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导致土壤盐碱化的原因

导致土壤盐碱化的原因

导致土壤盐碱化的原因

导致土壤盐碱化的原因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土壤盐碱化 土壤次盐碱化 次盐碱化的治理 灌溉

中图分类号:S2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5-0098-01

一、土壤盐碱化的简介

土壤盐碱化(soil salinization)是指土壤含盐量太高(超过0.3%),而使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

土壤中可溶性盐类随水向表层移动并积累下来,而使可溶性盐(如石膏)含量超过0.1%或0.2%的过程。盐碱地在利用过程中,简单的说,可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盐碱地。轻度盐碱地PH值为:7.1―8.5,中度盐碱地PH值为:8.5―9.5,重度盐碱地PH值为:9.5以上。

二、土壤次生盐碱化的概况

次生盐碱化又称“次生盐渍化”。指由于不合理的耕作灌溉而引起的土壤盐渍化过程。主要发生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地下水位较高、地下径流不畅、地下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盐的冲积平原。

人类活动是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因。从外因来看,主要是人类活动所致。归纳起来有:①灌排系统不配套:有灌无排或排水不畅,地下水位上升,导致土壤积盐。②大水漫灌、串灌:土地不平整,灌水量不加节制,大量水分入渗提高了地下水位,带来了次生盐碱化。③渠道渗漏:长期引水后,提升了渠道两侧的地下水位,引起水道两侧的次生盐碱化。④平原蓄水不当:平原水库的水位一般都接近于地面,如在水库周围不修建截渗设施,则由于水库水体的静水压,势必导致水库周围地下水位的升高,使土壤发生次生盐碱化。⑤利用矿化度较大的地面水或地下水进行灌溉所致。⑥不合理的耕种方式:有些灌区水旱插花种植,水田周围又无截渗措施,使四周旱田区的地下水位因稻田灌水而抬高,造成旱田土壤发生次生盐碱化。此外,在灌区耕作粗放、施肥不合理、土地不平整等,都易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加重。因此地下水是土壤发生次盐碱化的决定条件

三、土壤次盐碱化的治理

对于土壤盐碱化的治理, 一般是从旱、涝、碱综合治理入手, 而有灌有排, 调空地下水位, 则是防治盐碱化的根本措施。应本着以防为主, 防治结合原则进行治理。在拟定防治措施之前应进行水文地质调查研究, 着重观测和研究地下水和土壤盐分的动态变化。在此基础上采取科学的治理措施。

(一)、合理灌溉及合理安排种植时间

1、建立完善的灌溉系统,使地下水深度保持在临界深度以下。

2、建立现代化排水系统:①水平排水,主要以明沟、暗管的形式进行,既能降低地下水位,又可以排出土壤中的盐份;②垂直(竖井)排水,竖井排水价格低、不占地、水量大、水质好、控制调节性地下水位灵活、维修工作少,同时又可以和灌溉相结合,竖直设井以梅花型布井效果为最好。

(二)、化学改良。

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在盐渍土上,特别在碱土上施化学改良剂,如:石膏、硫酸、矿渣(磷石膏),因土地类型不同,施入量也不同,施用时间长短取决于当地的经验和资金的状况。施用改良剂后需用大量水冲洗,在水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应用困难,而且成本高。但是,用这种方法能使土壤积水从379天降到145天,渗水从292mm升到605mm。

(三)、植物改良

树木在生长过程中, 通过叶面蒸发排除大量的水分,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降低地下水水位。一棵15 年的柳树每年通过叶面蒸发消耗 91.4m3水, 杨树为82.9m3水。据研究灌溉渠系林带的排水影响范围可达200m, 潜水位下降最大的地方可达16m。一般多在灌溉渠旁植树, 利用它吸收渠道侧渗补给地下水的水量, 以消除灌溉渠道两侧可能产生的次生的盐碱化或沼泽化。

