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阅读教学设计的要点

阅读教学设计的要点

阅读教学设计的要点

阅读教学设计的要点范文第1篇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三个主要环节

1.Pre-reading(阅读前)现阶段英语读前环节基本采取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这一方法最初起源于精神病理学,现在更多地强调为推动和激发产生新的理念与设想而不加任何限制的自由探讨与联想,鼓励学生之间在互相商讨与启发的背景中培养发散性思维,继而帮助学生加快阅读信息理解与英语思维共鸣。2.While-reading(阅读中)阅读中环节的主要方法包含scan-ning,skimming和detailedreading若干种。略读(skimming)部分要求学生限时通读全文,用快速浏览的方式培养学生在阅读初期迅速捕捉文章主题、预测其发展与结局的能力。扫读(scanning)部分是要求学生对细节进行阅读理解,培养其捕捉具体信息与重要内容的能力,训练他们在提取、筛选和重组文本信息过程中归纳和概括文意的能力。细读(detailedreading)方法是要求学生深入分析阅读段落当中的语言,培养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比如理解文章中结构较难、意义复杂的词句与结构,挖掘作者的主观写作意图和具体阐述观点等。3.Post-reading(阅读后)阅读后的环节也可以称作评价性阅读,也就是reproduction,要求学生以完成一定预设活动的模式,进一步思考文章的观点、主题、语言风格及写作手法的特色等,以任务驱动模式为动机,以独立思维为杠杆,实现对文章的深入理解。

“问题引领”阅读教学设计模式的实践操作

阅读教学设计的要点范文第2篇

自主阅读课文与讲读课文的功能各不一样,它们只能相互补充却不能相互代替。它们的关系类似数学课中的习题与例题,虽不十分妥帖,却说明了两者关系的依赖性。假如说讲读课文在强调认识,注重吸收,那么自主阅读课文则在强调巩固,注重运用;讲读课文在导航、示范,则自主阅读课文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自我阅读实践的主阵地。自主阅读课文如此重要,但在平日的教学中老师只注重了讲读课文的教学设计,而忽略了自主阅读课文的教学设计:初一、初二年级的自主阅读课文,教师将它们布置成课外阅读只让学生看一下;初三年级的自主阅读课文,连课外阅读的日程都排不上。而这样做的严重后果是不能很好锻炼学生的阅读与独立理解能力的,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进一步加强,根本不能实现新课标对自主阅读课文的要求和教材编排的目的。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光在教学方法上下工夫还远远不够,更有效的方法是教师要重视自主阅读课文教学,精心搞好自主阅读课文的教学设计,以期真正发挥自主阅读课文对讲读课文的补充作用。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自主阅读课文的教学设计呢?首先,做好课前预习是搞好自主阅读课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课堂教学高效的必要前提。预习是学习新课的第一步,同时又是一种自主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经过预习学生会对新的知识有所了解,发现一些疑点、难点,从而激发起他们的探索欲望,这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把握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关于有效的预习方法,各有各的高见。而笔者在使用导学案的教学实践中,觉得导学案是指导学生进行预习的一种有效方式。课前,教师设计好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和学习内容,然后以导学案的形式发给学生,学生依据导学案完成对教材内容的预习。通过使用导学案,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提升,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同时使得课堂教学过程更有序,教学更高效。不过,在课堂上一定要巧妙使用导学案。由于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已经根据课本、教学参考书和已有的学习经验对导学案上自己能够理解的题目进行了作答,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导学案内容逐个再讲一遍,结果不仅让学生对上课、文本失去了兴趣,而且课堂变成了一潭死水,没有激情,没有生成,没有思维的碰撞,更没有知识的拓展延伸,又何谈高效?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巧妙使用导学案,合理使用导学案,也是上好自主阅读课文的重要保障。其次,做好课堂教学设计是实现自主阅读课文教学高效的关键。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曾经说过:“略读课的设计应以大板块、大框架的设计为主,避免精读课的线性设计,应给学生留下整块的自主阅读空间。同时,自主阅读课文的教学应从阅读技能的巩固运用着眼,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自主的言语实践中获得语文能力的提升”。

