最后再把最全面最完整的参考答案告知学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充分的参与学习,开发了思维、启迪了智慧,教师的教学也获得了显著效果。师生互动讲的是师与生的互动,教师不仅要主动跟学生交流,也要引导学生主动跟教师交流学习历史的体会和感想。教师的鼓励和赞美是学生主动跟教师交流的最佳助推器,恰如其分的赞美和客观真实的评价,能够帮助学生更加信任教师、主动跟老师请教历史问题。总之,师生历史课上课下的有效互动是保证历史教学顺利开展的有效教学手段,教师要注意积极思考、善于总结有助于师生交流的策略,为成功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而不懈耕耘。

三、历史课堂上未能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新兴教学设备

流体力学发展史范文第4篇

理论源于具体研究,但又不等于具体研究的简单叠加,而是它的提炼与升华。不过,在中外学术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一味追求“自力更生”既无可能,也无必要。拿来、借鉴、消化与吸收“他山之石”始终是理论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史学上也是如此。

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史学新流派、新理论大量被介绍到国内,构成过去二十年史学发展的重要一环。回顾这些年来史学界对西方学说的译介与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流派的历史哲学(如克罗齐、科林伍德、沃尔什的历史哲学)与各种新史学流派(如法国的年鉴学派、英国新社会史、美国的新经济史以及心理史学等)上。这方面的努力卓有成效,20世纪以来国际上比较重要的史学流派国内都作过程度不同的评介和探讨,中国史家对它们也有深浅不一的把握。近些年史学界在拓宽视野,开辟新领域,探索新方法以及反思现有理论的不足上能够有所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西学的引入。但是,已有的成绩不能成为裹足不前的借口,我们的目光不应局限于西方的历史哲学与新史学,必须登高望远,关注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发展动向,并与它们展开跨学科的对话交流,这是未来构建中国史学理论所不容忽视的。

正如《当代史学的主要趋势》的作者巴勒克拉夫所指出的,二战以后西方出现的“新史学”的动力主要来自社会科学。法国年鉴学派的产生,与20世纪初法国社会学、人类学、地理学与心理学等社会科学的影响息息相关。美国的新经济史、新政治史又分别从经济学、政治学中汲取了许多理论营养。心理史学则是在心理学理论方法的哺育下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没有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方法的刺激,就不会产生西方新史学。因此,欲建立中国的史学理论,仅仅钻研作为结果的西方新史学远远不够,还须寻根溯源,追踪和把握促生新史学的当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这样不仅会加深对西方新史学的理解,也有可能带动中国史学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即通过与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直接对话,找到中国史学发展的生长点与突破口,而不必亦步亦趋地跟在新史学后面。

广言之,古往今来指导史学记述与研究的理论绝大多数不是史家自身的创造,而是由哲学、科学或社会科学移植来的。长期影响古代中国史学的“五德终始说”便是战国末期阴阳家邹衍的发明;支配近代中国史学的进化论的首倡者乃是英国的生物学家达尔文;若干“实证主义”的研究准则经过众多史家的实践已摸索形成,但作为一种哲学理论的实证主义则是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提出,并由兰克系统输入史学,开创了统治西方史坛数十年的“兰克学派”;马克思主义首先也是哲学理论、历史学中不过是加以一能够应用而已。如果说以往指导史学的理论多来自哲学的话,当前灵感更多地出自人文社会科学。二十多年前,巴勒克拉夫所指出的趋势眼下表现得更为明显,要提高中国史学的理论水平,创立系统的理论,必须认清学科相互影响的大趋势,争取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目前,随着大量现当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著作的翻译出版,国内人文社科的成长,学习与交流的条件已初步具备。

90年代以来,不同背景、不同派别的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名著纷纷推出中文版,翻译质量也不断提高,许多领域的大师级人物的代表作基本上多可以见到中文版。社会学中,马克斯·韦伯、涂尔干、齐美尔、滕尼斯、帕森斯、哈贝玛斯、吉登斯、布迪厄等的重要著作的中文版都已先后问世。人类学方面,马林诺夫斯基、拉德克利夫·布朗、博厄斯、本尼迪克特、列维·斯特劳斯、格尔茨、萨林斯等的名著也已经或正在译成中文。经济学领域的译著尤为丰富,政治学也是如此。国际学界近一、二十年风行的“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的领袖福柯、德里达、赛义德的巨著也能很方便地找到不错的汉译本。可以不夸张地讲,二十世纪以来国际人文社会科学界一流学者的代表作,不能说全部,至少十之七、八,中国读者已经可以不必再费力阅读原著了,有的译本还不止一种。最近,汉译名著推出的速度越来越快,有些中译甚至与原著几乎同步上市,弗兰克的《白银资本》即是一例。在名家名著全面登陆的同时,大量西方人文社科的主流教科书也系统引入汉语学术界,奉献了一批最新的入门级读物。时至今日,可供汉语学术界参考的学术资源相当丰富,这为中国学者,包括历史学家,了解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发展脉络,开展交流与对话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也在不断成长、壮大。不少学者已不满足于简单移植、套用西方的理论、框架,正通过反思性地运用西方理论,逐步积累中国本土的研究,尝试依据中国经验与实践,寻求适用于中国的分析角度,归纳、概括出切合中国的概念与解释,探索人文社会科学“本土化”的发展。近来一些学者着力探讨的“关系”问题就有望成为透视中国社会与历史的一个新视角,同样备受瞩目的“单位”问题也会成为认识当代中国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这些不断涌现的新成果会为史家研究“过去”提供日益丰富的思路。欲建设理论的史学工作者应与人文社会科学家们携手并进。