(四)、增施有机肥

施用有机肥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微团聚体数量增加,容重降低,总孔隙增加,入渗速度得到改善,从而使土壤易于脱盐;有机肥的施用也能增加有机胶体和腐殖质数量, 增加土壤胶体对盐分的吸附能力,降低盐分在土壤中的活性。半腐熟有机肥不断消耗耕层和表土盐分中氮源,并能吸收部分盐分和阻断部分毛管水流, 有抑制盐分积累的作用施用化肥的基础上施用腐熟有机肥,土壤电导率增加20.4%~40.9%; 施用不腐熟有机肥, 土壤电导率降低14.6%~36.4% ,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五)、冲土排水

通过施用一定数量的灌水进行冲洗是排除土壤剖面过多盐分的最主要的措施。冲洗过程中加在土壤表面的水向土中入渗并溶解盐分,冲洗水通过下渗将盐分自根层带至深层。在上部土壤含盐量很高,且表层土壤透水性很差的情况下,有时也采用地表冲洗的方法,使表层土壤盐分溶解,并将地表带有盐分的冲洗水自明沟排除。

为满足作物正常生长的要求,需要使一定深度土壤的含盐量,经冲洗后在要求的时间内减少到允许的数量。冲洗后要求的土层淡化深度和允许的最大含盐量通常称为冲洗标准。冲洗标准因土壤盐分的类型和土地改良后所种植物的耐盐能力而异。设计的冲洗脱盐深度一方面决定于作物生长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决定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的需要。在气候干旱蒸发强烈、作物根层较深的地区采用较大的脱盐深度。一般脱盐深度变化于0.6m至1.0m之间。干旱地区种植旱作物时脱盐深度通常采用1m.在缺乏天然排水,土壤含盐量高,且透水性又较差的地区,在土壤改良的第一年脱盐深度可以采用0.6m.

人工排水是控制地下水位的有效措施。

实行有灌有排, 排灌结合, 控制地下水位在临界深度以下。这样既防盐碱又防涝, 同时能加强浅层地下水交替作用, 使灌溉水和大气降水渗入过程中不断淋洗土壤中的盐分, 将其带入地下水中, 促使土壤向脱盐方向转化。

修建河渠系统, 不断将多余的地下水排走,达到控制地下水位和制碱的的。根据经验, 排水沟对于土壤脱盐的作用与排水沟的深度和土质有关。一般排水沟单侧脱盐影响范围与沟深的关系为: 轻质土沟深 1. 7~ 4m 时, 脱盐影响范围为沟深的80~ 100倍, 粘质土沟深 1~ 2 .5m 时,脱盐影响范围为沟深的80~ 130 倍。

四、结束语

以上就是本人总结的关于土壤盐碱化的概述,关于防治及治理次土壤盐碱化的方法,我所论述的仅仅是小部分,还有很多复杂但很科学的方法,在此就不在一一论述了。

参考文献

[1] 苏志学.土壤盐碱化及其防治措施.吉林水利,2006,第284期.

[2] 孙慧霞,王晖,张元东.土壤盐碱化防治措施概述.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08,第8期.

[3] 于志强,卢永国,付春艳.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的综合措施.黑龙江水利科技,2010,第4期.

导致土壤盐碱化的原因范文第2篇

关键词:盐碱地;园林绿化;栽培技术;土壤改良

盐碱土是一种因含盐量过多或强碱性,而“生了病”的土壤。盐碱地分级指标如下:轻度盐化土,土壤含盐量0.1-0.2%;中度盐化土,土壤含盐量0.2-0.4%;重度盐化土,土壤含盐量0.4-0.6%;(我国大多数以30厘米土壤耕层来计算含盐量。)衡量盐碱地的另一指标是酸碱度,即PH值,一般以7.5为中性,7.5为微碱性。

1 盐碱地的特点

1.1 盐碱地的特点

如果某地区土壤中的含盐量达到0.1-0.2% 以上,或者由于土壤胶体吸附对交换性钠的吸附作用,令土体的碱化度高于15-20%,便可以认为此地区的土壤已经发生盐渍化,将该地区定义为盐碱地。土壤盐渍化会引起土壤性质的恶化,降低土壤的通气性、使土壤发生结构粘滞、增加土壤的容重、阻碍土壤温度上升并减弱土壤微生物的活性,以上多种因素综合起来,会进一步降低土壤的渗透系数,加剧土壤的盐渍化程度。而盐渍化程度过高的土壤会对植物体造成一定的伤害,使植物难以在盐碱地上正常生长,造成土地的荒芜。