专家们对自主阅读课文教学的定位,为我们的教学探索指明了方向。如果把讲读课文的教学设计比喻成工笔画,那么自主阅读课文的教学设计就是粗线勾勒的山水画。故而自主阅读课文教学设计的关键就是教师自身对文本的认真解读和准确把握,是整体中求“略”,部分中求“精”,是“教”略而“学”丰。这个“略”应该介于精读与独立阅读之间,不是随意翻阅,不是细致琢磨,更不是大包大揽牵着学生走。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还有教师有效地引导,沉浸在文本中的时候,还能运用读书方法,不仅逐步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还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总之,初中自主阅读课文是发展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素材,是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途径,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敲门砖。

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应该重视自主阅读课文的教学设计,真正发挥自主阅读课文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在学习自主阅读课文的同时获得阅读本领后进行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迁移,给学生阅读提供更为广阔、自主的学习空间,逐步引导学生向个体阅读和自由阅读过渡,为语文学习开辟出一片丰富多彩、灵活自主的天地,让自主阅读课文教学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中换得学习主体能力的提升。

作者:刘莉

阅读教学设计的要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英语阅读;活动设计;文本意图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061-01

1.引言

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头戏,是培养语言素养的重要手段。良好的阅读活动设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考察学生阅读技能的掌握情况。因此,如何深度解读教材意图并设计有效的阅读活动便成了大多数教师的一大挑战。

2.阅读活动设计存在的问题

2.1 活动设计偏离教学目的。阅读的所有活动都要围绕教学目的而设计,不能纯粹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过度追求课堂气氛活跃而忽视紧扣教材,任何活动形式都要为教学内容服务,侧重深化和巩固知识。

2.2 活动设计偏离质量轨道。现行英语教材《Go For It》的阅读材料内容多样,题材广泛而贴近学生的生活,她赋予学生更多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但是,一些教师觉得课堂上应该多设计活动、任务,这样才能体现阅读教学信息的大容量。因此,没有关注活动的有效性,未等学生进入角色就马上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最终是浪费时间。

3.准确解读文本,设计有效阅读活动

阅读活动的设计在内容上应由表及里,抓住本质;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由单一到发散,拓宽学生思维。在形式上应遵循题型多样化原则,避免因题型单一而引起学生的厌倦心理。

《Go For It》将阅读教学分为三个主要环节――"读前活动(pre-reading),读中活动(while-reading),读后活动(post-reading)"。教师可以紧紧围绕这三个环节,在准确解读文本意图的基础上,设计有效的阅读活动。

3.1 读前活动设计。良好的读前活动设计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为阅读活动的顺利展开做好准备,因此活动问题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要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吸引他们"想读""爱读"。以背景介绍法为例:

背景知识的缺乏会影响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甚至失去阅读的兴趣。因此,在阅读开始之前,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介绍涉及阅读内容的背景知识,可采用视频播放、图片欣赏、文字描述等方法,但介绍的时间不应过长,不能影响接下来的授课。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 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 Section B 2b这篇文章时,学生对于课文提到的其中一件事件 "On this day, Dr. Martin Luther King was killed."并不熟悉。如果对于"Who was Martin Luther King? Why was he killed? Why was he so famous? "不加以简单说明,就无法加深学生对于这篇文章的理解,也无法真正体会到文章中所渗透出来的情感。

3.2 读中活动设计。相比较而言,读中阶段是一个比较安静的学习过程,是阅读教学的主体部分,学生需要静下心来,才能从外部@取信息和语言。略读(skimming)、寻读(scanning)和细读(detailed reading)活动则可以分别训练学生快速把握文章大意、掌握具体信息、领悟细节要点的能力。此三个环节活动设计应环环关联、层层深入。以细读问题的活动设计为例:

这个环节的活动设计可以考虑和中考阅读题型接轨,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可设计一些单项选择题,题目涉及判断细节信息、词义猜测、词语替换等,以达到培养学生获取细节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加工的能力。如八年级下册Unit 10 I've had this bike for three years. Section A 3a,让学生仔细阅读文本,并判断以下题目正误。

The father doesn't think his son is understanding. ( T or F )

[设计意图]这个问题需要学生非常仔细地揣摩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难度比较大,学生回答T还是F都会瞻前顾后,因为一下子找不到理由。其实从文中"My daughter was more understanding."一句可以得知父亲觉得儿子也是善解人意的。这一活动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精读文本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素养。

3.3 读后活动设计。在读后阶段,学生对阅读过的文本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分析,从整个语篇的角度,运用已掌握的信息重新进行整合,使阅读活动向深层次发展。教师应指导徐涩会给你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根据文本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判断,理解文章的深层内涵,如推断作者的言外之意、预测结局等。

4.结束语

总之,初中英语阅读活动设计要建立在充分解读阅读文本,兼顾学生的具体学情的基础上,这样才能设计出由易到难"步步为营"的完整的阅读活动,才能真正实现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会阅读、感悟文本、享受学习。

阅读教学设计的要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微课;初中英语;阅读课;应用研究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课”在初中英语课的教育改革领域受到了极高的关注。“微课”又处在大教育改革时代,借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各种形式出现,让学生的英语学习变得更加的主动和灵活,使学校的课堂教育功能发挥到极致。

一、微课的概念及发展

在国外,“微课”(micro-lecture)是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David Penrose教授提出。它的雏形最早见于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 A. McGrew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堂(60-second course),以及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提出的一分钟演讲(The One Minute Lecture,简称OML)。[1]

在国内,“微课”在我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以电视机在千家万户的普及为标志。彼时,我国电教界出现了一种“以片段为内容”的时长约1至2分钟电视教材。它非常的直观和一目了然。一些广播电视台开始借鉴电视传媒手段,设计出了一种内容篇幅非常短小的教育类节目,人们将其称之为“微课程(Micro-Course)”或者“迷你课程(Mini-Course)”。[2]

2011年,胡铁生老师提出的“微课”是微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 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 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胡铁生老师将“微课”的特点概括为:短、小、精、悍。[3]

二、微课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将“微课”应用于初中英语阅读课堂的教学中,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第一,将“微课”应用于初中英语阅读课堂符合“新课标”教学实践的要求,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升。过去,英语课的教学目标单一,重技能,轻情感;教学方法机械,重教法,轻学法;课堂“以本为本”,重解读,轻互动[4]。形式灵活新颖的“微课”,将阅读课堂中“教学”与“活动”紧密结合,很好地改变了过去这种“程式化”和填鸭式的阅读教学模式。微课的制作也需要教师们整合教学需求与资源环境的变化,做到新课改要求的“与时俱进”,这也是对教师的一种能力提升和挑战。

第二,“微课”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促进学生们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微课”突破了传统阅读课堂的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比如,英语长难句最容易出现在阅读课上,学生一下子很难把握这些长难句中的重点和难点。而微课以其“单一的教学目标”、“简短的教学内容”着力突破初中英Z阅读课中的长难句。借助微课,学生随时进行暂停或反复思考,有效地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促进学生们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英语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在“微课”这一教学平台中得到能力(教学能力与学习能力)上的提升。[5]

第三,“微课”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最大化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微课教学视频一般在3――6分钟,“时长短、内容精悍”,极大的满足了初中生注意力集中时长的规律,抓住了学生们注意力最集中的时段,充分的调动起学生们主动学习英语阅读的积极性,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减轻了学生们攻克英语阅读的压力和负担。

第四,根据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学生们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来设计的“微课”,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种注重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和情感体验的“微课”,学生定会很感兴趣。学生们即使不在学校中,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通过互联网来选择“线上”的微课资源来加强对英语阅读课的知识点或阅读策略的理解和分析,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培养阅读习惯。