应当指出的是上述条件并不会自动转化为推动史学前进的现实力量,需要史家善加利用:通过读书、开放式的课程设置、跨学科讨论会、共同研究等形式,创造跨学科交流与对话的机会与机制,主动接触和掌握西方人文社会科学,吸收本土人文社科的新成果,形成不同学科互动互长的良好局面。

流体力学发展史范文第5篇

一、新课程的内容适应时代需求,与时俱进,着力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

现代意识是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形成能够与现实和谐发展相适应的进步的思想要求,是现代公民不可缺少的素质。新课程不仅只研究过去,更强调历史与现实密不可分的联系,关注当今,面向未来;不仅只研究为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社会精英,同时关注普通民众在社会变迁中的作用和地位;不仅只研究影响人类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同时关注每个时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变化将会使学生真切体会到历史发展与每个人之间活生生的联系,同时也会认同接受对普通公民提出的适合时展的要求。例如通过学习工业革命后的人类历史,学生不仅会对人类文明取得的重大进步有充分的感受,同时也对因为迅速发展带来的巨大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有清醒认识,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树立环保意识,自觉采取环保行动。通过学习近代欧美各国的崛起和中国落后挨打、屈辱灾难的历史,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习惯发现忧患、敢于面对困难、战胜困难,以适应当今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时代需要。通过学习经济全球化、世界一体化的历史,培养学生的市场意识、创新意识、科技领先的意识,树立积极参与竞争的开放思想和全球意识。通过学习日中两国古代友好交往、近代侵略与反侵略和当今合作交流加强的历史,使学生树立不忘国耻但不延续仇恨、面向未来、致力于发展中日友好关系的开阔胸襟。

二、新课程更加关注历史学科服务于现实的时代性、启智性,有利于学生增强历史素养,学以致用

历史学科的基本要求就是通过对历史科学知识的学习,揭示历史规律,形成对历史发展的正确理解和整体把握,使学生逐步建立明辨是非,崇尚进步,顺应潮流的科学观念。例如学生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史,会形成文明史观和进步史观,形成中华民族共同发展的整体史观,体会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会坚信各民族共同团结、和平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坚信“”分裂势力不会得逞,坚信台湾一定能够实现与祖国大陆的统一。通过对世界近现代历史的学习,明确经济上的工业化、信息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及思想文化的科学化、理性化是世界发展的潮流,从而对当今的改革开放、加强党的建设、科教兴国等重大战略充分理解、积极响应,增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努力学习的坚定信念。

三、新课程大量增加文化史的比重,将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人类思想文化丰富多彩,成就众多,是人类不断走向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和特征。新课程重视历史知识中的人文背景、知识的社会价值,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些都将成为历史教学中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提升东西方社会思想文化史的内容和地位,学生就会有更大的学习空间、更开阔的观察视野,人文精神的教化功用将大大增加。

人文精神的内涵丰富,包括对知识、科学、真理的重视与求索,对道德修养、道德行为的规范与追求,对自由、平等、正义等价值观的肯定与呼唤,对尊重人性、尊重人格、实现人生价值的褒扬与鼓励。爱是生命的本质,是人文精神的核心。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丰富的可以汲取的营养,孔子“仁”的思想的基本要求就是“爱人”:“出门如见大宾”是尊重每个人的人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包含着奉献、感激和责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仍是今天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许多优秀的历史人物身上也有可以挖掘的人文素质,如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崇高志向。通过文化史的学习,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觉脱离低级庸俗,形成正直高尚的思想品德,不断丰富、完善自身的精神世界。充分利用文化史教育资源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是润物细无声、日久见功效的长期的教学目标。

四、新课程倡导的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不仅能有效地学习历史,还有利于学生处世智慧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新课程的学习过程方法重在探究、表达、交流,重在过程、体验、共享,目的是鼓励学生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建立起学习知识的能力时,才能真正学好历史,这不仅是历史学习所需要的,也是现代公民终身学习的要求,从单纯的接受知识向发展学生智慧与能力的转变,是历史教育人文关怀的重要反映。

在新的学习方法中,研究性学习占有突出地位,这是跨学科、多元化、开放式的学习方法,也是学生自主生成、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研究性学习将会有一种宽松、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站在学生视角创设新颖问题、解答问题的学习要求,自由思考、勇于表达的学习氛围。现代技术教育手段的运用、对居住地人文历史环境的考察调研、选修自己感兴趣的学习模块、多种形式的作业要求和评价体系等都是新的科学学习方式的构成部分。新课程下的教学将成为一种对话、沟通和合作共建,学生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将始终鼓励学生注重学习的问题性、自主性、体验性,起到发掘引导、保护激励的作用。

总之,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这些都将成为日常教学的指导思想,体现在日常教学的每一个步骤和环节上。我们有理由相信,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将会真正把关注学生成长、服务于社会作为历史责任,将会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现代公民的培养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