1.2 盐碱地分布。总体上说东营地区属于盐碱地区,盐碱地总面积较大,且盐碱地的类型众多,有着广泛的分布。严重的影响了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成为了影响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难题。

2 盐碱地对植物危害和植物的耐盐机理研究

2.1 盐碱地对植物的危害

首先,盐渍化土壤内部可溶性盐的含量明显超出了适合植物生长的浓度水平,土壤溶液过高的渗透压,将会影响植物对水分的吸收,严重时甚至可以引起植物体内水分的大量流失,使植物发生生理干旱,最终枯萎死亡。其次,盐类的大量聚集会破坏植物体内部的原生质,严重的阻碍植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和转化,令植物体细胞内部合成蛋白质过程中的中间产物难以完成正常的转化而大量累积,最终对细胞造成毒害作用。此外,土壤溶液中大量钠离子的存在会严重的干扰植物的根部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导致植物出现营养元素匮乏的症状,进而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最后,如果土壤中可溶性盐的浓度过高,远远超出了植物体所能承受的最大限度,便会破坏植物体细胞结构,令植物体的生命活动发生紊乱,阻碍了植物的生长,最终导致植物体的死亡。

2.2 植物的耐盐机理

生长在盐碱地上的植物,其生命活动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土壤中含量过高的盐离子的干扰,这种干扰令大部分植物均无法在盐渍化较为严重的地区正常生长,但是部分植物却具有耐盐的特性,可以在盐离子大量存在的环境下实现完整的生命周期,此类植物便被称为耐盐碱植物。牺牲对K+ 的吸收是使植物细胞具备耐盐性的重要原因之一。植物细胞可以通过牺牲K+ 来降低Na+ 在细胞内不得积累,并通过Ca2+ 来调节自身的K+/Na+ 通道,把多余的Na+ 排入液泡当中,从而达到降低细胞质内部Na+ 浓度的目的。而液泡中大量积累的Na+则可以作为改变植物细胞渗透压的调节剂,使植物能够适应盐碱土地区土壤溶液过高的渗透压,确保植物在盐渍化程度较高的环境中正常生长。另外,部分耐盐碱植物还进化出了专门的泌盐结构,可以将积累在植物体内部的盐分排出,使植物体能够生长在普通植物难以存活的地区,并可以起到改良土壤性质的作用。同时,部分植物在盐碱含量较高的环境下,能够分泌出特殊的代谢物质作为细胞渗透压的调节剂,以保证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不受破坏。例如,蛋白质与淀粉的分解产生的物质具有较强的亲水性,能够起到稳定细胞膜结构的作用。而长期生长在盐碱环境下的植物,甚至会在基因层面上发生改变,在植物体内合成起保护作用的功能蛋白和调节蛋白,最终保证植物体在盐渍化土壤存在的前提下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3 盐碱地园林绿化栽培技术

3.1选取恰当的植物种类。植物种类的选择是采用园林绿化栽培技术对盐碱地进行改良的关键,在使用园林绿化技术对盐碱地进行改良时,植物的成活率、园林绿化的效果以及植物的养护费用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而恰当的选择适合当地土壤环境的耐盐碱植物,便能够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因此,能否培植适宜当地土壤状况的植物,是关系着盐碱地改良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在选择园林绿化植物时,需要遵循以乡土植物为主、因地制宜的原则,在重盐碱地上选择耐盐碱能力较强的植物种类,如臭椿、枸杞、木槿、刺槐、爬山虎、沙打旺、鞘雀稗、狐米草等,而在对盐碱程度较轻的土地进行园林绿化时,只需要选择海棠、紫荆、草木犀、披碱草等具有一定抗盐碱能力的植物即可。