三、微课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一)阅读前的设计

如何将“微课”成功的应用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教师们首先要考虑的是怎样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怎样将“微课”设计的充满趣味性、具有吸引力。[6] “微课”导入式环节的内容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以下方式来构思:

1、 “歌曲聆听”导入法。教师们可以利用微课播放与英语阅读材料相关的歌曲,同时在屏幕上给出与本堂阅读材料相关的词汇,为学生们培养兴趣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进行新词汇的初步学习。

2、 “微视频欣赏”导入法。如果阅读文章具有人文、地理、历史等方面的特点,教师们可以将文章中的相关素材做成微视频,在文章阅读前就展示给学生们观看,引导学生们主动思考, 提出问题。

3、“互动热身”导入法。教师们可以找出该堂英语阅读中比较典型的场景、主要词汇和主要句型,归纳整理出一段微视频再结合PPT给学生们欣赏。引导学生们利用所给出的信息,与同桌或伙伴们互相模拟演练阅读文章中的情景,使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们能够集中注意力到课堂中来。

“微课”导入课堂的形式可以有许多种,但是英语教师们在设计的时候还应该注意以下两点:首先,“微课”导入环节的内容应该控制在六分钟以内;其次,导入内容一定要与本课题所教授的重点、难点有关,且内容要小,最好是小到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就看得明白老师这节课要讲什么。

(二) 阅读时的设计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11版)》中,对初中阶段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分别提出了三级目标,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阅读时的微课设计也不仅是要对词法、句法等语言知识的教授或考查,还要对学生阅读策略、阅读习惯、阅读方法、阅读技巧等非语言能力进行综合训练和培养。笔者认为初中英语阅读课时的环节,“微课”设计可以从以下三个步骤开展起来:

首先是词汇微课。词汇微课的设计比较容易,如:词汇联想、看图猜词、听音猜词、词汇拼写游戏、选词填空、词汇搭配等。教师们可以将阅读材料中的重点词汇挑出来,设计成5分钟以内为宜的动画视频。教师在播放词汇微课时,可以边暂停视频边与学生们一起找出阅读材料中词汇相应的位置,并让学生们在书本上做上标注。

其次是长、难句的重难点导学微课。这种微课可设计成语法分析、讲授启发、问题导向、合作探究、反馈互动、答疑指导等多种方式。教师们将阅读材料中的主要句型或重难点做成的5分钟以内的视频供学生观看。当学生观看视频时,教师可灵活地边暂停、边引导学生们学习该句型或重难点。视频学习后,教师还可以对长难句或重难点进行进一步扩展,如:让学生进行相同句型的造句、将句子排序等。

最后是整体阅读理解微课[7]。这就包括对文章整体的把握,如寻找主句、揣摩主旨、篇章结构、思维导图等阅读策略、阅读习惯、阅读方法、阅读技巧等非语言能力进行综合训练和培养。比如, 2013版《新目标英语》(Go for it!)九年级Unit 6 Section B的阅读课《Do You Know When Basketball Was Invented?》中要掌握的阅读策略是Mind-Mapping(思维导图的使用),教师们可以以这节课的思维导图的设计为切入点,制作一个关于如何使用思维导图的微课,教会同学们在以后的阅读课中更巧妙的使用思维导图,提高阅读能力。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单纯的这个单元的阅读材料这个层面。

(三)阅读后的设计

一堂优质的、利用微课进行教学的英语阅读课,不仅要有良好的阅读导入环节和阅读时的开展环节,还应该有一个圆满的阅读后的评价环节。阅读后的评价环节,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作“复习微课”和评价项目或表格。而评价项目或表格应该包括对教师 “教学设计”的评价,也包括对学生的自我评价,特别是阅读的过程性评价。评价是一种检验,也是一种促进教学方式的反思,对教师来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手段,对学生来说是提高阅读能力和成长的过程。[8]