3.2 采用科学的栽培和养护技术。在盐碱地上培植的苗木,常常会出现扎根困难、生长缓慢、长势不旺等问题,因此,采用科学的栽培和养护技术,是促进植物旺盛生长、保证盐碱地改良得以成功的必要措施。例如,在对植物进行在配置前,使用ABT 生根粉溶液对苗木进行浸泡,能够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在栽培植物时,使用打泥浆栽植法,以提缩短苗木对土壤的适应时间;在春季栽培时采用大穴栽植树盘覆膜法,促进苗木成活并防止反盐现象的发生。而在对植物的养护过程中,定期进行灌溉、合理疏松土壤、适时追加肥料以及增加地面覆膜等科学的养护措施,能够对植物的生长起到积极地作用,并提高土壤改良的效果。

3.3 实行配套的土壤改良措施。单纯依靠植物对盐碱地进行改良,不仅见效较慢,而且起到的作用也十分有限。因此,在利用原理技术对盐碱地进行改良时,适当的配合园林绿化中的其他土壤改良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土壤改良的效果。抬高在陪床的床面,可以减轻地下水返盐情况的发生,并提高雨水淋洗脱盐的效果。在土地下方铺设盐碱隔离层也可以切断土壤毛细管道对地下水的运输路径,明显的抑制返盐现象的发生,保护地面植被的生长不受土壤返盐作用的影响。另外,在土体中埋设排水的渗管,可以提高雨水的淋滤脱盐作用,保证土壤改良过程取得良好的效果。

4 盐碱地改良

盐碱地绿化常见的改良模式有客土绿化施工、盐碱土原良施工和肥盐平衡改良。 客土绿化施工技术:(适用于重、中度盐碱地)。客土+隔盐袋:在客土回填之前,树穴或绿地的四周与塑料布与周边的碱土进行隔离,塑料布底层与隔盐层结合在一起,排盐管应用最多的是无砂水泥管和PVC双臂斑纹排水管,操作简单使用效果好,造价低廉,排盐管间距5至10米,其坡度不小于0.3%。排盐管一般与隔盐层结合在一起,水分通过排盐管的渗水孔收集到排盐管及时排走,有剩料的单位可以设计自动强排装置。隔盐使用0.02毫米聚乙烯塑料袋制成,按树池大小,分各种规格,一般高度0.8米,底部打若干筛孔(孔径0.5厘米至孔距5厘米)。

参考文献

[1] 刘萍,魏雪莲.盐碱地园林绿化技术[J].陕西林业科技,2005(2)

导致土壤盐碱化的原因范文第3篇

东营区地处渤海之滨的黄河口三角州,土壤是由黄河水携带泥沙填海造陆发育而成。成陆时间较短,土层浅,且地下水位高(地下水平均埋深2.5米左右)。加之海潮倒灌侵袭,土壤盐碱化程度较高,一般表层含盐量在0.49-0.8%,最高可达2.2%以上。盐碱对植物绿化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植物生长表现出来。土壤中的盐分毒害植物的根系(以毛根为主),使植物根系组织受到破坏,失去吸收功能,使植物生长不良或致死。同时,由于地下水渗透压大于细胞液渗透压,从而使植物根系中的水分发生倒渗而脱水。树体越高,根系下潜越深,对树体的危害越大,轻者出现黄叶、枯梢等现象,严重的将导致树体死亡,所以在盐碱地地区很难见到参天大树,这也是树木更新换代频率较高的原因。

二、土壤盐碱化的成因

土壤的形成过程和土壤盐碱化的发生与演变,均受地下水位的重要影响和控制,地下水位又是一个在气候、地形、特别是灌溉和排水活动影响下,反映非常灵敏的因素。

1、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积盐

当地下水矿化度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地下水埋深愈小,蒸发量越大,土壤积盐越严重。即使在地下水矿化度较低的情况下,如果地下水埋藏较浅时,由于地下水因蒸发进入表层土壤中的水分较多,也会携带较多的盐分,使土壤积盐。只有将地下水控制在不致因蒸发而使土壤积盐的深度,土壤才不会发生盐碱化。