教师将这些阅读后评价环节的微课分类放到互联网上的学习平台上。学生们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进行在线的学习这些微课,巩固阅读课堂上所学知识,由此增加更多的师生之间互动的效果,持续提升英语阅读课堂的教学质量,培养阅读的兴趣。然后,学生再根据自己学习和掌握的程度,填写相应的评估反馈项目和表格。这样,教师们可以及时得到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而后根据学生们的评价及时地调整微课的内容、完善课堂的教学步骤。

结论:“微课”作为一种形态新颖的教学方法,充分的结合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个体学生的特殊需求。因此,加强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方法上的创新,将“微课”引入和运用到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改变传统的阅读课堂的教学模式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丁妍. 微n的设计与分享之我见[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7).

[2]时静.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16,01:13-16+12.

[3]胡铁生. 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J]. 广东教育:综合版, 2014(4):33-35.

[4]冒晓飞. 激活初中英语阅读课堂的策略与方法[J]. 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9, 32(10):36-40.

[5] 李艳丽. 微课资源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 疯狂英语(教学版),2016,03:53-54.

[6]吴娇娇. 微课在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的实效性研究[J]. 校园英语,2015,20:29.

阅读教学设计的要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学案导学式;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英语作为高中教学中的主要科目,在高考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是教学的重点。而英语阅读能力则是学生正在掌握英语的关键,也是英语教学的难点。但是,传统的英语阅读方式偏重对于语言的分析,而忽视了教学策略的作用,注重应试技巧而轻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

一、学案导学教学概述

1.概念

学案导学,又称导学案,是指一种以学案作为教学知识的载体,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运用导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师生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

2.优点

导学案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以及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满足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自我意识的发展,体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保障教学质量和效率。

3.原则

在对学案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时刻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主体性。

主体性,是指教师在对学案进行设计时,必须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要信任学生,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成为学生中的认知主体。

(2)灵活性。

时代的变化和教学的改革,都要求学案的设计必须具备灵活性,教师在进行学案设计时,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式,同时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学案,保持学案的多样性,适应实际教学的需求。

二、学案导学式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对阅读内容的设计

学案导学教学,其应用的重点并不在于学案,而主要突出“导”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配合学案,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引导,使得学生可以;理解阅读内容,明确学习目的。因此,教师在进行英语阅读教学时,要结合学习的主旨,从阅读的内容、写作的特色等方面,对学案进行综合考虑和设计,保证学案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吸引学生对于英语阅读的兴趣。例如,在对译林牛津版的高中英语阅读模块进行教学时,针对“ReadingAppreciatingliterature”教学,可以要求学生首先独自完成相关的思考题目,然后有针对性地结合“Howtoreadliterature?”来对学案进行设计,从而提高学案的有效性,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和内容。

2.对阅读案例的搭配

合理的案例搭配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形成相对严密的学习思维。

对于教师而言,可以选择与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相似或相反的阅读案例,使得学生可以对此类阅读文章的表现方式、理解方法等进行归纳和总结,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对高中英语“ReadingLostcivilizations”进行教学时,可以采用结合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向学生接受楼兰古城的历史文化背景,从而使得学生对于文章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自然会大大增强。

3.对阅读能力的拓展

实际上,无论是语文阅读还是英语阅读,最重要的是对于语言文化知识的积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思维能力。良好的语言文化积累,可以使得学生对于阅读文章的认识更加清晰,理解更加深入,不仅可以使得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还可以培养学生对于英语的反思能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案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等特点,拓展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在进行学案设计时,可以针对学生对于英语阅读学习的整体认知,设计出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案例,引导学生形成有效的阅读思维,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全面提升英语教学的水平。

三、结语

总而言之,学案导学式教学的应用,最终目的仍是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积累相应的语言文化知识。因此,在对学案进行设计时,教师必须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导作用,突出学案的开放性和灵活性,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钱静.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应用“学案”的探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88):173.

[2]吴银花.浅谈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导学案运用[J].文理导航(上旬刊),2012,(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