2、地下水位变化对土壤积盐的影响

地下水位的变化主要受降水量和蒸发量(包括蒸腾作用)、灌水量和排水量的影响,地下水位的升降和水的平衡状况是一致的。一个地区,如果来水量(灌溉引水和降水)大于去水量(排水和蒸散)时,地下水位就要抬高;反之如来水量小于去水量则地下水位下降。在来水量与去水量处于相对平衡的条件下,地下水位也处在一种动态平衡之中,地下水位的这种动态变化与土壤盐分的变化密切相关,却又并非同步升降。当降水或灌溉时,地下水位抬高,但土壤盐分却又被淋溶,此后随着排水和蒸发,地下水位开始回降,土壤因蒸发开始积盐,即土壤因蒸发而积盐的过程发生在地下水位从高到低的回降过程中,直到水位降至临界深度以下。水位回降越慢,土壤积盐越多。毛细管向地表输水是有一定高度能力的,超过了这个高度,它就无力将地下水输送到地表,地下水就不会被蒸发,地面土壤就不会积盐,也就不会产生土壤盐碱化。当毛细管向地表输水量是零时,地下水在地表的蒸发量也为零。人们把这个零蒸发的地下水埋藏深度叫做临界水深,相应的水位叫做临界水位。

3、地下水矿化度与土壤积盐

地下水中的可溶性盐是土壤盐分的重要来源,地下水矿化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土壤的含盐量。在地下水位和土壤质地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地下水矿化度越高,地下水向土壤中补给的盐分就越多,土壤积盐就越重。即使地下水埋藏较深,蒸发量较少,但因其矿化度高,随毛管水进入土壤的盐量也大。

三、当前东营区对土壤改良的几点做法

1、“筑台田”相对降低地下水位

地下水位高,矿化度大,是土壤返盐的主要症结所在,抑盐先控水,降低地下水位,就可减轻地表返盐。实验表明地下水位降至4m以后,土壤返盐速度明显减缓。相对降低地下水位一般采取挖土堆山的办法,充分利用现有地形所挖出的土方,抬高地面,经过改良熟化后,即可成为适宜的绿化地。起伏的地形,抬高了种植地面,也相对降低了地下水位,使盐碱地树木根系摆脱高矿化地下水的侵害,为盐碱良和树木生长创造条件。

此种做法的不利之处是土地资源浪费严重,每亩荒碱地筑完台田后可得良田0.4亩略多一点且动用土方量大。

2、“盐碱良剂”

中国农业科学院最近与山东省东营市合作,首次将纳米技术用于黄河口盐碱地的改良并取得较好效果。这项盐碱地改良技术主要是将以纳米技术制造的盐碱地改良剂“纳米碳液”兑水后,均匀地喷洒在盐碱地上,通过纳米离子的有机活动,吸附土壤中的盐、碱离子,形成疏松、透气、PH值为中性的隔离层,从而达到盐碱地有效改良的目的。专家认为,下一步随着这项技术的逐步成熟及更大面积的使用,在黄河三角洲的盐碱地改良将会有一条新的途径。

3、更换客土

在当前标准较高的园林绿化中,更换客土占相当大的比例,重点地段、重点工程、道路绿化实行客土种植,是迅速见成效的有效手段。但大规模客土则是对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客土绿化成本巨大,客土费用约占绿地成本的2/3,客土挖运在破坏了外地土地资源地形地貌的同时,也破坏了客土地段的原土资源。

4、安装排碱管

近年来安装排碱管对土壤进行改良用于绿化工程建设也是常用的施工方法之一,将排碱管用无纺布或棕皮缠绕后按一定比降埋设于地下0.8-1.0米深处沟壑内,(排碱管间隔50-70米设排碱井,不同行、列的排碱井按一定比降串连相接)再用中砂将沟壑填平,后在绿化区域内铺设10CM厚碎石石屑隔离层,隔离层上铺10CM厚稻草层,最后将原土或客土回填即可。灌溉时含盐、碱水渗漏后,经排碱管汇集到排碱井后排出,它符合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 水盐运动规律。铺设暗管把土壤中的盐分随水排走,并将地下水位控制在临界深度以下,达到土壤脱盐和防止生盐渍化的目的。此种做法优点在于可充分利用原有地形节约土地,但投资较大。

导致土壤盐碱化的原因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园林绿化、盐碱环境、盐碱土、改良措施。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土壤简介

所谓盐碱环境是指在水体、土壤、地层、大气、各种宏观或微观环境中含有较高的盐分。盐碱环境不能适合园林绿化植物的生长需要,从而使园林绿化建设难以满足当代城市经济和生态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盐碱土的改良和利用,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城市经济的发展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盐碱土地区由于土壤含盐量较高,大多为不毛之地,迫切需要改善绿化环境面貌。因此,在排盐的基础上,用乔、灌木和草本植物组建群落,形成新的生态系统。有效的减少地表水分的蒸发,抑制盐碱的上移和积累。同时乔、灌、草所形成的强大根系,吸收水分进行蒸腾,起到了降低地下水位作用 ,有效的防止土壤盐渍化,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

植物和环境是统一的整体,它既受环境的制约,又反过来对环境以重大的影响。在土壤粘重 、含盐量高、地下水位高的盐碱地上,应选择耐水湿,抗盐碱的树木花草。如绒毛白蜡、 柳树、国槐、柽柳,草坪草如白三叶等。这些树种在生命活动中,需要大量的水分,在管理中也可大量浇水,这些水除部分被植物吸收消耗外,绝大部分将成为重力水,携盐碱渗入土壤或通过渗管排出土体以外,使土壤脱盐淡化。同时植物在其生命活动中,借助它发达的根系 ,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有机酸,从而降低土壤中的pH值,置换土壤表面所吸附的钠离子 ,随水排出土体以外,使土壤的化学、物理性质都得到改良。

盐碱地的危害

由于土壤内大量盐分的积累,引起一系列土壤物理性状的恶化:结构粘滞,通气性差,容重高,土温上升慢,土壤中好气性微生物活动性差,养分释放慢,渗透系数低,毛细作用强, 更导致表层土壤盐渍化的加剧。盐碱对植物的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盐土中含有过多的可溶性盐类,可提高土壤溶液的渗透压,从而引起植物的生理干旱,使植物根系及种子发芽时不能从土壤吸收足够的水分,甚至还导致水分从根细胞外渗,使植物萎蔫甚至死亡。

(二)伤害植物组织土壤含盐量过高,尤其在干旱季节,盐类集聚表土常伤胚轴,其伤害能力以碳酸钠、碳酸钾为最大。有的植物体内集聚过多的盐,而使原生质受害,蛋白质的合成受到严重阻碍,从而导致含氮的中间代谢物的积聚,造成细胞中害。

(三)影响植物正常营养由于钠离子的竞争,使植物对钾、磷和其他营养元素的吸收减少,磷的转移也会受到抑制,从而影响植物的营养状况。

(四)影响植物的气孔关闭在高浓度盐类作用下,气孔保卫细胞内的淀粉形成受到阻碍,致使细胞不能关闭,因此植物容易干旱枯萎。

三、盐碱地的改良

盐碱地传统的改良方法

盐碱土中可溶盐类对植物的危害以碳酸钠为最厉害,其次有氯化钾、硫酸镁、氯化镁、氯化钾,碳酸氢钠,硫酸钠毒害较轻。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之前必须把它们从土壤中除掉。

1、物理改良

(1)平整地面。留一定坡度,挖排水沟,以便灌水洗盐。

(2)深耕晒垡。凡质地粘重,透水性差,结构不良的土地,特别是盐碱荒地,在雨季到来之前进行翻耕,能疏松表土增强透水性,阻止水盐上升。

(3)及时松土,松土能保持良好墒情,控制土壤盐分上升。

(4)客土抬高地面。

(5)微区改土,大穴整地。在树穴内铺隔盐层,通过铺粗砂、炉灰渣、锯屑、碎树皮、马粪或麦糠等然后填以客土。

2、水利改良

(1)蓄淡压盐。在盐土周围筑存淡水,促使土壤脱盐。

(2)灌水洗盐。降水条件较好的地区,在田内灌水洗盐,可加快土壤脱盐速度。

(3)大穴客土,下部设隔离层和渗管排盐,回填客土。

3、化学改良

(1)对盐碱土增施化学酸性废料过磷酸钙,可使PH值降低,同时磷素能提高树木的抗性。 施入适当的矿物性化肥,补充土壤中氮、磷、钾、铁等元素的含量,有明显的改土效果。

(2)施用大量有机质,如:腐叶土、马粪、泥炭、醋渣及有机垃圾等 。

4、生物改良

种植耐盐的绿肥和牧草,对盐良有积极作用。降低绿化成本,加快绿化速度,提高美化效果,是评价盐碱地区绿化工程效果的主要指标。 在这其中生物改碱投资最小,但见效慢,美化效果差;抬高地面和地上花盆式客土抬高地面措施,虽然见效快、绿化美化效果好,但投资太高;挖大穴整地、淡水洗盐工程措施,成本低,见效较快、绿化美化效果好,是街道绿化和住宅区绿化的好办法,大穴客土, 下部设隔离层和渗管排盐,见效快,客土持续时间长,绿化美化效果好,成本相对较低,值得推广。

一切改良土壤的措施都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在改良盐土时不能只用单一方法,应本着综合开发;另一方面,不是所有的改土措施都等量齐观,而要因地制宜,有主有辅。而在众多的改土措施中,关键的是遵循水盐运动的规律,培肥地力,保持客土的长效,合理灌溉,有效排水,减少径流,增加重力水,切断毛细管水。

(二)园林工程中具体施工方法

1.渗管排盐:在一些大型在绿地中渗水管排盐是绿地改土的常用方法之一,它是根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 水盐运动规律。铺设渗水管把土壤中的盐分随水排走,并将地下水位控制在临界深度以下,达到土壤脱盐和防止产生盐渍化的目的。

2.客土抬高地面:四周不具备排水条件的小型街头绿地,采用客土抬高地面下设隔离层,利用高差进行排水淋盐,达到改土的目的。抬高高度以土壤临界深度减去地下水位深度即为抬高度。

3.挖大穴换客土:采用挖大穴整地的治盐措施,能较好的、较快的改变土壤盐碱状况,利用创造有利于园林绿化植物生长的土地条件。但无论客土的盐碱程度如何,若不加以排盐和培肥土壤等改良措施, 很快就会使土壤次生盐渍化,甚至变成盐土。有效地控制土壤次生盐渍化,并通过采取适地 适树、小苗密植、适时栽植、种植地被植物、合理灌溉、及时松土、多施有机肥等一系列栽培措施,能改善土壤结构、减少盐碱和大风对树木的危害,有效地提高栽培植物的成活率和促进生长。

实践证明,重盐碱地区的城市园林绿化虽然难度很大,但只要遵循水盐运动规律,根据绿化区的功能要求和土地条件,用合理的治盐工程措施和科学的管理技术,实现绿化美化是可以办到的。选育耐盐碱绿化植物树种、草种,培育盐碱地生态植物群落,是搞好盐碱地绿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盐碱地区,因为投资多、耗费人力大,绿化难度大。如果管理工作跟不上,难以见效,因此,除因地制宜的综合运用盐园林绿化技术之外,起苗、运输、栽植、修剪、灌溉等一系列栽植技术和管理环节,都要强化扣紧。

参考文献:

1.王凤亭浅滩盐碱地的绿化盐碱土造林绿化与综合开发利用文集:1-4

2.杨赉丽主编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导致土壤盐碱化的原因范文第5篇

【关键词】滨海盐碱地;耐盐碱植物;植物选择;植物养护

一、盐碱地园林绿化植物树种的选择

1.1植物选择原则

滨海地区风力强,地下水位高,蒸发强度大,树种的选择是盐碱地园林绿化的重要环节,关系到绿化的成败、成活率的高低、绿化效果、养护成本等问题。在盐碱地园林绿化树种的选择上应坚持:因地选树,采用乡土及耐盐碱树种;遵循“树种多样性”原则,形成生态循环效应。

1.1.1因地选树

在盐碱地园林绿化中,不但要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还要选择耐盐碱的树种。盐碱地园林绿化应把乡土树种作为植物配置的首选。乡土树种在多年的生长过程中对当地的环境条件、土壤条件和气候因子都有较强的适应性,只有选择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才能使绿化有助于改善土壤的盐碱度,同时在景观效果方面也能突出地方园林特色。选择耐盐碱、耐水湿的树种不仅对盐碱地区的土壤、气候等环境条件具备很强的适应性,还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在盐碱绿化中可直接应用。

1.1.2树种多样性

遵循植物自然群落的发展规律,依靠丰富多彩的植物群落结构保持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保证植物的最佳生长状态。重在选择抗海风、抗海雾、耐瘠薄并有较强观赏价值的树种,以常绿树为主,适当选用阔叶、落叶乔木,近海处应选用低矮小乔木和灌木,不但形成植物景观,还改善了盐碱地环境的生态效益。

1.2通过对比与筛选,适宜滨海地区盐碱地园林绿化可供选择的树种归纳如下(表1)。

二、滨海盐碱地景观植物养护

2.1要经常翻动土壤,增加土壤内的氧气含量

经常翻动土壤能够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同时也可以有效提高土壤的温度,减低土壤的湿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对于土壤的翻动在刚刚浇完水或者是刚刚下过雨后要格外的注意,翻耕的深度要根据具体的植物而定。对于根系较浅的植物来说翻耕的深度适宜较浅,而对于根系比较深的植物来说就要适当的增加翻耕的深度从而使翻耕的效果更加明显。要加强对地面的覆盖,覆盖使用秸杆、枯萎杂草等,既可防止返盐,又可增加土壤有机质。

2.2要及时预防病虫害

由于滨海盐碱地的生态比较脆弱,这就导致了一旦绿化植被受到病虫的干扰就很难恢复过来。对于滨海盐碱地病虫防治可以采取两种方式:生物防治和药物防治。两种方法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在选择药物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尽量选择酸度稍大的农药,这样既能有效的防止病虫害的发生还能同时改善土壤的酸碱度。对于生物防治来说,要选择能够很好的适应滨海盐碱地恶劣环境的物种,这样才能可持续的对盐碱地的绿化进行保护。两种方法各有各的优势在选择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

2.3要合理地对绿化作物进行灌溉和排水

在对滨海盐碱地的绿化作物进行灌溉和排水的过程中,排水和灌溉的量要根据具体所处盐碱地的湿度,盐度还有营养结构进行不同的选择。以沙土为例,由于沙土的蓄水能力较差,在灌溉的时候就要适当的多浇些水,并且适量的增加灌溉的次数。同时还要注意小雨过后一定要对绿化苗进行浇水,因为小雨会让原本位于地表的盐分沉积到植物的根部,这样就会造成土壤的盐碱地过大从而导致植物失水死亡。并且在灌溉时一定要把水浇透,这样才能防止土壤盐分继续升高。同时还要特别注意滨海盐碱地排水设施的建设,排水沟渠合理布置,经常清理,确保畅通,预防因为雨水过大导致排水不及时淹死作物。

2.4对绿化植物进行合理的施肥

对于绿化植物的施肥要坚持有机肥和化肥相互结合使用的原则。化肥见效较快而有机肥效果持久,二者相辅相成作用效果明显。因为在春季初期和秋季末期是绿化植物的生长旺季,因此这个时候要格外的注意施肥的量的控制。这样既能保证植物能够获得充分的营养支持还能做到不浪费,不会对土壤产生不良的影响。同时还要注意施肥的方法要根据季节的改变而改变,比如说秋末要采用环状沟施肥法而夏季比较适合采用根式法,通过不同的方法可以让施肥的效果更加的明显,做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三、结束语

滨海盐碱地景观植物的选择与养护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需要从盐碱地改良技术、耐盐碱植物的引种培育以及本地乡土树种的繁育入手,采用系统育种方法,直接在盐碱环境中选择培育抗盐植物品种。另外还可引进筛选国内外抗盐园林植物品种直接用于园林绿化,通过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技术将抗盐基因导入优良品种中,提高绿化树种的抗盐性能,扩大选择范围,是提高滨海盐碱地景观植物选择与配置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李义福.促进滨海盐碱地高效益开发的几项措施[J].现代农村科技.2013(17)

[2]李红梅.滨海盐碱地客土绿化质量控制关键技术[J].山东林业科技.2008(04)